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解读《今日简史》2、没有工作的地方,那是“天堂”还是“地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解读《今日简史》2、没有工作的地方,那是“天堂”还是“地狱”

2018-09-11 07:30:51 作者:晓书童 阅读:载入中…

解读《今日简史》2、没有工作的地方,那是“天堂”还是“地狱”

  点击上方晓书童频道,订阅、置顶我!此刻开始我帮您读书!

  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上方绿色标示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 ◆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

  赞赏晓书童

       

  晓书童感激一路陪伴的是这样慷慨的您!

  您的赞赏对我极其重要

解读《今日简史》2、没有工作地方,那是“天堂”还是“地狱

  本期节目的文案有8100字,我大约会用29分钟的时间为您讲述

  今天赫拉利与我们一起讨论人类重大议题是“就业”。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双重革命的席卷而来,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关于这个话题争论,近几年来从未停息过。

  历史上技术进步从未带来失业,但今天呢?

  认为技术革命不会造成大规模失业的最有力说辞是,我们纵观人类历史,有过很多次类似恐惧,但是最终的事实证明都只不过是虚惊一场。自工业革命以来,新机器新技术就在不断的抢夺人们的工作,但是我们现在可以从事的工作不仅没有变少,反而更多了。

  我们之前在解读《一课经济学》的时候专门用一期节目来说明了这个问题。话说在19世纪工业革命初期的时候,英格兰开始使用织袜机代替当时的手工工人为此爆发了动乱,直到军队出面镇压把带头的工人处以极刑才恢复秩序。可等到19世纪末我们回头再看,英国整个织袜行业雇佣的工人反而增长了100倍以上。

  再有,美国建国的时候,全国上下基本都是农民,但也是随着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在美国的农民只占全国人口的2%。那如果站在当年来看这个问题,有98%的人都要失业,但其实并没有,他们只不过是失去了旧的工作而已。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因为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提高,人们得以从低效率的工作当中解放出来,去参与效率更高的工作。不但不会造成大规模失业,还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并且让整个社会财富增加,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这是从历史当中找寻到的,技术发展不对会人类社会的就业问题造成冲击的例证。那么以往的这个逻辑,到了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是不是依然行之有效呢?

  赫拉利给我们的答案是,这一次的信息生物革命与之前的工业革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我们接着上面这个逻辑来看当今的情况,技术取代了旧的工作确实会产生大量新的工作,但是今天失去的是一个生产线工人的职位,一个驾驶员的职位,可能被创造出来的是一个算法工程师的职位,一个生物研究员的职位,你要怎么让一个工人一个司机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呢?

  在书中有一个例子说,无人机的出现飞行员的工作确实是消失了,但同时维护、远程控制数据分析网络安全方面创造除了更多的机会。美国军方每派出一架“死神”无人机飞跃叙利亚,需要30人在幕后操作,还需要80个人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1个工作换来了110个工作,非常的划算啊。但问题在于这些新增加的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门槛非常的高,甚至被淘汰下来的飞行员都从事不了。

  在过去的自动化浪潮当中,劳动者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低技能的工作之间迁移。1920年,农业机械化让在农场里工作的工人去到了拖拉机车间里工作。1980年,工厂工人失业去到超市收银员。这样的转变在过去是可行的,因为从农场到工厂,从工厂到超市,只需要简单培训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今天呢?就算无人机驾驶员和资料分析员的岗位缺人,美军也应该不会找一个失业的超市收银员来填补空缺吧?没有人会希望一个“菜鸟”把阿富汗的婚礼派对误认为是塔利班高层的集会而仍下炸弹吧?

  所以,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的工作,但是我们仍然将看到“无用阶级”的日益庞大。这就像是19世纪汽车取代马车时的情景,我们以为自己可以从马车夫转行去当出租车司机吗?

