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又有数不清的女生被杀害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又有数不清的女生被杀害了。

2018-05-02 22:16:50 作者:李美美 阅读:载入中…

又有数不清的女生被杀害了。

  4月终于过去了。

  这样如释重负语气,是为了表达4月的刻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上个月特别骇人听闻新闻

  随便截几个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五一假期的时候,还被一则非常恶劣事件刷屏:女子音乐节被下药遭人轮奸,施暴者拍下视频被大量传播

  虽然后经证实视频是去年9月的,但依然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春暖花开季节啊,原来枝繁叶茂的底下,都埋着那么多遇害的灵魂

  触目惊心,也十分愤怒

  不得不大喊那句很俗的话:这个世界能对女孩好一点吗?

  我也不确定是长大了才明白有些事的恐怖,还是这个世界对女生恶意越来越大。一段时间办公室里的人每天都会聊到身边女孩遭遇危险事情

  是的,几乎每天。

  上周,Mili加班到十点,累得半死当然只好打滴滴回家。她家附近最明显的地标是一个休闲会所,图个方便,她定位就定在那儿了。

  结果一上车,司机多番回头打量她,嘴里还一直默念着休闲会所的名称

  她觉得不太对劲,非常警惕不一会儿发现司机一直在偏僻小路她一边拨通男友电话,一边质问司机为什么不走正常大路

  司机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一会儿绕上北环大道,一会儿又兜到小路去。

  Mili吓得半死,只能强装镇定一直提醒司机不要走小路。

  万幸的是,她总算平安到达目的地

  尽管下车之前司机还对她露出了奇怪笑容

  每天都提心吊胆,已经成为很多女生的生活常态

  害怕滴滴司机会不怀好意,打个车都要和朋友语音聊天。

  一个人城市打拼,租不起高档住宅,每天回家的路上都要警惕尾随的人。

  在公车上分不清碰到自己屁股的,是故意的非礼,还是太过拥挤

  办公室性骚扰酒桌上被轻贱,陌生人半夜敲门,谈恋爱怕家暴……

  每天能顺利回到家,算是一种侥幸了。

  我们生来就在和死亡作斗争。

  并不是我要刻意放大这种恐惧,只要细想一下,就会明白我们从小就活在这种紧张里。

  作为女孩,一方面从小教育温良贤淑,做个贴心的小棉袄。另一方面又被告知外面的世界很危险,不要接近陌生人。

  于是我们虽然了解世事凶险,却只学会温柔善良,不知道怎么和邪恶势力斗争。

  直到长大成人才发现,自己是只被动的小羔羊。

  人人都知道女孩好欺负,女孩不会还手,于是人人都能欺负。

  而我们只能躲。 

  或者,被不断地提醒:

  女孩们要保护好自己!!!

  敢问一句,请问我们还要活得多小心

  所有女性遇害的新闻底下,永远有一句热评是呼吁女孩子好好保护自己。

  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1、穿衣服不要太暴露。最好不要露大腿胳膊,乳沟那是万万露不得。

  2、晚上尽量不要出门。不得已情况下最好十点前回家。

  3、女生一个人出门最好不要打车。

  4、一定要学几招防狼术,包里常备防狼喷雾或防狼警报。

  ……

  因此我们是不是只能:夏天不要怕热,工作不要找需要加班的,避免一切晚上进行的社交活动,还要会点功夫

  我们必须要小心到连正常生活都不能维持,才有可能避免伤害吗?

  活在2018年的女性,敢不学会几个自保方法吗。

  走夜路的时候多留一个心眼穿着尽可能低调

  能在人多的地方呆着就决不去人少的地方,

  在家反锁门窗,独居的女孩在门口多留一双男鞋。

  女孩们做得已经够多了。

  但事实是,我们仍有很大的遇害可能。

  上周看过一个很有意思微博

  你看,有的时候无论我们的防御再全面,都没办法阻止意外的发生

  防男朋友,防追求者,防外卖小哥,防滴滴司机,防快递员,防邻居单身汉,防路边陌生人

  但意外总是防不胜防

  已经不是呼吁女生自我保护可以解决的事情了。

  文明社会下,为什么女孩要通过不断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才能避免伤害?

  这正常吗?

  呼吁女生保护好自己没有错。

  “保护自己”这件事,本来就不分年龄性别我们只要活着,就该好好保护自己。

  但是,当某个群体需要自我保护的力度,已经远远超出正常范围的时候,不可否认是这个社会的某些地方,真的出了问题吧。

  一味的让步,让潜在受害者保护好自己,只是治标不治本做法,不能真正打击到犯罪的。

  即使把女人锁在家里,关于入室强奸的案件,我们也看得不少了。

  以前看过一个贴吧,是所有打算性骚扰女性的男人们聚集在一起,po受害者的照片那些受害者的穿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有些甚至连脖子都没有露出来。

  前段时间很火的,“被性侵那天你穿了什么衣服”的展览,展出的内容是18个女大学生遭遇性侵时,身上穿的衣服。

  (展览上的衣服)

  T恤、衬衫、长裤和运动服。

  大家所说的,保守一点,乖一点,根本没用啊。

  女生们还能怎么样呢?

  婚后被家暴,多的是被劝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谈恋爱遇到性格极端变态,多的是怪你拒绝对方太狠心的。

  不幸被杀害,舆论也各种质疑你的身世、性格和过往情史。

  等等,受害难道是原罪吗?

  一个人遇害,全是因为她没有保护好自己吗?

  没能控制好自己的,到底是受害者还是罪犯

  罪恶的发生从来不是受害者可以控制的。

  光靠“保护好自己”的口号,能减少多少犯罪?

  还有一句被说滥了的话:

  “我们花20年去教育女儿保护好自己,为什么你不肯花20分钟教你儿子怎样尊重女性?”

  其实这句话的出现,让我可以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用力地向女生们强调保护自己。

  先不说该如何教育小孩的问题。

  就现在而言,该长大的坏人,已经长大了。

  成年人心性早已确定,再教育的成本极高,成功率极低。

  我们只能承认一个很不幸的现实,想感化一个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比凡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还要困难的事情。

  相比之下好人保护好自己,要轻松得多了。

  但轻松不代表是应该的。

  困难也不代表不能去做。 

  既然感化一个坏人这么难,那惩罚坏人的手段能不能再狠一点?

  婚内被家暴致死的董珊珊,东窗事发后,丈夫蹲了几年监狱释放了。

  杭州80后夫妻吵架,丈夫将妻子扔出5楼阳台摔死,最终被判15年。

  大连90后少年轮奸女孩,获刑7年。

  犯罪代价,高吗?

  毁掉别人的一生后,大约只需花这辈子不到1/3的时间去赎罪,出狱后又是活生生的人。

  事后媒体再轮番挖掘施暴者身上的故事,打造他们可怜被逼无奈的形象,以博群众同情

  罪犯甚至活得比受害者更有尊严

  犯罪成本那么低,最后是谁在买单?

  只能是那些已经遇害,或可能遇害的人。

  也就是,每一个人。

  其实谁还不知道要怎么有效打击犯罪呢?

  加强立法,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犯罪成本。

  重视性教育,关注孩子成长

  只不过呼吁女生学会保护自己,是最容易的做法罢了。

  所以诸位女同胞,只好让你们靠自己了。

  啊。

  明明五月的深圳都入夏了,怎么会越来越冷呢。

  ☰剧照来源《live》☰

  

  今日作者

  长按二维码认识有趣的我 

  点击查看《后来的我们》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