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1 20: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的读后感10篇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是一本由[美] 约翰·R.麦克尼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一):“我们可以创造命运,而不止于相信命运”

  “我们可以创造命运,而不止于相信命运”

  文/米雪

  人类发展的历史并不像一条平静的长河,它与周围的环境休戚相关。从人类直立行走开始,从学会使用火种开始,他们已经在用自己的力量适应环境,或者说征服自然。因为人类在最初,恶劣自然环境、凶猛的野兽以及一切有可能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细菌随时都会夺走他们的生命

  那是为什么,人类这个看起来既不高大也不威猛的灵长类成为了这个地球的主宰?进化,帮助人类在群雄中脱颖而出,现在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环境在人类的改造中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至于变化的是喜是忧,确实有待商榷。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环境的历史与人类如影随形。人类以帝王的姿态傲视一切生物,而环境变革的历史却折射着人类与自然相爱相杀的全过程。人类在人与自然搏击中的得与失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如何解读环境史,不如看《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正是一部“环境变革的历史,也是专为环境变革史所写……”因为“人类自从400万年前出现之后,便不断改变着地球环境。”环境的历史怎么会少了得了人类的参与?所以,这本书同时也讲述了“20世纪全球的变迁,以及与人类相关的起因与后果。”20世纪,人类改变环境强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如在能源的使用总量上竟然比前100个世纪的总和还多(自1900年以来所使用的能源,总量可能超过之前人类史上所有总和,P12),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的气体让全球变暖,以及燃料产生的空气污染是人类遭受各种疾病困扰、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环境的变迁历史在环境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约翰•R.麦克尼尔,美国乔治顿大学环境史教授,是著名世界环境史大家。其父是《西方的兴起》、《世界史》作者威廉•麦克尼尔,家学渊源,所著著作《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被《泰晤士报》评为“最优秀的科学作品”,并荣获美国世界史学会2001年度最佳图书奖及森林学会图书奖;另外一部作品《蚊子帝国》获颁美国历史学会贝弗里奇奖,同年获得汤因比基金会颁发的人文学术及公共贡献奖。

  他将环境史放在全局的角度去探索,将其与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等研究领域有机结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大量文献资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20世纪环境变迁的宏大而生动的画卷。

  在《人类简史》中,赫拉利坦言:“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无论这个观点正确与否,人类驯化植物,由采集生活转换为定居生活,粮食的富足使人口较之前有了大幅度增长,而面对人口的增长约翰•R.麦克尼尔说道:“……代表着人类物种的胜利。”人类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这颗水蓝色的星球,在20世纪“人类已打破旧有经济、人口及能源机制的限制与大致稳定的状态”,置地球于一个未知的未来状态。连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都曾表示:“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读者可以了解到,大气圈、水文圈、生物圈、岩石圈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人类的经济活动,正在不知不觉中对环境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作者书中的第一部分“星球运行的律动”中,正是从这几个角度来探索20世纪以来即1900年后人类所造成的环境变迁。民以食为天,农业活动与人类息息相关,第一部分第一章《岩石圈与土壤圈:地壳》中谈到:农业活动中土壤流失,但化学肥料令农作物高产,随之而来的却是土壤板结、食物单一种植化;矿物开采污染了土壤,使人类染病,甚至死亡;土地减少,粮食却在增产……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土壤的影响却相当深远。政治意识、文化形态、市场化以及劳动力等诸多因素并不能为全球环境改变寻找一个平衡。尤其是全球经济联系紧密,西方国家的需要主导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殖民地时期,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技术和金钱开发殖民地的能源,廉价的劳动力给资本家们带来丰厚的利,但环境却遭到了破坏,并给当地的经济留下了“后遗症”,或资源开发几乎殆尽,或土地沙漠化、盐化等。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是即使殖民地独立,它的经济和发展都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印度在英殖民时期大量灌溉土地,使用化学肥料,在独立后仍然是延续这种生产方式,土地盐化、板结大多都不可逆化,陷入了开垦、灌溉、板结、弃用、再开垦的恶性循环

  大气层的臭氧遭到破坏,各种化学工业原料的倾倒使水文圈受到污染,各方利益的博弈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如为了树立英雄形象而大兴水利、筑建水坝,日本的足尾铜矿产生大量酸雨,污染水源,破坏植被,令当地的民众苦不堪言,而日本当地政府为了利益却不管不顾。海洋的博大精深不得不容纳人类更多的废物、废料以及石油的泄露等等。

