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处可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处可藏》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3 16:54: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处可藏》经典读后感10篇

  《无处可藏》是一本由[美]格伦·格林沃尔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处可藏》读后感(二):极权至上

斯诺登,“无处可藏”。体制内,在人类阶层永远代表着金字塔尖,极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自911以后,人类希望之国也遇到了建国以来最头痛的问题,要自由还是要安全?to be or not to be?宪法是米国的根基,媒体的监督是自由的延续,政府和民间舆论的博弈又面临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主权高于人权居然不是中国梦的专利,米国梦所谓的民主一下子彻底成了谎言,这是颠覆!所以,体制内的一只虫子,比体制外的猛兽可怕多了。我们不知道人民的概念如何定义,却明白所谓人民的敌人是如何下场,棱镜门事件又一次打破了某朝专利。通过控制舆论制造民主假象并不可怕,我认为人类基因工程才是最可怕的隐患,如果通过这玩意让闭嘴问题从根源上杜绝,以后造出来的小鲜肉都会是啥玩意,细思极恐。

  《无处可藏》读后感(三):天罗地网,不疏不漏

       当你打电话时、当你发短信时、当你浏览网页时、当你在网上恣意徜徉时……你享受着自由,可有一天却发现,其实早已置身于无所不在而又悄无声息的监视中。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被一张无形的网络覆盖着,哪里有自由可言。此时,你,会作何感想?
       仅仅是想象一下这种可能,我都会愤怒,伴随的还有生气、害怕、难堪以及种种情绪。这些可都是你的私密空间,可都是你的个人生活,可都是你只想和特定人(群)分享的生活和情绪。任谁都不会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处在随时随地的监控之中。任谁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或大或小,但必须是不被随意打扰,不被任意侵犯。
       可是,美国国安局却暗暗地渗入到了个人空间,将个人的全部生活一览无余。可是,为何读到此,我竟然不反对、不愤怒?甚至于,竟会有种置身事外的默许和认可?这又是为什么?
       这时候,脑海中似乎一直有声音在说。你看,大多数人跟恐怖主义有什么关系啊,即使被监控了,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再说,被监控的又不是一两个人,他们哪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你这个普通人的单调生活?监视,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而已。所以,别那么在意,别那么小心翼翼,其实没人关心你干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些什么。
       原来,自己竟是作者口中的“自以为不会受到政府权力滥用影响的人们”(第192页)。一想到,自己这些年时不时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挂在嘴边,不免觉得羞愧难当。正是我们“这种漠视甚至支持的态度始终在放纵政府权力的滥用,才使监控远远超过其最初的适用范围,直到权力滥用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第193页)。
       但再仔细想想,即使没有任何观众、没有任何听众,你真愿意将自己的生活无所保留地储存在某个时点,你真愿意有一天被别人点开了看个一透到底,你真愿意将来你有一天被提醒到某年某日你做了某事说了某话?你有意或无意说过的一些蠢话、干过的一些蠢事、有过的一些奇怪想法,你可不想身边人知悉的一些情感……你真打算让这些可能随时随地被昭告天下?你真的能忍受,有一天,你在网上所有的痕迹都被挖掘出来,你被评论、被定位、被分析、被贴上任何标签,而你却无法反抗、无法辩驳?
       你不得不承认,“总而言之,人人都希望有所隐藏”(第174页),谁也不例外。而我们应该谴责的,我们需要反对的,不是监控行为,而是无差别实施监控的行为,而是对普罗大众实施监控的行为,我们谴责和反对的是对个人生活无孔不入的渗透和侵袭。正如作者所言,“反对对大众进行监听,并非是要取消一切监控手段;相反,是要锁定具体监控目标,只针对那些有切实证据表明确有不轨意图的人士实施监控”(第246页)。
       2014年7月31日,斯诺登在俄罗斯的一年临时庇护期限到期。下一步,斯诺登何去何从,我们无从得知。而我们,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同样面临着迷茫和不解。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否受到监视,受到多大程度的监视;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跨越那道深奥复杂的技术门槛和权力壁垒,更接近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真相;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独处权利,不受侵犯,不被打扰。我们究竟要怎么做,究竟又能做些什么?
       可悲而伤感的现实就是,目前,我们似乎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无处可藏》读后感(四):安全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毫无疑问是2013年新闻界、政界的一件大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员,国家安全部(NSA)外包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在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苹果等九家科技公司进行数据挖掘工作,包括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本书的作者正是当时与斯诺登秘密接触,并在香港对其进行采访,继而把新闻稿发给《卫报》和《纽约时报》的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本书的脈絡比较清晰,第一章讲述的是斯诺登秘密联系作者,第二章描述斯诺登和作者等记者在香港接触、采访的过程,第三章披露了部分监控的资料,第四章说明监控的危害,而最后一章,则是站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表达了对监控的担忧和看法。
斯诺登为何愿意牺牲个人财产、感情生活和人身自由,甚至背上了叛国罪之名,向全世界揭露“棱镜计划”,书中也大概作了交代,以斯诺登个人经历以及价值观,无法接受政府利用保护国家安全的利益,对本国公民乃至全人类进行监控,他希望通过这次揭露事件,能够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各国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作者本人也强烈指责了美国利用国家安全作为借口,非法窥探个人隐私的问题。而事实也正如他们所预计的,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在前几个月,中国正式明确政府部门禁止采购Windows8系统的设备;苹果最近也遭到了CCTV的曝光,据说记录用户的行为和位置信息;其余上述公司的设备或服务也遭到了质疑和审查,某意义上来说,斯诺登的揭露行为的确有一定的作用。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之前郎咸平在一期《财经郎眼》—— 4G的点赞之交中提到的中兴和华为进入北美市场一直受阻,以及一直打压中国的网络通信设备,郎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可以这样说,目前美国的公司基本已经掌控了世界范围了科技通讯领域,即便在手机领域可以和苹果相抗衡的三星,系统也是用Google的安卓系统,自身研究开发的Bada系统普及率由始至终无法达到其安卓设备的零头。看完这本书之后,原本对于国产设备和我国自行开发的TD网络,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目前还没打算购买支持,但也不像以前那样抗拒了。世界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信息的不对称往往造成了我们判断错误。
       最后,还是想用曾经在《郎》节目中韩平的一句话来结尾,“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用国家安全为借口,实际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是否也违反了契约精神,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无处可藏》读后感(六):你我的小隐私,有那么大的运算量关注么

