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1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精选10篇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50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01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一):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本书的书名的最后两个字是“对照”——不要小看了这两个字意义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了谈到中西文明的一些差异时,经常使用的是另外一个词“比较”,然而,“比”往往要有高低上下,“较”常常要分胜败优劣。也就是说,在使用“比较”这个词语时,必须要有一个结果。而这种求必的思维,自然是片面的,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却往往在这个“比较”中丧失了正确的认识。
自从清代的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之后,西方文明被人们捧上了天,无论是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度”,都是在向西方文明看齐。即便是,新文化运动所引进的“德先生”“赛先生”也是中土无有之物,更有胡适的“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百多年前形成的“向西看齐”有增无减,然而国人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却已经渐行渐远了。以至于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在解释这一现象时,说道“中国在感情上诚然仍是中国人的家园;但在理解上甚或精神旨趣上,当代中国入,尤其是知识分子,其心灵故乡,却大有可能不在中国而在欧洲、在美国。除了技术器用层次、制度层次之外,在精神、信仰、知识层面,也早已离开了中国。”似乎昔日的“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已经被穿在身上的“洋装”所同化。
然而就在国人仍然“固执己见”的同时,世界文明的格局已经趋于多样化,从而人类对文明的认识也已经提高,昔日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已经遭遇到去西方化的反动,多元文化的互相尊重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要想跟上这个世界趋势,国人也就需要重拾对中国文明的认识。但是,重拾中国文明并不是让我们重新回到“天朝大国”的梦境中去,而是能够以理性的视角,从历史的角度全面认识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不同趋势,这就是“对照”的好处。
在以往的中西比较的著作中,有人曾提出了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区别,然而这样的区分其实还是比较笼统的。因为大航海时代序幕的开启,无疑是西方文明依靠掠夺而强盛的开始,截取这一部分来与中国文明一较高下,中国文明无疑是处于下风的。然而一个文明的发展,往往是缓慢的有渐进历程的,只截取在上升期的段落进行比较,既不合理也不公平。所以,必然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梳理中西文明各自发展的脉络——因为“道并行而不悖”。从这个角度来讲,但愿许倬云先生的这本《中西文明的对照》可以让人们在“西风残照”之中,能看清“汉家陵阙”的价值所在。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二):“大荒山”与“无稽崖”中的回音—— 读许倬云氏新著四种小感

读许倬云氏新著四种小感
文刘愚
      周末两日,沉浸屋内,读许倬云氏新出史著四种。明媚的红日穿越花木扶疏、枝草蔓生的庭院直射桌边上,抖漏在我的衣角,却带给我一种异样的沉重和荒寂之感。来去无端的阳光仿佛是预示:周遭的一切繁华、热闹、温暖、哀感,终将如眼前这书里所写的,隐没在时空的“大荒山”与“无稽崖”之中。
