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局外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局外人》读后感10篇

2017-12-16 21: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局外人》读后感10篇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阿尔贝·加缪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我无法欣赏的《局外人》

  说实话,我无法欣赏《局外人》这部小说,也许我欣赏能力有限。

  其一、小说的文字本身并无什么可推崇之处,甚至有的时候读起来还很不通畅(可能是译者的原因);其二、主人公并不让我喜欢,至少其行为和处世态度不符合我(相信也是大部分人)的价值标准的。

  一个作家,可以塑造一个英雄,一个痞子,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但加缪没有,他塑造的是一个很让我完全无法理解的角色——你能理解一个人能够因为天气闷热就对至亲的死无动于衷吗?你能理解一个人能因为天气闷热就失去自制力枪杀了一个跟他并无太大仇怨的陌生人吗?——我承认世上有这样一种“对无兴趣的事情无所谓”的人,但我无法理解这种“无所谓”可以越过对生命的敬畏。默尔索对他人、对自己的生死也兴趣缺缺,这种置之度外的“淡然”已然超越了一个正常人的范畴。如果非要我承认这样一种存在,我不得不将其划入“非正常人类”乃至“精神障碍患者”的范畴。

  于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人做出了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也就理所当然了——因为默尔索的无所谓,他才能成为加缪想让他成为的那个“局外人”,才能成功被法官、检察官、律师甚至证人排除在审判之外。

  这出悲剧有着法庭、社会的原因,但默尔索自身的“性格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只是默尔索的“性格缺陷”成功地将社会、法庭的这种“制度暴力”加以放大了。

  ……读完整本书,分外无感——一个“精神病似的主人公”,外加一群被一个自以为正义的检察官牵着走的审判庭。

  《局外人》读后感(二):存在的真实

  周末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把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看完了,总篇有两部,不到八万字的字数。想想看还蛮奇怪的,最近几个星期都在无意识的找小说看,在找书的过程中没带什么目标和目的性,神奇的是,结果看的小说好像都是在诠释一个主题的——个人存在与意识。

  故事讲述一个叫做默尔索的普通公司职员,在一个记不清日期的日子里,妈妈去世了,他没有哭,照常抽烟,打炮,生活。一次无意间的事件里杀了人,最终却因为其他的荒谬原因,最终被判斩首示众。

  小说名字叫《局外人》,通篇读下来,默尔索当时所处的社会仿佛就是一个局,母亲去世了,在社会规范的范畴下,应该表现出悲伤,应该哭泣,假若当作什么也没发生,隔日继续平时的生活,就要被指责为有预谋的精神谋杀,在读者的观感上面来看,这无疑是很荒谬的。不过仔细想想看,时隔近一百年了,现在的文化环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人要在社会里面生活下去,旧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来自不同地方的声音所约束,从某种程度上说,很难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左右,比如道德和法律,特别在我们东方,很注重传统的宗法礼教规范,这作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深刻烙印在我们的骨子里。道德和法律都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没有这些人类社会就很容易支离破碎。这些各式各样的规范,在一个文化语境下,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转变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默许的一种社会认知和行为模板,记得初中做过一道语文阅读题,叫《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杆秤》,我想,可能就是这个标题的那种感觉,这种认知我们有时候也会叫它刻板印象,平时生活中很多事情进入脑海里面,是不加思考的,我们往往会按照往常的判断去贴标签(也许是进化论的结果,人类趋向于做简单的事情),反、但凡遇到与自己往常的认知不一样的东西,就会像生理反应一样去排斥,谴责甚至去抹杀,好像这样才能让脆弱心灵得到平复。

  回到故事里,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法庭上,默尔索对周围的一切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更趋向于自己的生理需求,这凌驾在了情感反应之上,用中国话讲就是不通人情世故,在社会这个无限宽广的局里,他是一个局外人。

  在写作手法上,加缪使用了第一人称来描写,默尔索也会向平常人一样观察周遭的一切,可不同的是,我们大部分人会察言观色,根据环境和社会认知的范畴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更加讨人喜欢一点,使自身更适应社会:而默尔索更趋从于本真的个人意识,因此,在母亲去世时,他表现的更多是自己工作的疲惫,而不是为了表现出悲伤而流泪。很多情况下,周遭的一切对他来说毫无关系。

  这样的人,基本在任何一个文化语境下都显得有些突兀,格格不入,不过,我感觉反而很真实。

  《局外人》读后感(三):“只因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处决”

  《局外人》的故事如果换做今天写,为了夺人眼球,也许应该把庭审放在第一章。那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杀人犯被审判,对此,可能你的态度是冷漠的——谁会对一个开枪杀人的人施以同情呢?

