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占有还是生存》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占有还是生存》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4: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占有还是生存》经典读后感10篇

  《占有还是生存》是一本由[美] 埃里希·弗罗姆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元,页数:2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占有还是生存》读后感(一):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

  到底什么是Fromm所说的being?

  人处于动物和神之间,所以天生有两种倾向:动物的,感性的,狭隘的,自私的,被动的;神性的,理智的,开放的,奉献的,主动的。面对一件事情,人可以有这两种不同的反应;面对生活,人也可以采取这两种态度。不管采取什么态度,人所追求的都是快乐幸福,然而第一种态度,往往是本能欲望的暂时满足,第二种才能真正的让感到幸福。

  Fromm所谓的being,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世界观,一种追求幸福的手段,去体验,去创造,去给予,接受新鲜的思想和变化;不必留恋昨天或担忧明天,好好地度过此时此刻。

  Fromm所言极是,但是也正如Fromm所说,能够完全是重生存的人,是极为罕见的。大部分人可以做到这些的,为了满足自我生活所需,还是需要占有一定物质的,但是其实这些也不必刻意追求,在工作上如果能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力量,物质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对于每天的生活,要充满热情的面对点点滴滴和每时每刻,保持愉快的情绪,想想吧,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每天的点点滴滴,过去就是过去了,采取什么态度完全是你自己的选择,那么为什么不能高高兴兴的度过每一天呢?每天的生活都是一件艺术品;对于与他人的关系,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与他人连结的冲动,朋友是人生最美好的体验之一,没有必要和任何人发生于生命意义和美好体验之外的争执,无论大小,这丝毫不值得;对于爱人,永远不要想着去占有什么人,即使是爱人,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占有会窒息一个人。

  书摘:

  生存(being)是指一种生存的方式,在这种生存方式中人不占有什么,也不希求去占有什么,他心中充满欢乐和创造性的去发挥自己的能力以及与世界融为一体。

  对于占有型的人来说,任何有关他的课题的新观念和新思想实际上只会令其不安,因为新的东西会使他已经占有的全部信息都成为疑问。在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如果是重占有倾向占主导地位的话,那么一些不易于记录下来和抓住的思想以及一切发展、变化‘不受控制的东西都会使他感到害怕。

  这样的人忘了自身,忘了他的知识和地位;他的自我不是其发展的障碍;恰恰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完全可以适应别人和别人的思想观念。他创造新的思想观念,因为他无意去抓住什么东西不放。他的这种生动活泼的气质具有感染力,另一方会因此而克服自己的自我中心心理。这样的交谈就不再是一种商品交换(信息,知识,地位),而成为一种对话,至于谁对谁不对也不起什么作用了。他们这一对开始一起跳舞,他们不会带着胜利感或者失败感而分开,因为胜负感不会带来任何东西,他们心中充满着欢乐。

  除了他所占有的这些知识之外,他什么也没有学到。他没有学会向这些哲学家提出疑问和与他们交谈;没有意识到哲学家自我矛盾的地方以及他们避而不谈的某些问题和题目;他体会不到作者什么时候是用他的纯理智说话,什么时候有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此外,他也发现不了这位作者所说的是确实可靠的呢还只是夸夸其谈,等等。

  上帝本来使我们内心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至高无上的价值的象征。

  在求爱时期,一方与另一方的关系还不肯定;爱着的人们都在试图去赢得对方。他们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和令人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美的,因为生气会美化一个人面孔。这时,谁也没有占有谁,每个人都将其精力集中于生存,也就是说,去奉献和激励他人。结婚后情况往往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婚约赋予对方占有对方的的身体、感情和注意力的专有权。不用再去争取别的什么人了,因为爱情成了人的占有物,变成了一份财产。双方慢慢地不再努力要求自己象以前那样可爱了,也不再去激发他们自己的爱。他们开始感到无聊,人也渐渐失去了美的光彩。他们失望了,而且不知该怎么办,

