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忏悔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忏悔录》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6 20: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忏悔录》的读后感10篇

  《忏悔录》是一本由[古罗马] 奥古斯丁(S. Aureli Augustini)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忏悔录》读后感(一):关于奥古斯丁时间观的读书笔记

  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忏悔录》的卷1-9中记叙了他出生至33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10-13则写出了他著述此书时的思想情况,讲述了他对上帝理解,以及对《创世纪》的解读。其中,卷11-12中集中论述了他对时间问题看法,本篇读书笔记着重于梳理其关于时间问题的论述:

  一、处理时间问题的引入

  卷11伊始,奥古斯丁便写道,“主啊,永恒既属你所有,你岂有不预知我对你所说的话吗?你岂随时间而才看到时间中发生事情?……” 已稍稍暗示了其时间观的基本观点。其后,他又说,“使我听受,使我懂得你怎样‘在元始创造了天地’。” 引出了对于受造物的讨论:“天地存在着,天地高呼说它们是受造的,因为他们在变化。……天地也高喊着它们不是自造的……” 。

  将视野引到受造物身上之后,奥古斯丁开始处理“上帝如何创造天地”这一问题——

  当然,你创造天地,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地上,不再空中,也不在水中,因为这些都在六合之中;你也不在宇宙中创造宇宙,因为在造成宇宙之前,还没有创造宇宙的场所。你也不是手中拿着什么工具来创造天地,因为这种不由你而你借以创造其他的工具又从哪里得来的呢?哪一样存在的东西,不是凭借你的实在而存在。

  因此你一言万物资始,你是用你的“道”——言语——创造万有。

  而此“道”、此言语又是如何创造了万有呢?奥古斯丁在否定其是“一响即逝的言语”,认为它是“永永不寂的言语,常自表达一切,无起无讫,无先无后,永远同时表达一切”奥古斯丁在此通过将言语分为“一响即逝的”和“永永不寂的”,来进一步说明上帝何以用言语创造万有。由此出发,可变世界和永恒的世界亦区分开来——“即使我们在变易的受造物之前受到教益,也是为引导我们走向不变的真理” 。

  而这种区分,亦是奥古斯丁探讨时间的思维进路之一。奥古斯丁最终在回答“天主在创造天地之前做些什么?”的诘问的过程中,开始正式处理时间问题。

  二、处理时间问题的过程

  1.永恒与时间的区分

  奥古斯丁对时间问题的处理由“永恒”与“时间”的区分开始——

  谁能遏止这种思想,而凝神伫立,稍一揽取卓然不移的永恒的光辉,和川流不息的时间作一比较,可知二者绝对不能比拟,时间不论如何悠久,也不过是流光的相续,不能同时伸展延留,永恒却没有过去,整个只有现在,而时间不能整个是现在,他们可以看到一切过去都被将来所驱除,一切将来又随过去而过去,而一切过去和将来却出自永远的现在。

  通过这种区分,奥古斯丁解答了“天主创造天地之前在做什么”这一问题,答案是,我们“不在时间上超越时间”。天主作为一切时间的创造者,在他未造时间之前,“怎能有无量数的世纪过去”?因此,由于时间是天主创造的,在他创造时间之前,也就不存在所谓“无为的时间”。

  在解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奥古斯丁提出了“时间究竟是什么?”这一疑问,并开始着手解答。

  2.关于“时间如何度量?”的考察

  “既然过去已经不在,将来尚未来到,则过去和将来这两个时间怎样存在呢?”奥古斯丁进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而这一问题同时又与“时间的度量如何可能”相关。

  首先,过去又已经过去,将来尚未到来,二者都不存在,因而无法直接度量。“不存在的时间怎能有长短呢?” 。因此,人们习以为常的认为“过去与将来存在”的观念就是不确切的。

  其次,现在的时间亦不能有长度,因为现在“一旦有伸展,便分出了过去和将来:现在是没有丝毫长度的” 。认为我们测量的是“现在”的时间的尝试也失败了。

  因而,我们无法像度量空间那样,通过我们的当下的感觉来对时间进行度量。

  之后,奥古斯丁通过探讨得出,过去是通过记忆而存在在我们的心中,将来则是通过已经存在而能看见的东西预言得到的。因而奥古斯丁认为,“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类是不确当地。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确当” 。而这三种“现在”,都要经过我们当下的意识

  但这种区分尚未解决时间如何度量的问题。但时间在这一步步的探讨之下,已然趋近内在化了。

  3.时间由心灵度量

  奥古斯丁在之后的文字中,反对了几种过往的时间观,如驳斥“时间不过是日月星辰的运行”,因为“如果星辰停止运行,而陶人执钧制作陶器,便没有时间来计算旋转之数吗?便不能说每一转速度相等,或这几转快一些,那几转慢一些,这几转时间长一些,那几转时间短一些吗?或是我说这些话,不是在时间中说的吗?我们言语的语音不是有长有短,声响也不是有长有短吗?” ;驳斥“时间为物体运动”,因为“既然物体的运动是一件事,估计运动历时多少是另一件事,那末谁会看不出二者之中哪一样应名为时间?” 。

  在否定了“时间为物体的运动”之后,奥古斯丁如是说,“根据以上种种,我以为时间不过是伸展,但是什么东西的伸展呢?我不知道。但如果不是思想的伸展,则更奇怪了” ,将时间归为思想的伸展。之后他进一步指出,“我所度量的……是固定在记忆中的印象”“我的心灵啊,我是在你里面度量时间”“我度量时间的时候,是在度量印象”等等 。

