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引爆创意(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引爆创意(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4 20: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引爆创意(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引爆创意(修订版)》是一本由[英]史蒂夫·哈里森(Steve Harrison)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引爆创意(修订版)》读后感(一):致中国读者

  听闻《引爆创意》(How to Do Better Creative Work)一书已被翻译成中文,我深感荣幸。这本书已经有了英语版、西班牙语版以及意大利语版,而中文版即将面世的消息则尤其令我惊喜不已——中国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成长最快的广告市场

  我的心愿是,为使中国的广告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成长最快”之外更进一步成为“质量最高”的广告市场尽上微薄之力。考虑到世界其他地方的广告市场(至少是在时间上)领先中国100 年的事实,这个愿望不免野心太大。但我真心认为,缺乏经验并非一个多么要命的缺陷。事实上,在当前的情势之下,纽约、悉尼、伦敦或东京的一个23 岁的广告人并不一定比他/ 她身处广州、北京、深圳或上海的同行多懂多少。

  这是因为,在相对“一成不变”的西方广告市场,无论是新人还是老人都不太懂得从行业悠久的历史中学到新东西

  如我在本书的结语部分所指出的,成熟的广告市场很容易被相关外界变化和时新观念搅得心神不宁;而近期以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尤其使得欧美等地的营销人员感到惶恐不安,因而,为了赢得广告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他们甚至比其他地方的营销人员更加需要 “新的魔力公式”(magic new formula)。同时,由于经济形势严峻,本已少得可怜的培训预算也被削减,因而极少广告公司有能力/ 资金和热情去培训员工也就是说,广告从业人员极少获得以下——本书正文将会详细阐述——几个重要方面的培训:(1)如何撰写创意简报;(2)销售主张专一的重要性;(3)创意的目的;(4)如何识别、抓取创意;(5)如何向广告客户贩卖创意。

  在西方广告行业中极为常见的员工培训不足使得中国的广告同仁们获得了一个后来者居上的大好机会。但首先必须认清一点,中国的广告行业整体上毕竟是落在其西方同行的后面。因而,三项头等大事是:培训、培训、再培训!

  如本书第1、2 章所说,培训的基本内容学习认真学习这两章,并阅读我在第1 章末尾处的推荐书籍。这可以帮助你克服经验不足的劣势。事实上,所有的行业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共通的方法知识,广告行业——以及任何其他行业——总是可以从别的行业领域汲取一些方法或原则并做相应的变通或改造。行业间相互学习方法论知识的过程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这也是广告从业人员不断磨砺自身、力臻世界一流水准的重要途径之一。

  行业之间相互学习固然必要且重要,但这不是说你应当模仿别人如何为广告作品起标题,如何排版、设计。记住,适用于一国的广告作品对于另一国未必有效。可能文化差异必须引起重视,你的作品必须有所体现。不,我所说的他人的方法论知识指且仅指所有男男女女——无论他们来自何处——之间的共性,这种共性是人性共通层面上的共性。比尔•伯恩巴克说得最恰切:“历经数百万年,人类的各种天性才得以进化至今天的模样。而进一步的完善则还需要另外一个数百万年。现在人们非常热衷于谈论变化当中的人,但人与人的沟通和传播只能着眼于不变的人:始终不变的是生存、受人钦佩、追求成功、爱与被爱、照料家人坚强意志和决心。”本书正文的末尾处,我原样引用了他的这段话。

  美国广告创意之父伯恩巴克还说,欲使广告作品收获实效,首要的秘诀就是把握广告受众——你的贩卖对象——的欲望和需求。通常,这只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找出广告受众所面临的问题,并使广告受众明白你的产品或服务为何能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在某些成熟的广告市场上,人们反而不再记得或者有意识地忽略了他们曾经奉为圭臬的真理。我希望,读过这本书之后,你可以将这条真理贯彻到底。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还应使你的客户也参与进来——这其实是建立并维持良好、顺畅的广告公司—广告客户关系的最大挑战所在。

  我曾在中国做过短暂的停留和访问,再加上我的听闻和阅读,中国的广告客户大抵是并不十分尊重他们的广告代理商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广告客户视广告代理商为供应商——而非合作伙伴。这在较年长的广告客户中尤其常见,他们从小接受的观念是,广告是骗人的,“创意”和“创新”是危险的。广告公司必须设法克服客户的这种态度。我之前说过,培训、培训、再培训是广告公司的三项头等大事,此处我还想说的是,培训你的客户是运作广告公司的重中之重

  我对于中国广告同仁的建议是,在正式的提案会议之外或之前,邀请广告客户与你展开非正式的探讨,让他们相信优秀的广告作品对于他们的商业成功至为关键。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明白优秀的广告作品必须经过哪些流程才能实现以及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如果你未能成功地将客户的态度转变过来,你的工作就会变成一场与客户的战斗,客户就将成为你的敌人,而非朋友或合作伙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书内容即是如何将客户由敌人变成朋友,使你有精力专注于做出更好的作品这件事情本身。进而,你的工作/ 生活才可能愉快且高产。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你实现上述目标。倘若本书使你获得了任何益处,烦请告知harrisosteve@googlemail.com。不胜感激之至!

