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10篇

2022-04-18 10:41: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10篇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是一本由一行禅师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一):从喜悦开始

  我们从出生离开母体的那一刻便与恐惧相伴,能否生存就靠那一口气,这便是我们原始恐惧的由来。伴随着原始恐惧而来的,就是原始欲望,即使我们长大成人,他们依然存在。

  一行禅师,向我们娓娓道来应该如何与恐惧、痛苦共处,正念的呼吸,来觉知我们每个人内在小孩的存在。正念帮助我们觉知自己是否能为未来献上最好的东西,也帮助我们记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是我们的延续。

  带着正念的能量行走,我们在每一步中都看到无数代的祖先及后代与我们同行,我们只需一点正念,一点专注,就能深入观察和了悟。以前痛苦的经历只是影像,不是真实的,当我们觉知到痛苦来自影像而不是当下的情况,就能幸福快乐地活在当下,这就是正念与正定的力量。借着痛苦我们得以看到了悟、慈悲与爱之道。深观悲伤、苦楚以及痛苦的本质,我们能够看到解脱之道。

  让我们从喜悦开始,认识喜悦与幸福的无常,不断灌溉,化解内心最深处的痛苦,觉知当下。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二):向内行走的旅程

  生命里总会有一些缘分适时出现,不仅是人或者事,也包括书籍。我有一套一行禅师的全集,得来的非常奇妙。在前一天刚刚和一位朋友聊天时候,听他说他是如何的钦慕这位了不起的出家人,次日,就有人送了我一套全集。而这次也一样,我刚刚看完克里希那南达的《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学妹就告诉我她们出的新书是一行禅师所写的《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于是这本书就这样来到了我的手中。翻开的时候,我有点好奇,一个禅师为何使用了“内在小孩”这样一个心理学的词语,他又将告诉我们怎样的疗愈方法。而看完这本书,我想这无疑是一行禅师以其智慧和爱,用最浅显的语言,以佛教心理学的角度,以他一直在推广的正念觉知的方法来告诉我们如何与那个最深的自己和解,达成疗愈。而看完这本书,之前萦绕在我心中的一些困惑也迎刃而解了,我释然、放下并且有了更深的了悟,所以,这本书来的正是时候。

  每个人内心都有着童年、有着祖辈流传下来、甚至累生累世的创伤与阴影,生命的真正成长不是向外寻求,用那些光环来暂时麻醉和迷惑自己。生命真正需要的是向内行走和完成内在的成长和提升,一个无法和自己和平共处的人,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所以,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才能获得内心的安住。这和是否是佛教徒无关,而即便声称自己是一个佛教徒,其修行是否进步的标准也在于他是否越来越平静和喜乐,而不是烦恼缠绕,痛苦多多。

  书中教导的方法非常的简单,就是全然的活在当下,藉由正念呼吸、行走以及日常的生活来让身心获得自我疗愈。只是看我们是否愿意每天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和自己在一起,去面对自己,和内在的小孩对话。而我也真的非常的喜欢书里提到的在梅村僧团,那个众人每周一次的“重新开始”的共同修习,这个修习的方法非常的简单,但是确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很建议如果有学习小组或者团体的朋友们也可以来做这个练习。我们都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无须掩饰内在的问题,只有面对问题才是解决的开始。所以书里说“真正的疗愈来自真正的理解”,这和我非常喜欢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那句“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其内涵无二。

  而书里的很多话也非常的打动我,那真是来自自性光明流露的话语,充满了慈悲。

  摘录几段如下:

  “那个令我们受苦的人,他的内心也有痛苦,他还没学会处理痛苦的方法,因而他持续受苦并令别人痛苦。”

  “正念带来专注,专注带来领悟,领悟带来理解,理解带来慈悲。”

  “佛陀就是呼吸,佛陀就是步行。我是呼吸,我是步行。这里只有呼吸,这里只有步行,这里无人在呼吸,这里无人在行走。”

  这段向内行走的旅程,只要我们愿意可以随时开始,从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开始,从放下这本书的时候开始,从自己开始。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三):整个世界就在自己一念之间

  所以唯一重要的,就是自己觉得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但从婴儿时期到现在,每一个人受过的桎梏和影响实在太多,有来自家庭的,来自朋友的,来自长辈,来自各种权威,来自路人,来自舆论和公众人物的,来自书籍,来自报刊杂志,来自电视广播,来自网络……

