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鬼经济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魔鬼经济学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3: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鬼经济学的读后感10篇

  《魔鬼经济学》是一本由[美] 史蒂芬·列维特 / [美] 史蒂芬·都伯纳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二):理解社会运行动机的良好工具

笔记1:分析即是对比,对比即其他因素不变时,结果的不同。那
笔记2:所有社会现象后面都是一个关于经济或者说是成本的问题,经济学即动机学,动机就分为经济动机、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一套动机方案常常三种皆有。
笔记3:中介、三K党、政客,做的生意都是一个,即信息垄断的生意。因为,权力主要源自信息的积累,没有了信息不对称,就没有价值了。而这些价值因为互联网正发生变化,信息就是互联网社会的货币。
笔记4:经济学这门学科,拥有各种寻找答案的有效工具,但耐人寻味的问题却寥寥无几。
笔记5:欺诈、腐败和犯罪,这些社会现象和其他经济现象一样,符合经济学原理。
笔记6: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及其难以辨认,这是我们做社会性决策是需要高度敏感和反应的,否则我们的结论很容易本末倒置。
笔记7:道德代表世界应该怎么运转,经济学代表实际怎么运转。
笔记8:经济学首先是一门有关测评的学科,它包含一系列行之有效、用途广泛的工具,可以对大量信息如就业、房地产、金融和投资进行确切的评估,以确定任意因素的影响,乃至所以影响,这才是“经济”的根本要义。
笔记8:传统观念常常是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简单,越能流传的观念就必须简单,典型的例子是历史观念、经济观念、教育观念、科学观念等,这些观念,只要你随便拿出来一个,就会是错的,应为,它一定过于简单,比如岳飞是忠臣、加息可以刺激经济、小班上课提高教学质量、人是不断进化的….二是迎合大众。如果不能迎合大众自尊心,就不能传播。所以,所谓传统观念其实是现存观念的一个映射。
笔记9:值得拥有的东西就是值得为之欺骗作弊的东西。那么,谁会作弊呢?答案是:实际上几乎人人都会,只要赌注正中下怀。作弊是一种原始的经济行为---不劳而获。
笔记10:应试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作弊行为
笔记11:实验证明,81.7%的人是生性诚实的。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三):人生转折点,从这本书开始

        早期一口气去购书中心买了好几本书回家刨,看完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书已借了给妈妈,待她还给我以后再写感想),又花了两个星期的晚上读完了这本《魔鬼经济学》,有如醍醐灌顶,获益良多。好书就是这样,即使看完之后,仍然觉得绕梁三日,余音袅袅,意犹未尽........
      首先先从我如何得知这本书说起,那是一年前了,那时一边上班一边听香港商业电台的网上广播,那几个下午的节目里DJ一直在讨论这本全城热卖的焦点《Freakonimics》是如何一本书。听了几集,发现真的非常有趣!原来常理(在书中的术语叫“传统智慧”)在经济学研究的统计下是这么不堪一击的,真正致命的原来这样匪夷所思,怎能不堪称魔鬼呢?!
      作者出神入化地将各个社会现象化成一条条的问题,一个一个抽丝剥茧,让答案最终浮出水面,水落石出。书本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学术类研究,而是将那些数据化成线索,一步一步地导出事实的,就如前人的评论一样,简直就象看一本侦探小说!看完此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思想问题要从多个角度理性地分析,而不能主观揣测,更不拘于传统智慧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我思考的方式!以后想问题要从魔鬼的角度出发哦,呵呵~~
       
