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07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经典读后感10篇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是一本由[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一):星际武侠的诞生

【这颗行星有个问题,那就是:星球上的绝大多数居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不开心。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过许多解决方案,但绝大多数都和某种绿色小纸片的流动有关。这可真是怪事一桩,因为从头到尾不开心的又不是绿色小纸片。于是乎,问题依然如故;很多人过得一塌糊涂,其中大部分更是生不如死,连戴数字式电子表的也不例外。】
开头就很惊喜。在三分钟就决定一本书生死的年代,上面这段话,足以证明《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至少成功了一半。
一口气读完,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不得不感慨下,这脑洞,也是没谁了。再仔细回味回味,这特喵的不就是星际版的武侠小说吗。不信我们重头到尾来捋一捋。
开篇就不一般,直接高潮——地球毁灭。这就好比主角一出场就被灭了门。什么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啊七大叔八大姨全都死翘翘。什么?你说主角好惨。那必须的啊。编剧要是让主角按照读书→ 上大学→ 工作→ 结婚→ 生子的剧情走,早被吃瓜群众扔鸡蛋砸死了。这是绝大部分普通人的剧本,大家花钱花时间当然看点不一样的,越刺激越爽,上来就死人才够味。
当然啦,被灭门的原因有很多了:对头寻仇(李莫愁和陆展元),武功秘籍(九阴真经),绝世武器(倚天剑屠龙刀),阴谋诡计(诛仙张小凡),或者编剧罢工偷懒不给理由一言不合死全家也行。
在这本书中,地球被毁的原因就比较操蛋了——银河系要修一个超空间通道,很不凑巧的是,地球挡路了。为了增强这种荒诞感,作者讲了一个钉子户故事(强拆并不是大天朝的专利23333)。英国镇议会想拆掉一个屋子修一条公路。不凑巧的是屋子主人亚瑟并不愿意。他喜欢他的屋子,并不关心那条公路。于是故事就以亚瑟躺在烂泥堆里阻止推土机开头了。
亚瑟是一个电台员工。30来岁,黑发,高个子,无论从相貌,学历,事业哪个方面来说,他都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这样的男人,在地球上任何角落一抓一大把,动物园的猴子都比他们稀少。然而,当亚瑟躺在泥堆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十几分钟后,他将卷进一场前所未有的冒险中,更为神奇的是,他将成为这场冒险独一无二的主角。而这一切都源于另外一个男人——福特。
武侠小说里,男主被灭门后通常会出现一个神秘高手救他一命。福特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
这个神秘高手可能和主角有旧(主角父亲曾经救过高手一命)或者没有半毛钱关系纯属心情好。在这本书里走的是后者的剧情。福特表面的身份是一个蹩脚的演员,时常失业。事实上他这份工作干得不错,以致于没人发现他真正的身份——银河系流动调查员——为了完善一本书——《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而来到地球。
当然,福特路过的时间有点长。在地球收集情报的时候不小心被困在了这里,一待就是十五年。十五年的时间里,福特从未放弃回家,一直搜寻着飞碟的信号。在亚瑟躺在泥堆得那天中午,好消息是,福特终于接收到了天外信号。然而不幸的是,这是一个坏消息,飞船并不是来接福特的,而是来毁灭地球的。原因前文已经说了,地球挡路了。
大爆炸开始前,福特把和他和亚瑟被传送到了太空,毁灭了地球的飞船救了他们。更确切的说,是飞船上的工人救了他们,但是飞船的主人沃贡人就不是那么好心了,发现他们后,立马把他们推出飞船,丢向茫茫太空。没办法,在遇到正确的人之前,总要走几个弯路的。这一点,不管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如此。
这就好比神秘高手救了主角一命,但是高手也身负重伤,两人暂时逃进了一个山庄/军营避难,但是山庄/军营的主人不但见死不救,还落井下石。在两人快要山穷水尽挂掉的时候,终于有一个/伙人脚踩着七彩祥云,从天降临。不用说,来的必然是主角的人,于是主角团齐活,主线任务开启。
书里救人的英雄没有七彩祥云,不过豪华升级版飞船倒是有一艘,更有一个拉轰的名字——“黄金之心"。飞船性能怎么逆天质量怎么过硬都不用详细介绍,光听名字就知道牛气哄哄的,我们只需要记住这点就行。
通常在武侠小说的套路里,救人的都不是小人物,更何况是身为主角团的一员,自然自带主角光环。要么是离家出走的公子哥要么是逃婚的千金小姐,身边还得跟着个不离不弃的丫鬟仆人。
书里更牛掰了,直接安排银河系总统赞法德救人。亚瑟和福特被沃贡人推出飞船后,在快嗝屁的前一秒掉进了总统飞船。除了赞法德外,飞船上竟然出现了亚瑟昔日暗恋的女神翠莉安。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没办法,编剧们的狗血怎么着得撒够两碗大妈们才会买账。然后,飞船上还有一个唠唠叨叨常常思考人生的机器人马文——恩,仆人也有了。更有趣的是,这艘飞船竟是总统偷来的,惹得一大堆银河警察追捕——不听话的儿子/女儿,组织当然得派人去抓回来。
人到齐后,金庸们通常会让主角团无意间得到一个藏宝图去寻宝或者去武林大会打个酱油或者搬板凳围观神剑出世,也就是换个地图去打怪升级的意思。
