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世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世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9 21: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世界经典读后感10篇

  《小世界》是一本由[英] 戴维·洛奇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世界》读后感(一):戴维·洛奇的诛心之作!

  早在十多年前就在图书馆借阅过此书,立即被作者的情节的构思,文笔的戏谑吸引住了。 作者戴维·洛奇在英国大名鼎鼎,被称为“学院小说代表,他于1965年出版的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被书评界誉为以“融乔伊斯和卡夫卡于一体的乖谬叙述”,“消解性欲同道德禁忌的荒诞文学戏仿”,是其诙谐喜剧学院小说成名作。 作者1975年出版的《换位》则是其校园三部曲“卢密奇学院三部曲”的第一部,集中塑造了两个不同国家大学教师参与了一项校际交流项目,并由此体验了对方在大西洋一边的生活政治、生活方式学生同事,最后甚至交换了妻子,弄得不得收场——显然这里面充满了日后《小世界》所描写的情景;第二部就是这本《小世界》;《作者,作者》就是第3部! 《小世界》于1984年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的提名,其在书评界与书肆上面双重好评,使得作者名满天下。此小说对英国及其英国以外的西方国家的大学教师在学校与校外的行为举止,或戏虐或乖张的刻画描写,将人性阴暗面在所谓知识分子身上的表现,予以了淋漓尽致的再现!根据此书在1988年改编电视连续剧,也自然收视斐然。其后由洛奇本人担任编剧的《好工作电视剧,也获得1989年英国皇家电视学会最佳电视连续剧奖。 这是本喜欢西方文学的人,必须阅读的好小说!!

  《小世界》读后感(二):《小世界》——通俗小说加肥皂剧

  作者 宋大旻

  戴维•洛奇的《小世界》虽然戴着一副纯文学的面具,但怎么看怎么象部通俗小说。

  首先,对巧合的滥用,滥得让人无法相信。虽然小说的名字的叫《小世界》,但也不能为了情节,利用巧合将各个场景生硬缝合在一起。如果我们随意挑一部肥皂剧比一下,我们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相似,一场冲突紧接着另一场冲突,冲突与冲突之间不是靠事件本身逻辑来对接,而靠的是大量的巧合——巧得来让人无法相信的巧合。

  其次,一场接一场的学术会,更像是武侠小说中一场场的武林大会。全世界的学者们为了争夺联合国文学批评委员会主席——武林盟主的宝座,明争暗斗根本就不象是真正的学者,更像中一群争权夺利江湖人士,而代表学术界的六位主要人物更像江湖中的六大门派。而小说中的“女郎服务公司”则像是一个江湖上地下组织。联合国文学批评委员会主席——小说中的学界盟主,则紧紧抓住手中的大权,以假退休,试探着江湖人士的野心,在戏弄够之后,又宣布不退位了(这种耍假退位的手段,让我想起了毛)。

  再次,小说中大量的通俗元素的堆积:换妻、婚外情、老处女、处男、私生女、双胞胎、环球大追女、色情表演、学术盗窃、学术权威的公主的离家背叛、空难、沉船、绑架……唯一差的就是谋杀了。就连学术论文也色情化——不论是男学者还是女学者的。最后还有个大团圆结局

  第四,人物表面化。就六位国际学术代表,表面上他们的学术观点一样实际上却是一类人:色情狂、权利欲者。他们一场接一场地参加学术会,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婚外情,二是巩固学术权力地位,以便争夺学术主席的位子。对于这些把大量时间花在做爱和权利之争的学者们,我真不知道他们的学术成果是怎么弄出来的。关于女主角的描写更是虚无缥缈,小说开头出现一次后,就直到结尾才出现,背叛离家的公主最终又回到了父权的臂弯里。小说中唯一描写功的人物就是那位机场的接待员,通过她对坐飞机独身男女安排座位的行为体现了她对爱情渴望的心理

  第五,小说中有些细节让人不解,最明显的就是一位绑架者居然把名字告诉被绑架者,在勒索不成之后,居然还把被绑架者放了,就不怕招来牢狱之灾?