      书本是写美国的事情,写的内容多数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没有很多直接的关联,但总有一两处全世界都通用。最简单的运用就是购物前认清楚到底哪一方是最大的得益者,是原始供应商,还是代理销售人?一件物品的价值到底是如何体验的?通过书本讲述“房地产经纪人赚钱的动机”,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一切商业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为自己赚最多的钱。那么如何计算成本、利润?如何做个精明的消费者,如何做个最狠的商家?从前视钱财如粪土的我,已完全改变了理财的观念,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
      上星期与妈妈出来饮茶时谈到她新买滤水器,消费者是妈妈或我这件事的后果就会截然不同!没有看过此书的妈妈,虽然也是一介高中的数学教师,但也逃不过被“昆”(广东话:骗)的恶运。而我就轻易地算出这款3000多元的滤水器,那个妈妈的热心朋友至少有500元的回扣落袋,(妈妈即时说,“是啊,难怪啦,我去买机的时候,他也买了一个价值500元的杯!”我说,“哈哈,笨!他那个杯一定不用给钱!”)这就是《魔鬼经济学》的功劳啦~~~
================================================
很久以前写的读书心得,补发 @2007-12-16 15:48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四):史蒂芬列维特与其说是个经济学家,倒不如说是他感兴趣的课题恰巧属于经济学分类。

看完了第一册,虽然是一本经济学相关的书籍,但是写的非常有趣,许多观点也很有新意。
史蒂芬列维特与其说是个经济学家,倒不如说是他感兴趣的课题恰巧属于经济学分类。
第一册中列维特阐述了6个话题,其中最感兴趣的是:为何毒贩还在与母亲同住?
如果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毒贩都很赚钱,是个暴利行业,那为什么很多毒贩还在与母亲同住,而不是自己买一套房子?
根据列维特的分析,结论是毒贩就像电影明星或者橄榄球运动员一样,只有最顶层的人才能赚到丰厚的收入。
而在行业底层的人,只能获得很少,甚至不如普通白领的收入。他们始终想要往上爬,进入行业里的上层,那样就可以一夜暴富。
所以不管是毒贩、演员还是橄榄球运动员,其行业模式非常相似,当然贩毒本身不具合法性。
书中大量用到的一个分析工具——相关性。这是经济学中的常用工具。
表现是一个变量会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
但大部分人往往会搞错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举个栗子,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实体书销量开始逐年下滑,难有回升。
并且全国的人均阅读量和每周会读书的人也逐年下滑。
所以当时许多统计机构和媒体,皆认为中国人越来越不爱读书,所以导致实体书每年的销售量逐渐减少。
中国人不爱看书和实体书销量减少呈现正相关性。
然而过了几年,又有机构拿出一组新的数据,指出实体书的电子版销量其实在逐年大幅上升,网络小说的销量也在飞快增长。
如果把中国人每年在网上看的书和实体书一齐统计在内,那人均阅读量反而在逐年增长。
所以,就目前来看,实体书销量的萎缩,实质是因为喜欢在网上看书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两者是呈现负相关性。
再举个栗子,如今很多人,尤其是实体出版业的相关人士,一直在批判网络文学是毒瘤,网络小说作者只会写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文学性太差,导致网络读者没有文学性高的作品可看。
这一点我不是完全认同。
网络小说文学性太差,这一点无法否认。可是造成这一点的并不是网络小说作者只会写这类作品,而是绝大多数读者就喜欢看这类作品。
现在大部分的网文读者有个共通的状态,下了班或者放学后,累了一天,想要看一些有意思的书放松一下,不想要看文学性很高,很难理解,又或者很费脑的书。
说个极端点的情况,试想一下,你工作了一天下班后,已经身心俱疲,还被领导训了一顿,这时,你打开阅读app,映入眼帘的是《国富论》、《资本论》、《精神分析引论》……
想必你会蛋疼到怀疑人生……(没有贬低这些世界名著的意思,别较真)
只要深入了解过网络文学都会知道,网文作者往往只会去写读者喜欢看的东西,读者不喜欢看了,那就不写了,或者写的人少了。
假如现在的网文读者都喜欢看一些文学性高的,或者是针砭时弊、纪实类的作品,那网文的主流会立即转变成这一类。
换而言之,并不是网文作者主导市场,而是市场主导网文作者。
《魔鬼经济学》就是通过课题和案例,告诉你一些事件的潜在相关性,和一些公认的相关性存在的误区。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五):为什么不想读这本书

