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拉扯大的孩子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拉扯大的孩子读后感精选

2022-05-26 09: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拉扯大的孩子读后感精选

  《拉扯大的孩子》是一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著作,平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21-7,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扯大的孩子》读后感(一):民间养育学:个人与社会命运的交织

  要不要留下点什么,我在犹豫。

  那晚夜读时,被前言打动,在心里惊叹文字的魅力,那句“我在‘市井中的孤岛’上洞察却无法陪着母亲尝遍人间冷暖”,以及文中的提到司机养成的“在场而又不在场”的能力。我回忆着我曾在一些场合里,正襟危坐着,思绪早已神游天外。我们似乎生来就有种“在场又不在场”的能力,帮助实现心理自洽。

  多少有点理解康永久先生说的这本书存在的遗憾。真实感受到所收集到的数据的丰富,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民间对养育的传统、情感与方式的变化。而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更是让我们窥见民间养育学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正是历史与社会推动着民间养育的转变,生活在其中的各个世代的人饱受着各异的情感包袱,以及对求学的多种体悟。

  在我看来,理论回归部分不够明朗,没能很好地注入或结合民间养育的实际考察结果,似乎欠缺一点灵魂,总是觉得还差点什么,有些不得劲儿;也模糊地觉得,资料整理和分析部分读来很是舒爽,但没能在扎根理论的基础上生成一些理论,真的很可惜。另外,与理论对手的交锋似乎稍显不够。

  (一些不成熟的拙见)

  《拉扯大的孩子》读后感(二):拉扯大的孩子:养育及变迁

  不得不说,《拉扯大的孩子》这个标题是非常吸引人的。一方面,这句话本身就是非常带有民间色彩的语言,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一种养育的策略。而这二者的结合正是这本书研究的主题。这本书从养育孩子这一微观的、看似私人化的行为出发,将其与社会、历史勾连起来。通过社会结构与个体之间的微妙互动,进行了历史的反身性的理解。而此书的副标题《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初看上去让人有些费解。什么是民间养育学?什么又是文化家谱呢?在我看来,副标题其实想讲的就是几代平民家庭养育的变迁,而这种变迁构成了一种文化谱系学。

  其实书中所涉及的内容远比“养育”二字丰富,囊括了几代人的daily life。书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养育本身,更多的是几代人的生命史,正如英文标题中所言的Historical Memory。与其说是民间养育学,不如说是乡土中国的缩影。这项研究主要想讲三个逻辑:第一是民间的逻辑。这一逻辑是在时代的宏大背景中补充民间叙事,因为平民的养育经验常常是日用而不自知、缄默性的实践知识。第二是变迁的逻辑。在这一逻辑中,作者不仅想要讲农耕时代、集体化和转型时代以及现代社会的不同故事,其内在意涵是凸显中国多元文化共存的养育环境,以及不同养育方式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不同育儿后果。当然,这种复杂的家庭类型是与西方所谓的核心家庭所抗衡的。第三是互动的逻辑。从微观上看,这种互动是多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亲代与子代、不同家庭角色的分工。从宏观上看,作者将养育放在了教育、婚姻、生育、生计等多个大主题之下,这些要素之间同样也存在互动。

  在书中,作者交织了很多看似矛盾的概念: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土、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平民与精英、自然与社会、儿童与成人、诉苦记忆与闲暇快乐等等。这些概念也无不在拉扯。作者试图将很多脉络都融入研究之中,有教育学的脉络,如从卢梭的教育乌托邦讲起;有历史社会学的脉络,如文章中很多口述史的写法都在回应历史记忆的经典文章;同时,文章的整体呈现还试图模仿《金翼》对家族史的刻画。除了对话理论之外,文章也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有洞察力的概念,例如“结构性养育焦虑”、“跨代育儿组合”等等。这些话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作为一篇博士论文,文章难免会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特别是在最后一章谈所谓“超越”的时候,可能会让读者感觉突然与经验材料有一些跳跃,而一些概念化与类型学的划分还有待商榷。

  《拉扯大的孩子》读后感(三):孩子、家庭、社会和时代的

  这本书里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但是内容也可以说是非常简单,就是用一个学术的视角加族人口述的内容展现自己的家族一百年的带娃这件事的差别和变迁。

  1.何为拉扯?