无处可藏的你我,已经隐藏在那无边的数据里
    斯诺登事件让大家发现,原来实力强大的米帝,早已通过各大互联网巨头脸谱、谷哥、微软等,了解到一切关于我们的信息,如果是美国公民,那连通话的相关信息也都被保存记录.猛一听到,人人觉得自己没隐私,空前暴露在空气里。按照分析,可以根据你跟谁谁通话,查了什么网站,判断出你是不是得了什么毛病或者有什么爱好。一下子大伙紧张起来。
    真的这么恐怖么?难道你我不是挺爱在微博微信中告诉大家,我今天吃了好吃的西餐,明天去海岛度假,对于能上头条、被置顶,被更多人看到,大家都很兴奋很开心。不过,我们管这些不叫隐私,叫晒。我们一点都不反感暴露这些信息,相反,我们很乐意,我们又是文字又是图片,又是真人秀的,希望博取大家的赞同或赞美,并积极回复每个人的问答,把时间地点人物一一列出,乐此不疲。
    但突然发现一个很陌生很强大的组织,竟然能这么居心叵测的有组织有纪律有规律的记录我们信息的时候,大家愤怒,你怎么能侵犯我的隐私!!
    我们忘记深入分析愤怒的原因,觉得隐私被侵犯,自己赤裸于天下,我们有如夏娃一般娇羞,因而恼羞成怒。已经忘记,在海滩上三点乃至全裸的不少呢,只要大家都如此就行。既然大家的所谓隐私都暴露了,那就均衡吧~
       再仔细一想,好家伙,收集这么多数据,得占用多少硬盘空间,一个地方不够,人家还要再盖新大楼。即便这样,每隔几天,很多数据都要被删除,以便存放新数据。
    原来你我的数据不值钱,如果你我不是名人,很快就大家一起因为数据量太大被淹灭删除。就跟从没有人收集保存过一样。嘿嘿,名人除外,其实这世界还是名人的信息值钱。小小如蝼蚁的我们,并没有多少人关注,隐私在暴露的同时也因为普通这一保护色,得以幸存。
二战催生了原子弹,隐私记录催生什么?
     至于上面说的大数据分析,根据通话记录、微博、微信判断你的爱好,你的身体,你的隐痛,不过是听起来很恐怖的一个事情。首先你自己经常在社交网站或朋友中暴露这些爱好疾病之类的隐私,其次,作为一个小人物,人家的系统运算空间没空为你运算,那需要多大运算的速度,配套得多大机器,然后才能把一个个小人物的信息归类,建模,然后分析,继而推测,得出结论,最后展示给大众。你见过对小人物的分析么。。。。你只能被归类。
    尤记得互联网、核电能源,都来自于战争,各大国为了争夺战中的控制权,加强了对科学家的掌握,也在相关技术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试验,探索基础物理领域,因而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互联网应运而生,核武器应运而生。正是有这些,我们才能在大家面前暴露如此多的隐私,不然,这么多的独家图片、美食、亲子照、养生文章,要发给如此多的人,还真是个大难题。我们才能获取如此多的能源,慢慢摆脱污染。
    而今,米帝收集到这么多信息,存储这许多信息,妄图掌控大家的隐私,也请这个需求激发米帝和世界其他国家希冀了解民众隐私的元首们,请继续发展基础科学把!
    基础科学自上世纪量子力学开拓以来,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突破。基础科学看似很遥远,但真是它的巨大发展,才会带来互联网、核电能源。如果能因为米帝等大国收集如此多信息,需要更大更快更智能的机器进行数据分析,以对如此多数据进行处理,因而带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动相关底层物理或生物技术的变革,那对人类自身的进步,却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人类思维靠的是神经,同样大小的计算机和人脑相比,人脑能做更多的分析提炼总结。
    米帝,请学习!请推动科技进步,让信息的存储、去芜存菁像人类自身大脑那样发展!

