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至巅峰》影评精选
《战至巅峰》是一部由于春龙执导,敖子逸 / 丁若虚 / 许天奇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至巅峰》影评(一):电竞实训节目跨界有点大啊,且阵容好豪横 !第一期看完不错!
看之前没有特别详细地去了解这个节目模式,但根据“电竞实训”能猜到大概是怎么一回事,比之前王者的那些竞技类综艺听上去有意思,所以播出了就去瞜了一眼。
但真正让我感慨的是这个节目选的那些“电竞新人”,刷到名单时就觉得选手生态非常丰富,杨幂、何泓姗、胡夏、黄明昊、龚俊啥的,算是在意料之内,和王者的关联性都挺强的,鹅是把电竞圈外有名的王者选手一把薅过来了吗?但到这里也只能说这个节目的基本功课做的很扎实,这群人已经足够保证这个节目的看点了,很期待大家从王者爱好者身份到电竞新人身份的转变,毕竟谁都能哔哔两句我行我上,XX主播吊打某某选手,总觉得打职业很简单一样,现在有这么一群人得到了一个体验机会,我到想看看真有几个人能上的
《战至巅峰》影评(二):电子竞技≠娱乐游戏,菜是原罪,节目“看点”很多。
一、电子竞技≠娱乐游戏,菜是原罪。
《战至巅峰》这个节目上来就先给这些“电竞新人”的真实水平来了一波“摸底”测验,简简单单一场比赛,就能反映出很多东西了,王者荣耀里的段位很多时候水分是很大的。有的人水平是确实不错,像黄明昊、杨幂、胡夏,无论是意识还是操作都算路人里还算可以的。不过电竞节目,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参与者来说,难度也是挺大的,例如“雪姨”王琳老师,在融入电竞团队里头略显吃力,虽然真正的电竞队伍基本上不允许有“短板”所在的,因为在赛场上,一旦有弱点就会被对手无限针对(事实上从之前的预告片来看,她的确被针对了,尊老爱幼在电竞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狗头·jpg),但她能来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何况客观的说,这样的年纪还愿意来尝试电竞,又何尝不是对我们年轻人和年轻潮流文化的尊重呢,而且电竞精神和体育精神一样,不应该有年龄的界限。
其实,节目中的各个队伍里哪怕是玩得最好的新人,在电竞选手的眼里也是破绽百出。一个选手需要从操作、意识、心态、团队协作、团队沟通、团队执行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全方位的做到最好才能成为真正的成为电竞选手。 比如节目中就有教练提到过几个很典型的例子,黄明昊操作水平还可以的,但比较容易情绪化,有优势了喜欢“浪”,这在电竞比赛中是不允许存在的,也是他急需克服的点;张翰打比赛时较少沟通交流,这种可能会导致团队策略执行不到位,容易被对方抓住缺口,从而影响比赛走势.....
这些对于职业电竞来说都是禁忌,但对于一档电竞实训综艺来说,我反而觉得都是节目的看点,如果这些新人毫无缺点都很成熟,他们大可以直接去各大战队试训直接打比赛,这档节目也就不成立了——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直观真实地看到了“路人玩家”和“电竞选手”的差别,也能更立体地了解职业电竞,不是谁上都可以。
当然,普通人不可能理解的这么多,只能一句话来概括:菜是原罪。这是我看这个节目最大的感受,也是我希望这类型电竞节目所需要表现出来的效果。作为一个10年的重度游戏爱好者,一个曾经的电竞行业的从业者,也作为一个曾经做过电竞梦的年轻人,我比一般玩家更热爱游戏,比一般玩家更了解电竞选手和电竞行业。很多人以为电子竞技就是打游戏,电竞选手就是一些打游戏打得好的人。是,但不全是,电子竞技≠娱乐游戏。电子竞技代表的是体育竞技,是一项比拼脑力和体力的竞技比赛,只要是比赛,就一定很残酷,因为只有胜者才能走到最后,才能站上荣耀的舞台,才能收获更多的回报。
