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5: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10篇

  《魔鬼经济学2》是一本由Steven D. Levitt / Stephen J. Du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7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一):表面一件小事,引发诱因,造成一些列行为模式改变。

本书主题思想:表面一件小事,引发诱因,造成一些列行为模式改变。
颠覆传统的思想:
1、交通问题:马车和汽车的作用异曲同工,都是当时经济大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都造成社会问题,都有环境污染,汽车是马车替代品,什么又是汽车替代品,过度担忧环境污染是没有必要的,总有新的方案会代替旧的方案。
2、外部效应:实施一种行为,其他人被迫为此行为付出代价,叫外部效应,分正负两方面。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做出的保护措施,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的经典案例,比如防盗装了CLUB锁。
3、因人而异的效果:没名气的人,以低成本解决一件棘手难题,不被认可;名人用高成本,费时未必能解决难题的过程,已获得众人拥护。
在选取样本事,尽可能剥离复杂因素和变量。
4、决定薪酬的原因:除了供求关系,还有工作难度、工作不适程度、适合做这份工作的人数等。
5、价格歧视:实施价格歧视时,要做到无转卖可能性、可实施的对象清晰可辨。
6、样本选取:将现实固有的复杂因素剥离,尽可能公平评估试验
7、学会思考不同事情的共性:街头妓女和圣诞老人都是利用特地时间的需求猛增带来短期机遇赚外快。
陪同女郎和企业家的共性:找到合适销售渠道,去掉中间商使成本最低、独特的人格魅力能发现对方优点、质量控制(坚持理念和逆向思维),根据供求市场灵活掌握价格歧视。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二):人之初,本“利己”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一套四本80万字,只有引用了一小部分浅显的经济学词汇;虽然大量引用数据,但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也没有。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被我们忽略甚至完全误解的“经济学原理”,内容通俗、文笔易懂,所以读起来很流畅、很轻松。

第一册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副标题为“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作者通过几个颠覆性的话题引来热议,比如“教师和相扑选手为何要作弊?”、“毒贩为何还跟母亲住一起”等,每个话题都写得比较深入,数据详实。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莫过于“90年代开始美国犯罪率下降,源于70年代的堕胎合法化”。

第二册是“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全书仍然注重用数据说话,告诉大家:酒后走回家比酒后驾车回家更危险、医生洗手的概率远低于“规定”、妓女减少主要是因为婚前性行为增加、儿童安全座椅并没那么“安全”、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是自杀的五百多倍......至于书标题所描述的“清晰思维”,我个人理解是“经济利己主义”,绝大部分的“利他”从本质上都能找到“利己”的根源。

第三册“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我个人提炼作者所指的“反常思维”就是指“诱因思维”,或者说是“动机导向思维”。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为了减少眼镜蛇颁布蛇皮换钱的法令,结果反而催生了一大批养蛇人;很多城市限号以后,汽车保有量反而猛增;在写有保护提示的标志牌前,石化木反而被偷的更多。如何正确利用诱因呢,我想有以下几点: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非口头;给对方你能承受的更多价值诱因;注意人们对不同诱因的反应;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永远不要臆测人们会因为“这样做正确”而去做某事。

第四册“用有色眼镜看世界”,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博客文集,集成了作者在成名后开的博客的各种内容,这是全套书最厚的一本,却也是最没有营养的一本。不仅缺少主题、杂乱无章,内容也缺少深度。

整套书看完,可能不得不承认,书里的许多内容确实都很“新鲜”,但其许多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比如90年代美国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个人觉得监控摄像头的普及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些吧。但我确实要承认,作为一套老百姓看得懂的“经济学”著作,它能帮助大众培养经济学“大脑”,用经济学的视角更清晰的看待世界,用反常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值得为之点个赞。

在中国,其实也有很多学者在做类似的“经济学”大众化推广,我个人最推崇的还是北大的薛兆丰教授,他的许多文章,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胜于本套书的作者列维特。综上,我给这套书打7.8分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四):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思考