  在地球环境的变化中,人类是主角,各种“圈”的改变或多或少都有人类的影子。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石,人类是环境变迁史中推动变迁的动力。在第二部分,作者从三个角度来解析推动变迁的动力因素:人口问题与城市化、工业与经济利益、观念与政治。人口问题一直是环境压力的重头戏,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粮食,更多的住房,占用更多的资源,同时给生态造成的是更大的压力,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观念一直以经济的高度发展为荣,经济利益的暴涨深入人心。寻求生态价值系统的经济学家一直被边缘化,鼓吹“……这个世界没有自然资源也过得下去”的言论被奉为至理名言事实上“多数社会及所有大型社会,都冒着牺牲生态缓冲区与未来复原能力的风险,来追求国力与财富的极大化。”经济利益高于一切,因为这是国富民强的象征,而环境的隐形代价,由于时间的关系,短期内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有关环境的政治与政策才开启,蕾切尔-卡逊(书中译音)的《寂静的春天》被视为美国现代环保主义的先驱。短短几十年的环保主义发展历史,让一少部分人开始反思经济活动既得利益与生态变迁的复杂关系,开始呼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子孙后代一个青山绿水,然而“人类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日益增加,已是全面的趋势……影响了无数层面。”未来的路谁知道它会通向何方?

  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必然不是自我毁灭,而生态环境的走向也未必如人们的期望一般无二。在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之前,在不能预知明天是否会发生生态紧缩之前,去重视环境,更全面、系统了解环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可以创造命运,而不止于相信命运。”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二):以史为鉴,才能进步-人和环境的互动并不简单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人与环境的互动。 本书开头序言即说过“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受关注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许多方面都受到关注,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影响的问题,在多年前影响环境的重大决策,如书中最后一部分所言,往往仍是重要政府部门,贸易、财政、工业、农业,而非环保的职权,还好,现在是2018年,不得不说环保问题在当下所得到的重视已经远超于二十世纪。

  本书分为关于各大圈层介绍的第一部分以及引申思考的第二部分,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历史资料和图表数据,关于每个圈层的变化往往从年份和城市2个角度梳理线路进行对比。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三):《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

  这本书像一部论文,数据、表格相当多,通过数据、表格向读者展示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都对地球干了什么!

  可是一部这样的书能发挥什么作用呢?警醒大众?枯燥的数据、表格怎么吸引大众的眼球。提醒有关方面关注?有关方面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我行我素

  从某种意义说,人类是地球的害虫。《未来简史》中写过,智人半年杀死一头猛犸象,这样的狩猎效率不高,但是日积月累,却能够消灭当地猛犸象族群,导致食物链的变化。

  当人类学会用火的时候,更大大提高了改变环境的效率。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从长远看,从地球自身看,这可能是环境灾难的始源。

  从这部书的第一部分就可以看出人类在近100多年里,更是将用火这事做得相当过分,这才引发了所谓的环境污染。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环境问题,比如在自然辩证法里,整个自然是一个大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人与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进行交换,使得系统内和系统间形成一个动态平衡。那么现在的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的范围、规模超出了一定量后,打破了原有的动态平衡。现在我们无法预估,地球这个系统达成新的动态平衡,需要多长时间,是否会对人类自身造成毁灭性打击。如果人类能够预知自己在形成新的动态平衡的过程中,仍旧可以主宰这个地球,也许人类并不担忧所谓的环境问题。

  地球这个系统本身有各种地质灾害、气候灾害,有时还会遭遇系统外部来的致命打击,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上的环境突变曾经使得大部分生物灭绝。从进化论看,经历这些突变的生物们遇到了严重环境问题。因为它们的进化速度慢得无法适应这种突变。

  拉开时间看,环境的改变过程是瞬间的,生物的适应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最终都会达到平衡。

  现在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包括人在内的地球生物都无法适应人类活动改造后的环境。可以认为这是由于自身进化能力无法达到快速改变的地球环境产生的矛盾。

  那么看起来人类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降低环境改变的速度,使得自身进化速度可以赶上进度;二是加速生物进化速度,尽快适应改变后的环境。这样想想事情不算坏。

  可是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让人蛮沮丧的,就好像巴别塔永远没有修建一样,人类给自己划分了地界、肤色、民族、语言……,这造成了我们无法达成一致的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目标和行动。

