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读后感精选

2022-06-23 09: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读后感精选

  《静谧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是一本由[美]约翰·罗贝尔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读后感(一):《静谧与光明》:在静谧中感受,在光明里创作!

  好像第一见这么简单的封面,这本《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的封面很特别,白色打底,中间偏右侧有两个灰色和黑色的色块,看起来很舒适。 从这本《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的副标题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主题和建筑有关,因为书名较长,以下简称为《静谧与光明》。 ——→题目与内容·互相契合~ 读完这本本《静谧与光明》中的大部分内容,我才发现内容和题目契合度很高,书中有关于题目中两个名词的解释,以及对章节稍微详细的分析,这里聊一下我对两个名词的理解,书名中的静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个人感觉像是看不见的精神,是一种对世界的感受,是对灵感的表达,书名中的光明,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看得见的理论、知识和建筑,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综合评价~ 说一点题外话,其实设计方面的东西是共通的,很多珠宝、服装设计师,之前都是建筑专业或者建筑师转行的,所以,很多非建筑行业的设计师们,也可以参考这本书,或者看一些建筑类的书寻找灵感。 对于这本《静谧与光明》,不仅仅只有文字内容,还有很多建筑的图片,整本书集合了感受、理论、成果,内容大体框架清晰,对于建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具有参考性。 ——→适度群体·所有人~ 对于这本《静谧与光明》,说一下适合的读者,首先是路易斯·康的粉丝,书里面不仅仅有他对有光、道、知识的理解,还有大量和建筑相关的内容,很适合闲暇的时候阅读。

  当然,对于建筑感兴趣的,以后想从事建筑行业的小伙伴,或者想当建筑师的小伙伴,这本书,也可以当做入门读物,内容简单,清晰,易懂。 其实,这本本《静谧与光明》,没有太多限制,适合所有想了解路易斯·康基本理念的读者群体,当然,不仅仅是国外的月亮圆,国内的建筑,更加适合国内环境、气候、更加接地气,所以,可以用这本书当做素材,和国内的建筑做对比,来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关于这本《静谧与光明》,虽然内容不多,但是,没有废话,很适合碎片化阅读。我一个人建筑小白也能看懂,当然,对于英语大神,也可以去看看原版,去体会大师语言中流淌的灵感。

  《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读后感(二):建筑设计即是“道”——《静谧与光明》读后

  在世界建筑史上,路易斯·康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他隶属于国际主义建筑时期。但是他并不想被当时的建筑风格所束缚,在他设计的建筑中体现了强烈的个性和人文主义精神。著名的评论家格罗皮乌斯曾经这样说,“在这个四分五裂的世界上,人都已经化解为支离破碎的碎片,只有路易斯·康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所以,如果有人想要了解有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这本《静谧与光明》不可不读。自1979年出版之后,这本书被世界上无数建筑爱好者所喜爱。

  这本书的设计颇为巧妙,第一部分是康的话语,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康建筑精神的一个自我表述,第三部分是康所设计建筑的拆解。这是我见过最为有趣的一本建筑书,因为这样的结构设计,我们既能够了解建筑师本人的设计思想,也能够了解其他人对建筑师的中肯评价,进而欣赏到建筑师的作品。在一本不厚的书里,读者能够见识到现代和后现代之间建筑转化的种种特征。

  从书中我们可以得知,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和中国的道家思想极为相似,其中核心的观点是:灵感是对静谧与光明交会处的感知。按照他的说法,静谧是不可量化的,是未知的;光明是可量化的,是可知的。伟大的建筑家就在这未知和已知之间,将奇妙的思想显露在建筑图纸上,也将建筑和人合二为一。也基于此,路易斯·康对光的重视程度无与伦比,他也同时期建筑家里对光运用最为妥帖的建筑大家。正如我们在意大利观看万神庙穹顶时,屋顶的一束光照耀下来,人会感到一股神圣的感觉。在路易斯·康的作品里,金贝尔美术馆就是其使用光的一个绝佳范例。在大多数美术馆里,馆内都会使用人工光,而他在内部使用了反光片,减少自然光对美术作品的伤害,从而让人能够在美术馆欣赏的时候,和自然的光线不期而会。

