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挚爱梵高》:我知道有一种人,他们生来孤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挚爱梵高》:我知道有一种人,他们生来孤独

2017-12-11 20:31:12 作者:浅草 阅读:载入中…

《挚爱梵高》:我知道有一种人,他们生来孤独

  

光澜电影院与书城毗邻。

  在《挚爱梵高》开场之前,刚好有时间去书店兜一圈,然后买下了一本《亲爱的提奥——梵高传》。

  周六,花去整整一天时间一字一句读完了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书信集。

  这几百上千封书信里,有一条明晰的线,可以看到梵高是怎样从一个明朗单纯、心怀热望的理想主义青年,被残酷现实一路磨砺着,变成一无所成的落魄中年,最后选择自我毁灭的心路历程。

  个中经过,让人不尽唏嘘!

  青少年时期的梵高

  我很爱书信的前半部分。

  那时的梵高,青春正好,听从家族安排,在画廊卖画的同时,大量汲取着文学和艺术的养份。给提奥的信中,他言必谈画,与弟弟探讨自己心仪的作品,字里行间热情喷涌。在信里,他也不忘对小自己四岁的弟弟加以鼓励,对彼此的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

  然而很快,他对这个名利场感到不适应了。他求真的天性,与这个虚伪的世界格格不入

  离开画廊后,他曾经做过老师,也曾想做个牧师给世人传播福音。然而,他亲历的现实却让他看到了宗教伪善的一面,最终他也放弃信仰

  他失望、茫然,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家人和朋友还认定他不负责任游手好闲

  直至拿起画笔,他终于找到愿意为之燃烧的火种。但是,他的画没人要。他一次次引燃胸中火焰,又一次次被无情现实扑灭。

  身体上的消耗,精神上的折磨,经济上的窘迫,逼得他在37岁那年的四面楚歌中,选择了自我毁灭。

  梵高割去耳朵后的自画像

  理想主义热情的幻灭,到燃烧才华绝望的熄灭,从掷地有声到暗哑无言,这一过程,持续了十年。

  而这十年,如果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

  后人说起梵高,将他誉为天才。但是,梵高之所以能成为天才,有三个很关键的点。

  最重要的,自然是梵高复杂且不可复制的人格。

  在他身上,人性与动物性,神性与魔性,无隙纠结融合。这是天才成就的基础。

  梵高作品——自画像之一

  其次,是近乎宿命的人生经历感情上反复受挫,阻断了梵高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可能。

  如果梵高拥有世俗的安稳生活说不定,他也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画家,他的作品里再也看不到疼痛与挣扎

  最后一点,也是极重要的一点,是弟弟提奥长期以来对他无条件、不间断的资助

  若没有他的助力,天才说不定早早就折翅于生计。这世上,不会再有文森特.梵高这样一个画家。

  分析梵高的性格,是一件令人欲罢不能却感伤的事情。

  他人性的一面,不可免俗地渴求着爱情的滋家庭的慰藉。但他对爱的偏执,却是带点魔性的。在求不得的前提下,他偏要强求。为此,与整个家族闹僵,与父母闹到差点要断绝关系的地步。

  弹钢琴的玛格丽特——与梵高产生过爱慕之情的女子之一

  他人性中高贵的一面,令他对世间苦难皆抱有同情

  一个怀孕后被人抛弃的妓女,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她。这是他的人性所能达到的神性高度。

  但魔性的一面却是,他连自己都养不活,却任性地要背负超出自己能力的担子,无视此举会给别人造成极大负累。

  《妓女恩思》——梵高帮助过甚至想与之组成家族的女人

  他身上有着动物性的直觉和本能,这重天性,令他对艺术有一种横冲直撞的敏锐鉴赏力。

  他对于绘画的痴迷与狂热,也源自本能的迸发。他说他看到大自然,就控制不住想要画画。

  1890年作品——马车和远去的火车

  他对于绘画,还有着神性的理解。他不满足于固态的真实,在他眼中,万物有灵。他要画出生命运动着的状态。

  当他画一个太阳,他希望人们能感觉到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他画一片麦田,他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绽放。

  当他画一面星空,他要画出星星在宇宙中运行的轨迹。

  1888年作品——在夕阳下撒种

  夕阳下的麦田

  1889年作品——星夜

  不止是风景,画人物也是一样。他要的,并不是构勒一个人的面貌,他要画中人刹那的永生。

  1890年作品——被拍出天价的《加谢医生》

  颜料商唐吉老爹

  所以,在他的画笔下:

  金色的太阳在燃烧,金黄的麦浪在翻滚,金色的向日葵一边盛放一边凋零。

  钴蓝的星夜,星子运动的轨迹如漩涡层层袭卷。浓绿似墨的柏树如火焰直指天空。黑色的乌鸦在振翅飞起。

  后期他的作品,笔触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直指人心。

  太阳下的麦田和人

  向日葵

  星空下的丝柏树

  自杀前的作品——麦田群鸦

  在这种极致燃烧的热情之下,他选择性地屏蔽了现实世界的障碍(这也是他身上魔性的一面)。

  没钱买画具了,写信给提奥。

  没钱请模特了,写信给提奥。

  没钱吃饭了,写信给提奥。

  想邀请心仪的画家一起生活一起创作,却没钱布置家居,写信给提奥......

  88年,梵高在阿尔勒的居所——黄房子

  为迎接高更的到来,梵高花了不少的钱布置居所、购买家具,当然,都是提奥买的单。

  自他画画伊始,他写给提奥的信里,几乎每一封都在要钱。

  梵高有很好的语文功底,且有一种语焉不详的神奇说服力。他在信里长兜远转,诉说自己的不得已,期许终将到来的成功。最后,在信的末尾,摆出可怜的困顿姿态,让提奥寄钱来。

  他某些过份的需求,给经济并不宽裕的提奥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

  若换成一般人,肯定早就不堪忍受,及时止损要卸下这个负担了。但是提奥没有。虽然他也有过微辞,但最终哥哥的要求,他总是想方设法去满足

  因为他懂得他、欣赏他,愿意去成就他。

  1890年作品——杏花满枝

  1889年作品——鸢尾花

  梵高身上那些纠结的特质,如果你带着现实的考量去看,就会看出自私、自我、任性、盲目、不合时宜等缺点。

  但是,如果你以欣赏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去看,就能看出他高贵的人格,天性的悲悯,天才的创造力,为艺术不顾一切的献身精神。

  他心里的确燃烧着一团火,但现实生活又不时地泼他一盆水,所以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只有提奥才能看到那团火光。

  高更与梵高同住的时期,梵高画下他的扶手椅

  这个现实世界,对天才并不友好

  因为存在于世上的,大多数都是俗人。即便很多人有天分,但在成为天才的道路上,大多耐不住磨损,早早举旗投降。只有梵高不肯妥协。

  他的可贵,在于明知道自己身处的时代对后印象派的画风并不欣赏(当时的画坛流行宗教题材),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肯随大流

  1986年作品,巴黎塞纳河上的桥

  他曾说:要把一些美好的东西在画中表达出来,表现真实的自然,而不是谋求畅销,因为后者注定会失败

  这就是现代人对于匠心的注解。现在看来,他的观念很前瞻,只可惜他生活的时代,不符合他的审美。

  他也知道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一个无足轻重、自大又阴郁的家伙,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但他却坚信:总有一天,我要用我的作品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自大又无足轻重的人,他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梵高说:他画笔下的咖啡馆,想表现出这是一处能使人毁掉自己、发狂或者犯罪的场所的概念

  我们经常用『怀才不遇』来形容有才华的Loser。

  这世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中,或许有几个会成为天才,可是在蒙昧混沌的当时,有谁看得到将来?又有谁,经得起那样漫长的折损与虚耗,来等待一粒蚌壳中的砂粒变成光彩夺目的珍珠?

  提奥能。

  夜晚露天咖啡座

  提奥的坚持,是因为看到了哥哥的珍贵

  对于自己的作品,梵高曾如斯建议:集中所有注意力,直到你生命的元素注入其中,你才会看到它的磅礴与充沛。

  他没有说大话。后世之人,只要有机缘站在梵高原画前,无一不被他画中磅礴的生命力打动。

  帆布上一笔一刷的浓重油彩,是生命与生俱来的滞重。那些可视的运动着的状态,无一不是生命在困厄中奋力挣扎的痕迹。那些完美撞合的明亮色块,则是对美好将来的无言期许。

  吃土豆的人

  两个在雪天里挖地的农妇

  洗衣妇

  在这样层层深入的情感撞击里,但凡对人生有过那么点经历的人,内心深处蛰伏的感情都会被不由分说地调动、集结、直至汹涌。

  梵高的画,让你直面灵魂

  即便是无缘看到原画的我,在长久地凝视复制品后,依然无法自控地泪目。

  这的确是一种可以永恒的力量,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地传递。

  桃树花开

  提奥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哪怕那些画十年都卖不出去,他照样供养着哥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提奥自己也不是没有成为画家的可能。

  敏感如梵高也看到了这一点,在提奥对前途感到困惑一段时间,他甚至喋喋不休地劝弟弟离开画廊,也当一个画家。为此,两兄弟还吵过架。

  梵高完全没想过,如果提奥也当画家,他就没人资助,要饿死了......

