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二性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第二性Ⅰ》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4: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二性Ⅰ》的读后感10篇

  《第二性Ⅰ》是一本由[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二性Ⅰ》读后感(一):寻找女性的自我

  私有制的出现使男性需要确认他的继承人的血统,女性的贞洁成为财产安全的必要因素,女性不再属于她母亲的部落,而随着婚姻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灰姑娘的故事中她的幸福仰赖于白马王子而非自身的努力,这是对女性作为人的本质的否定。女性在被解放的同时又由顺服的圣母回归到吃人的血盆大口。自由之后,除了自由地创造外,她没有别的命运。(265)

  男人趋于目的,他属于超越性。女人沉湎于自己的情感,她整个是内在的。男人想要给予,而女人却想夺取。

  只有女性,作为他者,才能成为男性的缪斯欣赏艺术,她并不创造艺术,但她不属于他的同类,因而她的评判作为男性的尺度而又价值。通过女性及其维护的家庭,男人在与外界一天的交流后在家庭中找到慰藉而完成自我。

  两性中的任何一方,在一开始都没有任何特权。我们不应指望通过他者来补足自身。

  他者即是恶,但对善必不可少,反过来又回到善。

  《第二性Ⅰ》读后感(二):一半的思考

  人应该思考自身,女性的思考应进一步从此书开始!

  回顾生命历程,物种越发展到高级阶段我们越可以看到两性的显著区别,但这并不能否认初级生命的本质,它就是你的动物性。在初级生命中,两性的分离可能都是经过了历史长久的演化,在无性繁殖的时期,即使有两性区别,但却没有对抗,而是共同为生命的延续而残喘。即使是稍后的高级阶段,我们也没有看到尖锐的对抗,生命面对自然法则的鞭挞显得如此卑微。

  从什么时候起两性中有了无法调和的对抗呢?时间我们是无法准确知晓的,但历史说是私有制出现后。历史唯物主义虽然解释了女性地位的诸多特征和演化,却无法解释这结局的开始。在作者看来这必然是源于本质,源于女性承载的生育职能和生理机能。显然我不能否认这一点,更想强调这其中给予女性的背负。初级生命中的雌性或者女性的整个生命意义在于对物种的延续,她短暂或者漫长的生命等待的是新生命的诞生和独立,此后她便消失了。对于人类来说,我感到这是可悲与伟大的一体,正是由于她伟大而可悲,正是其可悲成就了其伟大。

  我们也看到,在神话中,女性角色扮演了新生命的孕育,中国神话中的女娲,西方文明中的伊西斯,男性敬畏、崇拜女神,但作者清醒的点出,这些女神的出现和存在是在男性的许可和需要下实现的,正如夏娃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生成,她是为了实现亚当而创造的。所以,可以说今天女性地位的变化有着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同时是男性退让下给予女性的安全范围内的发展空间。

  看起来女性生来就面对了如此严酷的环境,女性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从存在主义讲,人类必须通过异化而实现自我,在异化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过去,女性是通过孕育新生命异化的他者实现自我,而男性则有着更多的选择,其中通过女性这一定义的他者实现自我则可以直接说明今日性别差异的由来。而我则希望,在传统观念束缚下,女性也能找到更多异化的对象。

  《第二性Ⅰ》读后感(三):好好学习原来如此重要。

  《白鲸》中间穿插着读完了被奉为女权主义经典的本书。短短360页涵盖的信息量如此之大,节奏如此之快,逻辑如此严密又清晰,波伏娃实在是让人惊叹的女性。本书从生物学开始破除女性低于男性的迷信,又从历史演变阐述“今日女性”的由来,最后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波伏娃把哲学文字写的这么性感我也是佩服到五体投地。 书摘: “她们享受不到物质的独立这种内心自由所必须的条件之一。” “她遭受的社会压迫是她遭受的经济压迫的后果。” “在技术适应女人的能力的时代,女人是强大的,当女人不能利用技术的时候,则会失去优势在现代世界中女人重新获得与男人的平等。” 所以女权不是“你是男人你应该买房子买车子必须比女人强大”,而且我们都是人,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陷,女人可以强大,男人也可以软弱。女人可以自主生育权,也承认男人会被强奸。当然,这些在越是需要动用脑力的地方就越容易实现,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

