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薛定谔之猫》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10篇

  《薛定谔之猫》是一本由中雨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7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一):愿此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原来量子力学有这样一种现象,在生和死之间还存在一种生存状态,那就是死与活之间的叠加状态。本书中以八名逃生的战俘为主角,他们进入一个空间——一片原始森林。于是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之中。险象叠生中各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读着很是过瘾,我喜欢这样的小说。期待第二季,也希望我能读到第二季。

  本书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日本人奴役中国人被原始材料,写出八名战俘逃出集中营,为线索,把中国日不甘奴役,与小日本抗战到底的决心淋漓尽致地展现。当然,也把日本人的残忍,兽性毫无保留地描写出来。

  看过一些类似这样的小说,如《天眼》《盗墓笔记》等,但结尾往往不了了之了。也许作者也不知道该如何结尾了吧。这本小说是否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我不知道,等着下一本诞生再看吧。

  本书中的情节很是曲折,3年前的逃生与3年后的逃生有着不可抹杀的相似,逃生的8名战俘中有日本人?是谁呢?他们在这个原始森里中能否救出那些被泡在液体中的中国人?日本人到底在做什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高大的日本兵是我们中国人演变的?那些娃娃魔鬼又是怎么回事?太多的疑问让我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因此盼着第二本书快点问世。

  作者大胆的想象让我很是佩服,让想象飞起来。痴迷于量子力学的作者,能把一个故事设计其中,科学与文字相结合的魅力比单纯地谈论科学有吸引力多了。创新让一切变得更加魅力无穷。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二):《闲侃薛定谔之猫.3》

  阅读了薛定谔的猫,有一些拙见,还希望跟各位看官分享下、

  关于薛定谔,关于薛定谔的猫,仅仅停留在儿时看课外书对其模糊的印象,这个理论是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理想实验,薛定谔之猫的概念提出是为了解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带来的祖母悖论,即平行宇宙之说,当时我就在想世界上真的有没有平行宇宙呢?小时候的孩子是梦想家,是幻想家,更是一个冒险家,对于这个所谓的平行宇宙,儿时的我也曾经煞有其事的拿着一根木棍,一个破旧的手电,拿着一副中国的地图,看着地图中的圈圈点点,自顾自的寻找着平行时空的入口,结果是妈妈的一声呼唤把我从小孩子特有的漫无边际的想象中拽了出来,时间总是很快,从小学,到初中,高中,走过黑色的六月,走进了大学,我也从一个天然呆的幻想派蜕变成了理性高于感性的唯物主义者,现在的社会是发达的,科技,互联网,发展快的就像是坐了高铁,让我们自顾不暇,以前只能在电影院里看着电影,现在呢,不用出门,电脑,平板,爱疯,爱拍,只要你敢想,就没有咱们手上这小玩意办不到的、

  一次, 我看了《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看到这你一定以为我偏题了,可是不是,

  恰有一个片段,发生地震时,柯景腾给追了N久的她打过去电话,聊着旧日的有的没的到最后他们聊起是否有着平行时空,有着一样的他们,却过着与他们不一样的生活...伴着电影的结束,随着胡夏的那首那些年,思绪跟着旋律一阵狂奔...

  接下来作者该把故事如何讲呢,坐等薛定谔的猫下一曲...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三):预料之外

  我完全高估了我自己,虽然听人说书里的许多描写比较恶心恐怖,但我完全被“薛定谔之猫”这个名字吸引了。作为量子物理的一个理想实验,这个“薛定谔之猫”顶着高能物理的光环,还是不是闪烁几下哲学之光,所以我被“闪”到了。凤凰网的图片播放会有一个温馨提示“观看下面的图片可以引起不适”,只要这个温馨提示跳出来,下面的图片我就不会打开了。我觉得这样很人性化,上上网、看看图片什么的就是找乐子的,绝对不是找不痛快的,既然可能引起不适,那又何必自己难为自己呢。这次,我就犯了大错误,我高估了我抵抗不适的能力。为了避免“重感”,书中的内容就不白话了。不过,这一次的经历也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发现,阅读是需要驾驭能力的。这个驾驭不仅仅是认得几个字那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能够驾驭阅读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不适。

