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暑》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红暑》的影评大全

2021-01-19 03:02: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暑》的影评大全

  《红暑》是一部由杨雨豪执导,李雨林 / 栾西子 / 朱晰源主演的一部剧情 / 儿童 / 短片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暑》精选点评:

  ●7分。优秀的平庸。本片是一部令人共情的学生佳作,但它在美学、作者性两方面的保守令笔者深感惋惜。本片拥有最有鲜度的题材(小小少年拍电影)拥有最有童趣童真的儿童演员,却还是落入了“感伤变迁,再现童年往事”的俗套窠臼中。本片在剧作、导演技巧等方面确实可圈可点,值得学生团队借鉴学习。

  ●全片都很刻意 模仿是枝裕和的痕迹太明显了吧 演员也很一般,不知道好在哪儿

  ●中国电影未来20年的希望与荣光。

  ●余味定输赢的话,那它一定是上将军吧。相对于红暑,前一部放的本科毕业作品真的1逊色太多了。前半部分还以为红暑是个烂片,没想到从地震之后开始收网,实在收得太好了。一场关于时间和生命的光影旅程。respect

  ●云贵川方言太适合做电影语言了。好电影的质感不在技术而是思想。

  ●#18th ISFVF 1B 段落质量参差不一 灯光造型的怀旧美学样式流于套路甚至失真 几处穿帮明显剪辑仍有调整空间 河边日外段落生硬刻意 工厂一步之遥大逆光强配乐看到生理不适 戏中戏的选材有趣但落点乏味 这几年频繁出现的同质儿童类型短片有些审美疲劳了 和失意中年男人一样落入平庸的范式 对小演员的调教确实不易 导演能力仍值得肯定

  ●雨豪很厉害!细节好,看了很感动。

  ●3.5。小学毕业的暑假,我又报了自由泳班,还报了吉他班,和许多朋友断了联系。一场台风过后,记忆也变成废墟,我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这样看来,导演好像比我幸运不少。虹猫蓝兔、冒险小虎队,我的童年也被这些充斥。拍小镇生活,拍迷影情结,都比《长风镇》好。小影迷拿着DV延长夏天的余额,但没有《狮子今夜死亡》般对新浪潮的致敬。细节汩汩涌出,红蜻蜓、口红、橡皮泥人,父母的争吵、震后的帐篷、无可奈何的离别,“停电的时候,就想见到在乎的人”。没长大的男孩们,一个太过早熟的少女,简直是《烟花》的配置嘛。只不过岩井俊二懂得让美好延续,而《红暑》一些直给的抒情还是过了火。故事的最后,不应该让用孩子的口吻叙述成年的结局。#ISFVF18#

  ●作为短片视点太散,喜欢年代感的还原,对红色的运用,期待长片。

  ●总体上来讲,一开始觉得是岩井俊二的《烟花》,结果后面发现是姜文翻拍的版本(?)。喜欢中段那个稍稍倾斜的镜头,在工整之中的瑕疵挺吸引人的。3.5归4,期待一下长片版。

  《红暑》影评(一):现实与梦-评杨雨豪《红暑》与岩井俊二《烟花》

初看杨雨豪的《红暑》,影片放映完,环视放映厅四周,大部分观众眼眶湿润,掌声四起,时间长达半分钟,我后来还想看这部影片,终于在后来学生导演奖的展映中有幸再次获得电影票,两次观看我都能入戏并被感动,所以有了第三次观看的欲望,这一等就是一年半。在导演的阐述中,《红暑》有两条叙事线并行:爸爸的出轨和同学拍电影,但是在观影过程中最吸引我的却是小男生暗恋女孩的那条似乎被隐藏的叙事线,这也是我要对比《红暑》和《烟花》的原因,我在豆瓣短评中看到了杨雨豪对《烟花》这个电影的借鉴,很明显借鉴的是“暗恋”这个元素。

对于暗恋的表现呢,两者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却也截然不同。在《红暑》里面的“暗恋”并没有被直接表现出来,取而代之的是细节的暗示,比如影片一开始小男孩对女孩的“偷偷仰视”,以及小男孩一直没勇气归还的女孩掉落的红发簪,两个人唯一的交集是那段黄昏中的舞蹈,配以《闻香识女人》的音乐,多了一点暧昧却有点奇怪的意味,因为女主比男主高一头。如果说导演渲染了女孩的吸引力的话,那么就只有她身上穿的红裙子和撩人的玩橡皮泥的动作了,除此之外,女孩更多是作为同学存在的,因为她本身没有和小男孩发生特别暧昧的动作,更不要谈爱情。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是男孩对小女孩的“失去情结”和画外音所展现的过去与现在对比造成的时间错位的感触,表现了一种2008年四川地震背景下人们四处离散所散发出的无奈的哀伤。

