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出自卑,走向快乐(2)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走出自卑,走向快乐(2)

2012-12-28 20:53:44 来源:未知 阅读:载入中…
分页标题#e#

  珠宝的历史长于人类地球诞生之后不久,钻石就已经在地球上结晶。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是要向钻石致敬的。一块最年轻的钻石,年龄也有10亿年。

  与人类脆弱生死轮回不同,钻石一旦形成,便是永生。这种特性,让它具有了阶级性,成为地位财富象征。它使需要仔细鉴别的贵贱高低一目了然。其实,没人能真正拥有珠宝,不过是暂时的保存。好比一个银行职员,虽然过手大量金钱,但那和你又有多少关系呢?下了班,你还是要回自己的家,过自己的日子

  据说在地质学家办公室里贴有一条标语——“钻石不过是因为压力改良的煤块,而且是缺氧的煤块。”可谓一言中的。

  所以,不必在珠宝面前气馁。说起来,现在要想表明身份,比古代要难一些。那时候的酋长,无非是在头顶上插高耸的羽毛。到了皇帝那会儿,就要穿绣着特定图案的龙袍,出门的时候,要黄土撒街清水泼道。官至几品,穿戴上有一定的规定,不得僭越。所有这些外在的标志,无非是让等级一目了然

  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但无所不在歧视依然顽固地存在,它们乔装打扮,用新的形式演绎古老命题。过去有钱人穿绫罗绸缎,现在形形色色廉价化学纤维可以仿出逼真的绸缎效果,于是人们只好创出了名牌这种东西。它们制作精良,但再精良,也不值那么昂贵价格。于是美其名曰品牌附加值

  什么叫“附加值”呢?说穿了,就是穿这种衣服的人多是有钱人,表明一种身份。这种口碑一旦形成,这些物品的使用价值就退居二线了,站在最前列作用是标明拥有者的身份。过去的人靠顶戴花翎显示地位,现代的人不能在自己的脑门上贴上字条,说我拥有多少财产,拥有多高的地位,其中的某些人,就靠名牌来衬托身份。这就是需要名牌的心理学诉求

  名牌成了虚荣的人们表示财富和地位的翎毛。把这些想通了,你就有了底气,不会在奢华面前膝盖发软。或者也可以稍微软一软,但之后就坚定起来,昂然向前走自己的路。

  6. 面对自己买不起的衣物

  人不必穿的太华贵,太绚烂,太匪夷所思,这违背了服装初衷总会有自己买不起的东西,我的方法是悄然走过,连头也不转过去。也不给自己列出时间表,决定在某某时间之前挣到一笔钱,把这件衣服买下。人不能成为任何人的奴隶,当然更不能成为一件衣服的奴隶了。

  7. 大中小学同学聚会的场所。

  中国人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同学有个特殊称谓,叫做“同窗”。很喜欢这个词,觉得有一种旷远和依偎之感。窗不会很大,一个窗口,只能容下一两个脑袋凭窗远眺。彼此能感觉到体温目光一起射向云端。中国人恋旧,特别是大家成年之后,先是各自打拼,有一段时间似乎淡漠了,彼此不通音讯突然间,大家就像雨后的蘑菇似的从地下钻了出来,一传十十传百的,就都汇合起来。这时各自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婚姻等等,就有了不同的分野。原本都是一起批量印刷出来的书,此刻有的成了精装书,有的被翻皱了书页,有的夹着精美书签,有的被人折了角撕了页,有的被人拿在手里朗诵,有的几乎被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这种场合,来的多是踌躇意满者,缺席的多是穷困潦倒者。民间有个形容,出门的年轻人跺着脚说:“我要不混出个样来,就不回来见父老乡亲……”其实细想起来,这话不在理。聚会,念的是友谊,不是名利场的大比武。所以就算你只是平头百姓,也可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聚会的场所。

  我在小说女工》当中,就写了这样一个女子电视剧中有这样的镜头:当年她是班上的中队长,后来当了工人,之后又下了岗。同学们到老师家聚会,她帮老师打扫卫生,在厨房忙活。大家来的时候,她去开门,同学们居然没有认出她来,以为她是老师家请来的保姆。面对那种难堪,她从容应对,同学们一点都没有小看她,反倒说要向当年的中队长学习。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理想主义描写?我衷心希望同学们聚会的场所,充满了温馨、平等的友善

  岁月流淌血液里面的经历,是藏在心灵树洞里的故事。然而它也会轻易地从你的生活姿态流露出来,并获得回应。只要你不再自卑,万物为之静好。

  8. 在国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