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下午茶话题》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4 03:0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精选10篇

  《下午茶话题》是一本由朱天文 / 朱天心 / 朱天衣著作,龙门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一):参差对照一下90年代初期的台湾知识女性对女人热门话题的刍议

  天文说的少些

  涉及到两性话题尤其是夫妻内容她为不在场者

  因为身份而无法言说

  这部分其实是我最想看的

  哪怕是假想和预设

  关键恐怕就是想阅读这想象中的已婚者朱天文吧

  身为长姐和第一个父母言传身教的受众

  她身上的古典气烙印的深些

  青春期对旧时山河的回还宏愿也充满了清风明月半的小儿女情思

  这情思 怎的也是家国的

  现实生活中朱天文对物欲的"放"让我等敬爱不已

  天心叛逆 放逐 关心此生

  坐而起行的朱天心

  这份为人母者的淡操心和闲不住让人心生佩服

  而在这本书里

  依稀读出了天心在婚姻生活内外的诸多平俗的细节

  一句话:天心的婚姻生活最是各自为政中的相濡以沫

  还有一句话:面对婆婆,每每需要动用"修养"这个武器(?)加持法宝(?)

  天衣是天真不作态小妹

  一门三女个个名作家不免太全乎圆满 中国人是不喜欢的

  天衣这样的闲职主妇笔下文字反而最自在开放

  也许是年龄和性情的关系

  天衣是三姐妹里最现代气息的一位(朱天心给我的感觉的"近代意识")

  朱天文,其实是来自未来的女人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二):感受大过内容本身的书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朱家三姐妹,连最有名的朱天文也不认识。看了封面册页上三姐妹的介绍,才发现朱天文原来写了那么多侯孝贤的电影剧本。一个话题,三姐妹轮流来谈,内容就和书名一模一样,淡淡的,不需要读得很认真,喝完下午茶继续去干别的事,以至于我看完全书甚至没有什么内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我依然愿意给它四颗星,就好像在一家餐厅喝了杯很惬意的下午茶,就算出了门就忘了刚喝的茶的名字,但毕竟觉得心情不错,会想着有机会再来一次。

  看书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从三种不同的文风上感受到三个性格迥异的姐妹不同的人生和心态。大姐朱天文应该是文学上最后造诣的,她至今未婚,以写作为生。她的文笔给人的感觉有些高高在上,是个特立独行思想深邃的文艺女青年。二姐朱天心同样以写作为生,但她已经结婚并生了孩子,她的文笔透着轻松而温暖,我想这和当了妈妈关系很大。妹妹朱天衣结婚了没有孩子,她的文风有点冷冷的,中规中矩,比不上她的姐姐们,但她和丈夫住在乡间,过着宁静朴实的生活不禁让我觉得她大概是个宁静淡泊的女子。总之,文字给我的感受超过文字内容本身。

  我想,我会愿意去找些二姐朱天心的小说来看看。女人还是要结婚生子后才最有女人味~~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三):当我们吃下午茶时 我们谈些什么

