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绅士(珍藏版)读后感100字
《莫斯科绅士(珍藏版)》是一本由[美]埃默·托尔斯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页数:5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斯科绅士(珍藏版)》读后感(一):搬运一段衩姐的评语
搬运衩姐的评:
俄国十月革命后,主角罗斯托夫伯爵被软禁在克林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从高级套房搬去了不到10平米的狭小阁楼上,整整32年。 可以说,《莫斯科绅士》是近两年来,我最爱的一本书。跨越40年的鸿篇巨制里,没有阴谋、没有权术、没有苦大仇深的爱恨纠葛,这一本书,细细碎碎、字句迷人,讲述的,只是这个被困在10平米房间里的男人,如何在32年的时间里,用自己的卓越品位和坚定信心,把最难以承受的日子过成最不可思议的诗。 在境遇突变之际,用力维持对生活的热情,是一种坚持,也是希望。 然而,这本书的主题却不是教你怎么过被禁足的生活。而是在一种最极端的处境中写给所有人—— 美和自由,是生活的必需。
《莫斯科绅士(珍藏版)》读后感(二):今天是被绅士圈粉的一天
《莫斯科绅士》是美国畅销书作家埃默·托尔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他的作品目前已经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不得不承认,小说只剩下最后几页的时候,我越来越舍不得翻看,故事马上就结束了。可是我已经完全被主角罗斯托夫伯爵圈粉了。
这位旧时代贵族的魅力和优雅,是普通人一朝一夕或者穷尽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学会的。作者却把许许多多的细节,都刻画进了读者的心里,另一种角度看,这是一本非常浪漫的书。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后半生都被软禁在酒店阁楼里的俄国旧贵族的故事。 可能在你的想象里,这样的故事和浪漫完全不沾边。精彩的是,这本书是罗斯托夫伯爵在残酷的时代里,用一位绅士的自我修养创造出来的美好。 乱象丛生的时代,托孤给他的朋友杳无音讯,他把孩子养成了一个独立优秀的人。被囚禁的地方从舒适的房间换成了只有一个老虎窗的阁楼,他从来没有忘记深蹲和锻炼。国王用城堡使自己强大。绅士则用书桌。他的绅士做派和不同时期的哲思,都在表达浪漫两个字。
我们这位没落的贵族,像一颗坚韧的小草,迎接命运的安排。不仅如此,还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大时代的鸿沟里,人如蝼蚁,但是人类的尊严、荣耀与记忆总是能让人热血沸腾。 伯爵的半生都在囚禁中度过。虽不能感同身受,但现在特殊时期被隔离过一到两周的人大有人在,我们都能感受到生活方式和心态在这短短的时日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何况是几十年呢。
这本书虽然有一个厚重残酷的外壳(历史背景和软禁),但是却有一个热血欢脱的内核(万能钥匙和绅士)。 有关于名字的官方吐槽、有各种例如曼彻斯特飞蛾的讨论、还有莎士比亚作品的巧妙出场。这个内核很硬核。如果说个人魅力是有闲阶层的终极追求,那么从简单的事物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乐趣,是我们成年人都需要拯救的能力。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
《莫斯科绅士》除却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隐藏的哲思。在伯爵数次遭遇坎坷的时候,大公书桌里隐藏的金币,办公室画框里隐藏的老掉牙手枪,关键时刻都没有掉链子的朋友的帮助,包括最后的那个头发已经斑白,身姿依然像杨柳一样婀娜的人,都在暗戳戳的挑动读者兴奋的神经。 因为这本书,我决定去拜读作者的其它作品。
《莫斯科绅士(珍藏版)》读后感(三):被困在大都会酒店里32年的伯爵
罗曼·罗兰曾说,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实面目后,依旧热爱生活。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也曾写过:“那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后来我才知道,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1994年9月23日上映的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亦有句经典台词,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本书主要讲述了曾经的俄罗斯没落贵族绅士亚历山大·伊里奇·罗斯托夫伯爵在人生的黄金时期,被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32年期间的生命历程。