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隐形生产线》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隐形生产线》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0:3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隐形生产线》的读后感10篇

  《隐形生产线》是一本由[英] 白晓红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形生产线》读后感(一):生活所迫,还是人性贪婪

  马克思有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个多世纪后,白晓红用《隐形生产线》中赤祼祼的现实,再次印证了大师的箴言。这一切,又恰恰发生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白晓红是华人,1991年定居英国,曾任英国主流报纸《卫报》记者。2001年,一条社会新闻让她悲愤加交——“五十分名中国偷渡客在肯特郡多佛港入境的一辆货柜车里被发现窒息身亡”。更残忍真相是,货柜司机明后故意关掉冷气并无视货柜里发出的求生警报。多佛港悲剧以及其后英国社会的漠然反应,让白晓红决定亲自去探究华人移民劳工在英国的生存处境。她采用了最危险却最能接近真相的方式,将自己变成没有身份的移民劳工,做“卧底”。“你不经历他们的生活,怎么能真正了解他们?”这是当被问及为什么决定以匿名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采访时,白晓红的回答

  这些违反法律,冒着生命危险到外国“淘金”的人,没有身份,只能干着最为“三D”的行业:最肮脏(Dirty)、最不受管制(Deregulated)、最危险(Dangerous)。这一切,集中体现在国华一家的悲剧中。东北农民国华跟乡亲借了九万块钱,成为在英国一家三星集团供应厂的“国际”劳动力。“国际”就是无权、无名无姓、无尊严劳动者的简易代名词。这些劳动力每人每天的基本班次是十二小时,还通常需要加班。为了尽快还清债务,国华几乎二十四小时轮班。某天,当他终于觉得头痛支持不住,要求休息时,却被无情的管工挥手拒绝。班上完了,国华也脑出血死了。他的妻子千里迢迢从中国赶到英国,没得到一分赔偿,最后,自己也步上了国华的后尘,继续打工,直到某次精神不佳,将手臂卷进了机器。他们在东北的父母儿子怎么生活,欠乡亲的债怎么还?无人知晓。

  《隐形生产线》还提到一位国企下岗女工小玲,在英国几个工厂辗转后,莫克姆湾海滩成为她打工的终点站,她没想到,那也是她的生命终点站。2004年,23名在莫克姆湾海滩拾贝的中国偷渡客被大海吞噬,小玲是其中之一。英国有一部反映这次悲剧的记录片叫《鬼佬》(Ghosts),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多佛港和莫克姆湾海滩悲剧因死亡人数众多,成为到英国打工的华人最为熟知的故事

  可是,既知前路艰险,很可能有去无回,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甘愿离开父母儿女,将自己的血肉之躯送入异国资本主义最底层、最黑暗的绞链中?国华说,中国加入WTO,东北农产品竞争不过洋货,农民活不下去;小玲说,下岗了生活没有来源,挣英镑为女儿创造好未来;李然说,他想要有自己的事业,不想做火车服务员……然而,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又能借到数十万出国费,在国内就真的没有他们的任何出路吗?

  媒体作家刘植荣也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了偷渡到英国的韩来温,通过深入访谈,他的结论是:“生活。为了生活得更好些,为了后代生活得幸福选择偷渡,也许就选择了希望,选择了一条生存之路。”可其实,他们并没有到为了生活而必须违法的绝境,甚至有些人原本就有满足温饱的工作。所以,说到底,还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挣一英磅得十元人民币,干一个月抵半年,只需要冒点风险,隐性埋名,吃苦耐劳就能得到。这是多大的诱惑啊!而少数成功者的励志故事更让后来者趋之若鹜

  到底是该称赞他们有勇气,敢冒险,肯吃苦,还是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中包含的人性与律法问题,着实一言难尽。而就本书而言,第三人称的小说形式读来不如作者的原初日记真切震撼,除了平淡情节叙述之外没有更深的理性分析也使全书失之单薄,略感遗憾

  (如需转载请豆邮)

  《隐形生产线》读后感(二):无边的灰色,虚妄的挣扎

  没有体面的生活,在异国他乡受尽歧视,以廉价劳动力的身份辗转各地,甚至遭遇一些同胞的乘人之危、无情压榨,只为赚取相比国内不那么低微的薪酬,“专心赚钱,寄钱回家”。他们背负了家人期待,花光积蓄,冒着生命危险,去往欧洲打工。虽然身处看似文明的大都市,但他们却在暗无天日的角落里,在生活以下挣扎度日。没有身份,没有保障,无谈公平,抗争无门。这便是《隐形生产线》中所描述的非法劳工的真实处境。