  由此,时间流逝的过程就是经过人的思想工作的三个阶段——期望,注意与记忆,而可能的。“并非将来时间长,将来尚未存在,所谓将来长是对将来的长期等待;并非过去时间长,过去已不存在,所谓过去长是对过去的长期回忆” 。这种观点取消了时间的“自在”的内涵,而是将时间归入人的意识当中。“过去”被归为记忆,“将来”被归为期望,而没有任何长度的“现在”则被归为“注意”。整体时间成了在当下的意识(注意)中联系起来的记忆与期望。而这种意识是属于受造物的,没有受造物就没有时间。讨论进行到这里,奥古斯丁亦坦然指出,“没有受造物,就没有时间” ,拉开了上帝与人的距离

  4.时间问题的处理结果

  经过上述的讨论,时间已经被内在化无疑,成为了人的思想的延伸。而时间的如是规定,对奥古斯丁的上帝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奥古斯丁在卷12中如是说:

  真理以有力的声音在我心灵耳边对我说的有关创世者的真正永恒性,他的本体的绝对不变性,以及他的意志与本体的同一性,你们能斥为错误吗?因此,创世者不能这时愿意这样,那时愿意那样,而是一下子地、同时地、永久地愿意所愿意的一切,他的意志没有反复,不能这时愿意这么,那时愿意那么,不能愿意先前所不愿的,也不能先前不愿而后来愿意,因为这样的意志是有变化,而一有变化即不成为永恒;而“我们的天主是永恒的”。

  真理在我心灵的耳边对我说:对未来事物的期望,在事物来到后便成为直接的谛视,等事物过去后又成为回忆,思想如此变迁,是由于它的可变性,一切可变的都不是永恒,而我们的天主是永恒的。

  我把这些真理集合起来,联系起来,便认识到我的天主、永恒的天主不是用一个新的意愿创造世界,他的理智也不受暂时事物的影响

  以上可见,奥古斯丁通过对时间的重新规定,将时间归为思想的变迁、延伸,而这种可变迁的、“这时愿意这样,那时愿意那样”的是受造物的特征,而不是天主的特征。天主是意志与本体的同一,“一下子地、同时地、永久地愿意所愿意的一切”,他的本体是绝对不变的,这一观点保证了天主的绝对永恒性,使其不受任何暂时事物的影响。这种永恒不是可变事物的量上的叠加,而是与其本质上的不同

  三、总结

  1.奥古斯丁时间观简述

  奥古斯丁通过考察“时间如何度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他的时间观。他通过否定过去与将来的存在,而将过去和将来归入人的思想意识中的“记忆”与“期待”中。而当下则存在于“注意”里,因此,时间就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延展,通过记忆、注意与期待三者而表现

  2.对过往时间观的颠覆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将时间定义为 “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 。在这里,时间被理解为客观自在的、可通过运动测量的东西。

  而这种时间观念在奥古斯丁的论述中便已有涉及。即是他在讨论“时间如何测量”时所提到的“时间为物体的运动”这一观点,奥古斯丁驳斥的过程上文已有详述,不再赘言。

  这种作为自在之流的时间与上帝是难以相容的。因为若将时间理解为自在的,则上帝在时间之中,就无法解释上帝如何创世、如何无限等问题;若上帝在时间之外,则上帝与受造物的关系就变得难以处理,会出现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出现的困境之一,在时间视域中可表述为,无时间的意识如何料知、管理时间中发生的一切?

  换句话说,自在的时间和自在的上帝成了两个实体,违反了上帝作为唯一的实体的信仰

  因此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就要从根本上质疑作为物理之物的时间,从而重新处理时间与上帝的关系。他的做法是将时间归于受造物,成为受造物可变的思想延伸,即被归为受造物才具有的特性,这么一来上帝与时间的关系就被归在上帝与受造物的关系下,上帝依然是绝对的、唯一的实体。关于上帝如何创世的问题,得到的解答是——上帝是“无中创有”,不在时间中创造万有,因而还是绝对自由的。而对于“上帝在创造万有之前做些什么”这类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因为上帝是创造了受造物之后,受造物才具有了时间,上帝自始至终都是永恒的,无所谓前后,因此该问题就没有了追问的理由。

  3.时间观的变革对基督教的意义

  不可否认,奥古斯丁的做法在于,将时间作内在化处理。此“内”是关于受造物而言的。换句话说,这种内在化,拉近了时间与人的距离,同时拉开了时间与上帝的距离。上帝作为绝对的实体的尊严通过此而得到了保证。上帝既然不在时间之中如何知晓时间中发生的一切呢?这一问题亦得到了解决。“所谓时间中发生的一切事物,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能在思想-意识的延续、伸展中显现出来的一切。而人的思想-意识就像一切被造物一样是完全为上帝所知的;对于上帝来说,人的思想-意识是完全透明的” 。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受造物能够“仅仅以你为它的欢乐,用始终不变的纯洁享有你,绝不暴露它的可变性,你永久在它面前,它也全心向着你,既不期望未来,也不回忆过去,没有变迁,也不伸展于时间之中,即使是这样一种受造物,也不能和你同属永恒”。 可变的受造物与永恒的上帝终究被拉开了距离,从而后者具有了绝对尊严,而能够为前者打开绝对希望。

  4.奥古斯丁时间观对后世的影响

  在黄裕生在《宗教与哲学的相遇》一书中认为,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在其后的1400多年后,康德才在哲学上作出了认真的回应,之前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如果说奥古斯丁是为了捍卫上帝的绝对自由而把时间内在化,那么,康德则是为了捍卫人的自由而将时间内在化”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时间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诠释,而与自由问题密切相关。康德将时间做了彻底的内在化处理,而归为人的感性直观形式,同时,他关于“时间图型”的学说更是将时间与人的 “存在”紧密相连。而这些发展,都与奥古斯丁打开的探讨时间问题的新维度密切相关。

