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品人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品人录》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9 20: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品人录》的读后感10篇

  《品人录》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人录》读后感(一):书摘

  用人术的关键不是主人的出身。这都是虚的,关键是利益共享

  ----------曹操---------------------

  出身好的优点是:视野开阔,缺点是:脸皮薄,不会把握大部分中下层人的心理

  曹操和刘项的区别之一在于属于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一,是“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尤其是在群雄割据、势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挑这个头,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袁绍他们懂这个道理,因此尽管心里痒痒的,也只好忍住。曹操更是心里透亮。孙权劝他称帝,他一眼看穿孙权的鬼心眼,说这娃娃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袁术却不懂。他以为只要他一抢先,便占了上风,别人也就无可奈何。因此他就像现在抢先注册伟哥商标一样,抢先宣布自己是皇帝。没想到皇帝的称号不是商标,他也不是伟哥,结果不仅是把自己放在了火上,而且简直就是玩火自焚。

  事实上,当不当得成皇帝,与抢不抢先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实力,以及当时的条件。而且,即便条件成熟,也要作秀,要装模作样地推辞、谦让,让过三次以后,才装作顺从天意民心的样子,勉为其难一肚子委屈地去当。这当然很虚伪。但中国人偏偏就吃这一套。倘若无此虚伪,则会被视为恬不知耻。袁术没有条件和实力,又全然不顾这些既定的操作程序,这就不但是与曹操等人为敌,而是与中国文化为敌了。

  --------武则天---------------

  ✿王皇后便和所有利令智昏的蠢女人一样,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得计的馊主意:把李治偷偷去看过好几次的那个小尼姑接进宫来,让她去和萧淑妃那个小贱人撕咬,自己坐山观虎斗。

  ✿但武则天并没有闲着。她很清楚像她这样的女人在后宫里是既遭鄙薄又招忌恨的,因此她的当务之急是搞好群众关系,使自己在宫里由少数派变成多数派。这时,武则天卑贱的出身帮了她的大忙。王皇后因为出身高贵,后台又硬,难免高傲,不把周围手下人放在眼里,令宫中人十分憎厌。武则天这个出身卑贱的小女子却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如何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她也懂得无风不起浪的道理,知道如果没有那些王皇后她们一百个看不起的“小人”,后宫里就别想闹出什么事端来。

  ✿柔弱的人往往倔强,正如刚毅的人往往豁达。况且,再柔弱的人,只要当了皇帝,手上有了生杀予夺之权,也会变得有脾气的。而且,正因为李治一贯被视为柔弱,也就特别怕人家说他没用,很需要找一两只鸡来杀一杀,表示他不是好欺负的。褚遂良这一回就撞到了枪口上。

  ✿睿宗李旦是个聪明人。他干脆连朝都不上,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母后去处理,说是自己年轻不懂事(时年二十二岁),无德无才,不堪执掌国政。两年后,武则天提出要还政于他,他只是叩头,死也不肯答应。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武则天取代李家的人当皇帝,已是迟早的事。

  ✿告密制度、酷吏集团、冤假错案,这三个东西是一环扣一环的。有人出来告密,就有了情报和线索,也就有了整人的理由和借口;有人充当酷吏,告密者的举报才可能被“坐实”,也才可能制造冤假错案;有了冤假错案,才能不断宣称“国家受到威胁”,从而使告密制度和酷吏集团显得合理合法。既然国家安全受到如此严重的威胁,就更需要鼓励告密,重用酷吏了。如此恶性循环恐怖的气氛也就自然形成。其实,国家何曾受到威胁?只不过武则天自己神经过敏,或者只是她杀人立威的一种借口。

  ✿君主们爱听什么话呢?无非吹牛拍马和挑拨离间。因为专制君主都有两个通病,一是自以为是,二是疑神疑鬼。所以,专制君主的身边,总少不了两种人,一是马屁精,二是告密者。马屁精保证他感觉良好,告密者保证他不遭暗算。即便所告之密,不过臣下们的相互攻击,也很不错。臣子们越是互不相让,互不相亲,皇上的君位就越安全。臣子们如果团结一致,那他这个君可就真是孤家寡人了。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几乎没有一个不爱听人吹捧,也没有一个不爱听人告密的。不过,歌功颂德的话不妨公开来讲,投入那铜匦之中的,便十有八九是告密。

