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尘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微尘读后感锦集

2021-10-17 01:32: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尘读后感锦集

  《微尘》是一本由陈年喜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微尘》读后感(一):《微尘》:那些隐藏在微尘中的人性~

  刚刚看了《微尘》,其实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陈年喜的小说,或者说根据他的小说来了解他这个人,当然,这本小说的封面也很有意思。 这本小说的封面有特点的地方在于,虽然构图简单,但是很有意境,一个人站在中间,周围由简单的线条构成,看起来既像马路又像风,也像尘土有规律的漂浮在周围,很有意境。 在我读完这本书的前两篇文章后,我发现这本《微尘》并不是长篇小说,而是一本散文集,而且我在看小说之前,大体浏览了整个章节,没有《微尘》这个短篇,所以应该是用微尘来概括在他书中出现的这些人,毕竟没有记录进历史的人,都应该算是历史的尘埃吧~ 在我读这本《微尘》的第一篇小说的时候,我就被文章里形容食物的桥段吸引,他对食物的描述与众不同,比如《我的朋友周大明》中对肉夹馍的描述,以及很多人物所处环境的描述,我总觉得陈年喜的文章里有一股力量,但它不像拉美文学所流露出的那股子奔腾热烈筋,也不像烈酒,一线封喉,更像是黄酒,字里行间也总有一股子托举重物的结实感。 整本小说的大部分人物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和作者之前的工作息息相关的,也都是普通人,比如从事矿石的加工的人,大部分小说的整体节奏比较轻快,没有过于拖沓和缓慢,作者对于自己的行业很熟悉,所以描述起来朗朗上口。 虽然整本小说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关于朋友、家人,关于亲情、友情,以及普通人的日常工作和喜、怒、哀、乐。 但我有注意到陈年喜特意把父亲母亲分开讲,并没有掺杂在一些段落中,也没有用一篇文章一起讲完,足可以看出他对父亲、母亲的眷恋以及重视,或者说对于父母一生的另一种认可。

  最后,在聊聊一聊看完这本小说后,在《微尘》中,我所察觉到关于生命力,以及作者陈年喜对于生与si的感受,因为他的这一个行业,可能见惯了这些,反而没有常人的那种大起大落的心态,一切都看得很平淡,但却在平淡之中隐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和哀愁,就像他形容的那样种苦杏仁,虽然稍显平淡,但是能察觉到,喜欢这本小说的小伙伴,建议自己找书来看一下。

  《微尘》读后感(二):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开始!(编辑手记)

  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开始。——梅洛·庞蒂

  2019年4月15日,我有幸结识陈年喜大哥。 2021年9月2日,《微尘》正式下印。 这是我七年编辑生涯中最为看重的一部作品,更是年喜大哥的半生风雪。 历时两年,稍显漫长,这令我心怀歉疚。于年喜大哥而言,时间是奢侈的,更准确地说,生命是奢侈的。他的干咳如今越来越频繁,那是经年累月滞留在肺部的粉尘作祟。 年喜大哥十六年的矿山爆破生涯,已被多家知名媒体报道,我就不再赘述。每次看完新的报道,我心底都会生出一种无力感:岩石的崩裂声灌进他的身体,一只耳朵失去听力;逼仄的矿洞挤压他的身体,颈椎永久植入金属假体;弥漫的粉尘渗进他的身体,不可逆的尘肺病终究还是没能躲过。 他的身体就像一件容器,被动地盛放了太多太重的东西,日渐陈旧。 而这种被动几乎是必然的,老人的医药费、家庭的生活费、孩子的学费,他都得从乌黑的岩层中一次次炸出来。正如他在诗歌《炸裂志》中写道: 我微小的亲人 远在商山脚下 他们有病 身体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 庆幸的是,他在工棚和山野中写下诗篇和散文,诉说自己,也诉说亲人、爱人、朋友,这也许是他被动命运中主动迸发的唯一方式!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人,生而自由吗?可这与“生”俱来的身体,尚且难以自守!我想,这是很严肃的“身体哲学”论题。从私人情感上讲,我情愿《炸裂志》从未存在过,《微尘》也从未存在过。 易中天老师曾感慨地评价过陈年喜的诗歌:“兄弟,我读过了你的诗歌,听见了你的饿,因为我曾也在兰州候车,在车上挨饿。”身体不只是一副皮囊,它的痛苦、愉悦、温暖、饥寒是不能被抽离的生命本真,这也是《微尘》的文学底色,书中记录的每一个人都在朴素而用力地活着! 今年8月,我来到年喜大哥的老家,沟通书稿的最后一遍打磨修改。从丹凤县城到老家峡河,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再加40分钟的徒步爬山。到达时天色已晚,山峦已不见起伏的轮廓,山林不时传来人的嘶吼,那是喇叭的录音,吓唬肆虐农作物的野猪。 我俩坐在老屋前,聊到深夜。突然间,脑子里涌现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的一句歌词: “西郊有密林,助君出重围!”