  还是回到这本书,我说我高估了我自己,我觉得作者高估了“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搞的“731”细菌部队不但罪大恶极而且臭名昭著。不管怎么会所,“731”细菌部队还在化学的范畴,而作者在本书中设立的背景故事是一个“九日基地”人体合体实验,以高能物理理论为依据,还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这样的命题恐怕不是“日本鬼子”能够驾驭的吧(说白了,揍是有点瞧不上不上道的小鬼子)。而事实也是,根据书中的描写,日本人终究没放不下拙劣恶毒卑鄙的手段。不管怎么说,作者把故事放置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不过,那场战争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要在这个痛处做文章也是相当冒险的。所谓平行、时空转移什么的不过都是形式,目的依然是通过不一样的手段来挖掘人性。书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关于伪军的人物塑造,作者意图告诉读者,这群被贴着“走狗”标签的民族败类也有另一面。刚刚已经说过,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以这样的一个历史事件作为故事背景,腾挪转移的空间可以说本来就不大,没有几把真刷子的话是很难征服读者的。本书没有结局,看样子作者准备大玩一把,但愿作者别玩砸了。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四):《薛定谔之猫》平行世界下的诡异

  刚看到书名,其实我狠是混沌没有概念。《薛定谔之猫》一书究竟讲述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惊悚恐怖故事呢?作为一部围绕着日军战俘营的诡异经历为情节的小说,书名却是以量子力学理论里的一个伟大的假设相互关联。这究竟目的何在,效果如何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初步看完了《薛定谔之猫》一书。合卷的刹那,我亲不自禁地品味着作者书名目的真正意图所在。诚然故事内容围绕着一次恐怖,诡异的经历展开,然而作者更在描述内容的同时,时刻穿插运用了极其罕见的平行时空转换概念。让原本单一的恐怖在文字的表述之下居然显现了凹凸有致的立体感。也许,单看某个层面,读者不一定能真正发现恐怖的缘由。但是层层叠叠扑面而来的各个方位的多层次性,平行问题的不断延生和演变,却注定了让原本的惊悚在瞬间突发地得到了最大力度的爆发。这也难怪乎作者会以量子力学理论的“薛定谔的猫”为题。生,死或是生死未卜浑然天成般地共同构筑了全书惊悚的立体效应。

  事实上,本书的故事内容还是基于我们以往所熟知的某个真实历史事实为依托。日军活体实验基地阴谋遍布。诡异离奇更是无与伦比。正是在如此的真实背景之下,全书又突破真实的束缚,赋予故事情节相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恐怖气息。面对着生,死的抉择,人们注定会去追求生的希望。然而你,他们能否真正地脱离陷阱的追随吗?战俘的越狱,伪军们的追随,丛林深处的未知恐怖,千丝万缕的不同时空的交错平行-----共同构筑了全书惊悚基调的成因。

  很是佩服作者以现实为基础,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为发挥,以骇人听闻的诡异背景为主旋律,以超脱的全方位追踪展示出了平行世界下的诡异。也许,这就是此书《薛定谔之猫》可以如此吸引着读者的步步追随和深入的探究。 建立于真实的历史史实之上,控诉日本侵华所犯的滔天大罪,还原隐藏于战争背后的阴谋,文字的出神入化,引领读者见证真相的同时更是一种全新的文学表现手法观摩。无疑,在这本《薛定谔之猫》中极其传神地做到了这一系列的目的。对于爱好悬疑,同时也爱见证历史的读者而言,本书不失为一次非常不错的阅读选择。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五):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马克·吐温说过:“一本有害的书籍将不会伤害到任何人,除了写作它的傻瓜。”其实我觉得读到书的傻瓜也挺受伤的好不,作为本书的读者,我是又想骂它,又想感谢它。上周的晚些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种大脑便秘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没了灵感没了吐槽的欲望,写的每一句话都不如屁有味儿。我知道我该歇歇了,但是后遗症就是连正经的书都看不下去了,周六捧起《必要的丧失》读了三十多页,我就清晰的认识到,这样不行,我需要看点紧张刺激又不需要劳神思考的东西来消遣一下。当然这一招也是小时候看马克·吐温大神传授的,据说有记者问过他,睡前会看什么小说,他说《战争与和平》,还有三流的印第安人冒险小说,记者惊异之,他答曰,因为《战争与和平》反正是看不懂,三流的冒险小说呢就是看个热闹,不用费脑子,都有助于睡眠。大囧。