电竞也是一个十分注重团队的竞技项目,个人十分认可节目中魏老爷子说的那句“王者是进取者的标签,荣耀不是一个人的战绩”,在电竞比赛中,真正的团队会足够默契,会拧成一股绳,为了赢下比赛而执行每一项团队策略,哪怕是去卖去当诱饵,电竞里没有孤胆英雄,一个人的KDA不是一场比赛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战至巅峰》的第一期,也在暗暗地揭露一个电竞行业的真相:电子竞技不是表面的光鲜亮丽,背后是无数艰辛的汗水和泪水,是很多背水一战的无奈。真正能在电竞圈生存下来的永远只有那非常少的几十上百人,而剩下的99%或已经,或将要被残酷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都没有机会出现。而这些人离开电竞光环,再回到社会中后,因为之前本应该用在学习和成长的时间都用在了游戏上,对比同龄人将更没有竞争力,生活也将更加艰难。当然,传统体育竞技也是一样,只不过传统体育行业因为历史更悠久,行业体系发展的更完善,很多选手哪怕退役或者达不到顶峰,也能维持生活。但电竞行业则更为残酷,圈子很小,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哪怕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代表就能有回报,做到很好远远还不够,因为只有最好才能生存。
二、节目“看点”很多。
节目邀请的这些“电竞新人”之间因为水平差异是很大的,水平高的是荣耀王者,水平差的可能顶多铂金钻石,水平差异过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比赛中,所有人都无法发挥团队的力量,实力强的拼尽全力也无法拿下战局,实力差一些的要么毫无存在感,要么被单方面虐杀,成为拖团队后腿的,自己心里也很不好受,很影响团队气氛。
正如前面所说的,电子竞技,菜是原罪,而电子竞技也没有孤胆英雄,不管平时大家关系多好,如果他们不懂得团队的意义,不懂得团队中个人的上限不是团队上限,而个人的下限一定是团队的短板,从而针对性去寻求团队的突破,那这样的团队也会很难维持下去,这一点在第一期已经初现端倪,后面如何发展我们可以再看下去。
实力之外,这些选手们的心态也存在差异,前女排国手薛明是一个大心脏的选手,去水赛时哪怕队友“都是剩下的”,哪怕因为团队配置不行只能她去打根本不擅长的打野位,她也全程没有抱怨,反而一直在安慰鼓励队友,拼命去争取哪怕你我甚至她自己都明白的、绝不可能的胜利;而另一边,去水赛中惊艳四座的黄明昊,却在俱乐部训练过程中暴露“致命问题”——心理素质不够强,是能将“神”拉下神坛的,如果这次在节目里的训练他能锻炼出大心脏,那他的竞技实力会直线上升,否则就会像鲁班被ban了之后的雪姨,无所适从。撇开实力,张艺凡也是心态欠佳的“重灾区”,一场摸底赛,全程不敢说话,不知道自己要干嘛,就像她自己说的,从踏入俱乐部的那一刻起,就懵到脑子说不出话,这样的选手如果能有所成长,也会成为一大看点。
再有就是,嘉宾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大看点,杨幂迷弟迷妹一堆,张艺凡甚至直接用ID向她表白,然而进入俱乐部后,她和好友张大大友谊的小船却风雨飘摇;胡夏的忠实歌迷丁若虚在去水赛跟偶像表白后,也没能跟胡夏继续一个战队,从此成为对手;还有心心念念想要跟一诺杠上的黄明昊、见面就唱《南山南》来“恶心”马頔的张角;因为迟到连累全队受罚,给教练留下了“不好印象”的许魏洲;“沉默组合”张翰、欧豪、马頔、张大大......总之十分精彩,冲击感十足。
这也不得不感叹,这些嘉宾凑到了一起,无论是竞技水平还是性格差异,都会让节目更加有看点,而一些实力目前欠佳的选手,也能让我们路人玩家有一些代入感——他们就像是曾经想尝试打电竞的我们,实力不允许,但热爱不消减,差别在于,他们真的去了,我们只停留在想,所以我会更想看一看,他们能走到哪一步。另一方面来讲,作为观众老爷和吃瓜群众,我们也看的乐呵!
