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4 20:5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的读后感10篇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68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一):台湾简史

  作者有很高的造诣,很多问题都没有展开,很多历史也是轻轻带过,但并不表示没有作者自己思考,例如关于香港政治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后很快过渡到了西方政治体制,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自觉,而是被迫。我们不能忘了自由的另一面是约束,是合作,民主的另一面是责任,是为国家尽到义务

  作者对蒋经国的描述也很客观,对于民进党的出现,这并不是其一己之力,或许不是本来之义,而是台湾的经济状况好转后,民众开始由党外人士积聚成质变的政党。蒋经国只是没有逆历史潮流而动。但他确实为台湾做了很多,经济上产业结构升级确实高瞻远瞩,没有看到我们的领导能看这么远。

  托克维尔说,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当然也更加容易成为大国的附庸。或许对于台湾来说,大陆总是一个躲不过的后妈。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二):好书自有大气象

  以前读历史,只为好看有趣,关心有哪些人,发生什么,结果如何,波折过程时间,都懒得搞清,偶尔见到某秘闻的不同版本,也有兴趣对比细节。的确历史的边角料是很有趣的。但是这么多年,都当故事而已。

  看许先生的书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因为很久没有认真读完一本书,说不上来的感动,读了两遍,还做了笔记。国民党威权之后几章尤其地好。台湾的现在之所以为现在,很能体会开篇所言"所有的发展都有前因后果,其根源可以埋藏得很深"。我对台湾历史除了看赛德克巴莱那会百度了下雾社事件外,基本一无所知,但其实最后结果仍不在我记住这些那些、是非有无,而是忽然对读历史这件事,有种开蒙的顿悟。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那些年装过的逼,不过是段子而已。说史本身是个再加工的过程,再接近史实都掺与了作者的主观因素。有的人说史不过玩弄文字,当然,接地气的改造是讨喜并最被大众所接受的模式,但水平高下,一看便知。第一次写书评,并不是为哪位泰斗吹捧,好书自有大气象。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历史看得少,总觉与自己无关,还不如直接学公知跳脚骂街发牢骚来得惬意;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很惭愧。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三):群架史

  第一本有关台湾的中文文献来自1603年一本叫东番记的小册子,主要描述了原住民未开化的生活方式。作者陈第到台湾是来抓倭寇的,可见日本浪人在岛上早有据点。倭寇本身成分复杂中国人也不少,越货的,劫船的,走私的,各路海上豪强在岛上各自插旗占地,搞得原住民开始往山上躲。

  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启,西洋人到了东南亚。开路先锋葡萄牙人见了台湾,甚是喜欢,大叫Formosa(福尔摩沙,美丽岛)。几百年后,一本同名杂志催生了民进党的出现。葡萄牙人的势力不久之后被荷兰人接管了,生意人dutchman想找个港当基地,先看中了澎湖。天朝派人找荷兰佬说,这儿不行,不过您看那边,那儿有个大岛,也不远,随您用,水电费全免。于是荷兰人在台湾安了家。

  荷兰人在这片发展,自然要和各路海上豪强打交道,这其中有个大佬叫郑芝龙,受保护费,雁过拔毛,称霸一方。他找了个日本老婆,生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国姓爷。清兵入关以后,豪强扛起了反清复明大旗,不幸战败老爸投降,儿子退守台湾,顺便把荷兰人撵走了,一不留神成了民族英雄,坐镇台南。台湾古迹不多,所以台南赤崁楼有机会一定要看一下。

  郑成功治下台湾大概有二十几万汉人。到1683年,康熙派施琅打下了台湾,开始了二百年的清朝统治。由于郑成功后遗症,清政府并不鼓励移民台湾,不过割给日本人之前,人口还是达到了三百万。岛上过日子主要靠种稻子和甘蔗,也生产樟脑茶叶这种高级货色。这几百万人分成三大帮派,福建泉州人最早跟着郑成功搬来,占了沿海;接着是福建漳州人,占了内陆平原;最晚来的广东客家人,只能上山找丘陵安家了。这些人分片居住,泾渭分明,发生矛盾基本靠打群架解决。大帮内还有小帮,大族里又分小族,于是一时间各种群架,各种械斗。官府也管不了,所以台湾地方土豪大族的势力由来已久