     这四本书是早应读而未读。现存华人史家,时论一般以潮州饶选堂、潜山余英时、无锡许倬云为 领袖特异。香港、美国、南京,守望中西,鼎足而三。许氏声望不及首二人远甚,惟我不惬公论,不私乡曲,不避讥讽,对许氏尤为激赏。说到核心,选堂不脱乾嘉朴学牢笼,时多实证主义的沉浮支离;余英时尚存才子臆性,偏至所向不顾自由心证,均终不及许氏学理论证上惟变是适高明广大,思想底蕴上见照人类盛衰之深切,旁推交通,观澜有术,难窥涯涘,创辟迭出。某种意义上,许倬云著作可说是现代西化规范史学的反扑。入民国来,中国史学依附于现代学术体制的建立一统朝野,学术兴而史学亡,方法仰人鼻息,文心流于俗赏,史学的精义湮没不彰,其幽心深微漫漶不明。不牵拘于学院学术之无理限制,以资治察世的通识超越繁琐的经院滞碍,以简易之功展现史学智性观照的风范,还复史家通古今究天人的志趣立意,我意这是许氏著作最闪亮的光芒、价值与意义所在。当代史学,雷海宗钱宾四之后,有许氏遥接其绪,是国族文化之大幸,是真史学起弊的先声。
       许氏常居美国,是长达四十年的“异乡人”。远托他国, 昔人所悲,这种夹缝中的处境反被许氏化逆境为“增上缘”,造就他思无畛域的历史视野、笔底苍生的人文情怀,齐物观照的智者品格。甲申年,许氏出美归国,避地江左,就职南雍,年岁渐入桑榆,情绪不免牢落,而相随的,是庾信文章老更成,是读许倬云氏新著四种小感笔法和思考的益见壮阔磅礴与光芒四照。新出著作四种就是这种心声心画的回响。其中智性的广度、思辨的深度、逻辑的密度、视野的宽度、体系的规范度,汤因比之后,史界已是微斯人。在知识联网后博学变得容易、学术规则荒腔走板的年代,他的被刻意漠视,文章著作的声光不彰,是学术思想史的错位。
      读这些书的时候,特意调音响放喜多郎《敦煌》诸曲。我意许氏的襟怀与雄心恰与此曲相配,得其益彰之效。许氏著史,是宗法中国班马旧史的著史精神和西方希罗多德、吉本的传统路径,取用自如,破去九界,略去无关宏旨,直面生活世界,直造一学思浑融、今古汇流、东西无别、国身通一之境;而其苦心孤诣和思想落脚点,终究还是以中国的历史、文化、愿景为中心,意图在伊洛榛旷、崤函荒芜的书写中,比较衡量,探寻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出处,特别是现代中国人将往何处去的大关节要。这是一个现代史家的不能忘情,是对世界、人类、故国的一往深情。这也是我读许书常无端感动与其乐无涯之由。
       许氏是我祖辈一代的同龄人。他民国十九年生在江南无锡,长在天崩地解国破家亡的叔季之世,在劫难逃,目击心痛,漂泊流离,忧世伤生中过了半辈子。故而许氏一生所以奉献于写史事业,是有激有为,是感于今事而洞然会心于古,是对生命、世界悲悯的文字铺展,是沉哀与希望交杂的名山寄托。许氏八十岁之际,接受访谈,年暮的老人,静穆如入禅的老僧,说到后半场,老人动情,言及他念兹在兹的一件童年往事,依然克制不住潸然泪下,忙慌不惊的只手揩泪:他七八岁那年,抗日军兴,随家人逃难江岸躲避战火。一日黄昏,一支中国军队路过家门稍作休歇。许氏协同母亲一起给士兵端茶递水劳军。少顷,众军整队出发。母亲伫立家门,望着这群差不多都是三四十岁的壮年人,对着年幼的许氏感伤的说了句,“他们这一走,永远不可能再回家了”。许氏谈完这段的荒凉的往事,已是泪眼婆娑。他接着说,正是这些懵懂年岁的回忆,让他至此有了很多思索,诸如人世无常,文化冲突,世界来去,人类生命的不安稳与刹那生灭,历史的悲喜剧,还有中国人国族、文化、政体、群体的何去何从。读许氏的书,理解许氏,我以为这段经历就是解读其心史密钥。每个个体的早期经验,那些个人可能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历,特别是创伤性经验将如影随形陪伴一个人的始终,并且时刻左右着他的心志。时代的野蛮,国家不幸史家幸,培育出一个思考野蛮,还有怎么从野蛮中自我得救、集体重生的大史家。
     揣想许氏其人,我常无端想起美国《绿里奇迹》这部电影,想起中国古典词汇中“举鼎绝膑”这个字面上所现的意象,只是此“鼎”非彼“鼎”。设拟虽不伦不类,但细究其生平行年、精神气象均有暗通款曲声气相通之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一流的史家必如南史氏般带有程度不一的悲剧性,发隐擿伏,原始要终。也必然同《绿里奇迹》约翰·科菲类似负有沉重的担负意识,砺山带河,舍身求法。他们正视人类种群的罪恶性与堕落性,直面并省悟生活世界的幽暗面,探求防堵、疏导与化弥之道路。许氏一生,立言为公,其苦心孤诣与拳拳用心正是着意在此。许氏也是残疾人。是“绝膑”者。出生时手掌内屈,双脚无踝,足背向地,一生只能借助双拐行走。他的残疾,恰有某种隐喻与宣示色彩。晚清以来,以不良于行而作出绝大成就的文史学者有四人,许氏是其一。新会梁思成、宝山潘光旦、闽人翁独健,俱是有确乎不拔之志成果斐然的一时之选。这此中许氏行年最后,也有集成收尾的意味。
      许氏名“倬云”。此名揣测是由《诗·大雅·云汉》内“倬彼云汉,昭回于天”一句化用而来。词句现代汉语翻译为,“那浩大的银河啊!天上的光芒从你那儿转照过来”。许氏是“名副其实”。我深信,我桌前的阳光,和他来自同一个光源。
                                                                                            2017,6,20,晚饭后