  《忏悔录》读后感(二):20160514 忏悔录 摘要

  卷一:

  1~5 :对主的赞颂;1.2 一切没有你便不能存在,为此凡存在的便容纳你;1.5 请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你的救援。”我要跟着这声音奔驰,我要抓住你。(*联想奥古斯丁的皈依,听闻神谕;*说/听)

  6~7 :幼年生活;1.6 我要说,来到这死亡的生活中,或是生活的死亡中。(相比上帝存在与生命统一,人是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的。*死亡的两重:时时刻刻的死亡;最后的死亡)从此有人乳养着我;我的幼年死去,而我还活着;因为没有一人能答复我,我的父母,别人的经验,我的记忆,都不能作答。我以我记忆所不及的有生之初和孩提之年歌颂你;[希望,宁愿不理解而找到你,不要专求理解而找不到你。1.7 因为在你面前没有一人是纯洁无罪的;婴儿的纯洁不过是肢体的稚弱,而不是本心的无辜。我在胚胎中就有了罪。

  童年生活

  8~12 :童年生活;1.8 学习语言进入社会;1.9 进入学校,欢喜游戏;1.10 喜欢游戏、打架、虚构的故事、看戏,1.11,延迟洗礼,母亲希望我信,我胃痛差点要死,本来就要接受洗礼了,病又好了。我的父亲虽然不信,但“我的天主,使你成为我的父亲”,延期洗礼“是为了我的利益而放松犯罪的羁绊”?——“母亲早已料到,她宁愿让泥土去遭受风波,以后再遭搏塑,不顾已经成形的肖像遭受蹂躏。”

  1.12 童年不欢喜读书,不强迫就不读,强迫我的人也未必做得好,天主却使它们有益于我(*类比之后的莫妮卡的喝酒)“你利用那些不为我利益打算的人来造就我,又使犯罪的我受到应受的处分。”

  1.13~14 憎恨希腊文,酷爱拉丁文,为狄多哭泣,读外国文字痛苦。 1.16~19 荷马把凡人种种移居在神,容器和酒,我的聪明和口才受到同学的尊崇,远离你的荣光,文字的规律而胜于你;

  1.19 我童年时可怜地躺在这些风尚的门口,那里是我鏖战的沙场:看戏,模仿,偷东西吃,游戏。

  1.20 赞颂上主。造我者原是美善,也是我的美善。

  卷二:

  2.1 :喜欢你的爱,收束支离放失的我,背弃了独一无二的你而散失于许多事物中的我;

  2.2 青年时代,“这时我所欢喜的,不过是爱与被爱”,分不清晴朗的爱与阴沉的情欲;婚姻平息情欲;家里人不想用婚姻来拯救我于堕落,“无耻的人们所纵容的而你的法律所禁止的纵情作乐,疯狂地在我身上称王道寡”

  2.3~:父母对我。去马都拉学文章与雄辩术,父亲望子成龙,“他只求我娴于词令,不管我的心地、你的土地是否荒芜不治。” 16岁,情欲的荆棘长得高出我的头顶,看到我洗澡发育成熟,父亲的狂喜母亲的担忧;(内心的宫殿,灵魂的居所);在同辈中我自愧不如他们的无耻,不仅出于私欲,甚至为了博取别人的赞许,甚至捏造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我和我的伙伴们行走在巴比伦的广场上”,母亲害怕婚姻妨碍我的前途(学问)——我的父母都渴望我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任我嬉戏。

  《忏悔录》读后感(三):因信而理解——重读奥古斯丁《忏悔录》

  大概一年多前,我刚刚换了一个新的学校,内心流连而满是焦虑。我在云县的一个小旅馆里,无所事事地翻阅着这本声名煊赫的《忏悔录》。准确地说,我并大喜欢这本书。虽然我偶尔被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 A.D.)敬虔和直率的呼告所打动,甚至会默诵书中安布罗西乌的诗句以求得某种安慰:“天主啊,万有的创造者,穹苍的主宰,你给白天穿上灿烂的光明,给黑夜穿上恬和的睡眠,使安息恢复疲劳的肢体,能继续经常的工作,松弛精神的困顿,解除忧伤的郁结。”但是,我很快就被淹没在书中浩瀚的求告和圣经分析而渐感厌倦。

  在某种思念的焦灼中,我明明地晓得他求告的无上的天主,可是我宁愿把他换成一个人,我脑海中的一个幻象。“我在如此思索时,你就在我身边;我叹息时,你倾听着;我在飘荡时,你掌握我;我走在世俗的大道上,你并不放弃我。”【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8月第1版,第104页,下同】这时我便有一种僭越和渎神的快感。

  我清晰地记得我是在无聊的监考中读完的——与其说成功地读过一本名著,不如说终于结束了一场煎熬。我想,我再也没有兴趣读他的任何作品了。我当时特别不能理解的奥古斯丁名言:“信仰,尔后才理解(crede, ut intelligas)。”于我而言,不理解怎么能信仰呢?我诚然知道有信仰的人是蒙福,可是我就是不信,甚至仅仅把信仰当作安顿人心的居所,认为有害于理性的发挥,是让人无知的。