罗斯托夫在时代的裹挟之下,跟随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在有限的空间和禁锢的岁月里,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绅士作风,分别遇见了友情、爱情、亲情等,勇敢而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寻找到了生存的希望之光。
亚历山大·伊里奇·罗斯托夫伯爵出生于1890年的圣彼得堡,毕业于圣彼得堡的帝国大学。一九〇〇年,罗斯托夫的父母因染上霍乱而在数小时内相继过世。年仅十岁的他与妹妹,在他的教父,沙皇高级顾问杰米多夫大公的监护与鼓励之下,由他的祖母在罗斯托夫庄园里将他们兄妹俩抚养成人。罗斯托夫伯爵曾于1914年离开俄国去巴黎,后来在动荡年代里又返回俄国,帮他的祖母逃到国外之后,选择回到庄园,处理关闭事宜,留在俄国。 罗斯托夫伯爵于1913年秋天得罪了一个鲁莽的骑兵中尉,此人于1914年春天故意追求他的妹妹海伦娜,并于她二十岁生日当天通过羞辱她来报复罗斯托夫。罗斯托夫拿枪打伤他,海伦娜于一九一六年六月二十二日感染猩红热去世。
1922年6月21日罗斯托夫伯爵因好友米什卡曾经以他的名义发表了反诗而蒙冤,被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罗斯托夫伯爵在被软禁起来的头一天晚上,用他教父常说的一句格言来鼓励自己,(“人生中的逆境会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假如一个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他就会被命运掌控。”)并发誓要掌控住自己的命运。罗斯托夫在经历如此人生重大剧变后,在酒店里无望的禁锢岁月里,曾经经历过多个低谷期和三次自杀的意欲……但他总是一直努力地维持着自己的绅士体面生活习惯和做派,不断地尝试着修复自己的情绪与心境。
起初他重新拾起一直未读完的经典名著《米歇尔·德·蒙田随笔集》,继而遭遇失败。随后在酒店里遇见了5岁的尼娜·库利科娃和电影明星安娜·乌尔班诺娃,听年迈的修理工讲述蜜蜂的励志故事,这些都曾经给他的软禁生活带来乐趣与转瞬即逝的希望之火;直到他接受长大后的尼娜的托孤心愿,将她五岁的女儿索菲亚留在身边抚养成才,与故友米什卡的妻子卡捷琳娜相见释怀往事,罗斯托夫开始真正找到重生的希望与勇气:“尽管他拥有玛丽娜、安德烈和埃米尔的友情,有对安娜的爱,还有索菲亚这一上天赐给他的最非凡的福气,可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门迪茨一死,从伯爵年轻时起就认识他的人就一个也不剩了。但卡捷琳娜说得对,至少他仍然会记得。”
被困在大都会酒店里32年后,64岁的罗斯托夫最后帮助索菲亚和自己成功逃离,远走他国。他对索菲亚的爱与教育蛮令我触动的:作为父亲,他最后只给了索菲亚两条最简洁的忠告:第一,假如你不去掌控形势,你就会被形势掌控;第二条则是蒙田的一句名言——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最可靠的标志就是看他是不是总是很快乐。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从罗斯托夫伯爵的绅士行为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聪慧的为人处世哲学与热爱生活的态度:关注自己体面的外在与内在,积极地观察生活,关注美食,不忘品味……就算是被迫移居到大都会酒店的小阁楼里,也要学会在苦难中保持积极、乐观向上,保持尊严,不卑不亢的心态。
这本《莫斯科绅士》是比尔·盖茨2019年的夏季书单之一,当时我也将此书迅速地加入了待读书单,可没想到一晃三年过去了,到这个夏季才抽出时间来阅读。在经历这场反反复复的COVID-19中,我们都是在绝望、失望中不断地找寻希望的局内人,就像本书的亚历山大·伊里奇·罗斯托夫伯爵一样。“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被不确定的因素控制着,而这些因素中,很多都具有破坏性,甚至极其可怕;但只要我们坚持,保持宽容大度的心态,我们便有可能等来大彻大悟的那个时刻。而在那一刻,所有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会突然变得无比清晰,原来它们中的每一件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即便我们即将踏入期盼已久的生活,也同样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