  史蒂夫·哈里森

  《引爆创意(修订版)》读后感(二):引爆创意,打破思维定式

  看史蒂夫.哈里森(英国)写的《引爆创意》这本书,觉得收获颇多。“让老板买单”这个章节中推荐的书籍中全面学习之后,才能成为业内人士。

  推荐的书籍:(这些书籍有一些也许在市面上已经消失,但是如果要有心找到,对自己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1、《戈西奇之书》 霍华德.勤克.戈西奇

  2、《奥格威谈广告》 大卫.奥格威

  3、《公众风潮.互联网海啸》

  4、《嘿,惠普尔,用力》

  5、《定位》

  6、《全球32为顶尖文案广告的写作之道》

  7、《引爆点》

  8、《产生创意的方法》

  9、《真相、谎言与广告》

  10、《久经考验的广告创意法》

  11、《“一对一”的未来

  12、《许可营销》

  13、《创建强品牌》

  关于广告行业的书籍,最近还看李宗文写的一本《广告乌托邦》,说实话,这本书对于“品牌词”的解释挺有参考意义,就是书籍前半部分都是作者写过的服装、鞋业等广告文案,由于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所以看起来会觉得有些俗套。但是对于从事时尚服装品牌的人来说,是比较实用的。

  对于品牌词的解释主要从这十个方面来考虑:

  1、广告诉求与情感诉求

  2、差异化定位

  3、视觉营销

  4、品牌血统

  5、品牌DNA

  6、事件营销

  7、顾客忠诚

  8、品牌竞和现象

  9、切割(横向、纵向)

  10、品牌势能(品牌拥有的高度)

  当然我看过美国约瑟夫.休格曼写的一本《文案训练手册》中,对文案创作与方法介绍的十分详细,包括广告文案、网站编辑、淘宝微商都是必备教材,具有销售力,能提升效率与业绩。不要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有时候没有创作经验的人也能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文案。但如果更加全面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借鉴其他优秀作品来提高完善自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创意就是旧元素的重新组合,要是写一个文案广告之前,首先要对该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尽可能多的掌握该产品的资料,越详细对文案写作越有利。我想很多人都觉得文案这个词,就只是写东西。其实不然,这包含了很多的知识内容,首先如果你不喜欢品尝新的食物、不喜欢陌生的地方去旅行、不喜欢阅读,光是不能满足这三个条件就无法产生一个很好的创意。好的文案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这需要不断的积累知识、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休格曼语录1: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无与伦比的好奇心、丰富人生阅历,以及对工作的毫无畏惧,这些就是我成为一个好的文案撰稿人的最高资格证书。

  语录2:对生活本身而言,成功或失败没有任何差别,重点是你是否参与了这个游戏。失败多了必将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语录3:一个错误对将来是有好处的,它的全部价值也只会在将来才会得到体现。

  语录4:如果你拥有的唯一工具是锤子,你就会把所有问题都视为钉子。

  语录5:创意来自经历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真正新鲜的事情,只不过是把以前的知识碎片拿过来,以一种新鲜独特的形式重新组合而已。

  语录6:创意的水平思考法,把问题和那些和问题本身毫无瓜葛的事情联系起来,一个新的想法就会诞生。

  很多写作的公理12345678……就不排列了。这是一本打破思维方式、激发写作能力的书籍。很全面,新手、老手都很适合看。

  《引爆创意(修订版)》读后感(三):让创意占领你的人生

  《引爆创意》适逢其时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合适的阅读对象,极大促进了工作事业的展开,使我自己的人生得到很好的提升,从而使几乎陷入停顿的人生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史蒂夫•哈里森的《引爆创意》正是我在企业摸打滚爬异常艰难攀登向上时的一个抓手,这本书,我从头到尾看罢,意犹未尽。字里字外,书里书外,我想参透更多的秘密和诀窍。这正是我珍视这本书的原因,也是这本书对我的莫大启迪

  创意、文案是我认识的一次转折,更是一次值得冒险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种种矛盾困惑,更有各种疑虑和障碍布满了前行的道路,使这段路程显得异常有意义

