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深时之旅》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深时之旅》的读后感大全

2021-12-06 0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深时之旅》的读后感大全

  《深时之旅》是一本由[英] 罗伯特·麦克法伦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时之旅》读后感(一):后评

  麦老师将历史、心理学、地质学、文学、神话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悬念与他特有的对语言和冒险的热爱交织在一起。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地上与地下相互交织在一起。 “看见”暗物质、菌根网;“隐匿”在地下城、无星河;“萦绕”于红色舞者、时间之蓝……光看这些字眼、想象这些场景,就觉得无比美丽和震撼。我想,在几乎所有人都困守当地的现在,特别需要这样一本游记。像提醒,更像是召唤:还有那么多旷远神奇之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抵达,作者还深入考察了英国伦敦和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城市地质。在那里,地标性建筑采用的大理石、石灰石和花岗岩成了通往过去世界的大门。(当然也是通往当前世界其他地区的大门:伦敦南岸一座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半身像便安放在一块已有20亿年历史的火成岩上,这块黑得发亮的石头最早发现于南非比勒陀利亚附近。

  《深时之旅》读后感(二):下面的世界

  我们是生活在地面上的一群人,我们享受阳光带给我们的温暖和炙热、享受树荫带给我们的阴凉、享受着世间万物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事物。然而,在我们脚下,在这万物生长的脚下,很着有多我们未知的世界、无人问津的角落。

  在读了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后,才知道,在我们的脚下,不仅安顿着死亡、脆弱的生命和黑暗,还隐藏着人类的文明,甚至是在人类还未出现以前,那些丰富的矿物资源。就像作者在第一章开头里说的那样“地下世界长久地安置着我们所恐惧和想要丢弃的,也安置着我们所深爱和想要保存的。”深爱的也许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想要保存的,也许是亲人最宝贵、最珍贵的东西。

  以前总说,一个人的逝去,其实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大地上。不能不能理解为何这么说。直到上了中学,学了化学之后才明白,我们的身体里,也是有很多矿物质组成的。所以,当我们逝去的时候,我们身体内的矿物质会与大地中的矿物质相结合,形成新的矿物质元素和地质,当然,也许会有一种新的学科——人类地质学。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研究这片孕育我们的土地。

  什么是光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光明?只有当我们经历过黑暗(无论是自然的黑暗还是人造的黑暗,例如晚上家里停电),然后再当光明来临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光明是如何的珍贵和幸福。就像作者在文中说的那样:“想要理解光,得先把自己埋入深深的黑暗。”黑暗和光明一方面是指实实在在的黑暗和光明,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在某个人在她/他的黑暗期,例如遭遇了绝症,那么绝症就是这个人的黑暗期,但是当这个人走出绝症,过上正常生活的时候,生活带给这个人的光明就是希望。

  大部分人会认为向上的就是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向下的就是不好的、负面的:向下拉等。但是,向下的就一定是不好的吗?其实不然,作者通过写这本书是想告诉我们,换一种角度看世界,换一种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抵触向下的、黑暗的事物,通过下面的世界,我们也许会看到前人甚至是古人曾留给我们什么、或者我们可以给我们的后代可以留下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否则,我们丰富的天然物资总会有被用完的那一天的。

  作者看似是用脚去丈量世界,其实是以一种新的视野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活的另一面,黑暗不仅代表着死亡和那些不好的东西,还有那些我们看不到的美好的事物,通过黑暗看到光明和希望。

  《深时之旅》读后感(三):读《深时之旅》想到的

  知道罗伯特·麦克法伦,是看了一篇书评。里面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知道得更多,词汇量足够大。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在科学革命之前,屈从于无法理性把握现实的无力,任由感性发挥漫无边际的想象,神话,迷信,总是解释的最终归宿。科学革命后,人对未知的把握不仅仅让自然屈服人类,同时给想象力套上一副挣脱不开的枷锁。

  那篇书评里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登山者,从山脚没喘气爬到了山峰,天朗气清,云层很低,且能清晰地看到云快速地移动,阳光从云的缝隙里漏出,罗伯特·麦克法伦这样描述了那个场景:

  坐在阳光里。

  “坐”既可以作为动词,表示由“站着”到“坐着”的过程,还可以是名词,表示“坐着”的状态。这五个字无论从写实,还是诗意的角度,都展现了它的准确、以及任由想象力驰骋的广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阅读过的文本里,准确总是以牺牲美感为代价,问题、事实的界定,局限了语言可拓展的范围。而一旦涉及修辞,想象力便会露出虚弱的争辩,彷佛多说一句,准确就立马起身而走。

  麦克法伦的新作《深时之旅》完全颠覆了我对描写一个自然事物能触及的范围。很多旅行、行走类的文本,或是试图消除偏见,拓展认知,即“你以为……,其实是……”或是增加某种异域经验,例如“你知道那……吗?”而当下再多的惊奇似乎都像转瞬即逝的流星一样,惊叹只能残留一瞬,过度的消耗,惊奇本身已失去了意义。

  麦克法伦既无意增加读者的知识量,也不强迫读者屏住呼吸、耐着性子听他的旅行感想。他通过描述地下深处每一个被人类遗忘的世界——被人类当作墓地的洞穴、城市地下系统、储存上万年前天气变化的冰层、海底深处——拓宽人类被自己所造物吞噬、日渐麻木的感知。

  他用极其细致、精确,同时也不乏想象力的词汇,描述每一次深入地下世界的过程。如何穿过狭窄,剥夺呼吸的洞穴,四周的墙壁是如何一步步收紧,生命是如何在黑暗处遭受危险,身体又是如何感知危险。读者会掉进他的文字里,感受他所感受,呼吸他所呼吸。

  在阅读的过程,我一直想弄清楚,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如何丰富的感知,是如何仅仅通过叙述,展现了如此盛大的感官盛宴。

  罗伯特·麦克法伦,剑桥文学院院士,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新一代自然写作及旅行文学的旗手。这里的每一个头衔,都似乎能够阐释他文字所赢得的褒奖。但仅仅是这些,似乎有些太功利了。

  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对所经之处的好奇、发自内心的求知和敬畏。罗伯特·麦克法伦不是科学家,想把光引至黑处,让黑暗的虚空中盛满人类建构的意义。他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一切看作是一起的,他不把自己当作外来者,一个试图征服的人,而是一个和它们一样面临共同命运的人,一种极尽全力试图抵达的感同身受,目光饱含探寻、了解的对视,就像那个和外星人接触的手一样,那是跨越的一步。

  《深时之旅》有一个细节,有一个小男孩在手工课上做个一艘船,那是地球毁灭时要承载的物种,里面没有人类的席位。几万年以后,那时候的生灵探测我们,看到我们给地球留下的印迹,他们能读出什么信息?会怎么评价?

  《深时之旅》读后感(四):在地下黑暗世界里探寻奇迹和希望

  罗伯特·麦克法兰(Robert Macfarlane)以其强大的文学之美而著称,在英国畅销书排行榜中率先倡导“自然写作”的复兴。麦克法兰的最新著作《Underland》因其环境紧迫性而倍受赞誉,他与我们分享他的信念:我们脚下的黑暗世界,如何为我们提供新的启示?

  地下世界既是空间记忆,也是时间记忆,所以这也是本时空之书。英国-欧洲-北方,三个区间,十来处地下场所:中石器时代藏骸所、摩登地下城、深海实验室、森林菌根网络、战时万人坑、地下无星河……看似随意,其实篇章盘根错节,互有呼应,比如终篇探访芬兰核废料永久处置库,某种程度上就绕回了第一个故事,此即坟场,也与殡葬有关,只不过一个事关过去,一个着眼未来。

  整本书有条暗线,是麦克法兰在暗物质篇里的苦苦叩问。他没有一昧写地下世界的绮丽与奇崛,书里同样写到逝去的生命、残酷的战争与人类无法逃避的责任;这是本非常丰富的书,地质、物理、微生物、语言、神话、历史……最后,麦克法伦的落脚点还是潘多拉魔盒中尚存之物。

  麦克法兰一直在这个隐藏的世界中航行,在“深度时间”回到千年的地方。现在他浮出水面,并在问:当我们灭绝时,我们会留下什么?我们会成为好祖先吗?

