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沙儿女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西沙儿女读后感100字

2021-10-14 00:30: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沙儿女读后感100字

  《西沙儿女》是一本由浩然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沙儿女》读后感(一):西沙故事

  在读《西沙儿女》之前,作家浩然于我绝对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我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位作家的存在。实际上,在文学创作领域浩然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作家,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称他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是“十七年文学”最后一个歌手。作家梁晓声则称自己的写作技巧很多都来自于浩然的作品。 《西沙儿女》是浩然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有《正气篇》、《奇志篇》两部中篇小说组成。《奇志篇》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故事的主人公程亮是琼崖镇的一位普通渔民,平日里靠着上南沙、下西沙捕鱼维持生计。虽然说平日里也有渔霸的欺凌,但是咬咬牙一家人的日子姑且还过得去,但是等日本人到了,却是连活着都成为一种奢望。程亮的妻子阿宝娘被日本人掳去要给小鬼子做奶娘,阿宝娘宁死不从,在茫茫大海上跳了船,被日本人打死。悲痛欲绝下的程亮带着阿宝在茫茫大海上驾着船,去找专门为穷人做主,专门打鬼子的红军,父女两人终于在金银岛上遇到了韦老爹,遇到了真心为穷人的“火种”队长。在革命同志的启发与教导之下,背负着国仇家恨的程亮在金银岛上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战士,在西沙的海面上,处处都留下了程亮以及他的战友们与敌人战斗的足迹!最终,他们赶跑了日本人,赶跑了渔霸恶绅,真正成为了西沙的主人,开始投入到新中的建设中去。 我想我们应该感激作家浩然,因为他我们才会知道在西沙也曾经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在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英勇不屈的战斗着。虽然在战斗规模与杀伤敌数量上,可能并不能与那些发生在中原腹地的大战相比,但是他们也在用自己的血肉保护着祖国的一切。不论是什么样的敌人,胆敢来侵犯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埋葬在人民战争的狂涛巨浪之中。成年后的阿宝如是对自己的父亲程亮,与更多的战友说。 在浩然的小说作品《西沙儿女》中,其实是存在着一种抒情式的浪漫主义的,这在小说主人公阿宝与海龙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阿宝与海龙认识的时候,不过几岁光景,在金银岛上他们是仅有的两个小孩子,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自己的长辈们是如何为了保卫西沙而英勇战斗,他们也曾经亲眼目睹自己亲人的牺牲,这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等到他们成人以后,虽然一个从军,一个选择扎身渔岛,但是两个人之间来自于精神层面上的交流却从来不曾停止。在小说中,当阿宝与海龙相遇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忽略浩然在这个时候的景色描写,虽然在大多数的时候,两个人并未互诉衷肠,并未向对方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浩然笔下的景色描写,已经在悄悄的向外界传达着他们的情愫在慢慢滋长的消息,月亮高了,身影儿短了。浪涛急了,脚步声轻了。阿宝在海龙陪伴下,踏着那如潮水式的银色月光往高足屋走,她感到步步在攀登。虽然没有一个爱字,没有一个情字,但是我们分明看到了在年轻男女心底那安耐不住的火热的心是如何在激烈的交流着的。。。。。。 西沙风云起苍黄,生死以赴又何妨。中华儿女多奇志,人间正道是沧桑。《西沙儿女》好一曲美丽赞歌!

  《西沙儿女》读后感(二):西沙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西沙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读《西沙儿女》

  文/苇眉儿

  阅读浩然的《西沙儿女》,我首先想到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开头是这样写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那时候,我很是羡慕祖国的这个海防前哨,心想自己要是能去逛逛该有多好。今天读到浩然的《西沙儿女》,心中的这个梦又开始展翅飞翔。

  西沙如此美丽富饶,敌人想要据为己有欺压渔民百姓,那可万万使不得。抗日战争期间的国仇家恨啊,在南海就是西沙军民共同抗击日本鬼子、打击恶霸,保卫西沙的爱国主义保卫战。浩然的《西沙儿女》分为正气篇和奇志篇,奇志篇又分为上下卷。正气篇写的是抗战时期的故事,奇志篇上卷写的是五十年代的故事,下卷写的是文革中期七十年代的故事。正气篇和奇志篇这两篇中篇小说,构成了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海南岛渔民民俗和渔民的战斗业绩,是唯一一部表现我国最南端西沙自卫反击战渔民战斗和生活的故事,也是唯一一部反映南海西沙海战歼灭南越敌舰的长篇小说。