  看简书很久,写简书不久,偶然知道了简书包便当即决定体验让简叔帮我挑书。我的要求是:日本小说或者港台散文,最好与城市生活相关。然后的然后,收到了五本甚是符合要求的书,其中之一就是朱家三姐妹的《下午茶话题》。 其实说是好读港台散文,接触得最多的不过也就舒国治、马家辉之类,而且读得并不深,对其他作家的了解更少之又少,如同标记似的,一个作家读过一本代表作便作罢。如此阅读方式偏偏漏过了台湾文坛有名的朱家三姐妹,多少有点不应该。 好了,有了这本共著的散文,应该可以用一本书标记三位作家了吧。请原谅我用了这么急功近利的阅读方式。 所以当我们吃下午茶时,我们谈些什么呢。 首先,你得是吃下午茶的人。 从小到大在中原十八年,除了偶尔在外婆家的午后,身为上海阿姨的外婆会忍不住冲一杯雀巢之外,基本没有什么下午茶的习惯。在东北读书的四年,人到了会憧憬小资、文青生活的年龄,却少了对应的环境,偶尔吃回下午茶也要狠狠下决心才好大老远跑来市里。 好像也就在上海的一年,下午茶才成了一样必要、甚至比三餐更重要的东西,但凡下午的吃喝都被叫做了下午茶,哪怕只是妈妈做的中午没有吃完的卤面而已。我不想这么大惊小怪,但是还是不由得感慨这得是多么可怕的下午茶情结啊。 而在九十年代的台湾,朱家三姐妹就在某报纸开辟了某下午茶专栏,既自成习惯又轻松自在。 其次,得有人和你一起吃一起谈。 喜欢“与自己相处”的请自动退出,以下内容适合喜欢约闺蜜约基友之流。 每每写到咖啡馆心里总是X描述的画面:午后,阳光,几个小碧池坐在咖啡馆,边往嘴里塞东西,边从嘴边漏出同事甲、邻居乙、亲戚丙的坏话。 大俗即大雅,女人嘛,不家长里短说三道四能叫女人吗。 那是女人,但不是女文人。 朱家三姐妹不仅是女文人,而且各有各的文字风格。一个话题引出来,一篇刚刚读完,下篇的开始就能马上跳脱,让人想不到她们竟然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 毕竟她们性格迥异,共同创立三三书坊也只是以更好的方式“存异”罢了。哪怕只是以妇女而论,身份都各不相同,单身贵族、袋鼠族、丁克族对妇女话题立场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了。 是,对,那些都是妇女话题。 什么“发现另一半私藏色情刊物时”、什么“我是这样对待孩子的”…… 原来常言道女人善变,变的只是脸色,真的亘古不变的是嘴角八卦主题。原来女文人与女人的不同真的只是在于,坏话也用好词说而已。 图样图乃一五,难道你以为女文人的聚会还是和有臭男人时候话题一样么,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历史,你累不累累不累累不累。 所以当我们吃下午茶时,我们谈些什么呢。 优雅地吐槽,淡定地八卦。 虽然本性难移,但是多少收敛一丝丝的中年妇女作风,至少也能装一回高端X,也要配得起朋友圈里秀的下午茶照片么。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四):《下午茶话题》——午后的三场恋爱

  一种娱乐的心态买了这本书,因为对我来说,女人话题多少有些无聊,众多女生聚集的地方,也尽可能避免,那些婆婆妈妈、叽叽喳喳的“外星语言”总让人有些无奈和啼笑皆非。

  当然如果是一盏清茶,或者浓郁的咖啡香味下,安静地说话,倒是乐于接受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前提,绝不能有三个以上的女人同时在场,要不然多半到最后就又回到了上头的样子,无论这些女人是如何得饱读诗书或者思绪隽永。

  容量并不太多的书页,排版疏朗得很。刚翻开,有一种受骗的感觉,好像这二十多块钱就被这些简单的内容给这么轻易骗走。

  然而没翻几页,却发现值得。因为如此的排版方式让阅读变得更为方便,这样的翻动,也让阅读多了一份成就感。因为那些大部头的书,总是让眼睛酸痛得很,一看书页,才翻了区区的几张,让人生出一阵懊恼。而在这本书中,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于是也不再那么介意。

  说来也挺好,这三姐妹的文字中展现出来的异同,让人觉得惬意。

  因为并非真的在一起谈论某一件事,而是就某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分别用文字来进行讲述。而且每每不超过两个人。这就符合刚才所说的,“同时在场不超过三个”的这样一种前提。这样的交流方式让人觉得欢喜。好像在这样一个下午,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和这样三位聪颖的女子恋爱一般。时而像是在茶室里饮茶,时而又好像在安静的咖啡馆里,宽大的桌上还放着一支精致的玫瑰花。

  如果这么算起来,那便是再划算不过了。你想,用一杯咖啡的花费,和这三姐妹一起享受一个下午的时光,同时谈了三场并没有压力的恋爱,多叫人快乐。

  成书的时候,这三姐妹刚刚一起过了而立之年,算起来,与我相差不算太大。于是这样的一种交流,更有了亲切之感。

  所涉及的话题,也多是生活中的点滴,这就让人有了真切之感,仿佛她们一个个活脱脱就在眼前一样。加之无论是网上或者扉页中她们的照片,愈发让人觉得真真的。

  其实很难分清楚她们三人给人的感觉,然而却又有着相当暧昧的区分。相信看过她们文字的人一定有类似的感觉,却无法清楚地表达出来。也许只有这三姐妹自己才能如数家珍一样说得清楚,或者其实真到了她们自己用某篇文字来进行说明的时候,也会一样不知从何谈起,也许更多的还是会说到生活中的点滴。