  《品人录》读后感(二):《品人录》读后感

  关于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成了他的标签,他个性鲜明,活的气壮山河,死的非常悲壮,相比之下,他的对手刘邦确被冠以“流氓”称号。其实项羽更多地是体现他个人的价值,无论他的身份、能力;而刘邦则务实,他会算计他自己的利益,也会算计他手下功臣干将的利益,打天下的时候他会统筹资源,成功时按照他手下人的需求分配利益,这就使得他大得人心。而项羽虽有个性,但他过分地忽略利益,不想着分配利益,这就使得他只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给我的启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迷信所谓的“高尚”,做事不仅要看感情,更要看利益,尤其是与人合作的时候,更要尽量地形成“利益共同体”,把精力放在事上而不是放在感情上。

  关于曹操,无论他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事之奸雄”,他都是一个务实的人,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充分地体现这一点,他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他自己的天下,在行动的过程中,需要他忠时他就忠,需要奸时他就奸,需要说真话时他毫不避讳所谓的传统礼法,需要说假话时他不在乎他面对的是谁;他也不在乎自己是军事家,是诗人,是丞相、还是皇帝,他只要求他要做的必须完成,不论灭吕布、败袁术、降张绣、破袁绍、征乌桓、安辽东、封魏公、称魏王,他都是实实在在地追求他想要的结果。人们认为曹操难懂,实际上好懂。

  关于武则天,也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她不管传统礼数说天下必须是男人的,她就是要有所作为,她就是要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点,从最开始的皇后、到后来的太后、还是最后的皇帝,她不被周围的环境束缚,不但不被束缚,还用于突破,甚至大开杀戒,这样的女人有气魄,我要为她点赞。她的悲剧在于她所处的时代,而现在,女人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让她们能够展现自己,又不用像武则天那样。

  海瑞这个人在之前我不甚了解,看过《品人录》之后,我觉着这个人是个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就是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全官道德,但是专制独裁的权力必然不能让海瑞实现他的理想,海瑞是个成功的人么?是,他在后世留下了清官的好名声,同时他也是失败的,他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只在他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才有两斤肉吃,可想而知她的母亲平常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的孩子全部夭折,我想和他家的营养条件有关系,那么这个人他不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的生活,想必不会幸福,他也不能看见老百姓过上不被封建专制残害,不被腐败官员盘剥的生活,他也不能让江河日下的明王朝振兴,于国于家,他都没有成功,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雍正,我读出来两个字:孤独。他在前45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谨小慎微,不能够表现他的真实性格,他听从康熙的教导,书写“戒急用忍”来强制自己压抑自己,他不能表现自己的才华以免遭到康熙的质疑和兄弟的猜忌,他不能和兄弟放心地接触,这种日子过一两天可以,一两年可以,但四十多年,性格难免不扭曲。当上皇帝后,更是高处不胜寒,雍正最需要的,就是“诚”,所以他行事非常乖张,他既希望能够和人真诚相待,又从心里猜忌别人,既对他人表现大爱,又在翻脸时让对方永世不得翻身,这正是孤独者有的表现。一个孤独者,最渴望的就是有人真诚待自己,然而也最怕自己最爱的人辜负自己,雍正即是这样。

  在中国这个重群体轻个体的文化环境,一个人越是有才华就越孤独,因为他很容易“不合群”,破解之道,我认为,关键在于两个字:开放,只有开放了,互相间的交流就会增加,志同道合的人就会彼此吸引,不同的观点的人也会彼此影响,从而让一个人更加进步。要充分地尊重个人,让每个人的价值都有体现,这样,英雄也不会只是显得悲壮了吧。

  《品人录》读后感(三):易中天《品人录》

  易先生讲楚汉,讲三国,没注意你就以为是在听评书了。这位先生真是讲评书的好料子,声音独特,模仿逼真,笑声诡异,似乎一下子就把听众引在几千年前,不弱于我最爱的单田芳大师。

  而他讲的又不是评书,而是论证过的历史。这有点像一个历史版的现场直播,谁不希望了解一个真实的项羽刘邦韩信曹操雍正海瑞呢,戏台上的既然不是历史,易先生可是在向我们直播历史。况且,易先生不止讲历史,他还要评,或是说品历史。这人物的行为罗列出来后,易先生就开始设身处地的向我们分析这人物的真实来。他确实是想找出真实来的。