回到本书里。总统赞法德偷了艘牛X的飞船“黄金之心”,逃亡过程中获得亚瑟*1,福特*1。好人有好报,随后赞法德就触发了新剧情——玛格里西亚星球冒险。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偷飞船的原因,只有“黄金之心”才能找到玛格里西亚星这颗古老的星球。至于赞法德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可能是这颗星球存放着旧银河帝国半数财富吧。当然,宝藏不是那么得到的,总要一波那么三折才行。(编剧:废话,不然怎么拖剧情)
他们降临玛格里西亚星球后就受到了星球防御系统的攻击,四个人就此失散(别担心,会重逢的)。亚瑟从团战模式变为单人模式,在他深入玛格里西亚星的过程中,亚瑟慢慢意识到地球被毁灭,似乎另有隐情。这一切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让我们一起走进玛格里西亚星。
亚瑟独自探索的同时,新的人物解锁——银辟法斯特,玛格里西亚星球的居民。正是通过他,亚瑟知道了一个本该和浓厚星云一起烟消云散的真相。
你能想象吗?你一直以来的生活,其实都是几个“人”设定好的。你从出生牙牙学语青春期荷尔蒙躁动再到青年期激流勇进,等等一切你的活动,你的思想,其实都只是一行行的代码在运行。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一个问题所谓的终极答案。
如果上面的话我还没有说明白,那我换个简洁版的表述:
有一天,一个超智慧泛维度的物种族闲得蛋疼,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于是造了一个超级电脑来回答这个问题。哪知道这个问题太过深奥,这台叫深思的电脑不得不写了一个程序去计算。程序有些复杂,所以需要一点时间运行,不长,也就七百五十万年。超智慧种族向来不缺时间。七百五十万年后,程序终于运营完毕。深思终于能够回答这个有关生命、宇宙及一切的终极问题。于是七百五十万年后,它给出的答案是:四十二。
超智慧种族不答应了。这算哪门子的终极答案!于是在他们暴走前,深思自行设计了一个新的电脑再去计算这个终极问题。这次程序在新电脑上运行的时间比之前长一点——需要一千万年。为了确保程序运行的准确性,超智慧种族化身为新的形态,去新电脑里面指引程序的运营。于是我们科学家的试验室里多了很多那种白颜色毛茸茸在铁轮子里转圈在迷宫里乱钻学习振铃喝水吃奶酪的生物。看似好像是我们用他们做试验得以了解我们人类自己,但其实他们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我们的思路
这个新电脑的名字就叫地球。令人遗憾的是,在地球程序一千万年运行时间期满的前五分钟,他被毁灭了。
所以,明白了吧,这一切都是老鼠的阴谋。我们吃饭喝水睡觉读书结婚生子,只不过是一个超智慧种族一场突发奇想的游戏。就好像是,有天我们累了,休息下喝个下午茶打发时间。在人家眼里,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个数字和电子符号。而我们,还自诩是什么万物灵长,简直可笑。
真相太过骇人。一般主角听说灭掉自己满门的是自己从小敬仰的三叔/一手养大自己的师父/最信任好朋友通常都会奔溃。亚瑟也不例外。然而更奔溃的是老鼠们。他们忍受着异形的不便,在试验室里兢兢业业地引导人类接近他们想要的真相,哪知道在得到答案的前五分钟,一切化为乌有,一千万年的等待毁于一旦
好在他们很快想出另外一个主意:亚瑟作为幸存的地球人,最终答案肯定在他的大脑。所以他们打算破开亚瑟的大脑提取答案。当然他们没有成功。一般在高潮阶段,主角即将被吸食全身功力被推进熔炉殉剑前,都有一不小心出现点什么意外。而主角总能在这场意外里逃脱,从未例外过。
书里的这场意外来得也很及时。原来,追捕赞法德的警察到了。警察们的到来引发一场骚动,成功干扰了老鼠们切割大脑的行动。亚瑟在这场混乱中逃出,一直逃到了宇宙尽头。
在宇宙尽头那里,有一家餐馆。那就属于另外一个故事了。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二):通篇冷笑话的 "搭车客" 指南

五部曲的第一部。说起来这次看的是二周目了,第一次看是在2年前,当时只是觉得这本书很欢乐,情节在我重新捡起来看的时候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次重新拿起来复习了一遍,缘由说来也简单,在我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的现在,这本《指南》足够短小精悍,看起来不费力。
故事大概很多人都很熟悉了,为自己不争气的记忆力写个梗概。地球被“拆迁办”给拆了,亚瑟被朋友、外星人福特所救,搭上了“拆迁办”沃贡人的飞船,本以为逃过一劫的他们被船上的沃贡人发现并扔到了太空中;另一方面,银河系总统赞法德偷了一艘载着不可能性引擎的飞船“黄金之心”,想去寻找传说中曾以定制星球而无比繁荣、现如今因为全宇宙的经济萧条而休眠的行星玛格里西亚。因为黄金之心引擎的特性,亚瑟和福特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搭上了飞船,合流后的主角们竟真的找到了玛格里西亚。在这里他们得知了一系列令人惊愕的事实:宇宙的终极答案——42;地球只是为了解答哲学家们探寻如何解释宇宙终极答案(42)而定制的一部计算机,结果就在快得出结果的前五分钟被拆迁办给炸了;定制地球的高等生物是老鼠.....虽然地球毁了,但哲学家老鼠们觉得可以从亚瑟的大脑切片中探寻答案,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鼠雇佣的警察的生命维持装置突然损毁,原因是连接着生命维持装置的飞船与黄金之心上的机器人马文聊了会儿天,因为与马文的交流实在是太无趣了,飞船选择了自杀...