  从性格而言,许我大胆一猜。大姐天文因为是家中的老大,故而更为知性和朴素;二姐天心则最为机灵和无所畏惧,及众多宠爱于一身了;老幺的天衣反倒又是两位姊姊的综合,也因为更多看到的是更为年老的双亲,故而也有了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当这三个小女孩成天在一起嬉闹,便自然有所彼此的混合,于是要说出具体的区别来,也就更为困难。

  其实借此想说的是自己,当年十六七岁时候拍的第一代身份证上的照片,现在拿出来观瞧,除了更为稚气,却无太大的变化。从小便长得老相,性格也比同龄人来得多了几分城府。此前也并没有深究其中的缘由,而此刻突然觉得多少有了些眉目。

  父母生我本来较晚,大约是三十以后了,这就让我印象中的他们比其他人的父母更为苍老一些,即使在当年,也是如此。又不像之前的“光荣妈妈”,“散养”式的众多子女,更多的影响来自于同辈的兄弟姊妹。于是无形中就有了现在的这幅摸样。

  真不知这其中,到底是喜是忧了。

  2010.11.14

  弗择·北窗夜读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五):朱氏三姐妹的清朴聚会

  我以为,美丽优雅的朱氏三姐妹的下午茶聚会,一定会是华丽丽的吧。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书,看到的却是一次次简单、安静、素朴的清谈。琐碎却不失认真,真情却不失理性。

  那还是90年代初,30岁出头的她们应专栏要求谈些女人间亘古不变的俗气话题,如男人、如吃醋、如婆媳关系、如逛超市,如发型,如买衣服,如化妆,如做家务,如带孩子等等,每次不过八百一千字。于是她们轻轻慢慢地说起,不掩饰不夸张,不矫揉不滥情,说出很多三十多岁的妇人心有戚戚的话语,且,一点也不少社会文化气息。我默默地旁听这段时过境迁的谈话录音,却收获了以下让我惊艳不已的新知新觉:

  2. 女人能坚持素面朝天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不用见人或不会化妆;

  3. 能对社会官能享受做极炫目描写的朱天文,常处影视圈中,能做到只穿折合几十块人民币的鞋子,全年购衣费不超过5000台币(约1000RMB),起码90年代初是这样;

  4. 在孩子有问题时从不给孩子一个定型的答案,甚至提供的是一个充满更多疑惑的解说,短期内大概会让他(她)看起来傻愣愣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不会成为有独立想法的人。

  5. 社会里到处隐藏着泼皮的不知女权主义为何物的却坚定不移履行女权主义原则的姐妹阿姨。

  6. 一个翻译出台湾1/4严肃外国文学的翻译家,逃避不了在做饭上耗费的大量的时间,因而有时咆哮,有时哀告,有时懊丧不已。

  7. 日本人的过度包装是件可怖的事情,而她们面无表情地穿戴一身的名牌更加令人恐惧。

  8. 年老了以后,大概能做的只有等待、思考、回忆以及不耐烦,且常常看手表。

  9. 三千丝烦恼是很多女人共有的心结。

  10. 终于知道,不是所有女文青都爱喝咖啡。

  ......

  掩卷之后,我开始遐想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一个下午茶聚会了。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六):下午茶时光

  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就近拐进一家KFC,吃了饭后惬意地边喝可乐边看朱家三姐妹的《下午茶话题》。

  下午茶好像都是那些有钱有闲的贵妇消磨时光的方式,所以下午茶话题不免有些琐碎而八卦。我偶尔也会和闺蜜在逛街逛累后进入一家咖啡店或甜品屋,话题是天南地北地海扯。不过在一个平常的午后独自坐在有点喧闹的快餐店读书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坐在身旁桌边的是两个穿着学生制服的女孩,似乎在谈论感情问题;外面一个老年男子带着几岁的孩童在玩耍。我发了一会儿呆,觉得这样一个人的日子实在值得好好享受,不至于像有的女友那样以后后悔:我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就一脚踏进了婚姻的坟墓!