  然后再回头写他的日常生活,那你会不会也觉得他杀人是蓄意的呢?觉得他愿意帮雷蒙写信骗人是道德败坏呢?觉得她不应该在母亲去世第二天就看喜剧片并且跟女人上床,简直伤风败俗!……觉得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而应该被处决!

  倒推有时候是很可怕的,因为你已经先入为主有了固有答案,心中已有褒贬。而人们永远都只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揣测他人。而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就算你所掌握的也永远只可能是对方零碎的生活片段,而这些零散细节本身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因为你已经认定他是一个罪犯,于是就不免有了褒贬——这个褒贬是你加的。如书中男主人公默尔索在法庭上疑惑的那样:“为什么一个普通人身上的优点,到了罪犯身上就成为了他十恶不赦的罪状。”

  什么是真相?倒推不是真相,正常顺序点滴发生的事实才是真相。你把一个人看作是一个人才可能知道真相。而不因为他犯了罪,立刻就失去人性凶神恶煞,会奇门遁甲,从小就鸡鸣狗盗,成日里游手好闲……当然,反之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是偶像而觉得他时时刻刻处处桩桩件件都是好的,这是盲目崇拜。前者是盲目戕杀。

  我曾经也是一个盲目的人,容易因为一点事实就躁动起来,妄下定论。比如药家鑫事件,一开始我是“死刑论”者,一开始我情感就被排斥着不愿意去了解“杀人犯”的种种,就算有人出来为他鸣不平我都觉得他们这样才是不平,是矫情。已经有了预设的好恶。为此甚至跟一个朋友在微博上争执起来……不过这个争执也令我反思,难道他的杀人动机就是为了逃脱法律制裁吗?那一刻,不可能是害怕恐惧?又或者是其他吗?他真的就必须要被判死刑?切断人生的后路,没有任何商榷的余地……直到药家鑫真的死刑,尘埃落定一边倒的舆论偃息后开始出现他家人的声音,此前这声音一响起就被更多人的声音淹没了……我突然非常难过。那一刻,仿佛我也是将这个年轻人推向断头台的“侩子手”之一,而我对这个年轻人除了名字和传言外,根本一无所知。我记得当时有人在微博上写:“药家鑫被判处死刑后,会有人后悔的。”我必须承认我是其中之一。为我的冲动后悔,为我的盲目后悔,为我的无知、妄断、怯懦、自私、从众……后悔。

  在这之后,我对微博上的这些所谓公众事件都失去了热情,或者说会更冷静的对待,有时候热情等同于一时的头脑发热。微博140字,到底能说清多少真相?到底,就算每一个字都是真的?那还有多少是没有说出来的?既然有被隐藏着的我们无从得知,那我们又凭什么杀伐决断?或者说振臂支持?

  比如杨武妻子被强奸事件,当舆论一边倒地抨击杨武懦弱无能时,没有人站在他的角度想过他到底长期以来过着怎样底层的被侮辱和压制的生活。而如果不发生这样的事情,也许他这样的生活以另一个方式被揭开获得的应该是同情。可是这样的方式,难道是他的错么?