著名的《魔鬼经济学》的作者Steven Levitt,他写在《魔鬼经济学》里的每个故事都是基于他的实证研究,他是个极度聪明的经济学家,可是做经济学的应该都知道他的那些实证研究没有任何一个不存在致命的缺陷,他的所有结论都被事后更仔细的研究给推翻了。我手上就有一本最新一期的QJE,这一期的最后两篇就是一篇批判Steven Levitt著名的证明堕胎合法化导致犯罪率下降的文章以及Steven Levitt的回应,那篇批判文章要说的事情很简单:Steven Levitt证明自己观点的那个回归根本是个错误的回归,因为少了一个极度重要的交叉项,有了这个交叉项,事情就全然不一样了。Steven Levitt的回应是这样的:虽然犯了这样的错误很没面子,但是如果不是我们把自己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公开,这两个作者根本就不可能发现这个错误。言下之意是:我们并不是故意犯这个错误的。后来,Steven Levitt在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一系列修补之后,论证他的发现还是对的,虽然不像原来说的那么显著。尽管我本人仍然觉得Steven Levitt的故事很吸引人,但事实的真相显然不像他原来描述的那么黑白分明。——郭凯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六):如何衡量这个世界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本来计划成为一名道德家,结果却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意地成了一名经济学家。伦理道德代表了人们希望这个社会运行的方式,而经济学则勾画了它实际的运行方式。(传统中国,儒家是人们心中的社会运行方式,而法家是实际的社会运行方式。)
人们心目中的社会运行方式往往是不合实际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传统智慧一般也是错误的。
如何发现这种错误?如何判断生活中某些结论是否正确?使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中,数据是最重要的,但是知道如何使用数据,知道如何衡量是最关键的。以下是书中的例子:
班级的整体成绩好,老师会获得奖励,如何判断老师是否作弊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1、让此老师的班级再次考试,并安排另一个作弊可能性小的班级作为对比对象。如果此老师的班级第二次考试成绩和对比对象相比大幅下降,此老师有嫌疑。
2、统计此老师班级的考试答案,看以下可疑模式是否出现几率高:
a、答错了前面简单的题目,而答对了后面较难的题目。
b、成绩不佳,但连续答对了很多题目。
c、学生的成绩中,同一些题目答对的几率很高。
d、学生的题目没有做完,但已答题目正确率很高。
如何知道你的房产代理人,是否尽责把你的房子卖了好价钱?
对比房产代理人卖自己房子和卖客户房子的行为,大概有以下差别:
1、在描述房子的词语上,有以下差别,如果房产代理人想压低房子的价格,使用最多的词语为以下五个:棒极了,迷人,宽敞,高档社区,!;如果他想抬高房子的价格,使用最多的五个词语:花岗石结构,枫木,工艺先进,够档次,人工大理石。也就是说,房产代理人使用描述词语越具体,越详细,他就越有意抬高房子的售价;越含糊,可能就是越想尽快成交。
2、当然,也可能房子确实很烂,描述越具体,就越显得糟糕。代理人不得不用词含糊。但是还有一点:房子从代理到成交的时长。统计可知,房产代理人把自己的房子多保留10天,会等到比客户房子高3%的报价。因为代理人的佣金机制决定了:为了把客户的房子多卖几万块而浪费好几天的时间是不划算的。
