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赖声川的创意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赖声川的创意学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赖声川的创意学的读后感10篇

  《赖声川的创意学》是一本由赖声川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一):创意是与自己沟通的过程

  原创出的创意地图有种神秘感,蕴涵着极深的道理,对每一部分的解释也都有深刻的理解和阅历佐证。字不多,娓娓道来的劝说很能让人平静地进入到赖老师的课堂。旁征博引,时而讲到戏剧创造过程,时而引申到对人类共同神秘源的阐释。是一本让人回到原点,重新考虑认识自己,思考无限可能性的好书。

  动机对个人和集体的成就都很重要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圣埃克苏佩里。

  放掉偏见,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当心中没有偏见(我理解这可以解释为太希望创造的过程能自然证明一个不可靠的假设,假设的时间太久,而不得证,就会扭曲自己的心灵,以为假设就是事实),生命是开放的。当我们没有偏见,一切孕育在事物之内的可能性都会显现,任何事物都能顺利和其他事物连结,自然就能产生创意。

  有创意的人通常非常敏感。特别有创意的人特别容易受个人性格张力影响;这种人更敏感,在生活中更受苦,但他享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

  本质--结构--需求

  让形式显现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对结构的认识。要学会看事物如何成立,必须先看到事物的结构;要学会看到结构,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完整性;要学会看到完整性,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需求;要学会看到需求,必须看到创意作品核心的精化;是作品的内在精华化成外在的结构;结构是外在的支架,但它是根据内在的需求而成立的,结构是需求的外延,需求是结构的内涵。

  创意人的两种个性:激情放纵,以及严格的工作纪律。前者用来发展创意构想,后者用来执行创意构想。

  原创性就是回到源头。

  重点不在新,而在真。纯粹的真,经常自然就新。刻意求新,很难保持真。

  只有慢慢重新认识自己,才能走向创意之道。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可能不容易,跟重新学会如何看这个世界一样。但学会之后,你就不是过去的你,这个世界也不是过去的世界。你的价值观不同了,或许对别人说,你变得更不可理解,那是因为你登上了更高的观景台,用不同的眼睛看世界。而这个观景台不管位置多高,它的底部还是深深地埋在属于人类共同的神秘泉源之中。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二):不是书评的碎碎念

  这本书肯定会反复再读的,在书中真的会找到一种对话感,频频点头嗯嗯是这样的。不过依然还是要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再去体会运用才能真正理解赖老师书中的思维方式,自己还是零散的。但个人认为还是只能说是会找到共鸣,因为创意这个真学不来。 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在第二次跨考考研,为了学文化创意。虽然现在成绩还没出来,但我知道我都不用再去看结果了。但也很神奇,我现在做的工作也是文创领域,我还记得当时面试是在一家书店,在等待的时候我还继续在书店找到这本书读起来。 我还特别想看赖老师的话剧作品,《暗恋桃花源》之前没关注话剧的时候就有耳闻,《如梦之梦》今年二月还有一场,可惜不能去。 我还记得朋友去年赖老师在朋友的这本书上签上名,说“加油!”朋友现在在英国学文化创意。 总之,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止是文字上的思想交流,也是我这一年来的陪伴。写的像碎碎念不是书评了,没什么营养,反正就这样记录着吧。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三):打开心灵的金字塔

  读《赖声川的创意学》有感

  ----打开心灵的金字塔

  让我们一起回到初衷

  我为什么会看这本书,我的动机是什么?

  “动机”一词,在书里出现最多。不断地练习查找动机,会对人和事有更深入的了解。自我反问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断地设问,打破自己的设防。即使是被事物的表面蒙蔽,或是被诱惑和欲念所引诱。这些都不重要,仅仅直视你的内心

  “我为什么会看这本书?

  因为我想对创意的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

  我为什么想要了解?

  因为我想掌握它,并运用在工作中。

  我想从事的工作是什么?

  什么类型的创意类工作?