  没想到,真正无知的是我自己。在《忏悔录》里,奥古斯丁记述了他青少年成长经历、求学生活和教书生涯,这一段时间他是浪子,是摩尼教徒,是修辞学教授,唯一不变的是他的母亲,天主的仆人,二十年如一日为他代祷:“回来吧,在天主的怀抱里得安息。”他非常节制地记述这位母亲与仆人的去世,却非常动人地再现了一个浪子、一个辩士归主的传奇,在后来的篇章里,他完全沉浸在对善与恶的起源及本质,对时间,对记忆和影像,对《创世纪》和三位一体的探寻中——而这些我之前是完全忽略的。他并没有把生命中的遭遇和智慧的结晶归之于个人的才智,而是把这尘世的悲伤喜乐安息在天主的怀中,让上主的真光借这真理而显现,“因为我灵魂不能光照自己,也不能浇灌自己,因此只有到你生命之泉边,同样也只有在你的光明中能看见光明。”【322】

  值得注意的是,《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据译者周先生说明,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和卢梭的名不副实的忏悔录不同,奥古斯丁的这本书是在追忆往事,更是在追求真理,路上有堕落,有挣扎,有呼告,更有大欣喜和大荣耀。正如他在书中所言:“忏悔我已往的罪过——你以加以赦免而掩盖,并用信仰和‘圣事’变化我的灵魂,使我在你里面获得幸福——能激励读者和听者的心,使他们不再酣睡于失望之中。”【199】他希望唤醒睡梦中的人,让他们由弱而变强,改过而迁善。

  卷一

  本卷以赞颂主的伟大和万能开头,求主垂听自己的呼告,并追述了作者15岁之前的零散记忆。

  主“充塞一切,亦包容一切”,以瓶作喻:“一只瓶充满了你,并没有把你固定下来,瓶即使破碎,你并不散溢。你倾注在我们身内,但并不下坠,反而支撑我们;你并不涣散,反而收敛我们。”【3】追问主是什么。“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义、至隐、无往而不在,至美、至坚但又无从执持,不变而变化一切,无新无故而更新一切…行而不息,晏然常寂,总持万机…爱而不偏,嫉而不愤,悔而不怨,蕴怒而仍安…我的天主,我的生命,我神圣的甘饴。”【4】予欲无言。

  “谁能使我安息在你怀中?谁能使你降入我的心灵,使我酣畅,使我忘却忧患,使我抱持你作为我的唯一至宝?”【4】惟有主。婴儿并不是纯洁无暇的。“婴儿的纯洁不过是肢体的稚弱,而不是本心的无辜。我见过也体验过孩子的妒忌: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9】

  从小憎恨希腊文,却酷爱拉丁文。“当时我为狄多(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中的迦太基女王)的死,为她的失恋自尽而流泪;而同时,这可怜的我,对那些故事使我离弃你天主而死亡,却不曾流一滴泪。”【15】读外国文字很辛苦,“甜蜜的希腊神话故事上面好像撒上了一层苦胆。”【17】

  曾因纵情恣欲而陷入黑暗,远离天主的荣光,也曾耽于嬉游,欢喜看戏,欺骗师长,在餐桌上偷东西吃。“我的犯罪是由于不从他那里,而独在他所造的事物中、在我本身和其他一切之中,追求快乐,追求超脱,追求真理,因此我便陷入于痛苦、耻辱和错谬之中。”【24】

  卷二

  奥古斯丁是问题少年,16岁曾退学,上树偷梨,拿去喂猪。

  “我愿回忆我过去的污秽和我灵魂的纵情肉欲,并非因为我流连以往,而是为了爱你,我的天主。…我青年时一度狂热地渴求以地狱的快乐为满足,滋长着各式各样的黑暗恋爱,我的美丽凋谢了。…这时我所喜欢的,不过是爱与被爱。但我不以精神与精神之间的联系为满足…从我粪土般的肉欲中,从我勃发的青春中,吹起阵阵浓雾,笼罩并蒙蔽了我的心,以至分不清什么是晴朗的爱,什么是阴沉的情欲。”【25】这满腔心酸回忆,都为你幸福可靠的甘饴。

  16岁那年停学,去邻近的马都拉城攻读文章和雄辩术,并准备去迦太基留学。家中并不富裕,父亲只是塔加斯特城中的一个普通市民。闲在家中,“情欲的荆棘便长得高出我头顶,没有一人来拔掉它。”【28】

  和一群年轻的坏蛋乘夜摇下许多梨子,不是为了大嚼,而是偷去喂猪。“我并不想享受所偷的东西,不过为了欣赏偷窃与罪恶。”美好的东西,金银,荣华,权势和地位以及其他,有动人和光耀之处,但获得这些,不应该脱离和违反你的法律。【31】人与人的友谊,是一种可贵的心灵联系,温柔而甜蜜,但不可燃起贪心,行那些多人合作的犯罪。

  不想过去的那些丑恶不堪,“我现在需要的是你,具有纯洁光辉的、使人乐而不厌的、美丽灿烂的正义与纯洁,在你左右才是无比的安宁与无忧无虑的生活。”【36】

  卷三

  在迦太基求学,读到西塞罗的著作,向往哲学,思考善与恶,陷入摩尼教。

  “我周围沸腾着、震响着罪恶恋爱的鼎镬。…我追求恋爱的对象,只想恋爱;我恨生活的平凡,恨没有陷阱的道路;我心灵因为缺乏滋养的粮食,缺乏你、我的天主而饥渴。…我心灵患着病,满身创伤,向外流注,可怜地渴求物质的刺激。”“我冲向爱,甘愿成为爱的俘虏。”【37】这里看好像奥古斯丁深陷情欲,不过下文说:“我被充满着我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和燃炽我欲火的炉灶一般的戏剧所攫取了。”【38】却是虚构的戏剧让他远离慈爱的天主。