  再之后的“萝卜哥”蔬菜遭哄抢,真的去的每一个人都是道德沦丧之徒?而前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他在上海摆摊生意兴隆,难道光顾的每个人又都是道德高尚一无瑕疵的完人?只是我们最多能批判某种行为,但并不能因此借题发挥,或者试图连根拔起,又或者干脆判决死刑,一了百了

  肖艳琴事件刚出来的时候,网上一边倒骂小三和她丈夫,因为他们“逼死”了她,基于这一点,于是就可以不管对方根本已经离婚,就可以任意辱骂别人,就可以公布别人的信息到网上……可是我想说,如果换个角度看,你们平常不都说爱情已经死亡的婚姻不如解体?不都说,应该鼓励人人都追求真爱么?怎么有人真的追求起来又遭你们的反对呢?我相信很多骂他们的人曾经也都为琼瑶的电视剧掉过眼泪,《浪花》《新月格格》……不都是小三的故事么?为什么她就是一定愿意当小三,而不是也如电视剧中那样因为爱他而不得不痛苦地“小三”了呢?而他,如果真的一开始就不爱肖艳琴,为什么当初会娶她呢?如果那时候就已经不爱了,肖艳琴又为何会嫁他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答,我想我不能凭借短短140个字,或者一篇“遗书”就对某件事、某个人下了定论。

  然后肖艳琴“复活”了,大家又一边倒骂她,感觉被她欺骗了……可是难道她没有自杀就一下失去了值得大家同情的地方了?难道“不死”就能抹杀她丈夫移情别恋令她痛苦的事实?否则她何至于要用“死”来对付他们?……她也有她的苦衷。她的“复活”不过是让这个事件中多了一个可怜人。

  很多事情不是道德的大棒可以一棒子挥死的,就像很多人不是一句“想红”就能解释的。

  而我们,对别人的生活来说都只是局外人。

  所以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然后也不要让别人无路可走。

  《局外人》读后感(四):胡说八道

  一系列司法逻辑与推理的怪圈就像一大堆软软的绳索把可怜的默尔索捆得无法动弹、听任宰割,成为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开明的司法程序的祭品,他无法动弹,虽然他本人本来是最有资格就他的内心问题、思想精神状态作出说明的,简明但遒劲地揭露了法律的虚伪性和荒诞性。主人公默尔索对事业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一种漠然的态度,他对所有涉及自己的处境与将来而需要加以斟酌的事务,都采取了超脱淡然、全然无所谓的态度,在面临作出抉择的时候,从来都是讲同一类的口头语:“对我都一样”、“我怎么都行”,(想到的前一阵子看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奥利弗的口头禅later回头再说),正式这样的一个淡然超脱、对社会、对人群没有任何进攻性、危害性的过失犯者,与司法当局那一大篇夸张渲染、声色俱厉、把此人描写成魔鬼与恶棍的起诉演说相对照,揭示了现代政法机制带来的精神暴力,体现了加缪对人权的关怀。一些列的真实的心理描写和自然的心理状态更是引起读者的人道主义怜悯和同情,这样的心理交互加深了故事的悲剧底色。但他也不是绝对的受害者,他的杀人是由于身边有抢,气温灼热阳光刺眼,阿拉伯人靠近的等诸多因素的造成的不可逆转的行为,,严格来说不属于被动的行为,记者神父e和以检察官为代表的国家机器搬弄是非和以伦理强行取代法理的行为也确实恐怖值得批判鞭挞,但默尔索不予理会,不去积极申辩,最后的被判死刑是两方的共同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很让人矛盾纠结的地方,也正是这样,作品的含义更加丰富,而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揭露和批判上,不同的人可能着眼点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可能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吧。 极端虚无,异己感,陌生感,出世感,绝望感,想时刻忠于自己,自得其乐,对粉饰和谎言的轻蔑,时而对琐事不胜其烦时而想靠近观看那无意义的虚妄,这样的感受会经常有共鸣,尤其在一个人或者和一大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估计这也是这本小说引起众多人喜欢的原因吧,不抱期待的丧,用现在的流行词说。有时候我自己也会沉迷于这样的情绪和态度中,但毕竟任何事件的出现是满足一个分布函数的,情绪的转变也满足某种转移矩阵,单一的丧的情绪不能探求自我自哀自怜没有十足的价值,所谓的打鸡血也是我所做不到的,怎么在这中间自由而合时宜的程度恰好的转化,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瞎写了一堆,觉得没有看懂,还得再看再看几遍。

  《局外人》读后感(五):无题

  刚读完《局外人》,首先令我惊奇并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故事的视角。作者能以默尔索的第一人称,丝丝入扣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不给他招惹来更多的偏见,甚至“让读者喜欢”(出自译者柳鸣九的后记);主角对于自己与他人交往的故事的叙述方式特别,对于他人的看法,都是“局外人”个性的旁证。

