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娱乐至死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娱乐至死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1: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娱乐至死的读后感10篇

  《娱乐至死》是一本由[美] 尼尔·波兹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娱乐至死》读后感(一):娱乐没有错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确实是被广泛流传的“娱乐至死”所误导,观念中的娱乐至死更接近于娱乐致死。让我不禁联想起电视强权对节目的一刀切。好似就是在防范致死,然而本书更着重的娱乐至死是在阐述娱乐性思维如何摧毁我们的思维,如何将我们同化到同一个思维模式里浑然不觉,慢慢失去社会事实的基本判断能力。最终社会变得滑稽化。人人都是发言人,却从没有人能一阵见血。这就是思维的钝化,让人们沉迷于形式而非本质,缺乏理性思考的氛围。
  但是我还是觉得波兹曼太过绝对化,有一种为了阐述观点而阐述的姿态。书的逻辑很清晰,先从古说近,辨析概念,第二部分再从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逐一分析,针对电视文化带来的改变逐一分析看似头头是道,却否定了人本身的可能性。先是否定了人类除了科技支持以外的可能的传播的可能性,再是否定了人们对电视化拒绝的可能性。有放大科技恐慌的嫌疑。波兹曼的书写在电视时代,那如果让他写在现在,那么人类岂不是没救了。
好在波兹曼还是只是着重在电视文化如何对人类思考习惯做出的改变。不可否认,从电视时代开始我们思维开始变得碎片化。在现在,我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微博微信。人们在简单的百来字的情况下发表见解,传播信息。速度取代内容的质量,抢占速度的高点、如何让传播量达到最高就是传播者的胜利。由此也造成了现在人的信息恐慌,绝大多数的人害怕被信息抛弃,人人都争当发言人,社会逐渐失去了听众。这是社会对话的空缺,无法造成信息的回路,这样的信息是无效的。娱乐至死,可以说,是传播至死。信息不再服务于人们,相反,人们服务于信息。
波兹曼理性地认识到,我们不可能离开电视时代,就像今天,我们不能离开媒介,离开信息,但我们可以习惯与之共处,在教育中找到平衡的利用方法。信息是人创造出来的,当然也可以为人所禁止。如何利用信息,不被裹挟,才是重中之重
相比之下,我更同意赫胥黎、波兹曼的信息改变人,而不是乔治奥威尔的被封锁的世界。然而前者更是摧人于无形。时刻警醒。

  《娱乐至死》读后感(二):娱乐不等于快乐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声滑稽戏。”
第一次在课堂外阅读与媒介传播相关书籍,思考角度很有趣。第一次看到“麦克卢汉”的名字,传播学教材中出现。真正意义理解“媒介即讯息”理论却在此书。
记得课堂上老师就电视的坏处唯一分析:电视人。青少年缺少辨别能力与是非观念,刻意模仿电视人物,青少年犯罪率与此有很大联系。作者波兹曼从政治,思想,教育,宗教多角度解读电视娱乐民众,将其定义为令思考能力丧失的工业技术,无疑,他是印刷机技术忠实拥护者。
广告业兴起之所以在美国,而非其它国家,与其工业飞速发展,电视机进入家庭不无关系。然而,我们这一代还未充分感受到电视的威力时,随之而来的电脑手机网络2.0信息爆炸时代,无孔不入影响和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记忆碎片化,信息娱乐化。
正如《影响力》所写的:
“在喜剧节目中加上笑声声道之后,即使在(而且特别是)剧本质量低劣时观众也会觉得节目风趣幽默,因而看得更加兴致勃勃、全神贯注。”
“而且我们也很清楚自己听到的欢声笑语与刚刚出现的玩笑幽默程度毫不相干,它不是从真正观众中自然爆发出来,而是机械师在控制板上一摁控钮制造出来的。”
所以我们笑并不代表快乐,娱乐不能带来快乐,对所有一切传播媒介加以辨别合利利用,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我们才有可能对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如果想学习某个课题,还是认认真真回归到书本中去吧。
另外有一个疑问,如作者所说印刷术的严谨和简洁,作为一个文化精神和知识的输入口没有比它更好。如果从文化精神传承和知识利用输出来看,是否只有书本也是最佳输出口呢?

  《娱乐至死》读后感(三):娱乐的外壳包裹着娱乐的心

手机时代,紧跟信息的潮流。热门话题太多,但是我们基本上不会错过圈子里的热门话题。也许是明星八卦,也许是电影电视,一个热门的表情包,配上抖包袱的段子。热门信息也许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也许有人和我一样,渐渐戒了刷朋友圈的瘾。我不关心她今天吃了什么菜,也不关心他今天参加了哪个party。波兹曼说,信息过剩导致了“信息-行动比”失衡,我们了解的信息不再具有影响行动的价值。可是朋友圈却让我觉得这一切信息都和我有关,因为它们不是遥远的新闻事件,而是“我有个朋友”的话题范畴。朋友圈使我焦躁,所有人都在狂奔,我站在路边休息,便成了罪过。

波兹曼反对的是电视吗?不是。反对娱乐?也不是。

他担心的是沉迷于娱乐,至死不休的状况。把辩论、演讲、读书谈话都用娱乐来包装,让人们更轻易地学习、记忆了解不是很好吗?但是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它们成为娱乐的内容,而在于娱乐可能会成为它们的内容。娱乐成为了目的。娱乐的外壳只会包装娱乐的心。

娱乐至死是娱乐业的教科书。

电视的三大戒律: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所以电视是娱乐。所以韩剧《鬼怪》每一集的开篇(除了第一集)都有近10分钟的前情提要。我们看电视演说节目时只来得及接收辩论者的观点,来不及去辩驳去思考,因为下一个演讲者马上就要登台。

当我告诉朋友,我花了近两小时学习一集Crash Course的《心理学》,朋友瞪大了眼迷惑地看着我,好像我是个傻子。这是不是娱乐的产物呢?短短的十一分钟,高深的心理学,不停顿看完一集以后,大约连20%都没有学习到。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重要的不是我看过什么,而是我思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信息过剩时代,我们是不是忙于获取信息,根本来不及思考它、分析它。这一个话题还没结束,下一个事件已经发生。我们是否自问过,对于这个新闻事件,我会采取什么行动?我是否进行了思考、辩驳、分析、理解?我对于这件那件事进行了调查吗?背景是什么?

