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风声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2: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声经典读后感10篇

  《风声》是一本由麦家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声》读后感(一):环环相扣,看了前想知道后,4个小时搞定

  风声的电影看了一些,也看了介绍,感觉还是不错的小说,故事情节煞是好看,买来有段时间了,一直没抽得出时间来看,今天终于老婆、儿子参加同学聚会去了,一个人在家看,从12点开始看,忘记了吃饭,到下午4点,解决战斗;

  小说的故事情节就是比电影好,描述细致多了,也紧凑,毕竟电影时间有限,只是看完之后,有个疑问,到底是李宁儿还是顾小梦将情报送出去的了?

  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李宁儿了死了,并且允许将遗书送出来,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已经告知其他人,出事了,小心点,换地方或者不开了吧。

  但是个人更倾向于顾小梦吧,毕竟顾小梦一开始就表现的太过于抢眼,而且也太取信与肥源,也是最有可能将情报送出去的,毕竟,如果我是肥原,你是老鬼的话,即使你死了,等个一天两天也不是问题。

  书中通过画画来传递情报,将小草的高低转换为莫斯码,有创意。

  《风声》读后感(二):嘘,别让这爱情走漏了风声

  故事主要分为两部分,《东风》和《西风》看完《东风》感觉一切都水落石出了,便不免对下部的《西风》越发好奇和期待,于是一口气读了下去。果然没有让人失望,真正精彩的故事是从《西风》开始的。

  作者让两个人叙述了同一段历史,可却有着不一样的真相。潘老对故事真相的隐瞒,导致了顾老出面最终解密。潘老的讲述为何能使顾小梦如此愤怒呢?就像她自己说的“你认为我想抢功劳?我要想抢功劳会来台湾吗?应该留在大陆当英雄才是”而她现在找到作者,澄清真相,可能是她对潘老对自己的欺骗怀恨在心,恨他隐瞒了事实。其实我更认为她的气愤,是因潘老在故事里忽略了她,而这个故事,是属于她和李宁玉的。

  她和李宁玉,旁人看来,亲如姐妹,可我认为,若形容成姐妹情谊,不免轻薄了这份情深。

  当顾老说了自己进入译电科的经过,作者说,你就是这样认识了了李宁玉? 而顾老却说,何止是认识哦。单单这一句就似有千言万语欲说却无从开口。而后又以“像一对冤家”来形容她们最初的相识,不免显得暧昧。

  她们的暧昧,别人也是看在眼里的。在《东风》中写到“王田香发现顾小梦对李宁玉特别好,当面和背后都在护着她:"尤其是刚才,喝多了酒后,看李宁玉的目光都含情脉脉的,很暧昧。"”即使是这暧昧 ,也是点到为止,再没有赘述。

  后来在《西风》中,顾老发现自己也被李宁玉陷害后,真的是对她有恨,恨她不顾情谊陷自己与危险之中,后又被李要挟,帮助保守秘密。这段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虽然是恨,可是从她的语气中可以发现,她对李的冷静和缜密的思维其实是带有敬佩的,同为谍务工作者,这样的智斗倒显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可各自立场不同,各有把柄于对方手上,关乎生死,关乎民族命运,一切都要小心翼翼。

  拔掉窃听器的那晚以及李准备就义的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李宁玉对顾小梦到底说了什么,除了顾小梦,没人知道,而顾小梦不想让人知道的事,便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不过就像是顾的儿子所说的那样,我也不信顾小梦答应在李死后还冒险为其传出情报,就是被她的眼泪和长跪不起打动了特务们都不会有的恻隐之心。但可以肯定,李宁玉是多么多么信任顾小梦。而这信任又源于什么呢?不会是凭自己手中握有顾氏父女的身份秘密吧。

  至于顾小梦最后嫁给了李的哥哥,一个身份与自己对立的人,不过是爱屋及乌吧。潘老因组织的要求,用婚姻作手段打入GMD的内部。同样也是欺骗,可这里与顾小梦相比,显得冷酷无情。其实潘老最后根本无需隐瞒这份婚姻的目的,作为谍务人员,任何手段都不是可耻的,相反,为组织获取情报那是牺牲。而他偏偏隐瞒掉了关于顾小梦的一切,其实是他无法接受,一个女人答应嫁给自己的理由,不是喜欢着自己,而是爱着自己的妹妹。这对任何男人来说,都是无法启齿的。

  虽然真相已知故事基本明朗,可仍有很多疑问的地方。其实这个故事的讲述就像这个故事本身一样,充满了疑问与顾忌。那些叙述者不想说的,或是无法说出口的,以及作者答应不说的,就像是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一样,让读者自己去想她的美吧。