有酬代写或供稿,敬请联系。QQ:519309005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三):读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好书,几点感悟
1、环境对于文化、政治、社会的影响
      中国相对独立于东亚,平原地区较多,稳定的农业经济,高效的中央集权体制,帝权与文官集团的制衡、儒释道思想与文化、政治的关系,社会经济网络对于国家融合的好处;商以家族血缘为纽带塑造家族伦理、尊重传统、重视知识的文化基因,周封邦建国,形成“天命”观念与道德观念,将“天命”作为政统,祖先崇拜作为宗统;商与周都地处北方,地理简单资源贫瘠生活艰苦,强调人与人相处必须约束、节制,必须尊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即儒家思想(孔子山东人);南方环境优越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方可追求自我,自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道家思想(老子南方人)。
     欧洲山地、湖海区隔,以城邦发展,经济自给自足为主,大范围的经济往来较少,主要通过武力扩张、不断移民,掠夺的方式拓展疆域,没有完善的帝国管理体系,合法性与稳定性来源于武力,一旦武力不及就分崩离析(马其顿、罗马帝国);中世纪,蛮族入侵(日耳曼人、凯尔特人、蒙古人),民族间独立发展相对独立,但是基督教成为融合区域的文化纽带,教权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宗教黑幕思想禁锢发展停滞是欧洲的黑暗时代;城市作为欧洲的活力单元,经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航海大发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君权、宗教权的彼此博弈制度创新(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抖擞精神整装待发,其武力扩张、贪婪掠夺的本性再次激活,称霸世界几百年。
      环境是客观的,却影响着万物的思维与想象,注入属于它的基因。
 
2、物极必反的历史脉络
      中国地大广博,政治制度完善严密,思想发展与管控得当,经济交往紧密,文化、经济、政治的三者互动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超稳定结构,造就了华夏民族五千年不绝的伟大历史;但是稳定的诉求形成了明清政治帝权独大,思想理学禁锢,经济闭塞小农的极端,失去了政治制衡、思想创新、经济开源的机会,最终由稳定的繁荣走向稳定禁锢落后挨打的极端;
欧洲山地湖泊,地理的阻隔,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局限,缺乏形成大区域帝国的基础,所以地方势力、宗教权力、城市资产阶级等各方势力多方博弈,这种分散与中国的大一统形成鲜明对比;在制度雷同的农业时代,中国的集约效应发挥更大的能量世界最富(爱好和平,没有扩张的基因),欧洲却经历了一千年黑暗的中世纪;但是极度的黑暗,造就了不得不反的环境,政治的分散给了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思想发展的自由与空间,结合欧洲武力移民扩张的文化基因,在中世纪的极端中孕育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种子,制度创新意味着效率升级,欧洲的发展相对于中国的禁锢守旧此消彼长,自此绝尘而去称霸世界。
       物极必反的奥秘,在“太极八卦图”中一览无遗
 
3、人性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博弈
      孟子:人性本善,但也可能会因为欲望而丧失本性所具有的善;荀子:人性本恶,人必须努力让自己培养出向善的方向。
人性善恶,善与恶属于道德评判,如果只有善恶之心没有善恶之行,就属于人的价值观或思想层面,而价值观或思想完全认同了善恶之观念,才可能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人的思想受外部环境与内部自我认识的影响,彼此博弈此消彼长互为因果。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无法解答,自我认识也是一个主观且形而上的问题,无法客观评判也无法确认,最能研究的就是环境的问题,什么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善或恶的形成。
