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华为为什么能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华为为什么能读后感锦集

2021-12-07 00:4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华为为什么能读后感锦集

  《华为为什么能》是一本由张绛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为为什么能》读后感(一):马云已经不能给年轻人洗脑,任正非也好不到哪去

  想起那年还没毕业时在产业园的麦当劳上班,每天都能看到里面从事IT互联网行业的人到麦当劳吃东西,那时候下班很晚,大概已经夜里十点多了,还有很多工作的人来买东西吃,那时候就给我一种感觉,这个行业的人其实比我们当服务生的还要苦。很多人都是不回家通宵在公司上班。看到这本书,里面任正非一直挽留的那个高层,无论怎样都要辞职,他问他是为什么,对方说害怕在公司继续工作会被累死,想要回家休息养病。任正非竟然说,让他跟他老婆离婚,并且也不相信他的话。我看到这里倒感觉对方说的是真话,因为这个行业真的是把人当机器使用的。但就算是机器人也是会被用坏的,更别说肉做的人。

  任正非的婚姻和亲情那么失败,毫无疑问就因为他一心只有工作赚钱。一个能做出华为这种公司的人,其实完全可以确定是个没有感情的人。无论是什么公司,只要是世界顶尖的公司老板和高层,都可以说背后一定没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和婚姻。就连在婚姻生活上看上去稍微好一点的比尔盖茨,人到中年也不能逃脱离婚的命运。这更说明了事业与爱情家庭无法兼顾的真理。

  任正非之所以成功,还是和他的家庭背景有关,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这样的教育想不培养出个商业头脑都难。而且他们全家也都是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一代人,经历过那种苦难,一定是会让人在精神上得到刺激的,以及对财富的渴望。加上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无论如何都会让后辈走上从商的唯一道路。

  华为公司对员工的招聘条件,也是任正非定制的,这让我看到当下的社会现实。一律要求学校里成绩最好的,连公司里打扫卫生的都得是硕士。这种对应试教育的崇拜让人感到恐怖。为什么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说,三十岁以后就被IT互联网行业淘汰了?原因就在这里。中国的这些大公司一直在吸收每一届新毕业生,而且用任正非的话来说,这种刚毕业的好管理,还听话,就像一张洁白的白纸,可以把他们培育成华为想要的人。但换句话说,这就是把他们培养成没有感情只会给老板卖命的机器。而且没有交代后面该怎么办?当他们老了呢?高层就只有那么几个位置,每年又要争着抢着招揽学校的新毕业生,老人都去哪儿了?书中没有给出答案。这个答案就是,离开公司了。换句话说就是,被淘汰了。三十岁的互联网工作人员已经被加班加出各种毛病,身体吃不消了,只能去送外卖。他们不会成为下一个任正非,但却和任正非患上了一样的冠心病。

  像华为、阿里巴巴这种公司,虽然看上去很成功,但其实它们的成功也正在造成现在整个社会的问题,它们的企业文化中只有对年轻人的压榨,没有对老人的情感关怀。马云的九九六已经发臭,任正非也不会好到哪去,以前人人喊着马爸爸的肥皂泡已经破灭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可能一直被骗的团团转。

  看完这本书,其实更觉得任正非这种人是不幸的,一辈子都被工作消耗,耗到老死也没有体验过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人活着不是要多有钱,钱本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生活。钱太多了,还一直不满足,就是一种病。再多钱也要想到,人终有一死,你还能活几年?钱财是带不走的,时间却不等人。任正非连自己母亲死的时候还在拼命工作。我觉得,还是做一个普通老百姓,钱够用就可以了,活在柴米油盐的烟火人间才是幸福。

  总之,这本书其实没有一味地吹嘘成功人士多么好,很多地方通过对任正非真实的人生经历,反而能看到一个成功人士悲惨的一面。一本中立的真实的书,是本好书。

  《华为为什么能》读后感(二):《华为为什么能》:华为成长史

  华为企业在中国几乎只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尤其是在当下,他作为一个科技企,也是那个独一而无二的一个存在,每年都有很多新闻是关于华为。

  最近两年孟晚舟事件,芯片事件等使得华为愈剧成为聚光灯下的一个明星企业。

  华为的管理经验,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一个典范。华为的一套管理方法,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

  目前很多公司在学习华为的管理技术,包括阿里巴巴也在结局他们的管理。

  而本书呢,以独特视角讲透华为精神,华为是怎么炼成的?

