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为何“急流勇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他为何“急流勇退”

2021-12-23 21:50:22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他为何“急流勇退”

  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见到输不起的幼儿,因为失败“急流勇退”,更有甚者因为害怕失败,一开始就放弃了尝试。幼儿在失败时表现出来的逃避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失败恐惧”。

  我们班的天天小朋友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他平时一向表现优秀,总能在小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地冲在前头,是小朋友们心中的“大哥哥”,老师也经常对他竖起大拇指。但是近期的表现让人大吃一惊,他遇到失败或者有难度的活动时,表现的特别玻璃心,一遇到挫折就“急流涌退”了。

  今天的户外活动时,我带领幼儿进行平衡能力的锻炼:过独木桥。独木桥是用木制梯子搭成的,高度有一米左右。很多小朋友逐一从桥头走到桥尾,这个游戏既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又能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而且有挑战性,很多幼儿都喜欢参加。

  男孩女孩各排一队站好后,游戏开始了,小朋友们有序地在的独木桥上走得很认真。马上就要轮到天天了,他紧紧的攥着拳头,准备大展身手,一旁的小朋友们也热情的鼓劲:“天天加油!天天加油!”天天上了独木桥,刚开始走的很平稳,到1/3处时一不小心,一条腿滑下了独木桥,旁边负责保护的老师把他搂在了怀里。小朋友们吃了一惊,随即看着天天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天天掉下去了。”听到这个,天天的脸腾一下红了,立刻流下了眼泪:“哼,你们尽管笑吧,我不玩了。”她哭着跑开了。我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只见他走到一棵大树旁,用手重重地砸向了树干,脚不断的踢点的树根,嘴里嘟囔着:“我才不会输呢!”我劝他说:”天天很勇敢,再来一次试试看?”他的头摇的拨浪鼓一样,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试。

  到底是什么导致孩子输不起呢?

  一、 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

  研究动机的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指出,人在竞争中会表现出两种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天天的动机就是一种典型的回避失败的动机,他在班里扮演大哥哥的形象,一直以来受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赞扬,所以凡事追求尽善尽美。“我要当第一”的念头在他小小的心里生根发芽,成为他认真做事情的动力,也成为衡量事情结果的唯一标准。一旦失败,他无法接受心理上的失落感。如若此时没有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他就会对自己失望,为了避免失败,拒绝再次尝试。

  二、 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有关系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是:从依从性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逐渐过渡的。幼儿对自我的认识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即以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评价自己。当他们面对失败或他人的负面评价时,就会感到强烈的挫败感,从而失去信心,或者选择逃避。

  三、 和成人的评价标准有关系,在充满竞争的成人世界中,教师和家长常常以第1名、最优秀、最棒等话语来鼓励和要求幼儿,造成了幼儿对结果的重视高于对过程的体验。所以往往以极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一旦孩子经历失败,就严厉指责孩子。因为担心被父母责怪,害怕自己失败后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于是办什么事就战战兢兢,生怕失败。四、和教学活动设计的适宜性有关系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从大多数孩子的发展水平出发,使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若活动设计太简单,完全停留在孩子原有的发展水平上,既没有挑战又不能很好的激发活动兴趣;如果活动设计偏难,超出了孩子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导致他们对于活动失去兴趣。

  当孩子面对失败表现出怕输的情绪时,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十分关键,他决定了一个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勇往直前”还是“知难而退”。我决定从以下三方面对天天进行引导,培养他面对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尝试和探索的良好品质。

  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输赢观,当孩子的任务完成不够出色时,其自身的自我评价感会降低,比如天天在因为失败而哭泣时,比起劈头盖脸的批评和呵斥,她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肯定,教师在鼓励孩子积极向上时还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优势,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必须最优秀。同时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鼓励他只要自己尽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尊重。

  其次合理降低要求,采取适当形式的表扬,增强孩子应对挫折的心理弹性。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一般会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儿童会体验到满意和自豪感,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得到提高,因此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表扬应该指向孩子在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例如“你真努力”,而不应该是能力和个性特质方面的认可,例如“你真聪明”。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进行内归因,利用适当的表扬形式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

  另外家园携手增强日常沟通与交流。想要帮助天天更加从容的面对输赢,老师需要和天天的家长持续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天天的家庭教育背景及父母在家的教养方式。介绍天天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老师的应对策略,以便家园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