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10篇

  《深度学习艺术》是一本由采铜著作,知乎周刊出版的94图书,本书定价:电子书,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一):一点体验

  采铜老师这本书讲了四种学习方法,提问,解码,操练,融合,这四种学习方法并非互相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例如凡事都是以提问开始,当你看到某一个现象时候想要解释和回答这个现象的因果,这就是提问,当你想要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你要做的也是提问,比如你先要问题自己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属于哪个领域,要用到什么知识,什么工具,怎样完成,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哪些知识储备,怎样收集和积累这些知识储备,最后能做成什么样子。这些都是需要自己给自己提问的,然后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就开始需要学会真正理解书本的知识,也就解码书上的知识,并加工编码成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编码和融合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要想到怎么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这就需要不断的执行做和操练,不断的论证,修正之前自己的从书本上获取的二手经验认知,从实践中把吸收的二手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想法。说了这么多好像让我回到了当初上马哲课的时候学认识论上的体验,理论要到实践中去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螺旋式上升,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二):对于学习,你与高手的差距在哪里?

  导语

  越读、思考行动,我是布蚁,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采铜的《深度学习的艺术》。

  有的人买了很多书、订阅的N多的公众号或者网课,学习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却依旧提高甚微。有的人玩的很HIGH,学习效果却出奇的好。你是不是在想:这些高手是怎么学习的?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采铜老师深入了解一下,对于学习,我们与高手的差距在哪里吧。

  您若喜欢本篇文章请别忘了点“喜欢”哦,也欢迎您将本文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什么是深度学习?

  既然本书取名《深度学习的艺术》,什么什么是「深度学习」?作者在序言中解释:所谓「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东西不只看它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往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本书是作者从古今中外的先贤的智慧中萃取养分,又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就「深度学习」这一命题做一较为系统的阐述。书中四个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分别展示了「深度学习」的一个侧面,既相对独立又深度互联,综合起来可成一相对完整的体系。

  那是不是对所有可学的材料都应该深度学习?答案是否定的。作者强调学习时,应根据学习的对象"因地制宜",这样才不失为「深度学习的艺术」中「艺术」的本义。

  普通学习者与高手的差距在哪里?

  你是如何学习的? 读书不求甚解,如蜻蜓点水?订阅的N多的公众号或者网课,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不停的刷手机和记笔记,把重要内容塞进电脑或者笔记类工具?亦或是遵循如下过程:

  1)订立学习计划

  2)实施学习;

  3)回顾和整理。

  作者把这种学习过程称为「非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作者所推崇的深度学习的第一步:提问。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三):学习学习

  四步: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提问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习,主动去构建知识框架。

  对新的学习内容,常问4个:已有什么基础;可以直接学到什么;简单探索可以再得到什么;有什么值得长期深入探索

  解码

  看待学习材料三种角度:说了什么;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评价:怎么做到的

  解码的过程就是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相连接、结合,完善已有知识体系

  做深度方向的延展

  操练

  做中学,提取、使用知识可加固知识的理解

  反复,刻意练习

  把知识当作技能来操练,写作、游戏设计式操练

  融合

  不同知识点间创造关联,避免做铁锤人

  3类:迁移(A->B B->A);印证(A=B);互补(A&B)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四):学习方法误区杂谈:读 深度学习的艺术

  【题记】

  读采铜老师《深度学习的艺术》,多处醍醐灌顶,故写一文来梳理思考。自己学庸一枚,努力程度不差,但学习成果寥寥,想必源于学习能力略渣。为求提高学习能力,阅读时为自己设一问题:“对照学习高手们,自己学习方法存在哪些误区?”读毕此书,已能回答,一言蔽之,乃“现有学习方式过于被动、怠惰、割离、浅表”也,具体分析如下。

  【被动接收,而不主动建构】

  被动接收别人现成知识的传递,忽视用自己的心智、观念困惑成为求知的原动力,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老是被动接收别人现成知识的传递,那是收破烂的——收到一堆废铜烂铁。而百炼才能成钢呐。