  读了西塞罗劝人读哲学的《荷尔顿西乌斯》。这本书使他的思想发生转变,“突然看到过去虚空的希望真是卑不足道,便怀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向往着不朽的智慧,我开始起身归向你。”【41】决心去读圣经,“以为这部书和西塞罗的典雅文笔相较,真是瞠乎其后。我的傲气藐视圣经的质朴,我的目光看不透它的深文奥义,圣经的意义是随着孩子的年龄而俱增,但我不屑于成为孩子,把我的满腔傲气视为伟大。【42】

  归入摩尼教,“背着真理,还自以为面向真理;我不懂得‘恶’不过是缺乏‘善’,彻底地说只是虚无。”【45】虔信主的母亲“为了我向你痛哭…她看见我在她所得自你的信仰和精神方面已经死去。”【50】她梦见自己站在一条木尺上,又见一位容光焕发的青年含笑走到她跟前,问她为何悲痛,那位青年请她放心,让她留心看,于是看见“我”站在她身边,就在那同一条木尺上。

  虽然奥古斯丁深陷摩尼教九年,但他的母亲从未放弃希望,“在祈祷时继续为我向你发出哀号”。母亲还请来一位教会里精通圣经的主角来谈话,并没有效果,只听到主教说:“让他去。你只要为他祈求天主;他自会在书本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狂妄。”【52】

  卷四

  自叙深陷不堪回首的经历:“我从十九岁到二十八岁,九年之久,陷溺于种种恶业之中,自惑惑人,自欺欺人,公开是教授所谓‘自由学术’,暗中则使用虚伪的宗教幌子,前者是出于骄傲,后者则由于迷信,而二者都是虚妄。”【54】和女子同居,并有子嗣。向名为算术家的星士请教,并和一位名医文提齐亚努斯亲厚。

  与一位非常善良纯洁的青年内布利提乌斯建立了深切的爱情,但称不上真正的友谊,“因为只有你把那些具有‘因我们所领受的圣神而倾注于我们心中的爱’而依附你的人联结在一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58】不幸的是,他因为高热,不省人事,在昏迷中接受洗礼后,不久就溘然长逝了。这让奥古斯丁备受打击,被痛苦所笼罩:“我眼中只看见死亡!本乡为我是一种刑罚,家庭是一片难言的凄凉。…我问我的灵魂,你为何如此悲伤,为何如此扰乱我?…为我,只有眼泪是甜蜜的,眼泪替代了我心花怒放的朋友。”【60】

  自以为是“一个满腹委屈忍受人生的傻瓜”:“我愤愤不平,我叹息痛哭,我心烦虑乱、不得安宁,我一筹莫展。我背负着一个破裂的、血淋淋的、不肯被我背负的灵魂,我也不知道把它安置在哪里。无论在优美的树林中,在娱乐歌舞中,在清香四溢的田野中,在丰盛的筵宴中,在书籍诗文中,都得不到宁静。”【62】他逃出家乡,来到迦太基(公元376年),在亲厚挚热的师友学生间得安慰,“这一切正似熔炉的燃料,把许多人的心灵融而为一。”【63】

  向全能的天主祈求:“求你使我们转向你,请显示你的圣容,我们便能得救”。美好的事物如果不来自你,便不存在。祈望灵魂不要移情于浮华,要归向天主的“道”:“我的灵魂…你应该定居在那里,把你所得自他的托付给他;把得自真理的一切,托付于真理,你便不会有所丧失;你的腐朽能重新繁荣,你 的疾病会获得痊愈,你的败坏的部分,会得到改造、刷新…将和你一起坚定不移地站在永恒不变的天主身边。”【66】

  写了一部书《论美与适宜》,献给罗马的演说家希埃利乌斯。大约二十岁时,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论》,以这些范畴来理解天主的神妙,甚悔不识“你的本体即是你的伟大与美好”。【73】自诩聪明,能理解各种自由学术,良好的禀赋反而害了“我”。“我背着光明,却面向受光明照耀的东西,我的眼睛看见受光照的东西,自身却受不到光明的照耀。”【74】

  卷五

  上主并不放弃那些彷徨不定和怙恶不悛的人。“你依然注视着,洞烛他们的黑暗。…希望他们自觉地回身寻你,你就在他们心中:谁向你忏悔,谁投入你的怀抱,谁因困顿风尘而在怀抱中流泪痛哭,你就在他心中;你会和蔼地擦干他们的眼泪;因为,主,你不是一个血肉的人,你是创造他们的天主,你现在又再造他们,抚慰他们。”【77】

  二十九岁时听到摩尼教主教福斯图斯的学识渊博并擅长自由学术的名声,心向往之,但在提问交流之后发现“这人对自由学术除了文法外,是一无所知,而对文法也不过是寻常的造诣。”他不过是读了几篇西塞罗的演说,一两部塞内卡的著作和一些诗集等,善于利用自己的有点和风度,因此比较吸引人罢了。【83】这时完全失去了研究摩尼教著作的兴趣。

  奥古斯丁听从别人的意见,渡海去罗马教书。他的出走让她母亲悲痛欲绝,她一直跟到海边,不肯独自回去,后来勉强听劝,答应那一夜留在泊船不远的一所教堂,但是就在那一夜,奥古斯丁偷偷溜走了,她还在堂中祈祷痛哭。【87】

  他刚到罗马,就发高热,迎来了“一顿疾病的鞭子”。在濒死中,依然保留极强的理性品格,拒绝领受“洗礼”。“我所度的岁月不过增加我的耻辱;你不使如此不堪的我灵与肉双双死亡,而我的狂妄反而讥笑你忠告的药石。”【88】但最后病愈了,“你治疗我的疾病,你使你婢女的儿子恢复肉体的健康,为了能给他另一种更好、更可靠的健康。【89】