  甲午海战,国耻国殇,直接结果是台湾在1895年归了日本。郑成功当年带来的人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清朝人又多少抵制汉文化在台湾传播,加上平时忙着打群架,台湾的汉文化积淀并不深,这自然给了日本人一些方便,后藤新平屠了几轮反抗以后,岛里基本就消停了。日本人建设台湾还是很卖力的,修糖厂,建铁路,开港口,都不含糊,他们又以文明人自居,义务教育卫生法制民主这些新鲜玩意,也灌输给台湾人不少。即使如此,台湾人还免不了是二等公民,尤其在关键时候,比如粮食紧张的时候,台湾人的配给量只是日本人的一半。如果日文流利,再改个日本姓,就可以算皇民化了,皇民可以比其他台湾人多吃两口,利诱之下,有10%人归化成了皇民,比例不高,不知道是民族气节尚存还是因为日语太难。二战爆发,台湾人也跟着出去打打杀杀,有时比日本人还卖力气,这是归化以后找身份认同的普遍现象

  日本战败,接收台湾的是国民党游击队头子陈仪,手下人装备差,素质低。被解放的台湾人民看这帮大陆人精气神不如皇军也就罢了,搞贪污腐败倒是挺在行,积怨日盛,终于在1947年爆发了重名的二二八事件。这个因为纠察烟贩引发的血案,导火索是纠察员失手枪杀了一个看热闹的,蔓延成本省人群殴外省人的全岛群架,外省人见势不妙呼叫增援,以本省人遭到血腥镇压结束。死亡人数从几千到几万众说纷纭,但群架升级造成的族群分裂是公认的后果,影响直达今天。

  国军溃败台湾,老蒋开启了威权时代。虽然邪恶也是为了自保,毕竟外省人是外来的,最有效的维稳方式就是大棒子,建不成和谐社会至少落个稳定政权。权力集中的好处是真想干事的时候效率高,专制在台湾社会转型经济腾飞过程中也算功不可没同时向往民主自由的志士也大有人在,本省的,外省的都有,被抓进绿岛(火烧岛)不少,更多的或者投身政治或者办报著书,一铲一锤地挖蒋家的墙角。结束威权时代,开放党禁报禁的是蒋经国自己,所以小蒋的名声比他老爸要强很多。

  经李登辉过度,民进党在2000年执政以后,台湾进入民主时代。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台湾的民主总有一种打群架的架势。族群意愿覆盖个体意愿,这点在工业化较缓慢的南部尤其明显。政党似乎没有左右,只聊统独。2000年开始的四次选举,敖包事件越来越少,过程越来越理性平和,但本省外省依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接触过的台湾人,有坚决要独立的,有愿意谈判的,有害怕打仗的,但没见过一个哭着喊着要回归往大陆怀里钻的。四百年历史,台湾人建立了自己的identity,虽然还在打群架,但已经拥有了共同的自豪和担忧。今天公投的话,十有八九半数以上赞成独立。同时现实是大陆绝不放手,经济上台湾越来越依赖大陆;另一个角度说,放着个有钱的土豪亲戚,有便宜不沾白不沾。认识的台湾朋友中,好几个都到大陆发展,边抱怨边挣钱。

  这个到日据之前被认为没什么文化的小岛,今天却是中华传统文化保留最好的地方之一。非常感谢,为了少年时的台湾音乐,为了青年时的综艺政论节目,为了清新或者沉重的台湾电影,为了和台湾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四):关于本书的一些思考

  鉴于那么多人打五星,我觉得我还是打三星比较合适。这本书一如许倬云口述历史系列的其他书,略显简单,但你又能从中得到启示。可以这么说,许倬云不是一个传统填鸭式的老师,给你划重点,也不是百家讲坛式的老师,不想以惊人之语来博得你的喝彩,你必须得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听,否则就很容易产生轻视,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下面是我的随堂笔记:

  一、台湾文化传统上缺乏精英阶层。台湾是被西洋海盗和东方倭寇拉进历史的,后来的开台圣王带来的也多是丘八,即便后来的日治、蒋统弥补了一定不足,但本土缺乏精英主持,一直是台湾文化的不足,所以才有了族群,有了台客。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少公知把台湾抬出来,认为其继承了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想象。比如韩寒就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捧杀台湾文化。

  二、如何理解日治。有人说《海角七号》是关于日治时代的挽歌,当然,许倬云先生也在感慨,以前日治时期的台湾人都希望把孩子送去大陆,沾点中华文化,现在台湾人都哈日。其实,不关台湾人,大陆人不也哈嘛,不过,这哈的其实还是一种新的物质文化,倒不真的就忘了祖宗。在许倬云的描述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虽然日本致力于台湾的教育和建设,但终究是拿来当实验田、当资源矿,所以与其说是怀念日治,倒不如说是怀念曾经的年少。年少谁不怀念?只是区分这种情愫却不容易,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为了致成功者的《中国合伙人》中出现的熟悉场景而落泪。我一下认为,要区分一个时代的好坏,不是要问有多少人怀念,而应该问更多的人愿不愿意回到那个岁月。毕竟有句老话叫,相见不如怀念。

  三、东方式的倒退。或许是前一段刚读完大前研一分析日本经济的《死生》,因此读本书最后一章时,总感觉有些类似,联系到大陆现状,更有点戚戚焉。我们大抵可以叫东方式的倒退吧,一是房地产问题,我以前只听说过香港的房地产问题,想不到台湾也在出现类似的问题,当然,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一直是中国的警示录,这里既有东方人习惯有家才有业的思维,也有全球经济的泡沫流动。二是教育问题,大前研一说日本的新一代是智力低下的一代,而许倬云则说是科举教育误国,其实都体现了东方式集体主义下创意思维的萎缩。

  以上三点最是感触深,至于其他的,还是得修行靠自身了。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五):评《台湾四百年》

  看到一个评论说这本书是《台湾简史》,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合适。这本小书以时间为线索,从清治、日据讲到了国民党统治和后来的民主时期,把台湾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还介绍了228事件,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对应大陆的某某事件。

  附上一段马先生的就职演说:

  “站在百年与百年的分水岭上,我深深体认到一己的微小、短暂,只愿更谦卑地面对下个一百年。在历史的长河裡,每个人、每一代都是沧海一粟,都是感念的后辈,都是谦虚的学生。我们要让一百年来中华民国自由、民主、正义、文明、慈悲的烛火,持续在下一代心中发光、发亮。我们有信心,将来,下一代提及亚洲崛起、中国大陆崛起的惊欢,也必然感受台湾崛起、中华民国崛起的光荣。再一百年后,当那时的国人回想起我们,如果能说一句‘曾经有你们,真好’,那该有多好!”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六):一本小书讲述台湾四百年

  一本小书讲述台湾四百年

  台湾那秀丽的景色、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与大陆特殊的关系,都是吸引海峡对岸人们前往观光的地方,然而在这风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沉重历史,却是人们所忽视的。顾倬云教授通过这一本小小的书,详细讲述了台湾和大陆关系最紧密的这四百年。