  《隐形生产线》的作者白晓红,曾任英国《卫报》记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定居英国后,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精力采访了那些生活于水生火热中的同胞们,将在英非法中国劳工的生活,以纪实的手法,创作了这个沉重的故事。

  这些年,白晓红深入第一线,书中所选取的人物与素材,不仅来自传统的采访,亦有部分由有悖传统的暗访甚至是卧底的方式取得。作者白晓红在融入式研究与创作中所采取的自然主义与实证主义立场,让人联想起康奈维尔的著作《街角社会》,这部被称为乡村版《教父》的纪实作品情感丰沛,细节丰富,曾在当时引起轰动。同时,这样的做法也引发了一定伦理上的攻击,亦受到了部分当事人的不满。然而,虽然在研究方法上有所争议,白晓红所做的奉献与所表现出的情怀仍让我们感动。正是她的努力,我们才得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英国,揭开繁荣的面纱,看到辉煌经济背后的“无脸”劳工与充满血泪的隐形生产线。

  只有在白晓红的笔下,他们才得以露出一些真性情,直接血性的李然、好学正直的许华、柔软迷惘的小玲、亦正亦邪的小吴……尽管生活极尽卑微,但他们仍然努力生存着:为了过劳死的同胞国华,李然与许华带领大伙与外籍工头罢工抗议,最终却以离开收场;在相依为命中,李然与小玲萌发了炽热的爱情之火。他们本是有梦想的人,并没有放弃自我,却被世界抛弃。在莫克姆镇海滩悲剧中,二十三名中国拾贝工人罹难,故事中的许华、小玲皆丧命于斯。鲜活的生命被抹杀了所有的痕迹,由于海水的冲刷,小玲的尸体在水中漂浮太久,最终面目全非,成为了真正的“无脸人”幽灵。

  真实的力量在这本书中显得鲜血淋漓,亦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了另一个截面。逝者往已,作为生者,我们只能在心中为他们点起一支蜡烛,把梦想留下,更理性看待这个时代

  《隐形生产线》读后感(三):《隐形生产线》序言

  文/白晓红

  这本书中的人物和素材,来自两种报道方法:传统的采访和比较非传统的暗访(也就是卧底)报道。由于暗访是比较具争议性的研究方法,我想在这里稍作说明。

  最初激发我去考虑做暗访报道的,是在英国发生的两起震惊社会的悲剧:多佛港和莫克姆湾悲剧。这两次悲剧的主角,都是无证的、不具身份的中国移民(也就是大众媒体通称的所谓“非法移民”) 。

  二〇〇一年的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杂志办公室里的同事们纷纷议论着报上的一则新闻,他们脸上的表情就好像是看了昨晚电视上的家庭肥皂剧那般兴奋。“天啊,真吓人!”一位同事嚼着手上拿的三明治,以十分冷静的口吻表示讶异,而同时忍不住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发生的呢?”另一位同事不解地接着问:“他们为什么要来英国?”

  我站在那里,好不容易拿到了同事们传递过来的日报,迫不及待地读着头条。顿时,心中涌上一股强烈的悲愤感。在我眼前,是这白纸黑字

  五十八名中国偷渡客在肯特郡多佛港入境的一辆货柜车里被发现窒息身亡。

  就如货品一般,他们的尸体卧躺在一箱箱的进口西红柿之间。从比利时的泽布吕赫港,越渡英吉利海峡,六十名中国男女在三十摄氏度以上的暑热中被一路载运到多佛港。

  离开比利时不久,货柜车上的冷藏装置便被荷籍驾驶员彼得·维克关掉,而他非常清楚货柜车后面藏着六十个人

  两位生还者精神受创极大。通过翻译,他们描述出同行的五十八位中国人,是如何拉响警铃、高声尖叫并拼命敲打紧锁着的货柜车门。他们在为求生而呼喊,正如他们当初离家远走是为追求崭新的生活一般,这并非太高的要求!