  那个故事里最有血有肉,最敢爱敢恨的是顾小梦,一个已入暮年的老人,对她爱人的怀念: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把断齿的破梳子、一支钢笔(白色笔帽)、一支唇膏、两只药丸、三块银元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甚至还有一绺头发。就那样静静地收进精致的盒子,永存心内,相伴一生。

  看完故事我不得不惊叹于那特殊的年代里这两个特殊身份的人的那份隐晦的爱情。

  《风声》读后感(三):肥源的死

  我看到很多人都说了顾小梦和李宁玉的关系。不过有一点有自己的观点,不少人认为顾小梦杀肥源是应为肥源侵犯了她,但我觉得不是。杀肥源是为了给李宁玉报仇。

  首先,肥源虽然被砍成了几块,但是他们一家都是被毒死的,和李宁玉的最后死法一样!只有肥源死后还被分尸,而且尸体是被人带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再分尸。我觉得分尸的人可能是顾小梦,作为警校毕业又在美国受过训的特工顾小梦绝对有这个胆量。她分肥源的尸体就是要泄愤。

  再次,顾小梦在承认自己雇人杀肥源的时候,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可见她对肥源恨之入骨,但是从肥源的性格分析来看,肥源并不是太贪恋美色,何况顾小梦的来头不小。而且顾小梦在关键时候帮肥源解开了小草的密码,肥源对顾小梦已经十分的信任,最后只放过了她和王田香,所以她恨肥源是应为李宁玉的死。

  最后我还想赞美下李宁玉的智慧,她最后的这个局可以说非常厉害,其实不仅帮她自己传递了情报,也保护了小梦,让她取得了肥源的信任,肥源事后放过了小梦,小梦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安全不少。所以不仅是小梦帮了李宁玉,李宁玉也在尽最后的力气帮助顾小梦。以顾小梦的聪明后来不会没发现这一点。

  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很多情节是暗写的,要自己体会。还有没有动不动就上升到爱国的高度,这是比电影好的地方。

  《风声》读后感(四):高级黑之麦家

  看这本书没走心,寻思了半天,也敲不出一句话,可能是因为并不喜欢这种主题的小说,近现代史本来就不清不楚的,这种背景下的小说自然带有更多的主观情绪,能清楚的看出左右倾向,我想麦家并不是GCD员。:-D但是一点点推敲,却又指不出他哪里有问题,所以我说他是高级黑。

  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直观上,电影更吸引眼球,那些变态的审讯刑具,女主角的半裸,血淋淋的视觉冲击,都让人记忆深刻。至于书呢?刚看完上部的时候,我觉得写得很平淡,跟电影比,简直平庸极了,看到下部的时候,我又以为这是本纪实文学,还真的去百度了顾晓梦的儿子,直到整本书读完,才感觉麦加的“茅盾文学奖”实至名归。仅是肥原的那几篇游记,就可以看出他的文字功底之深厚。

  不过书中留的那几个悬念并不难猜,比如顾晓梦是同性恋,肥原QJ过顾晓梦,解密文件的神秘男子是李宁玉的儿子。

  看到有评论说书写的很平庸,比电影差远了,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读书有读书的思绪万千,读书留给人思考的地方更多,而电影的受众群体更广泛,要表现的更为直白。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电影的审查更严格,为什么看电影比看书更轻松。不得不说,电影改编的非常成功,在人物形象设定等方面做了颠覆性修改,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把这个故事讲述的非常清楚流畅。麦加也是电影的编剧之一,能狠心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这么大幅度的修改,使得电影叫好又叫座,对于原作者来说,非常的不易。

  《风声》读后感(五):誓言无声,英雄无语

  看这样的一部小说,真的有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感觉,真的不敢确定这是作者在还原一个历史真相还是纯粹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里面的情节是那么跌宕起伏动人心弦,明明知道谁是老鬼可是还是愿意跟着情节做不同的猜想把每个人都怀疑一遍。不过艺术不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吗?我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我相信新中国的历史是由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和真相来谱写的。有很多李宁玉和顾小梦这样为了信仰坚守一切的英雄。如果没有这样一位执着的作家那么她们的故事和名字永远不会被后人熟知,留下的仅仅是墓地里的阵阵风声。故事虽然给我们留下很多的悬念但却也是高明之处,若是真的历史我希望能为顾老,潘老保存点秘密,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若仅仅是小说那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智慧和情节设置的巧妙。完整的结局不仅仅不会为这部小说添彩反而会将此书沦为一部二流的谍战作品。