  这就是他的天真与赤诚。

  1890年作品——蹒跚学步

  幸好提奥没有听哥哥的话。他是个现实的人,他看得清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提奥。或许有着一点小天分,却没有孤注一掷勇气

  『人是如何变得平庸的呢?通过遵守世俗的法则,今天顺从一件事,明天顺从另外一件事,从不违背公众观点。』

  梵高如此定义庸人。

  提奥宁愿变成哥哥口中的庸人,做他翼下的风。在天才的绚目光环下,他沉默地存在着。

  梵高是不幸的,在世时,没能得到这个世界的承认。

  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他能任性做自己,是因为一路有提奥替他负重前行。

  梵高自画像

  但是,这个世界很难容下一个赤子。剔除了所有现实顾虑,纯粹为心而活为爱燃烧的灵魂,太烫手了,无人捧得住。

  为了画画,梵高可以把物质欲求降到最低。可以住在老鼠横行的破屋子里,邋遢到一件内衣穿成破抹布。因为经常饿肚子得了严重胃病,才到中年一口牙齿全掉了。

  他在苦难的深渊中沉浮,但因为有了画画这个渠道纾解,他的内心依然能常常拥有喜乐。

  但他的画总是卖不掉,靠此谋生遥遥无期。后期,他在写给提奥的信中,沮丧、绝望、悲观开始诉诸笔端。他的身体和精神已经负担不了长期狂热的消耗,精神疾病随时会发作。

  梵高自画像

  他对这个世界也失望至极。除了极少数知音,大多数人视他为不吉不祥品行不端之人,甚至在他的住地联名驱逐他。

  在他终于开始直面自己给弟弟一家带来的经济困境后,心理压力大到难以承受。

  综上所述,他无路可走,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无论是自杀还是借他人之手。

  『我越来越把每一点努力看作值得尊重的未来,尽管处处在失去,尽管有时感到坠落......个人内心深处与命运抗争的想法最终会消失。』

  梵高在信里这样告诉提奥。

  37岁那年,一把左轮手枪,终结了梵高37岁的生命。

  闻迅赶来的提奥,陪伴哥哥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因为能够理解哥哥的选择,所以提奥没有送他去就医,懂得梵高的人,都选择了放手让他离去。

  但是巨大的悲伤击垮了本就身体不佳的提奥,六个月后,他也追随哥哥而去。

  他被葬在梵高墓旁。一对好兄弟,生也相伴,死也相依。

  梵高虽然被他身处的时代抛弃,但是因为有提奥和他的遗孀乔安娜,我们这些后世之人,在看到他燃烧灵魂的烟以后,不再是冷漠地路过,而是选择走近前去,感受他焚心似火的炙热。

  一部全手绘油画风格的动画电影《至爱梵高》,近日正在上演。

  摄制组请了全球15个国家的125位画师,历时7年,以65000帧动态画面,展示了梵高生前创作的120幅作品。

  电影里的动态画面

  但是电影看完后,因为对梵高缺乏深入了解,我的心理触动并不深。

  当梵高的画作投影在大屏幕上,的确赏心悦目。可是画面是动态的,所以无法长久停驻目光。

  而梵高的画,是需要长久凝视的。

  电影只是一个媒介,让你粗浅地了解梵高。而要读懂梵高,必须去看他的书信,看他全部的作品。

  罗纳河上的星空

  梵高一生画了很多自画像。并非自恋,很多时间,是因为请不起模特,他就对着镜子画自己。

  其中有一幅自画像,是他的转身。在电影的最后,用一帧他转身的动态画面,完成了他一生的总结:我画一个男人,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坐在影院里看到这一幕,我惊动,却没有落泪。

  直到我读完了梵高的书信,看过了许多他的画,再重看这个回头,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怎么解读这个回头?

  我走了,这个我倾注了全部热情与生命能量的世界,就这样被我抛在了身后。从此我奔向无限深邃与永恒,不再是笼中鸟和熄灭的火。

  回头再看一眼吧,我挚爱的星空与麦田。我知道有一种人,他们生来就是孤独

  扫描上图二维码,加闺友主编西门

  和闺友一起成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