  那一幕景象从那时起就印在我脑海挥之不去。并不是因为这五十八位遇难者都是华人,而是因为他们就像任何人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权被给予机会与希望的人;然而他们的机会与希望皆被国界残酷地剥夺了,因为他们是没有资本的人。

  当时,英国政府很快地找到了代罪者。如前内政部部长斯特劳(Jack Straw)于二〇〇〇年六月十九日表示:“多佛港发现窒息死亡的五十八名非法移民,应能对欲将自身命运交到人贩子手上的那些偷渡者提供一个严重的警惕。”

  将此悲剧当作一项安全议题来看待,对于当时的新工党政府而言,是个很安全的应对方式。所谓人贩子—蛇头—被视为唯一的行恶者。整件悲剧在英国媒体的呈现下,几乎成了华人对华人施行的又一次罪行也就是说,英国政府的移民政策无须负任何责任

  这五十八位中国人,每个人都拿出了他们一生的积蓄,加上向亲友的借贷,凑足了大约一万六千英镑,才能让蛇头安排他们辗转来到英国。他们多数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欧亚大陆,路途曲折。他们经常需经水陆各种途径,路上必须更换护照和身份。他们都明白可能付出代价,也知道远行身负的重担,但仍选择了踏上这条路。

  多佛港悲剧导致九十三位父母亲失去了儿女,三十四名男女失去伴侣,六十八个孩子失去了父亲或母亲。

  而英国社会对多佛港悲剧的反应,就像当时杂志社办公室里同事的反应一样:漠然的震惊。社会对移民群体的缺乏认识无知,反映在大众和媒体对多佛港悲剧的充满偏见的分析上。而所谓英国的“华人社区”(一个虚构的概念)展现的,只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和阶级歧视。那些不代表劳工阶级的“华人社区”组织领导们,纷纷与多佛港悲剧划清界限,好像五十八名中国人的死亡是工人和农民的死亡,与己无关。

  我自此时开始探究中国移民劳工的背景和他们在英的生活。在接下来几年中,我走访了移民劳工的许多工作场所,从加工厂、电子厂到成衣厂、农场等。我发现,移民劳工的生活世界,是英国社会一个不为人知的最底层的世界。这个地下世界供应着主流英国的每日所需,是一个庞大的、隐形的生产线。在这里,在主流英国已经成为历史的“血汗工厂时代”仍旧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英国的许多工业部门仍然多依赖血汗工厂──也就是依赖移民劳工──的运作。

  在这个地下世界里,劳工没有身份,没有权利,没有声音。他们多从事本地工人不愿从事的行业:低薪、危险性较高、无前景的工作。他们的薪资标准是本地工人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同时,他们的基本人身安全完全不受保障。他们的伤亡率比本地工人要高。虽然国立健康安全局(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在理论上表示,所有劳工,不论国籍和身份,都受到健康安全法规的保护,但事实上,无证移民劳工的死亡,经常是没有记录的。

  首先,我发现了一位中国劳工张国华的不幸过劳死,它竟是一个秘密──不仅是英国社会的秘密,也是“华人社区”的秘密。循着张国华的足迹,我开始探索这剥削的锁链。

  在张国华之死尚未得到社会的响应,而且多佛港遇难者家属尚未得到任何赔偿之前,又一个震惊英国的悲剧发生了。在莫克姆湾,二十三名在海上拾贝的中国劳工因工头罔顾涨潮时间,而溺毙海上。对英国社会大众来说,莫克姆悲剧造成的冲击更直接、更剧烈。二十三名为人父母的中国移民,他们为来英负债累累,在英国的土地上从事廉价劳动,以他们的血汗试图改善生活。他们无法享有任何基本权利,健康安全完全不受保障,在劳动中失去了宝贵生命。而他们一分赔偿也没有得到。英国国家工业伤亡赔偿局表示:“这些劳工是非法移民,因此国家对他们没有责任,无法赔偿。”

  今日,全球化的论述已成为最热门的市场语言,全球资本不需人类面孔,即可在一触指尖之际周游世界。跨国企业之间金融的流通,从不需受制于国界的管制。然而,全球化仅仅带来了资本的自由,人民,上千万寻求生存、寻求庇护的劳工,也就是没有资本的人, 却从未能拥有这种行动的自由,也从未被给予机会去改变他们的生活。没有资本的人,甚或连仅仅存活的机会都未被给予。

  莫克姆湾悲剧提出了许许多多尚未被回答的问题。遗憾的是,英国媒体仍将疑问的重点放在人贩子和偷渡犯罪组织上。“华人社区”仍多抱持漠然态度。此时,我更进一步想了解移民劳工二等社会地位制度性。我在此时走访了各行各业包括餐饮业和建筑业的许多中国劳工。他们之中,许多餐饮业的劳工正因移民管制的紧缩,而被迫进入街头买卖行业以及更为地下的性产业。

