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读后感1000字

2022-06-18 09: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读后感1000字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是一本由亚历山大·库格施塔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读后感(一):身体不舒服却查不出原因,那一定是心理问题

  记得在高三时,身体特别不好,总是感冒,还有偏头疼。吃了好多药,也只是缓解。大家都说是压力大造成的,过了高三就好了。

  于是,药照吃不误,疼痛继续下去。也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发现偏头疼没有再发作。但是,这个哪一天,可以很确定的是,在高考之后。

  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出了问题,去医院好多次,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原因,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受到的伤害,通过身体上的不舒服来反映。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身体不舒服,却查不出问题,那就是心理出了问题,只不过可能我们还没有注意到。

  在本书中,作者挑出了一些对身心健康很有用的方法与读者分享。

  第一个方法是把自己当朋友。我们会因为追求完美而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比如说学习,比如说工作。总觉得再努力一下,就会更好。

  可是,再对待朋友时,我们会这样要求么?我们会要求自己的朋友是一个百分百完美的人么?

  因此,在和自己相处时,把自己也当成一个朋友,有缺点,有瑕疵的朋友。就像做一个母亲,别人家的妈妈十项全能,可是我自己什么也不会。但就算什么也不会,我也是最爱孩子的那个人呀。

  放弃追求更美的要求,给自己减减压,你会发现,身体会更舒服。

  第二个方法是让自己平静下来。过多的安排会让人崩溃,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失。而这两种,哪一种都不好。

  面对前者,我们可以把要做的事情搞一个次序排列。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排列。这样建立一个秩序,会让我们从杂乱无章的暴躁情绪中安静下来。

  而后者,我们可以给自己放松一下,把自己抽出当前的环境中,去喝杯咖啡,去聊聊天,刷个视频,或者仅仅是深深地呼吸几下。所需的时间不会很多,三五分钟,重拾一个精力旺盛的你。

  第三个方法是和环境和解。这个环境,包括人际关系,也包括环境。前者,比如和同事的关系,后者比如办公的条件。

  降低期望是一方面。比如工作环境比较嘈杂,而我们期待的是安静的氛围。这时候,一到工作中,就影响心情,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适当的降低期望,能够让我们的心情好一点。网络名言说过,你的期望,是你受伤的根源。也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方面是付出行动。也许抱怨了许多次环境的吵闹,但还是没有改变。那试着去做一下,比如给自己一个耳塞,或者和周围的同事商量。不管哪一种,做了才会有效果。