这本书教会了我娱乐是什么,如果所有事情都用娱乐作为内容,事情当然会变糟。娱乐从业者用娱乐至死当做教科书反向操作,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观察娱乐业。电影电视音乐,锵锵三人行、圆桌派仍然是我心头所爱,我爱王菲,不影响我认为直播唱的确实走调。

曾经我们一看微博就开骂,如今大家都静待反转。至少这是一种进步。我并不担心这世界变糟,我只担心自己变糟。这世界从来没有更好过,从来没有更坏过。不思考的我只会一天天糟下去,而这个世界总还有那么多人在思考,在蛊惑人心,这个地球一直会转到爆炸为止。

勉励自己写了乱糟糟的书评。第一次总是慌乱

  《娱乐至死》读后感(四):传媒现代化视野下的娱乐化

看完整本书,内心一如既往的比较纠结和充实,“娱乐至死”这四个字乍一看有标题党的新闻作派,让人仿佛一下就能捕捉到作者的真实意图,但更显示出尼尔波兹曼立论的精辟和角度的新颖,作为读者,我在这里梳理出媒体的发展脉络,并试图通过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视角来抒发我对当下一个被称之为全民娱乐的时代的一些粗浅的观感。

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可以粗略的划分为四个发展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口语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造纸技术尚不先进,印刷技术也尚未发轫,人们主要依靠以口语为主、以文字等载体为辅的沟通方式维系日常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口语传播时代下农业经济发达、寡头政治盛行、文化交流较现代更闭塞,人际间的交流媒介以声音即口语为主要载体,交流方式较为原始而枯燥,交流效果收到时空范围的局限,不妨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无娱乐或少娱乐的口语传播时代,信息交流媒介尚且停留在萌芽阶段。

第二个时代则是周知的铅字印刷的时代。显然,印刷技术在这个阶段不可一世,印刷技术的到来极大的丰富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形式。口语时代下纸张既稀缺又昂贵且复制困难,故历史上有结绳记事一说,这样一种情形下,文化和信息交流更多的口耳相传,传播能力极为受限。而印刷术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口语表达的缺陷,它让书籍、杂志、报纸等纸质媒体成为信息交流的先锋队和排头兵,人们开始通过书面形式获取需要的新闻资讯并开始了解到所在国家乃至所在世界的奇闻轶事。而这个时代也是作者比较欣赏的时代,在铅字印刷机的帮助下,看懂一篇文章和书籍,不仅要求读者有相当的识字能力,还需要读者具备足够的对文字内容的专注力,这个观看的过程就是阅读。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们的阅读方式往往是严肃的,即一丝不苟的好好阅读;人们的阅读效率通常是高效的,因为读者较为专注的思考着原汁原味的以书面文字为载体的知识。毋庸置疑,印刷术极大的开阔了世人的眼界并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综上所述,这个时代是一个娱乐气息渐渐增强的的铅字印刷时代,信息交流媒介处于在初级阶段。

第三个时代是电视强势的时代。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强。以电视为主的信息传播时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视听优势和娱乐效果闯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政治(比如书中重点提到的美国总统选举),与印刷纸质媒体主要以文字为表达载体相比,电视更多以图像为表达载体,书面文字本身是间接的,因而是呆滞和冷冰冰的,表达的逻辑较为明晰,也引导读者独立思考,而图像更多是直观的,因而是活泼和讨人喜的,表达的逻辑较为模糊,可能误导观众的理性判断,亦不利于观众的独立思辨。比较二者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思边效率,纸质媒介无疑是比电视更严肃更高效的,故而作者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利用电视媒介来宣扬传播严肃崇高的宗教信仰是滑稽的做法。这是一个娱乐环境基本形成的电视传媒时代,信息传播媒介发展到了中级阶段。

第四个时代则是普罗大众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互联网技术所向披靡、声势浩荡,电视也被互联网化。以社交媒体为典型,以脸谱、微信、推特、微博等领衔的国内外新媒体影响了全球大多数人日常生活模式。人们信息交流开始以线上的传播媒介为主导,线下的传统传播媒介则日渐式微。碎片化是这个时代特征的代名词,信息来源的碎片化、信息呈现方式的碎片化、阅读内容的碎片化、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逻辑思辨和独立思考习惯的瓦解。这是一个全民娱乐的互联网传媒时代,信息传播媒介升级到了高级级阶段。

笔者通过以上对人类历史上传播媒介发展进程的概括分析,发现如下趋势和结论:一、信息的传播载体由以口语传播时代的口语为主发展到互联网传媒时代的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表明信息传播工具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且原有的传播方式并未湮灭,传统的线下传媒和新兴的数字化互联网传媒由融合共生的大趋势;二、就是传媒本身的娱乐性慢慢增强,这里的娱乐性指的并不是指传媒内容上的娱乐性,而是指传媒传播信息方式即传媒形式上的娱乐性(举个例子,尼尔波兹曼在书中提到在电视上传教布道宣扬是有违宗教的虔诚性和严肃性的,他不支持在电视上宣扬宗教,因为电视传媒本身具有形式上的娱乐性,所以即使是严肃的宗教内容出现在电视上出现也会不可避免被娱乐化,也就是所谓的方式决定内容),可以说娱乐性是现代传媒的本质属性之一,更是人类不断解放自己感知器官的天性需要使然(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道天下大事),故而这种娱乐性符合人性的,因为这种娱乐性是符合人性的,所以它是无法根除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透过对传播媒介历史发展的比较静态分析得出传媒的现代化即娱乐化。