  但是这本下午茶话题的谈论者是三个年过三十的女子,大姐未婚,两个已婚的妹妹一个有孩子,一个丁克。话题自然不是年轻女孩子无忧无虑的浪漫幻想,但也不是有闲阶级无聊的八卦。有的是这个年龄女子所关注的、却入不了男子眼的琐碎。虽是亲姐妹,从各自的文字倒也看得出不同的性情,这是以往小说中很难窥到的小八卦。

  比如天衣说夫妻之道:“话说夫妻相处绝对是因人而异的,若其中有共同处,也唯是房门一关,便勿须在道德上再作讨论。”古人说“慎独”,一个人也要有道德的约束,夫妻二人倒不用理会了,是个很好玩的现象。

  还有一篇《旅途中的男人》,其实说的就是现代人习惯说的“艳遇”。朱天文说如果不能勇敢地对这个人说再见,“那么至少做到以下二事。留给他的电话号码是错的,让他找不到你。转过身后,并且立刻把他的电话号码丢弃,让你找不到他。”是这个年龄女人所该有的稳重与成熟,无关智慧,只关心态。

  天心在《旧情人》中说自己的旧情人在她婚姻初期的生活里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凡另一半做了件我不喜欢的事情,我就把旧情人拿出来,在想象中演练做一次同样的事,发觉他要更讨厌得多,所以,虽然与旧情人分手多年,他却很倒霉地在我的记忆中一再遭我处决。”看了这段我差点没笑出来,虽然有些刻薄,不知那个倒霉的旧情人和唐诺看了作何感想。一般人的回忆中对旧情人只剩下好的记忆,倒是身边人百般不是,也许唐先生看了这段偷着乐也未可知。想起在英国有次和同学去伦敦,迷迷糊糊中听见一人说“我认识了现在的男友才知道过去那个是多么垃圾!”。话虽刺耳,但其实这样的女生是幸福的。

  书中对丈夫的探讨倒不多,只是在《做梦》中朱天衣提及了一下那个该偷着乐的姐夫,说让人焦虑的梦之一就是考试。但“我的姐夫总能在紧要关头记起自己已然大学毕业而得到解脱。”我也常常梦见考试,昨晚又梦了一次。不外乎考试迟到,到了交卷时间题目还没做完等等。昨夜梦里我很努力地填写答题卡,却怎么也写不对,最后发现连答题卡也不对!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从未遇过这些问题,但是这样的焦躁在毕业很久后仍会在梦里出现,可见考试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噩梦。唯独有次我梦见自己回到高中的教室,坐在昔日的同学中,心里清楚明白自己已经研究生毕业了,那份感觉真美好!那时一切不过是为了读个好大学,而研究生都毕业的人自然是不会有这样的压力了,除去这个一看,高中生活真是天堂!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七):下午茶聚,八卦利器

  “如果从探究创作与记忆两者间的暧昧状态来看此书,是不是能获得别种乐趣,则三个女人的聒噪就还可以忍受了。”朱天文在书前“说明一下”里的这番自供绝对是Paparazzi最想看到的一句话,俨然就是准许翻垃圾捡破烂再从中索隐出些“我的邻居朱天X”之类的文章的明晃晃金牌,省得如戴文采之流被张迷胡粉群起而围殴。

  张大春在敢在电台节目里当场囧唐诺是你家里那老公狮,天心唯唯应声无有反驳。今年新出的小长篇《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蔚为话题,里面那中年嗟叹吃不动做不动的老公狮,被眼尖的粉丝看出隐隐有唐诺的影子。唐诺早年追求天心,在朱家后山唱歌,早就狮子山下过一回,再作冯妇又如何?

  龙门书局在大陆刊行三姐妹的《下午茶话题》,真正是及时甘霖解码本,《荷花》第23页那句“现在的丈夫,至多只看报纸财经杂志和排行榜上的人物传记,偶尔咖啡馆里等约见的友人同事时还会去拿架上的八卦杂志。(那不是另一种的坐马桶抠脚皮应该私下无人做的?)”十数年前天心就已说过一次:至于丈夫们对此的种种回答,我以为下面这个说法是其中较合理和颇为自谦自抑的,“你想想看,我在坐马桶或抠香港脚、剔牙时,难道你希望看到吗?”(“发现另一半私藏色情刊物时”,《下午茶话题》,15页)充盈《荷花》的原始人意象,也在“我爱超级市场”、“日本”两则里露了不少口风。当小说家开始书写自己身边的事物,按图索骥是读者免不了的必修课,即使张大春这样古灵精怪的作者,也不能免俗,在《城邦暴力团》和《聆听父亲》里把父母风云渡海赴台的一个馍掰成两瓣儿使,让读者在虚虚实实里看得一愣一愣。