  最后一个对身心健康有用的方法是找一个自己热爱的事情。这个热爱的事情,其实是让人快乐的事情。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烹饪。不管哪种爱好,都会在过程中让人愉悦。而愉悦的心情,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一个快乐的人,他不一定是健康的。但是一个难过的人,他一个是痛苦的。有时候,我们的心理已经生病了,我们却不知道,身体会告诉我们。而想要有一个好的身体,请保持健康的心理。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读后感(二):这本书让你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嗨,小伙伴们,你们了解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吗? 在这篇文章中,会为大家带来一本心理学书籍——《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在这本书中就有对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的详细介绍与日常运用。不过,在了解这个词汇之前,先让我们来听两个故事。 前几天,我听到亲戚说,自家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一让他写作业,他就没来由地哭闹,亲戚感觉太无语了。我听完后觉得是亲戚在之前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有过打骂或者恐吓的现象,才导致孩子对做作业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表现出的行为就是哭闹。虽然亲戚反驳说自己并没有打骂和恐吓过,但事实证明,亲戚有可能说了谎。 我同样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妈妈把五岁的孩子送进幼儿园后,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孩子肚子疼,让这位妈妈去接回家。追其原因,原来幼儿园老师曾对这个孩子动过手,导致孩子对那位老师产生了恐惧心理,因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当妈妈将她送入幼儿园后,她就会不自觉的肚子疼,等妈妈把她接回家后,自己又像个没事人一样。 从以上两个故事中,你们有没有觉察到,有时候在我们健康的身体上突然出现各种病理状况,并不一定是身体健康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如果此时只是遵医嘱服用各种药物,其实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是要将用药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才更有能抹平心理上的创伤,继而达到减轻身体痛苦的效果。 因此,《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这本书中,便明确告诉读者,那些你压抑的情绪和心理伤害,会以身体疾病的形式来提醒你!这就是心身医学研究的方向。 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医学的分支学科,旨在对社会和心理因素及身心间的相互影响所造成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其治疗手段涉及生理和心理治疗。 看完这本书后我们就会明白,也许困扰了自己很久的身体病症,有可能是自己内心受到了创伤才导致的。比如说,当我们一想到自己面临的新工作、晋升、孩子的各种考试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头痛或者肚子痛。其实,这便是我们内心产生的焦虑、压力、抑郁等情绪导致的,应该把治疗重点放在心理上。比如作深呼吸;安慰自己,不要过于紧张;把业务、考试内容等再用心梳理一遍;走出室外去健身;选择读书、听音乐来转移注意力等,以上这些方法的交互使用,一定会让压力减小,疼痛减轻的。 作者从一个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专科医生的角度,把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从认识心理医学及心理治疗到日常中的运用,循序渐进的为我们勾勒出了心身医学的框架,也深入浅出的为我们阐明了如何让心身医学解决我们的一部分心身创伤。这本书使得广大深受心身疾病困扰的小伙伴们,嗅到了胜利的曙光。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读后感(三):这本书让你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嗨,小伙伴们,你们了解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吗? 在这篇文章中,会为大家带来一本心理学书籍——《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在这本书中就有对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的详细介绍与日常运用。不过,在了解这个词汇之前,先让我们来听两个故事。 前几天,我听到亲戚说,自家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一让他写作业,他就没来由地哭闹,亲戚感觉太无语了。我听完后觉得是亲戚在之前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有过打骂或者恐吓的现象,才导致孩子对做作业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表现出的行为就是哭闹。虽然亲戚反驳说自己并没有打骂和恐吓过,但事实证明,亲戚有可能说了谎。 我同样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妈妈把五岁的孩子送进幼儿园后,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孩子肚子疼,让这位妈妈去接回家。追其原因,原来幼儿园老师曾对这个孩子动过手,导致孩子对那位老师产生了恐惧心理,因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当妈妈将她送入幼儿园后,她就会不自觉的肚子疼,等妈妈把她接回家后,自己又像个没事人一样。 从以上两个故事中,你们有没有觉察到,有时候在我们健康的身体上突然出现各种病理状况,并不一定是身体健康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如果此时只是遵医嘱服用各种药物,其实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是要将用药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才更有能抹平心理上的创伤,继而达到减轻身体痛苦的效果。 因此,《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这本书中,便明确告诉读者,那些你压抑的情绪和心理伤害,会以身体疾病的形式来提醒你!这就是心身医学研究的方向。 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医学的分支学科,旨在对社会和心理因素及身心间的相互影响所造成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其治疗手段涉及生理和心理治疗。 看完这本书后我们就会明白,也许困扰了自己很久的身体病症,有可能是自己内心受到了创伤才导致的。比如说,当我们一想到自己面临的新工作、晋升、孩子的各种考试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头痛或者肚子痛。其实,这便是我们内心产生的焦虑、压力、抑郁等情绪导致的,应该把治疗重点放在心理上。比如作深呼吸;安慰自己,不要过于紧张;把业务、考试内容等再用心梳理一遍;走出室外去健身;选择读书、听音乐来转移注意力等,以上这些方法的交互使用,一定会让压力减小,疼痛减轻的。 作者从一个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专科医生的角度,把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从认识心理医学及心理治疗到日常中的运用,循序渐进的为我们勾勒出了心身医学的框架,也深入浅出的为我们阐明了如何让心身医学解决我们的一部分心身创伤。这本书使得广大深受心身疾病困扰的小伙伴们,嗅到了胜利的曙光。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读后感(四):《那一定是心理问题》显于表面的怪异举止,其实都是心理出了问题

  不自觉地抖腿、咬指甲、目光游离等这些问题绝不能忽视。读了《那一定是心理问题》我才知道,肢体显现出来的举动正是心理信息的传达。

  越是异样的举止,越应该得到关注,因此心理在紧张或者压抑的情况下,很容易启动自我防御机制。

  这种机制会把不好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随之而来的紧张感一起驱赶到无意识领域中去,对现实发生的事情处于逃避状态,而通过急切律动某一部分肢体缓解自己的紧迫感。

  家长大多都是普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辅导,所以并不知道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身体上的问题。

  当孩子咬指甲时,家长除了暴力阻止孩子外,很少有人关注其它,这也正是很多孩子越管越差的原因。

  大多数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咬指甲时的潜在心理。人的意识中有一部分是分裂的。心理压力通过运动神经抒发出来,它代表着一种无法承受的念头、感觉或者是某个承受不了的创伤。