  问题不在婚姻本身,而在于夫妇双方那种重占有的性格结构,说到底,在于我们社会。

  如果我们眷恋着财产、造物和我们的自我,那人的自由就是有限的。一种无拘无束的、摆脱了对物和自我的欲望的自由是爱和创造性生存的先决条件。

  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幸福就在于他能胜过别人,在于他的强力意识以及他能够侵占、掠夺和杀害他人。而在重生存的生存方式中,幸福就是爱、分享和奉献。

  重占有和重生存这两种生存方式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是两种可能性,我们维持自身生存的生物本能强化了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但是,自私和懒惰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唯一倾向。

  在那成功的瞬间,人们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但在成功之后接踵而来的是种深深地沮丧感,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有句古老的名言:一切动物在交媾之后都会惆怅。

  此时此地即永恒。

  幸福地生活在自身活力不断增长的进程中,不管命运所允许我们达到的至远点在何处,因为我们尽可能地区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因而是那样的满足,以至于我们根本不考虑能达到或不能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

  《占有还是生存》读后感(二):深刻的批判,平庸的结局

  读《占有还是生存》时,突然想起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开篇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两者虽然在不同的时代阐释了不同的问题,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卢梭强烈谴责其所生活时代的不平等和社会不公正,认为社会中充满了人对人的奴役,甚至文学、艺术、科学等一切我们成为文明的东西都成为奴役人的工具;弗罗姆则对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质疑,认为人被异化为“物”的奴隶。两者在这方面实质上存在着莫大的相近之处,他们都对近代以来产生的繁荣的物质文明抱持着怀疑态度,认为正是文明的发展导致了人的欲望的膨胀,欲望的膨胀进一步刺激人们追求更大的物质文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读完弗罗姆对现实社会的描述和评判及对重占有和重生存两种生存方式的比较后,我心里面充满了兴奋和激动——我一方面慨叹着弗罗姆的睿智,暗自决定要过这种重生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想到,太多人被奴役了,而他们对此却不自知,我要高举《占有还是生存》去解放他们!

  我正准备去“磨刀”,却被接下来的段落泼了冷水,将我浇醒了。如何改造这个恶的现实社会?弗罗姆的建议令人太失望了!他屈膝于现实之下,屈膝于当权的统治者,将其美好的设计蓝图交给了恶的现实的管理者。

  他与卢梭的最大的、最根本的差异即在于此:卢梭所做的一切,目的在于改造这个现实的恶的社会,而弗罗姆却在给生活在恶现实社会中的、“身陷奴役而不自知”的人们抓痒!说道这里,我想起了朱学勤先生的一篇妙文:《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痒》。他不无调侃地说,马克思那一代的批判者多有革命气质,恩格斯还直接参加过巷战,到法兰克福一代,批判再激烈,也只是在书斋里撒豆成兵,关起门来指点江山,自我称雄。朱学勤打了个比喻,马克思他们是手握工人运动的铁锤,猛击资本结构的头盖骨,而后者只不过是捡起知识分析的绣花针,戳戳资本结构的下腹部。但是,脂肪太厚,批判苦短,那样的针刺,与其说是批判,又何如说是在文化脂肪上搔痒,甚至干脆说是在文化脂肪上跳舞,与资本结构远距离调情?

  一、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

  弗罗姆认为享乐主义与利己主义工业文明给人带来的幻想破灭的心理基础,也是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种种不合理的心理基础。

  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崛起和兴盛存在着历史的和逻辑的相关性。个人主义并不一定导致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但两者的盛行要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

  个人主义主张个人对于任何社会集体的道德优先性,按照伯林的说法,这种学说认为政治和社会安排必须服从一些个人价值,如快乐、知识、友谊、美德或艺术与生活中的自我表达;为了这些价值他们创造一个支架,一种手段,但不管手段多么不可缺少,也毕竟只是手段。由于个人主义将个人的价值置于突出地位,将其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这导致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并且,个人主义对于相对于个人的其他主体来说也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笼统的个人主义可能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一是,古希腊末期的智者、伊壁鸠鲁及斯多葛派等的主张。他们反对那种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崇尚的城邦的整体的善和正义,而主张从公共生活中退隐出来,回归个人的精神世界,惟有在自己的内在世界中,个人的价值、理性、道德、人格等才能形成。其二是,个人主义还相对于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的公共善,而强调私人利益,主张蜷缩在私人领域中追求私利,这种主张是对个人欲望的激励,导致其膨胀,而膨胀起来的欲望会促使人们更积极地追求私利。这使社会的物质财富递增的同时,人却陷入无限制地聚集财富与消费、享乐的境地。