  浩然不同于一般的作家,他曾说,要深入一辈子的农村,写一辈子的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的忠实代言人。他说到做到,的确是一位农民作家,一生在为农民创作,一生歌颂农民,一生生活在农民中间,写活了西沙儿女在革命宝岛上抓革命促生产、促发展的宏伟大业,表现了我国西沙军民积极建设美丽西沙、勇敢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这部作品涉入了一个中国当代文学从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中越海战,真实记录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南海上发生的西沙海战风云。

  《西沙儿女》在1974年第一次出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由哈尔滨人民电台制作的同名连续配乐广播,据说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哈尔滨电台无法制作大海的涛声,于是几个人到大澡堂子里,用大盆盛满水往大池子里倒,设计出大海的涛声,而机帆船的突突声,则是在松花江的轮渡上录制的。当时书的出版和广播剧的播出,给广大观众和听众呈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浮沉变幻。虽则世道黑暗,海里鲨鱼翻恶浪,陆上豺狼逞凶狂,穷人都在水深火热中。但心里点起长明灯,比什么都明亮。正如故事中的程亮所言:“我一生一世跟党走,为解放全中国,为解放全人类,拼命奋斗,至死不回头。”

  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胜利终将属于人民,属于正义和光明。

  很值得一提的,是浩然的《西沙儿女》采用了诗意盎然的散文诗写法,这在当时作家采用的写法中可是凤毛麟角的一个。散文手法诗意表达了故事里曲折起伏的线索,有形形色色人物的对话交流,有对西沙群岛秀丽风光的描写赞颂,男孩海龙和女孩阿宝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成长为西沙的优秀儿女,真真正正让人们看到了西沙儿女一步步的成长和蜕变,就像书封面上说的那样:同仇敌忾,保卫边疆。西沙风云起苍黄,生死以赴又何妨?中华儿女多奇志,人间正道是沧桑。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结尾,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和祝福。

  《西沙儿女》读后感(三):正气反侵略,奇志搞建设

  著名乡土红色作家浩然以“写农民,为农民写”为创作宗旨,因而被称为农民作家。但他却写过一部战争小说,这就是唯一一部表现1974南海之战的《西沙儿女》。全书分为“正气篇”和“奇志篇”两个篇章。“正气篇”描写了海南岛渔民与日寇战斗周旋保卫西沙的事迹。“奇志篇”则是通过以阿宝为代表的西沙儿女,在祖国海岛上抓革命、促生产、保发展,特别是在西沙自卫反击战的对敌斗争中,表现了我西沙军民积极建设美丽的西沙、勇敢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伟大精神。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表现我国保卫南海疆域进行西沙自卫反击战的长篇小说。

  《西沙儿女》把南海的奇特的自然现象,有机地融入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物命运上来,是作者众多作品中最为独特和吸引人的一部。他抛开了过去农村小说的乡土叙述,而用散文诗体的小说风格,以一种飘渺的写意式的笔触,展现了一幅保卫中国海疆的英雄诗篇。从表层来看,《西沙儿女》反映的时间从抗战时期到1974年,但小说中通过曲折起伏的主线索,通过人物的对话与交流,让小说里的内在时空向历史深处推进,几乎使小说成为一本中国南海历史书。在小说“正气篇”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对男孩与女孩的视角,表现了对岛屿中文物的发现,借此展现了西沙群岛的奇异的风情。

  小说在叙述南海抗日故事和西沙建设故事之余,从侧面也对中国对南海的管辖治理做了一个历史性的回顾和展望。书中最早交代了汉代时中国人对西沙的开发史,涉入到三元里抗英,涉及到郑和下西洋时对南海的拥有,而这些历史知识的描写,是放置在小说的主要线索的冲突中逐步展开的,并不给人累赘多余的感觉,小说把历史置放于现实的层面里,述说着中国人对西沙群岛主权与海权的不容置疑的拥有权。小说抗日战争部分介绍的南海岛屿的抗日情节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传奇风采。

  小说《西沙儿女》是一部散文诗形式的文革时期的优秀长篇小说,一种作者为读者勾置了一种诗意一样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南海的神奇的风景和猎奇般的地域特点,南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完美融合,南海军民积极乐观、奋力拼搏的斗争精神和南海神圣富饶、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相呼映衬,字里行间浸润了作者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祖国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西沙儿女》里倾注着儿与女情爱的故事发生地—金银岛;西沙最大岛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小说中程亮逃出大陆寻找红军的第一个岛屿—大洲岛等等。作者将各个时代的严峻形势和历史融入到南海风云变幻的每一座岛屿、每一个角落,以一个作家文化视角将那一段段、一幕幕历史大时代和被人们遗忘的瞬间作了真实又感人的艺术回顾,使其焕发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在这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环境和形势下,一如既往地延续并散发着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西沙儿女》是一部充满着纯情、洋溢着真情、澎湃着激情的长篇红色经典!