  《微尘》读后感(三):微尘的浪漫

  该书作者陈年喜是个高中毕业的矿工,是众多微尘里的一粒,某种意义上又是幸运的一粒。2013年年底,陈年喜在河南内乡的一个银矿接到弟弟电话:母亲查出食道癌,晚期。他写下了那首流传很广的《炸裂志》。有人找到陈年喜,并拍摄了纪录片。2015年开始,陈年喜偶尔出现在综艺节目了,2020年陈年喜参加了《朗读者第三季》第3期的录制。在这本书之前,他已出版了《炸裂志》、《活着就是冲天一喊》。他的才气逐渐被世人所认可,能够出几本书,这是何其幸运。相较起来,我则还是黯然的微尘,漂浮在无依之地,在万千尘埃中寻求突破。

  另一方面,2020年对于50岁的陈年喜最大的事件不是上了节目和出书,而是被确诊尘肺病。在矿山工作量整整十七年的他,尘肺病似乎是迟早的事。这中间,不是没有发病的症状,而是不得不继续,作为一粒微尘,又有什么选择权呢。他说过,“曾用身上仅有的五十元钱去社区诊所买治咳嗽药,他们开了单子,突然问有没有医疗证,我不懂,一位大夫解释说,就是社区的医疗资格证,要当地户口才有,否则药要贵一些。我无奈,只有悻悻而退。”这就是微尘的无奈,陈年喜并没有因为写诗的爱好而及时幸免。

  从这本书里,我则看到了比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陈年喜,还要渺小的微尘。如果没有这本书,他们不过是不会被关注的那群人罢了,当然,更多的人是不会看到这本书的。明星要比微尘璀璨,我也不过是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发现了陈年喜这样的人,短暂沉溺于微尘们的人生中,接着就还要迈进无知的未来。可这一时刻,我是关注他们的,我想这就够了,这本书的意义也就有了。

  在陈年喜的文字下,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氰化物。以往读书和看剧,氰化物是死亡后的味道,是侦探们嗅出来的剧毒。可陈年喜和他的朋友们沉浸在苦杏仁的暗香里,氰化物是他们谋生的工具。第一篇文章是讲述他的一个朋友,这朋友擅长炼金,所以家中院子里的药剂味不断。

  可终究,氰化物带来了炼金的胜利也带来了死亡的气息。长期的浸化冶炼提金,毒害了他朋友的身体。治病很快花光积蓄,孩子们也只好辍学。村子的生意也不比从前,山上只剩枯竭的坑口,接着就是死亡。在这里,氰化物不是死亡后的结果,而是死亡的预兆。但他的朋友宁愿苦杏仁的味道再次弥漫,好有钱赚。

  这篇文章没有止于朋友的死亡,我带着好奇心继续读,然后就是陈年喜在另一处金矿储量丰富的地方工作时,遇到了朋友的妻子。作者写道,“我闻到她身体里淡淡的苦杏仁香,像一股细柔的轻风,在粗粝的朔风里飘荡、逸散。那样不易捕捉,又分明无限浓烈。它与多年前大明身上的苦杏仁味缠绕、重合在一起,一直飘荡到八年后的绥阳郊外这个细雨霏霏的黄昏。”在作者这样的笔触下,我觉得氰化物有了一丝浪漫,这是死亡的浪漫,是微尘的浪漫。