  斯多葛派所主张的退向自我内在世界的个人主义在罗马帝国时发生变异,人们陷入上述第二种个人主义的后果中,即享乐主义盛行。

  在前近代时期,人生活宗教、道德、伦理关系等等的束缚下,人的私欲被压抑着而缺少释放的机会,而近代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重又兴起,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鼓励人追求个人私利,其对人的私欲的鼓励直接导致了其极端膨胀。这种私欲的膨胀尤其表现在攫取经济财富方面,贝尔称之为“经济冲动力”,伴随着“经济冲动力”的还有一种倡导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努力拼搏的“宗教冲动力”,这两种冲动力在近代时期交互作用,对于促进生产力进步,增加社会财富总额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得到推广普及并深入人心,“经济冲动力”继续膨胀,而人的“宗教冲动力”却损耗殆尽,这样一来,人的聚敛财富的欲望竟至丧心病狂、道德沦丧的地步,人类逐渐远离了道德、价值的追求,而变得越来越相互隔绝、自私自利、精神空虚,生活在享乐、纵欲、冲突、空虚的占有性社会中。

  当今的中国,改革开放使得个人主义推倒了近30年前所倡导的集体主义而占据了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的个人主义很是复杂,其既丝毫没有斯多葛派的那种退向自我内在世界的迹象,又不是崇尚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赋予个人以至上的道德优先性;其所具有的仅仅是自私自利、个人享乐、纵欲等这些极端恶劣的后果,而没有什么正面的意义。早在90年代我们就听到一些人搞弄牛奶浴、啤酒浴、养二奶、包小蜜!

  这可能与我们不远的传统有关系,“挂羊头,卖狗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走向的最精确的概括。我们的执政者出于合法性、维护稳定等考虑,少说话,多做事,甚至于不说话,只做事。这样一来,我们只见到了摊子上挂一个羊头,底下在捣鼓什么,鬼才知道呢!

  这种做法很像当今中国自由派的所作所为,贺卫方在那个所谓的“新西山会议”上说,“站在右边的人,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甚至个别的时候畏畏缩缩,因为有些话亮不出来”,其实,“我们都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实际上现在说不得,将来一定要走这个道路,比如说多党制度,比如说新闻自由,比如说这个国家的真正的民主,真正的个人的自由,整个国家的权利建立在保障每个人的自由的基础之上,比如说台湾现在的模式,我们现在想中国应该朝这个方向走,但是现在我们说不得。这样一说不得,显得我们跟别人打架就是好人打不过坏人,好人一打一个死掉,就死在战场上。所以,左翼的东西在网上多少的猖獗,但是这边人没有办法说透,说清楚。”这种人道貌岸然、男盗女娼,敢做不敢当,不负责任,该当人人喊打!

  二、生产与消费

  重占有的工业文明中,文明的进步建立在对自然的征服之上,进而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和人的盲目自大,使人陷入了经济增长的神话。这种神话建立在乏味枯燥的生产劳动和无休止的消费的结合之上。

  消费可以做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占有下的消费,另一种是生存下的消费。在不同的状况下,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下,消费是一种占有的形式,并且是现今“商品过剩社会”中一种最重要的占有形式。在重占有的工业文明下,对占有的无休止追求激励着人们盲目地扩大生产,增殖物质财富,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占有欲;消费并不是生产的目的,而是促进生产的手段,生产本身才是目的,一切服从于生产的扩大。

  而在重生存的生存方式下,消费是作为人的生存的前提而存在,即满足人的合理的生存需要。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就完全不同了,我们生产、劳动的目的在于更好的生活、幸福;生产只是手段,并且其不是人类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除了这些物质的基本需要外,更需要精神、价值的追求。