有句俚语:穷山恶水出刁民;欧洲的武力扩张,就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恶劣,生活困苦基础上的,但扩张后的动力就来自于欲望,欲望专变为自私的动机,然后又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总的来说,环境温饱是人的基本需求,欲望是对物质的贪婪,两者在逼于无奈或者周边示范效应的刺激下,都有可能形成恶的种子。
袁腾飞说,自古出身贵族的皇帝宅心仁厚(宋太祖),出身贫瘠的皇帝心狠手辣(朱元璋)。环境好的人,物质富足一般受良好教育或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我自古中国的文化基因包含家庭伦理、尊重知识、道德品行,物质的基础和精神追求,更容易与人向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贫瘠更容易恶,精神追求更容易善。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四):不废江河万古流:许倬云先生及其大众史学

1957年,经胡适先生四次努力争取,时任中研院史语所助理研究员的许倬云,获得纽约华侨徐铭信提供的1500美元奖学金,赴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1962年3月2日,许先生学成返台当日,恰逢胡先生出殡。他赶到南港中研院送先生最后一程,因为先天不良于行,只能送到山下,内心百感交集。
当时西方传统汉学正经历从东方学分支往分科学术的转变,研究方法、问题意识都受到社会科学的影响,从精细的小考证转向大问题,也开始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对话。哥大东方学研究所的重点是埃及和两河流域的考古,也有一小部分人做希腊考古和中国古代研究。这一学术趋向直接影响到许先生的研究理路——将社会学方法引入史学研究,这也是当年我读到许先生早年学术论文集《求古编》最受触动的地方。正如中研院院士杜正胜在“许倬云先生八秩庆寿研讨会”上的评价:“许先生最大的影响不在于上古史,而在于所引入的那种关注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视角。”这一研究方法,在比许先生稍晚的中研院学者毛汉光等人的著作中也多有体现。
五六十年代的哥大东方学研究所名师云集,顾立雅是中国史大家,Mircea Eliade是宗教学的开山祖师,还有威尔逊的埃及学、Gelb的亚述学、Jacobson的中东神话学、Peter Blau的社会学与韦伯理论研究、Berthold Hoselitz的计量社会学研究,在许先生的学术著作中,时时闪现这些人的影子。至于哥大讲究眼光宏阔的学风、大问题意识、多学科间的交叉互动,对许先生大众史学写作的影响似乎更为明显(以上参见《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院士一生回顾》相关章节)。
许先生他们这一辈经历过战乱年代辗转流徙之苦的人,相较而言有着更深重的家国之思。台湾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他是亲历者和参与者,至今他所思所想的还是在未来的世界中,中国人和中华文明如何找到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所(《中西文明的对照》序)。这种入世之念自然会渗透于大众历史写作中:《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大国霸业的兴废》《现代文明的成坏》……他关注的始终是与当下、与中国相关的大问题,以至于学生陈永发在《家事国事天下事》序言中说:“许先生不是寻常的中国上古史学者,尤其不是学院象牙塔的专家型学者”,“他关怀的不只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更是中国文明在面对科学文明挑战后的未来。”
2010年8月19日,“许倬云先生八秩庆寿研讨会”在台召开,主题即是“面向大众的史学”。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在会上对“大众史学”作出的阐释是“以浅持薄”——用浅近的语言,把深奥而复杂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这也是许先生一以贯之的理念。比如最近出版的《台湾四百年》,一百多页几万字的篇幅,许先生就勾勒出台湾四百年来的起落兴衰,清理出非常清晰的脉络。读完这本书,对当下台湾的种种现象也能多一分理解与同情。除此之外,近二十年来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西方主导主宰人类历史数百年的现代文明已现衰象,未来整个世界的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科技文明之后,我们的出路在何方?
