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2022-06-27 01:48:02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今天,我们一家去了颐和园。颐和园建筑恢弘浩大,里面的物品也是精美绝伦,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十七孔桥了。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中间的桥洞最高、最大,然后两边逐渐变小。十七孔桥雄伟壮观,它横跨湖面,远看像一条巨龙卧在湖面上。桥两边有几十根石头栏杆,每根栏杆上都有一只小狮子,它们神态各异,有的侧着脑袋,有的昂首挺胸……雕得栩栩如生。颐和园里的古建筑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

  篇二: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北京旅游。我们参观了故宫、恭王府,爬了长城,领略了鸟巢、水立方的风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颐和园。

  一走进大门,我就看到一个大大的昆明湖。碧绿的河水一眼就能看到底。几只小船在湖中荡漾,在昆明湖的中央是一座独特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桥上有许多石狮子,这些小石狮子有的在玩绣球;有的依偎在妈妈怀里;还有的张开爪,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游客……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美丽长廊。这长廊有七百二十八米长,有一千四百多幅画,让人惊讶不已。走进长廊,放眼望去,长廊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一根根栏杆上都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西游记》,有的是《三国演义》,有的是《水浒传》……每走过一段长廊,就来到一个古老的亭子下面,一共有4个亭子,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我们一群人这里指指,那里指指,一会儿这个人说:“这幅画好美丽!”一会儿那个人叫:“这幅画我认识!”真是热闹啊!

  走累了,我坐在长廊边上,看到昆明湖边上有许多柳树。它们好像一个个温柔的少女,在昆明湖旁梳理自己秀美的长发,还“沙沙”地唱着动听的歌曲,把我深深地吸引了。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篇三: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国庆假期,追寻着课文的足迹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颐和园。

  进入园中,我急急忙忙去寻找课本中提到的长廊。绿漆的柱子高达坚固,红漆的栏杆花纹多样,横槛上一幅幅画卷内容各式各样,无一重复。望向前方,长廊弯弯曲曲,似乎没有尽头,整条长廊显得朴素又美丽。

  走出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就建在山的最高处,这里是慈禧礼佛的地方。抬头望去,佛香阁金光闪闪,屋顶的四个角向下卷起,朱红色的墙壁古朴美丽。我们拾级而上,来到半山腰,楼梯的扶手是矮矮的石壁,上面镶嵌着黄绿色的琉璃瓦,颜色和谐,排放有序,营造出了严肃、静谧的气氛。

  我从佛香阁上向山下望去,不远处的排云殿金碧辉煌,屋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再往远眺,只见园中偌大的昆明湖雪后一片白茫茫,驾在湖上的十七孔桥若隐若现,桥那头的湖心岛上挺拔的苍松尽显满目的翠绿,给雪后昆明湖单调的白色增添了一抹生机。

  颐和园的秀美风光让人心旷神怡,真不愧有“园中之园”的美称啊!有机会,我还要再来!

  篇四: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在上个学期的课文中得知颐和园是中国皇家第一园林。在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终于有机会来到颐和园观赏它的美景。

  一进大门,我就被眼前这庞大的“固体”昆明湖吸引住了。冬天的昆明湖虽然没有课文中所说的那么多的游船,却是滑冰选手的乐园。你瞧这些“刀锋战士”们像火箭一样滑过冰面,各自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从远处看去,就像许多大侠在表演“水上漂”一样。此时的昆明湖不止是鱼儿的游泳池,更是大家的游乐场。

  在“固体”昆明湖上飞驰一番后,我们就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颐和园长廊。长廊全长700多米,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每个枋梁上都绘有彩画,总共有一万四千多幅呢!正在我认真欣赏画作的时候,妈妈提议说:“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说出这些画作代表的故事”。妈妈话音未落,爸爸就抢答道:“这是《桃园三结义》!”我也赶紧大声说:“我还看到了《武松打虎》!”最后在一幅画前,我们三人同时说道:“这是《三顾茅庐》的故事!”然后我们仨都一起笑了起来。我心想这个景点真不错,既看了美景,还学了知识,真是太棒了!

  不一会,长廊走到了尽头,映入眼帘的便是高高耸立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了。因为被前面那金碧辉煌的排云殿遮挡住了,所以当时我也不觉得佛香阁有多高,心想无非就是个小山包嘛!于是,我对爸爸妈妈发出了“挑战”:“我们来比赛吧,看谁先跑到佛香阁!”爸爸妈妈也爽快地接受了我的“挑战”。事不宜迟,我马上飞速向上攀登。跑过排云殿后,我才知道佛香阁的“恐怖之处”,万寿山确实是个小山,但是之后一路都是几乎垂直向上的楼梯,向上看不到头,向下看去更是心惊胆战。不过,这个难不倒我,毕竟我也是学校田径训练队的一员哦,训练过程中那累死人的跑楼梯项目也不是白跑的。于是,我又像兔子一样左蹦右跳地窜了上去。等我潇洒地登上最后一个台阶时,爸爸妈妈还在老后面气喘吁吁地慢慢攀登。哈哈,老爸老妈,你们慢慢来吧,我要在颐和园的最高点好好欣赏下这皇家园林的美丽全貌了!