  三、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

  生产与消费、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效率与公平,这几组概念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某些方面讲的是同样的内容。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到底谁是目的?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什么?这并非只是弗罗姆所在的西方的问题,在我们这种国家好象更为突出;不过,所针对的有其差异,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问题。

  在弗罗姆眼中,这两者的关系出现问题,在于,工业文明“以病态的人为代价来换取健康的经济”。资本主义的经济建立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促进基础之上的,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人被降格为经济和人自己制造的机器的奴仆;神圣的是劳动、财产、利润和强力;人不是作为一个自主的、自由的人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劳动者而存在着。这是西方社会中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问题。

  在被弗罗姆称为“官僚主义的假社会主义”的中国,我认为,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问题与上不同。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或者说,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那个地步,即人成为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的消费的机器。

  在我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人的代价是指的老百姓的需求和消费被遏制、被压抑。(这里的消费是作为生存发展的消费,而弗罗姆所批判的西方国家的消费则是那种占有生存方式下的消费。)我们现在处于一种赶超型经济发展状态下,因此我们必须遏制百姓的消费,促进、扩大再生产。但是,同时,我们又必须扩大老百姓的消费(政府鼓励的这种消费是那种占有下消费,而不是作为生存基础的消费),要掏尽百姓口袋中的最后一分钱,这是因为,现今商品过剩,供大于求,需求不足,没了消费,如何生产呢?这两个方面看起来是极为矛盾的:我们既限制百姓的消费,又鼓励其消费。

  这个矛盾体现的不仅是消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更是我们的处于怪态下的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

  实际上,只要看准了最终的目的所在,“限制消费,又鼓励消费”两者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商品过剩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不是削减生产,因为这是极为危险的,因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被强调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先决条件,没了发展,我们一切危机就可能爆发了。这样,我们除了冒着沦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附庸而极大地扩大出口之外,只能是靠扩大需求解决商品过剩问题,而城市消费几近饱和,剩下的惟有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因而我们提出“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口号,以及教改、医疗改革等等措施,这一切的动机无不在于要掏老百姓的腰包以维持经济发展的神话。

  那么,与此矛盾的限制消费如何解释呢?是这样的。老百姓天生地财力有限,他们为各种需求做出贡献后,发现腰包瘪了,而那些需求自己还是得做出贡献啊,生存的基本需要还在,还得需要衣食住行、看病、上学等待。但我们又没钱了,怎么办呢?只有求助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时候,上述矛盾就可以解决了,政府会说,“哎,我们也很同情你的状况,但是国家要发展啊,咱们很多地方需要钱啊!不能为了你们的一些个人需要而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啊!”。

  对老百姓来说,腰包空了,政府又不救助,但我们为经济发展所做的支出和贡献却仍源源不断地到来,典型的例子就是,上学、看病、住房子。这怎么办呢?这时候,惨剧发生了,人们拼命地出卖汗水和泪水,甚至卖血、卖身……

  这还是在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兼谈效率与公平:这个话题是个没意义的伪问题!

  我们处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选择这个发展模式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了效率的至上性、优先性,即经济发展是根本性,是最大的政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再激烈地强调公平,它也是处于第二位的;所不同的是,公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还是完全被抛弃。

  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效率与公平孰为优先,就像在绝对的专制+集权+独裁的环境下讨论自由优先还是权威优先一样荒唐可笑!!

  四、弗罗姆的精心设计

  弗罗姆认为,占有性社会中,人的性格特质是自我中心主义、利己、占有欲,这种性格特质的产生不在于经济系统,而在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一切灾难、异化、奴役的根源;因而使人们发生心理上的深刻变革是避免社会经济、生态危机的一种方法,并且是其先决性条件,他说“只有在建设新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代新人,或简单地说,现在占统治地位的人的性格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个新社会才能建成。”

  那么种种性格结构如何变革呢?甚至,其能够变革么?

