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杜祥梅:又见清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杜祥梅:又见清明

2022-04-11 09:12:18 作者:杜祥梅 来源:爱好者推荐 阅读:载入中…

杜祥梅:又见清明

  编者语:往事如烟,清明如故,在生命开始灿烂的季节中,我们不能忘却那些曾经灿烂的生命,我们的青春他们曾来过。

  不几日,又是清明。一个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寄托思念与哀思的清明。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季节里,有暖暖的春意和淡淡的惆怅,这好象是每年都要经历的清明情结。

  在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里缅怀亡灵,同一个日子,却是两样的心情,只有中国才有的,忧伤而美丽的日子啊,你暗示着什么?春天,怀念,哀思,希望……清明,是万紫千红春天里的凄凉一笔。

  也许是小时受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句的影响,每到清明节,就会习惯性的看看天上有没有雨,如果下了雨,不管是大雨还是小雨,就有了一丝预期应和般的窃喜。在心里,总觉得不下雨的清明节,总是残缺不圆满的。

  在中国民俗中,清明是踏青的时机,也是扫墓的日子。小时候,对清明节的印象是模糊的,故乡的清明,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故乡遍地就姹紫嫣红了,那些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花开得妖艳而张狂,仿佛要把积了一冬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带着春天的气息,挟着麦苗的鲜润,裹着油菜花的芳香,清明的春意便浸入身体,溶进血液,荡涤全身。记得常随长辈们给去世的亲人上坟,那时懵懂无知,尚不知人间的生离死别,每每看长辈们提一个装有祭品的竹篮,揣一颗思念的心,在坟前静默,追忆逝者的点点滴滴,让思念化作袅袅青烟,随风而去,竟不觉得凄凉,只是看着那一片半圆的坟墓,隐隐有畏惧感。

  记得上学时,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去扫墓。有时还会请来老红军战士讲烈士事迹,当时听着都会为之动容。但那时年少,过会儿便忘到一边,关心的只是家长给带了什么好吃的,花丛中漂亮的蝴蝶,或与同学打闹玩耍……当时情景,历历在目,现在想想真是有些惭愧。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光的流逝,当外公外婆、爷爷、大舅大姨这些挚爱的亲人因各种原因相继离世,我才深切体会到,父辈们当时那种酸楚的心情。又一个清明,即使无雨,心也潮湿。在这个心情潮湿的日子里,燃一炷香,燃起对亲人的无尽思念;敬一盘果,仿佛亲人就在身边。在这清新时光里,我缅怀着曾经疼我、爱我的亲人,更珍惜身边的亲人。时刻提醒自己,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每年清明,父母都要回老家上坟。这几日,又该准备动身了吧?每次回家,看到他们日渐苍老,心下凄凄,只能暗中祈祷时间过的慢一些,再慢一些,愿他们能够平安长寿,愿我有生之年可以报答他们的生养之恩。

  “清明时节雨纷纷”,有雨也好,没雨也罢,就在清明这一天放下纷扰的事情,拾起一份思念,在青草更青处放牧自己的心情。

  申晓花:爱,其实很简单

  一通电话、一条短信、一份关心、一个无谓不至的祝福,还有一个牵肠挂肚的心,这就是爱,一个人对一个人爱,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词语,只要有一颗祝福的心就行。

  老公去外地了,我也习惯这种生活,但是,每天都会打一通电话或发一条短信,每次通话都会重复同样的话,“今天累不累、加班没、一定要注意安全”,这就是我和老公每次通话说的最多的语言,我们没有别人想象的轰轰烈烈爱情,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动着对方,老公不会给我奢华的生活,没有豪华的别墅、没有高档轿车、没有厚厚人民币,但是,他有一颗真诚心。

  结婚快6年,我吵过、闹过,彼此用言语都伤害过对方,那时的我们不会珍惜对方,直到老公去了外地,才感觉,其实,我们对方都很爱对方,对方都会关心对方,有时,谁生病了,对方都会不停的打电话看好没好,就拿去年冬天,老公感冒了,说话声音都变了,在这头的我急的,不停打电话问“看没看医生,吃药没,要不要去挂点滴”,他总是会说:“不用,我一个大男人,没有那么娇贵,就是让你一个人在家受累了,还要管孩子,还要操持家,真是辛苦你了!有你的关心,我的病全没了。”,电话这头的我,眼泪都快出来了,我知道老公不想让我担心,才这样说,如果放在以前在家,他就会……,是呀!现在的老公用他的责任爱着这个家,爱着自己的老婆,爱着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爱”,不添加一点色彩,而在这份爱里面,抱含了一个男人对女人的爱,对家的爱,对孩子的爱,也是一个男人因为有了责任,才会“天各一方,电话一线牵”,为了自己心爱女人、孩子已后过的更幸福,他舍己,远离家乡。是呀!在这里,我应该给老公说一声,谢谢!你辛苦了!好好工作吧!我会把家和孩子照顾好的。

  爱,其实很简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杜祥梅:又见清明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