故事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很扣人心弦的,但是这二周目最大的收获倒不在于此,最大收获莫过于作者这个英国人冷到无以复加的那些冷笑话了。比如老鼠们发现亚瑟逃跑了,他们纠结了一会该怎么向信徒解释42的意义,最后竟觉得迪伦的歌词挺顺口的,就这么诌吧:
——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 42!
通篇都这么冷.....
我看的这个版本的翻译是品质保障的姚向辉(By叔),各种考据简直丧心病狂。管他作品好不好卖,拼了命也要把标题翻译成”搭车客“也不用大家更熟悉的《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样的坚持必须买买买。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三):大号洗澡毛巾

书-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把基于单个超微57型亚介子电脑的逻辑电路连接在一个挂载强布朗运动发生器上的原子矢量绘图器上就可以制成一台有限概率发生装置,进而就可以研制出无限非概率驱动器发动机。从这句话看出这本书是硬科幻,而作者在一本正经的扯淡。
  道格拉斯可谓是科幻界的周星驰,全书充斥着无厘头和无厘头之间的有趣对话。
  故事主线和笑点都有点类似《银河护卫队》,内容是,最后地球人阿瑟,机器管家马文,两个脑袋三条胳膊的银河系总统赞福德和从参宿四旁小行星上来的福特,一起在宇宙间漫游冒险的经历。他们的坐骑“黄金之心”号飞船驱动器就是基于本文第一句提到的无限非概率驱动器发动机,也就是说这艘船可以到达宇宙间任何一个不可能到达的点,完成所有概率小于等于零的事情。
  由于为了开发银河系偏远地区所要修建的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正穿越太阳系,所以宇宙拆迁队就把地球摧毁了。星际漫游者福特为了融入地球成功扮演了15年的“失业者”(其实是地球太偏僻,15年间竟然没有一艘路过飞船),地球毁灭前5分钟,福特带着他同为loser的好友阿瑟登上了拆迁队的飞船。
  福特的背包里有一个亚以太感应微型仪器,一部基于微亚介子形式电子化出版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以及一条大号洗澡毛巾。这几件里面毛巾对于一个星际漫游者是最重要的,想知道原因就自己看,解释的天衣无缝(我差点就相信了)。
  拆迁队飞船主人是一个沃贡人,对沃贡人最好的解释是宁肯死也不要听他们念诗。 有一次在朗诵他的史诗巨作《关于一个盛夏清晨我在自己腋窝里找到一小团绿色油灰的颂诗》的过程中,四名听众死于内出血,其中银河系艺术诈骗委员会的主席在啃掉了自己的一条腿后才得以幸存。
  在听完沃贡人的诗后,半死不活的兄弟俩被扔出飞船,恰巧被黄金之心后救到。船长正是银河系总统,因为他偷了这艘黄金之心号,目前正在被半个银河系警察追捕。赞福德就是一个痞子,至于他为什么能当上银河系总统,因为全银河系中心知道权利是怎么运行的人只有6个,而这里面就一个痞子就是他。在突然偷了宇宙首艘无限非概率飞船叛逃后他成功入选“全宇宙最没品位的人”评选活动并胜出,突破了他6次蝉联此项活动冠军的记录。
  飞船上的机器人马文是本书最逗的,啊~东西。比人类聪明5万倍的马文每次沿着阿瑟思路回答问题时总感觉要短路(但在阿瑟和我看来,马文更像是个傻子),马文总是抱怨自己身上的轴承不好使,一天下来,身上的二极管酸麻胀痛(这么高级还有轴承二极管)。马文和飞船上的智能系统艾迪都是天狼星机器人公司总部的产品,因此马文总是抱怨艾迪,尤其是对方的~门。
  “奥,上帝啊,我太沮丧了。这儿又有一扇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臭门。生活!别跟我提什么生活。”
  至于艾迪,就像一个更年期的母老虎,对飞船上的一切都虎视眈眈。危机时刻飞船的备用系统(和她性格相反的系统)启动了一会儿,然后这货竟然一直对赞福德嚷嚷着要讨回个公道,已经决定不在艾迪地盘上和它斗气的赞福德这样说。
   ‘’如果你还不赶快开门的话,我就会直接冲进你的主数据库,删掉一大堆东西,重新给你编程,你明白吗?”艾迪一听之下镇住了,停了—会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书中还有一个小细节特别好玩,面对一个超智能系统,你所能做的最有挑战性事的就是伸着手指头数数,这就好比你冲到一个人面前不停的说“混蛋,混蛋,混蛋”。因为这是此时你唯一能证明你相对于智能系统的独立性的方法。
  至于情节就不再多透露了,接着黏贴几句有意思的话。
   经过了数千年,这支庞大的舰队穿越太空,最后来到了他们所碰上的第一颗银河系的行星——恰好是地球——在这里,由于严重的尺寸误算,整个攻击舰队不巧被一只小狗吞进了肚子。
   
     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正在和别人的老婆通奸的男人,看见那个当丈夫的走进房间,换了条裤子,对天气发表一通没头没脑的评论后又离开了。
   
    我非常无聊和沮丧,所以就跑过去把自己和它外面的电脑对接口连了起来。我对那台电脑说了很久很久,向它解释了我的观点,从宇宙一直到他自己。” “然后呢?”福特追问道。
  “然后它就自杀了。”马文说,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四):有关银河系搭车客的热门问题

     (社会学概论作业兼非正常书评)
       
       是的,这个题目,不是“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FAQ About Time Travel,这又是另一部有趣的英式电影了),而是“有关银河系搭车客的热门问题”(FAQ About Galaxy ’ s Hitchhiker)。我的回答没有《大银河系百科全书》那么权威,更没有《银河系搭车客指南》那么受欢迎,诸位便姑且看之吧。