  历史地看,改造人性要么只是一句空谈,要么会导致“人类的灾难”。空谈的是渐进的改良,通过教育、示范等手段;导致灾难的是理性主义的建构和设计,这种东西历史上不乏其陈,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中国的文革,到处是“灾难”。因而“严肃”的哲学家向来对改造人性讳忌莫深。

  弗罗姆的策略明显的是渐进的改良,并且是建立在对一系列价值和主张的调和基础之上的,他提出了几个建设新社会所需要注意的困难(P182-183),就是试图调和它们,这本身就反映了弗罗姆的改良倾向。

  正如文章开始时所说的那样,法兰克福学派是在文化的脂肪上瘙痒,弗罗姆亦无出其右。他把建设新社会的力量诉诸于一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并且,政府须担当重任,但是,正如他自己也认识到的,通过官僚机构的控制来节制消费,只会使人变得更加追求消费,控制不行,难道由其“教育”就可以了么?再者,政府的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其合法性基础来自哪儿?国家好像不会为了一个弗罗姆的主张而弄得经济停滞,西方发达国家如此,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更不能如此。

  他还把希望寄托在企业股东等人身上,要他们放弃赢利目的的生产,而拓展人道主义经济,他甚至对于所谓的“广告的暗示”很感兴趣,令人无语!

  这样的主张,就像中国近代的严复、梁启超等人对国民性的批判一样,虽然深刻至极,但最终因其保守性而滑向了一种平庸的教育救国论。

  《占有还是生存》读后感(三):《to have or to be》读后感

  erich fromm是德国籍的心理分析大师。他的最为经典的著作有《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自我的追寻》等等。我喜欢读心理学的著作,因为心理学总是能够穿透看似庸常普通的生活,揭示我们一言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这本《to have or to be》分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占有式的,而一种是成为式的。前者通过占有财富、名声、学识来求得人生的意义,后者追求的是自我完善和分享奉献。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模式可以在学习、爱、阅读等等日常生活细节中体现。在学习时,占有模式和成为模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只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而后者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当他们接受知识的时候也是在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将知识联系现实,每一次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自我更新。而占有模式的学习者只是重复别人的一字一句,把知识当作不动产般占有。being mode的人在与别人交流时能够自发的表达新的观点,而占有模式的人却会事先设定整个谈话内容。beingmode的人把自我给忘了,能够全身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作出及时的反应。因为他们不固守什么约定俗成的偏见和意识形态,所以他们得以以开放的态度聆听,活在当下,让新的思想有空间和自由生长。学校以商品出售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可以流利的背诵古希腊各位哲学家的观点,但他们却没有质疑他们观点,指出他们思想逻辑上错误的批判能力。这种就是having mode。

  私有财产是资本主义给人制造的最大幻觉,我们认为真的可以拥有什么,拥有一间房子、一辆车,但实质上,没有人能够真正拥有什么,拥有只是暂时的,但我们却愚蠢地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去为一时的拥有而努力。一旦我们将人生的意义建立在占有之上,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对物质、声望、权力的追逐中,因为越大的权力意味着我的人生价值越大。当下中国的官员之所以那么的腐败,那就因为他们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陷入了物质主义的牢狱中,只知道用金钱去衡量一切。

  eing mode 的特征

  这种模式的人是有能力超越自我的牢狱,他们能够不断的更新自我,他们通过表达当下的感受来建立和现实的联系。我们的许多看似自主的行动其实可能是由外在压力促成的。主动的行动是包涵着我自己的创意,而不是单单接受别人的命令或模仿别人的行为。

  《占有还是生存》读后感(四):占有还是生存?