  在哪里工作?“

  •••••••••

  由于我的自我思考过程非常繁琐,并涉及隐私,在这里不一一列出。但正是不断反复的自我询问中,在假设和排除假设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动机一一体察。非常奇妙的是,我的生活正处于这样一个面临选择的时期。动机体察验证并让我运用于实际,让我对事物有了更准确的判断。

  之所以说书和我的关系是药和病的关系,是因为当我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时,非常痛苦寻求解答却又慌乱和浮沉。然而,却上瘾一般地被书本所吸引。自我剖析的同时,学会换位思考,体察正在经历着的人和事。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表达和表现,学会吸收和自我释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帮助我度过了非常煎熬的时期。

  碎片化的人生状态

  你有没有看过莫奈的《荷花》?这幅纽约现代美术馆里的巨幅画作,当你站得越近,视觉却越模糊,站得越远就能看得越清晰。是怎样的把控能力,让莫奈在描绘细节的同时又看清了事物的整体结构,并对事物间的关联了解透彻?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想做一件事,有过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却找不到形式表达?你有没有看过头重脚轻的电影电视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只有细节没有整体的作品,或是只注重整体,却忽略了事物的串联,这样的作品被称之为“碎片化作品”。

  曾经有一位广告界的前辈对我说过:年轻人的思维尚只能存在“碎片化”阶段,无法形成整体性的表达方式。当时我并没有清楚明白他的用意。在和朋友的沟通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建议:你可以试着尝试创作一些串联性的作品。当时我也并没有在意。

  阅读这本书的同时,我正在经历现实中的考验:创建一个框架,把以往的经验相互串联,并用从未尝试方式来实现。在这里,我要感谢素未谋面的SEVEN。整个过程中,他用个人经验给我很多建议和方法,使得这项工作最终得以实现。

  试着尝试对整体把控,回想那些过去无法成型的作品,多数是因为只有一个瞬间的灵感,而不注重整体的框架构建。就算是有了整体的框架,又没有对细节科学地规划和把握。而在实现过程中又会存在乏味和细琐的完成步骤。我还想在此强调的是,在现实中的很多创意公司领导者有意地将两个环节相互剥离,从而生硬抹杀了整个事件的生命力。只有将“创”和“作”相连结,才能让作品顺畅地流出。

  贴标签的形式和意义

  想象一下,当你遇见一个新鲜事物,带领你认知的是你的眼睛,还是思想。你会单纯地去感受,或是被道德和以往的伦理所牵引?“贴标签”就是人们常说的给事物下定义。现实中,我承认自己在过去是一个顽固的,自我的,慢半拍思想顽固派。很多时候,我也不自觉地用带有情绪观念问题,即“贴标签”。

  书中提到,人类除了感官意识,还有佛法中提及的第六意识--思维意识,第七意识--接近于下定义,贴标签的意识。试着延长第六意识与第七意识的时间,尝试观察你的周遭,你所看到的凳子,当他不被叫做凳子的时候,它是什么?试着除去事物的标签,尝试观察事物的原貌。同时,书中有一则事例让我惊叹:一名艺术家,在90个铁罐里存放了自己的排泄物,并给这个作品命门为“艺术家的大便”。随后,这个作品竟被人用重金收买。当事物被赋予不同意义,会改变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取向。

  请试着做一个敞开的人

  仔细地观察你和他人的区别,同样是看一部电影,你的哭点会不会比较低,并且很奇怪?你对事物的细节非常敏感?你对事物有疯狂幻想?你是不是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想要说话,想表达,并从中获得存在感?先不要自我掩饰,也不必顾虑,请直接地回答以上问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很有可能会是一个敏感体质的妄想偏执症患者。同时又恭喜你拥有这样的体质,这是一个创意者特性的完美结合体。你本质上是敞开的,所以你比他人更敏感,而你也特别容易比他人感受到痛苦。所以,生活中你常常备受折磨。同时你大脑中又有无限的假设、如果、可能,你想要找到表达的方式,你需要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

  请保护好你的这些特点,并试着尝试找到让他们成为实际产物的输出形式。唯一想要劝告的是,就像一部机器,一台电脑,当它处在敞开的状态时,会更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而你需要做的,是给自己装上一个“杀毒软件”,适当的自我保护。

  寻找创意之源

  “创意学可以教吗?如果创意可以学,那么我们要到哪里去学?”