  所以这本《薛定谔之猫》就幸运的成为了我解乏之物,要说一般这样的小说我基本是不会看实体书的,都是上网去看连载什么的。这次鬼使神差选了它,也是因为这个装逼的名字,作为一个时不时需要装逼的文艺青年来说,薛定谔的猫这个概念就跟早年的村上春树啊安妮宝贝啊霍金啊一样的拉轰。这书很好读,两三个小时读完了,而且,我发现自己的吐槽机制在本书的刺激下又原地满血复活了。所以我先要向它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有些书吧,好的让你没法说,有些书吧,又坏的让你提不起兴趣去说。这本书呢,就算是拿最通俗小说的标准去衡量,都还不及格,但是它又不妨碍你津津有味地读完它。有的人大概会说我是狗屁不通,不好的话你还读的那么开心干吗,我说,我上厕所拿本知音啊故事会啊照样也是读的很High啊,但是厕所文学和严肃文学我是分得很开的好不。

  我今天就好好说道说道厕所文学,不要以为厕所文学很好写,纯属扯淡,从厕所文学的角度来衡量,《战争与和平》是不合格的,因为它根本不能帮你顺畅地完成排泄这个过程,反而有可能导致你的便秘。厕所文学需要酣畅淋漓的体验,我初中的同桌一早就跟我说过,其实,人的排泄过程是一种享受,所有让你觉得舒服的体验都是享受。作为厕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厕所文学首要的责任,就是得帮助你爽,如果不爽,排泄过程就不会成为享受。怎么才能爽?必须要让读者少浪费点脑细胞去思考,只要跟着紧张激烈的情节喘不过气就行了,具体操作措施请参照好莱坞大片的模式,多点波涛汹涌的美女,多点爆破戏,多几场打斗追逐,多报废几台豪车,撒狗血会不会?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老TMD难了。咱们的很多大导演,以老谋子啊凯歌啊为首的,早年间都觉得,切,商业片而已嘛,都不用费脑子去拍的啦,卡司强大点,钱多扔点,镜头唯美点,故事幼稚点不就好了。喂,不让观众动脑子的片子,不代表编剧和导演就可以不动脑子,能让观众的智商变低跟着漏洞百出的剧情一起疯,你真以为是弱智能干出来的啊?可是他们反思了很多年,还是没反思到根儿上,尤其是《画皮二》成了票房冠军之后,估摸他们得一条道走到黑了。同理写书的也是一样。

  我觉得作者吧,多半是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兴许还挺喜欢看《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逃亡小队的设置有非常明显团长的影子,北大的高材生,叙述者雷子,不就是活脱脱的孟烦了,死老头就对应郝兽医,四哥和哑巴身上有迷龙的影子。但是,作者要想写群戏,一定要好好研读一下兰晓龙的原著。(虽说我觉得他写的没有演员演出来鲜活,像《士兵突击》的魅力完全是被演员们表现出来的。)但是兰晓龙毕竟把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写出来了。不像本书,尽管所有人身份不同,来自中国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说话的语气、口头禅都是一样一样的,说白了,都是作者的语言。别以为说几句你大爷的、小兔崽子就行了……全国人民骂娘的语言是多么丰富多彩啊,一定要好好学习啊,起码也要学两句龟儿子、仙人板板、小狗日的才行啊。

  再说说本书的情节,其实吧,秘密实验基地啥的,很老套,嗯,还不如真实的731部队吓人,作者可以看看《黑太阳731部队》,丰富一下自己的想象力。至于长着牙齿的婴儿,以前陶大宇在香港有线电视台拍的电视剧《灵异侦缉档案》里就有过。所以说,没有新鲜的桥段,是本书最大的硬伤,老套是通俗小说最致命的地方,比文笔拙劣更让人绝望。这几年找好看的厕所文学经常会陷入踩屎的窘境,不过,在我多年踩屎的生涯中,还是有精品出现的,推荐作者可以去看看《听雷——我在091气象所工作的那段岁月》以及《天纹》(最好看连载版,不要看出书版),这两部小说的想象力足够新奇,掩盖了作者本身文笔的缺陷。

  敬告所有想看本书的筒子们,这书是个大坑,你看书的宣传啊书的封面封底印刷啊啥的,根本没告诉你这就是个开头,当你看了一大本觉得不对劲的时候,翻到最后一页,尼玛……才告诉你待续,这种行为……太坑爹了!我简直想跳起来大吼:“谁太监谁断子绝孙!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如果要让我接下去追着看,起码要送上更离奇的情节,要超常规才行,如果实在想象力有限,那就花点力气提升下文笔吧。不然,只能弃坑了。