  教育教学管理近20年,隐隐感到圈子越来越小,思想越来越固化,另外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想法越来越执拗的占据了我,不时地提醒自己走出去,如何走出去,想到攻读硕士研究生,可以更进一步,经过多年的努力,夙愿变为现实理想之光洒遍大地

  接踵而来的就是现实的巨大考验,毕业之后的去向一度困扰着我,何去何从,总要选择,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毕竟不是二三十岁的最好年龄段,四十不惑而惑,真是感到了极大地疑惑。高校招人,年龄一项就把很多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还有一些民办高校虽然机制灵活,在选人用人方面可以放开,无奈有些院校距离家乡偏远,何况,当时考入公费研究生之时就下定决心不在教育系统上班,生活的种种压迫之下,索性就在企业就业,托人找关系不是我的本性,本性喜好自由自在、不受束缚。从某种意义上看,选择企业未尝不是我毕业之后的一个明智选择。

  对于文科生而言,做企业工作,其艰难可想而知,没有特殊的意志力、创意意识,职业的终结可以说说终结就终结,没有理由可言,非要找出理由,那就是缺乏创意。

  创意的人生才能常青,创意的生活才能焕发新的活力,创意无处不在,对于人生而言。

  在我就职的企业,在策划岗位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为什么?因为常从经验出发,常从感性开始,对于策划最重要的创意,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的探讨和深入研究,所以做起来就显得笨手笨脚,不被光鲜的 “灵感”光临,好像被创意嘲笑为傻瓜一样

  其实,那里有灵感,史蒂夫•哈里森的《引爆创意》就是激发灵感的一本智慧之书,既介绍创意的基本流程,又有典型的创意案例,更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智慧之术,现实社会有人把黄金、珠宝当宝贝,还有人把智慧、知识当宝贝,这完全却决于个人的喜好和知趣,这也是做人的最大区别之一。

  有创意的人生,处处都是财富;有创意的人生,时时都是商机;有创意的人生,处处都在创造;有创意的人生,时时都在淬炼……

  让创意占领你的人生!让创意升华你的事业!让创意丰富你的思想!《引爆创意》将平凡引向不同凡响,将生命平庸引入尊贵,将人生由困顿导入新的辉煌

  创意,可以让你的生命点铁成金!

  《引爆创意(修订版)》读后感(四):广告不是艺术,是生意

  在我对广告充满憧憬年代,我是把广告当作艺术的,那时候我刚刚从银行离职,满脑子都是广告广告,还专门找来《蔚蓝诡计》和大卫奥格威的传记读,结果是,这本书、这个人对我影响深远,读过以后我却也明白了自己并不具备进广告业的条件,而且那时候我不了解知识管理,不懂得如何快速切入一个陌生行业,所以,我就成了一个旁观者。

  但其实,也许可以说,对于广告、创意,没有人是旁观者。

  总会参与,总应该参与。

  就象我写了书要卖一样,我并不认为,那只是出版社的事情,作者的参与,既可以促进销量,也是一种营销实践,何乐不为?所以,我和秋叶甚至还总结《出书过程中的营销和项目管理》。即使是在写书的过程中,其实也要充分考虑文案、创意。

  无创意,不生活。我是这样认为的。在生活中,无伤大雅地做点广告,这倒也是一种艺术。不过在真正的商业环境里,广告的确不是艺术,是生意。

  广告,要么是为了让别人接受观点,要么是为了实现销售。

  这才是硬道理。否则,广告做得美仑美奂,但只传递了美的意象,并不能记住主题、产品,那又有什么用呢?

  我以前看卫视中文台,曾经对一个广告印象非常深刻,但后来我就明白到,那其实是个失败的广告,因为,我记住了画面,但不记得到底是要广告什么东西。

  目标导向的广告、创意,才会有更好的效果。也许谈不上艺术,但是实现了目标。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拿起来后,一口气读到完,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按说是平常早该睡觉的时间,但读到一本好书、有所收获的充实感,有时候比睡眠更重要。

  我不太喜欢笔记式的书评法,因为感觉太偷懒,但我还是要摘录下我所喜欢的这两段话:

  我还建议,去电影院、剧院、画廊和展会要买普通门票。而且不要只关注自己喜欢的艺术类型或艺术家作品。站起身来,走出你的“心理舒适区”。穿过——当然,并不非得徒步——市镇,去听一场前卫音乐家的演唱会,或者去莱斯特广场(Leicester Square)和众人一块儿看一部消暑大片。

  永远对周遭世界保持好奇心。阅读各式报纸杂志,去不同的酒吧,每天浏览不同的网站,收听不同的广播,上不同类型的咖啡馆或餐馆就餐,为你的下一次度假预订 个以前从来没去过的目的地。

  我也这样做了,但是做的还不够,我记录下来,是为了提醒自己。事实上,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手拿书,一手拿着秋林格瓦斯的瓶子,与格瓦斯的邂逅,就是因为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心,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我会有很多的发现,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精彩。而这也是我更多追求创意的原因——当接触到一个精彩的世界后,谁会愿意停步呢?谁不想知道更多呢?