  《第二性Ⅰ》读后感(四):敢于运用理智

  从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波伏娃的《第二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这次女权主义运动主要为女性赢得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受教育权。这是一些基本的,一个人存在社会上应该享有的她作为一个社会人该享有的权利,第一次女权运动对女性权利的解放仍然是片面的,只是打开了一个小的突破口。波伏娃的《第二性》的出版,引起了对女权问题的热烈深入讨论,第二次女权运动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并且涉及文化,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为了女性的解放与独立提供了尝试性的解决措施。

  波伏娃的《第二性》主要围绕什么是女性以及女性为何相对于男性成为第二性?作为一个女性,确实该思考,究竟什么导致女性成为相对于男性的第二性?为什么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如此普遍并持久?到底该如何消除对女性的偏见?

  波伏娃的《第二性》分两卷七部二十五章。第一卷事实与神话,这一句从科学知识,文学神话等知识的或者非知识的角度解释了女性如何成为男人的第二性;第二卷当代女性,以女性生命周期为线索分析女性各个生活阶段的生活,同时分析不同身份的女性,如正常恋爱的女性、情妇、修女、妓女、母亲、少女等等,指出了女性的地位与处境,也就是女性相对于男性是处于第二位的,女性是第二性的。

  波伏娃的分析结果就是女性是处于一个由男性主导的,以男性为标准的,依附于男性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由男性建构的。在这样的世界中,女性成为弱者,成为劣势者,女性沦为她者。女性的存在状态是为了男性的存在而存在,失去了自我,这是一种扭曲的存在状态,不是自己本真的存在。

  必须承认女性的状态确实处于一种被奴役的状态,很多女人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家庭,为了所谓世俗的偏见,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成为一个符合世俗的好的媳妇,好的女人。这其实是一件挺可悲的事情,当然有的人不会意识到这是可悲的,因为成为这是她自己主动的选择,而非被动的接受。

  伟大的女人和伟大的男人一样崇高、神圣;险恶的女人和狠毒的男人一样凶残、卑鄙。男人和女人固然有差异,使双方完全一样,是画蛇添足!不求实现男女的完全平等,但求越来越多的人思想开明,可以理解现代女人所作的选择,在情感上理解支持她们,而不是给予世俗无情的抨击和冷眼!

  《第二性Ⅰ》读后感(五):被建构的女性身份及其他

  从古到今,女性从来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符号学中有一个概念:“标出项”,即两个看似平等对立的要素中“非正常”或“弱势”的那一个。比如左派和右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右派就是标出项;或者白人和黑人中,黑人就是标出项。自古以来,女人就是作为两性中的标出项而存在的。做男人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没有任何怀疑的事情;而女人的存在则是一个偶然,是作为客体的存在。她的价值只能被他确定,她不得不在他的注视中打量自己,从“社会主体”的眼光中建构自我的存在。女性的权力在任何时候都从未胜利。哪怕在遥远的母系社会,有话语权的也是舅舅而非母亲。哪怕在古代阿拉伯,当观念与现在不同,人们还觉得没有失贞的女子是缺乏魅力的时候,女性也没有什么自主权——她的母亲会在很小的年龄用工具把她破开,男人会把她丢给陌生人去强奸。男人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候,不是出于尊重,而是出于生产力需求;当一个社会崇拜的最高神灵是女性的时候,也是男性们选出的图腾。女性本身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因此波伏娃说,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不是生而如此,而是被整个文明生产出来的。她的存在就是作为“他者”,作为男人的客体,她不得不修饰自己,把脸画成男人的注视中喜欢的样子。女人的行为如何被评价,尽是男权体系下制定的标准。当男人畏惧她让生命繁衍的神秘力量时,他们就要她“神圣卖淫”,失身于陌生人以获得纯洁;当男人希望完全的占据她时,便要她不可亵渎,维持贞洁,纯洁的定义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女性在这一过程中,一面不彻底地看似抗争,一面又不由自主地做着压迫者的同谋。《杀生》中一群妇女惩罚一个不守妇道的寡妇,情状比男人们的惩罚还要残忍刻薄,因为女人首先是属于社会的。