  孩子此时心理正面临困境,又不懂得怎么处理那些恐惧,于是就出现身体异常的条件反射。

  而家长不但没有抚慰他们脆弱的内心,反而对他们的行为指责或怒斥,孩子的恐惧反而越来越重。

  身、心、脑之间有六条通道,人体内的光纤是植物神经系统;远程操控是运动神经系统;管道传送是内分泌系统。无声的邮局是免疫系统;蜗牛邮局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最后一个是返回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书中给我介绍,想要这些系统良好正常的服务于人体,对心理调配很关键,在好心情或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下,人能克服重重障碍,完成高难度的事情。

  反之,各种问题都成为前进路上的阻挠,遇到事情就会有焦虑情绪或恐怖心理,总想着通过逃避获取安全感。

  身体的过度反应与表现,让身体的病症随之而来,胸闷、哮喘、胃溃疡、神经性皮炎、甲亢、偏头疼、腰酸背痛等,这些大多是情绪和心理的影响。

  身体的问题原来都是心理问题。情绪感知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困难的人,更需要关注心理的问题,压抑的情绪和内心,容易把人逼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还应该正视一个问题,人的自我功能障碍是没有办法彻底改善的,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的长处进行弥补。

  尤其是当我们将自己的长处进行放大和发扬时,短处对我们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优秀的人并不是没有缺点,而是被他身上的光芒掩盖了。

  那些压抑的情绪和心理的伤害,会以身体疾病的形式提醒你它需要被呵护,尽早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治愈内心受伤害的部分。

  文章最后,很多身体问题都是心理的病,从心理方面去治疗,更容易解决身上实质上的隐患。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作者从很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身体与心理的关系,讲述心理问题和躯体症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说明如果患上身心疾病,该如何自我缓解,是一本对读者非常有帮助的医学与心理学作品。

  作者:豆浆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欢迎关注˜∽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读后感(五):如果你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就先去辨认一下是不是你自己的求救信号

  我们都通过很多奇迹,说是得了不治之症了,但不知怎么的,又突然痊愈了;瘫痪的人又突然可以健康地走路了·····

  这些可以说是医学奇迹,也可以说,是心理的治愈结果。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心理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关于心理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德国作家亚历山大·库格施塔特写了一本书,《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全书一共四个部分,都是围绕身体和心理之间的联系展开的。

  现在的年轻人都被焦虑、压力等等的负面情绪所扰,伴随二来的就是身体的各种不适,胸闷、头痛、胃溃疡、甲亢等等。

  虽然常常提到一些情绪会影响身体的话,但都没怎么注意,只知道生病了就去看医生,只知道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可我们都忽视了一点,这些身体里的病毒也可能是由我们的情绪引发的。

  就像大家常说的,癌症病人的死,一般是细胞的癌变,一半是被吓的。

  话说回来,暴食症也是心理问题,曾经我算得上是一个暴食症患者。

  有那么一段时间,大脑极度渴望食物,而身体也很配合,怎么吃都不会感觉到饱,知道身体有了因为过度进食而想呕吐的反应时,才知道停下。

  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而是间接性,就在某个时候就会暴食。在发现自己暴食之前是完全不知道这个状况的,只以为自己是想吃东西。

  但当我看到了一个心理师讲述暴食症患者的症状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那一次次地把自己快吃吐了的境况,是自己的情绪到达了某个临界点。

  或者说,这是我的一种求救。倘若我发现得再晚些,那真不知道会面临什么。

  除了暴食,还有胃溃疡,这也跟情绪有着莫大的联系。很多人常常感到压抑和焦虑,这些情绪都会直接反映在身体上,这时候就要注意了,你的身体已经在向你自己求救了。

  书中讲了一些患者找心理医生咨询的例子,这些看似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发生的事,但一点点积攒起来,就是我们不能承受之重。

  其实说得严重一些,是我们在伤害我们自己。当我们放任那些负面情绪在脑海里游走的时候,就赋予了它们伤害我们的权利和能力。

  不要害怕负面情绪,也不要害怕面对,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吓自己的。就像百度上,有多严重就有多严重,最后自己一个人在哪里觉得生命快走到尽头了。

  最后,说到心理与身体之间的联系,个人觉得咱们中医上说的要全面许多,虽然乍一听都很中庸,告诉我们不要生气,不要发怒,要心平气和等等。

  但一看到《那一定是心理问题》这类的书就会发现,病都是那么一回事儿,不同的是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词汇。

  不过也庆幸,因为知道了自己整个的心理路程,那就更容易对症下药了。这些书可以帮助很多人找到症结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