  所以很多人,各行各业都对华为有莫大的兴趣。人们对于华为以及人身费够人,都有太多的好奇心和钦佩心。华为从“三无”企业(无资金、无技术、无身份),到创制造了商业史上一部传奇。本书主要讲述任正非的创业艰辛与艰苦,凭借睿智、果断,一步步带领华为走向今天,成就一个世界级的公司,成为国人的骄傲苦难历程。内容不仅包含了任正非的个人成长史,也叙述了华为从有到无的发展过程,分析如今的华为为什么令美国如此惧怕?解读任正非究竟做了什么?

  本书相当程度上也是有质量保证的,作者张绛是管理学海归博士,曾做过人物深度访谈记者,现任职于某高校商学院,和企业家们多有往来,因此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真实、全面地展现了任正非和华为的历程。

  和一般讲华为的书不一样的是,本书紧贴时代背景,深入剖析相关时事,这是比较难得的。

  比如,任正非和华为让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封杀的深层根源;揭秘孟晚舟事件背后前因后果;华为是如何创造奇迹的?重剑无锋的任正非如何布局华为的未来发展?

  比较有价值的是,该书独特视角讲透华为精神,透析华为成功哲学秘诀。

  全书比较严谨,相关讨论都是以事实为依据,比如2020年财报披露,华为的研发投入为1418.931亿元,营收4,540亿元,在中国GDP的0 0.88%,华为员工的平均薪酬是70.6万元,纳税是1,011亿元。这一年华为手机市场在国内第一1亿8,900万的供货量,在全球第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还有,比如华为已拥有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00多,10名报我名,化学家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以及6万名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高达200亿美元,已成为全世界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远远将竞争对手抛于脑后。

  确实,现在的华为就好像一朵不畏严寒,勇敢吐露新芽的花朵,它向我们展示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希望它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更好一些。

  华为的业务早已遍及全球,括号除美国以外是第1家全球化的中国公司,已从前人们谈到中国品牌企业,也许说不出几个,但现在世界各国都知道华为,华为将中国的文化商业创新和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在战乱评论的地区,他更是当成为当地人遇险后的第一个求助对象,世界周报的记者戈德曼说,中国在经济扩张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华为就像一只长枪的枪击,而这支枪尖将突破西方世界的封锁。

  我个人觉得,任正非的团队,有时候像曾国藩。扎硬营,打死仗,任正非一生的充满传奇色彩。曾经的华为如此不起眼,今日的华为却牵动亿万国人的心

  本书的一些观点,我比较认同,比如企业的一把手跟下级员工之间的关系就是发动机跟小发动机的关系,你所带动的不是齿轮,不是螺丝钉,员工也可以成为一个发动机,而且能跟你同步,如果能够做到这样,这个企业的活力就非常大。

  比较遗憾的是呢,本书的内容主要是聚焦任正非个人、家族的成长史,以及华为公司的成长史,华为的成功经验,管理经验缺乏系统的剖析和总结。

  不管怎么样,对于各行各业的人士,本书都值得一读,都会受到启迪。

  《华为为什么能》读后感(三):华为的人才观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的张霁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刚毕业即拿到200万年薪。

  优秀的企业都非常重要人才战略。众所周知,华为作为一家顶尖的科技企业非常重视研发,因而对人才也是求贤若渴。2019年,华为开始启动天才少年计划,向全世界招募,这些天才少年往往都是某个学科领域的佼佼者,刚毕业即可拿到百万年薪,他们进入企业后,就会激活组织,激活整个团队。

  华为为招募、培养和留住人才,都做了哪些规划呢?