  另外要强调看到后记中译者评价主角为“兢兢业业的小职员、老实人”,非常不喜欢

  后记中提到了“法律对人的绞杀的说法”。文中主角自述“我是罪犯,法律判处我的罪行,没有人有权要求我更多的东西”,由此看来,是道德缠紧了法律对人的绞杀(我只能想到“道德评价”这种表述,或许并不准确;如果是怀疑社会现实,可归于存在主义)。主角最后确实被判处死刑,虽然并不可说不公平,也不能说检察官的陈词对这个判决必然有影响,可是检察官对于默尔索的游离局外的的“个性”的额外强调,会激起旁观者的害怕、紧张,或许进而憎恨甚至想要灭绝的欲望;即使这种个性在客观上还没有,进一步地损害社会。同时可以注意到,辩护律师也是在相同的框架下为主角辩护。默尔索始终强调自己有陈述事实的能力,但律师多说的“废话”是他“不感兴趣的。译者在后记中给他的评价,和辩护律师又有什么差别?

  巨作也许意义就在此,即使时间流逝数十年,却精准地抓住了在历史中较为稳定的社会脉络。

  书中写到了宗教,总是在罪犯被处决之前出现的神甫,对于主角激起的独特反应也值得一读。

  《局外人》读后感(六):我们都是局外人

  一百多页的中篇小说,几小时读完,却花了一周的时间去思考其中的内涵和价值。仍不能在脑中形成清晰的见解,诚惶诚恐。我知道,还是老问题,读得太少,想得太多,或者说知识储备少得可怜,只能乱想,空想。这大概就是主题阅读的意义,仅仅一本书凭空地去思考着实不易。于是,在阅读了相关主题作品、文献和资料后,终于有所得。写作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这样诡谲、无情的开头奠定了全书的基调--冷淡。一个不记得母亲忌日的家伙开门见山地出现,让我震惊。随着叙述的深入,主人公一个又一个不寻常的举动和言行荒诞至极,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对葬礼、爱情、工作全都无所谓,就当第一部看似乏味地描述默尔索每天重复的生活时,一桩命案的发生掀起了第一个高潮,然后主人公的从审判到受刑期间的狱中生活从第二章展开。

  然而,一个人只要疏离了这个社会,无论在哪里都是冷漠、空虚的。

  面对法庭的审讯无精打采,接受宣判时的平静让我以为全书会以主人公平静地受刑收尾,终于在死亡逼近的时刻,人求生的欲望终究要爆发,主人公接连几个“有什么重要呢”的反问句点出了全书的主题,也是思想精髓--存在主义,的确,人如果不存在了,其他任何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存在先于本质。

  末了,“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从局外到局内,温存的结局。

  “最根本的问题,我再说一遍,仍是如何消磨时间。”即便到了监狱,明知生命所剩无几还能发出如此自白的人,简直荒诞到了极致。如此具有冲击力的写作手法正是接着这种荒谬迫使旁观者追求更加真实而有意义的生命。

  存在主义的最为重要的命题是存在先于本质。

  乔斯坦·贾德说,存在不等于活着,动物植物也活着,但它们不需要思考存在的意义,意识到自己活着才算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是为己(for itself)而非在己(in itself)。这让我想起昨天观看的道长《一千零一夜》中对论语的解读,“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在学生时代被课本教授的是狭义肤浅的意思--学习,而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为己而学,这是一种自我修炼,以圣人作为终极目标。同样,存在就是为己而生,那么存在之后必须创造自己的本性。然后就出现了存在主义的“偶然荒诞”和“自由选择”。

  莫索尔的死也算是戏剧性的悲剧。本是受朋友之邀到海滨别墅开party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却遇到了朋友的仇人,冷漠的他却不乏兄弟义气,拿着手枪为朋友掩护,阿拉伯人看见手枪撒腿就跑。原以为冲突就此结束,却没料到莫索尔由于天气闷热一个人散步到海边乘凉,恰巧又遇见了对手,燥热的环境让他失去了理智,昏沉的大脑,加之本能的防备心理,枪响。