  《娱乐至死》读后感(五):娱乐

信息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促成某种行动。当然,在任何一种交流环境中,输入都是大于输出的。
但是当人类面临信息过剩的情况时,人们的行动靠一个什么样的准则呢,靠何种知识去指导他的行动。出现这种情况下,人类就开始显得无能。所以作者说比投票更糟糕的是民意测验。
精神学家说过,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楼阁,但如果我想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
技术是如何变成媒介的,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象征符号,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者融入到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它就变成了媒介。汽车是种技术,电视原本也是一种技术,但是它改变我们交流方式:从简单的获取信息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成为了娱乐的媒介。电视是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的、了解文化的最主要的方式。
电视不是向我们展示了娱乐性的内容,而是所有内容都已娱乐性的形式展示了出来。
电视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制造出一种情绪,而不是观点,人们表达的都是情绪而不是观点。因为电视节目抛弃逻辑,其不连贯性是最鲜明的特征。
无法察觉谎言的社会是没有自由的。
谎言没有被定义成真理,真理也没有被定义成谎言。真正发生的是公众已经适应了没有连贯性的世界,世界已经被娱乐的麻木不仁了。
如果你以为用某种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可以丝毫不损害意义地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那你就过于天真了。
我们读书是我们寻找我们需要的,而电视给我们的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可能会知道过去24小时的事情,但我们却对过去60年的事情知之甚少。
在印刷术的时代,信息是思想的火药,所以审查者们才需要穿着肃穆的长袍来熄灭点燃的炸药。
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对于一个因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有什么救命良方。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和自己为什么思考。

  《娱乐至死》读后感(六):满心欢喜地将生活一片片撕碎

匆匆忙忙的结束了上一篇书评的写作,却只是为了完成某种潜意识中自己给自己下达的任务:一定要写一篇书评,然后粗制滥造,没有半分欢喜。
而“欢喜”,是现代电子媒介带给我们的最主要的情感体验,在现代的电子媒介环境中,到处都是给人带去欢喜的电子显示屏(一个功能更加强大的电视)。印刷物很难带给人欢喜,它是极其含蓄、晦涩的,它的所有情感都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文字(字母)当中,需要你从头到尾的沉浸其中才能体会到里面所蕴含的大欢喜(或大悲痛),这种情感因其难以获得而更加珍贵,更加真实。但这种情感在电视所营造的假悲喜面前已经一败涂地。
电视与印刷术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这是作者在书中回答得非常清楚的一个问题。通过最直接的视听传播,电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让观众进行高强度的思考活动,这也就意味着,电视在最大限度地回避了“意义”。意义的诞生离不开个人的自主思考,如果没有了思考(如电视节目),观众就无法从其中获得任何意义,但这正是电视的成功之处,电视从不给人以意义,它只给人娱乐,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让你觉得“好笑”,你笑了,电视就成功了。
就这样,我们一步步地陷入了电视的圈套,我们在电视屏幕面前不停地哈哈大笑,我们活得非常开心,但是,我们的“世界”已经不再像印刷术时代那样地完整了。在印刷术时代,我们要想获得信息,只能诉求于印刷品,而印刷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来自长久时间之前的信息,并将之同“当下”的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阅读这样的印刷物,我们获得的是连续性的、有条件的、有因果的世界信息,事件在印刷术的表达之下是完整的,有前因后果的。而电视给我们的信息只是“现在的”信息,所有的信息都在发生之时就被送到我们眼中,但也正因为如此,事件的意义被割裂了,一个完整的事件是需要时间来发酵的,电视不会给这种时间,观众也不在乎这种意义。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与电视一道,将生活撕成一片片残片。