  一天游玩下来,爸爸问我对颐和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说,颐和园不但是一座大公园,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很多能工巧匠付出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篇五: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北京夏令令营,一路上,我们参观了许多著名景点,有故宫、长城、天安门广场等地方,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景色怡人,民族文化浓重的颐和园。

  在车上,导游阿姨跟我们说: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占地2公顷,内有无数珍奇古玩和奇珍异宝,1860年被联军野蛮催毁,后经修复,正式辟为公园,1998年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听后,十分兴奋,因为我要到慈禧住过的地方。

  来到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横匾,上面写着“颐和园”三个醒目的大字,闪闪发光。

  随着人流向前走,来到了一座设计精美的石头画舫,通过看简介我才知道,这座石船叫做清晏舫,又名石舫,建于1755年,长36米,船内共有九根柱子,每个柱子上都雕刻五颜六色的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美丽!它是一个两层建筑物,上层可以欣赏风景,下面一层可以吃饭,真是构思新巧。

  接着来到了全国最大、最长、最负盛名的长廊,它全长500米,绘有彩画,有飞禽走兽,有龙凤飞舞,还有神话中的人物,房檐上有很多色彩鲜艳的花纹,美丽极了,这条长廊犹如一条巨龙,在明媚的阳光下,光彩夺目。

  到了我梦中的昆明湖,它烟波浩淼,澄碧如镜,占了整个公园的四分之三,湖水清莹碧透,在风和日丽的阳光下,使昆明湖更加幽静,岸边一棵棵杨柳树倒映到水中,阵风吹来,湖面漾起粼粼波纹,浮光跃金,美丽无比,使我想起《让握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颐和园。

  篇六: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我游览过壮丽的天安门;攀登过我七月的天山;也观赏过美丽的联奎公园……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颐和园。

  进入了颐和园的大门,妈妈就一路带我来到了苏州街。苏州街上的人很多:有的在拿着手机拍照,有的在买东西,还有的人在漫无目的地走着……让我记忆犹新的人有:一位卖糖葫芦的老人,他对我说:“快来买哟!现摘现做的糖葫芦哟!”我便买了一串,闻起来十分香甜,吃起来更甜;一位耍戏法的人,只见他大手一挥,就从了长袖下边出了一个大鱼缸,里面的鱼还活蹦乱跳;还有一位画糖人的老头随手一画就出现了一个猪八戒。

  走过苏州街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的树十分茂盛,它们落下的每一片叶子都形成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图案。突然一阵风吹来,一阵清香跑进了我的鼻子里。那里的花也十分鲜艳:红的似火;白的似雪;黄的似金……走着走着我们就到了佛香阁了,站在上面往下看,颐和园的所有景色尽收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到了昆明湖。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小岛上的树郁郁葱葱的,只要你走过了十七孔桥就可到岛上。湖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小船:有自动船,有脚踩的船,还有手划的船。船里的人都在有说有笑的聊天。湖上还有一群花鸭子在湖面上悠闲地游着,还有一对对的鸳鸯在戏湖。

  有哪里的景色比颐和园更美丽呢?

  篇七: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去年的七月中旬,我和家人一起欣然前往颐和园游玩,直到今日,我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天,正巧是一场大雨后,清纯的雨水把园内的景物冲洗得一尘不染,给人一种格外清新自然的感觉。

  颐和园是一座皇家园林,气势宏伟,每个人置身其中都显得那么渺小。颐和园在悠悠的历史长河里流逝,帝王所留下的只是他们奢靡的见证。

  沿湖堤走了没多远,便见到一个牌坊,名为“云辉玉宇”。牌坊上彩色的和玺彩画,装点着周围灰暗的空间,给人以明快的感觉。再往前走,便是排云殿,它是当年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接受大臣朝贺的地方。屏风上两个大大的“寿”字,其红色依稀可见。看着殿内的摆设,可以想象当时的宫廷生活是多么奢侈。当时,帝国主义的铁蹄正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慈禧太后却全然不顾人民疾苦,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为她的生日庆贺。

  我静静地站立在这里,身边似乎响起了大臣们的朝贺之声,丝竹之声,并夹杂着老百姓的凄惨喊叫声……我不愿意再在这儿呆下去了,走出排云殿,转向长廊。

  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像一条彩带把颐和园前山修筑成一体。长廊不仅长,而且是个大画廊。梁上的画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走到长廊尽头,向右拐是一座桥,小河中睡莲朵朵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胜雪,在碧绿的浮萍衬托下,更显得娇艳欲滴。

  我们经过十七孔桥,走上东堤,又回到颐和园的正前方。

  再回首间,我又把这个帝王们醉生梦死,弃国事于不顾的皇家园林看了一番,我更愿意铭记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结而成的,可以说它是我国众多的园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篇八: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在我的苦苦央求下,爸爸终于答应带我去颐和园,很难形容我当时高兴的心情。