  更何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类在呼唤美好环境的口号背后隐藏着太多自私自利的目的。

  所以这本书其实是让人明白了一个事实,就是环境问题永远是一个问题。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四):人与环境的故事——初读《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今天要写一篇书评文章来浅谈一下,初读《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一书的感想。

  先来谈谈本书的作者。本书的作者是约翰·R.麦克尼尔,美国乔治顿大学环境史教授,著名世界环境史大家。今天所谈到的这本书《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它被《泰晤士报》评为“最优秀的科学作品”,并荣获美国世界史学会2001年度最佳图书奖及森林学会图书奖。

  本书的开头部分是序曲:一个挥霍世纪的怪象;然后是第一部分:星球运行的律动,一共分为七章,从地球的不同角度解读了环境对于我们人类的影响;第二部分:推动变迁的动力,一共三章;最后就是尾声:未来该何去何从

  细一点儿来看看本书。本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书籍当中插入了很多很多的表格,这些表格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和对比本书的一些数据资料,能够让读者迅速理清思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写本书时,是收集了许许多多的资料才开始下笔写出来的。而且在本书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都会选取一段著名文学作品当中的段落来引出本章的主题,这种写作手法,也是本人比较喜欢的一种。

  再详细地举个例子,例如本书的第九十六页写到了关于空气污染与文化遗迹的内容,当中提到了对圣保罗大教堂的石质外墙、对雅典卫城、对圣马可教堂的青铜马雕像、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都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以至于不得不用一些复制品来代替。下一个自然段又写了空气污染对印度的泰姬陵、危地马拉的玛雅石灰纪念碑、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还有中国的云冈石窟的影响。这些人类的智慧结晶在抵挡住了大自然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之后,最终还是毁灭在了人类自己的手中。这是多么令人唏嘘的。

  再如本书第一百一十六页所写到的河水的污染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作为曾经养育了我们祖先的河流,现在却有很多恶臭难忍,因为“秽物不断涌出”而“令人作呕”。恒河、莱茵河等等河流污染严重,让人不忍直视。

  最后再来看看本书的结尾部分,用大量的篇幅写了注释还有参考书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了写成本书花了多少的功夫和宝贵的时间,参阅了多少的相关书籍,才能最后写成本书。

  读了这些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或者是不了解的资料,看到了以前从未看到过的文字,才让我深深地了解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让我更加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明白了人类不应该为了短暂的一己私利而毁了整个地球。

  由于本人工作繁忙,到现在为止还不能阅读完整本书,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也可能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错误,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五):《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以环境的存在,折射人类藏在历史幕后的动向所在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以环境的存在,折射人类藏在历史幕后的动向所在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封存了它的所有的时间纪年,但并不意味着,它所珍藏的内容,已经全部被我们认知了。

  20世纪是一个被充分记录——包括文字与影像记录的时代,但并不能说,20世纪的旮旮旯旯已经被我们研究的笔墨所淘空,其实,历史越深入探讨下去,会发现越多的主题,越多的秘密。

  这使我们想到一句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的出处,其实来自《圣经》。然而,毫无疑问,这句话被我们今天引用,只不过是一种调侃,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深知“太阳底下”曝光的一切,其实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公开的阳光的曝晒下的氛围里,去探讨历史的秘密,去探讨生存的真相,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但难就难在探测那些已经被一目了然的目光一次次翻耕的事件,去从中寻找被历史挂一漏万遗弃的进程与路径,这无疑是一件体现识力与智商的深层考验。

  出于对美国历史学家约翰·R.麦克尼尔的深度信赖,我们对他的新著《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充满了敬意与期待。刚刚过去的并不遥远的20世纪,在作者的如橼的目光烛照之下,裸露出它们的原始的秘密。

  约翰·R.麦克尼尔是另一位更有影响的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儿子,父子两人合作的《麦克尼尔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在中国颇有影响,在书的标题上直接冠以父子两人的姓氏,正是看中了父子两人在历史学界的独特价值和特别地位。

  我仔细地阅读过《麦克尼尔全球史》,并写有书评。从父子两人所著的这一本著作中,可以看出麦克尼尔历史著作的一些特点,作者在历史书里,基本没有历史人物的身影,对这些人物主导历史进程、相互交锋、宫廷倾轧不置一词,好像历史根本不是由人打造的,麦克尼尔在历史中,注重的是宏观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包括天文地理、社会文化、经济财富等等因素对人类历史的巨大作用,而个人的作用却基本被忽略。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一书中,作者揭秘的新鲜事,同样无涉于任何个人的私秘、隐私,而是以环境变迁为核心关键词,折射出20世纪的几乎涉及到人类的所有矛盾冲突。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环境思潮在整个20世纪中并不占到主流地位,那么,什么是20世纪的主流思潮?