  此时,我仍仅是一位观察者,采访时,总是以记者身份被介绍。在被采访人的眼中,我是在做一项工作,有一份任务,而他们在尽力地配合我。作为观察者,我是“外人”。采访总在预定的时间,尽可能理想的地点进行。时间到了,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直到(如果有可能)下回再次进行采访。我发觉,当你站在一个客观的观察者的位置时,距离可能造成你失去真实性。

  一次,在采访期间,一位在餐馆厨房打工的中国人这么问我:“你自己如果不曾亲身体验过,怎么能真正了解这种生活是怎么过的?”

  那是我头一次想到暗访的可能。我认识到,我必须循着移民劳工的足迹,走他们踏过的在英寻职路途。我知道,我必须站在他们的社会位置上,才能了解他们的社会关系和认同,他们真正的处境。我必须成为一名移民劳工,来深入了解这种生活是怎么过的。在两个月的准备后,我开始尝试这个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方法。我询问编辑的意见,也走访了伦敦中国城的中介公司,并向正在打工的几位中国移民寻求证件方面的建议。最后,我从伦敦一名中国建筑工人那里取得了一份IS96档,也就是移民局过去发给特定政治庇护申请者的临时工作许可证(自二〇〇二年,政治庇护申请者已无权在英工作)。这份文件属于一位二〇〇一年入境,名为陈敏的中国人。他/她(性别无记载)的文件,已被许多中介人复印无数次,以每张五十镑的价钱卖给无数的移民劳工。这名建筑工人告诉我,这张纸(俗称难民纸)在许多高度依赖移民劳工的行业里都能使用。

  接下来,通过伦敦的一名中国人,我取得了诺福克郡塞特福德城的一名工头林先生的电话。这名华人告诉我,同郡的金斯利镇有一位同姓的工头,我只要说是他推荐的,塞特福德城的林先生便不会有所怀疑。拿起了话筒,我开始了与林先生的首次交谈。“我是金斯利镇的林先生介绍的,”我自我介绍说,“我来自中国河北省,学生签证已过期,现在急着找工作。”“我们这里有工,供住宿。”他十分自信地说。

  林先生约我在伦敦维多利亚巴士车站与他会面,一同前往塞特福德。这就开始了我的暗访之路。在塞特福德的肉类加工厂之后,我也去了英格兰中部的葱场和书厂做了暗访,然后到伦敦中国餐馆冒充推车服务员,做了一周的暗访,之后去了北伦敦当家庭保姆,最后到了北部、中部和伦敦的数家按摩院,冒充保姆七周,暗访性产业。

  每次暗访工作结束、卸下我的伪身份后,我会告知曾与我同住、并肩工作的中国移民我的真实身份以及暗访的目的。已成为朋友的他们,自然反应强烈。多数人虽讶异,但表示认同暗访的目的,并主动与我保持联系,因此,我们之间能建立长久的友谊。特别是离开塞特福德后,一位同房相处多日的中国天津人特别热心地提供消息,并经常提醒我要注意安全。我也在他的工作上尽量提供帮助,后来他到伦敦工地打工期间,我曾为他向工地老板讨回工资。

  不过,暗访作为新闻调查的一种方式,不能不考虑它在道德上的正当性。毕竟,暗访是以使用伪身份为主,以伪身份进行交流,当然是一种欺骗。这种层次上的欺骗,应只能在正当的最终目的下进行。暗访报道的最终目的,应是揭发社会弊端,以有助于公众利益。就如德国著名的调查记者刚特·瓦尔拉夫(Gunter Wallraff)所说:“我要以欺骗的手段,来揭发社会的欺骗。”

  不仅是道德正当性的问题,暗访工作也牵涉到如何平衡客观目标与主观投入的问题。最近的一次暗访,让我特别体验到调适自己的必要。在性产业里伪装成一名无证无身份的、来自中国浙江省的保姆“小云”,与移民性工作者日夜相处,在感情上的投入自然特别多。当自己扮成为单亲妈妈小云,为子女出国打工,同时面对最弱势的女性移民劳工,眼见她们在性产业里的拼搏,自然地会付出感情,就像真正一位同事和友人一样,内化了周遭的一切,成为她们的一员。此时,我不再是位观察者,而已成为参与者。