  世界漂浮动荡,看不到目标在哪里,看不到自己站在何处,就算有一份安稳工作,就算有亲朋好友背后支持,就算每天日子平淡且有小小幸福,但仍然无法安稳,仍然轻易就翻江倒海,因为心不安稳。心中念头往返奔波,连累我们神思不属,我们每天似乎轻松就能融入的生活,在一切正常的表现之下,是随时可以破碎的,随时可以稀里哗啦一塌糊涂难以收拾。

  只要心中念头一动,随时可以万劫不复。

  也可以随时念头一动,眼前光明,万物寂静且有自发生机。

  就看自己修为,是不是够专注,持续警醒,与自己对话,去找回一个有初心的自己。回到童年,注视自己还是五岁小孩时的那个模样,从童年开始,抹去时间和环境加诸于自己身上的一切伤痕。

  可以定定神,专注呼吸本身,掐灭一万个念头,就专注于呼吸。轻轻逆着时间的河流,找到那个五岁的自己,让一个孩童和世界万物彼此谅解。

  这会将力量带回身边,让心重新归于此处,安于当下,专注于当下。没有情绪与欲念,就是一呼一吸,此时一瞬,恍若永恒。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四):我们都应该返回内在,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一行禅师以佛法的角度探讨内在小孩的问题,为现代社会的人群带去疗愈内心创伤的解药。内在小孩,我曾以为是内心某个心灵深处不可能触及的灵魂,但看完这本书,我知道是我错了。

  内在小孩是童年的一段记忆。心理学上有各种关于内在小孩的解释,童年的记忆就是其中一种。我们在童年都是脆弱、易受伤的,也因如此,内在小孩受伤了。那段痛苦、悲伤的记忆始终挥之不去,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很多人是不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内在小孩,也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有着一段痛苦、难以解开的阴影的。一行禅师说,当我们感到内心无名的痛苦而无法排解,当我们充满恼怒而不知消散,那么一定是内在小孩在你的内心起作用了。

  很多人感到了痛苦,却无法排解痛苦,于是运用各种外在的手段去遮掩、遮盖心中的痛苦:抽烟、喝酒甚至是吸毒。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就是在让自己陷进更深的陷阱之中。

  一行禅师说,禅修应在日常,而不在寺院。深以为然。正念并非起于你深处寺庙、深山时,而因生发于每时每刻。当你随时能利用正念呼气、行走、生活时,这些禅修对我们产生的作用一定更甚。

  推荐阅读这本书,让我们每个人都返回内在,去拥抱内心的内在小孩。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五):愤怒、悲伤、嫉妒、恐惧,甚至开怀、兴奋等等我们时常感受到的这些多变情绪,其实都是内在小孩在发声、提醒你他的存在。

  本书是将佛法实际应用在心灵健康最彻底的一本书,藉由具体的方法导引,让你一步步回到自己内在最深处、拥抱内在小孩,与自己达成最彻底的和解。

  “现代许多人都在学习静坐,我们静坐,其实是为了逃离受苦,我们就像是兔子一样跳回到地上的洞里,好让自己感觉受到保护。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受了太多苦了,我们想要至少能够休息一下、至少能够逃避一下。然而这并不是静坐冥想真正的意义,我们必须要用智慧和专注去找回真知,转化受苦的内在。没有这些苦痛、没有对于这些苦痛的了悟,真实的快乐无法实现。”

  愤怒、悲伤、嫉妒、恐惧,甚至开怀、兴奋等等我们时常感受到的这些多变情绪,其实都是内在小孩在发声、提醒你他的存在。然而我们常常以为那些情绪就是自己、与各种情绪产生了认同,因而无法认出内在小孩的声音。

  受伤的内在小孩请求关爱,但我们却做着相违背的事情。因害怕面对痛苦,我们选择逃避。我们无法面对内在纠结的痛苦和悲伤,即使有时间,我们也不愿返回自己的内在。我们让自己持续接触外在的刺激:看电视或电影、参加社交活动、喝酒或吸毒——因为我们不想再次感受以前的痛苦。

  受伤的小孩存在于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内。身体没有一个细胞不存在这个受伤的小孩。我们不需要追忆从前寻找这个小孩,只要深入观察自己,就能接触到他。受伤小孩的痛苦当下就在我们之内。