  作者分析道:“将经济增长列为压倒性的优先,绝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观念。”(P312)

  这一剖析,我们绝对是无条件地予以体认。我们太熟悉的一些语词:“时间就是效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到挨打”,在这些语词的背后,都在强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掌控的20世纪,“完全无视大自然的存在”也就成了必然。

  那么,真正的环境意识是诞生于什么时代?作者认为是1970年之后,当时,源自于六十年代末期的激进运动,产生了两种最为长寿的“观念与运动”,这就是女性平权与环保主义(P315)。一个涉及到男人相伴的另一半,事关人类的和谐,一个是涉及到人类相伴的另一半——自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以看出,环保主义出现在20世纪里的时间长度很是短促,但是,酝酿这种意识与观念的横空出世,却动用了人类在20世纪的所有的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探索与考量。也许这还不够,还需要向历史的更深的源头去探访,20世纪70年代的环保思潮的出现,是人类的所有的文明史——这可是数千年的历史长度,才最终在离我们并不太远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这一节点上凝聚成形,从而凸显为二十世纪长篇历史史页中的一个不容忽略的主题。

  作者正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环保主义看似突兀产生的节点,去回顾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人类的诞生史,人类的千年发展史,特别是20世纪的发展史。

  环境意识便成为全书的一个“纲”,“纲举目张”,它张开了人类的历史,通透了人类的经济社会格局,寻觅到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新鲜事。“环境”看起来只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大背景,但当把它放置在前台的位置,便能够容纳人类的所有的历史,因为人类的所有创造的精神文化,都是在环境里才能游刃有余的。本书的价值也正在这里,借助“环境”这一看起来微不足道、且深藏不露的一个存在,折射了人类的所有的藏在幕布背后的动向所在。

  这样,环境变迁史,就与人类的文明史亦步亦趋,如影随形,并驾齐驱。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几个历史分段,在他的其它历史书中,已经作为一种定型化的框架,进行过深刻的阐述。历史的节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别历史的尺码,可以说,看似简单的一个节点的确认,背后却反映的是一个学者的历史洞察力。虽然麦克尼尔一直在他的历史体系中,意图打破“欧洲中心论”的旧有体系,但他所能做的,只是把全球范围内的欧洲以外的文明插入到原来的欧洲中心论的框架体系内,但核心关键体系,仍然是雷打不动的“欧洲中心论”,这实在是因为文明的主导权掌握在西方手里,历史学家可以赏赐般地把其它文明纳入到论述框架内,但无法动摇它的叙事主体的既定视角。所以说,现在热衷于各个文明并驾齐驱的全球史意图平等地叙述各个文明,但本质上无法改变西方历史观中的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其实我们不应该反感“欧洲中心论”,因为这一体系,折射出的是中国的确在近代史上已经被边缘化的事实,不然我们无法解释中华帝国直到1840年才开始打破“闭关守国”的传统思维,而这样的对于中国人来说首次睁眼看世界的时代,在以“欧洲中心论”观照下的世界历史中,根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历史时段。

  西方人的历史观里,重要的年代是1500年,因为这是地理大发现开启的时代,是1820,因为这是工业革命开始的年代。所以,在本书中,麦克尼尔在论述环境史时提拎出的人类历史,注重是的这几个节点:

  1500年,“先进科技应用在美洲及其他地区,海上货运大行其道,国际贸易活络。”(这时候中国还在大明朝昏昏欲睡)。

  1820年,“工业革命、运输方式不断进步,再加上不断开发边境,都带动了1820年后经济快速增长。”(中国正进入道光时期,鸦片战争的硝烟,正准备烧毁中国人的沉沉迷梦)。

  “1870年到1913年,确实是全球经济史上增长迅猛的时期之一,不但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快,其后也少有时期能够超越。”(此时,正是中华帝国摇摇欲坠之际)。

  进入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属于“发展压抑期”,然后全球经济再度起飞。而正是在这一段起飞阶段中,人类的环境严重恶化,一直到1970年,人类不得不正视环境所带来的恶果。