  待到了《荷花》,朱天心却也让张大春看得个脊背发凉,差点下判语“一辈子看过最恐怖的一部小说”。封面意象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薄薄一册,里面却是重口无匹,跟米兰•昆德拉《搭车游戏》一样玩假装偷情,愈投入角色,对眼前人伤害愈大,演不下去陷入死寂是注定的结局,或者是暗夜中传来的两声呜咽,最难看是气令智昏血光之灾。虽不太相信星座,但听闻美国统计十二星座凶排行及占总体杀人案百分比第一名——双鱼座15%,想想临时起意的冲动型犯罪容易犯事也容易被抓,倒有几分道理。天心在《下午茶话题》里教广大姐妹如何抵御致命的吸引力——

  其一:把这位男士抽离开你们通常相处过如办公室、社交聚会、好情调的咖啡馆等,这些我们总以最好的一面示人的场合,请把它置于日常生活中你最坦言你丈夫的行事中(篇幅所限,只举三样),例如将名牌却臭的袜子和用过的牙线随意乱置、上厕所好大声也不关门、或是我的天啊他看报纸只看体育版、看杂志只看专揭露女星又生私生子或隆乳的……够了够了,通常,我的迷人的男人鲜有能全尸通过一半考试的。(“面对致命的吸引力”,27-28页)

  其二:相形之下,我甚同情我的旧情人,尽管他在我初期的婚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这样的:但凡另一半做了件我不喜欢的事情,我就把旧情人拿出来在想像中演练做一次同样的事,发觉他要更讨厌得多,所以,虽然与旧情人分手多年,他却很倒霉的在我的记忆中一再遭我处决。(“旧情人”,73页)

  下午茶聚,这三姐妹就净是些女人最爱聊、最能聊也最多聊的话题。《礼记•玉藻》有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天哪!这两本书左右互参,简直是八卦利器。哦,对了,天心是双鱼座。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八):女人还是离生活比较近,偏爱天心

  都说男人的话题,撇弃“女人”便是一阵沉默尴尬。而女人的话题则算得上丰饶。女人旁观世界,站在生活的中心。书写的都是日常琐碎,说得多是能够与女人挂上标签的物件与关系。比如说,衣服、购物、化妆、发型、咖啡对三个女人吸引力强弱,以及男人私密、旧情人、婆媳关系、子女的教育等。不过女人开戏,轻重要慎重,多一分成八卦是非,少一分女人絮语又不足称。听三姐妹不为对方观点所动摇,这便是自己哲理。

  这书噱头就以三姐妹不同的观点对比成型。有对比便有偏好啦,我就偏爱天心,三姐妹中唯一的已婚袋鼠族。她的机灵与率直并理智,在言语中依稀可见。

  这位妈妈,对待生活,不施胭粉只因不会,也不装腔作势装逼装二,爱购物忠诚于我买故我在;对待丈夫,会吐槽丈夫拥有大块时间自己则截然相反,但又能宽容并理智分析这位左看右看都不怎么样的丈夫肯定有某种自己尚未挖掘出来的致命吸引力方能同他共度余生;对于女人的劣根性——吃醋,解决之道靠的是某种女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信任”; 对待感情与性,她被家庭教育深深影响,唯有爱情,才是最佳春药,才得最大乐趣,让叛逆时期的朱家三姐妹对待感情能惜墨如金,免于伤痕累累;对待后代教育,传递的是不加价值判断的朴素知识,把整合与结论的各种教给孩子自己,期许未来的小孩能侃侃而谈自己的独特想法;对待工作,自由职业者的优劣尽显,优在于起居不被强制,舒适的便衣牛仔裤取代繁琐的职业装饰,劣在于难以按照正常的作息规律地排解掉许多烦恼与记忆,但也明白牺牲与赢取的辩证关系;对待婆媳关系,我最欣赏她的坦荡,“我从来不要求婆婆应该视我待我如同她对她的女儿们,因为我自己根本也无法做到视她同自己的母亲”,本来就是婆媳处之如母女,几率之小可想而知,把她当成个soso的人来相处也不难,尽责即可;对待年迈之催,直呼感情与神经变得异常脆弱,对自己年老的遥想像《布纽尔自传》一般:“整日除了做些日常例行之事,如喝咖啡、刷牙、洗脸以外,只能困坐在那里“等待、思考、回忆,以及不耐烦——我常常看手表”;对于欲望,她尚且做不到孑然一身,但正在努力追求的是“对花不必折,对酒不必饮”的境界。

