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放养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读后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放养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读后感

2021-10-15 23:52:14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放养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读后感

  放养式教育在最近几年特别流行,很多家长为了跟随发展潮流,先后也尝试了放养式教育。但是在放养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单纯把放养理解成了放任不管,认孩子自由发展,所以放养的结果很令人担忧。什么是真正的放养教育,放养教育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呢?

  所谓放养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从小就适当地接触自然、社会,较早的接受社会锻炼,有别于严厉的、教条式的应试教育。放养教育本身是没错的,你可以对孩子进行放养教育,但一定要有合适的度,有边界有规矩。所以在放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

  放养教育的前提就是遵守规则。比如本来是父母拉着孩子的手过马路,如果父母放开孩子,让他自己去过马路,并不是告诉孩子你可以马路上乱跑,而是要遵守交通规则,要看信号灯。释放天性的前提是遵守社会的规则。不仅仅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还要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有敬畏之心,随着年龄的成长,对社会的认识,他们才会逐渐有敬畏意识。在孩子还没有自发形成敬畏之心的时候,父母要重点培养。孩子都喜欢探索,不免就会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玩儿火,孩子并不知道火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只知道火可以带来方便。当然,还要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路边的花花草草,小猫小狗,虽然不是自己家的,但他们都是有生命的,必须要爱护他们。

  所谓“养” ,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教他们意识到分寸感和界限感。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将受益终生。有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觉得当孩子长大后,好习惯自然就养成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当孩子小的时候一旦沾染上恶习,长大后是很难改正的。所以从小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知道做什么事情都有要求,不是随心所欲。所谓的放养,只不过是父母找个借口逃避自己的懒惰,根本没有理解放养的真正内涵。

  如果你做不到“放思维养习惯”的收放自如,不如踏踏实实教育孩子,给他们有质量的陪伴,不要用名义上的陪伴去代替;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对于孩子的教育,你必须做到“行动上的巨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