  偶然荒诞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霉运,不确定的,不能先定的东西,面对这些,我们只有主动地去面对,而不是像主人公继续消磨时间,直到死亡才幡然醒悟。价值从来都是自己创造的。有时在通勤的路上,在地铁站看人来人往,站在天桥上驻足,看车流不息,日复一日,每个人都努力地活在这个世上,不禁想我们为何活在这个世上?把自己短暂的抽离出来,我想到了《楚门的世界》,冥冥中我们人生的剧情都像楚门一样被设定,那么是否还有改变的可能,是否还有价值,楚门告诉我们你的每一点努力可能都在改变着原本老天给你安排的宿命。再回到现实,我又想到了《生活多么美好》,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你,两个世界的差异等于人生的价值。

  因此,存在的价值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正如萨特所说“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创造自己,但却是自由的。因为一旦被扔进这个世界里,他就必须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

  上周发生在广埠屯的砍人事件刚曝光,报道中未表明肇事者和受害者的关系,评论区便细数自己的受骗经历,认定是奸商被砍,然后绝大多数网友大呼“砍得好,解气”,我评论道:国人戾气太重,任何事件都可以成为他们发泄的窗口,看不到对生命的敬畏。显然此言一出,受到了各种回击,可我一个都没有继续回复,因为这事如果放在十年前,网络不发达,信息不对称造成受骗我可以理解,但是如今这么丰富的资讯,各种垂直论坛、社区,发达的搜索引擎,便捷的智能手机不会利用,最后完成自由交易被骗后还抱怨商家的巨奸巨滑,真的挺可悲的。其实,这真的就是一个聪明人赚傻子钱的世界,懒惰、不努力就一辈子被骗。

  当下自己的处境都是过去所有自己选择的结果。抱怨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在局内和局外不断徘徊,当我们漫无目的刷着微博、朋友圈,消磨时间,选择了创造不出任何价值的事情,我们就在局外,待久了,自然被这个世界抛弃,走向虚无。

  《局外人》读后感(七):拒绝的,被拒绝的

  拒绝的,被拒绝的

  ——读《局外人》

  读《局外人》只花了一个晚上。借一豆深夜的灯火,《局外人》一页接一页如流水般的就薄了;几乎不费力。

  为何如此轻松呢?大约是加缪运用的笔法吧。马原说:“整个小说,加 缪写得冷静至极,从始至终不显露一点激动情绪。语言丝毫不露声色,多用短句,几乎看不出人物的思考。……始终都是绝对的冷静与克制,将作者的情感和情绪控制得牢牢的,简直密不透风。”

  所谓“密不透风”,绝不是让读者喘不过气来。相反,我一遍读完都没有察觉在行文上加缪有什么特别之处。几个场景的描写的确乱中有序,默尔索愤怒有时,茫然有时,无聊有时——但看到的景色即使写得很急很乱,也永远都像在街上安稳摄取的图片再被快速地播放——百花缭乱,却没有模糊的色块。就如妈妈的葬礼之后的大段描写:

  “此外,我还保留了那天的几个印象:例如,贝雷兹最后村口追上我们时的那张面孔。他又激动有难过,大颗大颗的眼泪流在脸颊上。但由于脸上皱纹密布,眼泪竟流不动,时而扩散,时而汇聚,在那张哀伤变形的脸上铺陈为一片水光;此外,还有教堂;还有站在路旁的村民;开在目的坟上的红色天竺葵;还有贝雷兹的晕倒,那真像一个散了架的木偶;还有洒在妈妈棺材上的血红色的泥土与混杂在泥土中的白色树根;还有人群、嘈杂声、村子、在咖啡店前的等待、马达不停的响声以及汽车开进的阿尔及尔闹市区、我想到将要上床谁上十二个钟头时所感到的那种喜悦。”