  她们并不联合,反而与压迫者极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性别问题不是种族问题,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关系先天地受到自然力量的束缚。它们之间的矛盾不属于人类学,而属于生理。这大概是女性的抗争最显悲哀的原因之一。

  一个被生产出来的性别,想要反抗生产它的机器。这在当下已经司空见惯,几乎谁都可以在这个问题上插一脚。可悲的是,多少女性根本不知女权为何物,只是凭着一点利己主义的私心,把女权拿出来当幌子。一面自愿地将自己类型化,涂抹到符合男性注视的状态;一面又要求独立,殊不知彻底的反抗应当反抗到底,否则必然毫无意义。正如在高考作文里痛骂高考,其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并不能摆脱压迫——若真要反抗,那么应该另寻高就,选择留学或者工作的道路。当下女性多数并没有彻底反抗的勇气,更没有取消自身类型性的能力,只不过想借着所谓的女权谋取一点利益罢了。说到底,这还是一个被建构的心态。

  钱钟书说,显学易成俗学。女权主义从上世纪开始就已经成为了显学,到如今它被曲解和误用到如此田地,令人哑然。这些信念不彻底又急着要反抗的自诩新女性的雌性生物,令人悲哀地感到正是因为她们的存在,平等才更加的永不可到达。

  我们只能期望社会整体评价体系逐渐走向宽容。倘若任何人都有权力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会受到任何判断,才是真正的男权和女权的共同实现。倘若女人剃成光头不会令人惊异,男人穿着高跟鞋和裙子上街也不会招来目光,倘若一个成为总统的女人被平静地接受,一个无法自食其力而被人包养的男人也不会被轻视和嘲讽,倘若任何人都不需要在别人的注视下生存,才是自由真正到来之时。

  有生之年,是不会看到这样的状态实现了。死后大概也不会出现吧。

  《第二性Ⅰ》读后感(六):失落的女性“自我”

  这已不是第一次翻开这本书了。但说来惭愧,之前读它是为了写论文时能从中引经据典,在页面下方标上个漂亮的注释。事实上,我却没能真正把它读到心里,不过留了个浮泛的印象。此番重读,则是源于内心深处汲取力量的渴望,我希望能从书里获得清明的理性,从而看清自己作为女性的实际处境和将来前行的道路。简单地说,我就是想弄清楚——“我是谁”,“我要什么”。

  遗憾的是,波伏瓦在开篇的导言部分便指出“女人是他者” 。这就是说,对于女性而言,在回答“我是谁”,“我要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之前,首先面对的是失落的女性“自我”——根本就没有“我”。我可以举出这方面较为极端的例子——中国古代的女子常用“民女”、“奴家”、“妾身”、“贱妇”这样的人称指代自己(尤其是在诗词、书信等书面语体中)。这不仅显示女性地位的卑下,更是女性“自我”缺失的体现。她们不用第一人称,而是以第三人称谦称称谓自己,实际上就是放弃了自身的主体地位,站在男性的角度看待自身——一个绝对的客体。

  我们知道,幼儿在还未发展出清晰的自我意识之前也有类似的表现。他们不会说“我饿了”,或是“我生气了”,而是说“薇薇饿了”,或是“亮亮生气了”。可是要不了多久,自我意识就会迅速地萌发。在那之后,孩子便学会使用“我”这个第一人称,也就相对于外在世界确立了“自我”。可是,女孩的“自我”是很脆弱的,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这个“自我”会再度受到压抑,直至被固定在“他者”的位置上。