  《娱乐至死》读后感(七):老老实实写读后感--搬运自evernote

看完本书解答了我以下几点的疑惑。
第一,为什么美国可以在二战后开始崛起并成为头号强国称霸全球至今。
个人感想:中学历史课本上,对于美国崛起的阐述记得就是:有利的地理因素,两个多世纪的经济科技发展,三权分立政治制度,战争中大发横财,西方列强战后实力削弱,两次大战中都没作为战场。这么多理由都没引起太大共鸣。这本《娱乐至死》终于说到点子上了。
当年横跨大西洋来到北美洲东岸的就是一群受宗教迫害的新教徒,以及对旧大陆的社会中等级不平制度不满的人。北美这块块处女地,迎来的是致力建立社会平等公正热爱真理的理性者。加上印刷机的普及,让当时的美国人成为阅读量最大的民族,文盲率估计也是最低的。
美国的建国元勋也都是饱读古典文学之士,所以三权分立制度才能建立起来,相互制约防止不公平不正义的情况发生。所以美国的宽容自由程度在整个人类历史国家里之高,也所以总会有像作者一样的良心爱国知识分子,在美国民众不胜防的沉醉退步时,如牛氓般叮咬这个体积庞大的国家。这应该是西方文明的优秀传统吧,总是会有知识分子蹦跶出来,说着让大众听着不太悦耳的话,以苏格拉底开先河,虽然以被灌毒酒为下场,不难怪古希腊随后被罗马灭掉。但这种牛氓精神还是被传下来了,只要这个火种不灭,西方民族仍是这个星球的主宰。
第二,美国为什么宗教气氛尤其是基督教如此浓厚。
个人感想:在没有电的时代,人们唯一了解信息的方式或者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阅读思考,然后听各种政治家辩论赛,以及大把时间思索上帝宇宙人生。不像中世纪那样,只有作为少部分人群的教士阶级才能拥有圣经并能读懂文字。印刷机没有发明是一个重大原因,特权阶级也不愿意让民众掌握知识理性。就像古代中国,熟读经书的士大夫阶层也只是少部分,大部分平民并未被知识照亮。就算后来印刷机发明了,也被封闭锁国政策锁在门外。直到近代被枪炮轰开国门,印刷机倒是普及了,识字率也上去了,确实也在民国年代理性学术辉煌了一把。可惜好景不长,成了奥威尔下的《一九八四》,然后现在又要变成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双重悲哀,比美国更不幸。
第三,最开始从电影了解到的以好莱坞代表的美国文化以性开放情色奔放豪迈,纸醉金迷的赌场为主要特征(正好印证了西方腐朽资本主义的政治宣传),则为什么沉迷于感官的纵欲金钱世俗文化和神圣的基督教文化在这个国家同时并存。
08年暑假开始遇到的那群美国年轻Missionary(去海外传播福音的基督教徒),“封建保守”的言行着实了冲击了当时我印象中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形象。
个人感想:美国的娱乐业,在我出生时已经蓬勃发展大半个世纪了,就像书中说的“这个时代的美国民的抱负和象征是,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城中一幅30英尺高的老虎机图片以及表演歌舞的女演员”不难怪,在没有其他途径了解美国情况下,只通过影视中出美国性开放这个印象。
记得第一次和这帮美国基督教青年一起去唱K时,播到小甜甜布兰妮的MV,画面里有些穿着性感半裸露的镜头,在场的中国人都是十八岁以上的学生,我们见怪不怪的,而这群美国年轻人的接下来行为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电视里“儿童不宜”画面时,父母举起手挡住小孩的眼睛。其中一个和我同年的美国女生直接跑到大屏幕前伸开双手挡住画面。
这让当年的我很不解觉得太矫揉造作了,决定越是反应激烈越是印证了心中所念的,假正经。直到四年之后到了南半球,结识一位非常博学的牧师,才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对基督教而言,引诱人堕落的撒旦无处不在,所以基督教徒要很警惕生活中所有的诱饵。比如,这位牧师会在他的电脑上装上一款过滤掉掉网络上所有情色信息的软件,因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基督徒也不是神人能抗击一切病毒入侵,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去接触。也就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吧。
总之,大米国。有着清教徒的严肃古板中西部小镇虔诚居民,也有着豪迈性开发的好莱坞,还不说当年的嬉皮士运动。物极必反,过度压抑后彻底释放也会尾来。应该说,美国文化真是蓬勃多元。
last:可以说美国这三四百年的起伏变化,背后依托的就是印刷业兴盛衰落以及电报摄影术电视的发明流行。也是作者的一个中心观点: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表达思想的内容。
over~