在写这篇读后感前,我刻意没有去读或者听其他人对于本书的看法,怕影响自己的思维。当然,别人可能比我理解的更深更透彻,但,在这里,只想写下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虽然说这本书的名字中有“经济学”两个字,但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一窍不通的理工科生来说读起来也并不困难。因为作者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例,经过深度剖析,传达一些信息,一些概念,一些逻辑。这里的“经济学”更多指的是用经济分析的方式描述人类行为决策和各类社会现象。作者希望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客观阐释世界的本来面貌,帮助读者更加了解世界。

简单的说说这本书带给我两点收获:

第一,一个关键词“想不到”。想不到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想不到火山爆发可以降低全球温度,想不到《劳动法》也会损害劳动者,想不到化疗对于多数肿瘤患者的作用微乎其微,书中还有很多例子……

这探讨的其实是思维方式问题,我们掌握的很多所谓的“常识”往往是一种思维惰性,也许是学校教育的,也许是社会舆论的宣传的,也许是自己的经验总结的,当我们接收到一个信息时,尤其是所谓的“权威”发布时,很少去深入思考和辨别一件事情的真伪。这本书给我们提个了醒,当接收信息时,多加思考和辨别,少一些“想当然”。

第二,丰富了知识储备。也许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但我们未必能有去深入研究的条件。本书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翔实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尽量真实的世界。比如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判断医生水平的高低,人是否存在“利他主义”倾向等问题。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五):“成本-收益”的正确算法

首先申明:在本篇书评里,“经济学家”是褒义词。

先抛结论:绝大部分人都是经济人,同时也是坡脚的经济学家。

经济人,简言之,就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总会对事情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估,而去决定做或不做。一些很奇怪的宏观现象,往细处分析、思考,归咎到个体层面的本性,其实也就很自然了。比如,那些为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的法规出台,导致残疾人就业率大大降低(雇了残疾人不能委屈他、辞退他,还不如不招!)。

经济学家当然也是经济人,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是他们能对“成本-收益”进行更准确地评估。比如这几种思维,考虑外部效应、对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更纯粹的数字导向。

外部效应,即某人实施某种行为,其他人要被迫付出代价。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随意污染环境,很多时候,外部效应是不易引人注意的,就是这种行为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所以,你身边那种损人损己额行为还少吗,很简单的例子,“羊来了”。

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人们一般不愿为了应对未来的问题、获取未来可能的收益而花费现在大量的精力,就是未来收益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投一个五年后才能盈利的项目,你愿意吗?那么多企业家拼了命的投资、布局,是为了什么?

更纯粹的数字导向,从统计上说,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安全座椅并不比安全带安全。这些事实,你信吗?因为对信息的了解不足、也不愿意花多精力思考数字问题,人们往往会被媒体误导,会遵从自己所谓的“常识”去做出错误的判断。

经济学家,是更愿意思考、更遵从理性支配的人。从这点看,“成本-收益”的公式不变,经济人要做的无非是把外部影响纳入成本计算、把未来预期纳入收益计算、整个公式更加量化。拥有清晰地思维艺术,成为自己的经济学家。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六):魔鬼经济学【客观的阐释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刺激之下,人们会做出反应

20170216《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
一天之内六七个小时读完了列维特、都伯纳的这第二本书《魔鬼经济2》:
新书提出了“魔鬼经济学”也是有主题的,“刺激之下,人们会做出反应”。其范畴是,通过经济分析来阐释非同寻常的、难以预测的现象……至少我感觉这本书【客观的阐释世界的本来面貌】……
书的内容这里不再重复了,直接看图就行。负外部效应、假阳性结果、非预期后果法则(动机是好的,结果是非预期的)……
感觉自己很喜欢经济学,以后可以试着往这个方向走走……
最重要的一点感触:虽然学了很多新的东西,也“看穿了”这个世界表面上和事实上的巨大差异,但自己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震撼了……看来自己真的是成熟(蜕变)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