  如今,女性的这种“他者”处境已不再表现在自我称谓上。毕竟除了那些恋爱中的小女生还偶尔会用“人家”这样的称谓来撒撒娇,大部分女性无论是在日常交际还是在写作过程中已很自然地选用“我”作为第一人称。但从其他很多方面来看,女性还远没有摆脱“他者”的处境,作为女性,寻找“自我”依然道阻且长。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小说《傲慢与偏见》的第一句反讽地指出了女性在婚恋问题上的可悲处境。并非有钱人渴望娶太太,而是姑娘们都渴望嫁给有钱人。在简·奥斯丁生活的那个年代是这样,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也依然是这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朝嫁得好郎君,飞上枝头变凤凰,这样的观念还很有市场。嫁给有钱人,成为有钱人的太太,看起来似乎是成为了丰厚财产的女主人,而事实上不过是与那丰厚的财产一并成为男人的附属物,成为财产的一部分。你确实可以支配、享用这笔财产,但同时你自己也是被支配、被享用的。

  当然,“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种表述也许太过直露,很多女生会拒绝承认自己有嫁入豪门的愿望。但“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这句网络流行语则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因为它听起来正是一种理想的家庭模式,符合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伦理观。可在我看来,这句话背后也潜藏着某种阴谋,某种把女性异化为物,使之满足于自身“他者”处境的阴谋。

  男性“赚钱养家”,在社会性的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超越性,确立自身的价值感和主体性地位。尤其是,“男人在社会方面和经济方面越是强大,他便越有权威起着家长的作用” 。同时,把女性禁锢在婚姻家庭中,剥夺她发展个体超越性的可能,则更有益于凸显双方在社会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地位悬殊,从而巩固男性的家长权威。

  至于要求女性“貌美如花”,那更可谓“别有用心”。历来文人在描述女性之美时,都偏爱这种物化的表述,如“柳叶眉”、“樱桃口”、“杨柳腰”,再如“肤如凝脂”、“如花似玉”、“指若葱根”等。把女性比附为物,其中隐含了一种摘取、把玩的欲望,而作为物的女性仅仅是欲望的对象,她自身的感受和欲望是被忽视、被剥夺的。不仅在文学描述中如此,现实生活中,女性也被期待具有更多的物品性:“既然女人的命运是被占有,就必须让她的身体具有物品那种惰性的、被动的性质”;“当女人被当做财产交给男人时,男人所要求的是,在她身上,肉体呈现出纯粹的人为性”。 于是,女人竭力妆扮自己,涂脂抹粉、佩戴首饰,穿高跟鞋、修身裤、束腰裙,护理指甲、喷洒香水,时刻注意身体姿态和举止礼仪……从最纯粹的生理体验上说,这一切都只会给女性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僵硬的面孔,累赘的配饰,被束缚的身躯,无法灵便活动的肢体……可偏偏是这些能使女性更像一个精心修饰的礼物,从而获得男性的亲睐。

  所以说,“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就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陷阱。它表达了这样的逻辑——男人在社会上打拼奋斗,然后获得资格去享用作为嘉奖的女人,且越是有成就的男人,越是有资格享用姿色出众的女人。不仅是享用她的美貌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也借炫耀她的美貌来标明自身的价值。波伏瓦一针见血地指出:“女人的作用之一,就是炫耀自己:她的美丽、她的魅力、她的聪明、她的优雅,是丈夫财产的外在标志” 。无怪乎一般人若是看见一位风姿绰约的女人挽着一个形容猥琐的男人,都会给出这样的判断——“这男人一定很有钱”。