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许倬云说历史”系列图书的出版工作主要由我经手,目前已经出到第四本,其间和许先生通过邮件也有很多交流。许先生做事极其认真,一个章节数易其稿是寻常事,每本书的书名也是反复讨论才确定下来。书出版后,大陆读者的反馈他也非常关心。
七年前的秋冬之交,在学校旁三联书店平铺的新书展台上,我与许先生的《求古编》相遇。那时候只生出“这种文章,换我30岁打死都写不出来”的念头,却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进入出版界,更没想到能经手编辑许先生的书,与他保持如此长时间的联系。前阵子老人家背部做手术休息了几个月,刚恢复没多久,系列下一本的口述工作又开始了,这回讲的是“汉人”和“汉民族”族群认同形成的问题。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五):大师之作

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都是人类史的一部分,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也是不可分割的。作为人类文化的两极,中西之间的对比已经构成“新历史”和“大历史”长久不衰的话题。我个人是阅读体验是,中国很多学院派作者的历史著述往往缺乏广博的人类知识背景,讲述中国历史的读物常常缺乏世界历史背景,而讲世界史的常常与中国无关。令我惊讶的是,这种缺憾在许多海外学者和“汉学家”那里似乎并不存在。
马克思说:“世界上没有快乐或痛苦,只有一种状况与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历史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过去与现在、中国与西方,在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对比中,历史的意义就出现了。当这种对照来自一位学贯中西、历经沧桑的长者和大师时,历史就成为一种经典。
中国人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对中国来说,西方也是一面镜子,将这两面镜子放在一起,将呈现一个3D的中国镜像。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六):读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好书,几点感悟:
1、环境对于文化、政治、社会的影响
      中国相对独立于东亚,平原地区较多,稳定的农业经济,高效的中央集权体制,帝权与文官集团的制衡、儒释道思想与文化、政治的关系,社会经济网络对于国家融合的好处;商以家族血缘为纽带塑造家族伦理、尊重传统、重视知识的文化基因,周封邦建国,形成“天命”观念与道德观念,将“天命”作为政统,祖先崇拜作为宗统;商与周都地处北方,地理简单资源贫瘠生活艰苦,强调人与人相处必须约束、节制,必须尊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即儒家思想(孔子山东人);南方环境优越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方可追求自我,自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道家思想(老子南方人)。
     欧洲山地、湖海区隔,以城邦发展,经济自给自足为主,大范围的经济往来较少,主要通过武力扩张、不断移民,掠夺的方式拓展疆域,没有完善的帝国管理体系,合法性与稳定性来源于武力,一旦武力不及就分崩离析(马其顿、罗马帝国);中世纪,蛮族入侵(日耳曼人、凯尔特人、蒙古人),民族间独立发展相对独立,但是基督教成为融合区域的文化纽带,教权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宗教黑幕思想禁锢发展停滞是欧洲的黑暗时代;城市作为欧洲的活力单元,经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航海大发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君权、宗教权的彼此博弈制度创新(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抖擞精神整装待发,其武力扩张、贪婪掠夺的本性再次激活,称霸世界几百年。
      环境是客观的,却影响着万物的思维与想象,注入属于它的基因。
 
2、物极必反的历史脉络
      中国地大广博,政治制度完善严密,思想发展与管控得当,经济交往紧密,文化、经济、政治的三者互动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超稳定结构,造就了华夏民族五千年不绝的伟大历史;但是稳定的诉求形成了明清政治帝权独大,思想理学禁锢,经济闭塞小农的极端,失去了政治制衡、思想创新、经济开源的机会,最终由稳定的繁荣走向稳定禁锢落后挨打的极端;
欧洲山地湖泊,地理的阻隔,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局限,缺乏形成大区域帝国的基础,所以地方势力、宗教权力、城市资产阶级等各方势力多方博弈,这种分散与中国的大一统形成鲜明对比;在制度雷同的农业时代,中国的集约效应发挥更大的能量世界最富(爱好和平,没有扩张的基因),欧洲却经历了一千年黑暗的中世纪;但是极度的黑暗,造就了不得不反的环境,政治的分散给了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思想发展的自由与空间,结合欧洲武力移民扩张的文化基因,在中世纪的极端中孕育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种子,制度创新意味着效率升级,欧洲的发展相对于中国的禁锢守旧此消彼长,自此绝尘而去称霸世界。
       物极必反的奥秘,在“太极八卦图”中一览无遗
 
3、人性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博弈