  作者在书中,重点分析了20世纪海、陆、空范围内及生物圈(其实这四个区域,囊括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的污染现状,数字惊心,事实惨烈,后果严峻。导致环境恶化的因素,可以说包括人类的所有各种活动的合力结果,作者对此作了总结:“所有20世纪国际政治的浪潮——安全焦虑、帝国主义、去殖民化、民主化,以及影响程度可能较小的战争——都深深塑造了20世纪的环境史。”(P324)

  在这几个因素中,经济因素、安全因素、战争因素导致的环境恶化尚能理解,而“帝国主义、去殖民化与民主化”对环境的影响究竟如何理解?作者分析,殖民化肆意地改变被殖民地的经济格局,而这些改变都是不加考虑而强行加诸环境的后果。而去殖民化后,新独立的政权,为了发展,只得接续殖民地时期对环境的操控,往往使环境污染更为一发不可收。而民主化呢?民主化利用环保问题,动摇专制政府的基座,但去民主化后,“一般民众消费模式所造成的问题,常因民主制度而更加恶化,像东欧与俄罗斯就为鼓励私有车辆而减少公共运输补贴。”(P323)

  如果说历史中的节点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触发点,作者指出,那么,当环境遭到破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跨越临界点并激起非线性效应。”我们很难预测到看似具有极大包容量的自然在何时会突发性地兵败如山倒。这是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的一个观念,而在这一刻危险空降之前,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觉醒去未雨绸缪,预作防备。而这正是作者在这一本书中去研究以“环境”为核心词提拎起的“过去、未来与现实的事物”的原因。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六):《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人类如何影响环境?现象与机制

  文/吴情

  长久以来,人类很少关注环境——作为生存的背景和资源提供者的环境,尽管人类诸多活动一直对环境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到了19、20世纪,有关环境的议题,逐渐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兴趣。这是因为,在这两个世纪中,尤其是20世纪,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自然环境,造成众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至于几乎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同时,环保意识或理念,也在这两个世纪取得了突破,形成对发展/经济优先等思想的挑战。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美国著名世界环境史家、乔治敦大学环境史教授,约翰·R. 麦克尼尔(John R. McNeill)著,一本多角度梳理20世纪人与环境互动——主要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史学作品。麦克尼尔曾与其父,威廉·麦克尼尔合著全球史经典《人类之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巨大反响。在本书中,无论是举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例子,还是深入分析人类影响环境的机制,都可见麦克尼尔的全球眼光——既有西欧、北美、澳洲,也有亚洲、拉美、非洲。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星球运行的律动”,主要讲述人类活动如何具体影响到环境——将人类活动进行划分,依次有岩石圈与土壤圈、大气圈、水文圈、生物圈,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此分类,但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一具体人类活动可能先影响其中一个方面,但很快便涉及到其他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变;第二部分“推动变迁的动力”则概括了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的具体机制,包括七大因素——人口、城市、燃料、工具、经济、环保观念和政治,以及它们如何产生作用。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技术进步,确实改善了不少人的生活,也相应地改变了地形地貌乃至地下世界。有时,这些变化是正面积极的,麦克尼尔并不否认,然而,需要我们多加关注的,或许是诸多不很美好甚至带有威胁——威胁人类生存,威胁其他物种生存,进而威胁到地球——的变化,比如过度使用肥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农作物产量)造成的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等,依赖石油使空气严重污染,快速推进工业化向河流、海洋排放污染物导致鱼群大量死亡等。

  如果这些负面的变化是单一的过程,遵循着特定的规律,事情可能还有不少转圜修正的余地,修补起来也容易得多。可为难之处在于,人类活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文圈、生物圈中好几个方面相继或几乎同时发生恶化,亦即连锁反应。因此,事前的预防和事后的补救工作,都颇为不易,尤其当这些活动与人类的利益——追求经济发展、渴望民族统一富强等——相冲突(或人们以为相冲突)时。

  在分发复杂的人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外,是否存在着特定机制,使得这一切——人类与自然环境几乎走到了对立面——得以顺利进行?如果存在这些机制,那么,如果逆着机制而行,是否可以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在这方面,麦克尼尔做了探索,且相当成功。这些机制,基于发达国家——如工业革命的起源国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的经验教训,其实对欠发达国家来说,亦为前车之鉴。在麦克尼尔看来,20世纪,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与七大因素紧密相关,分别是人口、城市、燃料、工具、经济、环保观念和政治。