  他的思想每次想返回公教信仰时,总是障碍重重,他这时还无法理解救主耶稣怎么会生自童女马利亚,他看不出怎样能混合而不受玷污。“因此我害怕相信他降生为人,因为我将不得不相信他受血肉的玷污。”【92】

  到米兰,拜谒安布罗西乌斯主教。他开始竭力思索和找寻证明摩尼教错误的可靠证据,也不信任那些不识基督名字的哲学家,于是留在公教会继续做一名“望教者”,“等待可靠的光明照耀我,指示我前进的方向。”【96】

  卷六

  开始不以过去的眼光读《旧约》律法和先知书了,并纠正了对你的圣贤门的错谬之见。正如安布罗西乌斯的布道反复申明的金律:“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本来可以用信仰治疗灵魂的疾病,澡雪精神,趋向真理,但由于害怕信仰错误,反而拒绝你的信仰良医。【102】

  和好友展开是否结婚的争论。自问:“如果灵魂的生命随肉体而同归澌灭,神绝不会对我们有如许作为。如此,我们为何再犹豫不决,不肯放弃世俗的希望,全心全意去追求天主和幸福生活呢?”时间也有很多可爱之处,“许多大人物,最值得我取法的人物,不是结婚后依然从事研究智慧吗?”【114】本来想结成一个共产主义的小团体,但最后没有成功,“我们重新回到叹息呻吟之中,重新踏上尘世的坦途;我们心中的思想是千头万绪,而你的计划永远不变。”【117】之前和奥古斯丁同居的女子,因为他要结婚了,被迫分离,只把两人的私生子留在他身边。

  觉得自己处境越来越可怜,对死亡与死后审判充满恐惧。思考伊壁鸠鲁灵魂不死和死后受赏罚的问题,自认盲目,“不能想象德行与美善本身的光明应该用无私的心情去怀抱,这光明肉眼看不见,只能在心灵深处看到,这昏昧正是我的重大不幸。”【118】

  卷七

  本卷记述了奥古斯丁30岁之后的壮年时代,对主的思考逐渐深入,并探讨了恶的起源和本质,进一步亲近和赞叹主。

  设想上主是广大无边而充塞天地,是生命的生命。思考作恶的原因是自由意志,受苦的原因是出于上主的审判。【123】“朽坏,不论来自意志,不论出于必然或偶然,都不能损害我们的天主,因为你既是天主,天主所愿的是善,天主就是善的主体,而朽坏便不是善。…总之,天主如果可能朽坏,便不成为天主了。”【124】说实话,这一段有循环论证的嫌疑,我不太能理解。奥古斯丁这时也在苦闷的思想中:“天主是美善的…创造美善的事物…恶原来在哪里?从哪里来?…既然天主是全能,为何不能把它整个转变过来,不遗留丝毫的恶?”【126】

  引用约翰福音揭示天主的道,天主拒绝骄傲的人,恩宠谦虚的人,以大慈爱揭示人们谦虚的道路。【131】“你指示我反求诸己,…我进入心灵后,我用我灵魂的眼睛瞻望着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也就认识永恒。唯有爱能认识它。”【134】

  认为一切可以朽坏的东西,都是“善”的,唯有“至善”不能朽坏,没有任何“善”的成分也不能朽坏,因为朽坏是一种损害。这里似乎可以解释善的脆弱性。“至于‘恶’,我所追究其来源的恶,并不是实体;因为如是实体,即是善。”【136】

  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你,不再钟情于那些冒充你的幻象了;但我还不能一心享受天主,我被你的美好所吸引,可是我自身的重累很快又拖我下坠,我便于呻吟中堕落了:这重累即是我肉体的沾染。”【139】直到拥抱“天主与人类之间的中保,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认识他“道成肉身”,以血肉作为我们的饮食,才真正获得力量,确认基督即是“道路、真理、生命”。他促使服从他的人克制自己,到他身边,“治疗了他们的傲气,培养了他们的爱,使他们不至于依靠自身而走入歧途,使他们目睹卑以自牧的神性在他们脚下,穿着我们的‘皮衣’,因而也能安于微贱,能废然自觉,俯伏于神性之前,神性将起而扶掖他们。”【140-141】

  迫不及待地捧读圣经,特别是使徒保罗的著作,以前认为这些和《旧约》的律法和先知书相抵触,但疑问终于涣然冰释,并把读经所得归于上主的恩宠,而不是自夸。在以前读的那些书里,“字里行间,没有悃款的气色,没有忏悔的眼泪,也没有‘你所喜爱的祭献,愤悱的精神,悲深痛切的良心’,更没有万民的救援,你所许诺的圣城,‘圣神’的保证,普渡人类的酒爵。”【144】对主发出由衷的赞叹。

  卷八

  自叙继续靠近主的怀抱,历经思想的痛苦和挣扎,在花园里读到神的话语,感觉圣灵的光照进来,便归了主。

  已经铭记主的话语,感受到主的围护,并确信你的永恒生命,自以为“爱上了我的‘道路’,我的救主,可是还没有勇气面向着崎岖而举足前进”。【146】看见教会中人才济济,各人都有自己的进修方式,真正抛弃了俗世的名利,热爱主温柔敦厚和美轮美奂的住所。向主的忠仆、德高望重的西姆普利齐亚努斯请教,他是当时主教安布罗西乌斯的授洗者。他向奥古斯丁追述已故罗马雄辩术教授维克托利努斯皈依主的经历:翻译柏拉图派的著作,用心读圣经,但是害怕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基督信仰,但在深思熟虑下去了圣堂,领受了重生的“洗礼”;此事在罗马引起了惊愕,教会却只是欢忭。”