  第六,我想说明一点——有说评论文章说《小世界》套用了欧洲中世纪关于寻找圣杯的传奇结构的问题。关于中世纪的传奇,无论是在世界文学史上,还是欧洲文学史上,都算不得一流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文学体裁本身就是一种说唱的文本,是一种通俗体裁,如同中国的《薛刚反唐》、《包公案》之类,是说给文化层次比较浅的人听的,为了迎合下里巴人的审美需求,这类传奇中自然就会加入大量的通俗元素,在创作上也自然也就比较粗糙(对于处于对异端思想极端排斥的中世纪的诗人作家们来说,这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也正因为这些大量的通俗元素与创作上的粗糙,至使了这些作品无法成为一流的文学作品。那么为什么这些粗糙的传奇故事仍能流传至今呢?我认为,一是宗教的需要,二是某些作品中仍有少数比较有价值地方,比如关于“石中剑”的情节,三是作为黑暗漫长的中世纪时期诗歌之外唯一的文学资料——而不是文学艺术品——流传下来,还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从上述几点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戴维•洛奇的《小世界》在套用这些中世纪传奇时,套用的不是其有价值的部分,而是把大量的糟粕套用进来了。

  最后,我读此书得出的结论

  1、《小世界》因套用中世纪的传奇,具有一定的后现代性,但套用得不好,因此该作只能算是二流的作品,而作为戴维•洛奇的代表作,所以作者也仅能算是个二流作家。

  2、关于对肥皂剧的追根溯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传奇。

  《小世界》读后感(三):飞机下的小世界

  我很喜欢它的清新感,一种类似吉本芭娜娜的清爽感觉,跟封面很配。每晚临睡前读几页,有一种淡淡的满足感。

  诚然,《小世界》的剧情并不是一直走来都如此吸引,有几次由于翻译后人名的多使我忍不住抓狂并给人物起花名。每次看到帕西的名字,脑子里就会自动转码为传统的爱尔兰处男。看到扎普就会变成叼雪茄的帽子,看到斯沃洛就会想到九死一生后的激情。一个个人物描述的切换来得如此着急,但又很利落。到了最后,人物汇聚在美国语协年会。所有分散描述的关系,所有人际关系网全都一次过激发出来,可能作者想营造一种轰动“居然这样有没搞错”的感觉,却落到了升级版家庭730剧场的场面,虽然一下摊牌很爽,不过我更倾向于一步步加深脉络而不是一次性地在剧终的时候拼命把之前缺的线路补全,这样有种仓促的感觉,可惜了前面的小清新和节奏感。

  吃饭的时候向母亲抱怨说,什么嘛原来人都是一样啦。书中教授学者会拼命申请公费,去不同的国家参加研讨会,其实是为了免费旅游,才不会老实地留在大学批改试卷和作业,并期待在飞机上,在聚会发生艳遇,暂时抛开在家中已经人老珠黄毫无吸引力的妻子或者只会抱怨的大脓包丈夫,年老的教授因为能勾搭上美貌女子而感到回复年轻自信神采飞扬。女教授也在期待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德高望重失去能力的权威因为拥有一个年轻优雅的女子而满心满足,里面也有平凡人的嫉妒、争吵、背叛、欺骗等。加上里面的研讨会中有的讨论是浪漫文学,其实就是人类本能的反映等等的内容,让我有种:“什么嘛其实那些学者也就是俗人一个,跟大家没什么不同”的感悟

  最喜欢的是德普西对着智能电脑倾诉走火入魔差点被同事抓取精神病院的桥段和帕西想方设法追求安杰丽卡的主线。

  因为看的时候是同时郭敬明的《小时代》的,感觉两本书轮着看,说的事也是围绕几个人展开的,某种程度上有类似,就一起看,个人还是偏向这本书,郭敬明的书幽默,引人发笑,那是浅层的,而戴维·洛奇的幽默感是骨子里的,例如莫里斯前妻和绑匪的较量那一段很幽默,也没有落下要讽刺的内容,同样是俗,前者描写的酒后乱性朋友翻脸未曾太过过家家。后者的则暧昧微妙,有种很细腻的情色尴尬感。

  打算在近期内再读一遍小世界,再好好理清下里面的支流线索和抄下欣赏的词句。

  《小世界》读后感(四):读书人人性阴暗面的最佳描摹!

  早在十多年前就在图书馆借阅过此书,一读这本名为《小世界》,又被中国的书商赞誉为西方的《围城》 的小说,立即被作者的情节的构思,文笔的戏谑吸引住了。2011年4月趁中国图书网此书售价仅仅9.8元时买下此小说,一了夙愿!