  同时,在性产业环境中,人身安全的危险性要比其他行业高。暗访期间,我经常受到业主的压力,要求“帮忙接客”,拒绝这种要求致使我成为老板的欺压对象。这种每日的煎熬,每分钟对自己情绪的压抑,造成我在暗访期间精神消沉;但我未能去面对自己情绪上的改变,在工作日记里,仍习惯去记录性工作者的劳动生活和周围的点点滴滴,而未能记录下自己的情感。

  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舒解,情绪更加低落,特别是到了第三周,感觉自己难以克制情绪低潮,需要个人的空间,来逃避业主的精神虐待和工作场所里压迫的气息。经常,我锁上浴室的门,好让自己有喘息的机会。而老板总会在五分钟之内用力敲门,喊我出来,要求我回到工作岗位。

  此时,我发觉我成了“小云”。当然,因为我戴上了小云的身份,被当作“小云”来对待,一位非法移民,没有资本,没有选择行业的余地。我深深体会到制度施加在“小云”身上的一切。我承受“小云”的痛苦,而且已无法将自己和“小云”分开。

  尽管如此,我知道在最后一刻,也就是我走出这工作场所的那一刻,我可以永不回头地离开,离开“小云”。“小云”不像我这么幸运,正如德国调查记者刚特·瓦尔拉夫暗访期间使用的伪身份“阿力”。来自土耳其的移民劳工阿力就不像刚特·瓦尔拉夫那么幸运,他无法逃脱他作为“二等人”的命运,必须在那地下世界拼搏下去。在阿力身上,刚特·瓦尔拉夫看到了德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它的虚伪和统治阶级意识的残酷。他说,他看到了民主制度之中的种族隔离。而在“小云”身上,我见到了成千上万名移民劳工的奋斗和牺牲,也见到了这个制度里默许的、被剥夺了尊严的次等人的存在。

  《隐形生产线》读后感(四):险中求来的也未必是富贵

  这本是作者根据多年采访积累的材料,使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加小说的架构来写的一本关于在英非法中国劳工生存调查报告。

  看这本书之前,读过一本关于英国“黑户”的书,是马澄晔的《不一样的天堂》,作者是从留学生的角度写签证过期后在英国黑下来后种种生活,还有探索和思考。最终他还是回国发展了,我有关注过作者的博客一段时间,回国后他还是进酒店工作,积累管理经验,继续努力奋斗着。

  相比较这本《隐形生产线》里的主人公李然,马澄晔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和英国社会还是有接触,至少还是有能力靠自己决定在英国的生活,至少说他还可以自保。而李然代表的黑户,属于非法劳工,大多数人所受教育不高,出国只是为财,他们的生活境况远不如留学生黑户这个群体,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本身就带有非法的标签,生活完全不见天日,连看病都不成。你再努力,仍是如李然所说“咱们是鬼啊,咱是没有身份的幽灵人口啊。”是一群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的隐形人。

  很多人对国外情况的不了解,出国前都误以为西方国家就是天堂一样,工作好找,钱好赚。吃点苦熬几年,就有希望改善国内家人的生活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险中求来的也未必是富贵。

  劳工们为了可怜的薪水能还上出国前借的债,冒着死亡的危险仍然苦苦挣扎坚持着。即使在书的结尾看到说“伦敦虽然是阴雨连天,但却总也会雨过天晴”,沉重的心情也不会觉得轻松。因为鬼见不得光,在英国李然没有未来,存了一点点希望,反倒会是更大的悲痛。除了对于他们的生命韧性有同情,抗争的勇气也佩服之外,是该批判用工方的剥削,不人性,还是劳工们的无知呢?作者并没有在书中深入探讨,只是呈现劳工们的状态和心路历程给你看,批判和反思交个读者。

  看完书,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根源究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还是最初促使他们走上不归路的那个在国内活不下去的想法?