  荣格说:“向外看,是在做梦。向内看,会获得新的思考。”

  书本在一开始便提出设问,以金字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创与作的关联。动机、习性,如是观、因果观、世界观,智慧和方法,想象力和组合力,内容和形式,生活和艺术等等,在大量丰富的创作经验和事实体验中,赖声川老师以毫无保留的谦虚态度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些被现代社会赋予了冠冕堂皇的华丽作品背后的真相。

  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像一潭因地壳运动而沸腾的火山泉,思考在脑中激荡;像快速运转的星球,又像是一汪泉水,瞬时平缓,试图在宁静的氛围中寻求事物的原貌。几天时间里,仿佛是经历了闭关式的禅修,又好像是进行着一门最耐人寻味的创意:自我改造。

  经过了一个寻求动机的过程,现实中,我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你有怎样的经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历?你的动机是什么?请一同回到事物的初衷,看看那里面有什么。

  分享以下信条:

  “放下”是一种让自己“回来”的方式。放下什么?

  标签、偏见、好恶、执着

  回到哪里?

  回归更单纯的境界,回到原点。

  改变航向的最佳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

  你的目的地是哪里?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话,我就不会去。

  尼采说:在混乱中才能生出最闪亮的星。

  放弃自己的家乡是一菩萨的修行。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四):前面有些絮叨,后半部分多精彩见解

  开始的叙述方式几乎让人放弃,自佛教的逻辑分析创意的产出之时,始有亮点。赖声川多次引用阐释西藏生死书对创意的意义,不过并没有能说透彻;虽说诸经相通,但若从直接的角度理解,用佛教唯识宗对心的分析会更加清晰。而赖氏在这点上的运用局限,多少限制了他在第十五章,“创意模式”上的思路发挥。

  第十二章,方法的机器,对事物结构的分析有些新颖的论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重复原理,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的“匠心独运”,《伊利亚特》切片式选择主题,《奥德赛》历险式顺序。当然,这些内容教科书中也早已论及。赖声川的优秀在于他在自己的作品运用了得到的启发。

  凡经典的事物之所以成立,必有其精致选择的结构。

  2012.4.23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五):超越创意

  创意无非是对于习气、束缚的突破,然而创意本身也会成为一种习气、束缚。

  在创意领域俨然一代教主的李欣频,就是被创意本身束缚住了,创意之于她几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气。

  自然界本身就是最大的创意工场,在漫长的演化史中,桑田沧海,万紫千红,每一造物都是独特而不可复制。

  然而,自然界又绝不刻意求异,因此,春夏秋冬,日出月升,仿佛并无新事。

  因此,称之为自然。

  而我们称之为创意的,究竟是无意,还是刻意?

  赖声川的创意学,能够突破这一种束缚吗?我几乎是带着疑问来阅读这本书的。

  全书十六章,前面十五章看完,我想:还好。但也只是“还好”而已。所谓“经验的转化”、所谓“差异视角”等等,其实也没有突破常见创意类书籍的范畴。只不过,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赖声川的例证更加丰富,对自我经验的还原更加深入。

  及至看到最后一章《 结语》,赖声川却陡然一转,境界翻上。对当下“艺术当做宗教”的现象进行了探讨,以下摘录原文:“在今天,艺术家被允许,甚至被鼓励通过艺术来寻找自己。创意已经成为合法的自我治疗的道路。通过创意,我们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一切听起来很合理,甚至很浪漫。但我觉得这中间有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创意可以作为寻找自己生命的合法场域?’”继而,赖声川提出了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在生命中寻找艺术,还是在艺术中寻找生命。”对于这个问题,赖声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仅仅是他自己的答案:“许多艺术家希望通过艺术寻找生命的意义,这逻辑是有问题的。这种追寻有瑕疵,在这有瑕疵的追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现代人的失落。”这是赖声川的答案,你的呢?