  《娱乐至死》读后感(八):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 研读报告

这篇长文是应《常识》邀请,为担任读书会主讲人而写的研读报告。也感谢这样一个契机,否则,可能一辈子不会这样细细再读这样一本所谓“入门级”经典。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 研读报告
本次阅读的书是出自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评论家尼尔•波兹曼之手的《娱乐至死》。这本书长期以来被列为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必读书籍之一,相信在座各位都已经对其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其实在这一次再次仔细研读之后,我特意翻出了我还是大一新生时,读完这本书后写的读书报告。必须说,时隔多日,对很多内容有了更多的理解、联想和思考。而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必然也是因为这种常读常新的魅力。
我个人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和思考,必然会囿于我特定的、有限的知识结构,也必然会因为我们新闻传播系学生对它加上的标签所限制,但是所幸今天在座的各位书友来自各个领域,我觉得这也是读书会的魅力所在,如有谬误之处,欢迎各位指正;如能激起大家的讨论,那我也算尽到了今天主讲人的职责。
波兹曼的这一本《娱乐至死》多少受了他的老师——麦克卢汉的影响。麦克卢汉作为20世纪重要的媒介理论家,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当中提出“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即认为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源于新的尺度的产生,媒介带给个人与社会的影响在于其形式而并不在于媒介传递的内容本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波兹曼。作为媒介研究领域之一,媒介环境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将研究重点放在研究传播技术本质或内在的符号和物质结构如何对文化导致深远的微观及宏观的影响。
 分章简介
第一章
在本书的前言部分,波兹曼提到了两个著名的预言——《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并且毫不避讳地明确了他的观点,即毁掉我们的,不是“老大哥”,而是使我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得煽情一点,那就是——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书的前两章可以算是整本书的一个提炼和综述。之前提到,整本书讨论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在电视时代,公众话语如何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以及为何会有这样一种变化。而第一章最重要的是解决了这一问题的一个前提假设——公共话语的方式是怎样规范乃至决定话语内容的,或者说,形式如何影响了内容。
波兹曼在这里提到了一系列的例证。例如我们最原始的、罪不可或缺的媒介——语言。他认为,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所谓“世界观”的不同,人们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事物和过程,都会受到语言中的语法特征的重要影响。这一观点让人联想到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设的影响。世界是通过由其语言产生的概念网格而得到过滤的,而且,对于特殊语言的惯常的、规则化的使用产生了具有文化特定性的习惯化的思维模式。另外,他还提到了一本著作——《技艺与文明》,而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是钟表让我们变成了遵守时间的人。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但或许会显得有一些抽象。我在这里插入一个小故事。有这样一个非洲部落,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努尔人。他们对时间的概念和我们所谓文明世界的时间观念截然不同——他们的时间大致上可以说是都是通过事件来被定义和记忆的。努尔人没有和时间竞争的情感体验,母亲交代孩子“我在挤牛奶时回来”,男人和女人约定“月亮升起时去村后边”,等等。这样反过来看,就不难发现,我们的时间观念,其实是由于钟表的发明,将我们的时间割裂并标准化了。
另外,波兹曼也指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这也是为何他称之为“隐喻”的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的描述,波兹曼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而这一句话,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概括。
第二章
主要论述了媒介如何通过改变话语的结构从而改变我们的认识论。
在这一章的开头,他首先澄清了一个问题——“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的,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说实话,我对这些所谓‘垃圾’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人……”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刚开始对于《娱乐至死》的理解是一种对于泛娱乐化的批判,但是其实我们能够在这里看到,波兹曼对娱乐本身并不持批判态度,他所认为危险的是“电视将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也就是说,他认为不妥的,并不是娱乐本身,而是电视和严肃话语这样一个匹配。
然而,媒介对于文化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波兹曼首先指出了媒介改变话语结构的途径:“鼓励某种运用理解力的方法,偏重某些有关智力和智慧的定义以及创造一种讲述事实的形式,从而使某个词语具有某种新的内容”。在这里他甚至提出,“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它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
至此,他认为,在一定累积的基础上,电子媒介改变了我们做出的符号环境的性质,特定文化里的信息、思想和认识论开始由电视决定,而不是铅字所代表的印刷文化。在这样的改变之下,虽然仍然有书本和读者,但书和阅读的功能和意义已经不同了。印刷文化的没落,作者认为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
第三至四章
    美国的阐释年代
这两章当中,作者展现了在印刷时代的美国,人们是如何热衷于阅读和建立在铅字基础上的演讲术。“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
在这里有一个让不少人都印象很深的例子——“树墩”演讲者。听众愿意花长达7个小时来听一场政治辩论,而他们甚至不在意演讲者的政治级别。听到精彩处,还情不自禁地鼓掌。这样的听众,首先要具备超凡的忍耐力,其次,还要具备理解长难句的能力。
这样一种热衷,能证明,印刷术并不是只影响了公共话语的形式。在这里,波兹曼再次提到了“形式决定内容”,认为印刷机更是一种话语的结构,“它通过排斥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进而选择了某一类型的受众,创造了一种严肃而理性的公共对话”,这样的公众话语通常是事实和观点有序的组合。他通过对于印刷文字特点及其偏好的思维方式的描述,回答了这样一系列问题——书面形式的公众话语代表了什么含义?其内容的特征是什么?它对公众的要求是什么?它偏爱什么样的思维?
波兹曼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样的话语,是一种有语义、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由于受众在印刷纸上看见的使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阅读其本身是一件严肃的事,要求读者具有相当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也因此,那个时代的公众话语是严肃的,其论点和表现形式是倾向理性的,具有意味深长的实质内容。
第五章
之后,我们来到了电子媒介时代。第五章论述了电子技术,如电报、摄影术如何消解了公共话语的语境,而电视又是如何通过发挥“元媒介”的作用,让我们适应了本应感到陌生的话语形式。
在这里,他强调了“信息——行动比”这一概念。不管是在口头文化还是印刷术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都在于它可以促成某种行动,而电子媒介却改变了这一局面。他认为,电报的一种跨越时空的能力,产生了大量源源不断的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却很少和受众发生任何关系。以电报和摄影术为代表的媒介使信息脱离了语境,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使这样一种去语境化合法化了。
我们现在很习惯于通过发达的媒体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但是波兹曼却发出了这样的诘问:(p63)紧接着,他这样总结:“电报对公众话语的贡献就是使他变得无聊且无能……散乱无序……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他们”。
之后,他提出了摄影术,并且认为照片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把形象脱离于语境。“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看重视觉的文化的特征。
我想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作为一种电影的镜头语言,它代表着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理解这一章内容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图像中,现实的、此时此地的真实语境变得不再重要,我们甚至还创造了一种“伪语境”。波兹曼甚至说,“新闻”和我们的感官体验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这是一种“错觉”。(可以讨论)。而伪语境的作用是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讨论:大家认为电视新闻对其受众意味着什么?你也同意波兹曼的看法,认为它是一种无意义的创造吗?)
之后,波兹曼又再次强调了,娱乐本身没有过错,(p70),电视的倾向影响着公众对于所有话题的理解。它开始充当一个“指挥中心”的位置,甚至作为“元媒介”不仅决定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而这一切过程,正如他引用罗兰•巴特关于电视成为“神话”的观点,是无意识的。
第六章
详细论述了为什么电视这一媒介形式和严肃理性的话语形式相抵触,即电视只有一种语言——娱乐。
波兹曼用了大量的例子,试图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电视需要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表现……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
我们能够看到,包括宗教、医学、新闻、教育以及政治在内的公共事务,已经开始被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处理。“大家已经不再关心如何担起各自领域内的职责,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上镜”。
第七至十章
这四章中,作者分别详细阐述了新闻、宗教、政治以及教育四个不同的社会领域是如何被电视媒介影响,进而失去传统的价值,变得娱乐化,甚至危险的。
新闻:我们不再去追问事实,而是通过图像来判断信息是否可信;okay,now……使电视上的一切都失去了一样东西——语境,而成为了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存在于当下的物体。
宗教:复制过程中失去的东西(p10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工业革命使得艺术作品得以被大量复制,艺术作品只存在于“此时此地”的韵味被侵蚀了,机械复制所创造的崭新条件虽然可以使艺术品的内容保持完好无缺,却无论如何贬低了原作的“此时此地”。其实,这个此时此地,在我看来,也是一种语境。
政治:“政治知识”意味着图像,而不是文字。(第一张最开头的例子)舍弃了思想,也舍弃了历史。
教育:对于电视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曾看过龙应台在台大的演讲稿,他对历史的解释让我印象深刻。他讲了一个故事,和孩子买了一株名为复活草的植物,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买来时像一株枯草,只要放在水中,它会逐渐吸水复原。在很多天耐心等待以后,他们一点点等到了一株茂盛的绿色植物,而在他们看见这一幕并为之欢呼的时候,恰巧一个邻居经过,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疑惑不解——毕竟,彼时彼刻,在他们面前的只是一株草而已。这就是历史的价值所在,也是它的重要性——它告诉你事物本来的样子以及它存在于此时此刻所经过的路,它帮助你看到完整,看到价值的所在,看到今天只所以是今天的或艰辛或不易。
第十一章
在整本书的最后,波兹曼再次对于“电视时代”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它带给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系列新的关系和观点。对于这一切我们从来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我们没有进行任何讨论,我们只能顺从”。
但是,本着想在最后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愿望,波兹曼勉强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问题不在于我们看什么电视,问题在于我们在看电视。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怎样看电视的方法”。
具体来说,我们应当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怎样影响文化等问题,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即培养受众的媒介意识。而波兹曼认为,培养这种媒介意识的途径,就是学校。应当帮助年轻人学习解读文化中的象征,学会怎样疏远某种形式的信息。
 讨论
1. 波兹曼不断地提到,电视提供娱乐不是它的错,它错就错在试图将政治、宗教等严肃话语纳入其中,又包裹上严肃的外衣。
在对第一章的研读中,我提到了一些例子,你认为,形式真的能影响或决定内容吗?
此外,波兹曼认为电视本身和严肃话语相抵触,你认为类似《锵锵三人行》、《郎眼财经》以及《白家讲坛》等节目有存在的意义吗?是公共话语娱乐化下的附庸,还是真的有起到启迪民智的作用?
2. 纵观通篇,波兹曼的忧心忡忡以及对理性公共话语的描述,让人感觉他多少有一些精英主义倾向,并且在否定一种大众对于休闲生活或政治参与方式的选择。然而,从刚开始的利维斯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再到后来文化研究的兴起,尤其是对于亚文化抵抗意义的研究及肯定,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观点:即认为我们的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是大众自主选择的结果,代表了大众作为一个有主体意识的群体,在动态的社会权力结构里对于主流文化的抵抗。
    你认为,在媒介的变迁当中,大众是所谓“乌合之众”,只能接受媒介对于公共话语的改变,还是说你认为大众是有自主意识的群体,而当下的境况是大众有意识地参与,并且自主选择后的结果,代表着大众的一种抵抗?
3. 你认为最后一章中波兹曼提出的解决方法可行吗?是否自我矛盾?
你对于解决办法有什么样的想法,?
 