  最后,这本书给予读者最大的启发是,在时代的变迁当中,建筑都要和人融而为一,尤其在现代社会里,建筑不仅仅要发挥功能性,更要有突出的精神属性,这才能让建筑成为人栖息的港湾。可以想象,在夜风吹拂之际,一个人打开窗,端起喜爱的酒,一边品酒,一边欣赏建筑之美,这才应该是人类理想的建筑,也是康追求的道。

  《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读后感(三):沉在非光中,没在非暗中

  贝聿铭曾这样评价某个人:他的三四座杰作,比我的五六十座建筑更重要。

  这个人曾经问砖块:“你想成为什么?”

  砖块说:“我要成为拱门。”

  这个人说:“拱门很贵,我可以用混凝土结构取代你,你觉得呢?”

  砖块说:“我还是想成为拱门。”

  砖块坚持了自我,他尊重了砖这种材料。

  于是,这个人那些乖张的主观的形式,其实都突出了材料的特性。

  这个人曾经还说过:“艺术作品不是活生生的东西,不会走路,也不会跑,但是光线的控制,却可赋予艺术品所有的行动力,照亮了人类手指的神奇,照亮了心灵的神奇,照亮了技术的神奇,照亮了他有多么真实,照亮了他有多么超越。”

  他崇尚静谧与光明,是建筑界的诗哲。他追求建筑从质朴中表达永恒和不朽。他的建筑作品影响及其深远,是横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个阶段的建筑家。

  

  他是路易·康。20世纪最优秀的建筑师之一。无论隶属于怎样的流派,偏好怎样的风格,但凡身处建筑这一行业,每一个人都会对他的作为钦佩有加。

  康喜欢静谧与光明。

  静谧在康的世界里是不可量度。

  光明在康的世界里是可量度。

  他说伟大的建筑是开始于不可量度,然后用可量度去建造出来。建造后我们通过建筑又领悟到最初的不可量度。

  什么是不可量度?

  康说:那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似乎说不清楚,讲不明白。

  那么让我们从他那著名的流水广场上感受一二:一条水渠如中轴线伸向远方,两旁是秩序井然的联排大楼,整个广场上没有一块绿地,没有一棵树,反似一个苦行僧的朝圣之地。当你看到真实的建筑时,看到它三维的影像,看到有人置身其间活动,你才能认识到它究竟提供了多少种不同的发现之径,以及究竟有多少种观察角度,可以窥见它所实现的光明与阴影、重负与超然。

  道不仅是万物的潜在法则和特质,也是一种活跃的创造力。它是万物成为实存的方式。

  康说喜悦,童年在脸上留下的永久伤疤,他毫不掩饰,只说喜悦,因为喜悦存在于存在之前,是所有创造的原力。你只有充满喜悦,才能开始创造建筑。

  康说秩序,说惊喜,说领悟与直觉。

  康说时间,他那八卷的英国历史书,却只读第一卷中的第一章,他说,其实他最感兴趣的是第0卷,那些没说的部分。而建筑同样也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时间当中。不受限于时代局限,超越了特定的时代的伟大建筑,伟大的构造,才可以持续地忍受岁月的洗礼。最好的建筑,能够让时光倒流。才可以恒久流传。

  康的作品并不是横放在天边的美丽图画,而是发生于相遇它们的人们身上的“事件”。这也可以提供一部分解释,为什么不只是他的同行,就连很多普通人也热爱着他的作品,并且感受到他的作品的价值。

  时至今日,当多种建筑思潮并行于当今中国建筑界,中国也一度被认为是全世界建筑师最好的“实验场”……如何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关注人的精神感受,追求建筑的美感与艺术……《静谧与光明》中康的这种设计思想在建设量已日趋饱和、建筑品质却亟待提升的中国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在独处中,人们才能远离大众并将自己沉没在静谧的非光(lightless)与非暗(darkless)中。

  沉在非光中,外在的感觉才能得以被静谧与光明的秩序照亮。

  没在非暗中,内在的思考才能抵达现实的真正起点并被度量。

  非光与非暗正是康对静谧的分别解释。

  分开来,只是为了便于思辨。”

  董豫赣先生在《秩序是》里对路易·康如是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