  基于对时代、对生命意义的探讨,最后,赖声川写下了这样的文字:“重点不在新,而在真。纯粹的真,经常自然就新。刻意求新,很难保持真。”

  作为一本创意学的书,赖声川却给出了一个更高的价值:“真。”

  因此,赖声川超越了创意的束缚。因此,他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六):改变道路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

  断断续续的看完整本书,很多内容都没能留下什么印象,不过记住了一句话:改变道路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还有一个印象,创意最重要的联结。

  关于“改变道路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目的地”,其实就是说目标很重要,要了解自己想要的结果,以结果为导向,中间的过程、道路可以曲折,可以反复,方向对了总会能到达。这也算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道理,比如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朝着正确的方向、想要的结果走,不至于慌乱与迷路。另外书中也提到,开始做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工作中(产品原型设计)也是有切身的体会,有时虽然已经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总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凭空想到方方面面是很难的,容易迷失,不如先下笔做一点,然后接着再往下走,最不济重新反工几次,总是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如果总是一味的想,永远不会找到通往结果的道路,路是一点一点趟出来的。

  关于创意靠的是联结,这一点我也很赞同,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是实物,把实物以不同的方式联结起来,就会产生不同的事物。但创意本身不是目的,通过创意产生的新事物才是想要的目的地。

  此外,读书中稍微让我产生了一点宗教有点智慧之源的印象,其实我是不接受的;还有画作的艺术,我也是不会审美的。所以,我是一普通世俗之人~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七):创意是不可说的

  如果你预期看完这本书你就能知道创意的秘密,就像令狐冲学独孤九剑那样简单,那么你必然要失望了。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屌丝逆袭都不会像金庸的意淫小说里面那样简单,创意就像老子的“道”一样,并不可说,玄之又玄。越美好的东西总是越精微,越高超的技巧总是越困难,而且这种困难并不是量的困难,而是质的困难。好比说,你能跳1米高,你觉得跳2米高是困难的,这是量的困难;但是这与怎么制造火箭飞入太空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所以说,量变不一定带来质变,因为你如果一直研究怎么才能跳的更高的话,永远也不能发明出火箭呢。

  智慧能够带来独特的连结,能够带来轻松的质变。但是对于怎么获得智慧,我们一无所知。但是,认识到这种一无所知才是智慧的开始吧。我想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关于这一无所知的知识。因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一无所知,才有可能去转变自己的思维,才有可能触发质变的机关。只懂得研究如何跳的更高的人,怎么会花心思去考虑给自己装上翅膀呢?

  再说动机,真是个巧妙的词。它和目的还不一样,巴厘岛上的人作画的目的是宗教祭祀,但是动机却是极其单纯的,所以他们是艺术家。如何让你的目的不污染你的动机,是非常微妙的。动机的重要性在创造中,目的的重要性却是在生活中的。

  如果说期待这样一本书给你带来什么方法什么提高,那纯粹是扯谈。但是如果你让那些作者的思考随意地流过你的脑海,给你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还是会有些收获的吧。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八):你首先要成为深度的生活者,才能提供外界所谓的“创意 ”

  我的朋友Yiko曾深度参与过赖声川的史诗话剧《如梦之梦》的排演过程。

  这部剧包含了许多颠覆型的创意,其中一项是打破了常规时长安排:

  常规话剧只需两到三个小时演完,而这个剧长达8小时——下午两点开演,观众看到晚上六点,出去吃晚饭,吃完饭回来七点半接着再看四小时,一直看到十一点半结束。

  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禁不住哈哈大笑,揶揄Yiko道:“他确定我们要买票看这个剧么?如果去看,应该比上班和加班还累吧!?”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九):想用脑子念的一本书

  引用p14

  “发挥创意的重要条件是,需要强烈的个人主义独立思考及行动能力,而亚洲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还不太久,我们的血液、集体意识中对传统社会印象仍鲜明,还是习惯冲同集体价值凌驾于个人权利及表现之上。。。。我们很容易自动接收各种社会加诸我的制式观念及想法:“生活应该怎么过”,“什么才是好工作”。。其实每一项选择都充满潜在创意,而我们居然愿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收众人的标准答案,然后花毕生的力量来符合这些标准答案。”

  ----------------------------------------------------------------------------------------

  麦子说:花费毕生的力量来符合农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留下的僵化的观念。有时想想真是觉得confused,有话说,适者生存。当当权者掌握着时代的话语权的时候,菜鸟为了生存,当然是迎合这个社会当权者树立的标准,这样才能获取资源,成为资源的享有者,并且改善游戏规则。可以选择随大流,也可以选择特例独行,但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前者承担的阻力小,后者承担的阻力大,导致花费的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用理性的利益权衡,难道还是随大流才能使我们的成本最小化?这个结论真让人沮丧,希望尽快找到新的思路,推翻这个荒谬的逻辑。

