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大学》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读《大学》有感

2021-08-08 08:07:46 作者:梅兰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大学》有感

  一、《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这句是指前代的君王,尊重贤人,恩泽百姓,亲近亲人,后世的君子便向他效法,也知道什么应该尊敬、什么应该亲近,继续替他们恩泽他人。所以前代的君王即使死了,也会被别人所铭记。因为他留下了永恒的东西,让人民和百姓真正得到利益,达到最高境界的善(即至善),使天下后世的人都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各得其所。所以后世的人常常思慕他、仰望他、怀念他,时间愈久愈不能忘记。古代社会落后腐朽,所以能使这种品德流传下去,可谓是弥足珍贵。

  二、《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句是从文王扮演的不同的角色体现他的品德高尚和仪态端庄美好,作者崇尚这种美德,并给予赞赏和肯定,希望这种品德为更多人所学习。所以,像文王那样庄敬、奋勉,而能够持续光大他的明德,敬守善之道,这是值得我们当今去效法的。我觉得文王是值得我们后世学习的对象,他不仅尊重君主,而且还努力施行仁政,十分可贵。

  三、《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这段是讲君子的絜矩之道,他能以民心为己心,人民老百姓是什么心,他就是什么心,以人民百姓的忧喜、好恶,作为自己的忧喜好恶。这体现了君子的爱民如子,更深层次可以说是爱民如己。这里说到是爱民如子,像爱自己儿女一样爱民。儿女跟自己本来也是一体,所以爱儿女如爱自己一样,爱民如子就是爱民如爱自己一样。君子真有这样的一种爱心,这是博爱,而民爱就像爱父母那样了。可见,这种絜矩之道体现了君子关于修身和治国的高尚品德。

  四、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句话是强调人要想修养好品德,就先要端正心意。如果一个人三心二意,思想和精神不够集中,那么他就难以修身养性,也就很难修养高尚的品德。可见,从这些要求上看,《大学》十分重视德性的养成。正是因为它如此重视高尚品德的养成,乃至他对后世有无比远大的影响。

  五、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喜欢人所厌恶的,厌恶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了人性,灾害必然会降临到他身上。朱子对此评论说:“人人本性本善,所以都有好善好德的心,都有厌恶的事和恶行,这是每个人的本性。”即使是一个恶人,他的内心也是向善的,在做一些不好的事时他的心中肯定会有所顾忌的,所以好善和恶是人的本性。但如果我们逆着人的本性,那我们就不仁,而且不仁到极点。悖逆本性,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这是大不善,所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读《大学》有感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