  易先生应该是个人情练达之人,虽然是教授,但不高深,更像一个好邻居,说起话来有理有据有情,在他的描述下,这些在历史上几乎定型的人物开始真实起来,鲜活起来,让人慨叹不已。

  易先生是充分了解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他说出了刘邦的大与小,项羽的刚与柔,韩信的智与愚,曹操的正与邪,雍正的威与惧,海瑞的名与实。易先生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时代和前提,让每个人的特点由来更有所依据。

  通篇文字雅俗共赏,逻辑清晰,顺理成章,读来很顺。不时一些口语妙语,犀利准确,常能发人会心一笑。好书也。

  我唯一希望的是,书中史实都准确,且选取史实并不偏颇,若此,则文中观点我都认同焉。

  《品人录》读后感(四):片云心共远,永夜月同孤

  这两句诗,是作者写在后记结尾的,出自杜甫的五言律诗《江汉》。用来形容书里的历史人物,刚刚好的感觉。

  我买这本书是因为雍正。前两年穿越小说风靡的时候,也喜欢跟人谈论四爷八爷十四爷。然而每次读完人物传记,都觉得那么丰富精彩的一个人,单单用喜欢或者不喜欢来评价实在太浅薄了。当然,靠穿越小说来了解一个人物,也是肤浅得很。我喜欢这本书里不同于其他体裁的书里的描写,无论是史实还是人物评价。历史课本里没有那么详细,因为一个人物在宏伟的历史长河里显得太为渺小;小说里又没有那么精确,我经常在读到某句话的时候想:啊,XX那本小说里骗人。

  不知道怎么写这个读后感才好。虽然觉得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写有点无趣,但是好像也没有更好的方法。然而我随着人慢慢长大,已经不太会对谁产生明显的喜恶之情,真是奇怪啊。

  项羽的话,作为一个想要天下的人,还是太单纯了。他身上颇有些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彩,信奉力量,没什么头脑,当然更不懂得玩弄权术。知道霸王别姬这个故事的人都会更喜欢项羽而不是刘邦吧。可是如果项羽得了天下,那才真是乱套了。毕竟他不懂得用人,生生把身边的良将都逼走投奔刘邦;他也不太相信别人,刘邦略施小计,就能让他对自己的手下起疑;他也没什么城府,不懂得韬光养晦。不过他的缺点也有一部分是优点,比方说他不屑于跟刘邦耍什么手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样子的事情他不屑去做。虽然我觉得项羽很像一个白羊座,但是后来查了一下,是狮子座的,总的来说,就是一身蛮力又没什么心眼。

  项羽之后,这样子的失败者就不多见了。三足鼎立时期,三个领导者至少都不会做出放走烤熟的鸭子这种事情。曹操这一部分我没什么感想,相比他和刘备和孙权,我更喜欢诸葛亮和周瑜的斗智斗勇。要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曹操临死前说:如果曹昂(曹操的长子,战死在宛城)问我要妈妈,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还有就是丁夫人的事情,百度百科里有,用的是书中原话。大概像曹操这样子的人,也只有说到与妻儿相关,才能感觉出一分接近和温情

  武则天的话,某种角度来说跟曹操是有几分相似的,至少后世的评价都不大好。纵观泱泱中华历史,女皇帝也就她一个,从女人的角度来说我敬佩她。跟丈夫的儿子搞不清楚,李治即位后费尽心机爬上皇后的宝座,之后慢慢介入朝政,最终大权独揽,不知道是何时起才存了这分野心。她当上皇帝后,早期为了巩固政权设立告密制度,造成不少冤假错案,晚期政权稳固,便虚心纳谏,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虽然狠毒,但总算不是太昏庸。但我最关注的点,作者没有解答,那就是......不知道她对于李治,有没有过一点点真心的爱意,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毕竟,这个女人实在是太厉害太不寻常了。题外话,虽然武媚娘传奇我一集都没看,但也不难想象,范冰冰单靠美颜大胸和卖萌的演技,以及古装剧里少不了的爱情故事,是没法还原历史真相的。巨额投资,不过换个观众的消遣,难以成为经典