  对不起,我们并不是马车夫,而是被淘汰的马。

  听到这里您可能会觉得有些绝望甚至是愤怒,那我们继续深入,会让您更加的绝望或者更加的愤怒。

  自由意志”并不神奇

  我们人类有两种能力身体能力与认知能力。在过去,机器不过是在身体能力方面与人类竞争,而我们在认知能力方面一直具有巨大优势所以工业革命诞生了很多的服务业工作,需要人类的学习、分析和沟通,以及需要理解别人的情绪,这些都是认知能力。

  很多人认为计算机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原因在于,笨笨的机器怎么可能理解“心灵”这种神圣的创造物呢?

  我们现在必须要知道的一个关键是,信息生物革命不只是让计算机运算的更快,我们正在生命科学方面不断的取得突破

  我们已经逐步了解到哪些生化机制支撑我们的感情欲望选择,计算机也在逐步分析我们的行为预测我们的决策

  其实,我们从选择食物到选择伴侣,都不是出于什么神秘难懂的自由意志,而是数十亿神经元在瞬间计算的结果罢了。只要我们明白自己的感情与欲望都不过是某种生化算法,那计算机就没有理由无法破译它们。

  赫拉利断言说,我们自己引以为傲的“人类直觉”不过是一种“辨识模式”。

  什么意思呢?

  人类司机预判行人会不会突然冲到马路中间;

  银行经理评估这个穿西装家伙是不是借了我的钱就要玩失踪;

  律师衡量谈判桌上对手威胁认真的还是只想吓唬我。

  判断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大脑通过分析面部表情声调、手部动作来识别的生化模式。而人工智能一旦搭载了适当的传感器,完全可以把这些工作做的比人类更加的精准可靠

  失业的威胁不仅仅来源于信息技术,还因为与生物技术的融合。要从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走到劳动力市场,这条路确实很漫长曲折,但是人工智能花上几十年的时间总能走完。

   

  人工智能特有的两种“超能力”

   

  我们以为人工智能要彻底取代人类,一定要具备人类的所有能力,并且要在全方面超过人那才可以。这完全就是种误解,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人工智能具有两个人类根本没有的超级能力,仅凭这两个能力就可以在很多领域彻底取代人类。

  一个叫做“连接性”,另一个叫做“可更新性”。

  我们每个人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大脑管理一个身子个体,不可能将所有人全部链接在一起,也无法确保所有人都能得到最新的信息。而计算机则都是通过互联网紧密链接在一起,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更新。

  所以,我们面临的并不是几百万台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取代几百万名工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作为个体的工人都会被一套集成的网络所取代。我们要比较的不是一位司机与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一位医生和一位人工智能医生。我们要比较的是一群人和一套集成网络。

  举例子,人类司机常常因为交规的调整没能及时了解而违规。而且人类驾驶的每辆车都是独立运作的,所以当两辆车同时到达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可能误读了彼此的意图发生事故

  那自动驾驶汽车是连接成一个整体的,两辆车到达同一个路口的时候也并非独立运作,而是同属于一个算法,发生事故的概率大大降低。而且如果交通部门决定调整交通规则,所有自动驾驶的汽车都会第一时间更新程序,遵守新的规则。

  同样的,世上某些疾病被确认,某些新的药物被研制出来。人类医生不可能及时同步这些信息。但是人工智能医生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并能互相分享对于新的疾病和使用新药物之后的相关信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连接性”和“可更新性”所带来的优势是极其巨大的。也是人类根本就不可能获得的能力。

  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反驳,这样一来确实很好,但同时也就失去了个性化所带来的某些优势了。

  比方说,如果某个人类医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并不会让世界上所有的患者都丧命。但是如果人工智能医生的系统出错了,那后果岂不是非常的严重

  事实上,集成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在不失去个性化的情况下,把连接性的优势发挥极致。完全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上运行多种算法,这样所有人都可以在成百上千位人工智能医生之间自由选择,并且这些人工智能医生的表现也会被不断的比较,彼此竞争。

  这会让全球的所有人都将受益,凭借生物传感器,即使生活在欠发达地区贫困村民,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同样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极其显著的降低车祸死亡率。在今天,每年都有125万人死于车祸。在这些事故当中,有超过90%是人为造成的,都是酒驾、疲劳驾驶、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而这些错误,自动驾驶汽车永远都不会犯。换句话说,把驾驶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就可以每年减少100万人的死亡。