  当然,最后还是可以得出点儿的简单结论就是:

  1.非法出国务工是高风险高投入低收入的,不要轻易尝试。

  2.懂外语很重要,知识就是力量。

  3.出门在外,多靠老乡吧,有人脉才有机会。

  4.外国绝不是天堂,在国内混不下去,在国外也一样艰难。

  《隐形生产线》读后感(五):隐形的生产线,不隐形的问题

  这是一个基于采访实料的故事,贯穿英国各地移民劳工工厂——“血汗工厂”。整本书的主人公是天津的铁路服务员李然,因在国内的生活压力所迫,偶然听到工友出国赚钱的建议,想借着出国的机会改变命运。从北方海港县城哈特尔浦到切斯特,到塞特福德,到莫克姆湾,到伯明翰,最后到东伦敦白教堂。李然感受到生活的可怕,但咬着牙一次次想要寻找新的出路,但事实告诉他,一次次的寻求只会迎来更多的压迫,到头来好像又是一条死胡同。转来转去,逃来逃去,最后还是被送进了多佛遣返中心。面对这样的情况,他该怎么办?家里的债务堆积如山,还要赚钱,怎么能回去呢?

  李然的情况正是英国所有无证劳工面临的困境反映:这群人没有基本的权利保障,没有固定的居所,没有合理的报偿,不能就医,为了生存不惜接受性交易,更甚者,连基本的生命安全保障都没有。一个接着一个的“非法劳工”被压榨至死,一群跟着一群的“移民者”被无情地摧残。生命在雇主的眼里不值一钱,但这仅仅只是工人和雇主的矛盾吗?雇主背后隐藏的更大黑手是谁?如何解决这样矛盾尖锐的问题?是否会像结尾提到的那样“伦敦虽然是阴雨连天,但却总也会雨过天晴”?这些移民劳工会有天晴的一天吗?

  也许他们也会像李然那样试图寻找自我解救的出路,比如说学习英文,试图融入英国社会。但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金钱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解救手段如何实现?这些人都不会被高级一些的华人社区接受,如何奢求去被英国当地人接受,如何奢求融入英国文化?不懂沟通当然更不能维护自身的权利,更心酸的是,对于这些无证移民劳工,是不是都没有资格谈自身利益。“这些劳工是非法移民,因此国家对他们没有责任,无法赔偿”,这样的说辞是否讲得通。

  《隐形生产线》这本书使人对英国多个“国际”劳动力城镇有了相应的认识,在高度发达的资本假象背后,隐藏的可能是数不胜数的廉价劳动力。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指出了社会互相推诿一直逃避但现实中却又客观存在的种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全面地揭露足矣反映显存亟待解决的矛盾。书中涉及到了华人社区发展的历史性问题,英国现存廉价海外劳动力的现实矛盾,虽然感觉力度略显不足,语言不是那么浑厚,但整本书结束后给人一种冲破枷锁,浴火不屈的感觉。对于底层劳工,即使再压抑也要坚持,即使再绝望也永不放弃希望。只要活着,只要劳动着就有希望。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是“非法”“无证”这样的标签?所有的问题都起到了推动继续深挖的作用,很值得一读。

  《隐形生产线》读后感(六):千万次的问:“非法劳工”的悲剧何时休?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它给当时的“出国热”泼了一盆冷水,让观众们看到原来外国的月亮也并不比中国圆,以纽约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并非天堂。现实远比艺术作品要残酷。白晓红的《隐形生产线》,带我们了解一个未知的庞大海外军团。他们是无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代表,但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也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当然,我们没有经历过同样的生活窘境,对他们的评判带着明显的傲慢与偏见。抛开这些因素冷静地思考:为什么无数悲剧发生在我们这些同胞身上?他们的海外打工路什么时候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提到在生存环境与工作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在我国制造业发达的省份打工的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工,然而《隐形生产线》打破了这种传统印象,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二十一世纪,地点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英国,人物较为复杂,有帮助非法移民偷渡的蛇头,地位最低的非法移民劳工,赚取中介费的中间人,华人或亚裔工头,华裔或英国本地的老板,偶尔还有黑帮、反华的本地青年。

  《隐形生产线》中“非法劳工”遇到的老板们,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所批判的剥削阶级相比,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些中国公民的悲剧并不完全是英国社会造成的。曾有一个小品,家长对在外留学的儿子打电话说,“咱不给美国人刷盘子”,代表无数国人的心声。但事实是雇佣非法移民、给他们提供非人的居住环境、强迫他们长期高强度工作、克扣他们的工资的,都是亚裔工头。这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利用汉奸统治中国颇为相似,英国资本家利用亚裔工头管理非法劳工,攫取剩余价值。这些非法劳工为英国社会的制造业、餐饮业、食品加工业贡献巨额经济效益,在英国却过着见不得光的日子,这不是很讽刺吗?