  在最后信仰的宣誓时刻,他本来可以采用比较隐秘的方式,但是却选择站在高处,向教友群众朗诵。“他以为他所教的雄辩术与救援无关,尚且公开讲授,不怕在疯狂的人群之前发挥自己的见解,那么更何惮于在你的驯顺的羊群前宣布你的言论?”于是他上台宣誓了,得到了大家的欢呼,人们去用敬爱和欢乐的双手去拥抱他。【150】

  向主呼求:“请你促醒我们,呼唤我们,熏炙我们,提撕我们,融化我们,使我们心悦诚服,使我怀着炽热的心情向你追踪。”以熟睡的人醒时所作的挣扎作比,已经确认献身于你的爱比屈服于自己的私欲要好。“前者使我服膺,驯服了我;后者使我依恋,缠绕着我。你对我说:‘你这睡着的人,应当醒过来,从死中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155】但是奥古斯丁还在逡巡等待,他的苦闷有增无减,天天叹息。遇到一位宫中的教友、同乡蓬提齐亚努斯,谈论埃及隐修士安东尼,被他“斩断功名意愿,事奉天主”的事迹所打动。

  袒露在天主之前,良心在谴责,真理在催迫,“我倔强,我抗拒”,但已经提不出理由,“剩下的只是沉默的恐惧,和害怕死亡一样,害怕离开习惯的河流,不能再畅饮腐败和死亡。”【160】退到花园中,内心澎湃,“我全身骨骼都对此发出呼号,它们的歌颂声上彻云霄”。在挣扎中思考为什么“灵魂命令肉体,肉体立即服从”而“灵魂命令自己,却抗拒不从”,真正的原因是意志的游移乃是灵魂的病态,“其实灵魂并不完全愿意,所以发出的命令也不是完全的命令。…灵魂不是以它的全心全意发出命令,才会令出不行。”【162】

  反驳摩尼教“以意志的两面性为借口,主张我们有两个灵魂,一善一恶,同时并存”,认为两种意志的斗争,并不证明另一个灵魂的存在,只表明所受的惩罚,这是“盘踞在我身内的罪”。【163】一善一恶是不正确的,并不具有对立的本体,也不来自对立的本原,这只是一个灵魂在两种意愿之间摇摆不定。【164】“永远的真福在上提携我们,而尘世的享受在下控引我们,…灵魂被重大的忧苦所割裂:真理使它更爱前者,而习惯又使它舍不下后者。”【165】

  自言自语:“快快解决吧!快快解决吧!”灵肉交战,天人交战:“为何你要依仗自己而不能安定?把你投向天主,不要害怕;天主不会缩手任凭你跌倒;放心大胆地投向他,他自会接纳你,治疗你。”羞愧万分,在灵魂的深处,“巨大的风暴起来了,带着倾盆的泪雨”。向主说了很多话,大意是:“主啊,你的发怒到何时为止?请你不要记着我过去的罪恶。”呜咽喊道:“还要多少时候?还要多少时候?明天吗?又是明天!为何不是现在?为何不是此时此刻结束我的罪恶史?”【166-167】

  带着满腔心酸痛哭不止,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唱着:“拿着,读吧!拿着,读吧!”立刻拿起圣经,依照神的命令,默默地读着最先看到的一章:“不可耽于酒食,不可溺于淫荡,不可趋于竞争嫉妒,应被服主耶稣基督,勿使纵恣于肉体的嗜欲。”“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溃散了阴霾笼罩的疑阵。”【168】向母亲报告自己的皈依,母亲喜形于色。“她的哀伤一反而成为无比的喜乐,这喜乐的真纯可爱远过于她所想望的含饴弄孙之乐。”【169】

  卷九

  感谢主。除了家人和几个知己,并没有向太多人袒露自己的皈依,“虽然那时我们自‘涕泣之谷’上升,唱着‘升阶之歌’”。【172】正式脱离雄辩术教席:你已解放了我的心,现在又解放了我的口。【175】真正体会的上主的甘饴:“我口诵心维,欢呼雀跃,不愿再放情于外物,啮食时间,同时为时间所吞噬,因为我在永恒的纯一本体中有另一种‘小麦’,另一种‘酒’,另一种‘油’。”【178】

  接着叙述了自己的母亲和儿子的去世,奥古斯丁在行文中表现了极大的节制,并将这一切归于主。说起自己从孽海得来的儿子,非常聪明,很有思想,所著《师说》就是记述两人的谈话。但“不久以后他就脱离尘世,我对此感到安心,他的童年、青年以及他的一生,我可不必为抱杞忧了”。【181】

  在梯伯河口,母亲去世了。不准备谈她的遗事,而是追述天主给她的恩泽。去世前一天有过谈话,结论是:“我们肉体观感的享受不论若何丰美,所发射的光芒不论若何灿烂,若与那种生活相比,便绝不足道;我们神游物表,凌驾日月星辰丽天耀地的苍穹,冉冉上升,怀着更热烈的情绪,向往‘常在本体’。我们印于心,诵于口,目击神工之缔造,一再升腾,达于灵境,又飞越而进抵无尽无极的‘膏壤’。”【188】

  有朋友问母亲是否忧虑葬身他乡,她说:“对天主自无远近之分,不必顾虑世界末日天主会不认识地方而不来复活我!”病后第九天,她圣德至诚的灵魂离开肉体,享年五十六岁,当时奥古斯丁三十三岁。【191】他肝肠寸断,但在安葬和祭礼的时候没有流过一滴泪。在洗浴后,依然没有洗刷内心的酸苦,于是默诵安布罗西乌的诗句:“天主啊,万有的创造者,穹苍的主宰,你给白天穿上灿烂的光明,给黑夜穿上恬和的睡眠,使安息恢复疲劳的肢体,能继续经常的工作,松弛精神的困顿,解除忧伤的郁结。”于是逐渐回想母亲的虔诚和爱怜,忍不住为她痛哭,“任凭我抑制已久的眼泪尽量倾泻,让我的心躺在泪水的床上,得到安息”。【193】但旋即向天主忏悔,并向主祈祷读者纪念他的父母——你的婢女莫尼加和她的丈夫巴特利西乌斯。【196】