三、最后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件“好事”。
文娱艺人跨界参加电竞圈的真人秀节目,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对这些参考活动的“电竞新人”来说,依托腾讯视频的互联网平台曝光,以时下年轻人最为追捧的电竞文化为主体话题,再加上一些电竞本身所能呈现的超乎剧本的节目效果,很容易就能吸引一波跨界粉丝;对于电竞行业或者战队来说,有文娱艺人自带流量进入,关注和话题度拉满,同样能吸引到很多新用户和吃瓜群众的加入,也能增加电竞的影响力和曝光度,更彰显了电子竞技自身所体现出的“更快、更强、更高、更团结”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路人来说,有了轻松娱乐的节目可以观看,有了八卦的话题可以讨论,也能让那些一直做着电竞梦的青少年对电子竞技有更清晰的认识,让那些以“电竞”为借口不想学习的学生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而且,如果要上升一下高度的话,我觉得这种“电竞真人秀”活动是有不错的社会意义的。节目以“圈外人”的视角,带大家了解真实的“电竞”,当然,节目中展现的可能仅仅是真正电竞中的冰山一角,或仅仅只是电竞中最光鲜的部分,因为真正的电竞从门槛开始,到夜以继日重复的训练、复盘、分析,到真正踏上赛场,到没有出成绩后就能就原地解散的真实现状,现实远远比我们平时看见喜欢的战队输掉比赛残酷的多(如果可以,我希望这个节目后期也能展示给观众) 但就节目第一期的内容,也足以让很多“做梦”的青少年望而止步了,那这就是一件有功德的好事。
《战至巅峰》影评(三):倍速时代,这档综艺居然让我一秒也不舍得快进
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2021年有过一个段子级别的真实新闻。说是成都有一家电竞培训机构,多少斗志昂扬梦想成为电竞选手的少年来此求学,结果没几天就受不了高强度又枯燥的训练落荒而逃。电竞培训班变“电竞劝退班”,倒是引得家长们蜂拥而至。
火爆的电竞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也为无数年轻人编织出一个名利双收、热血荣耀的光鲜梦境。然而现实骨感,成为电竞选手究竟要闯多少关?万万没想到,一直深耕题材综艺的腾讯视频居然将电竞和综艺大胆嫁接,来了个30名电竞新人入“峡谷”。这下好了,不用上“劝退班”也能看新人被虐得嗷嗷叫,外加给自己的水平来点自知之明。
6月11日中午12点,由腾讯视频、英雄体育VSPN、王者荣耀联合出品的电竞实训节目《战至巅峰》上线,30名文体界人士以电竞新人的身份加入各大顶级电竞俱乐部,展开了自己的电竞实习生涯。
与想象中的玩票不同,这些新人的王者战绩看起来居然还真不错。 比如圈内知名“电竞少女”杨幂,被发现一大早就在峡谷打排位,对战记录高达7000场,是名副其实的“峡谷收割机”;胡夏则被称为“被唱歌耽误的电竞人”,微操和意识都很出色;“雪姨”王琳是被儿子拉入坑,就此爱上峡谷对战,段位不输年轻人。
但无论如何,这些人在自己的领域是行家里手,在电竞行当却是绝对新人。所谓“电竞实训”会不会有“电竞劝退班”同款效果?电竞新人们将如何面对电竞选手、教练,以及俱乐部的“迎头痛击”?炎炎夏日,还有什么比看别人战至巅峰、挥汗如雨更解暑的呢。 初入电竞,迎头一击 事实上,成绩好不代表操作超神,《战至巅峰》将这群自诩“很懂王者”的新人们聚到一起,第一件事就要给他们的成绩去去水。谁是大腿谁是挂件,还得手上见真章。 电竞新人被分为不同队伍,接受去水赛的考验。从结果看,杨幂那几千场对战记录确实名副其实,有操作有意识,还不忘提醒队友走位,就连电竞选手和教练都一致称赞“幂姐可以、幂姐很可以”。 初始段位成绩看起来还不错的张大大就“露馅”了。一进峡谷就被压着打,导致心态崩溃,嘴上说着没事没事,但看到自己段位从王者下滑至星耀,一向乐呵的张大大明显情绪低落。 真别说,虽然是一群新人打对抗赛,硬糖君还真看出几分电竞比赛才会有的激情刺激。几轮分组对抗赛下来,有人被对手打乱节奏,一通乱输出,送了不少人头不说,段位跟着狂掉;也有人面对强手临危不乱,靠操作与走位扭转劣势,获得电竞嘉宾们的一致认可,段位上升。 无论咖位大小,过往荣誉清零,全凭实绩说话,这正是电子竞技的魅力与公平之处。
被同伴“虐”,还只是一连串打击的开始。去水赛结束,30位电竞新人就要加入到各大电竞俱乐部。报到的那一刻,成为一个真正电竞新人的他们,才理解到什么是电竞的残酷与压力。 “打比赛没有照顾这一说。”才报到的新人们还没来得及熟悉环境,就被要求与俱乐部的电竞选手来一场对决赛。尚未充分意识到身份转换的他们,央求教练允许自己选择用着顺手的角色,却被严肃指出打比赛时不可能永远让选手选到自己顺手的角色,“如果对方Ban掉你擅长的角色怎么办?”