  (作为厕所文学来看,也只能给到一星,看在它拯救了我脑细胞的份上,再给一星以示鼓励吧。)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六):这猫太揪心了

  在百度上百度了薛定谔之猫,得到的观点不少,反正我是没看明白。不管那么多了,我们来看看这本被称为悬疑小说的薛定谔之猫。抗战时期,日军战俘营中有人要逃狱。逃狱后来到一片大森林中,逃狱者的经历可以用惊险刺激形容,而追捕逃犯的过程也是如此。

  小说将逃脱与追捕同时展开,分成两条线索描写,一章是逃狱,一章便是追捕。这样的描述手法和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一样,所以你为了看的透彻,可以先看完逃狱的,再去看追捕的故事,这样不容易乱。小说描述手法上没有太新鲜的。

  小说地点:围绕着监狱外那一片大森林,这片诡异的大森林让太多的人不知所措,那恐怖的湖水,那诡异的动物,这样的地点为小说的悬疑色彩填色不少,虽然有的心未免有点离奇,看着看着我就想到了施瓦茨辛格曾演过的一个电影《铁血战士》,里面就是在丛林中与一个透明怪兽对决。所以每次看到茂密的森林,然后在写到一些动物,我就不由得想起那个电影中的画面,总觉得这么似曾相识。

  小说情节:逃狱与追捕相互交替着,人物交替着进行,双方看到的情景也完全不同,而且悬疑此起彼伏的。让这人无法知道究竟这背后蕴藏着什么啊。

  小说人物:所描写的人物不少,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在逃与追的过程中通过不少事情慢慢的呈现出来。

  小说的悬疑色彩作者进行了大量渲染,但是有的时候显得有点太脱离现实了,感觉有点像科幻小说了,离奇的过了,就变得那么不真实。而且湖里找到死尸的场景描写的太细致了,让人看后总觉得不舒服。

  小说的结尾简直让我无语,竟然又是一个未完待续,真的我现在都怕看这种小说了,让你在期盼中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看到下一部,而当看到下一部的时候,上次的故事情节早都忘光了,哎,太悲剧了。

  没剧透、没结局。这猫实在太让人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七):只是半部悬疑小说——评《薛定谔之猫》

  选这本书,自然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它的正标题——《薛定谔之猫》涉及到的是一个不太容易理解也不大容易证实的量子物理学推论:把一只猫放进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盒子里有能触动毒气释放的原子核。如果我们打开盒子会看到两种情况——活猫,或者死猫。而假如不打开盒子,猫在里面会有第三种状态:活与死的叠加状态。这个理论我不是太懂,于是也就更加好奇,我很想知道这只猫到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而更加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副标题——《1935-1945 我在日军战俘营的诡异经历》。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进行过各种惨绝人寰的实验,尤其是在战俘营的试验更是臭名昭著,日本的731部队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地狱,其残忍程度和试验的想像力比之纳粹德国对犹太人所做的一切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和反应犹太人集中营的文艺作品以及电影作品层出不穷不同的是,对于日军所做的一切我们知之甚少,更是很少反映这个题材。在我印象中,关于这方面的电影只有香港的一两部而已,而且还是意在猎奇和增加感观刺激的三级片,并不是意在反映那段历史。而如今有了这样一本书,而且还是和“薛定谔之猫”联系在一起的,自然会吸引人的眼球。

  而整本书看下来却让人很失望。首先,这本书和我提到的香港三级片在某种意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不是为了深刻地反映历史,而只是在进行着某种感观刺激,小说的有些情节过于离奇和诡异。当然,因为小说写的就是一个不被理解的世界,是所谓“薛定谔之猫”所处的世界,但有些事情仍然难免过于匪夷所思。而由于小说并不完整,所以我们也看不到合理的解释。而它的不完整则是让人不能接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看到最关键的时候,却是已经来到了书的最后一页,并且来一段文字,大意就是欲知后事请看下集。这种貌似吊人胃口的方式其实是在倒人胃口,读者被作者和出版社就这样悬在了空中。