  《微尘》读后感(四):哪怕生命渺小如微尘,尘埃里也要开出花

  去年六月,我在书店做了一场朗读会,主题是“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活动时长三小时,是我们做过的历次朗读会里最长的一次:先是放映了蒋能杰导演的纪录片《矿民、马夫和尘肺病》,然后朗读了矿工诗人陈年喜诗集《炸裂志》里的部分篇章。

  来的人不多,或许有疫情原因,或许矿工、尘肺病这些话题离都市人太远,又或许更多的人宁愿选择不凝视沉重。但到场的人都被陈年喜的诗所打动。我选读了其中一首短诗,至今能背诵,不仅是因为短的原因:

  这本《炸裂志》至今放在我的床头,时不时会拿起来翻一翻。

  最近又看到陈年喜出了散文集《微尘》,马上找来看,十几万字,断断续续读了十天。读得慢,不是因为不好,而恰恰是因为好:不舍得一口气读完,不能一次读完。那些文字,质朴如山石,里头藏着金子。

  《微尘》全书二十一篇文章,却是一个人的大半生。陈年喜在书里写了自己在矿山的爆破工生活,写了或生或死的工友,写了父亲、母亲、儿子、亲人……让人唏嘘的是,那么多的人和事,莫测变幻,白云苍狗,唯一不变的,是那些炸出又废弃的矿洞,是那些挖出又拉不走的矿石。《那场旷日时久的矿事》结尾写,“至今,那满满当当一洞矿石还在”,读到这里时,百般滋味,写的是矿事,难道不就是人生?千方百计寻路走,于无路处炸出路来也要走,最后留下这一堆东西,是碎石,是金子,又有什么区别?《那一年,在秦岭黑山》最后几句是这样的:“进入坑口三百米,向东,有一条岔道,里面有一筒子矿石,如果运到山下,能值一百万。只是,如今大约早就没了下山的路。”心酸、无奈又讽刺。

  看《微尘》,书里的人是真人,事是真事,却能读出小说的感觉,只能说陈年喜实在会写。印象较深的,《我的朋友周大明》《吃相凶猛的人》,都是好文字,以人为主线,串起多年岁月里的人和事,读到最后怅然若失。

  豪爽仗义的周大明,常年浸化冶炼提金,最终中毒死去,陈年喜抱起他入棺,闻到他身体里的氰化物散发出“一股苦杏仁的香味,淡淡的,刺鼻、沁心”。《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苦杏仁味代表着“爱情受阻后的命运”,而这里,苦杏仁味只是勉力生存的代价。

  邻居朝子,背矿时迷路,在迷宫般的矿洞里绕了三天三夜走出,连吃七大碗饭方才回过魂。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朝子转眼却被坍塌的矿洞压扁,临死,嘴里还塞着满满的方便面渣子。

  《野猪凶猛》一篇的小说散文体特征更明显,一个村落,种天麻、种玉米、种猪苓,都被野猪啃食、破坏。整篇文章都在写村里的人如何想办法与野猪斗智斗勇,石头砸、放狗咬、挂电喇叭吵、一一败给野猪。最后有人想出了用高压电瓶电野猪的办法,却因为“捕猎国家保护动物”进了看守所。还能怎么样呢?无法可想了。下雨天,全村人凑一起瞎聊,谈到该死的野猪,谈到各种防猪的新方法,“谈到最后,又发现像什么也没谈一样,全是废话”。如果当小说看,这是极好的小说。更何况后面还有一句,“废话也是好东西,比很多实物有用,支撑着春天秋冬走马灯一样走过”。

  陈年喜喜欢在文章里写花,各种花;写食物,各种食物。不厌其烦,甚至有时到了让我感觉“过了”的地步。但又一想,从墓穴般的矿洞里出来,从黑暗和危险里出来,是什么让他们感觉还活着?怒放的、色彩斑斓的花,热腾腾的一碗人间烟火气,这些都是活着的证明啊。哪怕生命渺小如微尘,尘埃里,也要开出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微尘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