  台湾虽然和大陆同宗同祖,但却有着很多不同的人文气息,这是由于融合了不同时期各个民族文化的原因。除了最主要受大陆移民的中华文明影响外,台湾还结合了当地原住民、历史上的葡萄牙、荷兰和南洋各国,以及近代对台湾影响深远的日本殖民文化的熏染,以及国民党退缩到台湾后民国时期的西方,历史上长时期、多民族文化的糅合,才形成了台湾特有的人文气息。不过正如作者所言,历史上台湾的“文化土壤并不丰厚”,朝代的更迭、异族的入侵,使不少台湾人文化归属感淡薄模糊,特别是近代腐败的清政府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更顾不得孤悬海外的台湾岛,只能任由它自生自灭,以致其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五十多年,使台湾有了“亚细亚孤儿”之称,我想,很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归属感的淡薄成了“台独”势力的滥觞。书中作者多次用了“历史的吊诡”这一词目,譬如日本占领台湾之初,台湾同胞自发的听中国古事,看歌仔戏……以怀念中国文化,而如今台湾已脱离日本六十多年,而“哈日”却成了一时风气,这点从当今的影视剧中我们还是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日本文化对台湾的影响之深。而除了割舍不断血缘,正是这种以中华文明为主杂糅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台湾社会,深深吸引了海峡对岸同胞。

  俗语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台湾却不仅仅局限于渔业,初登上台湾岛的大陆移民,在继续中国传统的垦荒农耕之余,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早早的就开始了海上贸易,通商于北方大陆、日本和南洋诸国,被称为“开台圣王”的郑成功更是注重海上贸易,甚至形成了一个“郑氏集团”的贸易机制,使这个孤悬海外的孤岛能够对抗清朝数十年。清末,在大陆虎头蛇尾的洋务运动在台湾却得到了相对持续的贯彻发展,系统的规划了城市设计、国防,建成了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和中国第一个地区性电力通信网络。而日据时期,日本更是把台湾当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粮仓,虽然当时压制台湾同胞,进行“皇民化运动”,但是在经济上却并未受到大的损失。国民党接受台湾之后,利用从大陆卷携的黄金和各方面人才,通过台湾同胞的努力,再加以美国的大力扶持,一度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直到李登辉执政后重政治轻经济,导致错失大好时机,并且据作者看,随着社会进步各种矛盾日益复杂、激化,经济短期内仍难有起色,但随着近年和大陆联系的日益密切,加之台湾同胞的聪明才智,肯定会度过难关的。

  提起政治,大陆成长起来的人们,多是和严肃、残酷联系起来,而看当今的台湾政局,却往往颇有喜感甚至悬疑,比如动辄大打出手的“国会议员们”,比如至今也说不清的“319枪击案”……可是知道台湾曾经有长达38年“戒严时期”的人却不多,期间国民党“威权统治”下的“白色恐怖”更是让民众生活在惶恐不安中,在蒋经国先生上台后开启了民主政治革新之旅,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台湾迅速崛起。可是好景不长,李登辉继任后着重操弄政治权利,激进的进行所谓“民主化”使台湾岛陷入内耗,错过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台独势力“民进党”趁机崛起,随后便是长达数年的两岸关系紧张。可喜的是,近几年两岸关系有了实质性的发展,沟通越来越频繁、紧密,这不光是靠着同宗同祖的一脉相连,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智慧使然,不论地理位置还是心理位置都需要两岸更紧密的合作,来抵抗更大的国际风浪,而非做那些让“亲者痛、仇者快”他人的枪手。

  台湾岛,在大多数大陆同胞眼中是真正的“美丽岛”,但我希望对她的了解不要仅仅停留在日月潭、阳明山、凤梨酥、蚵仔煎……之上,要更多的认识到她美丽外表后,更深层次的社会人文、历史传统等等,而这本小书是一个极佳的路径。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七):大师眼中的“福尔摩沙”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凡用心之处,一沙皆可窥见一处圆融自在的辽阔天地。这种近乎无限的多元化,固然造就了无比精彩的世界,却也往往让试图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人们无所适从。历史学就是要在这渐欲迷人眼的乱花丛中,觅出一条人类文明发展的鲜明脉络,从而使后来者在貌似无常幻灭的时空流转中,找到虚灵不昧的定盘星。

  同为写史,境界悬殊。有人费心在故纸堆中上下其手,所为者无非借古人之权谋心计成今人之富贵浮华,举手投足难脱钻营功利的小家子气;而大师著史则往往举重若轻,文采不必华丽,然落笔必言之有物且切中要害,每于轻描淡写中尽显智慧胸襟和不凡眼界。许倬云无疑是当代中华史学界的耆宿大师。