相比之下,岩井俊二的《烟花》着力表现的是暗恋,幻想,嫉妒与成长。影片也采取了双线叙事,但是采用的是相同事件不同视角表现的形式。小男孩暗恋小女孩,可是小女孩却暗恋另一个男孩,这招致了小男孩的嫉妒,他幻想与女生发生的一切。与《红暑》采用“红色”的母题不太一样,《烟花》借用了水,蚂蚁以及烟花来外化荷尔蒙的喷张。做实验那场戏男孩对女孩的默默注视已经指明了暗恋的主题,这与《红暑》在一开始拍毕业照时的“默默注视”很相似。在小男孩的幻想里,一切都是那么撩人,那么美好,结束的也是那么诗意,没有哀伤。这个故事可以说隔离了时代背景,也基本隔离了现实,更多的作为一种寓言化的诗,而相比之下《红暑》有明确的现实背景和地点,可以说是更写实的。但是这两部片子都能让我深深入戏,体会其中的人物感情。

此外,这两部电影对于音乐和声音的运用都恰到好处。《红暑》中的几处我想特别提一下,在22:10秒处,母亲独自坐火车回到家,她面临着丈夫的不忠,要独自承担,她浓妆打扮让我们以为她要出去寻欢作乐结果只是一个比较远的同学聚会,谁能理解她的孤独?这时候她的不着声色的羡慕旁人的表情,加上独奏的弦音乐不禁让我们深感同情。另外一处我不得不提的就是当小女孩搬家要离开的时候,她放飞的那个红色玩具,好像又让我们回到了一开始,这时候环境声和汽车发动声戛然而止,伴奏的是舒缓哀愁的钢琴曲,感情冲击如此强烈,成为一个抒情的转折点。在《烟花》的结尾,当烟花燃起时,出现的是孩子们悠扬清脆的歌声,然后现实的声音仿佛被抽离了,烟花绽放,升起的是一首抒情音乐,这时候男孩子的幻想仿佛和当下发生的现实已经融为一体。梦与现实亦真亦假?有时候也许梦比现实更美好吧!

  《红暑》影评(二):对于后期声音处理上的一些失望

  

上影节看的第二场短篇集中的第一部短片。

《红暑》的剧本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时代变迁下动荡的人和事物,以及对美好旧时光的怀念。主人公们利用暑假拍摄妈妈日记本所记录的自己美好爱情故事这一点我也十分喜欢,不知道有没有主创自身经历的影响,所以能够有这样真实而又浪漫的表现。还有默片小剧场也很有趣。

但是在声音处理上,作为北电硕士班的作品,或者说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我觉得是有点不合格,不能够接受的。最近正好在读周传基老师的《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我所感受到的影片对于背景音乐和背景音响效果的处理在我看来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妥帖的地方,正好可以对应到这本书中的一些段落。

首先,我认为电影过于依赖于背景音乐,或者说在我看来存在滥用背景音乐的现象。在《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对声音的空间特征这一章节中,电影(电视、广播)声音的真实性这一小节中提到,“不会根据电影记录本性从生活的表象去寻找深层含义的电影创作者,忽视电影的真实空间。他们似乎忌讳摄影机记录下来的很“实”的视觉画面。”作为展现一部分人童年回忆的短片,影片一开始在我看来,其实很好的展现了主人公们所生活的充满人情味和独属于主人公们充满童年趣味的生活背景,但是短片在小男孩经过小卖部之后,就使用了一大段的背景音乐,掩盖了画面本身的声音,使画面只是画面,在我看来是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并不能让我很好的投入到影片中,而是产生了所观看的内容是虚构的这一产生间离感的想法。