  我特别喜欢小说外部静风中关于这些无名英雄的精彩解说:“有人说他们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生没有名字死没有归宿,也许只有这风知道,雨知道,他们的尸骨埋在何方。是啊,风知道,雨知道,他们甘愿把自己做过的一切和知道的一切都带进坟墓。但是共和国知道,共和国的山水和人民知道,坟墓里的主人是如何在瞬间改写了历史,又是如何用他们的智慧和信念创造了历史,缔造了这浩浩江山……”

  《风声》读后感(六):感谢小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麦家的东西果然应该倒着看——我是说,按照出版的年份,从最新的《风语》看起,然后是《风声》,然后是《暗算》。这样我们很聪明地降低了期望值,就会看得比较开心了。尤其是当我看《风声》的时候,是抱着一种特别不好的期望。因为我看过电影了,那个传说中的老鬼是谁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秘密了。你知道这种记忆很难抹去的,因为它就是一个名字,牢牢的横亘在你脑子里。

  于是我还是很感谢电影的编剧的,改的真好,让再拿出原著来看的我多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当然我也可以说他改得不好,原著里所有说得通的桥段都没了,变成不可理喻的唱戏啦,内衣啦,乱七八糟,各种诡异。还有不知道为什么顾小梦要变成顾晓梦。更奇怪的是李宁玉莫名其妙地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天体物理系毕业了,因为我自己是弄这个大学申请的于是我特别敏感。为毛是天体物理系?为毛是宾大?可能人家只是觉得这个比较高级,仅此而已,我在想宾大到底有没有这种系,这种系出来的明显该去武器部而不是伪军的小科长,这些明显是些狗屁不通的多此一举嘛。

  啊哟。跑题了。我们明显要讨论书嘛。

  闲的蛋疼搜索一下顾小梦这个名字,有人煞有其事地把她做了政协委员的儿子拿出来八卦了一番。让人不得不感叹,麦家,你真是太牛X了。

  小学的时候学鲁迅的《少年闰土》,老师们总爱出这样莫名其妙得选择题:文章中的“我”是谁?必定有一个脑残的选项岿然不动的屹立在那里,“鲁迅”。很多似曾相识的记忆,比如说老家的祝福,比如说绍兴的山山水水,这种半真半假的东西经常给人造成一种错觉。

  这就是作家想要的。

  可这不是我想要的。还是混混沌沌地看,会比较好一点。

  《风声》读后感(七):步步惊心,然不免画蛇添足

  几年前读过一次(还没有电影版的时候),印象中非常精彩。最近又找来读了一遍,仍然两个字:精彩。私以为电影没有拍出原书的十分之一精彩之处。电影的噱头应该在黄晓明对李冰冰用刑那一幕,但原书中李宁玉的苦心设计、步步为营、每个重要关头的机警应变、乃至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电影未能展现。个人认为这是看过的麦家小说中最棒的一部(看过《风声》、《暗算》、《解密》、《刀尖》)。

  但还是不免有遗憾。我认为,如果作者把故事止于第一部《东风》(既李宁玉哥哥——潘老的故事版本),也就是消息是由潘老从李宁玉的画中直接发现的,那么故事虽然仍然不免有漏洞,但会比第二部《西风》(顾晓梦的故事版本)值得推敲得多。让我细细分析:

  漏洞一.这个故事里消息是由顾晓梦传递出去的——顾晓梦告诉肥原自己发现了李宁玉遗下的画里藏了密码,向肥原证明了李是老鬼,从而博取了肥原的信任,换取了出去的自由。这显然有悖情理。从逻辑上来说,别忘了一开始李宁玉之所以会被列为怀疑对象之一,就是因为顾晓梦在收到密电的时候无法破解加在密电上“浅浅的加密”,而跑去找了李宁玉(当然后面顾晓梦有向解释作者,自己并不是破不了这个临时加的密,而是故意想试探李。但在当时,在所有当事人包括肥原看来,顾是破不了这个临时加密才找了李的)。试想,连一个临时加密都破不了的顾晓梦,怎么会在李宁玉死后的第一时刻,就看出了连肥原翻来覆去检查了N遍的李的遗画里面的玄机?而心思缜密的肥原又会毫无怀疑,第一时间接受了这种说法,高高兴兴结了这桩悬案?