  作者戴维·洛奇在英国大名鼎鼎,被称为“学院派小说”代表,他于1965年出版的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被书评界誉为以“融乔伊斯和卡夫卡于一体的乖谬叙述”,“消解性欲同道德禁忌的荒诞文学戏仿”,是其诙谐喜剧学院小说成名作。

  作者1975年出版的《换位》则是其校园三部曲“卢密奇学院三部曲”的第一部,集中塑造了两个不同国家大学的教师参与了一项校际交流项目,并由此体验了对方在大西洋一边的生活:政治、生活方式、学生、同事,最后甚至交换了妻子,弄得不得收场——显然这里面充满了日后《小世界》所描写的情景;第二部就是这本《小世界》;《作者,作者》就是第3部!

  《小世界》于1984年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的提名,其在书评界与书肆上面双重好评,使得作者名满天下。此小说对英国及其英国以外的西方国家的大学教师在学校与校外的行为举止,或戏虐或乖张的刻画描写,将人性阴暗面在所谓知识分子身上的表现,予以了淋漓尽致的再现!根据此书在1988年改编电视连续剧,也自然收视斐然。其后由洛奇本人担任编剧的《好工作》电视剧,也获得1989年英国皇家电视学会最佳电视连续剧奖。

  这是本喜欢西方文学的人,必须阅读的好小说!!

  《小世界》读后感(五):不仅喜欢你的故事,还喜欢你的讽刺

  花了一天时间,算是几口气吧,读完了戴维.洛奇的《Small Word》。最过瘾的当然是戴维对语言学的暗嘲热讽啦!简直想穿越大西洋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哎哟,戴维大叔,语言学发展到的乏味的程度,人类已经无法阻止了。”好吧,为了避免又走入偏激的小巷子,还是认真的写点靠谱的读后感吧!

  不仅喜欢你的故事,还喜欢你的讽刺

  这是一部33万字的小说,看完之后我能对上号的人名只有“珀斯”和“安杰丽卡”,其他的人名实在是不好记,虽然我在看的时候还试图努力记来着。看外国小说,这点最让人无法忍受,外国的人名翻译成汉语之后,完全成为了毫无意义的汉字,使整个阅读过程像是在石子路上开车,磕得慌。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没有多吸引人,或者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也算不上。说的是英国高校文学院教授之间的事,故事由在全世界不断召开的研讨会来发展情节。其中我唯一记住名字的珀斯是贯穿其中的一个年轻的讲师,他在一个文学研讨会上遇到了喜欢的女人“安杰丽卡”,然后满世界的去追逐她,但是谜底却是这位安杰丽卡原来喜欢的是一个和珀斯同名的人,珀斯失落之余发现他又爱上了机场的乘务员,但是这位乘务员小姐刚刚辞了工作,搭上了一辆可能去往世界各地的飞机。然后,可怜的珀斯只能再次焦虑的踏上寻爱之旅。于是,我记住了这个研究“艾特略对莎士比亚的影响”的一直在满世界坐飞机的凭着一厢情愿追着心爱女生的英文老师。呵呵,这个故事很简单,算不上忧伤,甚至跟爱情都有点小距离,但是荒唐中吊着你的心,就是前后脚的事,怎么就是没遇上呢?可能越是没追上越是想要追上去看个究竟吧。

  其他人的故事也同样“悬”的很,一个五十多岁的教授,在空难中幸存下来,在同事的家中用着早餐,但是却对同事的妻子突然有了性冲动,并且在同事离开迅速和那位妻子发生了关系,而这位妻子全程积极配合,并且相当享受。天呐,他们可是第一次见面。这么不可思议的情节,现实生活绝不可能发生嘛!但是,当你看到戴维描写的这位妻子的紫色的晨衣,房间的光线,甚至梳妆台上的镜子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哦,可能这位妻子在丈夫那里得不到真爱呢?呵呵,果然不出我所料。