4. 波兹曼反思的是他所处的美国社会,这样的社会是充分大众社会化,消费社会化的,所以才有他那忧心忡忡对电视娱乐化的担忧。你认为,这样的思考,放到中国语境下,又如何呢?

  《娱乐至死》读后感(九):读后感

考虑到作者的生卒年和这本书出世的时间,写的当然是很有意思很有远见的。不过如果加上如今的社交新媒体、移动互联网,这本小书还能再写上三分之一
传统文字-电报-照片-电视,人类变得越来越蠢顿,因为人们越来越懒,不再有思考的欲望;其实社交媒体的爆发更加加剧了这种情况,我自己都能觉得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虽然有时候想好好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比如利用app听英语等,看视频而不是冗长的历史书来了解想探索的历史事件,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被浪费了。
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就是,电视时代人们都活在了现在而忘记了历史,人们只关心当下发生的事件,但几分钟之后就会把它忘记。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呢?我早上起来会刷微信朋友圈,看看大家都分享了什么好文章,发了什么状态,但并不会点进去看这些文章,更不要提这文章是否对我有用。刷完微信再刷微博、人人,以至于早上起来有半个小时都花在了手机上,但是离开手机想想这半个小时都干什么了,好像确实是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没有收获。
+++++++++++++++++++++++++++++++++++++++++++++++++++++
“学术界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
工作关系,需要跟客户提交报告,被老板告诫过几次,只要有任何地方出现小疏忽,就会被客户质疑整份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但是口头交流还是好一些,尤其是职场人精么,口头上的疏忽还是能圆的,但白纸黑字写下来,就不好说了,而我工作的最大弱点之一就是文字的不严谨性,所以看来早日让我进入电视机时代多好,囧
“他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没有看过《美丽新世界》,但这话说的多好,不过反正不思考的人其实也蛮幸福

  《娱乐至死》读后感(十):笔记

1. 美国的商人们早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发现,商品的质量和用途在展示商品的技巧面前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不论是亚当·斯密备加赞扬还是卡尔·马克思百般指责,资本主义原理中有一半都是无稽之谈。就连能比美国人生产更优质汽车的日本人也深知,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表演艺术,丰田每年的广告预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 用平白的话语来说,这本书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马歇尔·麦克卢汉¨洧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
3. 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
4.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我们读书、看电视或看手表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大脑如何被这些行为所左右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思考一下书、电视或手表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怎样的影响了
5. 但是我们这种媒介一隐喻的关系并没有如此明了和生动,而是更为复杂。为了理解这些隐喻的功能,我们应该考虑到信息的象征方式、来源、数量、传播速度以及信息所处的语境。例如,钟表把时间再现为独立而精确的顺序,文字使大脑成为书写经历的石碑,电报把新闻变成商品。要想深刻理解这些隐喻,我们确实要费些周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涵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那么理解这些隐喻就会容易多了。例如,有人指出,l2世纪眼镜的发明不仅使矫正视力成为可能,而且还暗示了人类可以不必把天赋或缺陷视为最终的命运。眼镜的出现告诉我们,可以不必迷信天命,身体和大脑都是可以完善的。我觉得,如果说l2世纪眼镜的发明和20世纪基因分裂的研究之间存在某种关联,那也不为过。
6. 我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因为共鸣就是扩大的隐喻。不管一种媒介原来的语境是怎样的,它都有能力越过这个语境并延伸到新的未知的语境中。由于它能够引导我们组织思想和总结生活经历,所以总是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和不同的社会结构。它有时影响着我们对于真善美的看法,并且一直左右着我们理解真理和定义真理的方法。
 
