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先从自己做起(4)
去掉执着,净土就在我们的心中无常和如幻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原来我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正是我们烦恼的根源。心念执着于外物,烦恼才会随之而生。执着的心就如同蔽日的云。只有去掉执着,才能显出佛性。正如云门文偃所说:“终日说事,未曾道着一字;终日着衣,未曾挂着—丝。”这是禅者的境界。如果真能如此,那么人间便是净土,而净土就在我们的心中!
尽心尽力就会创造奇迹世事无常,我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厄和挫折。遇见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困难时,你都是怎么看待的呢?不要把自己禁锢在眼前的困苦中,眼光放远一点,当你看得见成功的未来远景时,便能走出困境,达到你梦想的目标。
用智慧把人生看得透透彻彻我们的思想,就如这一只杯子。如果里面已经装满了水,智慧之水就不能再注到它的里面了。这个杯子中已经装满了的水,就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而要感悟禅的智慧,必须从这种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清空归零,打开自己,这样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我们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许多身患重病的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因为治疗而带来的苦痛。也许对他们而言,生命早就失去了意义,每天凭借求生的意志在坚强的存活,是因为身边亲人企盼的目光,因为他们的活着,能带给深爱着他们的人难以言喻的快乐。
抵制诱惑保持淡定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保持一种禅定的境界,才能心性安宁,远离烦恼,从而实现宁静的自我。
明确目标知非便舍生活不需要过多的欲求,否则它们会牵扯到你过多的精力的。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执意于财富和成功的追求,事实上财富和成功并不可能让你的幸福永驻。有明确的目标,人生才有坚定的方向。最不幸的人是确定目标后,却不自觉地偏离了航向,甚至与目标截然相悖。人生的不幸不在于身陷困惑,而在于不知道已身陷困惑。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友善地接纳别人宽容产生的爱友善地接纳别人,真诚地帮助别人,你的人际关系必能和谐,那些本来怀有恶意的人,也不会对你造成伤害。相反,如果你处处提防别人,就算没有恶意的人在你眼中也会变成了有恶意的了。
不盲目追求幸福自会得意人生人生只有一次,没有人希望自己活得浑浑噩噩。但是,若想活出生命的真意,享受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生活,就必须依靠自己把握方向,不为外力所控,充分利用时间与潜能,发挥个人特质,并与宇宙万物相契合。人人都可以通过内在的省思,提升日常生活经验的层次,享受超越自我、得意人生的狂喜。
掌握永恒的真谛把握当下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先把握当下。你希望战胜他人,那你必须先战胜自己。你希望获得成功,你必须先经历失败。唯有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扼止住命运的喉咙。
生命中最宝贵的本心本性禅的智慧,就是要我们关注我们的心灵,善待我们的心灵,停下匆遽的脚步,聆听真实生命的声音,从而使生命多一份从容与淡定。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追逐、应对衣食、名利,而偏偏忽略了心灵。心灵恰恰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本心本性。
与人为善予己立足不要看不起身边不起眼的人,与他们为善,好好地对待他们,这就等于在无形中为自己埋下一粒友善的种子,这颗种子关键时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相反,如果你不与别人友善,别人也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像“毁树容易,种树难”一样,为好人难,得罪人却容易,哪怕他的力量不如你,但若要与你过不去,你也会大受其害的。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人的一辈子就像梦一般缥缈易逝,抓不住。在一辈子中开心的事情有多少?在哀时光之须臾,感外物之行林中,不如把周遭的俗事抛开,将眼前的争逐看淡。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不能消受的,不也经过这短短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好解不开。
多一份宽恕就多一位朋友宽恕别人,这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真正地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宽恕别人的过错,这更加困难。当你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别人过错的时候,你便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因为你已经放下了责怪和怨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你都能够报以甜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