  不过,之所以会有悬在空中的感觉,还是因为想知道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自然不会有这种感觉。所以平心而论,作者写的还是比较吸引人。小说从技术上讲,除了语言略嫌现代化和书面化之外,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构成和悬念的设置方面都还做得不错。即使是小说中屡次出现的怪物,如果作者能在后面处理得好,似乎也能自圆其说。至少我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已经隐隐感觉出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了。而最值得赞许的还是小说中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前面我把这本书和香港的三级片作了类比,说的是它的历史态度和感观刺激,但是就小说的情感来说,却要比一些打着历史剧或是爱国剧幌子的作品要严肃和热情。本书的两个主角之一是一名伪军。在以往的作品中,只要是伪军就都是彻头彻尾的亡国奴和哈巴狗,没有骨气到让人不可理解的地步。而本书对伪军的一些心理描述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面:伪军是寄人篱下的狗,却未必永远都死心塌地。

  总之,这部小说如果单纯从悬疑小说的角度来看还算将就及格——当然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但是如果从名字所带给读者的期待来看就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所以我更期待能够出现一部真正反映侵华日军战俘营的作品出现。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八):你们不能这样

  新星出版社的悬疑推理有诸多的特点,譬如喜欢以高等物理为故事展开的基础,喜欢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抗日及内战中,不知道究竟是作者的品质特别高洁情操极为高尚还是实在是缺乏足够的文字驾驭能力,所以只能把借着家仇国恨的黑手渲染出一种别样的悲壮来,但愿不是后者。看到这里,你大概你知道我想对作者和编辑说什么。我想对编辑说:你们好不容易靠午夜文库建立起来的名声可别自己毁了呀,当然《薛定谔之猫》并不算是什么烂书,还有如果要挖坑的话就老老实实给书的封面标题打上个数字,不准摆出一副已经完结本的样子。我想对作者说的话是:其实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现在写悬疑的人总有些眼高手低,觉得创意不错就能赚大钱,有这种心态的孩子应该都去当当业务员,多跑几回市场我觉得你会更了解一点民间疾苦,最重要的是体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完全是胡说,更何况你那顶多算是半坛子醋。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九):小评

  花了两天看完了中雨的《薛定谔之猫》,中间看到第三部时一度读不下去了,故事主线主要两条,一条是三年前以郑大兵为首的远山日军战俘营八名战俘越狱事件,一条是三年后以老四,海波为首的越狱事件;三年后追捕的军官邵德发现两件越狱事件离奇相似,在追捕进远山森林中时,似乎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薛定谔试验的不可控世界,一边只有活物的世界,死物会消失,一边没有活物的世界;还有一种是曹正进入的意识脱离肉体的生死叠加状态;随后邵德策反并加入这个为揭发日军远山阴谋的组织慢慢地发现九日研究基地这个令人恶心的存在,合体人,做无菌试验被剥皮的女人,人形犬(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喜欢用人),充当替代品的嗜血婴……讲实话真的日本人或许就这么变态也说不定。作者这个创意确实吸引了我,爱国情怀揉合著名推论(薛定谔之猫)还加了点悬疑推理元素在里面。前段时间看完新海诚的《你的名字》给我的是柔情似水,而中雨的《薛定谔之猫》是铁骨铮铮;作者用平行世界只能看到打开盒子之后的征态描述了书中的薛定谔试验。既死又活的征态用了灵魂离体这个比较能让我接受的非自然现象……算了不讨论这个实验了,有兴趣移步知乎。书中塑造了很多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最喜欢的是老兵油子杨建,粗中有细的人;没有类似主角开挂似的技能——学历不够有清华高材生雷子意识叠加,破解薛定谔专业不够有灵魂离体曹正意识叠加;最后还能保持军人邵德的热血。杨建典型的自来嗨,山洞无人自嗨三年,打一架遍将自己性命交给朋友,无私给予自己存的物资给小五邵德,民族大义在前毫不退缩,在一群人面前略显白痴,不过活得算最明白的一位。文中最后写到战争的源泉只不过少数人自己的欲望。说土肥原坏,他也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女儿,死老头潜伏十载,一夕任务失败,双脚尽断却落得个丧家犬无人收留的地步,海波为了亲人选择叛变不也落个尸骨无存,曹正只是为了美云而已,遭人威胁沦为卧底……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引不得人真正去恨。人类面临的三大可怕灾难,战争,瘟疫,极饿……或多或少已经变得可控,而人心却是如今最难控制的,把你的心放入充满欲望的盒子里,等拿出来时谁能保证还是干净的。谁还不会为了欲望做些疯狂的行径,盒子塌缩后,你看到的还是你自己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