“电子竞技,菜是原罪”,当“菜”的一方变成自己,那滋味可真不好受。面对电竞选手,甚至只是俱乐部的运营人员,电竞新人们简直是被全程被碾压毫无招架之力。就连之前被大加赞赏的杨幂,都难逃被虐的命运,“心态真的炸了”。去水赛时表现出色的杨幂、胡夏迅速认清现实:面对真正的电竞,自己那点成绩真的什么都不是。 不止自信心被虐得稀碎,还有高强度训练以及严格的规划时间表在等着这群新人。不了解电子竞技的人,总觉得选手的日常训练就是“峡谷对战打打杀杀”,其实并非如此。为了保持体能,选手们每天还要接受大量的高强度体能训练。同时在俱乐部中,迟到是不被允许的。就像节目中前南京Hero久竞领队谭玉林说的,“你迟到了,就对不上其他人的训练时间,不和别人对练你们又怎么提高?” 当然,去水赛分组、加入俱乐部只是个开始。在俱乐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电竞新人们才有资格进入正式的战队赛。 这群初入电竞的新人们,既让人直观感受到了电竞对抗的酣畅淋漓,也窥探到了极致观赏性的背后,选手们所承受的高压以及付出的努力。 内容去水,高密信息 抛开对抗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战至巅峰》第一期通过电竞新人的视角带观众一窥专业电竞选手的训练常态、密度,也记录了新人期磨合、赛前准备等细节。在观众习惯了倍速观看的当下,节目组去记录还原这些细节,其实是一种破解时下综艺困局的新思路。 综艺节目越来越长,成了市场中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有了倍速播放后,“去水难”困扰着不少综艺人。“去水难”与倍速播放的出现有关,观众习惯性地倍速追综,而综艺人为了提高观看时长,也只能以“注水”的方式来应对倍速时代。 显然,从大众反馈来看,靠“注水”来提升时长只能一时奏效,而《战至巅峰》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通过高信息密度、强竞技力度所带来的的观看体验,通过内容无法倍速、信息拉满的“去水”化深耕与精耕,扭正“太长不看”“倍速快进”的播放习惯。
当然,这也是由电子竞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与其他文娱方式不同,电子竞技讲究技术,也讲究微操,想要看个明白,就必须关注每个细节。《战至巅峰》的信息密集度之高,不仅无法倍速观看,甚至需要时不时暂停一下,看清楚这波收割的功劳究竟属于谁。 所以不难发现,虽然节目用大量细节真实还原了电竞新人们的竞技比赛环节,但观众并不觉得冗长,反而从中找到了看电竞比赛时的乐趣,“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分辩谁的操作更好,看自己的预判与电竞选手、教练的预判,是否一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必须承认,过去市场对于电竞类节目的尝试,总是在迁就外行还是照顾内行之间摇摆不定,最终两边都不甚满意。 《战至巅峰》一方面考虑对电竞规则没那么了解的综艺用户,没有采用传统赛事转播的全局视角,注意到了娱乐性与成长线打造;另一方面对于专注比赛的电竞用户,节目组还在正片贴心提示:【每周六正片之外,还有《王者第一视角》、《赛事全局看》】。高密度的信息输出,以及对细节的捕捉,综艺用户与电竞用户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对普通观众而言,电竞新人的竞技实力成长、遭遇打击和逆风翻盘,是节目的核心看点。而对于电竞迷,他们更关心的则是电竞俱乐部选手、解说这些专业人士视角下的比赛。 参与《战至巅峰》录制的电竞人及电竞俱乐部,绝对是“梦幻组合”。成都AG 超玩会、武汉eStarPro、南京Hero 久竞、重庆狼队(原QGhappy),四大俱乐部,堪称老电竞迷心中的“大神聚集地”。而一诺、Fly、Gemini、花海等电竞选手,则属于连路人都知晓他们辉煌战绩的“超神”级人物。
大神俱乐部与“超神”电竞人的加入,为《战至巅峰》的专业性保驾护航,保证了节目内容拥有了氛围感拉满的专业度,照顾到小白观众的同时,资深电竞迷更能通过专业人士的解说获得巨大乐趣。 三方发力,成就彼此 如果跳脱出单纯的内容层面来审视《战至巅峰》,不难发现电竞与综艺之间的联姻,还有更深层次的产业价值与社会意义。 首先,是题材上的拓宽与布局。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正成为掌握舆论场话语权的一群人。他们挑剔,经常直截了当地批评综艺没有新鲜题材可看;他们很难讨好,有人甚至隔空喊话,求求PD们别再在假装很懂年轻人。 电竞作为潮流青年文化,本身就具备与综艺的高契合性。但从过去电竞综艺出圈难的情况也不难发现,不论是专业的综艺团队,还是最了解电竞文化的直播平台,都很难独立打造一款破圈的电竞综艺。换言之,想要做好电竞综艺,既需要专业综艺策划能力又要懂电竞文化。显然,鹅厂在这方面得天独厚。