  麦克法兰说,冰川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知识。因此,2016年,在北极有记录的最热的夏季后,他进入冰川裂缝从中汲取教训。格陵兰岛东海岸的科努德·拉斯穆森冰川,这样的冰层被称为“moulin(冰川锅穴,冰川锅穴是由冰川内或冰川下的急流冰水携带石块快速旋转冲击,使下伏的岩层产生旋涡状的深坑。这种螺旋状的涡流洞具有光滑的陡壁,洞底常遗留有磨圆的光滑球状漂砾。)”,科学家们现在用它们来测量冰川和冰盖融化的速度。

  麦克法兰下降了18米。他环顾四周感到惊讶,然后陷入融水的洪流,这感觉就像在一个巨大的外星生物里面......一个嗡嗡作响的蓝色管子,麦克法兰表示道。气候变化正在使冰川迅速退缩,它被切断为大块碎片。格陵兰岛库鲁苏克小村庄的当地人证实了这一点。麦克法兰双手捧着一个地球仪,代表着地球及其冰雪覆盖的两极,并谈到海平面上升:此刻,冰的命运是我们的命运。

  幸运的是,这不是一个关于迫在眉睫的完全毁灭的故事。麦克法兰说,他不必远离家乡,在剑桥寻找一个“充满神秘和奇迹的嗡嗡声”的世界。在埃平森林,他和一位生态学家一起散步,生态学家告诉麦克法兰,树木看似沉默,但在地下却由其发达根系及庞大菌落编织成一张“木联网”(Wood Wide Web)进行着密切交流,这是植物和真菌之间地下王国的名称。

  植物有感觉吗?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拥有感情吗?他们会感觉到疼痛吗?人类万维网存在不到30年。植物和真菌菌根的根源已经相互交流并相互帮助长达4亿年。树木不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而是通过电脉冲信号进行的,正如人类的神经系统一样。在土壤下面树根伸展开来,伸展宽度至少和树的高度一样。树根缠绕在一起,构建起与周围其他树木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森林就是一个单独的生物有机体,就连各种各样的真菌也加入进来。把它们自己连接到这个基于根的社交网中与树木进行沟通。真菌是第一批返回广岛周围爆炸地点的生物。它们没有灭绝的危险。麦克法兰认为,从木联网上学习,学习与孢子对话可以帮助拯救人类。

  凝视着芬兰核燃料储存库Onkalo,这里深埋着永远远离人类的核废料。Onkalo的意思是“隐藏的地方”。它的位置在地下450米,位于芬兰西海岸19亿年前的岩石内。这肯定是一个令人深感郁闷的地方?但麦克法兰说,数万年来,放射性废物对人类仍然是危险的。“这是合作与交流的一个例子。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金字塔只持续了5000年。在Onkalo正在进行的思考是我们如何成为优秀祖先的一个例子。这是一个我们需要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

  麦克法兰还遇见了巴黎地下“隐形城市”的一些居民。法国首都街道下面有320公里的地下墓穴和采石场。他花了三天时间在迷宫中航行,有时不得不侧身像“蜥蜴”一般前进。

  这些是十年内陆探索的笔记本:约克郡荒原下实验室中寻找宇宙起源时的文字,门迪普山的古代矿井深处,挪威偏远北极“洞穴艺术”遗址,斯洛文尼亚高地的”无星河“。现在把这一切都汇集在名为《Underland》的书中,麦克法兰认为:人类应该激励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冷漠。它应该帮助我们将自己看作是过去数百万年以及未来数百万年的礼物,继承和遗产延伸的一部分,让我们考虑我们留下的时代和生命将会留下什么。

  一位艺术家用小须鲸的肋骨雕刻了这只猫头鹰,在赫布里底群岛的海滩上冲了上来。麦克法兰带着它作为护身符,帮助他在黑暗中看到。它有用吗?是的,他说,因为我不仅知道如何在黑暗中看到,也看到了黑暗,就像它一样。我们是一个聪明,可怕的物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