  《无处可藏》读后感(七):全球监听,我们何去何从?

全球监听,我们何去何从?
【《无处可藏》,[美] 格伦•格林沃尔德著,米拉,王勇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6月】
当你爱机、你的电脑被劫持成告密工具,于是你的通话、短信、电子邮件记录,你的网购习惯、浏览记录直至你正输入字符的屏幕,还有通过GPS所暴露的行踪甚至手机变窃听器记录下你所有言行,一切都暴露无遗……日新月异的科技,在山姆大叔权力泛滥下异化成为全球监听的工具。换而言之,山姆大叔的耳朵已经延伸到你的床底。这种状况,正如书名,我们已无处可藏!
格伦•格林沃尔德作为斯诺登事件的唯一真实接触者、美国知名的宪法律师,在这本《无处可藏》书中记录下了自己所亲历的一切:从与斯诺登的曲折联系到高度紧张、不亚于谍战片的香港十日,从他作为专栏作家供稿给《卫报》的艰难辗转到《卫报》被迫销毁电脑、其合作伙伴被英国政府借故扣留,背后系列的暗战和角力……一切有如电影般波澜起伏,然而却又着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仿佛置身事中,不免不寒而栗。
不仅如此,书中还通过海量数据的解读、绝密原始文件的披露,将无须通过网络窃听的“无界线人”、光纤电缆数据窃取的“上游计划”,以及通过与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勾结、直接从其服务器读取数据的“棱镜计划”等等展露无遗,一切正如书中披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终极目标和口号“收集一切”。
同样,各种美国安全局的绝密数据和统计、美国及其盟友的窃听方式、技术平台以及形式各样、纷繁复杂的窃听代号,对于军迷爱好者、谍战小说创作者以及研读者来说,这都可谓是难得的一手资料,因为相关文件不仅被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在《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中核实,在经过我国有关部门几个月的查证后,也证实其针对我国窃密行为的内容基本属实。
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并未停留在就事论事、平铺直叙的记录层面,更多是作为一个宪法律师对于互联网数字时代个人隐私价值观的思考。从时代背景和源头而言,“9.11”事件后,美国在安全方面存在的脆弱性极大地促进了一种有利于权力滥用的政治气候形成,恐怖主义威胁的概念赋予了美国总统几乎无尽的权限,甚至包括违反法律的权限。
但从美国宪法角度以及人类的普遍世界观来说,无孔不入的窃听方式显然已经逾越了边界。甚至可以说山姆大叔在互联网面前已经患上了“被迫害幻想症”,这种病情进而发展到处构建假想敌的“臆想症”,但这对于渴求巨额财政经费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以史为鉴。反对政府对隐私权的侵犯是美国建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数百年后,美国政府将侵犯隐私权变成一种屡试不爽的独门暗器——不仅对国外,也大规模监听美国公民。正如书中所言:“基于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它带来无所不在的监视和控制,其力度和范围远超过以往最残暴的暴君梦想中的尺度。”在这种高压的全覆盖下,美国民众着实不免人人自危,心有戚戚。丑闻背后,山姆大叔奉若圭皋的民主与人权节操,更不免掉了一地。
且不论斯诺登曝光相关材料的初衷,但格伦•格林沃尔德所追求的目的却已然达到——它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实施监控与保卫隐私权之间的大讨论,对美国在互联网上的霸权统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激起的涟漪显然不止于此,对其盟友的长期窃听,降低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公信力,改变了全世界对美国官方言论的可靠性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书中披露出美国政府对我国华为公司提供的路由器有窃听后门的“贼喊捉贼”式的污蔑,斯诺登在我国香港特区滞留间的捕风捉影、不顾后果的肆意隐射,以及所披露出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我国无所不用其极的监听,还有事件曝光后所谓第四等级、相关媒介的矢口否认和对披露人员的妖魔化构陷。种种一切,让我们更加看到国家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国人自由的保护、对于我们个人隐私的保护、对于我们国家安全的保护,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说,我们需要走的都还太远。