  可就是这样的逻辑却被广泛认可,不仅是被男性认可,更可悲的是,它同样被绝大多数女性认可,甚至内化为女性自身的价值观——她们愿意作为物,待价而沽。头脑简单些的姑娘会把全部的力气花在打扮自己上,她们拼命节食减肥、丰胸塑臀,尝试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穿上那些好看但却会让自己行动不便的衣服、鞋子,甚至冒着风险去做整容手术。无须辩解说女人这么做是因为她们爱美,而“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我承认人性中有对美的渴望和追求,这是无论男女都一致的。可需要注意的是,女性美的标准,总是依照男性的眼光和要求来制定。而女性为了这所谓的“美”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不惜遭罪、受折磨、牺牲自己的健康,女性这么做,只能是为了取悦男性。而取悦别人,这不会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是首先要取悦自己的。只有失落了“自我”的女性他者,才会把取悦男性摆在首位。

  女性这种待价而沽的心理不只有这一种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它发展出了另外一种相对而言更为隐蔽的形式。网络上的很多文章都在鼓励年轻女性依赖自身、努力奋斗,增长学识、提升能力。可是细究起来,这些心灵鸡汤其实是在传达这样的价值观——“我这么努力,是为了嫁给一个更好的男人”,“我这么努力,是为了让其他女人在你面前黯然失色”。说白了,还是为了取悦男性。

  在《第二性》中,波伏瓦从生理的、经济的、历史的等各种角度分析了女性“他者”处境的成因。而让我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自然或社会怎样为女性安排了这样的命运,更是女性何以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屈从于“他者”的身份。存在主义哲学宣告人有绝对的自由,可以且应当自由地做出选择,并自由地承担责任。但是波伏瓦指出,“人身上还有逃避自由和成为物的意图”,因为“这样就避免了本真地承担生存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 这不难理解,权利与义务具有同一性,当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权利时,往往可以同时免去其应尽的义务,以作为交出权利的一种补偿。

  男权社会似乎很懂这一套把戏。让我们再回到那句话,“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男人许诺给女人一份看起来颇为轻松的生活,是要“让她们卸下一切艰苦的任务和一切忧思:这是让她们同时摆脱一切责任” 。其背后的真正动机是要让女人被禁锢在男人的家中,仰赖男人、服从男人。而女性恰恰是在这种诱惑下投降了:她牺牲自由意志,放弃主体性,自愿成为附属,以期过上一种轻松的寄生生活。

  我们不能苛责女性的这种短见和怠惰,因为直到现在,“灰姑娘”的故事仍然口耳相传——我们的整个社会文化仍然“鼓励少女期待从‘白马王子’那里获得财富和幸福,而不是独自尝试困难而不一定成功的征服。特别是,她可以期望仰仗他进入高于她的阶层,这个奇迹是她工作一辈子也不能带来的。” 我们看到这样两条路,一条轻松且没有风险,另一条不乏艰辛且不确定会通向何处。在这种情况下,要女性去选择那后一条路以获得独立,确实需要非同一般的精神力量,这比让男性做出同样的选择要困难得多。“盲目地忍受奴役,要比致力于解放自身更舒服:死人比活人更适应泥土。”

  可是,当我清醒地看到女性的处境,便已然成为“铁屋子”里苏醒过来的那一个,我想我是非挣脱不可的。决心既定,我对未来的自己便有了较为清晰的期许——立足自身,用自己的感受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想、判断,确立自己的价值坐标,追逐我所愿的,拒斥我所不愿的,以全然独立的灵魂去爱、去生活,以无所畏惧的姿态独自面对生存的焦虑。这便是我所理解的波伏瓦之所谓“充分地成为人” 。

  《第二性Ⅰ》读后感(七):第二性Ⅰ

  大概是从大一下学期一门关于女性电影的课程开始,我才忽然意识到从两性中独立出来的“女性”这个群体。这门课上老师介绍了一些国外杰出的女性导演及其作品,同时讲到了女性在导演圈、整个电影界的弱势地位。这种境况下的女性环境,其实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社会绝大部分领域,杰出的文学家、顶尖的科学家和前卫的思想家、艺术家,女性在整个群体中的比重微乎其微。于是,“女性”对我来说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只是表格中的“性别”一栏里不同于“男”的一种字面区分,或混杂在人群中仅是异于男人的一种浅表感受,她们是作为一个群体是截然不同于男性的人类存在的一部分。