       英国人特有的冷幽默几乎可以成为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正如沃贡人是出了名的厌恶搭车客,又如丹特拉斯人是天生的美食家和好厨子。道格拉斯•亚当斯显然是个典型的英国人,所以他把整个银河系都写出了大不列颠的独特风情。
       ——然而有趣的是我总是能从中读到那么一丝戏谑与玩世不恭之意,对其风格也觉得特别地熟悉。后来了解到亚当斯原来曾经和巨蟒马戏团(The Monty Python)合作过一段时间,于是这一疑惑便豁然开朗。伟大的The Monty Python!
       本质上,《银河系漫游指南》讲的是一个历险故事,只不过主人公们游历的范围大了些,在拜访了玛格里西亚星球后又准备去宇宙尽头的餐馆吃一顿;意图购买此书为孩子普及些许宇宙科普知识的家长们可能要失望了,然而它何尝不能说是一本真正的“百科全书”?——即使是我这样一个旁观者兼局外人,也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到这个同样叫做“银河系”的世界的社会架构。
       这不仅仅是对亚当斯的想象力的夸赞,也不仅仅是在为“社会学源于日常”提供例证,而是因为书中所谓的宇宙社会几乎就是地球的翻版:极为类似的社会制度、社会阶层与社会关系——对了,还有一位总统、一场含糊其辞的选举与一个颇为复杂繁冗的官僚制度——这对我们来说绝对不算陌生。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除开众多的相似性,书中的银河系与现实地球社会最为显著的差别与特点,或许就是空间范围大小的不同与种族之间的差异:银河系下辖的空间是如此之广阔,以至于宇宙飞船取代汽车成了宇宙旅行的基本工具,同时也催生了庞大的宇宙“搭车客”(hitchhiker)一族——你我都心知肚明,这所谓的“车”只是字面上对过往的一种致敬与怀念——以及风靡全宇宙的、价格便宜又友好的“非同凡响的圣品”——《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而强调宇宙间不同种族间的差异则是科幻小说中永恒的主题之一,此书也概莫能外,但这种远远超出肤色、人种差别的差异却少见地并未引起种族间的对立与冲突——举个例子,丹特拉斯人最多只是在心里鄙视一下沃贡人并且找些令其不快的事来娱乐自己罢了——这一点也是极为有趣的。
       非常自然地,空间在范围上的极大扩展——附带着无限边界与平行世界的可能性——对整个社会有何种影响,以及差异巨大的种族间为何能实现相对的和平共处,是我对书中这个银河系世界的观察与提问。我也将在下文一一给出我对此的解释,以及它们对于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有何帮助。
       让我们先从这片广阔的空间说起。空间并不是真正“空无一物”,也不是“空无价值”。曾经,在不起眼的地球上,一位对宇宙来说同样不起眼的学者Henri Lefebvre将空间视为一个城市与社会的基本单位与社会的“产品”与“中介”;空间还代表着特定的“准入权”(access),拒绝或者接纳特定的群体。而当我们仔细审视《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的这个宇宙社会时,便会发现这个现象依旧神奇地存在着:尽管失去了具象的形式——比如装着铺地、两旁栽满绿植的道路——空间仍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无论是星球自身、星球之间还是星球内部,都充满了所谓的空间,人们也习惯以空间作为尺度与衡量工具。
       常识告诉我们,宇宙中绝大多数的空间是处于真空状态的,显然这不是个适宜绝大部分种族生存的环境;何况这段空间也是长得可怕,所以大家都需要依赖于宇宙飞船来进行星际旅行——技术进步看起来也没有解决飞船体积庞大、人手众多的老问题,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一座宇宙飞船,在周末跑到别处去消遣消遣的——我们在其中就看到了空间“准入权”的影子:非此即彼地,如果没有飞船作为维生工具,你就没有“权利”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更遑论获得空间中的资源与利益。
       “准入权”的严格限制条件自然难不倒拥有无穷智慧的民众:他们挖掘出了“搭车”这一古老的资源部分共享模式,也不忘记遵循一个搭车客应有的美德——比如,随身携带一条毛巾,这是来自《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亲切提醒——从而获得了部分的空间“准入权”。当然这也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这不是一个严格的契约关系,若是一个搭车客不幸遇上臭名昭著的沃贡人,便只能自求多福了。
       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地球,转回中国。谢天谢地,这里的空间并不像宇宙那么幽深可怕,我们也无需担心因为自己没有一艘飞船而不敢外出散步。但是空间依然是存在的,“准入权”也一直是,并且表现得更严格:我们如果想要进入一个都市空间,在物理上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在其他层面上呢?户籍、工作、住房……以空间为中介,这些因素无一不在排斥着外来者。我不知道这种被排斥的感觉——可以进入都市却难以获得进入都市空间的“权利”——和孤身一人漂泊宇宙相比,哪一个更为糟糕。
       这或许也是为何我会更加喜欢《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的社会——一个更加广阔也更加自由的地方——的原因。虽然有时需要填写一些繁琐的表格(但我对科层制的固有缺陷表示理解),但只要拥有一条毛巾,你就很有可能被善意地捎上一程。不过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猜想在每个星球内部也会有类似的排斥,只不过在书中这场“说走就走”、随性而为的旅行中没有空间得以展现罢了。真是个坏想法。