  所以说看书是件无聊才做的事。。。。。。。今天看的弗洛姆的《占有还是生存》我觉得还是有收获的,比如他说到的快乐的概念,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但是我依然认为他的观点有有失偏颇的一面。他认为人类是难以达到重生存的生活的。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权利。只是不同程度的把人的这种自我生长的潜能遮蔽了。占有这一倾向他认为是工业文明的弊病,我却想把这种趋向解释为一种人类发展本能的两面。在早期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出外打猎,为了是要种群的繁衍。可以说种群的繁衍作为早期人类存在的最高要义而存在。这是人作为一个集体存在的需要。但是,人类的种群又是一个体的存在为实现方式的,所以个人的生存作为一个种群延续的重要因素而存在。人生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最为重要的是食物和工具,当工具出现的时候,占有的倾向就出现了,因为对自身能力的不信任,人类唯有通过囤积食物来实现自身肉身的保存,以实现自身基因和种群基因的传递。为什么我们不说工具也是能被囤积的,因为在早期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工具作为人类的协助力量和创造并不能直接代替人类的狩猎和耕种实现人类的存在。囤积食物是人类在早期社会不能很好的自我保护的情况下的一种极端行为。在作为重生存的生活方式中也有必要的物质基础,但不是一种囤积行为。这是因为人类对自己的能力在文明的发展之后有了充分的信心。这一点我与弗洛姆有分歧。他认为原始社会的人类群落更有一种与自然的协调生存的倾向,而我认为,这种倾向只是一个向度。人类一直存在着自我毁灭的倾向。但是这不能否认,人就不会再次踏上自我达成的道路,人不能够实现一种自我的高度个性化和人类的广泛连结。我认为只要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被压抑状态能够意识到自己不完整的一面,就可以向人类完整的一面进发。这种完整性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完美,而是一种经由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而体现的一种丰沛的生命形态。这种生命形态可以使多样化的,是丰富多彩的,是形态各异的,是美好的,是幸福的。他是自在的,更是自由的。一个良好发育的生命体并不是说就完全脱离社会形态,而是能够在社会形态阻碍个体和整体发展的时刻站出来指出问题,指出弊病,或者说他们能够创造性的运用自己的能力改造这个世界以实现人类共同体的全面发展。完全的生存趋向和完全的占有趋向都是不存在的,就像人作为神和兽的摆渡一样,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我们的情感步入生存的趋向。完全的占有趋向就是一种物的存在,它甚至不能被称为死亡,而是物的。因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能割裂死亡,不能否认死亡。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是很重要的力量。因为,唯有把情感投入到对象之中,甚至是物都有了生命。如果不能积极的运用情感的力量,人也成为了物,而如果把情感注入到物中,物也成为了有机体,生命体。他也能有如生命一般的能力去唤醒人的生命。

  在有没有终极的发展的问题上,我认为,弗洛姆所认为的能够实现弥赛亚时代的来临有其局限性,因为,这样他依然是在指出一种终极,而我认为生命的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他的变化的能力和运动的能力,因为,人们活着,生活流淌着,延续着,所以变化与运动才是生命的一切要义。甚至我们去观察死亡的个体生命,我们依然会发现一种变化的存在。虽然个体已经不再是一种肉身存在的生命,但是它依然在变化在哺育自然,这样看似终结的死亡也变成了一种生命的继续,只不过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生命形式的存在。而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生命形态存在着。同时当我们面对着的是人类的死亡的时刻,我们以为他们逝去了,可是他们的生命却在和他们有着强烈情感扭结的个体中延续着,譬如说他的子女和他的朋友。因为人机互动中的影响与记忆是会永久的留在其他生命体中的,他们化作生命的记忆与情感而支持着其他生命继续生活下去。

  在这里我想要澄清一个概念,我们常常说的痛苦和快乐以及不快乐。在弗洛伊德的观念中,快乐原则作为人类的性本能趋利存在,是一种欲望的外在表现。但是在我看来的快乐是一种幸福和内心的愉悦状态。这和欲望是有着直接的对立的。因为欲望不过是快感。我们常常混同这两个概念,以至于大家在说的快乐其实是一种快感。我反对把快感作为人类的追求对象,但是快乐则完全不同。因为快乐是幸福的一种,平静也是,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泰然处之。但是快乐更是一种情感体验,所以,快乐是一个谓词而不是一个主词,只能说快乐的,而不能说快乐本身。所以,快乐不是物,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过程。只能体验快乐。但是快乐不是人唯一的精神体验,情绪体验,人类所有真实的情感体验都是人类的幸福的表现。所以否认痛苦,否认焦急,否认紧张都是不可取的。这是我在看所有精神分析的作品中共有的倾向,就是否认情感体验的意义。把不快乐作为一种病态是不妥当的,因为有真实的痛苦与虚假的痛苦之分。真实的痛苦是建立在和他人共情的时刻的,这是一种无我的情感体验,或者是有着现实事件作为直接缘起的。而虚假的痛苦是一种压抑的表现,是一种内心冲突的表现,是早期压抑的结果,而且这种痛苦具有在个人经验中的普适性,即指人会因为某一特定的情景体会到痛苦,而且这种情景会一再的发生。这种压抑的最糟糕情况就会变成精神症。(部分精神症是脑功能紊乱的结果,但是有些则不能用脑功能紊乱解释,这时就要考虑到压抑的存在)