  整个小说人物都可以归类为文学院老师,而且主要是英文文学,也有少数计算语言学和实验语言学的倒胃口的家伙。当然,很明显的,在戴维笔下这些人都没得到什么好评,他们无聊的开着各种研讨会,想各种稀奇古怪的论文题目,从各种角度来研究老话题,有点虚伪,势力,客套,沽名钓誉,还有不少怪癖。例如,住在又矮又小的房子里的东京翻译家,他在给作者写信之前先看看作者的照片,以此拉近心理距离。两个作家在做爱之前彼此一致的达成协议,绝不将此事写进小说或者剧本,然后才放心的开始。还有个作家,当不怀好意的计算语言学家统计出他最喜欢用的词是“油脂”,最喜欢用的女主人公的名字来自《圣经》中以“R”开头的女性名时,他之后竟然再也无法写作。啊,计算语言学家还是不要和文学家碰面比较好。也许因为还深在大学的缘故,不巧的是还在文学院泡了多年,所以,读到小说,看到略显滑稽的所谓的高校文学教授,觉得亲切又好笑,虽然小说一九八几年就写完了,但是国内高校目前不就是这么个情况吗?我自认为这绝对是略显讽刺的调调。

  mall Word

  说实话,这个小说的名字起的相当的非主流,像是青春文学杂志的名字。不过,看完小说,你会觉得起的还挺能表达思想内容的。这个小说中所有主人公的工作都是高校文学院教师,发生的地点都是全世界各地的名校所在的城市,纽约,伦敦,夏威夷,东京,安卡拉等等,他们不在一所学校任教,但是却因为同在学术界而知道彼此,更有开不完的研讨会把这些四面八方的人联系到了一起。之所以叫做小世界可能就是几个主要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其实在最后一章都或多或少让人发出,“哦,原来你也认识ta呀”“哦,原来你们是这个关系啊”这样的感叹,戴维想表达的就是同在一个圈,多少有点联系。这有点哲学的味道,世界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但是呢,说实话,看着有点累人,故事自然地有点牵强,好像为了看起来很缜密而有意在设计情节。

  当然,这些是后话。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想戴维笔下的和周遭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真是个Small Word,生活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偏远的校区,没有什么可以声张的兴趣爱好,生活单一的只能学习,认识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多是自己的“圈”内人,话题和行为模式相似。内向又拘谨,难以体验他人世界的千姿百态。哎哟,好惨,打住打住。

  《小世界》读后感(六):英式叙述

  最早接触英国小说,是小学五年级,《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时候。我至今记得班主任问我借了第一到四部,吃惊地发现夹在书里的纸条密密麻麻记了各种咒语。在她办公室,我保证再也不研究它到如此痴迷地步。

  今年H•P系列电影完美落幕,我也长大了,不再记得那些咒语是怎么回事,想来我痴迷的应是英式叙述,传统的、独具一格的讲故事的手段。儿童时期不该错过J•K•罗琳,少年时期不该错过阿加莎、柯南道尔,青春期不该错过勃朗特、简•奥斯汀……我永远不能错过那种英国式的优雅大方,是等一杯红茶渐渐冷却的从容感,是小说无可挑剔的叙述语言,从历代才华横溢的英人笔下传达给世界,风趣、精确、正点。英语最大的贡献就是繁复而有序的时空,我一直觉得大本钟就是它的象征:对时间的敏锐参悟。

  作为掌握最为纯熟的外语,英语作品的译本也在林林总总的译本中走得最远,因而我们对英国作家作品的整体把握也就最贴切。正如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比较各个时期的英诗的特点,而对于法语、西班牙语诗等就不那么熟稔。因此在读英语作品的时候我常感激译界的努力,最忠实同时也最灵活和富有生机的作品就在我手里,多少年前又是什么状况?

  读完戴维•洛奇的《小世界》,很快找来了他的另一部杰作《好工作》。吸引我的是这位典型的英式语言大师集学者风度与戏谑风格于一身的独特。两部作品的人物和情节都有交叉,讲述了英国学术界的种种,荒谬的人和事、荒谬的社会和似是而非的价值,充满黑色幽默的喜剧风格,有冷眼旁观的讽刺与无奈,也有爱情的生机和希望。《小世界》展现了学术界虚伪、自私甚至肮脏的内幕,《好工作》则道出了工业和商界对文学的冲击和良知的毁灭、人性的扭曲。这么说戴维•洛奇就是极具批判意识的,或许吧,我向来畏惧批判意识的作品,那种等待戈多式的绝望直逼人心。而仅仅是被他语言的磅礴和细腻吸引着,阅读戴维洛奇的过程是愉快的,英式的叙述再次将我引入胜境。他的人物轮番上场,每一个都是那样真实可触,带着各自的愿望和诡计、骄傲和需要,在作者精心编织的情节的网中穿插行进,卸下学者的假面,变成普普通通的抑或单纯抑或邪恶的人。我几乎期待着下一幕将出现何人,会发生什么,我的目光追踪他们的活动,在盼望的地方再次与他们相遇。质感真实的人物、地点、一个沙发或是窗帘、一个雨天,那样近距离、悄无声息,这是一种英式的作者-读者模式,是亲密的神交,也许这世界真的很小,我的思绪顷刻间就随他的笔触到达无穷无尽。