  一个应对方法是“设计问题来引导自己的学习”。问题引导的主动学习至少有两方面优点:(1)产生焦虑渴望,推动求知解惑;(2)使自己成为学习材料的主人,做自己知识的建构者而非别人知识的搬运工。

  【平均用力,深浅不分】

  有多少时候,我们匀速地把一本书从头看到了尾?一样速度,一样的节奏。但书中的每一页甚至每一段对自己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

  这时候就显示出能自主提问题、平时有思考有困惑的好处了——脑子里有问题意识的人,读到相关的文字时会极度敏感,那种感觉,就仿佛是“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在说给你听”。

  但是,自己不仅大多数时候没有提出问题来引导自己,即使偶尔提出问题,也没有区分出该问题的深浅层次

  浅层次的可以通过简单探索即予回答,未必需要用到“深度学习”的心法,只有那些有深度、有长期探索价值、或者非常困扰我们的问题才需要。

  【学习方法低效、扁平】

  自己的学习方式扁平化,一般只注重阅读相关领域的书面材料,却很少做到:

  1 从其他领域发掘出与本领域深度关联的知识;

  2 带着问题与人讨论交谈;

  3 通过实践或模拟实践来检验和修正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

  4 系统性地反思个人经验(偶尔反思,也只以日志这种松散的方式,而没有以主题作为引导和梳理)。

  另外,很不幸的是,自己平时采用的学习方法,也恰恰是被多位心理学家评级为“低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划线标记重点”、“写摘要”、“再次阅读”。

  那些高级的学习方法,比如"自我解释”(即对学习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行自我阐述)、“详尽追问”(对事实和知识的深层原因进行追问)、“分散练习”(在一个较长时段内,较长间隔地多次练习)等招数,咱都木有听过啊,更谈不上实践了。

  【知识静态、死寂、沉睡不起】

  一个特别常见的问题是,自己仅仅把知识当成静态的,静静躺在书本或浅层记忆里的东西,而极少去假想、寻找、甚至创造场景去把那些知识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可运用、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即采铜老师说的“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

  易言之,仅仅在用“存储信息”的方式来学习,而没有通过“多次调用”信息的方法来学习。而事实上,能够随时调用才是关键,才是“掌握”了知识的标志。

  值得推荐的方法论是:

  写作式操练(写作需要去分析、观察和调用知识之间的深层结构和关联,因而避免停留在浅层的知识学习)

  教学式操练(要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必定需要融会贯通,仅靠浅层的学习是无法达到这一程度)

  设计式操作(即通过设计某种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其好处在于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大脑硬盘信息堆砌,但CPU不升级】

  总结起来,自己比较缺乏解析新信息的稳固且有效思维系统(CPU),更不用说使这个更新和升级这个思维系统。

  也可以说,学习过程大多数只停留在积累信息的层面,而没有将信息深度解码,并用来形成、修正、拓展、更新自己的思维系统。

  不断往自己的硬盘里存东西,却不升级自己的CPU!

  那如何巩固和升级自己的CPU?

  要形成熟练且可更新的思维系统去挖掘、解码信息,并注意回过头来用这些深度解码后的知识来更新、修正原有的思维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今天以后,下面两个思维模块可以组装进自己的CPU里了:

  (1)不仅关注材料“说了什么”(即材料提供的信息和内容),也要关注材料本身“是什么”(即透视出论据、结构、逻辑、表达手法)。

  当然这里也要注意,不要犯平均用力、深浅不分的老毛病哦,因为不是所有材料都需要这样来解读的。

  (2)不仅关注结论,也得出结论的过程(如关注使用了什么论证材料,运用了什么推理过程);既做归纳,更要思考延展(所谓“延展”,就是思考文中某句话在另外场景中是否适用,以期探索出可以反复适用的知识或模式)。