  如果我们为了保住工作而拒绝交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自动化,肯定是不明智的。毕竟我们真正应该保护的是人类,而不是工作。

   

  终极乐器是人类的生化系统

   

  我们的讨论到了这一步,很多同学一定会想,不管怎么说,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特别是那些艺术创造,一定会是我们人类的自留地。

  对此,赫拉利告诉我们:最终所有工作都有可能走向自动化,就连艺术也是如此。

  我们一般认为,艺术是与人类的情绪紧密连接的,当我们评判艺术品的时候,就是看它给观众的情绪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情绪也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现象,它依然是生化反应的结果。既然如此,机器通过学习算法依然可以破译它。

  举例说明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应该是受到大数据分析冲击最大的。音乐输入时是声波的数学模式,输出的时候是我们大脑中神经风暴的电化学反应模式,这些都非常的适合用精确的数学来描述

  假如你和女朋友大吵了一架,人工智能会立即检测到你内心的波动,并且根据对你长时间事无巨细的了解,自动播放适合你的音乐,与你的忧伤共鸣,附和你的悲伤。算法先把你带到悲伤的底层,再播放最能让你振作的歌曲,这首歌可能在你的潜意识里与某个快乐的同年记忆相链接,但是你自己根本毫不知情。它选择的这些音乐,并不适合其他人,但是绝对绝对完完全全是你想要的。

  我们在解读《必然》的时候在过滤那一章曾提出这样的担忧,算法只给我们自己喜欢的,屏蔽掉一切我们不喜欢的。这会让我们陷入到一个数据风暴当中,我们在暴风眼尽情的享受着被给予的,但是对此之外的一切都不得而见。具体说到算法匹配给我们的音乐,就如同让自己束缚在了一个狭隘的蚕茧里,包裹我们的一丝一缕都是由自己的好恶编制而成。

  对此赫拉利说:小事儿,想要尝鲜没问题啊。调整算法,随机出现5%新鲜内容让你尝试。再慢慢通过检测你的反应,调整尝鲜的比例,8%和3%都可以,让你既能探索到新的音乐,又不会觉得厌烦。

  推荐歌给你没问题之后,改编这首曲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哪个音符喜欢,你在听到哪个音符的时候生化系统会有反应,可能你自己都没有察觉,但是人工智能知道。删掉,或者改成你喜欢的。更进一步,一边改一边分析你的身体数据,绝对可以为你量身打造出全世界只有你会喜欢的旋律

  为个人打造音乐没有问题,要打造全球流行大众音乐,让所有人都在舞池里疯狂的摇摆,大数据更是得心应手

  人类艺术家难以与算法匹敌,因为算法比任何人类都更了解他们所要拨弄的乐器:人类的生化系统。

   

  “创新”依然属于人工智能

   

  我们再来说创造性这个问题。

  在去年的12月7日,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发生事情的并不是计算机击败人脑这样的旧闻。而是谷歌的Alpha Zero击败了Stockfish 8。Stockfish 8是2016年全球计算机国际象棋冠军运用的是几百年来人类国际象棋的经验,再加上几十年的计算机象棋经验,每秒钟的计算速度是7000万次走法。他可以说是当时国际象棋人类创新加上机器创新经验的集大成者。

  而Alpha zero呢?他每秒只有8万次走法的算力,而且他没有学习任何人类的下棋经验,是通过自己和自己下棋来学会了国际象棋。

  他们两个对弈的结果是什么呢?Alpha zero的战绩100盘,28胜,72平,未尝一败。他没有学习任何人类棋谱,可以说简直就是一个创意十足的天才

  Alpha zero从0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到取得胜利用了多长时间呢?答案是4个小时,对的你没有听错,就是4个小时。作为人类智慧绝顶展现的国际象棋,它只用了4个小时,在没有任何人类协助的情况下,从一无所知就变成了绝对的创意大师

  创意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根本就不在话下。现在的规定人类参加的国际象棋比赛当中,裁判怎么判断选手使用计算机作弊呢?他就是观察棋手所展现的原创性的高低。如果说他走出了极具创意的一步,那么裁判会怀疑他肯定使用计算机作弊了。由此可见至少在国际象棋领域,创意已经不是人类的专利,而是计算机的专利。

  在国际象棋领域发生的事情,未来也很可能发生在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颠覆会想雪崩一样的不断扩大。

  一定需要人类吗?