  作品和人的联系是说不清的。好比我在《卡夫卡全集》扉页看到卡夫卡照片的时候,他冷澈的眼神攫住我的心灵,我顿时感到这个孩子般羞涩的人却有颠覆世界的能力。我看封面戴维•洛奇的照片,微笑的不屑一顾的戏谑眼神,亦庄亦谐,仿佛了悟,仿佛厌倦,仿佛投入,仿佛真诚。嘴角上扬的幽默感,是低调、客观而富于热情的态度。在英国他也被叫做“才子”的吧,驾驭文字于股掌之间、出入世俗、嬉笑怒骂的传奇人物。而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渊博学识和对各个时期的艺术、科技的熟知也叫人惊叹。作家唯有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中积累人生,别无他法。作家一词“author”的拉丁词根“aut”就是增加的意思。书中大量使用俚语这种极具人性本能的语言,作者要告诉我们道貌岸然的学者其实有羞于启齿的秘密,高屋建瓴的学术界其实跟平实的人们无异,孜孜不倦与象牙塔和故纸堆中的教授和专家们,不过是一群口是心非、故弄玄虚的伪君子,把真实煞费苦心地隐藏,活得压力重重。不关注人性的本质,而固执于枯燥理论,这不是真正的人文;为了名利奔波而失却了温暖和感情,这不是真正的人生。危机感和责任感充斥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在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代社会里,文学的救赎之路究竟在哪儿?我隐约还感到戴维•洛奇是个无神论者,在他笔下看不到宗教的影子,只有真实的生活和想法,粗鄙或是高雅,荒诞抑或美妙。他敏锐地指出人心态和作为才能产生改变,不论是使世界变得更为高尚、文明,还是更为丑陋。

  《小世界》读后感(七):寻找圣杯的脱衣舞之旅

  戴维洛奇是我最早爱上的小说家之一,另一个自然是艾柯,他们的学院派风格可能直接导致了我如今的读书道路,离最早接触这本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近四年,那时我还像书中的主人公珀斯一样,会傻傻的问:

  quot;结构主义究竟是什么?"

  安杰莉卡大笑起来.

  quot;别,我是认真的,"珀斯说,"结构主义是什么?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艾柯常常在书中更加刻意的加入学院派的东西,就像在<玫瑰之名>中用浩瀚的中世纪文学,历史,神学和哲学内容引得一片关于"玫瑰到底是什么?"的符号学和诠释学讨论,戴维洛奇反倒显得略微内敛,本书中更是如珀斯一样红着脸笨笨的追求爱情.虽然在<换位>中他似乎有意要炫技一番,然而大多数时候,你会被他--一个学者流露而出--的感情所打动,这是艾柯和张大春的小说很少偏重的.

  quot;忽忽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小说内的飞机声)

  lt;小世界>讲了一大群文艺学学者,他们拎着衣服和论文打印稿,穿梭在世界各地,开着数不尽的研讨会,他自嘲的勾勒了他们怎样申请着公费,饮酒,住高级酒店,旅游,听无聊的报告,婚外情,努力让自己出名,甚至为了一个职位而逼得快发疯.

  这样一幅学者群像构成了本书的主架和中间部分,开会如同朝圣,地球村成了一所环球大学,在这里,充满着心烦意乱和腻乏,不断切换的时空和人物编织成了本书不断的"离题"和"游移".