  卫生事业的进步、生育观念的不同步,20世纪,世界人口经历了井喷式增长,这对农业、土地都产生了很大压力;而大量的人口流动,也考验着都市规划、建设、运转(尤其是提供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物)的能力。都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大程度上,现代,都市,几乎是同义词。然而,作为大量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聚集地,都市,在很多方面——都市开发空间有限,水电煤气管道系统的铺设、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的处理——都受到挑战,而且,都市侵占了不少动物的栖息地,也使得某些适应人类活动的生物,大量生存在都市周围,似乎构成了潜在的风险。

  都市聚集着大量人群,这些人的日常出行,常常要用到汽车——归因于石油获得相对廉价、汽车作为现代家庭必备物之象征。汽车消耗石油,排放出尾气,其带来环境的压力已经超过工业污染、家庭日用燃料,尽管人类开发出节能汽车,但消费主义的理念不变,似乎无太多作为。都市的高楼大厦数量往往作为城市经济的象征,如果是首都的话,可能代表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的繁荣程度。发展至上、经济优先的口号,公众想必并不陌生,当然,在国家一穷二白时期,确实应该致力于发展经济(进而改善人民生活)。可惜的是,在经济获得发展后,似乎有一种思维惯性,人们已经习惯了冷冰冰的GDP数字,不在乎数字背后的资源消耗、环境代价。

  环保理念,现今几乎成为政治正确议题中的一个。然而,很久以来,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在“理性人”、“经济人”的模型下,经济决策都将自然视为资源提供者——大方,从不抱怨。实际上,虽然人类违背自然环境的运行规律很少有直接的短期后果,但若从长远的角度看,类似的做法,不像它们显示的那般充满希望,甚至是有害的。在今天,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发挥作用,尚待时间证明。

  在《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一书结尾,麦克尼尔就人类与环境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些许建议。比如,“加紧导入更洁净的全新能源机制,并加速人口转型,让死亡率与出生率都能降低。”《圣经·传道书》中写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然而,20世纪,却让我们见识到不少新鲜事,有些令人向往甚至激动,有些则让人望而生畏。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再没有比今天更紧张的时候,也没有比今天充满更多挑战与机遇的时候。不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书写,很大程度上与人类的行动有关,鉴于人类掌握着强大的力量,当然,自然也并非任人宰割的对象。套用狄更斯的一句名言,20世纪,可谓是最美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糕的年代。21世纪会如何呢?更好同时也更糟糕?还是更好?还是更糟糕?这需要你和我来共同书写。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七):气象预报无法预测的

  古语“太阳底下无新事”。文明发展到20世纪,聪慧的人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或许更可大言不惭地说,纵有新事也尽在掌控。再往前走呢?似乎有什么开始失控了:频繁的台风、地震,异常气候,莫名失去的物种,都是人力不可及。以至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史大家约翰·R·麦克尼尔并非耸人听闻,近代环境史太多出人意表,即麦克尼尔所谓的“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是一本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的环境史著作,也像一则攸关子孙的气象预报。但凡憧憬可持续发展、安居乐业的读者都当一读。

  麦克尼尔认为,20世纪是环境史上奇特的100年。在这个被他称作“挥霍世纪”的年代,人类向自然索取无度,仅在能源的使用上就超出先前100个世纪的总和;而许多先前或已有之的征兆也从量变到了质变,造成更快更猛的生态变迁——譬如,大西洋水温持续上升,人们初时不以为然,殊不知超过26℃的临界值就会导致飓风。生态的开关不断逼近我们,当我们经历过全副武装才敢出门的雾霾天、对变异的病毒引发的流行性疾病谈之色变、在水龙头上加装层层过滤装置、忧心食品安全、祈祷着旅游地的平安,可能多少对碳排放、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化等数十年前只有某些领域专家才关注的问题有所耳闻。