  《华为为什么能》这本书深入介绍了任正非的个人成长历程和华为发展史、以及任正非的人才观、管理观和发展观,揭秘了华为能成为世界一流科技企业的深层根源。

  作者是管理学海归博士,曾做过人物深度访谈记者,现任职于某高校商学院,和企业家们多有往来,因此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真实、全面地展现了任正非和华为的历程。

  华为的人才战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华为对人才的重视,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华为每年都会在各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储备了大量人才,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防止公司人才库断层。

  在华为,有一个人人遵守的潜规则,千万不要轻易提自己的学历,因为门口让你登记的门卫,可能就是硕士学历。公司里打扫卫生的,可能就是一名本科生。

  华为不许有裙带关系,人力资源部要严格把关,出现问题,要承担责任。这样做也是为避免腐败。

  华为是三高企业: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员工薪酬包括基本工资、股票、福利、加班费、奖金等几大块,其中,工资+奖金占薪酬一半。

  华为非常包容那些优秀且特立独行的人。一般公司会认为这种人不合群、怪、目中无人、没有组织性,因而容易冷落这些人。但在华为,会认为他们思想超前,具有创新精神,会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

  华为还鼓励员工讲真话。曾经有一位员工因为讲真话被迫离职,后来被任正非发现,他直接说“是公司错了,不是你的问题,回来吧,我们的英雄”。同时,让这名员工晋升两级,不影响其正常考核,还让他自由选择工作岗位,还保护他不让其受打击报复。

  华为排斥讨好领导的员工。他们认为,客户才是员工的衣食父母,应该把精力都用在客户身上,而不是领导身上。

  华为非常重视对新员工销售能力的培养。销售是锻炼华为员工融入社会最好的机会。华为人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即:“销售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没有做过销售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新员工陌生拜访、开辟新道路的勇气和能力。

  华为设立有华为大学,旨在传授华为先进的实践经验与管理经验,培养职业经理人,以提升华为的国际影响力和客户满意度。华为的每一位管理者,都在这里经历了一套完整的实践培训,学到了扎实的基本功。华为大学采用导师制,公司为每名新员工提供资深导师,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华为的培训流程非常残酷且激烈,新员工必须经历5个阶段才能正式开始工作:

  第一阶段,企业文化培训。员工一起上课、看电影、讨论,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公司文化精神进行,例如,狼性文化、压强战术、天道酬勤、床垫文化等。

  第二阶段是规范培训,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制度对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细化和处理,以提高效率,降低工作难度。

  第三阶段是为期40天的“魔鬼一营”培训。在40天内不断上课、考试,再上课、再考试,每个员工要阅读40多本书,每本书都要吃透,周末无休,每晚还有晚自习。

  第四阶段是工程实践培训。参加完魔鬼培训、考试合格后,员工接着要飞往全国各地,进入一线实地作战,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最后,经历了以上几个阶段的考验,员工才能回到所属部门报到,正式开始自己的工作。所有坚持下来的员工都会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就是他们无形中提升了自己,达到了精神上的重生。

  《华为为什么能》读后感(四):重剑无锋,中国制造——《华为为什么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高台,始于累土。

  任正非和华为公司,堪称当代商业史上的传奇。从1987年初创至今,已经经历了31年的风风雨雨,这31年的时间里华为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作坊成长为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而43岁的任正非到如今年也已近八旬,历尽沧桑。华为的成功不可否认有着时代的机遇,但更关键的是华为有正确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及硬汉任正非的领导。如今让美国都怕的华为仍然没有上市,独占通信市场三分之一至今仍然低调,这都是为什么?是因为独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华为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企业,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有自己独特的狼性文化,也有别人难以企及的韧性与坚持。他的成功甚至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的标杆。