  从情理上来说,大家都知道顾晓梦非常袒护李宁玉,甚至是盲目的支持她——那她怎么能在李刚死、尸骨未寒、自己眼泪还没擦干的时候就跑去举报李,而对此肥原毫无怀疑?如果是,只能说前半部的肥原和后半部的肥原不是同一个人。

  漏洞二,在李宁玉的联络人老鳖被抓后,有一句话提到顾晓梦偷偷跑去看了他。当时肥原等已经知道除了李,必然还有第二个内鬼,否则消息不会泄露,因此一定会把老鳖看得死死的,所以从技术上说顾晓梦“偷偷去看他”的几率几乎为零。最最主要的是,顾晓梦她发什么神经要去看一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别跟我说同情心什么的,顾晓梦或许会对李宁玉抱有同情心爱心,要说她对一个没见过并且一个在当下身份非常特殊的老鳖抱有同情心,那简直是瞎扯。作者安排这一幕,无非是想安排老鳖对顾晓梦解释出在自己被严密监视的情况下是怎么把情报传出去的。这个洞固然是补了,但却制造了一个有点低级的洞。

  《风声》读后感(八):看过电影的就不要来追书了吧

  我是先看的电影,从而慕名而来看原著。

  之前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迅哥儿演的顾晓梦真是传神,而揭秘的利用歌声传达情报,一明一暗的老鬼也是着实没让人想到。

  不曾想到了原著,把东风看完,既没有歌声传情报,也没有顾晓梦的牺牲,反倒是死了个李宁玉。而情报已经传递出去了。这可把我弄糊涂了,怎么会这样。

  等到了西风的揭秘往事,原来李宁玉才是老鬼!原来吴科长真的是被冤枉的!可以说电影把小说的一半情节都改了,人还是那些人,故事还是那个故事,结局也没变,然而传递情报的方式变了,老鬼的人选也变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

  以我过差的逻辑,我甚至觉得不管是电影的歌声传情还是书本的作画传情,都很精彩。只不过若不是先看过电影笃定老鬼顾晓梦,我肯定会觉得一直冷静的李宁玉嫌疑很大。

  书中西风的顾晓梦甚是还原,从年老的那些表现中,我仿佛看见了当年那个刁蛮泼辣敢做敢当的小辣椒顾晓梦,甚是可爱。

  至于作者要隐瞒的那个秘密,说实话,我猜测过,不过并不得到证明,也不想去网上搜寻,就当我为我这个喜爱的人物的尊重吧。

  最近大多看的与那个动荡黑暗时代相关的文学作品。我们国家的,外国的。虽然因为学生身份,目前接触到的社会娱乐化的印象比较严重,但是从书中追溯的那些岁月,还是不禁心想,那是怎样的一个值得被记住的年代啊

  至此,只想默默为曾经的那些不知名的英雄们缅怀一番。历史不应被忘记也不容被亵渎。思路突然飘到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仍是不断感慨。

  《风声》读后感(九):风中之城,风中听声

  风中听声,隐晦,神秘。我不知道,那座幽深的古堡里究竟隐藏着什么,那个年代的多少秘密都被埋在风中,为人所不知,遗憾于那一瞬的挣扎,究竟是否有轮回之说,让我们重回那里,风中之城。

  我惊讶于那个遥远年代的尔虞我诈和风声鹤唳。更惊叹于作者深究于市的一份坚韧执着。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的确在整本书中是两次再现,不同的是两方不一致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深奥的历史之谜。可是,多少过去终究,已然成为了过去,再怎么评说都找不到了当年的痕迹。

  所以,轮回时,失去了回忆,就不要重来,免得落寞。可是还明明惦念当年的爱恨情仇,又怎能割舍啊。

  与电影不同,更多的是追求对文学的追逐和历史的探究,我们热衷于对历史进行着悬疑,却一直忘记,历史是为了惊醒我们的梦,不要继续彩排,我们需要一个宁静的地方来建立我们的天堂。梦已然释梦吧。

  《风声》读后感(十):顾小梦和李宁玉是一对恋人

  读了楼上已经有读者评论的同志情节,我也非常赞同这点。电影的风声中间有些浅浅的暧昧情节,很含蓄,并没有表达太多意思。

  小说<<风声>>不同,分东风和西风,东风貌似是潘老的讲述外加作者的想象,里面提到了单性恋这个词,通过王田香的猜测,虽然不能说明顾小梦和李宁玉有什么,至少我们看出顾小梦对李宁玉好的程度。电影里也就反应出了东风里想要表达的这种暧昧。而我认为暗示两人的关系的是西风里由老人顾小梦讲述的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两个朋友撕破真面目反目为敌,实际上是一对恋人发现相互背叛后的爱与恨。