  但是,当我真正在生活中想要关注女性主义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对女权运动不以为意,带有嘲弄和看好戏的心态发表一些轻蔑的言论,更可怕的是,女性群体内部也有很大的分歧,总会有女性去诋毁、指责那些公开为女性发声的女性。真正愿意推动性别平等的并能坚持从事相关事业的人从世界范围来看其实都非常少。要去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波伏娃的这两本《第二性》是入门女性主义的必读经典。

  第一本书理论性较强,波伏娃分析了几个不同学科对女性的理解,大致整理了女性从原始时期到近现代以来的发展情况,并选取几个典型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探讨作家本人的伦理观。她提出了若干自己论述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如主体、他者、内在性、超越性……给我印象深刻的内容,就是她从存在主义来谈女性问题:整部妇女史是由男性写成的,妇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男性问题,男性在整个社会的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作为超越自身的活动者与他作为男性“主体”的活动相一致,而女性被风俗传统确定为“他者”,作为客体被推至局限于自身的内在性。男性的主导地位是自农业时代起伴随着工具的使用而逐渐确立的,这始终和社会经济条件、伦理、风俗等整体环境密切相关,不仅是出于男女生理构造层面的差异。而突破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关键,波伏娃认为只要存在对于一些人有利的经济不平等的状况或承认女性向拥有这些特权者出卖自身的权利,女性就很难实现真正独立。

  尽管女性的历史中充满不幸,但是依靠着越来越多女性的不断觉醒,她们寻求自己权利的呼声和需要慢慢变为现实:享有和男性一样的受教育机会、获得选举权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职业独立……当今女性拥有的许多习以为常的事物是经过了几辈人艰难地争取才换来的。

  不久前,上海思南公馆里展出了从中世纪到近现代欧洲的各类女性胸衣,从复杂繁琐、趋向于显露胸部和细腰的铁丝支撑的胸衣,慢慢过渡到适合现代工业生产环境需要的轻便、舒适的胸衣,这种女性贴身用品的“进化”也是观察女性地位、思想变化的一个有趣角度。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社会里波伏娃预见到的不幸依然可能不断成为现实。以中国为例,很多年轻女孩往往经不住第二种情况的诱惑,她们依靠出卖身体获得男性经济实力带来的回报来满足自己的物欲。事实上,这种意识的不断强化不仅使自己纯粹沦为一个“物”和客体,强化男性的支配欲和动物性的满足外,更是对整个女性命运的改变带来了强大阻力。不过这也不能只把责任归咎到个人身上,优质教育资源在我们国家仍然是稀缺的,她们除了被物质主宰的这套话语体系束缚外没有办法再接触其它的可能性;中国整个的大环境也在近几年内变得复杂,女性职业发展的局限和艰难撞上金钱、权力至上的坚固男权社会,使得许多人想简单地以为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身体和美貌。

  当下,女权运动开展的同时,妓女的队伍也在发展,越来越多新女性出现的同时,各种层次的援交女也风生水起;男性依然掌握着世界的绝对权力、成为自在的主体,女性依然接受着祖祖辈辈的经验和教化,安于成为他者困顿与内在性。她确立主体的需要和被接受为客体的矛盾仍继续激烈的斗争着,表现之一为职业和家庭不可同时兼顾的困境。

  推动性别平等的道路仍然漫长,然而不可没有希望。不管怎么说,理想情况下男人和女人是可以以平等、自由的个体身份交往的吧,起码这本书能使得女性对自己的境况有大致的了解,帮助更多人形成关注女性群体的意识,当越来越多的人能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时候,就离我们所期待的更近了一步。