7. 因为在以印刷物为主的法庭上,法律文书、案情摘要、引证和其他书面材料决定了寻求事实的方法,口述传统失去了共鸣--但不是全部。证词是口头的,因为人们认为口头表述比书面表述更能真实地反映证人的思想状况。确实,在许多法庭上,陪审员不允许记笔记,也不提供法官解释法律条文的书面材料。陪审员要听事实,而不是看。所以,我们可以说我们对于法律事实的理解存在共鸣的冲突:一方面,人们仍然相信口头语言的威力尚存,只有口头语言才可以代表真理;另一方面,人们更愿意相信书面文字的真实性,尤其是印刷文字。持第二种看法的人不能容忍诗歌、谚语、俗语、寓言或任何其他代表人类头智慧的表达方式。法律是立法者和法官制定的,在我们的文化中,律师不需要聪明,他们只要了解案情就可以了
8. 他得到的回答是:你认为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这是错误的。在学术界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书面文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还经过了专家和编辑的检查。这样的文字更加便于核对或辩驳,并且具有客观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论文中称自己为"本调查者"而不是自己的名字。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
9. 像我们这样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请求中可以找到很多意趣,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修辞当作语言的一种装饰品--往往表现得矫饰、肤浅和多余。但对于发明修辞的人,对于那些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诡辩家及他们的后裔,修辞不仅仅是戏剧表现的一个机会,而且是组织证据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因而也是交流事实的方式。
10. 我用这些例子想要说明的是,对于真理的认识是同表达方式密切相联的。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一种文化认为用某种象征形式表达的真理是最真实的,而另一种文化却可能认为这样的象征形式是琐碎无聊的
11. 有些讲述事实的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所以这会对采用这些方法的文化产生健康的影响。我这样说不是想要宣扬认识论的相对论。我希望能让你们相信,印刷文化的认识论在日益衰退,电视文化的认识论在同步壮大,这些都会在大众生活中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一个后果就是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可笑。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极力强调,任何讲述事实的形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产生的影响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眼见为实"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公理,从来都享有重要的地位,但"话说为实"、"阅读为实"、"计算为实"、"推理为实"和"感觉为实"的重要性,随着文化中媒介的变化,也在跌宕起伏。随着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尼采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我们还应该加一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12. 威尔法尔答复说,他的教友们曾经讨论过这样的估法,但是最终还是加以否决了。他用以下的这段话解释了他们的理由:在人类社会存在之初,上帝以启蒙人智为乐,他让我们意识到,有些我们尊为真理的其实是谬误,有些我们斥为谬误的却是真正的真理。他不时地为我们拨去迷雾,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原则,改正自己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无限的满足。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达到了发展的终极,是否达到了精神知识或神学知识的完满,我们担心,如果我们裹足不前,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那么我们的后人会效仿我们,认为我们--他们的前辈和创立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神圣的,是不可丝毫背离的。
13. 这样的语言完全是书面语,即使是用于演讲,也不能掩盖这个事实。从如今已经无法和铅字产生强烈共鸣的人们来看,用耳朵加工如此复杂的信息实在令人叹服。林肯和道格拉斯不仅事先准备好演讲稿,就连反驳对手的话也是事先写好的。即使在进行即兴辩论时,两人使用的句子结构、句子长度和修辞手法也不脱书面语的模式。当然,在他们的演讲中也有纯粹口语的东西,毕竟他们两个 [1]斯巴克斯,《林肯一道格拉斯1858年的辩论》,伊诺伊州历史图书馆。l908,第86页。 都无法做到对听众的情绪无动于衷。但是,印刷术的影响无处不在,到处是论证和反论证、要求和反要求、相关文本的批评和对对手措辞的百般挑剔。总而言之,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像是从书本上照搬过去的文章。这就是为什么道格拉斯要批评他的听众,他说他需要的是听众的理解而不是激情,他的听众应该是沉思默想的读者,而他的演讲就是他们进行思考的文章。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的问题:书面形式的公众话语代表了什么含意?其内容的特征是什么?它对公众的要求是什么?它偏爱什么样的思维
14. 美国及各州都有一帮明文的宪法,法律条文的制定非常明确严格,这更要求法律界人士必须具有开明、理性和清晰的头脑。律师需要具备超过常人的读写能力,因为理性思维是判断法律事宜的主要依据。约翰·马歇尔无疑是"理性思维的杰出典范,是和纳蒂·班样家喻户晓的代表人物?。他是印刷术时代的优秀代表--冷静、理智、崇尚逻辑、憎恶自相矛盾。据说,他在阐明观点的时候从不运用类比,而是用"我们已经确定......"来开始他的论述。一旦你承认了他的前提,你也只好接受他的结论了.
15. 问问自己下面这一系列的问题,你可能就会更明白上文的意思了:对于解决中东的冲突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对于解决通货膨胀、犯罪和失业问题你有何高见?对于保护环境或降低核战争危险你有什么计划?对于大西洋公约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美国中央情报局、反歧视行动计划和伊朗巴哈派教徒遭受的残暴行径,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我可以大胆地帮你回答:你什么也不打算做。当然,你可能会为某个自称有计划、也有能力采取行动的人投上一票。但每两年或四年你才可能有一个小时来投票,这根本不足以表达你满脑子的想法。我们也许可以说,投票选举是逃避政治无能的表现。比投票选举更糟糕的是参加民意测验。民意测验的组织者通过一些呆板的问题得出你的意见,然后把你的意见淹没在相似的意见中,最后把这些意见变成--还能是什么呢
16. 所以,无论什么地方的文明人都会视焚书为反文化的罪恶行为。但电报却要求我们烧毁它。电报如果被赋予永恒、持续或连贯的特征,它就会失去其价值。电报只适合于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很快取代它们。这些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不需要也不容你稍加思索