  作为一个在台湾生活近半个世纪的老人,许倬云对这个美丽的岛屿自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乡土亲情。他的新书《台湾四百年》(2013年6月,浙江人民出版社)正是承载这份深厚感情的学术论著。许倬云既是历史学者,更是台湾历史的亲历者,所以这本书对于他来说有特别的意义。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台湾的发展历程让我刻骨铭心,它是我自身经历的过程;我陈述的不是别人,其实就是我自己。由于专业的习惯,我尽量保持冷静,但是,我无法避免个人感情上的激荡。”

  为什么写“四百年”台湾史呢?许倬云认为,台湾岛自古存在,但正式进入世界历史是在16世纪。在那个充满浪漫主义、冒险、征服、冲突和全球融合的大航海时代,伴随着葡萄牙人在浩瀚太平洋边上一声“福尔摩沙(美丽岛)”的惊叹,台湾由中国历史汇入更加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开端。

  在地缘上,台湾是一个紧邻大陆的岛屿,它的最早开发者和主要移民均来自大陆,汉文化自然成为当地主流文化。然而,由于“台湾地形复杂,加上台湾是亚热带气候,岛上树木生长非常迅速,榛莽遍地,不容易开辟道路。所以……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都显得相当独立,并没有明确可以整理的承袭关系或是融合的现象。”同时,由于中华移民各原始地域族群间的现实生存竞争所需,“更高一层的文化归属感退让给追逐现实利益的族群分类意识。……(这种意识)超越了,也分散了文化的归属感和国族的认同。”“族群分野”的独特岛内地域文化现象,直到当代仍然深刻影响甚至牵制着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

  此外,从东亚和西太平洋地缘环境看,台湾介于中华和日本两个文明板块的交界处,五十年的日据殖民历史也给台湾留下了深刻烙印,以至于吴浊流著作《亚细亚的孤儿》这个自称被台湾人广为接受,这种文化归属和认同的缺失感也深深植入台湾民众的集体无意识,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台湾的历史进程。

  在两岸关系逐步进入平稳发展轨道的今天,深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文化演变,无疑有利于各方摈除偏见,推动两岸的理解互信和良性交流。

  在克罗齐笔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八):一部有“现实感”的 台湾简史

  1957年,27岁的许倬云从台湾启程,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时,他已从大陆迁居台湾9年。55年后,许先生在位于匹兹堡的家中向助手陈珮馨回忆这段经历:

  船渐行渐远,到了一定距离之后,台湾岛看上去已经不像一个岛,而像一个翡翠盆景:苍翠的山林,起伏的轮廓。渐渐地,台湾岛从翠绿变成苍色,从苍色变成墨色,后边衬着的是落日余晖,一圈光环罩在山上。当时,我就感觉,哦,这就是葡萄牙人叫她“福尔摩莎”的原因。

  如序言所说:“台湾的发展历程,让我刻骨铭心,等于我自己本身经历的过程;我陈述的不是别人,其实就是我自己。”这段叙述作为《台湾四百年》开篇,也预示着全文的视角:“以大陆人的身份观察台湾”“以本省人的身份理解台湾”。虽然作者已经在尽力克制,你还是会被其间弥漫的情感所挟裹——八十多岁的老人,暮年回顾台湾400年来的历史,以及自40年代末至今的家国离乱,其间的喜乐悲欢令人动容。这种情感的力量,在许先生其他著作里是很少见的。

  《台湾四百年》是“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的第三本,与前面的《大国霸业的兴废》(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57529/)和《现代文明的成坏》(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59341/)一样,都是许先生口述,由助手陈珮馨女士整理完成的。作为出版方,我们的工作有两项:(1)根据大众读者的需要,依据词典给部分人物和专有名词配上脚注;(2)结合“文意”,配上适当的插图和图注。所有这些工作完成后,再一起发给许先生审定。至于语句,我们尽量一仍其旧,保持口语化的叙述风格。