  可疑之处一,顾老在故事里把李宁玉说成一个城府极深,背叛她友谊甚至模仿她笔迹意图陷害她的可恶敌人,早应该是恨之入骨,她却珍藏了她的遗物那么多年,最意味深长的就是那缕青丝,如同已经有人评价过,如果仅仅是朋友,还不至于珍藏对方的头发,更何况发现竟是欺骗自己的中共卧底,只有可能两人不同寻常的关系才使顾小梦恨之但依然爱之。

  可疑之处二,东风和西风都有提到顾小梦为李宁玉挺身而出的情节,特别在西风顾小梦自己的故事里,死护李宁玉不让她丈夫打她,怎么看都有点小t心态。虽然后来一直强调她们俩是为了各自的任务才相互接近,但也能体会到两人是真心被对方吸引,顾小梦出生富贵,任性泼辣,李宁玉冷若冰霜,两人能成为普通朋友就算不错,两人都声称没有爱人,顾小梦有个逢场作戏的男友,明明已经在逢场作戏了,还每回拉上李宁玉,李宁玉有个假老公。两个女人成天搅在一起,到底有多少是因为任务的关系?

  可疑之处三,顾小梦发现了李宁玉的秘密,这个发现差点活活气死她,李宁玉竟然模仿她的笔迹给中共传消息!面对李宁玉对自己的如此所作所为,她没有去揭发她,据顾小梦自己说是李宁玉死活抱住她不放她走,而且后来还察觉到她是军统卧底的秘密才没有去揭发她。但这些说辞都有些牵强,凭顾小梦手上的证据,而且顾小梦是最被排除嫌疑的人,这点东西风都有提到,李宁玉在巧舌如簧在日伪面前也无法抵赖,唯一解释就是顾小梦爱李宁玉,哪怕这个爱人如此背叛自己,生死关头,她不希望她出事。当然,恨是一定的,所以才有后来李宁玉找顾小梦半夜长谈,作者只是简单的说是李宁玉换着法子游说顾小梦。人之常情,如果两人关系仅朋友而已,这件事根本无法平息,信任与背叛,特别对顾小梦这样爱憎分明的人。

  可疑之处四,顾小梦最后冒死传消息,李宁玉已经牺牲,顾老三

  既然那群人能隐藏自己的感情,顾老当然也能轻易的对作者隐藏她对李宁玉的感情。毕竟顾老的身份比普通间谍还要特殊一点。不管怎样,她的话中流露出不少的恨意,更像是恋人对恋人的那种恨,耐人寻味。

  可疑之处五,顾小梦后来嫁给了李宁玉的假丈夫,也是李宁玉的哥哥潘老,明明知道潘老是个共党,就算说他是假弃共投国,但为什么偏偏是李宁玉的哥哥,难道在她早喜欢他,根本站不住脚。作为我们同类人就能想到,当自己心爱的人离去了,她的亲人你也想接近,就像一种寄托,从另一个人身上找到她曾经的影子。不过后来顾老发现潘老又是另一个中共卧底时,那种打击简直是致命。

  当然,文章大部分是靠潘老和顾老的回忆,所以李宁玉更多的是侧面描写,她的情感倾向比较模糊,就她本身的个性看不像一个会为完成任务去出卖感情的人,也不是轻易动情的人,特别对于她的身份而言,最后她把自己的性命以及比性命还重的信息全押在顾小梦身上,足见她对顾小梦的信任程度,一般的闺蜜很难达到这点,更何况顾小梦还是军统的卧底,前面提到国共已经交恶,她们实际上是敌人。侧面暗示了李宁玉对顾小梦的情感。

  东风有写她和顾小梦的对话录音,他们被怀疑的时候顾小梦转眼就对她把吴国志给卖了,根本不像一个深藏不露的间谍,李宁玉表现的仿佛顾小梦理所当然就应该这么对她。两个人的关系要怎样才会有这样的情形?何况东风讲述者是潘老,要么是他的意思,要么是作者的意思,他们都察觉了这两个女人关系非同寻常,才托王田香的口两次提到两个人的关系。

  两人的关系不是小说的重点,所以作者在描述这个的时候大部分用的都是暗示,特别是顾老人回忆抚摸李宁玉遗物的细节描写,还有言辞中的丝丝恨意,已经很明显了。但毕竟小说要对大众的口味,也要尊重不能说的秘密,有些事就这么算了吧。

  顾老还有一个秘密应该是被肥原强占过,不然为什么除了顾小梦,其他人都失踪了?明显是因为她跟肥原的什么交易才保住了一命,而后来买杀手痛杀肥原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也是为自己心爱的人报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风声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