  要开始写景的了,加缪写:“我还保留了那天的几个印象”,明明应当是写作之大忌,在他用来却自然而然。于是那些景色在这句“引线”下被有组织地整理起来。

  “写作最用力气的地方,就是看上去不用力气。”加缪完成了全书自始至终的高度压抑,默尔索本人除了结尾处对神甫的暴力和对着星空所想的那些话之外,没有一次爆发。没有。

  加缪是个很狡猾的作者。我曾经点评芥川龙之介“人为地压抑了故事,让读者始终走在故事的边缘,求生不得求死不甘”,而加缪也运用了压抑的手法。默尔索走在阳光下,“太阳高悬,阳光普照,其热度迅速上升,威力直逼大地。”读者读来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为什么他那么害怕阳光?阳光阳光,从始至终默尔索都在惧怕光;一二不过三,多次出现的阳光却都因为加缪的平直笔法而显得平淡无奇。他似乎不想让他的读者注意到:默尔索惧怕阳光。那么“惧怕阳光”难道真的有什么意义吗?读者好像似乎又答不上来。

  惧怕阳光也许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象征意义,但加缪得以反复叙写默尔索的无奈和恐惧,且可谓是“见缝插针”。在运送妈妈棺材的路途上,默尔索经过了妈妈和贝雷兹先生常常散步的田野。“我环顾周围的田野,一排排柏树眼神到天边的山岭上,田野的颜色红绿相同,房屋稀疏零散,却也错落有致,见到如此景象,我对妈妈有了理解。”“我对妈妈有了理解”,却已经是在为妈妈送葬的路途上。读到此处,我已经被震动;然而正当我收拾情绪打算完全投入到人物喷涌而出的悲喜里去时,所有一切已戛然而止:“在这片景色中,傍晚十分那该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时刻。而在今天,滥施淫威的太阳,把这片土地烤得直颤动,使它变得冷酷无情,叫人无法忍受。”

  又绕回到对太阳的厌恶与恐惧上来。而这种恐惧,尽管是“无法忍受”的,却依然是一笔带过。没有写我是怎样的无法忍受,皮肤有多烫,眼睛有多痛——所有的一切感官其实都没有被唤醒。只有默尔索一句淡淡的:无法忍受。那么,读者心里也就认为这阳光是“无法忍受”的了,但却没有接收到具体的印象;想要站在默尔索的视角上感受一番的念头却又被切断。

  如此之处,比比皆是。同芥川一样,加缪人为地压抑了很多本可以大做文章的有情之处,但芥川的目的是让读者进不去从而更渴望进去,在门外徘徊哀叹从而产生和他一样的无助与无奈。但加缪,他让读者阅读地轻松方便,以为自己进去了,却什么也没见着。

  这扇门叫做“感情”。

  作为读者,其实,是被作者给“拒绝”了。但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小说的经验的缘故——读者要能够站在人物的视角上来审视一切,感受悲喜,时而兴奋时而流泪,这才能算上一本好书。可既然书名为《局外人》,加缪让读者体验一把被“拒绝在外”的滋味儿,是否算实至名归呢。说真的,这不好受,不过稀奇的就是我自己也发现不了,甚至以为这故事就是这样:平淡至冷漠,沉默而控诉。那不过是文章的表皮。

  在我看来,默尔索并无什么特别之处。“默尔索是否是社会的边缘人形象?”“默尔索是‘多余的人’吗?”默尔索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诚实到凶猛的地步的年轻人罢了。年轻人,却像一颗被抽走了牙神经的龋齿,内里是空的。但我们看到的空其实建立在一个哲学基础上,那就是加缪的无神哲学。本书的译者柳鸣九先生称其为“一种看透了一切的彻悟意识”,这种意识的本质是“看透了宗教的虚妄性与神职人员的诱导伎俩,他的思想与其说是认定‘上帝已经死亡’,不如说是认定他‘纯属虚构’。”。

  在我一个并没有明确宗教信仰的中国人眼中并不能明确有无信仰的真正界限在哪里。但加缪给我们展示的却是一个悲观的、消极的默尔索姿态。且不论宗教信仰对一个人道德的约束力和强制扭曲,如果不信仰宗教,那么人的生命和死亡便失去了一个“可靠”的答案。人的生命和死亡都是没有来源、没有去处的,普通大众所信仰的“两个世界”从而变成了“一个世界”。放弃了内在的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他必定也放弃了外在的“社会期待”。这样的默尔索,我们决不能辱骂他道德败坏,失去原则,只是在纯粹的“一个世界”中,他选择了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和欲望。就像问出的一个大问题却得不到答案并且也不可能得到答案从而心灰意冷的人。——当然这样说又有简化人物之嫌了。