       另一处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书中的这个宇宙极其和平——尽管有那么多的种族,其体形、样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间的差别简直不能更大了,但是我们几乎看不到不同种族间的巨大冲突与歧视——沃贡人有死敌么?丹特拉斯人有因为鄙视沃贡人而不为它们服务么?玛格里西亚星人更是把生意做到了全宇宙。就好像,大家都看到了彼此的差异,却像《皇帝的新装》里的人们那样故意将其忽略。
       这确实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在“神奇”的地球上,仅仅是因为肤色的差异就导致了绵延百年的歧视、冲突与隔离;更有甚者,有群人不会关心肤色(反正都是一样的),只关心你的户口所在地或者年薪,好决定他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而在科幻作品中,这种冲突也绵延不绝,并且多数也是发生在同种族间: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当然还有《第九区》。
       我可以理解这种冲突,毕竟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宇宙中,大家都要竞争数量有限的资源;那么为什么在《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这一部分是缺失的呢?银河系这一巨大的melting pot为何能一直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状态而不沸腾?
       空间——是的,还是空间——是我给出的第一个解释。正如之前分析的那样,这个社会的各个单元实体之间的距离是较远的,并且实体之间的交流呈现出一种很奇怪的状态——按照《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热卖程度,星际的搭车旅行应该是一件比较热门的行为,这也非常容易导致不同种族的搭车客与飞船主之间的交往;但是跨种族的交往往往只在旅途过程中发生——无论在书中还是在改编的电影中——星球自身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状态,而像地球这样位于偏远地区的小星球更是少人问津,在指南上的信息也是少得可怜(“基本无害”可真是个好评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搭车已经成为了一个宇宙的默认规则,并且搭车客和飞船主都可以不用见面,除了极度厌恶搭车客的沃贡人,恐怕飞船主们都愿意与人方便;这种短暂而微弱的社会联系恐怕也很难产生根深蒂固的歧视与冲突。
       此外,虽然银河系是一个松散联结的社会,但它还是有着一个相对完整的政治制度以及其代表——总统——的。也许这一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血腥的过程,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一为各个星球所认同的社会制度有效削弱了不同种族间产生冲突的可能性。
       镜头再次转向中国,我们接着探讨进入空间的权利。如何消弭当下严重的社会排斥现象?空间自身所能做的并不太多,毕竟它不可能延展到像宇宙那样广阔;但是空间可以被规划、被调整,制度也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当下我国的阶层差别在空间上还是表现得很明显,诸如“学区房”等以金钱换取优质资源的行为也屡见不鲜。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弱化分歧的尝试。
       最后请允许我将崇高的敬意献给道格拉斯•亚当斯,著名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及其四部续集的作者、科幻作家、广播剧作家、音乐人、环保活动家……还有什么头衔是他没有的么?斯人已逝,我无从得知亚当斯是从何处得来的灵感,从而写就这一本关于银河系的百科全书,但我相信他一定时常仰望星空,时常思考人生,想常人之不敢想。他的思想是如此宽广,以至于孕育了一块宇宙,一方世界。
       但也许我从《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事还是:如果下次看到海豚们纷纷逃离了地球,一定要镇定地带上一块毛巾,到小酒馆点上六品脱的啤酒,然后静静等待……Don ’ t panic,好戏就要开始了!
附:读书报告要求
写一篇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读书报告
一篇好的读书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对所读书目主要内容的简洁综述。
2、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简要介绍。
3、富有洞见的评论与感想。
其中,对书目的评论,最好集中一点、以小见大,切忌铺陈过开,泛泛而谈。评论的主题,即可以选择该书的核心观点,也可以针对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乃至作者赋予或者读者重构的社会意义。
一篇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读书报告,还应关注至少一个下列问题:
1、哪些社会结构性因素(如性别、种族、阶层、年龄、教育等),影响了书中的人物经历和故事发展?这些结构性因素又是通过哪种方式、如何影响了书中的人物和故事?