  想要了解一个企业,就要先了解它的创始人。《华为为什么能》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去解析华为精神,从任正非的创业经历讲起,讲到他的人才观、成长观、发展观以及价值观,从这个传奇领导者是如何炼成的便可以窥见如今国之重器的华为是怎么炼成的。

  一、企业能走多远,管理体系是关键

  “开放、妥协、灰度”是任正非管理哲学的高度总结。2009年,任正非在华为全球市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开放、妥协与灰度》中提到:“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而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从任正非的话中就可以看出华为的管理体系,的确,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达权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在恰当时机接受别人的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而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

  由于任正非的管理哲学第一要素是“开放”,所以华为公司的管理思想毫无疑问是多者的融合。一是传统文化:这成就了华为公司的全民股权制度。二是西方管理思想:华为累计花费几百亿元聘请IBM等管理咨询机构对公司内部进行管理体系建设,帮助华为构建组织架构、制度、流程等。三是军队管理思想:如成立五大“军团”,以及“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上甘岭的战争、少将连长、胜则举杯相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等观点都包含了大量的军队管理思想。

  二、客户和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华为发展之初,起步艰难。任正非提出“客户是上帝”。任正非的“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暗含“谦卑”,甚至也是“妥协”。正如后来任正非提出客户服务的标准为“跟客户合作就看自己有没有吃亏,如果自己没有吃亏那就是服务与合作意识还不到位”。

  从华为的管理发展来看,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进行价值观、职能、流程、组织能力等的建设,如“华为基本法”的撰写、IPD、PBC、等,都是围绕着这一点一以贯之,在推行中不断改善。

  同时,任正非认为员工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他认为人的欲望有五个层级,即物质的饥饿感、安全感、成长的愿望与野心、成就感、使命主义。在我看来,这五个层级的表达更具企业实际操作价值,是任正非30多年来在企业组织与人的管理中的体悟所得。华为认为,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因为需要人去实现目标,所以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谈钱不伤感情。外界对华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有一个共同看法,就是“华为会分钱” 任正非在搭构、建设、带领企业组织时说,“自己什么也不懂,只用一桶浆糊将20万人黏在一起。”但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我若贪生怕死,哪来你们艰苦奋斗”,他每年都去艰苦地区看望一线员工,带领高管们一起宣誓“干部八条”。

  正是任正非的远见卓识,才使得现在的华为拥有至少700名数学家、800名物理学家、120名化学家,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以及60000多名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仅一个“2012实验室”持有的专利就超出10万件。

  三、有效创新才是真正有用的

  华为在创新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华为内部很少对创新本身大肆宣传。华为内部更多的是强调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及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是最近几年由于市场地位的变化及消费类产品宣传的需要,华为才在公开场合提高了对“创新”一词的曝光度。但即便这样,华为所提到的创新仍然是被限定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及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个大前提之下。其实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领悟到这就应该是我们企业创新的目的所在。总体来讲,华为至始至终都没有偏离创新本该被赋予的目的,深刻理解企业自身为什么要创新,没有掉入为了创新而创新的陷阱。

  “华为基本法”撰写组组长彭剑锋教授专访任正非时,专门提到华为创新的问题。任正非说:“华为投入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去进行创新,但华为反对盲目的创新,反对为创新而创新,我们倡导有价值的创新。没有技术创新与管理体系的傻投入,就不会有真正的产品与市场竞争,就只能靠低价和打价格战,就没有利润空间,产品品质不好是耻辱,企业没利润可挣也是一种耻辱。”

  华为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也得益于任正非和华为的15万员工,在长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寂寞和孤独的忍耐,对持续创新的坚守,以及对内外躁动的警惕。“忍者神龟”的喻意也体现着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于真正商业精神的本质。

  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必经历了别人看不到的苦难,华为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所有企业学习的榜样,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走向世界中央的底色。

  华为的低调和谦逊,华为的努力和奋斗,华为的艰辛和辉煌,都是这个企业成长起来的美好记录。

  华为,中华有为!华为挺住,华为加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