  《第二性Ⅰ》读后感(八):一些随笔,强迫症困扰

  我的朋友买了这本书,一共两部,是我推荐他买的。当时他在书店心理学类那里犹豫不决,说一定要买一本回去研究研究,看他非常认真便随手拿起一本《第二性I》说,这书不错,非常牛逼,然后就是说这本书如何如何好,瞎说一通。他有些兴奋,我翻开扉页,指着普兰.德.拉巴尔的那句“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说,看,这是一本描写女人的书。我的话一下子击中了他的消费欲,他眼光微闪也没有翻看一下内页说,买。

  我们一起去付账时,他停了下来说,不对。我说什么不对。他说还有一本,随后便回去把《第二性II》也拿走了。

  没过多久,我去找他,一见面他就十分生气:你他妈推荐的什么东西,老子看两句就看不下去了。

  于是,这本书就到了我的手上,我用它打发无聊的上课时间。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知识量最大的一本书,波伏瓦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书里面,她用到了社会学,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还有神学等等来分析女性的地位。个人认为这些带有理论性的文字真心不是很好看,我承认我在看这本书时忍受着剧烈的淡疼,然而我对波伏瓦的敬佩却不是能用语言形容的。

  书中有这样一处,“人们常说,女人是带着腺体去思考的。男人傲慢的忘却了,解剖学表明他也有激素、睾丸。”这是我觉得里面最幽默的一句话,也是唯一一处让我轻松一笑的地方。其中“人们”指男人,极具讽刺意味。

  后面紧接着讲了法文中称女人为“le sexe”,意思是指女性、性、性器官、性欲等。通过这个词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明白,女性的地位等同于性,也就是说在男人看来,男人是人,是主体,女人只是一个性器官,是“他者”。而当今社会,女人仍然无法成为主体,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留下的劣根。历史的潜移默化,文化的发展已将这种劣根深深烙进人类骨子里,脑髓中。从石器时代开始,母系氏族退出历史舞台,力气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女人被认为只会做些家务,女性的地位便开始动摇,男人为主体由此形成。从中国历史可以看出,自古君王兵败,大都和女人有关,所谓红颜祸水,便从中来。历史喜欢把男人的罪恶归到女人身上,历史学家这样认为,小说家也这样写。

  罢了,前面普兰.德.拉巴尔说过“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所以作为男人,我只好意会,不便发出评判之声。

  书里面生物学分析的内容是最折磨我的地方。

  然而经过一个月的煎熬,我终于看完了《第二性I》。看完犹豫脱离苦海,我仰天长吁,果然好书。

  我像吃斋一样把它看完了。

  我绝对不会看《第二性Ⅱ》。

  《第二性Ⅰ》读后感(九):当你说,我们很自由

  对于波伏娃的认识,最早的时候来自于她那篇名噪一时的《女宾》。读完那本书以后我对这个女性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女宾》改编自波伏娃和萨特的真实情感故事,说到“真实”,我想大概没有哪个女性会有波伏娃这样心胸的开阔,居然接受了信誓旦旦的萨特的说辞——“open relationgship”。她以为哲学家萨特是和别的男人不一样的,哲学家如自己这般也是和别的女人不一样的。

  然而,故事开头是一个样,后来的发展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所以,有了《女宾》。

  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小说家波伏娃,然后主动去看了现在被很多女权主义者奉为圭臬的《第二性》,之后我便喜欢上了哲学家波伏娃。

  毕达哥拉斯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有一个产生了秩序、光明和男人的好本源和一个产生了混乱、黑暗和女人的坏本源”。这句话被深深的印在了《第二性》第一册的序言上。在波伏娃那个年代,女性是被认为sexe,意思是在男人看来,女人只是有性别的,生殖的人。女性得到的一切赞美优待,仅仅是因为“您是一位女人”。男人是主体,而女人是他者。

  波伏娃作为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女学者,从当时社会的角度出发,却又能够博古通今的把女性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女性被界定成他者,按照男人的观点看,后果是怎么样的。以及,按照女人的观点描绘她们固有的世界。这样才能明白,女人竭力想要摆脱这个世界给她们划定的规则的范围,尽力的参与到人类的共同中遇到的问题。