  《无处可藏》读后感(八):No place to hide

《无处可藏》
——格伦·格林沃尔德,米拉
No Place to hide,这话和“偌大的一个中国,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颇有几分相似。无处可藏是因为没有地方隐藏,还是可藏的原因不被许可?放不下安静的书桌,是因为中国不足够大,还是容不下书桌的存在?对于当今世界的美国,没有任何盲点是可以被忽略的;其技术的厉害,和谋虑的深远,早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思维边缘。一个想要揭秘美国最为核心的军事丑闻的人,能隐藏在哪儿呢?这是一个问题,也需要斯诺登付出生命的代价。按照现在了解的新闻等信息,斯诺登29岁的年纪的智慧,超越了一般人;而其勇敢、睿智和清晰的认识,给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个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冯诺依曼是熟悉的。冯诺依曼最出名的可能是其“计算机之父”的荣誉称号,但不为人知的冯诺依曼为兰德公司的美国军方原子弹的建造而付出的努力,和其“博弈论之父”最高赞誉。冯诺依曼作为军方最高计算机杰出人才,已经深深印象了美国的军方发展方向。在博弈论发展方向上,其作用无异于管理学上的F .W .泰罗和彼得·德鲁克。所以一切谈论计算机发展、安全和管理发展方向的话题,都离不开对冯诺依曼的了解和认识。
美国军方一直是全球互联网的最资深的原本,各种各样的系统、方案和策略都来自军方的需求进而有了今天的互联网。今天我们能在互联网上有所发展和有所自由,美国军方作为互联网发展基础和原本的作用是需要肯定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对军方网络和互联网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看法。互联网的绝大部分创新和基础软件、服务均来自美国,众所周知的公司如微软、因特尔、甲骨文、IBM、SKYPE、GOOGLE、CISCO等均参与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和服务,这是我看完《无处可藏》后最为担心和苦恼的。在《无处可藏》中写道美国最著名的九大公司参与了军方的信息提供和协助,对于我们每次安装和使用的来自这九大软件前点击“同意”的协议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切的协议都是强者对弱者的无情打压。
《无处可藏》非常完整的介绍了整个斯诺登时间的始末,整个书的介绍框架非常清晰。全书总共分为五章,结识斯诺登的关系,见到斯诺到面谈,给出各种劲爆的消息,监控的各种危害,和对新闻等级的观察与思考,非常符合我朝对写作文章的要求。这样读起来文字熟悉,再加上文字内容劲爆,这本书大约5小时左右读完(火车上刚好6小时)。在《无处可藏》的第一二章中,和我们看到的美国大片差不多,各种不安全和各种的加密工具交流;在第三章给出了非常劲爆的文字、数字和图片、PDF举证等,虽然我们只能从书中看到部分的举证材料,但那些不为人知的行为和监控措施、能力,确实让我震惊!一个拥有至高无上的信息获得渠道和丰富采集、存储渠道的政府,其做出来的各种决策一定是最接近事情发展规律的。这一点相当可怕,因为人最不能决定的是两件事情——时间的过去和未来。在《无处可藏》的世界里却在不断显现着NSA拥有着这样的能力:他们预测未来的能力超越所有机构和政府。
目前我国政府也在做“去IOE”的各种政策应对,但其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目前现状对美国软硬件依赖太严重,从软件到硬件再到芯片等各个方向上,美国都在非常早的时间做了布局和策略。就设备来说,我们曾经大量购买过IBM,CISCO,HP,DELL的从PC到小型机、大型机的全系列设备;就系统来说,微软的windows系列,Linux各种版本和Android手机OS;就应用软件上,如微软的office,google的QuickOffice,skype,oracle等;就芯片来说,因特尔举世无双,AMD后来居上,高通则是在移动市场的霸主已成。通过目前种种现在的分析和了解,完全在技术上无法战胜美国,也不能保护自己国民的信息安全。再目前最牛X的互联网公司中如BAT,其资本市场也都定位美国的NADQ,这样看来资本市场我们也是完败的。所以说,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没有给中国人创造财富,却给了他国人民更多的盈利分红和利益共享,这是一个不健康,也不是安全的继续发展方式。
读完《无处可藏》,其实最大的感触是对安全的重新理解。以我之前对计算机安全肤浅认识,也不至于那么被动和无奈。读完这本《无处可藏》给人震惊的感觉:在当今中国,互联网已经连接了大约一半以上的人口数量,而且被连接的人都是中高端的社会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安全意义重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奇迹,部分政府单位和组织越来越依靠互联网去完成(比如研究生招生考试,各种资格考试全部需要互联网操作,各种政府招标等重要政策内容均需要网络工具)。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何保护全体人民的信息安全,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不影响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效率,都是使得这一项任务看起来任重而道远。