  然而,正如痛苦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觉醒、理解与幸福的种子同样存在,我们需要运用它们。我们内在有一盏灯——正念的灯,我们随时可以点亮它。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脚步及我们平静的微笑,就是点亮这盏灯所需要的油。我们必须点亮正念的灯,让灯的光明驱散和终止黑暗。我们的修习就是要点亮这盏灯。

  当我们开始察觉自己遗忘了内在受伤的小孩,我们会对这位小孩充满慈悲,也因此生起正念的能量。正念步行、正念静坐和正念呼吸的修习是我们的基础。通过正念呼吸和正念的步伐,我们能够滋养正念的能量,并回到存在于身体细胞内的觉醒智慧。正念的能量将拥抱和疗癒我们,并疗癒我们内在的受伤的小孩。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六):沉静、淡然、包容、平和是这本书带给我的

  能够读到这本书确实是很幸运,最近很多负能量,便去书店逛逛,想找一本能治愈自己负能量的书。幸运的是自己找到了。

  坐在书店了读了一晚上,神奇的是一个顽皮的小朋友一直在旁边吵闹,而我竟然抑制住了自己的愤怒,开始理解了那个孩子,而我若严厉的批评只会让孩子觉得,呀这是个坏姐姐,而起不到任何帮助他的作用,虽然旁人看书他在吵闹的行为确实不礼貌,但当他读漫画书自己笑出声来时,我却庆幸自己没有批评他,因为这可能是他自己读书的一种方式,并非恶意故意打扰他人。可能我这个举动会破坏孩子一晚上的心情,也会让他体会不到书中的乐趣,而我因为自己没有破坏掉小朋友的好心情而愉悦。我开始慢慢理解书中所说的慈悲与包容,当尘埃落入水杯,我们会拒绝再喝杯中的水,我们会倒掉它。但如果尘埃落入大河中,我们会继续饮用这些水。包容一定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当自己一味的追求幸福与喜悦,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有时候会觉得,若最近自己一直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会觉得特别不真实,有时候甚至会觉得特别累。喜悦与幸福需要不断的滋养灌溉才能长期与我们在一起。如果我们不懂滋养喜悦与幸福的艺术。他们就会死亡,我们也会失去享受幸福与喜悦的能力。其实,没有持久的幸福与喜乐,也没有持久的痛苦与悲伤,喜乐与幸福如同诱人的鱼饵,当一条鱼看到吸引它的鱼饵,它会想咬那鱼饵。它不知道隐藏着鱼钩,如果它吃那鱼饵,它就会被拖出水面。有了正念,我们就能察觉到追求愉悦的危险。 当了解到生命无常,我们会更加珍惜现在所经历的一切。

  或许身边会充斥着各种不公与差评事件,或许你会经历意想不到的磨难,而莲花不能再没有淤泥的地方生长,光鲜亮丽、平坦的大理石不能成为莲花生长的地方。不拒绝经历、不拒绝苦难,心情才更加平静沉着。

  回忆是个折磨人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回忆,或酸涩,或甜蜜,或凄楚,或幸福。而当我们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其实只是自己给自己放了一场电影,它并不真实,却产生了真实的痛苦、真实的忧郁。回忆来袭,我们能做的便只能是尽快的从回忆中走出来,认认真真的过好当下,因为回忆只是回忆,抵抗不了任何真实。

  庆幸自己碰到了这本书。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七):治愈内在的小孩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6月8号暴雨大作,去杭州出差,遇上大雨,笑说龙神护法一路护佑着我。晚上在酒店静坐冥想时,放了《文殊菩萨心咒》,听着慈悲庄严的音乐,静坐时自然想到师父,想到师父对我深刻的理解与爱护。想到我何其有幸遇见了大家。佛乐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深处。我的心灵深处有时莲花盛开,有时暴雨骤雨,有时风平浪静,有时乌云遍布。