  倘若正常的生活都要步步为营,又何谈发展、何来文明?要解决当下的困境,或至少延缓生态变迁的进程,必须追根溯源、合上“开关”。在第一部分“星球运行的律动中”,麦克尼尔按岩石圈与土壤圈、大气圈、水文圈、生物圈分门别类,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我们感同身受的,如大气污染、水污染;亦有间接威胁我们未来的,如土壤圈、生物圈。但所有因素都是协同作用的,披着文明的外衣造成的破坏,刚开始让自私又短视的逐利者趋之若鹜,待要扭转则需莫大的决心。以土壤圈为例,第一款肥料发明时,曾被视为农业的福音,杀虫剂亦然;工业污染的渗透是长期缓慢的自食恶果;将耕地服务于都市化和道路的兴建,不知满足了谁的好大喜功。板结、酸化、盐析,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而饶是人类迫切想解决的大气圈和水文圈问题,在与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也不那么容易解决。一方面,大气和海洋足够大,往往令人低估了污染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因其是全世界所共有的,反而失去协商解决的动力,极端的例子就是上世纪发展工业的国家建起高高的烟囱,把废气吹向他国的行径。

  在第二部分“推动变迁的动力”中,麦克尼尔列举了他眼中最关键的三大肇因:人口问题与城市化、工业与经济利益、观念与政治,这些因素既推动了生态变迁,也阻碍了环境保护——尤其当它看起来像是倒退。但事实上,文明的发展和生态保护不应当是非此即彼的敌对关系。从前,人们理解得不够透彻,才会认为“人类剥削人类”变成“人类剥削自然”即是巨大的胜利。现在来看,任何有远见的人都不会认同,剥削自然会是无本万利。越是需要向环境索取,越当知晓量入为出,不可杀鸡取卵。深入里海一窥石油产业链的詹姆斯·马里奥特和米卡·米尼奥-帕卢埃洛在满是奢侈品商店和豪车的街上听到鲜有的、富有洞见的声音:当石油枯竭时,也是此地繁华殆尽、满目疮痍之际。麦克尼尔则强调“限制”:哪怕技术足以突破壁垒助我们追求财富极大化,没有限制的狂奔,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就好比每天一根棒棒糖,能让孩子满怀期待;暴饮暴食的大胃王比赛,却使得美味令人作呕——有朝一日,另一种形式的限制会变成枷锁,即“地球处理废弃物、副产品及人类行为所带来冲击的能力”的限制。

  的确,进步和发展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且不说气象预报无法预测的怪现状,即便将来的技术可以更早预测天灾、识别危险,又如何比得上根本不发生灾难,也从来无需戒备的生活呢!

  ——丁酉年读约翰·R·麦克尼尔《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八):地球的现代生态史和人类社会经济史必须并列讨论才有意义

  自毕业后很久没读学术类图书,于是用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读完。约翰·麦克尼尔是环境史教授,本来以为这是一本记录地球环境变迁的书,实际上却又覆盖甚广,环境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逃脱不开政治、经济等等因素影响,全书论据充足,引用大量文献资料,图表和数据的引用也更增添说服力。

  坦白说,环境问题是严峻的,虽然经受住了20世纪人类史上最有严峻的环境挑战,21世纪环境已被各国重视,但是经济发展不能停止,人类需求不能被替代的情况下,破坏的环境不可能在数百年内恢复如初。时代在发展,也在进步,它的进步会有一定代价,这个代价是不是人类能够承受的,愿意承受的,有没有选择机会的,这是一个问题。

  我赞同作者的一个观点:“地球的现代生态史和人类社会经济史必须并列讨论才有意义。”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环境是生存的基础,目前地球环境赋予人类的是适宜生存。生存之后,才有了更多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激励人们不断探索,为了更好的生活,利用自然资源,换取快速发展的经济,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一次性资源的无遏制利用,环境自然加速变迁。

  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带来腾飞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灾难,最为知名的是伦敦“雾都”,曾极度依赖煤炭资源,雪莱记录伦敦生活为“伦敦有如地狱,一个人口稠密又烟雾弥漫的城市。”其实不难想象,我们也时常经历这样的雾霾天气,北方进入供暖季节后尤为明显,PM2.5肆虐,出门不带口罩都感觉无法呼吸。空气污染对我们影响是最直接的,因为明天都有呼吸,于是老年人、免疫力差的人呼吸系统极易出现问题,因为空气污染死亡人数不在少数。

  你说大家不知道空气污染有害健康么?知道啊,怎么办呢?减少开车出行,尽量坐公共交通;尽量自带环保餐具,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打印复印A4纸两面用等等,很多能够节约能源的环保小事都可以做,但很多人觉得没用,觉得国家不调控,自己约数没意义。在经济利益,个人舒适层面,管什么环境保护,反正我正值壮年身体好着呢,反正我有钱家里好几台空气净化器,再不然移民到一个没有污染的国家......这种想法的人多着呢,所以你看,宝马、奔驰公司效益好着呢,订单多着呢,限号也阻止不了开车上路的热情,堵死也不怕,开着空调唱着歌。