  很轻松的闲笔,在电脑坏掉的午后,好好享受了一回文峰柔软的Tea Time一刻。

  《下午茶话题》读后感(九):也是我们,就是我们

  读书:《下午茶话题》,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 2010 龙门书局

  台湾朱家三姊妹,读下来,朱天心的文采还是要胜过她的姐妹们。

  大姐朱天文说和她的小学同学蔡琴见面,最常聊的是她们共同的童年往事。“这是因为我们两人都不是上班族的缘故,游走在人生边际的,因此没有正常的律动排泄掉许多无用的情感和记忆。”

  小妹朱天衣每周12小时教孩童作文外,其余时间是家庭主妇。她认为,现在的孩子比早先在家庭中受到父母更多的重视,较能有完整的自我。“在现代父母的眼中,孩子们的每个言行举止都是可理解的,包括旁人眼中的逆行劣迹,也是可以充分解释出理由来的。但是,当孩子们走出家门,步入团体,他的一切行径终将随着吃大锅饭而被简易的归类法定位为好与坏、乖与不乖、聪明或苯……之间,这或许才是现代父母与孩子在跨出家庭后先要适应的。比起我们幼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出一辙,毋需再作调适而言,究竟是幸与不幸。”

  送孩子上课外补习学校的家长心态,朱天衣分为三类:

  第一类,经济宽裕型,父母因工作忙碌送孩子学才艺,托儿的意义大于学习的意义。因此他们的要求也比较低。

  第二类,比例最高的,这一型的父母很容易受外在的影响,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了什么,便也急忙跟进,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志趣。且极在乎广告宣传,随时准备换班。这种心态“迫使主办者更趋于急功近利、玩弄噱头,更使得孩子们无所适从于一再更迭的学习环境,更遑论学习效果了。”

  第三类,是真正重视孩子的教育,学习前后都与老师充分沟通,也因此能维持较长久的互信关系,从而能给与孩子较扎实的帮助。面对这些认真尽职的家长,作为一个才艺补习老师,朱天艺总有一种冲动想告诉他们:“在家里若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可读、可画、可听、可写……的环境,父母不一定要会教,只要留些时间陪孩子们一起做,这样化在生活中的才艺教育才真正能进入孩子们的生命。”

  说得真好啊!

  但是,作者接着写道:“每当我遇到这些家长也正是我在才艺班上课的同时,面对辛苦经营的老板与努力工作的同事们,这些话我实在不忍说出来。”:)

  老二朱天心,天心,虽然其中我最喜欢她的文字,却发现摘录得最少,唯一的这段摘录还是她描述自己姐姐的。她在“购物”这个话题里说道:“我买故我在。在这个价值、理想、信念纷纷崩溃的时代,购物大概堪称是一种立即且有效证明自己还在存活着的简易方式吧。”但在此中她敬佩自己姐姐朱天文,“她的小说《世纪末的华丽》,曾使很多人惊倒于她对商品化社会官能享受的机器眩目的描写”,然而,她,一个活在现今台北市,常处影视圈的女子,“脚穿阮陵街台币299元一双的鞋子,手提七年前土耳其买的便宜羊皮包(且日日勤拂拭),穿戴大学时代的睡衣和眼镜,全年购物总花费最多不超过台币五千元。”

  朱天心的敬佩在于:“对于食色无感的人要做到节俭、无欲并不是件难事,相反地,能欣赏爱悦却又不为所役、孑然一身,才是非常不容易,令我羡慕的。”

  此言极是!

  正如“对花不必折;对酒不必饮”。朱天心希望有一天她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对物,不必购”。

  《下午茶这本书》里的文章,写于台湾经济最为富裕的90年代初,时姐妹三人均为三十出头,均颇有文字才情的她们就同一话题分著小文,见于报刊专栏。

  二十年后的我们再度看来,无论是时代还是心态,似乎言说的也是我们,就是我们,此时此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