  我的热泪滚滚而下,想到近期因为写《修身系列》。许多的朋友将他们自己的烦恼与痛苦对我诉说,渴望得到我的帮助,在倾听的过程中,我的心常不自觉地被他们的痛苦与信任所击倒,我好像不是他们眼里那么地完美,实际上我经常对着他人的痛苦有一种爱莫能助的感觉。但我又感觉到自己的责任,觉知到我的力量还很薄弱。我尽量去渗透,去传播善的理念……如同平时工作中一样,看到员工身上的问题,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梳理。我想这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我在黑暗中静坐着,眼泪汹涌着,我哭得不能自己。我忽然很想念师父,于是结束了冥想,给师父打电话,在电话里我还哽咽着,师父一下子就笑出来了。后来她说:“我很理解,因为你现在经历的,正是我经历过的一切。”我们的师生缘,我想有命定的前缘。

  眼泪是无悲无喜的。电话里简单地聊了一会,我像一个孩子般需要着抚慰,我哭泣声停止后,我的心也平复了。我的前半生,一直是自己不停地治愈内在小孩的一个过程。这位受伤的小孩一直在那里,期待着我们的关注。小孩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不能避开我,你不能逃离我。”

  我曾经是如此恐惧与逃避,不愿意背负着压力去成长,我们情愿让自己持续接触外在的刺激:看电视或电影、喝酒或抽烟、沉溺于迷茫而不能自拔,我们埋怨着周围一切的不公——因为我们不想再次感受以前的痛苦。

  我对人类的痛苦体验深刻,我经历了痛苦的自闭、抑郁,所以我现在才能去体会他人身上的痛苦;因为自己一直从未放弃奔向光明,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光明深处盛开的莲花是多么可贵。

  我们的内在有一盏灯——正念的灯,我们随时可以点亮它。我们的呼吸、脚步以及平静的微笑,都是点亮这盏灯所需要的油。我们必须点亮正念的灯,用光明驱散黑暗,让黑暗终止。

  我们的修习就是要点亮这盏灯。我现在点的心灯,正是这样的喜悦与丰美。一灯之明,传万灯燃;万灯之明,明不可喻。

  师父以温柔与坚定的态度告诉我,要一直坚持,我们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她说:“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早也不晚。”

  佛陀说:“每个人内心都有恐惧的种子,但大部分人压抑着它,并将它锁在黑暗里。”

  我的人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父亲去世前,茫然无知、愚昧不堪的我;另一部分是父亲去世后,我独立承担生命的重任,并将父亲的亡魂收进体内,决定像他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为了更好地去除内心的恐惧,我寻找了很多种方法。曾经以深夜看恐怖片的方式驱除了我怕黑怕打雷等弱点。我清晰地记得在一个深夜,我独自看完了《午夜凶铃》,我怀着差点失声尖叫的恐惧心,看完了以前从不敢看的电影。从此,我再不怕黑了。当我的天空失去了大树,我清醒地认知到生命的责任惟有我自己能背负后,我就义无反顾地前进下去。

  我像一个父母般地照料着我内在的小孩。我清楚地看到她有时哭泣,有时勇敢,有时坚强,有时脆弱。我一直寻找各种方法令内在的小孩成长。

  没有痛苦就没有幸福快乐。就好比没有淤泥长不出莲花一样。太阳的背后是黑子,花里面有花肥,垃圾。不要害怕和逃避阴影,只有它才能打开自性的大门。走向无限的喜悦和清净。感恩通过烦恼联结了慈悲心的修炼。

  我想,我身边经历的一切人与事,都是来度化我的。痛苦是因为执念而来,因为不接纳而来。我用了长达几年的时间来冷静地学习、思考着家庭关系,学习着如何成长,如何灵修。体内痛苦、苦楚、悲伤与绝望等硬块,就是我们的心结。为了打开心结,我选择了瑜伽、选择了静坐、选择了写作、选择了书法、选择了长跑、选择了一切正向的有益身心的方式。

  我曾经说自己是残缺的,我的心灵一度灰暗消沉,我的心感受不到阳光与空气的美妙,但我一点点拆除了痛苦的屏障后,自性的清净与光辉,令自己大为吃惊。

  彼时,生命已过了无数个春秋,一但觉醒,生命质地光润如玉。我在路上捡起一片树叶,我在树叶中看到宇宙的冬去春来,四季流转的美丽。我捡起一块石头,感觉到它们光滑而温凉,很舒服。我手拘起一捧溪水,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空气空灵而宁静。

