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宁静海》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宁静海》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20 09:00: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宁静海》经典读后感有感

  《宁静海》是一本由[匈牙利] 巴尔提斯·阿蒂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宁静海》读后感(一):只为了心中那片“海”

  巴尔提斯在宁静海的序言的写道“你永远不会知道,我用匈牙利语写了什么,我永远不会知道,你现在用中文在读什么。”作者来到中国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但直言这一个多月比十年还要漫长。因为跨文化的语境,我们几乎不可能完全感受到作者的所思所想,就像作者也不可能彻底洞察我们内心深处,揣摩读者的想法。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能彼此相知。

  这部写于十年前的长篇小说,是酝酿已久的内容是极为残酷惨烈的以母子关系为依托的成长小说。小说故事情节以母子同在屋檐下生活的十五年生活为主线,写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匈牙利社会。母亲对于儿子,在十五年间“你什么时候回来”和“你去哪儿了”之间,四季交替,多瑙河泛滥,一个令人蒙羞的帝国分崩离析,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这两句话之间。母亲维尔是匈牙利著名的话剧演员,但她的舞台生涯的终结却来自于女儿一个小提琴演奏家的叛逃。母亲不能容忍自己因为这个黄毛丫头的叛逃而不能得到角色和国家奖章愤怒不已,也不能容忍自己的一生被断送在自己的所谓的女儿手里。如果女儿不搭乘第一班飞机回家,那么对她而言女儿就死掉了,甚至发誓说不仅当女儿死掉了,还要给她举行葬礼,把她留在家里所有的东西通通埋进坟墓。这似乎不是满腔的恨与怒,而是无法自控、无法表达和纡解的扭曲的爱。

  “我很怯懦,不敢放弃这种扭曲的想象,因为我担心自己再也写不出令人心碎的东西了。” 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这是巴尔提斯的自述。母子癫狂的相处模式,反应了时代的荒谬与疯狂,反应了社会的无奈与绝望。

  书中的母亲维尔·莱贝卡作为一位没落的贵族后裔,曾经是一位颇具盛名的性感话剧演员,十五年间,由于遭受了当局不公正的待遇,她足不出户,紧闭自我心门,石头一般地囚禁自己的身体,更以强烈的爱憎情感同样囚禁儿子的灵魂与爱欲,以几乎变态的方式咒骂自己的女儿。母子母女之间的情感纠缠、无奈、控制、戕害,这种相处关系的极端程度,已经超出所能想象的人伦底线。以小家显示社会,观照了在历史的残忍之下,时代风暴中众生如蝼蚁般微不足道的命运状态。

  《宁静海》是典型的激情之作,宁静海是月球上的一处月海,它远在月亮之上,位于宁静盆地之内,是人类首次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的登月地点,这片海也并非真有海水,而是一处小盆地,是人类从地球上肉眼所见的黯淡黑斑。巴尔提斯·阿蒂拉用宁静海来喻指一个永恒的心灵黯影,或许他也想像阿姆斯特朗那般为摆脱重力束缚、追逐生活中暂时的宁静自由和心理安慰。

  《宁静海》读后感(二):虚幻的宁静海,永无抵达

  “什么时候回来?”

  “你去哪儿了?”

  如果有人每天询问你同样的问题,十五年如一日,你会不会崩溃?你每天又要以怎样的谎言来回答?只是想一想,就觉得这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宁静海》这部小说描绘的便是这样一个故事,三十六岁的作家儿子和话剧演员母亲共同生活在一间公寓里,十五年间,儿子每天都要回答母亲同样的问题,甚至组织不同的谎言来隐瞒母亲。不仅如此,他还需要模仿姐姐的口气用左手来给母亲写信。十五年间,他多次想要离家却没离开,遇见了爱情却无法相守,甚至他还了解了有关父亲的秘密……十五年,外面的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那一间房子里,似乎永远不曾改变。

  故事从主人公安多尔的母亲去世开始,以回忆的方式缓慢叙述安多尔与母亲维尔·莱贝卡的相处过程。从开头我们可以了解到,安多尔的姐姐尤迪特并未因母亲去世而出现,应该也不打算出现。母亲还曾为尤迪特举办过葬礼,宣告她死亡;生前母亲每天总是询问儿子上面两个问题,令儿子痛苦不堪。作者将这些谜题于故事开头直接抛出来,读者自然会想知道为什么母亲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尤迪特会离开?为什么母亲会为活着的尤迪特举办葬礼,声称她已经死亡?

  所有问题的答案自然在故事之中。

  通过阅读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母亲维尔·莱贝卡年轻时是话剧演员,她过于掌控孩子的生活,致使尤迪特叛逃,她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自此之后,她将自己困在房子里,不再出去,与电视相伴。每天询问儿子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甚至她还阻挠儿子与女友恋爱,她一直在监视和控制儿子的生活。这样一个人物,的确令人讨厌,但同时她也是可悲的。

  一个习惯于掌控自己生活的人,忽然之间因非自身因素失去了话剧舞台,她再也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不愿意面对人生的失败,仿佛蜷缩在房子里,一切就不会改变。她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她对于自己的“掌控”并不自知,失去女儿后,将这种掌控加倍于儿子安多尔身上,试图想要控制儿子的一切生活。她似乎想要抓住什么,可是她终究是什么都抓不到,当她发现寄出去的信件在抽屉时,她彻底崩溃了!