  =================================================

  22“创意是神秘的,这神秘性药粉两部分来谈:激发创意本身的欲望,以及欲望被激发之后,如何找到途径让欲望成形。这两个神秘的部分正和以上的“构想面”及“执行面”相对应”

  ------------------------------------------------------------------------------------------

  麦子想:输入和输出的联通才能构成回路嘛,才能生生不息地壮大自身。有时候觉得输入的渠道是有了,可是输出的恰当的路口总是不太明确,所以呢,书不能光光白读,要在实践里找到好的出口,吐故纳新,好让自己的思路和执行力运作起来。

  =================================================

  引用P27“智慧决定创意人为自己所出之创意题目的深度及挑战大小;方法决定创意人解题的效率,也决定创意人解题的创意”

  ------------------------------------------------------------------------------------------

  麦子想:题目决定了思考的方向,指明方向的同时也限制了其他选择,因此,对于题目需要打开思路来选择,在考虑的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要走进狭隘的思考状态。另外,方法决定效率,一直觉得找到好的方法有点可遇不可求,有什么好的途径吗??

  =================================================

  《赖声川的创意学》读后感(十):有深度的观点让我安心

  最开始关注[创意]这词,是大学上设计课。

  风靡专业内的,是李欣频的《14堂人生创意课》。她的书的确给了我很多新鲜,让我知道从书、电影、生活都可以获得许多创意灵感。但她近乎疯狂的状态,让我害怕。每天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每年去哪里旅行……是这样近乎公式化的“创意进补”,让我害怕。我想我无法做到像她一样,会不会也就无法变成有创意想法的人呢?

  但赖声川老师的书,却反而让我安心;我所困惑的事物,在他的书中被探讨,这让人激动。

  【你的世界愈大,还是愈小】

  从事文案的这两年里,曾有些时候让我觉得脑袋不堪负重。《罗博报告》、《周末画报》、《时尚芭莎》、顶尖文案、广告门、微博、微信、一本本看不完的书……获取资讯的渠道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虽然说“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吧,但这样无休止的学习,每个娱乐休闲的渠道也变得功利的日子,真的很累人!最可怕的是,像个暴饮暴食的患者,吸收能力越来越差,这真让人沮丧。

  是赖声川老师的书,让我重新看待这些事。

  “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愈旅行世界会变得愈大,任何地方都必须探索,任何经验都必须尝试。这听起来很迷人,现代人甚至十分向往这种生活,让感官探索的空间愈来愈扩大,世界成为庞大的游乐场。

  但‘更大’意味着更难管理。如果经验没有法则,很容易就在经验的茫茫大海中迷航。对生命产生无限好奇反而是一种用来满足感官的借口。“

  难道不是这样吗?我看到多数人的旅行(也包括自己),到每一个著名非著名的景点,到此一游一番,看上去见识了很多,事实上果真如此吗?也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端定制、主题旅行市场越来越大。

  可我也是无世界观患者,我该带什么样的脑袋去旅行?或许,我该在不那么刻意与稍有偏好之间,寻找平衡点。

  【做相反的,也是一种抄袭】

  小标这话,让我振奋!大学读过的课本,有那么多都在教:脑袋僵固的时候,把设计图纸倒过来,或者是这样组合、那样拆解,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 “试出来”的随机,没法真心热爱,像是空穴来风,无根浮萍。我喜欢的文案、设计,都不希望是这样的。

  “有意为新潮其实不难,只要仔细检查一样东西,然后反向设计,就算新颖。在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中,谁执着于原创性就不可能做出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写文案时,就经常被“原创性”牵绊,甚至怕自己看过的东西越多,桎梏越大。但最适合的表现、说法,才是应该去探寻的,而不是:我想用的手法,已经被使用过了吧?

  除了这两大我最喜欢的观点,关于创作动机、生活中选择累积、智慧与民主的探讨、创作欲望可能也是病态的等等,都让我甘之如饴!虽然困惑还在,但焦虑缓解。

  书籍是我的解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