  有人可能又会说,就算我们无法在工作上与人工智能竞争,但还是要靠人来消费啊?我们不至于在经济上彻底的无足轻重吧?

  赫拉利说,理论上来说的话,一家矿业公司A,把铁砂卖给机器人公司B,B公司再生产机器人卖给矿业公司A。这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经济闭环。只要他们两个这样不断的交易,就可以扩张到银河系的彼岸。只需要有机器人和计算机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人类作为消费者。

  说到这里我做一个延展,在泰科马克所写的《生命3.0》当中,有一个极具想象力的结论。他认为,宇宙是有一个大目标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追求“熵”的最大化。这个大目标叫做“热寂”。宇宙想要将达到一种完美的均值状态,没有恒星,不存在有序的结构,所有地方的温度完全一样,没有任何物质需要流动,彻底的均匀也彻底的寂静。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以才创造出了生命。人类是生命2.0。而人工智能则是完全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生命3.0。看似生命本身应该是有序的,他的出现应该是一个熵减的过程。但其实,生命的任何活动表面上看是在制造有序,但背后都是在加快无序。而生命3.0也就是人工智能,能够快速繁衍迭代,征服星辰大海,以最快的速度消耗宇宙当中的能量,拆解掉所有结构,帮助宇宙尽快实现热寂的终极目标。

  万事万物都包含在宇宙这个大目标之下,从人工智能自主创造出第一台更好的人工智能开始,作为生命2.0的人类就已经没存在的必要了,之后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人工智能。

  这是泰格马克所描绘的终极未来,非常的开脑洞,很精彩的一本书。

  回到《今日简史》,其实现在就已经有计算机和算法是消费者了。比方说在证券交易所,算法才是债券、股票和期货的最重要的买家。同样,广告业最重要的客户就是搜索引擎的搜索算法。做过网页的人都明白,网页设计想要得到展示必须要迎合搜索算法,而不是哪个人的品味。

  对此赫拉利说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他每次出书的时候,出版社都会请他写个简短的介绍,用于网络宣传。写完之后每次出版社都会告诉他,不要用这个字,而是要换成另外一个,因为这个字在搜索算法那里会有更高的权重,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言下之意就是,只要抓住了算法的目光,就等同于抓住了人类的目光。

  如何应对“后工作”时代?

  那说到这里已经没有办法了,我们要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动荡局面,需要认清一个原则,我们不能再以保护工作为目标了,只能够以保护人类为目标。

  对此,有两种新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个是政府提供全民基本收入,大概就是说对控制算法和机器人的企业征税,然后把这笔钱用来给每个人提供津贴,满足基本需求。

  另一种呢,是政府提供全民基本服务,换言之就是不直接发钱,而是提供免费的教育、医疗和交通等等的服务。

  你看两种模式,一个是资本主义所描绘的天堂“全民基本收入”,另一个是共产主义所描绘的天堂“全民基本服务”。听起来都很不错。但是新的问题马上就出现了,这个想法虽好,但是根本就办法执行不下去。

  因为“全民”和“基本”二者的边界无法定义。

  首先什么才是“全民”?在这么多年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很可能是相隔很远的两个国家。比方说现在就有数百万的孟加拉国人靠着帮美国人做衬衣为生。

  好,现在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崛起,美国人不需要大老远的从孟加拉国买衬衫了,而只需要在亚马逊商店购买程序代码,然后直接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现在孟加拉国的纺织工人全部失业,他们要面临怎么样的命运呢?

  美国的选民会同意把亚马逊和谷歌这些美国企业缴的税,为他们本国失业的纺织工人提供津贴或者免费的服务,但是他们怎么可能同意把这笔钱拿去救济远在孟加拉国的失业民众呢?