  【树形知识结构的奴隶

  过度受限于学习材料提供给我们的现成的树形知识结构(其特点是每一片叶子都分散而独立,只和其上一级的枝桠相连),而很少分析和调用不同枝桠上叶子之间的关联。

  用实例解释,往小了说,是既没有意识也没有动力去思考不同章节下可能具有的前后贯联的关系;往大了说,是死守自己的领域,从不尝试突破知识分科间的壁垒。

  有两种策略可以用来改进:第一种策略是,“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

  某个思维模型主导的视角下,看到的只是一片拼图,而把多种思维模型所见的拼图组合起来,更能反映真实的全貌。这个是查理芒格特别擅长和提倡的学习方法。

  第二种策略是采铜总结的“迁移”(尝试把A领域的原理适用到B领域,并分析其可行性)、“印证”(在不同领域中发现了同一原理的应用,并相互印证)和“互补”(从不同角来研究某个议题,再将各个角度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形成对该议题的综合、深入的理解)。

  【结语】

  最令人细思恐极的事,莫过“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现在,总算知道一点自己以前惯用的种种的学习方法有多被动、怠惰、割离、浅表了。不那么恐慌了。

  然后呢?

  然后就知耻而后勇了呀。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五):如何成体系地学习?!

  本书是笔者关于深度学习的观点,将学习的过程分为:提问、解码、操练和融合四个部分。

  首先,在接触新知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对该内容已有的只是储备如何,通过这个内容能获得什么补充,或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新。为了在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还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学习,当然,可能还有什么部分是短期内无法触及的。

  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要慢慢看清这些内容要表达的是什么,以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客观审视和评判。此外,还要剖析笔者是如何验证,如何得出观点的,整个的文章脉络和表现手法如何运用。

  有了一番剖析之后,基本便对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这是就可以开始进行操练使用:写作表达是梳理自己对于学到的内容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表达教授更加深了自己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此外,通过游戏化训练的方式,也能进行很好的练习;而设计性操练对于许多创造性的学习更有非凡的作用,如编程、设计等。

  为了让新知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组合强化,我们在操练的同时,还要将新知与已有的知识架构进行融合。找出看似不同领域的内容的共同点,比照归纳,归类/补充。或者让已有的知识和新知相互验证,从而对其进行强化,关联。

  反观以前的学习方式,真如笔者所言:制定学习计划,盲目输入。

  而这样的方式根本不成系统,知识将没有相互关联,所以在脑海中处于孤立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经常看完就忘的原因。

  而且这将无法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了。

  以前也看过许多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过程要重视输出,这是对笔者观点的支持,而其他的内容也是对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补充。

  为此,以后的学习过程要更重视带着问题进行探索,进行深入剖析,并进行写作性输出。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前言:

  我先是从鼹鼠的土豆(豆瓣)推荐书单那里看到了《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又在微信读书APP里看到了同是知乎采铜写就的《深度学习的艺术(知乎盐系列)》,作为《精进》一书的阅读准备,就此开读,却没想到,这本短小(APP中共131页手机页面)的书却引发了我泉涌般的思考,如同脑洞大开一般给我如此多的启发。

  正文:

  根据采铜所言,所谓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东西不只看他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王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书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而这阅读惰性,无论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懒”,还是原始人基因中的趋利避害(显然,深度阅读需要的深入思考也许意味着痛苦),都将导致了阅读中的囫囵吞枣,当然某些类型的书籍正适合一目十行(详见《如何阅读一本书》),但如果对待任何书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那么难免会陷入“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讲什么的?”“呃……”这种窘境。总有一些书籍(或其他学习材料),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认真对待。

  而有些时候,为了体现认真,过犹不及的,阅读又成了咬文嚼字,我们不停地在笔记上摘抄作者的每一句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到最后得到了写得满满的笔记本,却忘了书中的前因后果,成了这本书(或其他学习资料)的搬运工。作者同样认为是不可取的,符合深度学习的方法应该是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折旧需要阅读时的联想和思考,书中的内容不再是一行行的孤句,而是在整本书的池子中,被读者在读的时候匹配到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库里。