2、哪些社会制度性因素(如家庭、教育、产权、司法等),影响了书中的人物经历和故事发展?这些制度性因素又是通过哪种方式、如何影响了书中的人物和故事?
3、书中的社会存在哪些特点?与当下中国社会相比,它们有着哪些相似或不同?这些相似或不同,又能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提供哪些帮助?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五):脑洞大开

很有名的一本书,还有同名电影,讲述的是在地球上的人忙于强拆时,地球因位于一条待建的宇宙通道上而被强拆,幸存者只有一名叫亚瑟的人,他得救是因为他的邻居是一个被困在地球上的外星人,在地球被拆前,外星人福特·大老爷带着他幸运地搭上了一艘宇宙飞船,二人从此成为搭车客,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事件。
此书的特色是古怪、嬉笑的行文风格,其中暗含着许多讽刺和冷幽默,比如沃贡星人带有杀伤力的诗、银河系规划委员会的官僚、老鼠住在地球并一直在引导人类等等等等,另外许许多多无厘头、神奇的奇思妙想遍布全书,如毛巾的各种(包含心理学)价值、无限不可能性引擎飞船因其无限不可能而同时出现在宇宙任何一处、一个全宇宙圆珠笔都会前往的圆珠笔星球等等等等,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眼界大开,不禁赞叹作者的想象力。
总之,这是一本神奇的、让你跟着疯狂的、挑战你想象力的书。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六):冷酷而悲观的幽默

“这本书的幽默感冷酷而悲观,我们这些觉得生命苦短因而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可以问心无愧地喜欢它。”--《观察家报》。
 从故事性来说很出色,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会颇有趣味,但说真的我并不喜欢这小说,大概是因为要表现尖酸刻薄的讽刺和疯狂任性的想象力,作者不得不站在上帝视角嘲弄众生,因而在故事中注入的感情,或者说所谓人文关怀少得可怜。在茫茫宇宙之中作为地球唯二的成员之一,跟随一个胳膊数量都不是偶数的家伙到处漂泊,经历着各式各样无限不可能的离奇事件,却还是保持着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没有哪个女孩过来关心他,也没有一个内心独白诉苦思索的机会,只是在不断的逃窜和接连的巧合中默默承受这混沌宇宙施加给自己的命运。
我本来就对现实感到失望,这本书悲观残酷的幽默让我雪上加霜。Don't panic并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故事要有趣就要超现实,超现实就让人物的情感变得不真实,不真实就无法让人感同身受得到心灵的震撼。这可能是无能为力的事情吧。当然,虽然没有得到情感的共鸣,我们至少收获了大开大阖的故事性和幽默感,也算不罔一读。
另外,我从书最后作者写给拜伦普莱斯的信中看处,似乎作者本身性情中就有尖酸刻薄的成分,竟然嘲讽电子表是无意义的发明,电子表成本低精度高功能多样都不是好处吗?也许这是冷酷的幽默感的泛维度化吧。
总之,就是轻松幽默科幻小品,带有嘲讽一切的气质,以及细思恐极的属性。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七):我喜欢写书评,因为我读书少。

    我,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我喜欢这本书,虽然作者文学能力欠佳,但科幻思路不错。
主人公、总统这两个人物塑造的很差,一出场就像打了马赛克一样让眼睛难受,但对于科幻小说这不是问题。就像马赛克本身不是问题一样。
    很多主意都非常好玩,黑屋子划亮一颗火柴那样点燃脑波。最出色的主意当然要数“黄金之星”的运行原理,撇开理论物理上是否严密。电影里有一把“银河系威力最巨大的武器”,原来不在这本书里,那也是个好主意,而且我觉得它是我听到过的最好的主意之一。
    马文和福特大老爷写得非常有意思。
    感觉电影拍得很好,给小说差强人意之处都修补上了。
    写作吗,就是为了能在什么地方插入自己的牢骚,从这个角度上看,绝对是一本好书。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八):42——科幻爱好者的暗语

“42”——生命、宇宙以及一切问题的答案。没有哪本科幻书创造出过更深入人心的典故,这已经成了科幻迷们之间的切口暗语:这个数字一出,两人会心一笑,瞬间引为同道。只是,没有人知道终极问题是什么,老鼠也不知道,因为地球在1千万年的计算结果出来前5分钟,被强拆了,都没来得及自焚,可怜的地球人,或者说,愚蠢的人类!作者用跳跃的英式讽刺写了一个无所谓逻辑的故事,写的人开心,看的人也开心,开心到都没有人去深究过宇宙的终极问题到底会是什么,更别说42究竟是什么意思了。确切地说,我是重读,十几年前读过电子版,那时书名还是《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次买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五部曲全套,非常漂亮的书皮,偶尔抽一本放在床头,睡前读几段,很有利于做梦的质量。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九):《银河系漫游指南》:某一天,地球被强拆了……

位于银河系边远地区的地球,恰巧在正在修建的超空间快速通道的预定路线上,为了通道的顺利修建,微不足道的地球就被来自沃贡星球的拆迁队毁灭了。
至于毁灭的过程,只有三句话流传下来:
“一阵恐怖的可怕寂静。