堕胎合法化确实有助于降低犯罪率,对于那些保有堕胎就是杀人观念的人来说,两者如何取舍?
把堕胎多少例看作杀死了多少人,然后和堕胎合法之后,因凶杀案而死的人数对比,看是否划算。
相扑比赛中,15场比赛中胜不够8场的选手会惨遭降级,那么一个8胜6负的选手是否会对一个7胜7负的选手放水?
通常来说,8胜6负的选手比7胜7负的选手实力较强,两者相遇时,我们预计7胜7负选手的胜率低于50%。
但实际情况是接近80%。7胜7负的选手对阵9胜5负选手的胜率也是远高于50%,为75%左右。
结论:放水。
3K党在美国存在了几百年,其主旨是白人至上,并扬言以私刑处死黑人,真是这样吗?
统计美国的私刑处死的黑人数,发现以下特点:
1、随着时间推移,私刑事件越来越少。
2、3K党销声匿迹的一段时间,私刑数量反而增多;3K党众增多,黑人增多的情况下,私刑数量依趋势不断减少。3K党和私刑处死黑人没有明显的关系。
结论:私刑处死黑人事件可能发生于3K党的最早期,而且数量不多。在其以后发展过程中,私刑只是一个恐吓口号。
虽然立法不允许如此,民众不承认如此,但美国公民真的没有种族偏见?
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最弱的一环》来研究。
这个节目同过选手答题和投票淘汰制来竞争不断积累的奖金。和其他的生存者游戏一样,这个节目按常理首先会淘汰掉一些答题能力低的选手,到快进入决胜阶段会倾向于保留能力低的选手,以增加自己在最后对决中的胜算。
但在实际统计数据中,有两个可疑点:
1、西班牙裔选手实力即使不差,也会在最初被淘汰,但一旦进入最后阶段,总会被保留,而不会被淘汰。
2、老人选手无论在比赛初期还是后期,都会被无情淘汰。
结论:民众普遍认为西班牙裔选手能力低,而且打心底不喜欢老人。
网路约会用户的诚实度如何?
超4%的男用户声称自己收入达到20万美元,实际数量只有1%。男女用户声称自己身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英寸。体重方面,男用户声称自己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女性用户声称自己比平均水平轻20磅。
相貌方面,70%女性哟农户认为自己比较出众,28%女性声称自己是金发——这一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男性认为自己超出一般水平,20%男性认为自己非常英俊。
结论:大约四分之三男士夸大自己收入。声称自己是金发的女的,可能在染发或说谎。总之,上网约会的人,无论男女,不是吹牛鬼,就是自恋狂。
贩毒业很有前途吗?
经卧底调查,贩毒组织结构是麦当劳类似的加盟店模式。包括小弟在内的规模2万多人的贩毒组织中,顶级20名成员年薪50万美元,但有三分之一随时会进监狱。向顶级老板们负责的是5000多名中层,类似麦当劳的店长。他们每小时薪水是66美元,而他们的副手薪水为7美元每小时。中层下面为小兵,类似麦当劳店中的普通工人,他们的时薪为3美元多一点,低于美国最低工资水平。而且他们四年中要面临以下情况:a、被逮捕次数:5.9 b、非致命攻击或内部惩罚 2,4次 c、被杀概率 25%。
贩毒业中的小兵从事的是美国最危险的工作。把贩毒业死亡率和以下数据对比:根据美国劳动局统计,美国最危险的工作是伐木工,4年内,每百名工人中会有一个丧命;德州是美国执行死刑最多的州,2003年,处死了24名死囚,占该州死囚总数的5%.贩毒业中的小兵被干掉的概率高于德州监狱中的死囚犯。而且就待遇方面来说,很多贩毒业者住在自己父母家中,是啃老一族。
结论:贩毒业很苦,很危险,很没前途。我们印象中,毒贩子有花不完的钱,比警察先进的武器,张狂不可一世。这样的虚假宣传,纯属警察局吹牛逼。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七):我们是否可以对世界建模