  正如我最近读的另一本书《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讲到的,要产生有价值的工作,首先要确定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也就是确定需要解决的议题是什么,这也正是《深度学习的艺术》中提出的观点,要想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必须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无论是“如何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是“如何在6个月内学会一门外语”,或者“如何在2个月内减掉6公斤”,都需要提前明确一个问题/议题,从问题出发确定我们的学习路径。

  为了追求问题的答案,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更合理的模式是建构主义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新学习的知识将成为旧知识体系中新的组成部分,它们拓宽了现有的认知边界。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固定存储量的硬盘,它更像是一个可以持续编织的网,随着渐进的学习过程,在网上增加新内容或者在网的边界接着编出一块新的。

  在作者看来,所学信息的掌握程度体现在两点,第一是否对学习内容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不同的学习者的解读角度也会不同,只有通过解读并表达,所学习的内容才不会成为过眼云烟,而成为了我们的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构成点;第二是能否调用所学到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只有可以应用的知识才是掌握了的知识,正如只有我们能表达出来的英语才是掌握了的英语,而不在于背过多少单词或者新概念教材。只有实现了这两点,才能实现深度学习,实现知识体系边界的拓展。

  而为了实现以上这两点,就必须认识到反复练习的价值,进行长时间的刻意练习(一万小时理论中的重点并不是一万小时,而是刻意练习)。无论是知识分解后的表达,还是知识掌握后的实践,都需要反复练习输出。反复练习将使某些认知活动自动化,从而为其他深度思考腾出宝贵空间,就像是在英语对话中的脱口而出,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面对高速来球的瞬息应对。

  2013年,一份针对400余份学习方法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的元分析研究(元分析指的是对某一领域内分析成果的分析)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有效性最高的,最明显的例子是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效率最低的方法,这只是一种记忆,但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蹦的,而是短语或者句子,那根据实际交流的需要,直接学习短语和句子,并在虚拟或现实情境中反复的、刻意的练习才是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作者由此提出一个重要的理念:要把知识当做一种技能来学习。将任何领域的知识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思考知识和自己的生活与思想的关联。把知识当做一种游戏来操练,提高学习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型,并摆脱现实规则的制约。由于现代各学科的细分,很多人仅掌握了自己所学细分学科的部分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完全不了解,这样一来,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受到种种的限制。正如夏洛克•福尔摩斯因为掌握了各种领域的精细知识(包括拥有一大批在他没有掌握的知识领域的智囊团)才能够对犯罪现场的任何细节都能做出准确的推理,而巴菲特的好伙伴查理也是因为掌握了除了金融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够在广义的思想环境里做出对财富管理的更好的判断。

  因此,学习高手应有意识的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最大程度的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在有需要的时候实现跨学科的知识迁移。当然这种领域拓展也应该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输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背后寻找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正如《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说的那样,采用新结构理解所见所闻的四种类型包括1)找到共通点;2)找到相关性;3)找到群组;4)找到规则。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思考,寻找旧知识和新知识可能存在的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才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结束语:

  欲罢不能地读完了这本小书,我忍不住感慨,上了这么多年学,我仿佛仍然没有学会如何学习,但好消息是,只要不停止学习的尝试,每一天总会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七):深度学习的艺术

  1、这本书整体在讲什么

  怎么样学习更有效,怎么进行深度学习。

  2、作者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学习不是只看表面,而是去研究其深层次的问题。

  作者说了深度学习方面的四个重点,即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作者认为一个高段位学习者应该用这四个方法进行深度学习。

  关于提问:

  我们一般都是以非问题为导向的模式在学习,即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学习、整理笔记。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有用吗?

  从我自身来看,目前为止我确实是这样的学习模式,每周制定一个看书计划,每天按计划看完一本书,然后输出一份笔记,所谓读书笔记,就是摘抄作者的一些经典话语,根本没有吸收为自己的知识。看到这本书里说的这样,我突然觉得以前的学习都白学了,书都白看了,根本没用。我就是把时间浪费在“看书”这个过程,最后以“看过”为结尾,真正吸收变为己用的几乎为零。

  作者提出,以问题为导向,即带着问题去看书,比如说,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我为什么要在这个句子下面划线?做完思维导图后就是看完这本书了吗?