  海瑞没什么好说的了......道德高尚,为官清廉是真,但是过于死板也是。是不是太过迷信于道德了。记得有人评价我很喜欢的一部美剧《傲骨贤妻》用到的话——智商是用来进攻的武器,而道德是最后的底线。也许用在这里不太恰当,我的意思是,在崇拜道德的同时,拜托分出一点精力来让自己在官场上好好地存活下去。

  终于到雍正,我买这本书的初心。先是那个扑朔迷离的夺嫡问题,虽然作者倾向于康熙传位,但我还是觉得是这个位子是他偷来的......但愿有生之年能看到有历史学家找到确切的史据。不过看这种以史为据的书比看小说好的一点就是,一切都可以讲得通了,包括在康熙朝廷上的勾心斗角,包括雍正即位后对允禩的折磨,忍不住要感叹这才是男人,为天下大业,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每一步棋都走得很有看头。要是为了一个女人而使尽全身解数斗得你死我活,那真的是丢死人了。

  雍正在位那么些年,为反腐败而绞尽了脑汁。不得不说康熙那么多年没白活,给了雍正足够的时间韬光养晦,把底下那些小官腐败的手段摸得透透的。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一抬头正好看到电脑上跳出来的新闻,说云南省委副书记被调查......果然腐败和反腐败是中国政治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之一。反腐败,雍正做得远远好过前辈尤其朱元璋,可惜也是人亡政息。

  这五个历史人物都是孤独的,无论是不是帝王。就像那句诗说的,漫长的夜晚,心与云共漂泊,而陪伴自己的恐怕只有月光吧。我觉得孤独是因为有个性,个性太强,便难寻知己。

  《品人录》读后感(五):[有聲書評]《品人錄》凱宇專訪Make雜誌主編周均健先生

  http://www.tudou.com/v/kQYPk6ybRKw/v.swf

  人真的很難瞭解。這是一生的功課。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最有鑑賞價值的。品酒,品茶,品畫,品詩,但何如品人?易中天在中西文化的研究中,從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裡,對這些生活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努力挖掘著文化的內核,給予理論的闡述。《品人錄》勾沉史實,從文化角度品評項羽、曹操、武則天、海瑞、雍正,獨具隻眼,新穎的評說、生動的文筆將我們帶入一個嶄新的人物內心世界。

  《品人录》读后感(六):《品人录》无法与《品三国》比

  一直很喜欢易中天的《品三国》,结构严谨,主题明确,论证丰富,语言生动。将纷纷扰扰的历史转为生动的故事,进而揭示文化主旨,真正达到了“以故事讲人物,以人物讲历史,以历史讲文化,以文件讲人性”,说明真正的成功者必定是“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的。

  因为喜欢《品三国》所以看见《品人录》的时候就毫不犹豫拿来看,但发现二者相差太大了。无论是结构还是立意,语言,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首先:不严谨。作为学者,治学严谨,言之有据,尊重史实和人物是第一信条。《品人录》与《品三国》相比很粗糙,不严谨,说话随意,没有展示证据以显示对历史人物应有的尊重,其水平和当年明月,袁腾飞差不多了,而不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做派。

  《品三国》中,结构是非常严谨的,有一个核心主线,就是前面讲的,以什么讲什么,非常明确,然后对人物的选择和安排上都非常有讲究,特别是后几期,完全是结合讲文化和讲人性的的原则去归纳的,所以整体结构浑然一体,井然有序,很好的达到了目的。而与之相比,《品人录》只是按照历史顺序选了几个人物,虽然在最后做了总结归纳,但人物之间没有特别的安排,没有将后面的主旨有意识的深入到每个人物身上去,不系统。

  其次,不严肃。《品三国》是非常严肃,为了讲这个主题,易中天先生讲每周会阅读5天,选人物、看史料、做笔记、写文稿、转为电视语言,总之,非常严肃认真,讲的每一条都有史料佐证,而《品人录》相比之下随意很多,给人感觉野史杂谈一样,说服力和深度严重不够。这种感觉就像看《明朝那些事》和《万历十五年》一样,前一个可以当甜点吃,娱乐一下,后一种则是美食了,启发思想,分量是不同的。