  自学过《颐和园》这篇课文后,我便想着一睹颐和园的"芳容"。正如书上说的那样,颐和园可以用"高"、"大"、"上"来形容。游览时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便是十七孔桥。路过那些茂盛树林(据说好多都是百年以上的大树)掩盖的庄严的古代建筑,我们二人到了乘船点,坐上船后向水面望去,昆明湖的水像面镜子,而十七孔桥就像镜子的把手,惟妙惟肖。水面上人们坐着船,有点拍照有的游戏有的聊天还有的和我们一样在欣赏水面的景色。不知不觉我们上了岸,看到了龙王庙,"啊,好气派!"我不禁感叹。下去便是十七孔桥,在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石狮子,有正在和小狮子玩耍的母狮子,有昂首远望的公狮子,有趴着晒太阳的懒狮子还有坚守职位特别认真的值勤狮子。在这些精美的石狮子的陪伴下不知不觉走完了十七孔桥。

  我还知道关于颐和园的一个故事呢。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其生母崇庆皇太后将要到来的六十大寿,决定在好山园旧址挖湖堆山、大兴土木营建清漪园。后来清漪园被烧毁。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提出重建清漪园后命名为颐和园。皇帝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祝福要在园子的修建中体现出福和寿。所以聪明的设计师就把昆明湖设计成一个桃的形状代表寿,把长廊、万寿山设计成了蝙蝠的形状代表福。

  随着脚底被磨起了水泡我们向美丽的颐和园说再见了,不知何时再相会啊!美好的一天圆满落幕。

  篇九: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北京一直是我妈妈非常向往的地方,所以在今年过年期间,我被她拉去了北京。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怕冷,本就不想去北方。所以,去了以后,我才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遭罪。

  那天,我们和导游来到了颐和园,颐和园虽然是一个皇家公园,但不管怎么说,它就是一个比一般公园大一点的公园,过道终究是那么窄,如果现在皇上去颐和园玩玩,一看到那个场面,恐怕得当场驾崩。因为,颐和园不像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那样有那么宽的过道,我走在那窄小的过道里,眼睁睁地看着导游的导游旗离我渐行渐远,我当时的位子本来就不好:人群把我推在了最外面,所以只要有转角的地方,我就要花好大的力气往后挤,给自己足够的空间,要不然,我的脸就和石柱有亲密的接触了。

  我死死的拉着妈妈的手,怕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走丢,所以,我就和妈妈提议,从台阶上走,那里的人少,因为,那个台阶很高,韧性不好的人很难上去,在得到妈妈的同意后,我们俩就像穿山甲一样,一路不避艰险,终于,挤啊挤啊,挤到了台阶的面前。我抬起了我的腿,很艰难地爬了上去,因为那个台阶大概有1。2米,所以妈妈可就不那么顺利了,三十几岁的人了,又瘦,好在,妈妈的个子比我高点,在我扶着她的情况下,她上来了,看来,在颐和园的过道里,没有个有柔韧的身体还是不行啊。

  进了颐和园里面后,好不容易不用再挤了,可是,里面比过道上更为喧闹,导游的讲解声,游客的喧哗声响成一片,还有卖手套、帽子的,我在心里想着:这么喧闹让人心烦,还买手套和帽子?气都要气暖和了。

  颐和园,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可能也是一个让人觉得拥挤的地方。

  篇十:关于游颐和园的作文

  xxxx年国庆小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人一起到北京旅游。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青山碧水的龙庆峡,充满异国情趣的世界公园……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历史悠久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我们由北宫门入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苏州街。这里热闹非凡,琳琅满目。有卖古董的,有卖工艺品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真是应有尽有,令我目不暇接。这里的建筑都是仿照苏州的街巷建造的,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商家服务员都穿着苏杭刺绣的丝绸衣服,走在青石板路上,我仿佛真的穿越到了清朝。听导游介绍,乾隆年间,皇帝想体会平民百姓的生活,因此,建造了这条苏州街。据说,当时这些店铺里卖东西的人都是由宫女和太监扮成的,谁扮得像、卖出的东西多,皇上还会有赏赐呢!呵呵!我忽然想到,也许我现在脚下踩的这块青砖正是当年皇帝走过的呢!

  从苏州街出来,我们登上万寿山,站在山顶,眼前的美景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看到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上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十七孔桥,我便催促大家快些走。我小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过这座桥,今天,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啦!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站在桥中间,从最大的那个孔洞向两边数,各有9个桥洞,古人一向认为“9”是至尊至大的,左右两边加中间共有17个桥洞,因此得名“十七孔桥”。听导游介绍,两侧桥栏的石柱上雕刻着大小共544只石狮子,我觉得没有那么多只啊!为证实一下,我决定亲自数一数,于是,我在桥上走了一个来回。这才发现,原来每个石柱上并不是只有一只狮子,而是两三只在一起,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各个惟妙惟肖,我真惊叹古代的雕刻技艺!

  颐和园真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瑰宝,这美景将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带着快乐,带着不舍,我们离开了这里,期待着下一次的颐和园之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