  《无处可藏》读后感(九):互联网:自由的乌托邦or独裁者的戒尺?

    长期以来,互联网被誉为自由民主的象征,网络技术被赞颂为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数字化时代被认为开启了自由解放的新阶段,人们可以运用互联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甚至隐匿自我。然而互联网真的如此“完美”吗?从“斯诺登爆料事件”中我们看到,现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并不一定是理想的自由,它还可以是一种完美的伪装,用表面的阳光开放掩盖其背后的黑暗控制。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美国国安局联合其他情报机构、别国政府、私营企业,甚至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互联网公司和电讯公司合作打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监控系统。他们进行海量的数据收集和无处不在的监控,严重侵犯公民的基本人权,却丝毫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许多被监控的公民自身也并不认为政府做错了什么。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或者说他们真的没有做错什么吗?一切只是我们的多管闲事、杞人忧天?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在人们看似认为合理、可以接受的态度下,暗藏的是美国政府对公民心理和权术操纵的深刻把握。在“斯诺登爆料事件”曝光后,美国政府一直在努力辩解,而所有的辩解都强烈而迫切的想要传达一个讯息:监控与大多数美国人无关。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那些掌控着监控大权的“社会精英们”深谙人心,他们一直试图以监控的人选的特殊性引导公民,他们想要让人们相信只有个别具体的边缘人物的生活会被监控影响,而且会受到影响的那些人是包藏坏心,问心有愧的,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看起来十分有力而可信的理念:如果你是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你自然不会畏惧监控。美国政府想要的正是通过这种理念的灌输让民众对监控暴行熟视无睹,默认甚至是支持这种压迫手段。那么监控真的只是一个边缘事件吗?它真的无关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表面看来监控的确没有对大多数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但其实私人领域的不复存在便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并且难以挽回的伤害。书中提到的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圆形监狱设想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虽然监控并不直接触碰我们的生活,但它一出现就仿佛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每个人的心脏,事实上当人们处于被监控状态时就已从内到外、由精神到肉体完全地掉入了一个坚不可摧地牢笼,自由从此告别他们的人生。这并不难理解,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在独处时和在众人面前时是不完全一样的,而且有很多事情我们是不愿意与众人分享的,如果我们的私密行为能被他人一览无遗的话,我们会羞愧难当。也只有当我们认定他人不在关注自己时,我们才能获得全身心的完全的自由。美国政府所做的便是剥夺了这种自由,最可怕的是它还试图让受害者为此拍手称快,事实上它也确实做到了,它用地位、财富、权势等培养了一批忠心耿耿的拥趸,当权者给予这些拥趸们好公民的美誉,作为回报,他们忠于政府为其服务。他们也善于伪装,实际上他们本身就是当权者利益群体的一部分,与政要和金融界的精英互为邻里,共同出席盛大的宴会,有相同的朋友圈子,子女也就读于同一所精英私立学校……但表面上这些拥趸们拥有着为公共利益奋斗付出的职业,代表民众发声,从而他们光明正大的为美国政府排除异己,为当权者的非正义举措摇旗呐喊蛊惑众生。在这次事件里,这些拥趸们同样发挥了他们的效力,他们是不会引起当权者负面关注的好公民,不惧怕一个实施监控的政府,于是他们说服自己,并且劝说民众这些压制并不存在。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衡量社会自由的真正尺度并不在于它如何处置忠顺良民,而是在于它如何对待持不同政见者和边缘组织。二战时的德国是不错的例子,犹太人被剥夺权利无故残杀的同时普通公民似乎相安无事,但普通公民真的自由甚至安全吗?马丁·尼莫拉的短诗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不容纳批判者的政府是永远无法真正实现自由民主的,它象征的词汇只能是独裁、专制,甚至恐怖政治。