  第三,语言粗鄙。《品三国》因为立意严肃,态度端正,所以语言都是经过斟酌的,将重要理念归纳成好记的口诀,对人物评述结合当前文化状态,生动活泼,内在态度很端正,给历史人物应有的尊重,从而使得《品三国》厚重而真诚,而《品人录》相比之下就很随意,语言粗鄙,虽然会获得一些人的喜爱,但对人物的理解和解读丧失了应有的尊重,这是作为一个学者所不应该有的。

  就像易中天先生讲的一样,我们学习历史,学习人文知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生活,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因此,以史为鉴,我们要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教训,要学习好的,鄙弃不好的,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历史,要从根源上成败,要从当时环境看人物,不能脸谱化,要从根源上解读历史,从历史发展、政治制度上解读,就像黄仁宇先生那样,那才是真正的解读历史。

  而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培养我们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只有保持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才可以让我们拥有真正的自我。

  《品人录》读后感(七):从来看不透人性

  《品人录》品了五个人: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都是话题性人物,身后故事演义无数,甚至被老百姓概括成“脸谱化”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共通点,就是历史上对此五人的评价可能与真人的差异很大。易先生写此书,似乎是要告诉众人,一个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某些性格独特的人物,不能简单地以“忠”或“奸”,“好”或“不好”来论断之,要真的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是很难的。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最近刚看的一本言情小说《倾世皇妃》,我以前很少看言情小说,以为无非是风花雪月的桥段,但这本书却很有意思,它写了一个性格极为复杂的男主角——某国皇帝祁佑,和其他所有言情小说男主角一样,他对女主痴心一片,深爱之,磐石无转移。但所不同的是,他极为腹黑,甚至经常利用女主角去除去宫中的各种势力,但这一切又是以同一个名义——我深爱你,所以要让你当上皇后,所以要除去众人。很难去理解这是一种什么逻辑,看这书,你能感到他对女主的深情,却也能感到这深情里夹杂着太多的说不清楚的东西。这种感情很奇怪,但却有种真实的感觉,因为真实生活中那种命运般的毫无理由的永爱实在是渺无踪迹,太多数的,是五味杂陈的感情。

  似乎扯远了,最后说下对“品人”高下的评价:项羽和曹操品的极好,尤其是曹操,甚多高论。海瑞、雍正次之,海瑞已有黄仁宇先生的珠玉在先,其他人只是在补充细节而已;雍正有二月河先生的珠玉在先,虽是小说,但对彼时雍正和各人物的心理性格把握极为到位,别人难望其项背。武则天最次,此一段基本为史料堆砌,易先生似乎不太了解女人心理,对女人的剖析比对男人的剖析要浅薄的多。

  《品人录》读后感(八):有感于易中天 品读中国书系之一到之四

  由于个人喜欢城市,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读城记》,感觉写的不错,就去图书馆查阅了一下,书都有,就一并把其余的三本(《品人录》《中国的男人和女人》《闲话中国人》)都借过来看看。而这些系列都是老易在出名前的著作,老易还是有才的。

  首先,看的是《读城记》分别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厦门,深圳进行了剖析。引用了很多的诗词,喜欢里面的诗词,歇后语,以及一种幽默的态度。对北京城的历史解剖,让我很喜欢这座古老的城市,分别从其门和胡同以及北京人的那种为人深度的解析。尤其是北京的城门让我很是喜欢。其中读城记中很多引用了《城市季风》,估计这本书写的不错。其次是上海滩的解读,好像现在只是记得一些民国遗留下来建筑以及外滩,还有上海的女人留有深刻的印象。广州市和成都府的饮食文化的对比,以及分别有市场和闲话的特征解析两种不同地方的人不同之处。其中还有很多方言笑话,歇后语之类的特别搞笑。最后的厦门岛和深圳都是新兴的城市没有太多的文化,厦门的环境以及深圳的勤勉没有后台等等。。。

  其次,看的是《闲话中国人》。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古时候的故事娓娓道来,以及对诗词歌赋的引用太让我痴迷了。其中从吃穿到面子再到人情再到家庭工作再友谊婚恋再到闲话,总总牵扯的东西太多了,自己都想在找时间看一遍。很中庸的书,但是解释了很多以前自己认为不是很清楚明白的东西以及一些不知道为什么的想法。也给自己好多不知道的东西给了一个定位。做做人做事都给了一个大概的方向,有些地方不应该愧疚,应该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本书给的历史例子还是很是耐人寻味的。总之还是给人无尽的思考,这本书感觉有用程度要比《读城记》更有价值吧。