  新闻联播经常播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当然是正确的,保证经济是必须的,经济只能上扬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却不能以牺牲大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是要几十年、几百年后才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的,而如果为了保环境怠慢了经济,你看看人民会有啥反应。

  我没有任何其它的意思,就是觉得我国国民素质真的应该再提升一些,加强教育也好,增加鼓励也罢,环境保护靠政府政策,也要依靠每个人的切实行动啊。你看共享单车实施的多好,解决了最后一百米的难题,也间接保护了环境,但你看路上有多少随意摆放的共享单车,有多少没车坐没车把没车筐的共享单车,有多少二维码被人为破坏不能共享的共享单车。

  环卫工人再怎么辛勤劳动也赶不上人随手扔垃圾的速度啊!

  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东西,伦敦也早已摘掉”雾都“的帽子,重新蓝天白云。伦敦用了五十年的时间,我们需要多久呢?也许不用太久,就可以让APEC蓝持久!

  希望有影响力的人可以阅读此书,了解环境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从而能够传播出正能量。天天关心薛某某的狗血剧情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多学一点知识,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九):从太阳的角度看20世纪全球环境变化

  通常环境有关的书在我的印象里都是抨击人类的。你看,你看,人类又害死多少动物,破坏多少森林,最经典的莫过于《寂静的春天》了。刚开始我以为《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也是这么一类的,不过可以做环境专业教材的史书的确不那么简单。虽然依然是在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但是却像是站在太空往下俯视全球再缓缓道来,不偏不倚,甚至有些冷酷。

  记忆最深刻的是讲到20世纪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者估算空气污染导致了大概2500万~4000万人的死亡,几乎相当于一二战的死亡总人数了。但是话锋一转,即使如此,死亡的主要是老人与儿童,而不是作为劳动力的青壮年。再相比较同期的经济发展,空气污染就不那么重要了。很冷酷,但是对于社会的掌权者来说,也许真的有这样的考量。书中的实例也证实了,因为常常会和经济发展相左,所以环保常常都要因为政治经济原因折衷,虽然很让人悲伤,但的确是这样啊。

  书中其实很多内容都能够猜到,只是翔实的数据和实例会让人更直观的。不过其中有一小章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这一章叫:生物圈:捕食与被捕食。这里面讨论了人类是如何因为对周围环境的侵入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反噬。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都在互相制约着,一种物种的数量暴增通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最终结果是该物种再次数量下降,各种物种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但人类却打破了这种平衡。虽然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人类打破平衡之后环境受到的伤害,而这一章说的是人类受到的伤害。人类的迁徙加快了疾病的传播,城市化让疾病更容易传播。甚至连农业灌溉其实也让很多热带疾病大行其道。而人类对原始森林的侵入也导致了很多新疾病的产生,比如埃博拉和艾滋病。这也算是大自然的反击吧,不过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也抵挡住这些反攻了。

  这本书另一个让我很喜欢的部分是不同地区对于一个环境问题的处理和结果,可以看到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还有政治环境都对环境问题有非常大的影响。很有趣的是,有的时候环境问题不完全和经济相关,有的大城市,反而因为人口压力,没有办法完全执行环保政策,导致成效有限,相反很多小规模城市则能在污染之后比较好的恢复过来。

  有点遗憾的是,作者虽然说到了一些环保问题引起了政治问题,可惜都讲的不深,想说我真的很好奇呀!而最后尾声对于21世纪的展望也不多,也许是为了保持中立态度吧。不过看现在的阵式,似乎大家还是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啊,但愿最后我们还来得及补救。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十):保罗•肯尼迪推荐序/作者约翰•R.麦克尼尔自序

  (一)推荐序/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作者、耶鲁大学教授)

  20世纪初,西方人开始意识到经济活动正在影响我们的环境。鲑鱼再也无法在遭到化学污染的水域中洄游。工业城市周围的空气充斥着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并随风吹送至田野。每年有数千人因烟雾造成的呼吸道问题失去性命。为获取煤炭,大地被开挖得千疮百孔,往昔风景宜人的乡间也点缀着一堆堆的丑陋矿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