  前面两本,一本从“公权力的核心是否开放”这个角度,来讨论古今中外大国兴衰;另一本则反思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现代化过程中的得失,销量和读者反馈都不错。不过,也有读者反映“太过于泛泛而谈,没有更具体的细节和论证分析”“太薄了,读得不过瘾”……借此机会,我向读者说明这个系列出版的背景:许先生先天不良于行,加之年事已高,精力已经很有限。但他仍希望把自己毕生的思考和经验,能够传达给普通读者——结果就是这套“许倬云说历史”系列。具体的工作方式是,陈珮馨女士每隔数日去许先生家里,听他口述现场速记,完毕后经许先生逐字审定。碰上许先生身体不适,就要中断一段时间。这种强烈的“济世之心”或所谓“家国情怀”,在他们这一代经历过战乱的学人身上非常普遍。有一次接受采访,许先生说道:“今天中国可以不要一篇细致的学术文章,但需要普通读者读得通的文章。”所以,对这套书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报以“理解之同情”,若注解和图片上面有疏漏之处,责任在我。

  早年许先生就被誉为“傅斯年型的人物”,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组织能力都是一流。事实上整个台湾民主化的进程他都参与其中。在美国期间,他就经常在《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上撰写社论,针砭时弊。1962年返台任职“中央研究院”期间,他就学术外事方面和蒋经国多有接触。1972年蒋经国连续5年,每年夏天召开“建设会议”都会请许倬云回台湾参加。那时候他已身在美国。这种政学两界的经历,投射到这本书里就是他的现实关怀,所以说这是一部有“现实感”的台湾简史。与连横《台湾通史》等书相较,对台湾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反思,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政治上许先生批评台湾“政党的对峙,乃是以大陆取向和本土取向为楚河汉界”;在列举了台湾经济上诸多成绩之后,他也讲到了台湾贫富分化、族群对立、环境恶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许先生还不断呼吁大陆读者要对台湾“心存同情”“也会因为同情,所以能更深刻地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关于今天台湾人的精神与困境之书。

  他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我们正在经历,另外一些问题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面对。其间的历程与思考作为镜鉴,也是《台湾四百年》对大陆读者而言最大的意义之所在。了解过去的台湾,才能理解现在的台湾,诚哉斯言。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九):三十年与四百年

  从懂事起,我知道了自己是中国人,但是在三十年前我才知道了自己还是另一种称呼中的一员,这个称呼就是“大陆人”,而这个称呼来自台湾。

  在知道了这个称呼之后,我们开始逐渐接触到了来及台湾的文化。从言情小说到乡土文学,从轻歌曼舞到劲爆说唱,从青春偶像到政坛先锋……但这些只是我们在三十年中所接受的信息,但我们对于台湾的历史知之甚少。

  许倬云先生的这本《台湾四百年》正可以补充我们对台湾在历史方面的认识的不足。

  在这本书中,许先生以简练的笔法勾勒除了台湾四百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让我们看到了台湾从16世纪开始的演变过程。

  台湾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大航海时代就注定了其处在“本土的,中国的,世界的”的争端之中,多重的地域焦点以及远离中央政府的状态,使得台湾人容易接受不同的事物并享有一定的自由意识。然而,不幸的是,在本土开发的建设和成长过程中,台湾人经历了痛苦的四百年。

  在我所学的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国被认定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而这个概括却不适用于台湾。台湾在四百年期间,两次完全沦为了殖民地,经历了两次的光复。而这些历史既在台湾人身上印下了屈辱的烙印,也在他们身上种下了无所适从的迷茫。他们几乎成为了失去根系的人——他们需要多次面对“身份的模糊和角色的混淆”的困境。

