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 家乡情 中国梦
从我开始识字那天起,中国这两个字就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开始有了祖国的概念。当第一次系上红领巾,仰着头注视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出上学回家路上也会不自觉地一边走一边练习的国歌时,令我激动不已,心中祖国的概念更为明朗。她是超越生命的神圣,她是一切希望的承担。
我的家乡在一座小小的美丽的村落里,那里有“浩荡”的庄稼地,整齐的屋舍,勤劳的村民,平静而深沉,可爱而厚重。我生活在这里,我来自这里,这是我的家。村子旁边有条小河,顺着小河走到村外,在整片整片的麦田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那里坐落着一座称不上气派,却美丽而有序的学校。这是我的母校,也是我现在任教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每个角落,每块土地都记载着我的成长,这里放飞着我的梦想,也承载着我悠远而绵长的向往。
2009年9月1日,它敲响了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声上课铃。也敲醒了懵懂在内心深处的梦想。当第一次以一个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时,我被那一束束纯净、真挚、欣喜而又充满好奇的目光感动了……忘记了做自我介绍的我,竟然很快和同学们心照不宣的熟悉了,这其中似乎有着某种魔力,也是这种魔力让我心甘情愿的付出真诚,付出真爱,付出责任,付出努力,享受铃起铃落间的幸福,编织着自己的梦。
“老师曾说:‘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赵瑞杰同学激情飞扬的发表着他的演讲。这是学习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之后,我颇有兴致的举行了一节以我的梦想为题的小型演讲比赛。同学们激情飞扬,虽说有些同学在措辞上不够准确,内容上不够充实,甚至害羞的同学只那么寥寥几句,更谈不上什么启发性,感染性……但对与我整个过程中是被感动着的。听着他们时不时说上几句“老师曾说过:每个人都需要梦想,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老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梦想是小船的风帆。”“老师说过……”
是啊,这些怎么能是我的话呢,只不过是我借用前人的话经常说给他们听罢了……但“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那节课我也无法忘记。
那是一次作文课,同样以我的梦想为题。那也是少有的沉默的一节课,同学们像是被我突如其来的情绪大转变吓住了。甚至下课后我还收到了同学们的纸条,有个纸条我还记得:“至于吗,老师!你不也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吗?”也许是这句话提醒了我当时说话有些重了。可是我又如何说服自己不去理会在看完同学们作文后五味俱全的心情呢。“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出去打工……我要像我邻居家的大伟哥一样外出打工挣很多钱……我的梦想是和妈妈一起去打工……”
打工!打工!看到打工的字眼,我就眼睛疼,心里堵,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太多次因面对辍学问题却无能为力而痛心,因本是很聪明的孩子却白白浪费自己的前程而揪心。
十二三岁的年龄,无忧无虑,充满梦想的年龄,怎会有如此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的沉重和物质?骨骼还没长结实,基础知识还没学好的他们,知道打工是什么概念吗?
看到郑俊勇的作文,我更无法忘记那次家访。栅栏围成的院子周围放着的玉米杆,坐在屋檐下眯着眼的老人,低矮黑暗的房屋里传出的刷洗声,满眼惊喜的郑俊勇和那只和他一样灰头灰脸的小狗……眼前的一切顿时让我的鼻子酸溜溜的。他是个孤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可不幸的是奶奶前些天去世了……我的心一直沉重着,但可喜的是,在我不容置疑的坚持中,他最终又回到了学校。尽管现在他的成绩依然不甚理想,但却在不断的进步。可……
其实在农村有着太多像他一样的孩子。事后我细算了一下我们班的情况:留守儿童占90%以上,有5位同学是单亲,2名同学是孤儿。我被这些数字震惊了,也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存在的严重不足,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不仅扮演着教师的角色……从那一刻起,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我不能成为诗人,但是我可以培养出诗人;我不能成为科学家,但我有可能培养出科学家……因为我是教师,我的手中孕育着无限未来的希望,我的价值在学生的身上体现,我的青春和梦想在学生的身上灿烂。”看了以后,我的心被深深打动。 朝露的梦想是滋润生命,春风的梦想是温暖大地,花儿的梦想是装扮人间,树叶的梦想是带来阴凉……世间的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一种梦想的实现。作为一个职业,教师的梦想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插上梦想的翅膀。
每个人都有梦想,因为有梦想,信念才会更加坚定;因为有梦想,生命才会更加精彩。作为祖国的花朵,学生们的梦想决定了祖国的未来。像周恩来总理,年轻时期的梦想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像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小时候的梦想是“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平”等等,这些梦想伴随着伟人一生,也终究成就了他们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是的,有梦,才有追求;有梦,才有希望;有梦,才有动力。有梦的支撑,生活才有意义。
教育也是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梦想。教师的梦想除了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插上梦想的翅膀,而不是用应试教育扼杀他们的梦想。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学生;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照亮了学生,燃烧了自己;也有人把教师比作粉笔,播撒了知识,消磨青春。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总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的学生插上一双梦想的翅膀。我既为他们梦想成为参天大树,能够遮风避雨而高兴,也为他们梦想成为坚强不屈、默默无闻但却散发幽香的路边小花而高兴;我既为他们梦想成为高高在上的雄鹰,能够搏击长空而高兴,也为他们梦想成为自由快乐的海燕,能够战风斗浪而高兴。
我从不后悔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与学生们做伴,成为他们成长旅途中的导航者,成为他们飞向天空的激励者,责任重大,但是无上光荣。“蜡烛”的事业不在于功成名就的辉煌,而在于点燃未来的希望。讲台这一舞台,是漫长且遥远的距离。它没有终点,因为梦想总在我心间。我相信我会在这求索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中国梦,好大好大的题目,好远好远的目标,可我只想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织好自己的梦。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