  我看书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开始主题阅读,我看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系统,比如说时间管理、比如说阅读方法。然后去想分享给别人,榜书没有时间看书的人学会这套理论。我的目的,是想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分享给大家。目的明确,看书时候就更多关注一些自己需要的书籍。但我看书太有功利性了。很快读完,以读完为目的,有时候看完做完笔记过两天全部忘记,根本没有深究。这就是我的问题。没有带着提问阅读,所以没有解决自己什么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作者建议可以经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这四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就拿这本书来说,

  1、我知道怎么学习,但我不知道怎么样深度学习。

  2、我知道了深度学习的概念,知道了深度学习需要结合提问、解码、操练、融合这四种方法进行。这四个方法是我从来没有实践过的,需要现在起加入到学习过程。

  3、我又找了相关类型书籍、学习的艺术、如何高效学习,这些都需要我去阅读,结合本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不仅是学习知识可以用这四个方法,生活中是否有很多事需要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比如说我做蛋糕,经常失败,这就要带着失败的原因去提问。对每个步骤进行解码,还需要多次制作,融合多个方法一起改进。

  关于解码

  解码就是去理解别人话语的深层次意思。

  我的解码能力就很弱,很多时候不知道别人到底想说什么,是因为自己的知识面太窄,不了接很多事物的相关性,所以别人说的问题自己想不到那么深层次。了解和知晓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自己的知识大多只停留在了解层面,没有深刻知晓,所以需要深度学习,增加知识和常识。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别人的意思。

  解码的方法:1、它说了什么?2、它是什么?3、它是怎么实现的?

  如何让掌握解码方法?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有去做延展;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对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本书。首先要去弄清楚它要表达什么意思,传递什么信息和知识,然后对它进行反思,已审视的目光对它进行评价,最后去研究它是怎么构成怎么实现的。

  对于解码方法,我们不能只关注结果吗,更多的是要反思这个结果是怎么得来的,就像现在看欢乐颂结局了,我们关注点不应该是在结局谁和谁在一起了,而是更多的应该思考,导致安迪、曲筱筱、樊胜美、、她们是这样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经过何种逻辑推动使结果在意料之外又合情合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读完一本书,不要用一句话就归纳完一本书讲了什么,我们可以对书中的某一句经典话语做延展,看这句话放在别的案例上是否仍然有理。很多时候我们主题阅读时只关注几本书中相似的地方,却很少对不同的地方进行关注,作者建议,我们更多的去比较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差别中找到富有启发的东西。

  关于操练。

  操练就是实践。

  很多时候看完一本书,觉得书中观点很好,可是看完还是没有实践,比如说记事本圆梦计划、番茄工作法这些工具书,看完之后最好立即实践,边学边做,慢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操练对于学习很有必要,即作者说的“做中学”。

  作者提出,操练的方法有:1、写作式操练;2、游戏式操练;3、设计式操练。

  写作式操练,就是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逻辑梳理、深层次分析。写作是一种更好地思考方式,也可以通过获得反馈找到不足进行提升。游戏式操练,就是类似于现金流游戏这样的游戏方式进行实践。设计式操练,三国杀的游戏设计就是设计者通过自己的知识设计出的一种游戏。

  关于融合

  融合效果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抓住一切机会,使其学习的知识得到关联,就像我现在在学做蛋糕、做面包,摄影也是一个爱好,并想发展为技能的爱好,所以我融合了摄影和烘焙,将自己做的食物拍摄出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同时发展两项技能。比如我学习了怎么阅读一本书,也学习了快速阅读,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阅读有效性。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