  再次,看的就是《中国的男人和女人》。首先自己分了一下男人和女人的类别,但主要的篇幅都是讲女人。自己也想对号入座一下男人的类型,老是感觉对不上号,都有点牵扯。把男人说成感觉都不是男人,正面的几乎都是无性的,而有男人味的在历史上民声都是烂的。然后再对比了一下当代的状况。女人呢类型多一些,感觉中国的女人有点悲哀,从七出三不出就可以看出了。然后又通过从古时候对性说起,讲了很多很有趣的故事以及图腾;在从妻到妾再到婢再到奴,最后到妓,在讲情人。做了很长的解析。在娼妓一张引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也让我对娼妓改变了我以往错误的看法。同时对古往的娼妓有一种钦佩之感。最后又跟《闲话中国人》一样以闲话结尾。

  最后,看的《品人录》,主讲了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五个人及其副讲了相关的人物。对项羽和曹操比较了解,老易讲的大多数都看过类似的东西,讲的还不错。有自己的一套,对人物也有自己的见解,有一家之言。品曹操感觉和品三国里面好多是重复的。品项羽里面的史实和之前看过的王立行品《史记》都是无出其则。同时对自己不熟悉的武则天和雍正犹是喜欢,武媚娘真的在一个男尊女卑的世界竟然能站稳脚跟,做了十五年皇帝真的不简单,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而且武则天还是很开明的。看了品人录才知道高薪养廉是雍正最开始提出实施的,对当代竟然都能有很大的影响,不简单。。雍正是个有个性的人,还有做事情比较狠毒,为人感觉比较真诚,要弄就弄死你,如果你心怀不轨被发现了的话。很欣赏这种做人的态度,不要给俺装,你越装也对你不利,越是老实点越对自己好,什么小心眼的,少来。同时自己也对唐朝和清朝的历史开始感兴趣。海瑞呢有点死脑筋,不是很喜欢,倒是里面说的张居正,很喜欢。同时作者多次提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及黄仁宇的一些著作。

  总之,这四本书引用的诗词超级多,故事解读也很有意思,有幽默感,能唤起对文化和历史的追本溯源。喜欢老易这样解读历史故事,以及方言,还有里面引用的诗词。在读上面的书自己总会去思考些东西,感觉老想对号自己种种做事和为人风格。看到华丽的辞藻,自己老是喜欢看看,有时候或是抄下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礼节(比如什么叫明媒正娶。。。),或是对某种事物的定义(比如幽默和滑稽的定义。。。)感觉不是在了解厚重的文化,就是比较完全的去深入某些懂得而有感觉不是全部懂得的东西。这本书趣味性和可读性比较强烈。

  《品人录》读后感(九):关于《品人录》

  这本书有点不伦不类,不全是历史,也不全是评论。

  全书讲了五个人物。从公元前两百余年的项羽至清朝雍正年间。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五个都是中华三千多年历史记载中的名人,他们曾用各自的方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在他们死后,可能会有各种非议,但不可否认,这些历史中的大人物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改变着历史进程的

  品历史人物,就不单单是一个人了--必然有许多与其相关的人与事。比如说到项羽,就不得不说起刘邦、范增。

  五个人物各几十页,当然不中以说明这个人物或是当时时代的什么,只是易先生从史书中引用,从自己的角度来阐释。

  易中天先生是很喜欢曹操的,称之为”可爱的奸雄”,看到那一部分的时候,再加上他的口音,也会觉得易先生也是一挺可爱的人。

  但是讲到海端时,明显看得出易先生不喜欢张居正,说他表里不一,这是事实,但是却只字不提张居正的贡献,也未免有失客观。而且还重复了好几次,说海瑞所处的那个朝廷昏庸无能,无不透着悲观,对贪污腐败严重之风的鄙夷。

  海瑞是悲哀的。他一生清廉,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这样要求别人。从引用张居正、高供对海瑞的评价来看,易先生对海瑞的做法是很推崇的,也不禁为其在晚年痛失妻子而悲怆,所以才会把海瑞单独拿出来分析吧。

  海瑞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多次辞官,又多次被召回进行的原因吧。但是,他的行事方式,与整个社会、传统都格格不入,也使得最终他不能得到重用。