  萨特和波伏娃都是研究“存在主义”的先驱,哲学上的很多问题我也并没有深入的研究,《第二性》在我看来最大的意义,让我觉得,认识到自己作为女性参与到这个世界中来是一件十分美好而且必要的事情。人的存在无非就是为了找寻意义性和秩序性。秩序性非常好的可以理解为工作,学习,生活,都是为了养活自己,或者说为了使得自己过得更加的稳定舒适,而在意义性这一点上,有的人可能觉得活着就是一种意义,没有必要非得给本来就客观存在的东西强制加上一层哲学的色彩。

  然而,从《第二性》中的分析,你可以发现,女性的角色的转变,是一种命运。她有着生物学的基础,精神分析的论据,还有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所谓的女权主义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种民权运动意味着,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是因为她自己的意识。而不是,男权主义强制给她加上的冠冕。

  波伏娃有时候会被别人问道说“您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您是一个女人吧。”

  她当时很生气的回答到“我这样理解,是因为事实如此。”

  她一定希望,也知道会有一天,作为女人不是一件沮丧的事情,也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哪怕并不那么骄傲,也依旧可以认为,作为一个男人的事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啊。

  至于波伏娃的人生,却并没有践行她在《第二性》中谈到的那样,她这一辈子,爱着萨特,而萨特却醉心于他臆想中的“精神恋爱”。他爱她,她也爱他。可结局确实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他们的故事看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尾。波伏娃最后带着别的男人给她的结婚戒指,葬在了萨特的身旁。

  我想她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想过要束缚萨特,她也真的是一辈子都在立志于解放女性的思想。然而,最后她放不下的不过是萨特,唯一救不了的不过是自己。

  当你说我们很自由的时候,你心里那一刻在想些什么呢?

  《第二性Ⅰ》读后感(十):作为史诗的女人

  谈起“女权运动”,许多思想者会用嘲讽的语气说:她可是个女权主义者呢。言外之意,她们是一批决定论者。

  所谓决定论,就是认为所有的结果都有原因,都是必然如此的产物。于是,人的自由意志被否定了,成了价值的垫脚,既然“必然如此”,那么,人的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何必主动去经历这次人生?

  决定论本来是男人创造的,因为它的悖谬带来过伤害,于是,男人便把它的恶名强加到女人的头上,总之,妇女解放是可笑的,女人任何向自我主体性的努力,都是建构理性,都是“过分”和“不自然”的。

  然而,翻开《第二性》,我们便会看到被隐藏的历史真相:女人是作为他者,被创造出来的。在建构女人身份的过程中,女人被排除在外,男人根据自己的想象、蔑视与误会,为这个身份填入了注解。

  于是,女人成了“第二性”,对于男人来说,她属于另类,她的存在仅仅与性、养育子女、服从与家庭相关,一旦她们溢出了这些规定性,社会就会用嘲讽、流言乃至暴力令其归位,她们成了男人尊严的装饰品,不再作为独立人格而存在。

  生为男人或者女人,是上帝的决定,很多人误以为,天然就存在着不公平的因素,其实并不如此,性别没有压迫个体,真正构成对个体赤裸裸的压迫与掠夺的,是性别身份。男人身份与女人身份是人类社会制造出来的,在上帝面前,男女本平等,而在社会面前,他们却彼此不平等。

  应该看到,谋求性别平等,其实就是在谋求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公正,当50%的人被歧视、被剥夺时,无论如何,社会将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检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对中日进行比较,中国有源远流长的文明,但到清末,几乎所有的中国妇女都不识字,相比之下,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人均识字率已居世界第一,妇女识字率与男性基本相当,可见,一个社会要想得到长期发展,必须从公平做起。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人生充满传奇,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史的角度,对女性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不仅是女权运动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存在主义的巅峰之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