  民间故事叙事学告诉我们,故事常常起因于意识到自己的"缺失"从而展开寻找,弗莱说传奇故事中"上升的追寻"包括两种形式:"升华的历险探求"和"性的追寻",本书的故事就真正开始于安杰莉卡的出场:

  quot;她将酒杯举到唇边,嘴唇鲜红湿润,下唇显得有一点肿,好像被蛰过.她喝了口酒,珀斯看到她吞咽时喉头的肌肉在皮肤下滑动."神圣的上帝啊!",珀斯低声说道,他又在引述了,这一次引自<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珀斯,一位艾略特专家,就此开始了自己寻找圣杯的旅程.<荒原>借助了寻找圣杯的传奇故事,而安杰莉卡又是倾心浪漫传奇的学者,圣杯在民俗学中又象征着女性的生殖器,正如小说中说的:

  quot;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圣杯."

  整部书的核心情节就呼之欲出:<小世界>--艾略特&珀斯--圣杯&安杰莉卡(Grail&girl)

  正如浪漫传奇中的无尽冒险,书中又加入了另一层叙事逻辑:脱衣舞.

  借助莫里斯扎普的报告和罗兰巴特的灵感,文本被比喻成了脱衣舞,诠释即一层层脱掉衣物,而"每一次解码就是另一次编码",文本挑逗着读者,正如舞女挑逗着观众,给观众以最终完全暴露的期待,却又加以无限的拖延,在这之中获得无休止的愉快.

  安杰莉卡的爱情就伴随着文本的脱衣舞展开,她不断的消失(解码)并时不时留下线索(又一次编码),引得痴情的珀斯在世界各地寻找圣杯,饱受着希望和失望的煎熬.一开始的接触似乎就注定了珀斯的失败,这美丽的姑娘早已超出了珀斯的把握能力,就像不能找到文本最真实本质的意图,珀斯最终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脱衣舞娘给予的愉快,而非爱情.

  安杰莉卡就像是柏拉图<会饮>中借助泡赛尼阿斯讲述的"两个阿佛洛狄忒"(双面维纳斯),一位"属民的",大众沉湎于她的身体,一位"属天的",属于更高的理性,所谓柏拉图之爱.安杰莉卡和自己的双胞胎姐妹丽丽正好分属两位.在书的最后,安杰莉卡早已有了门当户对的归属,留下可怜的珀斯在一片空白之中感受到了另一位姑娘的爱情:谢丽尔.

  在听到珀斯说他如此狂热激动只为了寻找自己已经爱上的女人时,她"脸变得煞白",又"职业性地一笑",看着珀斯"撒腿就跑",一个悲伤的画面,隐忍而美好的叙述.

  最后一幕想必可以把许多人的记忆拉回到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结尾:

  quot;我拿着听筒扬起脸,飞快读环视电话亭四周。我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戴维洛奇这样写道:

  quot;珀斯慢慢离开了问讯台,站立在巨大的滚动式离港信息牌前,两只手插在口袋里,旅行包放在脚下.纽约.渥太华,约翰内斯堡,开罗,内罗毕,莫斯科,曼谷,威灵顿,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巴格达,加尔各答,悉尼...他对着信息牌的表面,就像对着电影屏幕,投射出自己记忆中的谢丽尔的面容和身影--齐肩的金黄色头发,走起路来抬高腿的样子,明亮的蓝眼睛里茫然神情--他不知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他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去寻找她."

  一个小世界,却遍寻不到一个人.

  作为现代小说家,戴维洛奇必然的采用了这种开放式结局,就如脱衣舞般情节的一样,珀斯从开头到结尾急切的寻找产生出巨大的期待和焦虑,面对这种读者体验,他把学者群像放在了中间部分,四处游移,放缓时间,挑逗读者,然后在突如其来的如同死亡一样的结尾,再次唤起这种期待和焦虑感,珀斯将继续的四处追寻,学者们继续四处奔波开会,这小小地球一刻不停的转动,生活也川流不息.

  作者巧妙的把结构主义,接受美学,民俗学,诗学和诠释学等文学理论简单的穿插点缀在其中,把夫妻感情的厌倦和"陌生化",丈夫被绑架和女权主义小说家的前妻相互连接,完成了一部关于知识和情欲,反讽和真诚,理论和生活故事.

  quot;忽忽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

  我如何,当那女郎伫立那厢

  能将注意力集中在

  乔叟或德莱顿

  或结构主义诗学之上?