“鹅,我劝你速速把节目放出来”,早在年初就有网友隔空喊话,表示期待阵容催促节目快点定档;预告片释出后,“电竞新人峡谷对决”再度引发关注与讨论,新人们挨训的内容,更是激起网友的好奇;从节目预热至正片播出后,《战至巅峰》相关内容冲上热搜,新人在电竞实训中的实力表现参差、专业电竞选手在综艺里的社交反应等内容,均被来自不同圈层观众热聊热议。 《战至巅峰》引发的热烈反馈,其实是种必然。从出品方——腾讯视频、英雄体育VSPN和王者荣耀,就能看出鹅在打造电竞综艺的独特优势。
《王者荣耀》出自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之手,谁家孩子谁最懂,它提供了节目的核心IP;腾讯视频这边,有丰富的自制综艺经验,打造过不少S级综艺,负责将IP综艺化;英雄体育VSPN作为专业的电竞赛事团队,保证了节目赛事呈现的专业性与精彩度。可以说,骨子里的电竞基因也决定了,鹅在操作电竞综艺这件事上,能容易达到1+1+1>3的效果。 此外,《王者荣耀》的高国民度,决定了以它作为主题,会自然吸引到大量原始关注。这些观众在追综途中的反馈,又能反向为节目提供未来修正的方向,确保该题材始终拥有蓬勃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其次,节目也为更多观众呈现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电竞生态。正如硬糖君所说的,能更直观地体会到电子竞技的热血与残酷。 电竞的关注度正在迅速上升,但除了“某某队夺冠了”“某某人年入千万”,电竞内部的生态究竟什么样?电竞选手是如何训练、选拔、工作的?相较于其他职业,新兴的电竞职业仍是个谜。 电竞题材剧这几年也颇火爆,因此很多人是通过影视剧去了解电竞行业。但影视剧往往需要通过夸张手法制造戏剧冲突,这更造成了部分人对电竞的误解。一个真实的电竞生态,正需要这样一档有实战、有新人成长、有专业护航的电竞综艺来呈现。
不用说,对于那些想成为电竞选手的少年们,这档节目也起到了“去滤镜”的作用。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要踏入的行业有多残酷后,仍旧义无反顾地选择,他才有可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虽然与传统的身体对抗型项目不同,但电子竞技早已被认证为专业体育竞技的一支并纳入正式比赛: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号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将电子竞技纳为表演项目;2020年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宣布电子竞技项目成为亚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为什么人们爱看体育比赛,因为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精神中,我们不仅为运动员超越人体极限的能力惊叹,也被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所鼓舞。从2020年便有统计数据显示,人们对于体育比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是低迷的环境,人们越需要体育精神的激励。 《战至巅峰》作为一档以电竞运动为载体的体育竞技节目,通过浓缩的镜头、跌宕的剧情得以呈现完成从娱乐到竞技,从个人到团队的转变,带领观众感受带不言弃的陷阵之志和忘我的炽热团魂,从而获得在真实世界中团结进击的能量。在世界充满未知的当下,这种团结进击、永不言弃的能量,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精神疗愈。 “峡谷相逢强者胜”,相信我们在见证电竞新人飞速成长,最终组成“王者战队”的同时,也能从他们的竞技精神中获得鼓舞。生活就像峡谷鏖战,不战到最后一刻,谁也说不准结果;不战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