其实我觉得短片主创并不是周传基先生书中所说“不会根据电影记录本性从生活的表象去寻找深层含义的电影创作者”,影片所展现的故事能让我感到是真实而动人的,只是主创对于舍弃拍摄时真实记录的声音,而习惯于去选择使用背景音乐来烘托影片氛围这一创作手法在我看来是给影片减分的地方。之后地震,母子住在街道帐篷里,音乐也似乎迫不及待地很早就起来了,电影中还有很多使用到背景音乐的地方,在我看来也不是那么必要。并且在影院的音响效果下,或者说影片后期声音的制作上,声音的分贝似乎有些过高,背景音乐不仅没有达到为影片很好的艺术加工的作用,而且并不能给我带来很沉浸的观影感受,反而拉开了我与影片之间的距离。

还有就是主创对于在脱离现实的情况下处理背景音响的做法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我的座位比较靠右后方,座位太偏所以会使我更容易受到右后方音响的影响而产生跳戏的负面效果。但是因为在观看这一短片集之后其他短片的时候,并没有产生这种现象,所以我暂且认为是电影后期音效处理的问题。电影中有两次在人物还没有入画的时候,使用位于影院右后方的音响来传达先出现的人物说话的声音。但是即使人物入画之后,我也不是能很明显的看到说话的人物是从位于影片空间右后方的位置走出来的,因为声音比人物先出现,人物之间也不能看到前后景站位的明显空间位置关系,所以使我对这一声音处理的方式感到莫名其妙。还有一次利用右后方音响的处理,是妈妈参加同学聚会时,也是先出现声音后,人物再入画,而且是因为机位的移动,从拍摄建筑物的画面右移到似乎可以看出人物是位于之前画面的右后方的空间位置。在我看来声音先出现,人物再入画这一手法本身,还有因为这一手法造成不是明显因为人物运动或者人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所带来的明显的声场变化的情况下,而是更多运用后期思维去制作立体声效这一结果,如此处理声音并没有很贴合画面,或者说是还原现实。或许主创想要利用影院包围观众的立体声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效果,但是在我的观影感受下,反而出现了跳脱于现实的间离感,让我有种声音从画面剥离的不适感,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如周传基先生在本小节所说:“要观众听清楚”对话,只管可以让人物留在前景,或者摄影机和话筒都跟着走就是了,有什么必要搞成这种图文并茂式的电影连环画,对话从不进入画面,只是成为附在图下的文字说明。”

电影声音制作从简单的录音发展到现如今的强大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支持的全方位立体声是十分漫长的过程,是前人不断试错,勇敢尝试所积累下的经验和成果(这一感受也是在观看了上影节另一部影片,《制作音效:电影声音的艺术》,初步了解了制作音效的历史和发展之后所产生的),所以对于现在的电影创作者来说,也更应该谨慎认真的对待声音制作这一环节。可能达到参加电影节要求的影片可能是需要4k画质,立体声效果,但是我认为,并不能为了呈现立体声而随意地使用这一技术,在我看来,前文提到的两处声音处理,只需要靠影厅前方的音响来传达。正如周传基先生在书中所说,“声音在声场上的远近配置是对电影本性的认识的基本观念,不是动辄可以做“主观处理”的,这是对电影缺乏认识的后期配音所带来的毛病。”我想,本片或许存在书中所说的这种问题,利用后期思维,而不是基于对电影的纪录本性的正确认识来设计声音。

书中也提到,“只有当电影创作者自觉地掌握了获得空间真实感和失真感的自由时,他才能为了崇高的美学目的而去处理电影的声音空间了。”现如今便捷的技术手段似乎很容易让电影创作者达到“崇高的美学目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大环境,电影创作者更应该去正视和学习电影的纪录本性,而不是不假思索地依赖技术,甚至因为技术手段而去做一些本末倒置的处理。

最后想说,本文基于我个人对于周传基老师在《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这本书中提到的有关电影纪录本性的认同,和我个人对于电影纪录本性的珍视或者说是偏爱而产生的对这部短片的一些想法。

  《红暑》影评(三):《红暑》为什么平庸?

  这是一种优秀的平庸。

  《红暑》是一部令人共情的学生佳作,放映的时候现场反响非常热烈,我也笑了好几次。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它在美学、作者性两方面的保守令人深感惋惜。本片拥有最有鲜度的题材(小小少年拍电影)拥有最有童趣的男性儿童演员,却还是落入了“感伤变迁,再现童年往事”的俗套窠臼中。我认为一部顶配的儿童电影不应该是这样的。

搬迁的学校,《红暑》

  提反对意见总是要准备的更充分一些。接下来我会从美学、作者性的角度来谈一谈我的观点。

  1.为什么《红暑》的美学很保守?