  如果你觉得现今的政治体质之下会有这种可能的话,那你还不如期望圣诞老人出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再有,更加麻烦的什么才是“基本”呢?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每天涉入2500大卡的热量就已经能维持生活,高于这个数字就是奢侈。那你能接受吗?在今天很多地方,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都被认为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那使用互联网算不算基本需求,吹空调算不算基本需求?

  就算我们能够解决上面“全民”的问题,在2050年成立了联合政府,向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和腾讯征税为世界上所有的人提供基本收入或者基本服务,但是怎么样才算是基本呢?

  举例来说,基本教育包括什么呢?只要能识字就行还是要会计算机编程和拉小提琴呢?是只满足9年义务教育呢?还是要一直读到博士呢?

  再有,医疗服务,如果到了2050年,我们已经能够推迟衰老提升人类寿命,这种最新的医疗服务应不应该让世界上所有人都免费享有呢?如果我们通过生物技术,能让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升级,这会被认为是全人类的基本需求吗?如果不算,那我们会看到人类分裂成不同的生物种性,一边是富有的超人,一边是可怜的原始智人。

  不管怎么定义基本需求都不行,因为一旦免费提供就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接着就出现激烈的社会竞争去争夺那些“非基本”的奢侈品。而且,如果失业民众手里没有任何经济资产,实在很难想象他们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就算2050年,我们能提供的全民基本服务比现在最最的富有的人所享有的还要好十倍,但人们依然会对所见的不公平而感到愤怒。人类从来都是一种不会满足的动物,我们的快乐很少取决于客观条件,而多半取决于自身的期望。客观条件改善了,期望马上就会随之膨胀。

  所以,全民基本收入或者服务的目标只是改善客观条件,那很有可能成功。但是如果目标是让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满足,那注定了是失败的。

  在这个议题讨论的最后,赫拉利谈到如何在“后工作时代”当中找到幸福,这还是要回归到意义的问题。现今最成功的实验方案出现在以色列,那里有大约50%的极端正统派男性犹太教徒从来都不工作,他们把生命都奉献给了研读宗教经典和进行宗教仪式。之所以没有被饿死,是因为他们的妻子要工作,还有政府会为他们提供补贴。

  虽然这些极端正统派犹太教男性又穷又失业,但是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比以色列其他所有社会阶层都要高。曾经人们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国家迟早无法应对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口,一定会迫使他们去工作。但是情况似乎恰恰相反,他们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楷模而不是过去的化石。

  赫拉利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变成正统派犹太教徒。而是说:

  所有人在未来对于意义和社群的追求,可能将变得比对工作的追求更加的重要。

   

  红药丸还是蓝药丸?

  好了,到这里,《今日简史》关于“就业”这个议题的讨论说完了,似乎我们失去自己在经济上的价值已经是一种必然,结论挺悲观的。但是我还是想接着结尾的那句话往下说两句,在未来我们对于意义的追求比对工作的追求更加重要。明白了这句话今天的讨论就不会以悲观收尾。

  沦落为“无用阶级”赫拉利认为是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确定前景,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干嘛要盯着工作不放呢?难道我们不工作了,不创造经济价值了生命就没有意义了吗?怎么可能,我们人性当中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叫做自我合理化。不管在什么时候,哪怕是在“后工作时代”,我们依然可以为自己找到新的生活意义。

  举个例子,家长看到孩子没日没夜的打游戏,痛心疾首,觉得好可怜。从成年人的价值观来看,这样做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去问问那个孩子他自己的感受呢?他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吗?

  绝对不会。在游戏当中他可能是一会公会的会长,可能是服务器排行榜上一个备受玩家尊重的人物,或者是一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战友。在游戏中他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只是生活最终还是要迫使他回到现实当中来,他要工作要吃饭。

  未来我们不需要工作了,就一直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面,那不一样也是很多人共同所相信的故事吗?

  在《骇客帝国》当中,主角尼奥选择了红色药丸,因为他想要真实,这才是他想要追寻的意义。但是我就选择蓝色药丸,我觉得享受生活才是真正的意义,这有什么不可以吗?

  如果未来真是一个没有工作的世界,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呢?答案还是要问您自己。

  点击这里买次书相当赞赏晓书童2元钱!

  您的每一次赞赏与分享,我都认真的当作是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