  一言以蔽之,默尔索因为放弃对宗教的信仰、对道德的“苦苦”追求从而转向自己空虚的内在和混沌的欲望从而拒绝了社会对他的期望、要求和改变,那么这个并不总是与个人内心进化同步进化的社会也同样会拒绝他。

  柳鸣九先生认为加缪“把默尔索这样一种性格的任务置于作品的中心,让他感受与承受双重的精神暴力,正是说明了作者对现代政法机制的‘精神暴力’的关注”。自然,加缪的确话费了颇多的笔墨在默尔索受审的环节上。这样的解读不无道理,但却仍然败在加缪的疏离笔墨下——故事被这样解读似乎不错,却好像远不止这一点呢。

  在我看来,法庭所代表的绝不止世俗意义上的法庭,绝非止步于人间的一个机构。它象征着人判断另一个人的命运下判断的机构,展现了人对另一人的拒绝与包容。默尔索在法庭被所有人都拒绝在外:法官,观众,甚至他自己的辩护律师。为何竟没有一个人能对他的思想真正有一点理解呢,哪怕是同情也行。但没有。这正是默尔索的“过错——他的道德标准和他人的道德标准天差地别。不仅是道德标准,在他放弃宗教的时候其实也就放弃了追求宗教的那一点“自我积极”。失去了,便对一切都无所谓。

  人们对这样的人不理解,不理解就意味着他们被默尔索拒绝了;成千上万的人不理解,被拒绝,其实是默尔索自己被拒绝了。

  被拒绝的直接结果就是成为“局外人”,更进一步的结果就是被审判。法官运用“他一以一颗杀人的心埋葬了他的母亲”为他定罪,与其说体现了“法国司法逻辑与推理的怪圈”,不如说是体现了默尔索的罪:罪不在杀人,且恰恰就正在于他的被放逐的世俗观念。

  “好像刚才这场怒火清除了我心里的痛苦,掏空了我的七情六欲一样,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默尔索向世界敞开心扉,并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他打算向世界妥协了吗?

  默尔索最后说:“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他的妥协正是安于被审判,安于被拒绝——在这个世界上总有拒绝和被拒绝。而他安于做那个别人眼中的“被拒绝的人”,成全他们内心的尊严和恐惧。

  《局外人》读后感(八):是否看透生死就成了局外人

  他是否需要对母亲的死亡负责?我认为不需要,因为不存在谋杀也不存在遗弃,他只是平静的接受了母亲离开世界的事实而已。但是在常人的眼中,在评审团的眼中,他冷血,暴戾,无可救药,没有哭泣不见遗容,如果死亡都无法引发他心中的波澜,那么他们相信他的心中只可能是一望无际的深渊。

  理智是错的吗?我们不是一直学习、阅读、旅游,增长见识充实自己,为的就是让自己更加理智,相信科学提高自己。但是大众似乎不需要理智的人,他们需要情感充沛的咆哮家宣扬鸡汤,需要生动的演员表演滥俗的剧情,如果事情和他们预期的不一样,如果别人选择了比他们更好的路,他们会突然愤怒,无法接受。

  死亡意味着悲伤,悲伤意味着眼泪,眼泪意味着软弱,如果你面对死亡不哭泣不悲伤,他们会恐惧你,因为不知道什么回让你害怕,对于亲人的逝去,悲伤的是亲人的离去,还是因为意识到悲伤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感到恐惧?如果早就知道死亡无法避免,那么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局外人》读后感(九):被局外人

  今天和友人相约在深圳图书馆等,结果发现他竟然占了个位置在看书,于是我也随手在小说区那里挑了这本《局外人》(奇怪的是,出版社、页数年月、价钱和译者都一样,那本是精装版纯蓝的)。花了两小时看完,四个字形容——言简意赅。