一阵恐怖的可怕噪音。
一阵恐怖的可怕寂静。”
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故事从这开始……
<图片1>
道格拉斯·亚当斯
《银河系漫游指南》最初是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为BBC第四电台写的广播剧剧本。据介绍,亚当斯在携带《欧洲搭车客指南》搭车游览欧洲时想出了银河系搭车客这个点子。几年后,BBC第四电台系列广播剧出品人西蒙·布雷特(Simon Brett)问亚当斯能否写一个科幻喜剧的本子,亚当斯写就了这一本《银河系漫游指南》,后来改编为小说。
这本小说写了五个人——地球人亚瑟、参宿四人福特、银河系总统赞法德、另一个地球人翠莉安、机器人马文在银河系中搭车的经历。
<图片2>
 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剧照
亚瑟在离开地球之前刚经历了一场强拆,他家的屋子正好位于一条即将修建的道路上,在他意识到屋子马上就要被推翻后,他选择了……躺在推土机前边……直到“潜伏”在地球上的朋友福特来把他拉走,不过,随后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地球也被强拆了。
福特在地球被“囚禁”了15年,他是一个旅行者,穿梭在银河系,为《银河系漫游指南》编写词条(可以联想下地球人发明的维基百科)。15年前的一天他来到了地球,地球上低端的生物体没有给他带来快乐,但他也走不了了,直到沃贡拆迁队炸毁地球,他拉着他的地球朋友亚瑟逃上了沃贡人的飞船。
抠唆的沃贡人把他们扔出了飞船,基于不可能性程序,他们被福特的表哥,银河系总统赞法德救了。亚瑟和福特跟着赞法德和他的地球情侣翠莉安驾驶着偷来的高速飞船,走上了寻找古老的玛格里西亚星球的旅途……
作为最后的地球人的亚瑟是一个牢骚不断、没心没肺的衰人,就是我们每天早上起来,在洗刷间的镜子上看到自己的第一面。最后的地球人没被选为超级英雄,因为……根本就是无所谓的。在银河系百科全书《银河系漫游指南》中,“地球”的条目下只有两个字——“无害”。福特的解释是,银河系有几千亿颗恒星,但这本书的微处理器却空间有限,并且大家对地球都没什么了解。不过,基于福特在地球的十五年的经历,他准备改写“地球”的解释,改写为——“基本无害”……
福特还没来得及改关于地球的解释,地球的身份之谜就被揭开了。
数千年来,我们的哲人一直在思考关于人生和宇宙的终极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近几十年,眼见终极问题很难想出答案的哲学家们又把思考转向了存在本身。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停止了对终极问题的思考——起码老鼠们不是。
<图片3>
 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剧照
为了解答终极问题,古老的玛格里西亚星球上的老鼠们生产了一台超级电脑来计算,计算机思考了750万年,终于思考出了一个密码——“42”,当老鼠们对着这个数字面面相觑时,计算机告诉它们,“迟早有一天将出现一台电脑,我连替他计算最基本的工作参数也不配”,而这台电脑将是“42”的解释者。
于是,老鼠们造出了更超级的计算机——
“地球”
当亚瑟和福特最后一次坐在英国小镇的酒吧里时,地球已经计算了九百九十九万年,还差五分钟,终极问题就要被运算出来了,只是,用不了五分钟,地球就会被讨厌的沃贡人炸掉。
老鼠们没有算出终极问题。茫茫宇宙中,亚瑟也没了自己的家。他遇见了跟自己很像的机器人马文。马文是个满腹牢骚的机器人,爱抱怨。它与亚瑟、福特、赞法德、崔莉安一起去往了宇宙尽头的餐馆,宇宙旅行故事刚刚开始……
<图片4>
 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马文
这部小说读着并不费劲,也不太费感情。和多数科幻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并没有过多着墨于地球人与外部空间的情感及肉体冲突,甚至并没有刻意去描写地球人的感情,因此并不会给读者多少情感上的浮动与思考。亚当斯像是在宇宙放上了一个超级望远镜,目之所及全是上帝的视角。科幻小说作者大概是最能产生上帝体验的人了吧,起码亚当斯是。
另外,亚当斯像一个单口相声演员,处处抖包袱(但说实话,我读的这个译本并不能读出语言的幽默),他甚至把自己的朋友、名人进行各种调侃。亚当斯是很看重自己所创作的幽默的,该小说要在美国出版时,对美国编辑拜伦·普莱斯对小说中“包袱”的修改,亚当斯直言“有些改编对我而言毫无道理”。对英式幽默有感觉的人大概可以很轻易地get到亚当斯的笑点。
这部小说很值得一读,它是亚当斯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系列”五部小说的第一部,从这一部小说的结尾和下一部小说的开头来看,作者在创作时已经有了创作系列小说的准备。
——邓立峰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十):一份《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系列的安利

这是一份安利。
它或许看起来不像,但它确实是一份安利。
如果你不是在行星地球上读这篇文章的话,那你可能不太清楚“安利”是什么。如果你决定继续读下去的话,那么你有权利被告知这东西其实和沃贡星人的诗朗诵差不了多少。