  个人认为这本书说出了我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我指明了方向。在这四个方面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尤其在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层次剖析问题、时间与学习相结合、各类知识融会贯通这几点上说的很有道理。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对我来说很有用。让我明白了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一件事情。如果想在某一领域专业性更强,就应该进行深度学习。通过提问、深层次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方式,抓住问题根本原因,学习不只是按计划阅读后做读书笔记,而是带着问题、深层次解码、边学边做、融会贯通。

  5、下一步计划

  因为打算对写作、阅读方面进行深度学习,所以涉及到逻辑、沟通、心智、思考等方面的内容也要关注。

  每次学习前都将作者提到的四个问题摆在眼前,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对作者提出的重要观点进行解码。如果是工具类书籍,要进行实践。进行主题阅读主题学习后两本书的内容要互相融合。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应该多读几次,彻底学会作者的思维方式。

  作者书中多次提到的《暗时间》,以前也阅读过,但根本没有进行深度学习,按作者的意思这是一本很好的书,重新阅读学习一遍。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八):如何深度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知乎的采铜老师,在自序中他说到这本书的前身是“如何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后来因为力有不逮而决定专注在“深度学习”这一课题。我认为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学习法则,后者则侧重深度。这也就构成了这本书的一个学习目标。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说些什么?在谈这门知识的哪些具体问题?

  这本书讲如何深度学习,也就是学东西不只是看它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往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对于这些知识,作者谈到了如何获取、也谈到了如何去使用,主要是提问、解码、操练以及融合这四个步骤。

  2. 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

  整本书看下来,因为需要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所以最重要的是:提出正确的问题。提问是思考分析的问题,解码是关注层次的问题,操练是如何使用的问题,融合是归纳演绎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读一本书,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去读,那,读完后逐渐遗忘想必是必然的过程。

  不过,采铜虽然讲了许多如何挖掘深层知识的技巧,却太过依赖读者的自主性,没有主动探索的动机,怕是后续的步骤都难以为继,不知道采铜对这方面是否有研究……

  3.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采铜针对深度学习,娓娓道来了提问、解码、操练以及融合等四步,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有所关联,是采铜认为的深度学习体系,也是全书的主干,如下:

  1) 提问,因为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

  作为对比,作者分析了非问题导向和问题导向学习之间的不同。在非问题导向中,“学习者扮演的只是“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只会关注知识传递的精确性和完整性,缺乏学习者自身思考的参与”。而问题导向则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充分调用已有知识去探索和接触新的知识,最终把这些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这些提问有点类似《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题阅读使用的分析结构, 是一种主动探索性的学习。因为目标明确,所以有稳定的动力,并会不断去探索。

  作者以他个人研究的一个问题举例,探索性学习会寻找更多可能构成答案的材料: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九):深度学习最好的一个注脚

  今天为了找一个例子费劲心思,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出处。

  读到这个例子时,当时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很多作家都觉得自己的作品是遇到的,而不是自己主动想出来的;为什么很多发明不是科学家主动发明出来的,而是无意中或者做梦时发现的。我把这个问题记在记事本上,例子却没记下来。

  之所以去找这个例子,是因为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就是连接创造新知。

  晚上在写东西时,却无意中翻到了那个例子,是采铜的《深度学习的艺术》里举的例子。 采铜为了说明知识融合的三种方式(迁移、印证与互补),举了两个作家的例子来说明。

  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写作生涯回忆录》里提到他很少主动进行情节构思:

我不信任情节构思有两个理由:首先,因为真实的生活多半是不经构思的,哪怕是算上我们所有的合理预警和精心计划依然如此;其次,因为我相信情节构思和真正创作的自发性是互不相容的。 我对于写小说的基本信念是:故事几乎都是自发的。作家的职责就是给它们提供发展的所在(当然还要把故事写出来)。 曾经,有一次我在接受《纽约客》采访的过程中,我对采访我的马克·辛格说,我相信故事犹如埋在地下的化石,是被人们发掘出来的。

  村上春树也说道:

当我开始写一篇作品的时候,脑子里并没有一张蓝图。我是边写边等待故事的出现。我并没有事先想好故事的类型和故事情节,我等着故事发生。 头脑中出现一些画面,把这些画面联结在一起就成了故事情节,然后我再把故事情节讲给读者听。

  读到这个时,我回想到,好像读到很多知名人士都写过或说过类似的话,为什么不是主动发现的?这能不能推广到所有的创造性活动?