  我长嘘一口气,最好的时光,就在当下。

  我依然会体验到悲伤,但我不会被悲伤纠缠;我会体验到失去,但我会为另一种圆满而欣慰;我会体验到愤怒,但更多是一种悲悯;我会体验到忧伤,但更多是一种旷达。

  生命就是不逃避、不抱怨。内在小孩需要我们多呵护。从而可以去呵护他人。我谅解了一切过往中使我受伤的人。我更深地去爱每一个人。我不再内疚因为自己的不孝导致无缘再对父亲尽孝,我将宝贵的生命去珍惜当下的每一分钟。

  我对师父说,我现在才开始认真吃饭。认真洗澡,认真走路……她听了哈哈大笑。她说,很久前她就开始那样做了。所以我看她做每一件事都非常自然、麻利。

  我现在才开始认真地活在当下,修习着通向幸福之路。呼气,我觉知我在呼气。吸气,我觉知我在吸气。

  刚开始的几天,我时时去觉知着呼吸。自己觉得好累,但是心意是清明了许多。现在会越来越自然地去做。

  正念步行、正念静坐和正念呼吸的修炼,是我们修行的基础。通过正念呼吸和正念的步伐,我们能够滋养正念的能量,并唤醒存在于身体细胞内的觉醒智慧。正念的能量将拥抱和疗愈我们,同时疗愈我们内在的受伤的小孩。

  关于爱,我们理解得太少,平时说的太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珍贵的宝石,上天赐于我们只有一次的生命需要特别珍惜,可我们平时又有多爱护它呢?我们最不珍惜的就是我们自己。我常用愤怒、不满、欲望等各种情绪去压榨它。用低劣的垃圾食品去喂养它,我们用烟酒等恶习去麻醉它。我们虽然拥有了宝石,但它的待遇和一颗普通的石头没什么两样。

  现在,我只需要温柔地安静下来,让呼吸在奇迹中呈现。

  鸟儿歌唱,花儿盛放。

  我和自己和解。我们微笑着生活。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着安住当下,一切都不迟。哪怕到九十岁,我们开始有觉知地生活,那么剩余下来的生命,都是幸福无比的。

  现在,请和我一起,静静地念一段祈祷文----《健康活力的祈祷》

  我的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DNA、每一个记忆因子,都闪闪发光,闪耀着健康平安、幸福和谐的光芒!感谢!

  我的的实相完全圆满!

  我的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爱的生命,我的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闪耀着爱的光辉。

  我的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闪闪发光!我的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光辉闪耀着健康平安、幸福和谐、光明喜悦的光芒!

  我的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非常放松、非常健康、非常平安、非常幸福、非常和谐、非常光明、非常喜悦!我的的实相完全圆满!感谢!感谢!感谢!

  感恩相遇,分享,感恩我自己过往的一切遭遇,纯粹地聆听内心地波浪,心情平和时将它写下来。我们不要去纠结,不要去压抑,我们只需要温柔地放开心怀,将正念呼吸每一分钟,安住当下。长期训练下去,你会发现受益无穷。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八):平直、诚恳、有效。

  一行禅师在新浪的微博我是一支关注着的,所获得的帮助很多,我相信其他也有不少人得到了他的启迪。关于这本书,在朋友推荐之前,我事先是没有太多先入为主的概念的,因为毕竟微博里的文字和书里的文字有着很多形式上的不同。读了之后,果然发觉没错,语句更系统,更详细,可是也需要更平静的环境下慢慢领会,他的语言平朴得很,每句话却都说出了问题的真正关键。我认为书最精彩的部分是第68页,末那识的六个特征,以及第二部分“与自己和解”的几个案例。 话说,我拧开电台的时候,会常常听到上海电台一个心理咨询的节目,其实主持人和专家已经说得非常到位,解答也相当负责(乃至可以形容为“使劲”)了,可是效果未必能达到每一个前来咨询的人都能心悦诚服地挂上电话。转观一行禅师的这样一本书,如果你简单地将其定性为宗教类书籍或心理辅导读物,可能都有点偏颇。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可以答疑解惑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治病”的哲学书,它提供了可行的生活、思考方法,对治大小问题的途径,以及别人实践后的心得,其内涵核心,与涉及问题的覆盖面,其实已然超出了电台里的心理咨询(它们当然也有挺不错的社会价值与实用意义)...... 而所谓“信解行证”,缺一不可,道理好懂、易说,关键的事情在于,是不是每一个读者愿意履行,且坚持地履行。 如果这样,即有效。祝大家获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