  我喜欢作者那种坦率,广告是生意,而广告公司的管理者必须为之奋力的首要重点应当是:开心且高效的员工。鼓励员工认真工作的方法,是培养员工对于手艺的尊崇,罗胖也曾经提过这种手艺人精神,而手艺是离不开训练的,我一直视读书和践行为训练方式,所以乐此不疲。

  书中也提供了大量案例,可惜这是一本黑白版书,如果是彩版,效果应该会更好,即使增加点成本,也是值得的。广告的魅力之一也是来自于色彩(黑白的运用有时候也是色彩魔力之一),所有案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施乐公司的复印案例,感觉别出心裁,非常出彩。

  书不算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甚至也包括了对创意员工的管理。其实,书中的相当部分,都并不只是适用于广告公司,凡是涉及到创意,或者更广泛一点,知识工作者的地方,都有适用之处。

  如译后记所说,创意既有诗人的优雅,也需要科学的严谨。也如出版后记所说,“任何行业,只有真正沉浸其中,你才能成功,而要想沉浸进去,就必须深层次地掌握这个行业的方法论知识。书读到最后,无外乎读思维”。译后记和出版后记写得都很精彩,以前很多书的这部分我都是一眼掠过。

  书读到最后,无外乎读思维。

  《引爆创意(修订版)》读后感(五):创意碰头会步骤

  我来摘录一下,对我最有用,也是我最受益的部分吧!创意人员碰头会的时长不应超过45分钟,书里列出了一个步骤,以免出错。

  1、一句话概括“问题/解决”

  2、注意事项

  3、预算

  4、时间规划

  5、你贩卖何种产品/服务?

  6、竞争对手分析

  7、客户的当前宣传态势

  8、品牌理念

  9、传播对象

  10、他们在接收广告信息之前有什么看法?

  11、你希望他们接收广告信息之后产生怎样的想法?

  12、接收广告信息后,你想让他们做什么

  13、销售主张

  14、支撑

  15、腔调

  16、固定内容

  17、签字同意

  当然书里还教了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文案的小技巧,撰写小标题,雇佣好奇而稀奇的人等等,但是让我觉得最有用,而且最好的就是这个碰头会的步骤了。

  我接触的很多创意人员,真心一点创意没有,说个什么事,叨叨好几个小时,什么建设性意见都没有,看完这本书,我真心想把这个步骤发给他们,让他们好好看看,不要再提出千篇一律的内容了,不要在碰头会上再说出“仿照那个效果很好的**做个活动吧!”“我完全按照**活动写的文案,效果却不好”“我也没什么想法”这种话了。

  按照这个步骤,就算你没好什么创意,聊完了,多少也会有点火花,写文案的时候也会有新的思路。现在大家都越来越浮躁,觉得有天分,连最基础的工作都不做,就开始说那些虚的。最后看到别人有工作成就的时候还要说别人运气好。其实大家都是从这些基础的工作做起,才有了好创意。

  《引爆创意(修订版)》读后感(六):引人入圣的经验之谈

  类似大卫·奥威格的”自白“,本书文字传递的内容源自作者的经验及受经验激发的认识,在广告界的成就增强了本书的权威性。

  和大卫·奥威格不同,史蒂夫·哈里森一点儿也不排斥创意,书名“How to Do Better Creative work” 中 ”creative" 一词赫然在列,其中章节安排也围绕创意二字展开,想想大卫·奥威格曾要把“creative“一语从工作中剔除,两人的差别可见一斑。

  大卫·奥威格虽口口声声要把创意一语赶出自己的公司,他本人却创作出最具创意的广告词。这位广告界的大师之所以不重视现在热得炫人心神的创意,是因为他明白有创意并非广告的目标和目的,广告是推销商品的媒介。

  正是在广告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商品销售这一观点上,本书的作者和那些优秀的前辈们保持了高度一致。”事实上,如果不能促进产品销售,所谓创意,必定流于镜花水月。“(17页)

  自知者明,本文作者深知广告的使命所在,并且明了这一使命已被前辈阐述殆尽。有鉴于此,他反问自己:”人们是否还需要另一本创意书籍?“,这无疑是在故弄玄虚,也是广告名家贯常的手法,目的是吊人胃口。内容能否满足读者的胃口才是关键。

  就个人而言,本书精华有三:

  一、为生意而创意;

  二、重视创意简报;

  三、创意需要贩卖。

  另外,作者亲历的经典案例读起来引人入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