  他死后,大批百姓峰拥至南京来一堵海大人的精彩。官场与百姓的对笔,倒也真是有趣。

  易先生的后记很是升华,有些内容现在还不是很理解。

  “君臣、父子、官民、主仆,各有各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君应仁,臣应忠,父要慈,子要孝。义务不同,权利也不同。君可以杀臣,臣不能弑君;父可以训子,子不能责父;可以罚民,民不能告官,又哪有结果的平等可言?儒家说得好听:“人皆可以为尧舜。”可是君臣主仆所修德目各不相同,君主修“王道”,越修越霸气,臣仆修“奴性”,越修越窝囊,怎么会一样地都是“尧舜”?”

  《品人录》读后感(十):煮酒品英雄

  中国人谈论事物,讲究一个“品”,如品鉴,品酒,品茶。这“品”还不止于评价,它更带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要我们品出感情,品出深度,品出个意境来。当我们说要品某些人或事时,都要坐下来,沏上一壶好茶,又或煮上几壶热酒,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个中滋味。

  在评论历史人物这方面,我国人对此似乎有着极大的热情。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十岁孩童,仿佛每个人对历史人物都有那么几分了解,他们可以随便对一个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好像他们对那些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就如他们的亲戚、邻居一样。也许,中国人对历史人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吧。我想这恐怕和我国流传下来的戏剧、小说深入人心有很大关系。而这又离不开这些戏剧小说刻画人物的方式。我国的戏剧、小说刻画人物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脸谱化,非好即坏,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印象深刻。这种脸谱化的善恶二元论在我国人们之中非常流行,这种判断方式缺点和优点都非常明显,缺点就是不全面,容易忽视人的某些特质,优点就是简单,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了“简单”这么一个一白遮百丑的优点之后,这种判断方法就很快在人们中间普及了。而正因为简单,说的人爱说,听的人也容易接受,于是,每个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都被放在了天秤的两端:一边是好人,一边是恶人。

  而英雄更是值得“品”的。尤其是在这种二元论在人们心中扎根的时代下,客观评价一个人物的功过是非,品味他的心路历程,将我们代入到他的经历中,更全面、更完整地了解、认识、评价一个人物是尤为重要的。我们有人物传记、人物故事,但就是没有人物鉴赏,殊不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有鉴赏价值的。品酒,品茶,品画,品时,何如品人?

  易中天老师是武汉大学文学硕士,专业方向是研究古代文学,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有些人拿易中天的专业来质疑他的文章专业程度和可信度,认为中文系的研究文学尚可,写历史终归是不行的。但我认为这也过分强调了大学四年以及研究生专业的重要程度,以及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和自我学习的重要程度,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从易中天出版的一系列书籍来看,他在历史方面还是很有造诣的。我认为,易中天的文学专业在他写文章时给了文章另一种生命,他用写散文的方式写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和你面对面聊天,这是一种美。你要说这本《品人录》是历史家言,还是小说家言,这确实既非历史家言,也非小说家言,因为每一史实,都有史料为据,没有一件事是编造的,而且所据之史,也多为正史,很少用野史的材料,以免唐突古人,因此不是小说家言。不过,史家重在记,此书重在品,每一篇都是人物的品评,不是人物传记,对于人物的心理,亦多推测,因此又不是历史家言。总之,品人不是记人,对于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相信我们也不会仅仅满足于记述和描写。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他们无疑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他们的业绩不可磨灭,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他们的故事世代传说,他们的魅力至今犹存。然而,他们又无一例外地都是悲剧性人物。这五个人究竟哪一个有好运气或者或好结局呢?不是身败,就是名裂,不是生前受打击,就是死后背骂名,没有一个功德圆满。就连与他们有关的一些人,比如韩信、允禗,也都没有好下场。不可否认,悲剧结局的造成,与他们的性格和为人不无关系。项羽失之头脑简单,曹操失之奸诈狡猾,武则天失之手段狠毒,海瑞失之迂阔偏执,雍正失之猜忌刻薄。但这些正是我们要品评这些人物的目的,我们既要发现他们的价值,又要避免他们的错误。为古人正名,就是为今人正名。只有客观评价古人的功过得失,今人才有一种激励去为自己正名,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在身前活的端正,那就不必担心自己的身后名。

  品,不光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价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