  接下来我想要分析健康。在精神分析中,我们知道神经症不是一种有病理表现的病,而更多的是一种病态。永恒的健康是不存在的。就像人不注意就会得一些小毛病一样,全然的生理健康在自然平衡系统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会生病是一种常态。积极的面对自己的病症运用治疗的方法来抵抗疾病才是可取的态度。而且神经症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这是机体可能发生病变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即是调整这种状态,而不是任由这种状态蔓延。这里人就要创造性的运用自我医治的能力,经验不是完全靠得住的,必须结合必要的理性,唯有这样人才能更好的活着。

  在弗洛姆的书中描绘的新人我认为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他只能够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所有的可能性,这种违背事实的预计我不太赞同,我认为,人要积极的发展,不要存有终极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积极的运用自己的力量活着,把自我的发展生存放置在全人类的福祉的背景下看待,我想这样而言不同的职业选择只是表象而已,即使不是恒一的生活模式,也不会影响内核的一致性。同时人作为变化发展生长的生命也要有超越死亡的能力,就是说能够看到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不是与生命对立的,而是迈入一种更高级的存在形式的过程。当我们看到毛毛虫的时候,别忘记了他也是蝴蝶。消弭时空,人类相连。这才是无限。无限不是个人生命的无限,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他们是辩证存在的。

  《占有还是生存》读后感(五):生存的可能性——《占有还是生存》的读书笔记与感想

  今天我想推荐的书是弗洛姆的《占有还是生存》。本书深入浅出,从最普遍的生活体验,如阅读、记忆、学习、信仰和爱等方面,探讨了占有和存在两种生活形式。

  首先,我们先谈谈重占有和重存在的两种生活方式。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是从私有财产派生出来的。在这一生存方式中,唯一有理的就是把物据为己有和可以将所获得的东西保存下去的无限权力。这种占有取向是排斥他人的,我也不要在付出任何努力来保持我的财产和创造性地利用它。这种心理在佛教中被称为欲念,在犹太教和基督教里被称作是贪婪。这种心态使一切都变为死物,变成我强权统治的对象。

  很明显,这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存方式,但我们每一个人却都有这样的心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语言上的变化——“我有(某物)”,换作英语就是“to be”被“to have”取代。永久的占有成为大多数人的愿望,听起来完全拥有某物似乎很不错。但仔细想想,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本我的失去吗?作为主语的我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占有物所体现出来的我。我在占有某物的同时也被某物占有着。在这样一种生存方式,将主体和对象都变成了物。主体“我”和对象的关系是死的,没有创造力的。

  同时,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的价值取向会导致掠夺,控制,而为了自己占有的财产不被他人夺走,由此又会有暴力和反抗。听起来这么激烈的冲突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不存在,其实与其说觉得不存在,不如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弗洛姆举了一个我没有想到的例子,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的反抗。我一直认为父母的对于孩子所做的一切是出于爱,管束也是为了我们好。但弗洛姆提出,父母为了孩子的利益违反规律地介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攻击性、虐待心理以及自我毁灭的行为等等。因此,应该让孩子自由成长。

  然而,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也不是为所欲为。自由不是一种摆脱一切指导原则,而是按照人类存在的结构发育成长(自律约束)。这就是说要服从那些能够保证人最有发展的法则。凡是能够促进人达到这一目的的权威都是“合理的权威”。所谓促进就是发挥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他批判思维能力和加强他对生活的信念。而那种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填鸭式教育便是“不合理的权威”。