  主人公默尔索很符合渡边先生的《钝感力》里所描写的特征——冷漠、随和、没有强烈的情绪变化,面对任何事情都是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他是一个品质低劣的人:与母亲关系一般,甚至于在母亲丧礼上没有掉下一滴眼泪;面对情人,他没有很浓烈的感情,似乎只是在需要的时候需要她,并非她不娶;对他人也如此,与品行低下的人做朋友,只要对方想与他交朋友他就无所谓。所以,当他在神智似乎不是那么清醒的情况下错手枪杀了一名阿拉伯人之后,外界乃至法官都先入为主地给了他负面的评判,他后来被处死刑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表达一个这么简单的故事的话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大概是想通过法官以及世人事先给主人公带上套子,把他固定在一个局限的范围内看待他来批判这个世界上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前人人平等”的虚伪性,其实不公仍旧存在,甚至比以往更加严重,只是以另外一种伪装形式行使歪曲事实的行为,借以迷惑普通市井小市民,使他们心甘情愿臣服于淫威之下。通过默尔索所遭遇的非人待遇(并不是因为他杀了人而被判死刑,而是因为他在她母亲丧礼时没有掉泪而被判死刑),运用极少的篇幅,隐晦地把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来了个大揭底,让伪君子们的面具失去了掩饰的效果。这本小说放到现在照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其实也可以代入到当前的某些不合理现象当中,大家懂的。

  并不是说他想成为一个局外人,而是他压根就没有参与的机会,他这个局外人其实是被动形式的。他只是不想虚伪地过活,他只是觉得“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罢了。难道这也错了吗?

  《局外人》读后感(十):《局外人》,局外人

  我喜欢默尔索,因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你说他阿Q ,无雄心大志,毫无追求也好,说他冷漠、淡然也罢,我都当是溢美之词了吧。价值感本身就是和很主观很虚无的东西,各说各话。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没有一点阿Q精神恐怕很难度过这一生,如果不冷漠淡然一些估计也会英年早逝吧。

  不同的是,我有欲望,我享有更好的生活想成为更好的人想带给家人轻松的生活,我挤破头也要入世,因为好像必须了解世道才能实现欲望,可是,我不会,我正为不得其法而纠结苦恼。我不知道我的淡然毫不在意是给自己的退路,给自己找到的可以接受的理由还是真的像默尔索一样看开,我想大概是前者吧。又有什么关系,人生在世,总得给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找个说法。

  西西弗斯日复一日从不停歇并且毫无希望地往上推石头,人日复一日奋斗终生最终也逃不过死亡的结局,那么,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我看来,既然我和默尔索还有那么点点不同的话,那就是我的看不开看不透吧。我想在“结果论”和“过程论”之间,我仍然会选择过程论。从结果来看,从生到死一切复归于零生命确实毫无意义,奋斗一辈子一切不过回到原点,如果有来生的话,还是会重复同样的道路,正如默尔索所说,人生在世,活法也不过那么几千种,乞丐、富人、权贵。。。从过程来看,生命的意义恰在于一次又一次往上推石头的过程,做乞丐也可做成丐帮成就乔峰,富人也有薄熙来也有巴菲特,权贵也有秦会也有岳飞等等。当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阿Q的做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又给自己灌了一大碗鸡汤,我只知道,既然已经在推石头了,既然我无法选择放弃推石头,那么不论处于自愿还是被动,都只有往前推石头了啊。

  极端虚无主义。呵呵~

  从默尔索母亲的葬礼展开叙事。默尔索回乡参加母亲的葬礼,在葬礼上没有哭,没有过多的情绪波动,甚至还在守灵的时候抽了一根烟。。。这些却成为后来他杀人的力证。

  他有一个还算好的同伴,主要是因为一直都是同伴主动。在海边度假的时候遇到了同伴的敌人,当天太阳很晒,头晕,身体状况会影响心理状况和行为,默尔索把敌人杀了。

  于是乎,他对待母亲的态度,把母亲送去养老院,比较少来看母亲,在母亲葬礼上的表现说明他冷酷无情,说明他有杀人的动机,所以,默尔索杀人了。

  他不想为自己辩解,把母亲送去养老院是因为觉得那里有同伴,对母亲好一些。。。就这么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世人对待他的态度,世间百态就这样展开。诉诸道德到底是好是坏。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确实杀了人,但道德、品性、日常行为等间接证据不能定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