      孟子:人性本善,但也可能会因为欲望而丧失本性所具有的善;荀子:人性本恶,人必须努力让自己培养出向善的方向。
人性善恶,善与恶属于道德评判,如果只有善恶之心没有善恶之行,就属于人的价值观或思想层面,而价值观或思想完全认同了善恶之观念,才可能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人的思想受外部环境与内部自我认识的影响,彼此博弈此消彼长互为因果。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无法解答,自我认识也是一个主观且形而上的问题,无法客观评判也无法确认,最能研究的就是环境的问题,什么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善或恶的形成。
有句俚语:穷山恶水出刁民;欧洲的武力扩张,就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恶劣,生活困苦基础上的,但扩张后的动力就来自于欲望,欲望专变为自私的动机,然后又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总的来说,环境温饱是人的基本需求,欲望是对物质的贪婪,两者在逼于无奈或者周边示范效应的刺激下,都有可能形成恶的种子。
袁腾飞说,自古出身贵族的皇帝宅心仁厚(宋太祖),出身贫瘠的皇帝心狠手辣(朱元璋)。环境好的人,物质富足一般受良好教育或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我自古中国的文化基因包含家庭伦理、尊重知识、道德品行,物质的基础和精神追求,更容易与人向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贫瘠更容易恶,精神追求更容易善。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七):世界两大文明系统。

看完之后,对于欧洲古代历史更为了解了。
在我看来,现代的欧洲是起初是受到了来自西亚和非洲的移民,因为这些人是外来人,他们要想在此地拥有自己的土地就必须选择战争,以武力争夺地盘,就如同我下坝人流传的那样,早在很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迁至至此,没有地盘,没有房屋,就变成了几十年前,周围村庄和外面的县,以及临近的市,都知道我们下坝人的威名,到现在老一些的人还流传着,当年他们年轻的时候,不敢轻易来我们现在的居住地,因为我们太凶。
欧洲如此在受到外来入侵的同时,在不断的演变,到后面举起的希腊文明,因为希腊城邦制的诞生,导致希腊走在欧洲前列,最后希腊的思想主导了欧洲,起码在一段时间一些地域,因此我觉得世界两大文明系统,其实就是中国和希腊的泛文明。
这本书,并没有明确的在同一时间内将中西做出比较,所以还需要自己再重读,自己细细缕一遍。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读后感(八):大历史观下的中西对照

大历史观下的中西对照
评《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创造财富的总和,包括我们印象中的金银财宝,但更多时候特指精神财富。文明来自于人类,人类创造的财富是和人口数量与质量、人类所生存的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的,每一种因素都可能影响财富的产出。
人类文明走到了今天,有很多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有很多大相径庭的地方。从历史中总结了很多智慧,也从历史中得到了很多教训,即使有时候历史还会奇迹般的重演。黄仁宇博士提出的大历史观注重的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社会制度看历史变迁”,许倬云老师的《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也是从大历史观的写法出发,解读各种现存文明的历史现象。这本《中西文明的对照》从地理环境、社会衍变、制度变革等方面,对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发展主线进行了描绘,并通过对比中西文明的发展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方面的智慧。
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这是在论述世界形势的一句论断,放到文明的对照中,也很中肯。中华文明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领先西方文明,但因为制度的僵化、人才通道的堵塞等原因,在明清时代逐渐被西方文明赶超,甚至被曾经的藩属国欺凌,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耻辱。反之,西方文明因为长期的分化、独立,相较之中华文明更具有独立性,在近代受宗教革命的启发和文艺复兴的启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至现在一直在世界的文明舞台上领跑,成就了另一番景象。
在中国文明落后与西方文明的今天,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梦魇之后,中国也开始了自强之路,它开始积极吸纳西方文明的精华,并不断派出人员到西方学习,在国内开始了改革与开放的发展,30多年的进程造就了文明的发展与国家的强大,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生态环境恶化,改革也遇到了很多体制上的掣肘。正如《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书中所说,如何解决社会发展的伴生问题,是个长期的问题,从历史的长河中望一望这个小小的问题,也许我们可以从焦虑的心绪中得到一点启示。
文:乡村土狼 2014年1月16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