  《小世界》读后感(八):庸人自扰的世界

  又迷上了大卫洛奇的小说,我接连看了他的卢密奇三部曲。当然看的最认真的,也是他久负盛名的《小世界》。对于大卫洛奇,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他首先是作为批评家为人所知的。他的《小说的艺术》是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部小说批评理论著作之一闻名于世。

  而《小世界》应该算是他的代表作。作为学者小说,他也写了校园内知识分子种种风貌。我觉得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西方的儒林外史。难怪,一些汉学家和国内的哪些学者总是很喜欢把《小世界》和《围城》放在一块作比较。

  《小世界》的书名来自于歌德的《浮士德》中魔鬼带浮士德离开书斋时告诉他“咱们先看小世界,后看大世界”,就像浮士德先在“小世界”的欲海里沉浮,洛奇笔下的学者们也在学术的小圈子里追逐着爱情与韵事。但我不妨说,这是一个庸人自扰的世界。

  在小世界里的人们似乎总是有点典型化,代表着某种态度,代表某一类的人们。主要人物有四个:伯斯,天真浪漫的穷书生,安吉里卡,时髦新潮的女才子;扎普教授,新潮的批评家;史沃娄教授,老式的学究。

  对于里面的扎普教授和史沃娄教授,我并不想多谈。毕竟作为一个这个世界之外的人们,我并不清楚与了解。

  反而,我对天真如庄稼汉的伯斯充满了兴趣。在这个小世界里,伯斯似乎是个不合时宜的人物。可能的确来自封闭的苏格兰,他显得极为落伍。别的学者们都在追求风流韵事,他却抱着柏拉图式纯情的幻想。当社会主潮转向性解放时,他却纠结天主教的灵与肉的问题。

  在学术上,他的确显得落伍。作为一个刚刚从事大学教职的书生,他不是急着追赶时髦的话语,反倒津津乐道于纯诗的写作与批评。另一方,他并非没有现代意识。在书中,他和某位教授赌气时,说自己的论文是《艾略特对莎士比亚的影响》。这就颇具有现代的接受美学的味道。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伯斯的。

  而他所追求的爱人安杰丽卡,则偏偏是一位漂亮时髦,紧追时代潮流的现代女学究。当书中临近结尾时,安吉里卡用自己身体上的女性姿态,对女性主义理论及其他新潮的文论作了女性话语的解读,我丝毫没有任何欣喜。感觉这位漂亮的女士在做着令人恶心的游戏。难道这就是变了味道的女权主义?

  刚开始我随着作者的笔触,的确感到了一种狂欢的喜悦。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嘲讽里,上演了学术世界一幕又一幕的恶俗场面。但随着阅读,我感到愈发的沉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象牙塔世界。 学术界是否真的肮脏如此?

  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一种庸人自扰。毕竟《小世界》只是一个文本,或者只是作者的一个戏谑,当然也可能另有所指,但真正如何解读毕竟是读者自己的世界。

  联想起前段时间的电视剧《手机》里的费墨教授,倒是颇能代表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希望追名逐利,却有着知识分子固有的清高,于是就在进与退之间,徘徊不定。

  《小世界》读后感(九):读书笔记:《小世界》

  http://blog.farmostwood.net/519.html

  我在从香港飞往西安的飞机上第一次翻开了这本书。就在登上飞机的前一周,我刚在香港做完了两个学术报告,这一周还要在北京再做一个。再没有什么更合适的时机翻开这本小说了。

  它所描绘的世界和我身在期间的这一个有多大区别?它发生在八十年代,所以一切通信还在以平信而非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它描写的是文学批评界,所以所有那些研讨会的题目都对我不发生作用。它以英国作为全部小说的开端(以及主人公的国籍),而我完全不熟悉英国。除此之外呢?

  没了。我甚至可以自如地把大多数人物名称换成我身边的科学家的名字,不会有什么不妥。

  我读小说的时候一直在脑海里设想,一个学术界之外的读者对这部小说的感受和一个学术界内部的读者相比,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或许会觉得它起到了某种祛魅的作用,掀开了学术界的神圣外衣,把道貌岸然下的真实摊开在阳光下面,诸如此类。而作为一个每日在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中打滚的读者,我只觉得「学术界」在这里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其上发生的故事或许是有趣的,但是平台本身所带来的更多的是令人欣悦的亲切感。论文发表前夕的拖延症,写到一半无论如何接不下去的句子(「撑杆跳」的比喻真是绝妙),学术会议所伴随的社交和旅行,灵感的不期而遇和消逝,对学术职位的追逐和嫉妒……谁能不会心一笑呢?