  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只是历史书上的一句套话。李然与国华,一个是前铁路职工,一个是农民,在面对工头欺压到难以忍受的极限时,李然敢于号召大家奋起反抗,而国华在仅有半个小时午休时间的情况下,还要提前上工,因为害怕被辞退而失去工作。他最终累倒在冷漠的异国,再也回不去故乡。他的妻子迫于生计,不得已像他一样来英打工,为偿还债务和养活家庭。“咱是农民啊,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啊!”国华像千千万万中国农民一样,长期以来默默忍受,用白晓红的话来说,“在逆境中求生存”,直到在沉默中爆发,或在沉默中灭亡。

  “非法劳工”之所以遭受种种非人待遇,甚至在工作中失去生命都得不到任何赔偿,“非法”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曾经很多东欧工人也与中国非法移民有着差不多的遭遇,但当它们的国家加入欧盟后,他们可以得到合法打工的身份,一切都不同了。从书中婷婷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身份”对海外劳工意味着什么。有了合法身份后,她可以享有基本权利,老板如果拖欠薪资,她就可以去举报。如果我们的政府在海外“非法劳工”合法化的进程中多些举措,与西方国家通过双边外交途径维护在海外的中国人的合法权益,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发生。

  那些在海外遭遇不幸的中国非法劳工,他们的生命的失去像一粒石子投入湖面,很快归于平静,像鲁迅所说,“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但政府及有识之士都不会也不应该忽略他们,这些血的教训警示着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让“隐形生产线”走进阳光下,还需要很多路要走。

  《隐形生产线》读后感(七):在英非法中国劳工的血与泪

  十多年前,英国莫克姆湾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社会的悲剧,因工头疏忽,忘记告知工人退潮时间,导致23名在岸上拾贝的中国非法劳工,因延误回岸时间而集体溺毙。“非法”代表的是没有身份、没有权利、没有保障,最可悲的是这些劳工都背负庞大的家庭债务及生活重担,每个人的家庭都仰赖这份国外的微薄薪资过活,而微薄薪资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段不能予人述说的苦楚。

  在发展中国家,不少人因疾病、因罹祸、因欠债,生计难以维持,于是沦落为海外非法劳工。这些人花费毕生的积蓄,甚至借钱才得以通过蛇头出国。他们不计在国外的风险,也不论酬劳只有该地合法工人的一半,一波一波地外移,在异国他乡陌生的土地上挥洒着血与泪。手头这本《隐形生产线》,作者是英国华裔记者白晓红,她透过卧底采访的真实经历,将在英非法中国劳工人权遭践踏的血淋淋事实呈现在大众面前。

  白晓红先是读到两起在英非法劳工的真实新闻,而兴起要卧底调查、实地探访中国工人在英国的生存状况的念头。身为记者的她,体验了中国非法劳工的处境,也与他们交上了朋友,然后用浅白平实的文笔,记录下一批批打工者的心酸及对未来的茫然。这本书揭开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依靠底层的非法劳工来填补日益短缺的劳动力的真实面目。一群没有姓名、身份、地位的人,却从事低薪、高危的工作,这就是非法劳工的血汗之路。

  书中的个个案例,都令人震惊不已。有在流水线工作到过劳死的国华,也有在拾贝中被海浪卷走的小玲,还有在保姆工作中遭主人性侵的婷婷。与国内劳工最大的差异在于,身处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生存难上加难,工种危险、工时漫长、工资低廉又迟迟难发。因为没有身份,就没有工会的庇护,劳动的保障,也就难以向资方维权,这便是非法劳工在英国最不利的条件。

  这些劳工同胞当年出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支撑他们咬牙活下去的理由,是故乡的亲情温暖,而寄钱回去养家的重担,让他们忍受没有尊严、非人的日子。难道非得出国?难道在国内真的苦到无法度日?阅读此书时,这两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归根结底,还是贫穷,这是世界上许多人逃脱不了的枷锁,飘洋过海去打工,可能他国挣钱多,但结果未必会更好。

  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在社会上挣一口饭吃。而生存的压力,也迫使一个人变得更坚强、勇敢。这些非法劳工做的都是底层工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未来生活的希望,令人肃然起敬,为之动容。希望中央全面脱贫的战役真的能在2020年取得胜利,拔掉穷根,消灭贫困,让每个中国人在自己的故土就可以从容、有尊严的生活。

  Thanks.@柒书坊(http://site.douban.com/24099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