  没看书之前不明白这本书到底讲了些啥,觉得书名很烂,看完了之后发现书名真是完美的展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每一个孩子都是拉扯大的。当然这个拉扯得含义可比我之前想象的要深的多。

  书中提到的案例,对于我这个90后爸爸来说,深有感触。

  “6个月大的孩子生病了,外婆建议她去寺庙上香,嫂子建议她给孩子断奶和米粥喂养,孩子父亲建议去看西医,外祖父建议中医偏方治疗,面对亲属的激烈争论,德芳无所适从,最终妥协听每个人的建议。”

  这就是现代家庭的养育结构,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城镇化的进行,带娃变得不那么简单和纯粹,涉及一个大家庭的方方面面。

  而孩子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拉扯大的。

  作为一个父亲的我,真心觉得拉扯这两个字用的太秒了!就好像在我家里发生的事情,妈妈前一分钟孩子给孩子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的传统儿歌的时候,后一分钟和孩子外婆视频外婆就会唱那种我认为非常不像儿歌的“乡村童谣”。现在的孩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加上平时妈妈上百,白天基本上遵循奶奶的教育模式,晚上爸妈会到家后有时另一套模式。这就是拉拉扯扯,孩子也就这么长大了。

  2.现代的阶层固化了吗?

  学区房、、清北研究生当老师、高额补习班费用等等,都是网上的热门。那么阶层固化了吗?这个书里也有讨论。

  “中上阶层要利用学校这种合法化的形式掩盖经济和文化继承的不平等……,各个阶层加入了学历竞赛中,学校因此成了阶级竞争的赌注,家庭教育配合学校而沦为了阶层区隔的工具。”

  有些事情正在中国发生,但是对于阶层固化了吗这个问题,作者和我的答案一样,并没有。

  而鼓吹阶层固化的无非是要让家长焦虑,然后从中谋利,仅此而已。

  焦虑的家长应该静下心来看一看这本书,去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和家庭(家族)幸福以及时代的关系等等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将精力放在孩子的成绩和课外补习班上。

  3.一些年轻妈妈追求的科学教育真的科学吗?

  这是我在看书的时候和我的爱人讨论的问题,并且建议她也看一看这本书。先现在一些90后的妈妈奉网上的专家和一些app上的奉为圭臬。严格按照这些来交易孩子。

  书里对于这些现象也有批判。并从学术上去批判所谓“科学养育”的不科学性。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以上的三个问题你都敢兴趣,那么这本书是非常不错的。

  这只是书里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和族人对话的记录,简述他们是如何带娃的,那些看似粗浅的带娃方式有啥内涵和功能以及不同的时代带娃的方式和背后的思想有啥变化等等。

  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书里的内容很多很有意思,作者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对我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我觉得也有一些我觉得那么好的地方。

  1.作者本身对于乡村文化的依恋

  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很容易感受到,作者非常向往以前的那种乡村对于老师对于度数学习的那种文化。即便后来作者对于乡村文化的局限性也有提及,但是主要还是褒奖。

  而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以往那种对于老师和读书神圣化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中统治的手断,是儒家和古代统治者的一种创造,少数读书人对于文化的垄断,使得他们成为了农民眼中高人一等的先生。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生活在现在远比生活在以前要幸福的多。

  2.访谈对象的局限

  因为作者访谈对象跟自己是一个家族里的人,很多人都认识,所以访谈的时候局限很大,作者尽管在文中说了,但是在文章里,对于访谈的剪辑偏向于褒古贬今,然后作者再利用这个来追忆古代乡村的种种。

  其实作为一个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局限在哪?作者是安氏家族里的小辈,应该是接近90的80后,当这么一个博士说为了学术来采访自己家族的长辈,你觉得长辈能把家族里得丑事跟这么一个小辈说嘛?

  而在采访和自己同辈人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书中记录得访谈里的同辈,都算是现代意义上比较不错的人,有大学老师,有医生有老师等等,这些和作者差不多大,当然会放的开得多,会讲到很多不好的地方。

  而作者本身就倾向于美化传统乡村,所以我认为在访谈剪辑上也有很多主管的因素在。

  不过这些只是书里的一点瑕疵,真心推荐现在为了孩子迷茫的家长来看看这本书,不是学习教育的方法,而是去思考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教育,他是为了什么,家庭和时代的特征以及关系是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