  (如果是我来写这部小说,我或许还会加上这样一些噱头:导师对年轻研究生的压榨,年轻人对巨头的毕恭毕敬和背后的不屑一顾,巨头之间因为合作研究而产生的斗争和倾轧,以及学生身处其间的困窘。由于对理工科的合作科研体制不熟悉,洛奇错过了多少生动的素材啊。)

  但是我最喜欢的一章──第二部的第一章──和学术并不直接相关,它是个小说叙事技巧的呈示段落,在第一部冗长阴郁的叙述之后,忽然把读者带进了一段激流勇进的旅程。昆士兰-新罕布什尔-芝加哥-柏林-巴黎-牛津-安卡拉-东京-伦敦,在互联网时代,这幅四海一家的场面已经显得司空见惯,但是考虑到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这一串华丽的场景跳跃便显得格外夺人耳目。

  「真是个小世界」,作者借主人公之口在东京说道。

  这世界之小在今天似乎更为醒目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以学术的名义从欧洲飞到亚洲,从明尼苏达飞到香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多半也是如此。每次我走在塞纳河畔或者坐在哈佛广场上,都会忍不住想,几乎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曾经在某个时刻和我身处差不多的位置,翻着差不多的论文看着差不多的风景,这是多么奇特的一件事啊。

  这样的生活当然并不讨厌,至少书中的每个人物似乎都乐在其中。归根结底,这就是这一行的生活方式,而它总比别的许多生活方式要惬意得多。它确实有的时候显得荒诞、滑稽、自恋、装腔作势和蝇营狗苟。但是这世界上又有哪一行不荒诞、滑稽、自恋、装腔作势和蝇营狗苟呢?

  但是这部小说并未回答的问题是,当一个人在这大步向前的旅程的间隙里,像一个忽然出戏的演员一般对周遭的一切陷入茫然的时候,他该如何拯救自己的热情。当然,这问题其实和学术界一点关系也没有。

  《小世界》读后感(十):《小世界》里的学术生涯

  今天看了戴维·洛奇的《小世界》,非常有意思。

  故事里,不同的学者穿梭于世界各地,参加各式各样的学术会议,表面上是进行学术交流,实则是逃离自己的日常生活,渴望去邂逅一段激情或是别的什么东西。

  其中有年轻的刚入道的学者,也有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满现状,拥有权力的人渴望获得更多的权力,学术界亦是如此。当然对于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卒来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更多的是在积累人脉,在圈内混个「脸熟」——不管你去地球上哪个角落参会,与会者总是你那个圈子里的人,书名叫做《小世界》,大抵也是由来于此。

  在这样的同行交流中,由于天时地利人和(会议的地点通常是在风景宜人的地方,而且附带的旅游住宿交通费用一切全免),平时由于紧张的学术工作而压抑的情欲就会集中爆发——以表明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怪胎。由于大多数人的婚姻生活都不甚乐观,所以在这短暂的惬意时刻,学者们也就放下平日的一贯严肃,不拘小节起来,甚至在酒精和你情我愿的催动下,风流韵事就不可避免了。这其中,大多数是虚情假意的逢场作戏,大家各回各家后便心照不宣地忘记彼此曾有过的短暂亲密,不过也有少数的偶然,就像那个英国小城的教授一样,当他偶然遇到以为已经死于空难的昔日和他有过一夜缠绵的女人时,他已经衰朽的生活便骤然复活了。

  当然还有那个可怜的诗人,一朝得见佳人的芳容,便天涯海角地追逐下去,她马不停蹄地赶赴一个接一个研讨会,他也总是紧紧追在后面,不断地奔波于各个城市的航空港,从一个大洲到另一个大洲,这是新世纪版本的寻找圣杯的故事。当然,他总是晚到一步,次数多了,同行们或许会奇怪,为何这个小伙子每次开会都是在结束时刻才赶到?

  故事的结局,很有点无奈,小伙子苦苦追寻的,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好在作者好心地给了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昔日的仇敌握手言和(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失散多年的亲情重又找到,就连行将就木的人也奇迹般的找到了新的人生动力。

  这个故事线索极多,人物庞杂,场景在全世界跳跃,情节常常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对白也是恰到好处地充满机锋,不愧是戴维·洛奇的代表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