  美学代表了一部影片的审美。也就可以看得出导演以什么为美?以什么为趣味?在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对于00年代的风土人情带有深深的怀念,因此在外景和内景的布置上,都力求“复古、回忆”。于是,一道道象征旧时光的昏黄光线就被设计出来了。反倒是因为光线太过于匀称了,画面显得有点假。

毕业照,《红暑》

  我认为,《红暑》的美学问题最严重的是它停留在“再现童年”而没有上升到“表现童年”。再现童年,就是把作者的童年回忆进行一些艺术加工,然后以一种诗意的手段呈现出来。再现童年的本质是要以现实作为依据的,同时也受到现实的限制。这类电影的代表作是《八月》,或许也是《红暑》的模仿对象。

《八月》

  而“表现童年”讲的是作者把他在现在的年龄中的思考,附着在童年的时间线上,创造一个新的理想世界、精神家园。这类电影代表作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它就打破了现实的约束、且令人不感到虚假。

《阳光灿烂的日子》

  另一个维度,影片的导表演也可以反映影片的美学。毋庸置疑,几个活泼、可爱、率真的小男孩演得活、演得像,他们的表演也引发我的强烈共鸣。这一度让我以为导演想要追求的美学是“真实”。然而,那个女孩子的角色却让我失望透顶,小男孩们的闪光点被她抵消了。

  女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她太漂亮了,以至于和影片的其他内容格格不入。还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不光是选角问题,导演在处理这个角色的方法,也同样值得商榷。

  在现有剧作的基础上,女孩子的台词其实并不多,而且比较刻意。也就是说,女孩子只要一讲话,一定要交代一些什么情节、或者是一定要塑造一个什么形象。以至于弄得太死,失去了活性和真实。

河边嬉戏,《红暑》

  我根据我的记忆,具体说一说(个别表述可能与影片不一致,但我尽量做到表达原片意思)。

  一开始,男孩们给女孩子吃棒冰,女孩子不吃——塑造女孩子“端着”的形象,为后面的转折做铺垫。

  当天晚上回去的时候,女孩子说“明天我肚子疼,后天再拍”——交代了女孩的年龄,在女孩的这条线上似乎想要做一个“少女成长”的表达。

  女孩的一句台词“只有在...的时候,才能见到在乎的人”——以一句无心之话点明主题,与后面男主一家人团聚这个情节形成互文关系。

  男孩们问女孩:“你为什么不学四川话”,女孩说“我一二年级在XX省、三四年级在XX省,我不知道我是哪里人。”——表达导演对于文化认同的探讨。看似深刻,实则浅显。

追忆昨日,《红暑》

  女孩子应该是一种怎么样的形象?这也许没有那么重要。但重要的是,一定要说服观众认可这种形象,不会觉得虚假、刻意。从拍糖水照片的角度来说,这个女孩子确实是一道明丽的风景线。但我看完整部片子,唯一让我感觉不搭的,就是她。

  2.浅谈《红暑》作者性的得与失

  作者性是一部影片和其他影片不一样的根本所在。《红暑》在这方面明显下足了功夫,我们通过“摆拍骑自行车”、“小孩跳舞”等段落都可以看得出导演本人对于拓展作者性的尝试。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佳句并没能连成佳章。在工整细致却又平平无奇的视听语言衬托下,《红暑》与其他相同题材影片趋于质同。

摆拍骑自行车,《红暑》小孩跳舞,《红暑》

  如果让我试着去分析《红暑》的导演构思,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一切创意点,大多源于“混搭” ,而且是一种利用年龄做文章的“混搭”。这也许和导演构想存在一定出入,但不失为一个解读影片的角度。

  因为成年人拍电影的故事已经拍烂了,所以拍一个小孩子拍电影的故事;两个成年人跳舞,男高女低,这已经拍烂了,所以拍一段小孩子跳舞,而且还是女高男低;诸如此类把成人生活嫁接到儿童世界的做法比比皆是......令人遗憾。

  结语

  《红暑》是有观众缘的,我相信他会在isfvf拿到一个“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它高度工业化的精准调度也相当值得学生团队去学习。但是,这不代表儿童电影的明天,也不代表学生作品的颠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