17. 新闻的语言是完全不连贯的,一个消息和它前面或后面的另一则消息毫无关系。每个"标题"都是独立存在的。新闻的受众必须自己找出其中的含义,发布新闻的人没有义务这样做。久而久之,经电报描绘过的世界开始变得无法控制,甚至无法解释了。报纸上一行行有序而连贯的文字渐渐失去了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了解"事实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因为"了解"并不意味着人们能够"理解"事实的言下之意、背景知识和与其他事实的关联。电报式话语不允许人们进行历史的回顾,也不鼓励深入的分析。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18. 与字词和句子不同的是,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 [1]纽豪,《从1839年至今摄影术的历史》,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964,第33页。 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摄影本身无法再现无形的、遥远的、内在的和抽象的一切。它无法表现"人",只能表现"一个人";不能表现"树",只能表现"一棵树"。我们无法拍出"整个大自然"的照片,也无法表现"整个海洋",我们只能拍下某时某地的个别片断--某种光线下某种形状的悬崖,某个角度某个时刻的海浪。正如"整个大自然"和"整个海洋"无法被拍摄下来一样,在照片的词典里也无法找到可以表现"真理"、"荣誉"、"爱情"、"谬误"这些抽象概念的词汇。"表现"和"谈论"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过程。加弗里尔·萨洛蒙曾经说过:"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认,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也这样说的意思是,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即使最简单的命名,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把一样东西和其他东西进行比较,选择共同的某些特征,忽略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归类。在大自然里没有"人"或"树"这样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如此简单的分类,有的只是变化多端和形形色色。照片记录的是这些形形色色中的特例,而语言的作用则是使它们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19. 苏珊·桑塔格说过,照片是"我们通过照相机表现出来的东西对世界的理解"。但她又进一步论述,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当然,语言就是用来挑战、讨论、质疑那些我们眼中表面事物的一种工具。"真""假"这样的表述只能出自语言的范畴。当我们看到一张照片的时候,"这是真的吗?"只能表示"这是某时某地的真实再现吗?"如果答案是"是",那么就没有任何值得讨论的理由,因为不相信一张真实的照片显然是荒唐的。照片本身就是不容置疑的观点,代表着确定无误的事实。它无心辩驳,所以它就是无可辩驳的。
20. 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看电视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满足。就连很多人都讨厌的电视广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悦目的图像常常伴随着令人兴奋的音乐。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世界上最美的照片是出现在电视广告里。换句话说,美国电视全心全意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娱乐。
21. 但我这里想要说的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我们的电视使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交流,但在这个过程中,电视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笑脸。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22. 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里,甚至在飞机上,美国人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他们争论问题不是靠观点取胜,他们靠的是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电视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仅是"世界是个大舞台",而且是"这个舞台就在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
23. 我必须指出,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这种理论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它被称为"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它被称为"精神分裂症"。如果用舞台术语来说,它可以被称为"杂耍"
24. 谎言没有被定义成真理,真理也没·有被定义成谎言。真正发生的是公众已经适应了没有连贯性的世界,并且已经被娱乐得麻木不仁了。奥尔德斯·赫胥黎对这样的情况不会感到吃惊,他早就预见了它的到来。他相信,西方民主社会将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地消亡, [1]"新话"(Newspeak):指以模棱两可和自相矛盾为特点的宣传语言,源自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年》。 而不是戴着镣铐一路哀歌。赫胥黎看清了这一点,而奥威尔则没有。公众沉醉于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娱乐消遣中,对于自相矛盾这种东西早已失去了感知能力,为了这样的公众,处心积虑掩盖事实显然是多此一举。虽然赫胥黎没有明确指出电视在这当中起的作用,但他肯定会很赞成罗伯特·麦克尼尔的话:电视就是奥尔德斯·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解忧丸"。控制人们的不是"老大哥",而是电视上的"好迪都迪
25. 资本主义的理论家们都相信,买卖双方应该具有相当的成熟程度,了解足够的信息,然后理智地进行双方互惠的交易,这些是资本主义的基础。如果贪欲是资本主义机车的燃料,那么理性就应该是机车的司机。根据这个理论,市场中的竞争要求买者不仅要知道什么产品对他来说是好的,而且要知道什么产品是好的。如果卖方生产了没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根据市场的规律,他就应该败出。他们认为,买方的理性激励竞争者成为赢家,并且敦促赢家不断进步。在买方无法做出理性决定的情况下,法律就应该介入使交易无效,例如通过制定法律来禁止孩子签订合同。美国甚至有一项法律要求卖方如实介绍他们的产品,因为如果买方不能得到有关产品的真实信息,他们做出理智决定的能力也要大大受到损害
26. 如果就像我前面所说的,电视广告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那么这样的广告结构真是惊人的草率了。它不仅可以被称为"疗法",而且是"瞬间疗法"。这种广告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心理学原理: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快速解决的,它们的快速解决要借助工艺、技巧和化学。这个理论在任何人看来都肯定是荒谬的,但电视广告蔑视详尽的解释,因为这样既花时间又会招来不同意见。如果观众看广告时还要费心猜测其中的信息是否可信,这样的广告就不能算是好广告。所以,大多数广告都运用了"伪寓言"的文学形式来传递信息,"丢失的旅行支票"和"远方儿子的电话"这类伪寓言不仅能够产生不可抗拒的情感力量,而且还和《圣经》里的寓言一样具有明确的说教性。说电视广告的主题是产品就像说乔纳的故事主题是解剖鲸鱼一样,完全不相干。说得深入一点,电视广告的主题是教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而且,电视广告具有栩栩如生的图像,通过这些图像我们可以轻松地学会广告想要教给我们的东西。广告想要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如短小简单的信息优于冗长复杂的信息,表演优于说理,得到解决方法优于面对问题。这些观点自然要影响我们看待政治话语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会把电视广告中传递或强化的一些涉及政治的观点视为常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