  所以我想到了连接。我们现在做的所谓开创性的事情,其实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连接或者说嫁接而已。

  爱因斯坦提出了伟大的质能方程(E = mc2),只是他将能量与质量和速度连接了起来,没有什么新东西。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市场经济会由‘无形之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而实质也是将经济与自由市场连接起来,更准确的说法是将他们的弱关系提升为强关系,仍然是连接。

  上面两个文学家没有主动构思,并不代表他们写的故事空穴来风,那些故事情节都是他们日常所经历的,在某个时刻它们“自动”产生了连接而已。

  因为我们不可能脱离现有知识展开思考,所以连接产生新知识实际上是必然。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我到今天才想到,也说明我真够笨的。

  之所以有的人能够在思维不主动参与的情况下获得新知,是因为除了意识我们还有潜意识,意识在工作时,潜意识也没有闲着,两者做的工作都是进行知识整理。

  区别是人类的意识通过主动的方法进行整理和连接,而潜意识通过被动的方式整理连接,效率可能会低一些,因为潜意识要处理感官送来的所有事物,对特定问题投入的精力自然较少。

  但如果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意识保持集中,潜意识也同样集中,这时经常会出现茅塞顿开(顿悟)的情况。这个结果可能不是通过思考得来的,它忽然就蹦出来了,这就是潜意识的连接产生了作用。

  潜意识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我们睡觉时它也不停止。我们睡着之后,潜意识把各种知识(姑且这么叫)存到大脑的各个“存储器”中,所以人会做梦,而且梦都非常离奇。可能是因为事物千奇百怪,类别很乱,潜意识可能会把看似莫不相关的东西连接在一起,看是否匹配,匹配就归为一类,然后储存起来。

  据说凯库勒就是因为梦到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才受到启发,想出了苯环的分子结构。 所以,当我们白天总想着一件事的时候,大脑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在加工这个东西,到合适的时候答案可能就会出现,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想通了这些,对我来说有三个启发:

  1.知识要整理系统才有意义。主动对各种知识进行整理是为了意识取用方便,提高思维效率。 2.有问题马上记下来。不光用脑子记,还要用笔记下来。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3.有好的例子也记下来。就像开头遇到的难题一样,记下来就进入了思想体系,调用就很方便,而且记下来就成为了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当用到时我们知道它在哪里。

  总结一下,就是两句话:新知由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创造;所谓思考,就是主动连接现有知识。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十):学习能力主题阅读的知识总结

  近一个月,完成了第七个主题阅读“学习能力”,主要读了9本书,包括《学习之道》芭芭拉和维茨金的两本,《深度学习的艺术》、《学习的艺术》、《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学会学习》、《刻意学习》。

  主题阅读的一大特点是非常适合打通一个知识点,类似于集中炮火,猛攻这一个主题。我一直认为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甚至比读书能力、写作能力还要基础。人从婴儿开始就一直在学习,一直到老去,所以才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

  而我们真的会学习嘛?其实我也不知道,可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会学习,学习的很高效,或者让认为自己不会学习,学习很低效。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才有必要去读一些学习的书,看看如何学习才是最高效的。

  这次主题阅读的9本书中讲述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当然也有很多地方是重复的。根据目前的进度和效果,我大概总结出来五个方面: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学习阶段和学习思维。其实这就是6w2h模型的分解,who、what、how、when、why。

  1、学习主体

  一般来讲,学习者都是我们自己,自己要学习,当然是以自我为中心。但实际上,学习主体分为很多类型,视觉、听觉、动觉等等,学习主体也有很多特征(学习忍者),包括禅定、平衡、坚持等等。亦或每个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程度也会分为开放和不开放两个方面。