你可以控制的风险不容易令你大惊失色,而是无法控制的风险则不然。

引起恐惧的是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所以要想衡量对死亡的恐惧,最合理的方式是以小时计。

当下发生的危险最易滋生恐惧,因此专家才会利用这一点。当今世界,人们对长远的事情越来越缺乏耐心,导致恐惧具有强大而立竿见影的效果。

危险性高而愤怒值低,就是人们反应平淡;危险性低而愤怒值高,则是人们反应过激。

即便是十全十美的父母,有也有可能会因为努力的教管孩子,最终却弄巧成拙,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相反的,有的父母心地邪恶、行事乖张,孩子却很有成就。

以上均是对书中的摘抄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不外乎是在对这个世界进行建模,希望为混乱的,无序的线索,提供一种有效机制,发现其内部的联系。这是我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想象,在黑科技不断发展之时,真的在某一天,我们可以活在一个完全建模的世界中吗?一切都有规则可言,一切都有逻辑可循。

先不言是否有这样的可能,先问,你愿意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吗。

已经在读第二部。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八):堕胎合法化如何降低犯罪率?为什么不能使用有偿献血呢?

堕胎合法化如何降低犯罪率?当一个母亲选择不要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比如她可能还没有结婚,或者婚姻不幸,或者太穷了没法抚养孩子,或者她觉得自己抽烟喝酒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或者她觉得自己太年轻了,她可能也很想要孩子,但不是现在。总之,上诉的一些原因通常会导致这个小孩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上获得更少的资源,而这又会提高犯罪发生率。而堕胎合法化使十来年后的美国很可能变成罪犯的这些人都没有出生,从而降低了犯罪率。
为什么不能使用有偿献血呢?当人们因为献血得到一小笔奖金而不是为自己这种无私的行为得到赞扬的时候,他们的捐赠行为就会大大减少,这笔奖金把献血从一种高尚的慈善行为变成了为了赚点小钱的生财之道。当然如果金额提高到某个程度,是能提高献血,但是也可能带来犯罪。越有价值的东西越能引起人类进行欺骗的动机。具体例子可以参考幼儿园接小孩的故事。为了避免家长迟到造成阿姨下班前干等,颁布了迟到罚款的规定。结果迟到的家长反而大增。为什么?去看这书吧。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九):不一样的经济学

引言 所有事物背后的一面
伦理道德代表人们希望的社会运行的方式,而经济学则勾画出它的实际运行方式。
本书从具体社会现象提出如下观点:
   动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传统智慧通常是错误的。也就使人们所说的一些常识~
   问题的答案往往并不在眼前,可能有着久远、微妙的起因。例如堕胎合法化对犯罪率下降
   影响远大于枪支控制、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
   “专家”们——从犯罪学家到房产经纪人——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为自己谋求利益。
第一章 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都会有作弊、欺骗的现象。欺骗植根人性?
    ——保罗·费尔德曼小甜饼故事
         具体情境不同,人们会愿意为同样的产品支付不同的价格——eg:啤酒与海滩 同样的啤酒在度假
        旅馆和杂货店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同
        规模较小的公司比规模大的公司更加诚实 相似的乡下的犯罪率比城市要低 监督的人多少的问题
      一个人的心情会对他的诚实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自己的老板和工作的喜爱程度
    “盖吉氏的戒指——当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被察觉能否控制自己不去做一些邪恶的事?
第二章 三K党和房产经纪人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都是掌握信息优势的人,经纪人的武器就是:将信息转化为恐惧
     信息就是互联网世界的流通货币,一些行业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了利润空间,就算是现在 互联网加强了信息的流通但是大量的信息让人们难以横向比较,例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十):形散而神不散

这本书看起来各个章节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逻辑,就是作者在鼓励读者使用西方教育中的精髓——独立思考的方式来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具体到方法上,作者提倡用经济学的思维,因为正如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样: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在应用上,我们面对一个说法,也就是文中所讲的传统智慧——指那些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却因为有权有势的人普遍使用,结果就为公众所接受为真理的说法时,不能盲目地相信,但是也并不是说它一定是错误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独立的认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判定这些说法的有效性。诸如,名字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吗?枪比房后的游泳池更加危险吗?去好的学校就读对孩子的成绩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这几天人机大战比较火,为什么说连柯洁都说自己终究有一天会败在人工智能的手下呢?因为我们人类是有情感的,这就导致我们并不能时时都保证我们作出的决定是客观的、理性的。《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尽量摒弃情感对我们的影响,去探寻事物背后的一些本质特性与规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