  一切,不过是谎言织就的美丽外衣。

  对于安多尔来说,母亲是恐怖的存在,他想要逃离,可是女友提出让他搬出去时,他却拒绝了。都说习惯是最可怕的东西,这一点在安多尔身上有了很好的体现,他讨厌每日重复的生活,讨厌每天被母亲询问两个问题,他时时刻刻想要逃离,可是他却不能果断的做出决定,也许是身体被禁锢久了,思想与灵魂也被控制了。这也难怪他会在母亲去世后,依旧住在那个房子,一如从前。

  谁又能说,禁锢安多尔的不是他自己呢?身处牢笼之中久了,他再也无法飞出去,留在牢笼之中,必然是他自己的选择。

  主人公安多尔一直在寻求内心的宁静,可是他却始终不得宁静,无论是生活中多次想要逃离,还是在爱恋中极端情欲的放纵,他所向往的宁静,如同月亮的宁静海一般,他位于月亮的暗部,是虚无的,是不存在的。

  如果结合写作背景,我们不难想象,当时东欧剧变,个体的命运如此卑微,人们想要在涌动的历史河流中寻求一处宁静之地,是何其不易!那样的环境之中,一切都是虚无的,挣扎的内心,逃离的不可能,人似乎已经将自己困在内心的牢笼之中。即使向往月亮上的宁静海,又能如何?月亮上没有宁静,也没有海。

  《宁静海》读后感(三):在暗影之下穿云裂石

  “我既不想生活在冰山,也不喜欢生活在海底。”

  在十五年中的“你什么时候回来”和“你去哪儿了”之间,四季交替,多瑙河泛滥,一个令人蒙羞的帝国分崩离析。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你什么时候回来”和“你去哪儿了”之间。

  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中下期的匈牙利,36岁的作家男主安多尔与话剧演员母亲莱贝卡在十五年里互为彼此的囚徒;女友艾丝特与他在“宁静海”里相呴相济,形影相吊;出版社编辑乔尔丹·伊娃像是他心里埋藏已久的那座“魔山”,打开了他的心魔枷锁;胞姐尤迪特与父亲分别借机叛逃的事件,无疑是母子二人在十五年里将他们相依为命的家变成“墓室”的导火索之一。

  鲁迅说,“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

  男主安多尔的母亲维尔·莱贝卡,在15年前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接连遭遇丈夫与19岁女儿借机叛逃的打击,导致她的事业被断送,怒不可遏的她毅然决然地公开宣布女儿尤迪特“死亡”,并在凯莱佩什公墓深处为她举办了葬礼,用一个黑色的道具棺材装满维尔·尤迪特的东西,举行衣冠冢的葬礼,标志着她们俩母女关系的彻底断绝。对此,尤迪特寄来最后一张明信片,对自己讣告的回应:“尊敬的母亲,如果您想看到我的话,那就不要闭上眼睛。”尤迪特却在随后的每一年里每个月的第七天,准时给她母亲寄五百法郎。从安多尔意识流地回忆与姐姐尤迪特的成长经历来看,她们母女二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似乎也不足为。莱贝卡一向以冷漠专制的态度养育孩子。尤迪特不想变成跟她一样的人,“你永远别拿我跟妈妈比。永远。你听明白了没有。”到后来尤迪特跟她母亲以“你”相称,像普通朋友那样,一个女人跟另一个女人的对话。我想心智早熟的尤迪特应该是很早就想与莱贝卡进行切割,逃脱她的掌控,一步步地实施她的计划,逃离原生家庭的带来的创伤。先是通过客气的称谓“你”增强彼此的疏离感与陌生感,减少彼此亲情关系带来的羁绊。母亲莱贝卡对此深感遗憾,“从这一刻起,我们将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开始生活。过去的规矩都在这一刹那彻底失效。我教给她生活!一个女人应该知道如何生活!她应该学着像我这样!”

  “自愿囚禁不是别的,只是一出滑稽剧。”莱贝卡对唯唯诺诺的儿子安多尔,软硬兼施,病态的占有与控制欲齐上阵,她总是恶毒地埋汰儿子的女友,想把他永远牢牢地拴在自己的“墓室”里。她通过假装给女儿尤迪特写信与回信,表现出对女儿尤迪特虚伪的爱,与儿子的正常生活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一个女人要学会在黑暗中也能够看见。”却不料出版社编辑乔尔丹·伊娃的出现,成了安多尔发生新伤加旧伤的催化剂作用,最终促使他挣脱母亲的束缚,以自己的方式过活。莱贝卡死于心力衰竭的结局,是必然的悲剧。“让人不憎恨一个寄生虫是很难的。”

  “15年里,她既没给尤迪特也没给我写过一个词。每个信封里装的都是白纸。”安多尔在自我寻找与自我毁灭,割裂与母亲莱贝卡窒息的母子关系之间,内心不断地挣扎与分裂。 “想来即便我有权利,我也会被懦弱主宰,我早就了解这一点。” 他把母亲莱贝卡施加的高压煤气灯效应,加倍应用到出版社编辑乔尔丹·伊娃的身上,最终知道了他父亲的过往与叛逃的真相。“这么多年我们学会了将自己的懦弱当成和平的忍受。只是人有的时候还是想要相信。并希望一切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我既不想生活在冰山,也不喜欢生活在海底。至少我想要一个孩子,当然,无论如何不会在这里,不会在这个曾经的墓室里。”艾丝特对安多尔坚定的爱与温情,无疑是他虚无之海里的定海神针,让他在艾丝特身上找到了生活中暂时的宁静和内心的安慰。

  “总而言之,在最没有人性的日子时,我们的举止最有人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