    “斯诺登爆料事件”刚刚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是完全令人震惊而难以置信的,美国,一个号称全世界最民主的国家,居然做着和中国封建王朝相似的事,美国国安局,一个现代社会的政府部门,居然干着和东厂宦官类似的勾当。而且明朝东厂不过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美国政府却是对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公民的监视。而对于这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监控活动,美国政府的解释是预防恐怖袭击。书中对美国政府的此种解释这样评价,“制造恐慌是权威机构相当喜爱的一种策略,就是因为恐慌可以有效的战胜理性,使得权力的扩张和削减权力变得合理化。”这使我联想到美国政治悬疑剧《纸牌屋》第四季的剧情,在关于弗兰西斯·J·安德伍德腐败玩弄权术的文章发表后,众人哗然,社会舆论开始质疑安德伍德政府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只剩下三周就要面临大选,一旦这样的信任危机导致安德伍德落选无法连任下一届总统,安德伍德夫妇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便会毁灭并且无法东山再起。面对这样的严峻局面,安德伍德同样选择利用恐怖主义。“我受够了试图赢取人心,我们来攻击人心吧,我们可以利用恐惧。”安德伍德夫妇在交谈中这样说道,于是他们故意夸大恐怖主义的危险并宣称向恐怖主义开战,激怒绑匪处死人质,同时拒绝对绑匪处死人质视频的拦截,而是放任民众观看,他们想要的正是通过制造混乱,战争,残忍,催动民众恐惧来转移注意力为他们解决危机和反击对手赢取时间。《纸牌屋》第四季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安德伍德夫妇的一小段自白:我们绝不向恐惧低头,我们制造恐惧。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安德伍德夫妇的做法似乎与美国政府对待监控事件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在制造恐惧,他们将民众的恐惧作为操控人心的利器,他们试图通过对恐怖主义的渲染劝服民众放弃自由,放弃理性,放弃政治权利。然而事实上恐怖威胁的风险是十分微小的,书中提到俄亥俄州立大学曾就“恐怖主义的威胁和反恐开销的平衡写过大量文章”的约翰·穆勒教授于2011年解释称:“在作战区域之外,全世界死于宗教极端主义恐怖分子、基地组织的追随者也许不过几百人之多。这与每年在浴缸中溺死的人数基本相当。” 显然,仅为了这微乎其微的风险就让人们放弃正当的权利,取消对政治体系的核心保护,打造一个监控无所不在的国家是不合理的。
    从“斯诺登爆料事件”到美国政府的反应与处理方式,我们也许可以窥见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独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回看到互联网,在同样号称民主、自由、独立、解放的光环下,它又是否真正理想呢?作为美国政府监控全球的重要工具,它又是否“有罪”呢?我认为在此还并不能下一个决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史相较与人类政治的发展史实在短暂,现在的它仅仅只能作为政治斗争的一个工具,既然是工具便无所谓其自身的善恶属性,究竟是“自由的乌托邦还是独裁者的戒尺”在于使用它的力量和人类加诸在其身上的规则。当然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许有一天互联网也会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但暂时而言,更重要的是人类对其的运用,而如何限制互联网背后的黑暗控制,最大化其对人类的效用便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的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