  那为了更好地生存我们是不是要放弃占有和欲望?弗洛姆提出“功能性占有”的概念,这与佛学现世修行很像。为了能够生存,我们必须保留、维护和使用必需物品,也可以称为“生存性占有”。

  重存在的生存方式的先决条件是:独立、自由和具有批判的理性,其主要特征是积极主动地生存。这种主动性说的不是外在的、身体的活动,也不是忙碌,而是内心的活动,是创造性地运用人的力量。

  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主动这一个词,一般来所,主动是获得社会承认的、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引起有利于社会的变化。而现代意义上的主动(活动)没有区分什么是积极主动,什么是忙碌。这两种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可以用“异化”和“没有异化”区别。异化的活动中,我并没有体验到我是我行动的主体,我体验到的是我的活动的结果,某种与我脱离、超乎于我之上或与我相对立的“彼岸”的东西。而在没有异化的主动(活动)中,我体验到自己是自己活动的主体,没有异化的主动是一个创造、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我的活动和我的活动的结果为一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创造性并非是造就某种新的、独创的东西,而是一种活动。打个比方,我读到了一首诗,从而感受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创造出产品,但也可以被认作是创造性活动。

  终于谈完了两种生存形式,接下来说一说基于以上解释,我对于一些事情新的认识。

  此时此地

  重生存的生存方式存在于此时此地,也就是说时间并不统治生存。诗人的文字,画家的作品,都是可以跨越时间的存在。在重生存中,爱和快乐的体验都是此时此地的,没有时间上的先后。这让我想起日本茶道有句很有的话,一期一会,强调的也是当下,此时。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重生存的方式是一种珍重现时的表现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哲学更甚,希望读过或者在我的推荐下要读这本书的同学,读后交流下想法。

  对死的恐惧——对生的肯定

  假如人的安全感是建立在他所占有的东西基础之上,那么他也不可避免地要害怕失去这些占有物,也就是对于死亡的恐惧。

  东方佛教,基督教,主张清心寡欲的斯多葛主义者都指明了一条不再恐惧死亡的道路:不要死死抓住生命,不要把生命视作一种财产。伊壁鸠鲁说:死与我们无关,只要我们尚生存,那么死神就没有到来。当人们害怕失去他所占有的东西:他的躯体、自我、财产以及个性,自然害怕死亡。

  但这也不是让我们逃避面对死亡,知道了怎样去死,实际上也就知道了怎样去生。防止对于死亡的恐惧心理并不是说要做好死的准备,而是不断减少重占有价值取向和在生存中成长。死亡不可避免,但在一个人弥留之际,想到是的强烈的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的爱,激起这些爱的爱会让恐惧的心理减轻不少。

  不知道谁说年轻人不要老想生死这些终极问题,我觉得也是这样。所以在我还年轻时,我不仿以弗洛姆所说来理解生死,减轻对死亡的恐惧,加重对生的肯定。按照斯宾诺莎所说的做——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快乐——享乐

  最先读这样一本书是因为自己对于伊壁鸠鲁主义的探究,也就是享乐主义。我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可是,我真的知道什么是快乐吗?我真的会享受快乐吗?弗洛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归属于享乐主义学派的,他对于生存的理解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对于快乐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说重生存的快乐才是真正的享乐,而对于欲望的满足这种享乐虽然也是享乐,中了彩票的激动,获得极大的权利,拥有足够的财富,这些可能会带给一个人“深深的满足”,但这样的快乐“顶峰”后,又是什么?神经上的刺激,留下的只有一种悲哀的情感。

  而在重生存的宗教或者哲学体系中,快乐的概念又起着核心作用,佛家有“极乐世界”,基督教在对欲望发出警告的同时仍把快乐作为生存的基础。生动的《诗篇》以恐惧和悲哀开始,但是是在快乐中结局。

  因此,真正的快乐是存在的。这本书生存的概念下和我的理解下,我想真正的快乐成为一个自由、理智和积极行动的人。

  快乐就是我们在通向实现自我这一目标的道路上所获得的体验。

  作者介绍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