  比如,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时,外界环境必须来配合你,为你创造一个有利专注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存在干扰,让你分心时,你拒绝这种干扰,摆出敌对的姿态,拒绝自己的分心和不愉快的感受,思维的焦点集中在对抗分心和不利环境上。而这都是正常情况。

  环境会让你分心,让你产生不愉快的感受。你并不要求必须有一个有利的环境才能做自己的事,也不否认自己分心和不愉快的感受,而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将思维的焦点导向高度专注,使自己从容应对,处乱不惊,通过灵活调整,平心静气的应对环境干扰。所以,学习主体不同,必然造成了学习结果的不同。

  2、学习对象

  学习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这也有很多划分方式,常见的就是划小圈、学习之后、学习圈等方式。一个人的学习精力有效,请保持二八原则,只学习对自己非常有价值的,能带来正向边际效益的东西。

  即一个技能,一个能力,最应该被首先学习和掌握的,只有那么关键的几步,甚至最简单的几步。通俗一点解释的话,就是从最基础、实质、必要的步骤开始反复练习,直至让技能内化到潜意识之中。所以,学习的本质就是以关键点,带动全面。将这9本学习的书关联起来看,每本书里都有提到这理念。

  学习能力

  3、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最常见的,通用的分为三种:读书、写作、记忆。针对读书,这个概念可就大了,不过这9本书里谈到的却都是一个点:高效阅读。是的,这些学习的书中并没有谈到其他的方面,却单单谈到了高效阅读,而且还不是一本书中提到。所以学习高效的读书方法、或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应该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写作是学习的另一个途径之一,学习忍者这本书中单独抽出了一章来讲述写作的重要性,而其他书籍中也有很多章节提到,写作是解码、学习的一个方法。所以,坚持写作,哪怕像我这篇文章一样,坚持写,坚持思考,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允许自嗨一下)。

  此外,就是学习工具了。想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高效率的职场人士、高效能的精进人士,不掌握高效的工具怎么行?所以,笔记工具、高效软件、时间管理工具、资源、自己设定的激励体系、行动体系等等,都应该是学习的重要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全貌了,以前从来没有发现学习需要包括这么多东西)。

  4、学习阶段

  学习就好比是人的一生,也是有周期、有阶段的,有早期、中期、晚期,所以你是整体推进,还是渐进式推进,总是有一定的学习规律。整体推进的人妄想短期内马上学习某项技能,而渐进式学习类似日拱一卒,稳扎稳打的学习某个东西。

  学习是一件很漫长、很痛苦的事,在这里、滴水穿石的理念非常适合。其实在《卓有成效的学习者》这本学术类著作里,也提到了了学习的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但其本质也是一个渐进的阶段。至于试错理论,自然也是渐进模式下的内容,所以虽然不同书籍中概念很多,但内容大同小异。

  5、学习思维

  正面思维、负面思维、专注模式、发散模式、联想性转移等等,不同书中的这些概念看着很让人头大,但实际上,用一个概念就可以总括:批判式思维。不论学习什么技能、知识,需要从正反、内外等多个角度去学习、反思。比如学习演讲技能,除了需要学习如何练气、如何发声、如何做姿势等等,还要思考为什么做、如何做才能促进演讲技能的提升。

  同时,在跳出自己的维度,从观看者的维度去思考自己该如何演讲,所以此时要录音,要彩排,要找人来做自己的听众,给自己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坚持刻意练习,高效重复和迭代(学习周期),等到了某个点的时候,就实现了学习目标。

  当然,关于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包括信息的处理方式方式、学习的时间管理、学习者的心态、拖延、人际、工作、家庭生活等,不同书里对这些知识都有涉猎,而学习的方式也会随着学习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不能用学习某个技能的心态去应对考试,毕竟二者的目标还是存在差异。但学习能力属于通用型能力,如果能够实现能力迁移,那就打通了多个领域,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