  《西沙儿女》读后感(四):西沙儿女多奇志,浩然正气满乾坤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表现我国保卫南海疆域进行西沙自卫反击战的长篇小说。”我是看到简介中这句话才想读这本书的,不论可读性强弱,它是唯一一部描写保卫南海疆域的长篇小说。

  犹记得小学时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那时我还未曾见过斑斓的海水、多姿的珊瑚、千奇百怪的鱼群,这样的景色对我而言虽陌生却奇异,绚丽又神秘,因而至今还记得。这本《西沙儿女》也让我再一次通过文字走近了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秀丽。

  有种类丰富的热带植物:粗犷的麻枫桐,碧绿的万年青,锋利的野剑麻,年高寿长的野海棠树,嫩绿清新的羊角树,叶片似翎羽的椰子树,生命力强旺的马尾松,像葡萄又似葛条的西沙藤……

  有星罗棋布的岛屿:“金银岛是西沙群岛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岛子。从海底深处矗立起一块巨大的礁盘,它把自己隐藏在明净清澈的浅水中,却在中央的地方托起一个蚕茧似的“丘陵”。这丘陵是千万年前潮水的杰作。……礁石上面,是珊瑚粉粒形成的海滩,洁白洁白的,象北国的瑞雪。海滩上端是沙丘,金黄金黄的,象江、浙一带无际的丰收稻野。”

  这种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情描写对于远离海边生活的读者而言,有很大吸引力。

  故事线索并不复杂,讲述了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两代西沙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击退敌寇、建设家园的英勇事迹。小说分为《正气篇》和《奇志篇》,《正气篇》发生在抗战后期,主要讲述以程亮为代表的穷苦渔民,饱受日本侵略者以及充当其走狗的渔霸的迫害欺压,奔向并追随党的“火种”,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积极英勇斗争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

  《奇志篇》主要讲述以程亮之辈的下一代阿宝、符海龙为代表的青年人,继承父辈衣钵,风风火火建设西沙和守卫西沙的故事。分了上、下两卷,上卷的重心放在建设,发展生产,强化军事,以“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为奇志;下卷的故事由南越西贡侵犯我国西沙领土主权引起,讲述了西沙自卫反击战的前因后果和英勇斗争、直至取得胜利的过程。

  浩然的代表作《金光大道》和《艳阳天》都被归入“文革文学”,呈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和鲜明的时代政治性。这部《西沙儿女》也具有这种特征,人物塑造的“三突出”及形象扁平化,比如《奇志篇》的主人公阿宝,被塑造成一个360度无瑕的完美人物。还表现在叙述中的情绪特征和情感意味十分明显,语言表达上政治色彩浓厚、政治情感泛滥,每章每节都在明示读者:这是一个正气凛然、旗帜鲜明的“红色故事”。由此,小说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局限性。

  小说用诗歌体式来行文让人耳目一新。曾看过一篇犯罪推理小说,其语言描写使整篇小说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当时并未深究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只记得小标题起名方式很特别,每个都用了一句歌词,“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不明白的是你为何情愿,让风尘刻画你的样子”,“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小说中充斥着人性的阴暗、犯罪的血腥、探案的理性,与文字所营造的清新感形成了很大反差,阅读体验很新奇。

  《西沙儿女》与那篇犯罪小说一样,给人以新鲜的阅读体验,就像在读一首浪漫抒情组诗。诗歌式的笔法在书中随处可见。

  描写景色时:

  描写战士执行任务时:

  描写人民公社社员集体劳动时:

  ……

  单句成段,数段成节表现同一主题,多排比,语辞流利,朗朗上口,尽管承载的是御敌斗争、生产建设内容,却很容易被文字间流淌的浪漫情怀所感染,它不是小资的情调,而是用了一种喷薄的、激情的方式抒发对生养的家乡、伟大的祖国以及象征光明的党的热烈情感。

  西沙儿女多奇志,浩然正气满乾坤。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是语言形式新颖、风格明快,内容受时代和政治制约存在一些局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