  世界经济的发展,给台湾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民众的富足,经济地位的提升,让台湾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从而促进了台湾政治的民主与开放。然而,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来撑起一个地区的繁荣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经济发展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隐患,单说经济发展并不能解决文化内部的冲突,就足以看出,现在的台湾依然处在一种文化的迷茫之中。正如许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中指出的“追逐现代化时,没有追逐到现代化的源头,只追逐到了现代剩下的残余部分;抓到现代化形式,抓不到现代化的精神”——这不单是台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把目光从三十年来所注目的台湾娱乐圈,转到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去,从而充分关注台湾在发展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读后感(十):台湾为什么,台湾怎么办

  相比于先前看过的几本有关台湾历史的书,许倬云先生这本书明显得更薄,更精悍。但大家就是大家,他延续了前两本书的风格,用这不到160页、不满10万字的一本小书,以简明的史料、真挚的感情、卓越的思想和史家的风范,为我们讲述了台湾四百年来的起落兴衰。

  许倬云先生以恢宏的史家视野与饱含情感的语言,极其简明的为我们梳理了台湾四百年来的历史脉络。他把台湾自1603年陈第追踪倭寇的第一次记述而正式进入中国历史文献起的历史划分为作为海盗集团基地和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1683年归入中央政权、1895年甲午战败日本占据、1945年国民党施行威权统治,以及由蒋经国开启并延续至今的台湾民主政治新时代这五个时期,注重把台湾历史放到与中国、与世界的大框架中加以论述,对每个时期的经贸、文化、政治做了非常客观的介绍,即使是对日据时期的台湾也并不曲解、不美化。

  许倬云先生通过对台湾四百年挣扎与奋斗的梳理与阐述,着重告诉我们台湾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台湾人今天的精神与困境。第一,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历代持续不断的开发,从郑成功第一次在全台建立行政统治系统起,历代移民带去了精耕农业,洋务运动发展了经济,日据时期推行的“皇民化运动”,国民党威权统治的国语运动和“土改”,随后蒋经国推行的“十大建设”共同造就了今天的台湾经济。第二,文化的根基是庶民文化,郑成功带到台湾的多是娴熟于庶民文化的海上活动集团成员、军人和“罗汉脚”,继之的清廷有意消弱台湾对汉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日本人推行的奴化教育更是要彻底割断与汉文化的纽带。这种状况要到国民党治台时期才有所改变。第三,族群的分野有极深的历史根源,首先是因为庶民文化所具有地区性和排他性,原住民、泉漳、闽客之间的冲突都起源于此,再加之本省人与外省人、蓝营与绿营的对立等等,“政治的对峙,乃是以大陆取向和本土取向作为楚河汉界”。

  许倬云先生以对台湾的深厚感情,在为面临的严峻形势深怀忧虑的同时,通过他的观察、理解和分析,指出了台湾今后应该怎么办。台湾目前面临着重重困境,因为李登辉重政治权力轻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没能及时进行,纳米技术和生化科技等没有形成产业,营业中心建设还未起步,而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泡沫造成巨大的隐患;社会矛盾日益增多,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族群分化日趋严重,北部城市与南部乡村发展不平衡,农村极度衰退;还有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受族群分野而丧失理性的民主政治,受科举遗毒影响的现代教育等问题。而他为台湾找到的出路在于——在经济上,必须与大陆挂钩,以自身精致的经济体与大陆庞大的经济体相配合,形成一个可以自救自存的单位;在文化上,必须两岸之间相互借鉴彼此的经验——“中国人应当自己寻找自己的观念,真正能够重新认识和借鉴东西方科技文明本身的一些理性价值,整合铸造一个新的社会、新的价值体系。”

  我是一个坚定的统一论者,来看这本书更为关注还是两岸关系。但是,我从行文之中感受到了许倬云先生对台湾的深厚感情,也更为深刻的理解了台湾的历史以及两岸的现状。可以说,两岸关系的最终解决需要勇气,需要智慧,也需要时机,但在此之前必须不断的增强了解,增进互信,正象他在书中所提出的——事在人为,许多事情都需要大家放开偏见,丢下包袱,以理性考虑,以共同走向一个比较合理的未来——对大陆、对台湾都同样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