对于行星地球上的居民们来说,这种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拼命拒绝别人的安利和拼命推销自己的安利。这篇文章说白了,也只不过是一个头脑原始得令人吃惊的类猿生物在读完某系列科幻小说后抑制不住荷尔蒙的分泌,以至于控制不住自己的双手,非要在一种被他们称作“键盘”的古老玩意儿上写一些一定会被《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助理编辑看都不看就全部砍掉的稿子——类猿生物们把这类文字称作“安利”,除却表达激动的情绪和吸引好奇的同类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另外一个对这篇文章的读者有用的事实是,相比起宇宙中大部分生命体,行星地球上的类猿生物们脑容量小的可怜,他们几乎不知道什么关于宇宙的有用的事儿。但话又说回来,知不知道这些事对于他们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重要,而且没人关心,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有关于五颜六色小纸片的流通上了。
除却对“这些事”无知的后果相对于类猿生物们来说,是极其惨烈的。
“不过话也说回来,哥们,小角色反正是要被践踏消灭的。”
道格拉斯·亚当斯在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基本无害》里这么说。整个《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系列(由亚当斯创作的)最后一本书一如既往的延续了前四本的冷酷和悲观,和亚当斯的英式幽默简直是天作之合。懂幽默不算什么,整个英国会用灰色幽默的调调说话的人比比皆是,但能用幽默写出冷酷和悲观的人却很少,亚当斯就是其中一个。他对灰色幽默的运用程度出神入化,以至于连中文译本上沉稳的方块字也丝毫不能钝化来自大英帝国彬彬有礼的冷嘲热讽。
但请千万不要认为这套书是什么严肃向小说,或满篇都是对生命和宇宙的哲学思考。这套书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好玩。剧情好玩,亚当斯的遣词造句更好玩。搭车客们的故事不同于大部分走严肃路线的科幻小说,是天马行空不落俗套的有趣。初读第一本时,觉得剧情是作者随心所欲的胡诌八扯,堪比流水账,但再读下去,却又被别出心裁的剧情发展所吸引。因为剧情是随心所欲的任性,所以读起来并不会感觉俗套;任性也任性得张弛有度,不会如同一列失了控的星际列车,踩着油门冲进堆满了失败作品的流水账宇宙。
除了好玩之外,剧情的完成度和连贯度也是极高的。亚当斯基本不挖填不回来的坑,几乎不铺设无用或不能收拢的线索,而他挖坑和填坑的方式也很特别。在一本书的开始,亚当斯往往是先看似随意地选取几个平凡的起始点,随后将每个点延伸成故事不同的线条,再随心所欲的控制这些线索的走向。内容较多、较复杂的故事线条往往贯穿了两三本书,而内容较少的则是短短十几页。每一条线索都独树一帜,不断丰满着故事的情节和内容。亚当斯对各个线索推进的速度掌控的得心应手,于是该收尾的线索往往会恰到好处的自行画上圆满的句号。也因此,《银河系搭车客指南》里没有单一的主线索,只有不同的多条线索,时而分离时而交汇,共同构成整个故事的框架。这套书的结构不是二维的,而是三维的,如同正方体盒子上棱与棱之间的互相支撑。故事情节就在这构建出的框架之间流动着。
相比于剧情,亚当斯对词句的选择更值得赞扬。他似乎把这套书塑造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英国人,可以清楚地从字句中体会到他(或她)对世俗敏锐的洞察力,还有些许的狂放不羁和目空一切。读这套书似乎就是在听这个英国人对一切的一切毫不留情的挖苦,非要把你对生活的信心、未来的期待、甚至对生命和宇宙存在的意义的理解磨得一干二净,连一句反驳都说不出口。
但这个英国人却不会洗你的脑。他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观,因此他所做的只是将生命和宇宙的另一面展现在你面前。在他口中,生命是轻的,宇宙是小的,而一切的一切也只不过是“只不过”而已。一切事物,不管是习惯被人类过分褒扬的还是刻意贬损的,在他口中仅仅是它们自身,不多不少。亚当斯的词句就如同一面镜子,向着你清晰的反射出你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于生命和宇宙的理解,于是便震惊的意识到大部分让自己得意的都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认识到这一点后心情轻松了许多,因此便心甘情愿地接受着这套书的尖酸刻薄,甚至在它妙语连珠时欢欣鼓舞喜笑颜开,巴不得拽个人来与你一同分享它的嘲讽带给你的喜悦之情(如果你像笔者一样病入膏肓的话)。
所以明白了吧?这套书不会告诉你什么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深奥的意义,它告诉你的是,生命就是生命,宇宙就是宇宙,如果你不去想,根本没那么多事儿。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所以不如看开点,然后按它原本的样子接受它。
朴实而冷酷的真理。
现在,正在努力输出这篇安利文章的类猿生物觉得很满足。对他来说,这次安利是卖的最艰难的一次,因为文中不能提及任何有关情节。为了使安利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更为了不让剧透破坏整套书的趣味性,必须离对剧情的分析远远的。但他觉得《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系列值得他这么做。毕竟,这套书非得自己一读才能懂得其中乐趣所在。说不准某一天,《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上的条目就添上了名叫“安利”的一项了。
哈比鹰的喙
二零一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