  卷十

  接下来这几卷主要讨论了记忆、时间、三位一体等,我都不太理解。

  希望自己在证人之前,用文字来履行真理。“人生的其他一切,越不值得我们痛哭的,人们越为此而痛哭;而越应该使我们痛哭的,却越没有人痛哭。但你喜爱真理,’谁履行真理,谁就进入光明。’”

  影像如何形成,记忆是什么。对每一事物有三类问题:“是否存在?是什么?是怎样?”“我记忆所收藏的,不是意义的影像,而是意义本身。”【208】“记忆还容纳着数字、衡量的关系与无数法则。”论遗忘:“遗忘并非亲身,而以它的影像存在记忆中,如果亲自出场,则不是使记忆记住,而是使记忆忘记。”【213】

  “幸福生活是否存在记忆之中?如果我们不认识,便不会爱。”【217】邪恶的人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幸福生活就是在你左右、对于你、为了你而快乐;这才是幸福,此外没有其他幸福生活。谁认为别有幸福,另求快乐,都不是真正的快乐。可是这些人的意志始终抛不开快乐的影像。”【219】

  谈如何对待荣誉。“别人的赞美往往跟随着,而且应该跟随着良好的生活和良好的行动,二者都不能弃置。…当然我欢喜听人家的赞美。但我爱慕真理,过于赞美。…我所不愿的是:因我做了一些好事,便把别人的褒奖增加我的快乐。”【238】要向耶稣基督学习谦卑。这里可以和《论语》里“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相比照。

  卷十一

  这一卷主要讨论时间。

  重提登山宝训,主号召我们应该:安贫、温良、哀痛、饥渴慕义、慈慧待人、纯洁、和平。【246】“你召唤我们,教我们领会你的言语:‘道’,这‘道’是和你天主同在’的天主,是永永不寂的言语,常自表达一切,无起无讫,无先无后,永久而同时表达一切,否则便有时间,有变化,便不是真正的永恒,真正的不朽不灭。”【252】

  “你创造了一切时间,你在一切时间之前,而不是在某一时间中没有时间。”不存在的时间没有长短,因为过去已经不存在,而将来尚未存在。【258】也就是说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确当的,可以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263】“时间并非物体的运动。”【268】

  卷十二

  这一卷主要讨论《创世纪》。

  “‘地是混沌空虚’,是一个莫测的‘深渊’,深渊上面没有光,因为没有任何形色。为你命作者写道:‘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所谓黑暗,不就是没有光吗?假如有光,光在哪里?只能在上面照耀。”没有光,没有声音。【277】奥古斯丁猜测“物体从这一种形相进入另一种形相的过程不是通过绝对的空虚,而是通过某一种未具形相的原质。"【279】“至于那个无形的物质,混沌空虚的地,也不列入日子之中,因为既无形相,没有组织,便无所来,亦无所往,便也没有日子与时间的交替。”【282】

  称赞造物主的大能。“现在我汗流满面,喘息着回到你的泉水旁边。希望没有一人来阻扰我,我要畅饮,我要生活。…我在你之中复活了。”【282】“每一个羁旅于尘世的灵魂,如果它已经渴望你,如果已经‘以眼泪为饮食,同时每天有人在诘问它:你的天父在哪里?’如果已经向你仅仅要求‘一生无日不住在你的圣殿里’——它的生命即是你,而你的日子即是永恒:‘你的年岁没有终极,因为你是始终

  如一的。’”【283-284】

  脱离天主而堕落,仰望唯一真理而得安息。“所谓‘天主的居处’,不是尘世的宫殿,也不是天生的物质建筑,而是精神的,它分享你的永恒,因为它永永远远不受玷污。”【287-288】主确定无疑地创造天地:“‘元始’即是你的智慧,在智慧之中,你创造了一切。…确无可疑的是:不仅一切已造的和已成形的东西是出于你的创造,甚至可能创造和可能成形的东西,都可能由你创造,因为一切来自你。确无可疑的是:凡从无形以至成形,一定先是没有形相,然后接受形相。”【293】

  卷十三

  这一卷前半部分主要谈天外之天、混沌空虚的地和黑暗的深渊,他认为“这个精神的、漂流不定的元气必须归向你、生命之源,受到光照,然后成为美丽的生命,成为水与水区分后形成的天地之外的另一重天”。【311】“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爱好,我们精神上的垢污构成了我们重重烦累,使我们下沉,而你的圣善使我们向往你的安宁,拯拔我们上升,使我们举心向上,向着你,到达‘你的神在大水上面运行’的境界,我们的灵魂穿过‘无质的大水’,将进入无上安息。 ”【312】

  讨论三位一体,以人的“存在、认识和意志”思考“圣父、圣子和圣灵”:“生命在这三方面是多么纯一而不可分割:一个生命,一个思想,一个本体;不可分割却又截然分清。”【315】自叹其奇妙处不是自己能轻易领会和表达的。

  要在忧闷中保持盼望,奥古斯丁这段呼告极为动人:“希望吧,坚持着,直至万恶之母的黑夜过去,直至主的义怒过去,…在天父内盼望着:早晨我即将站立起来,我将凝神谛观,我将永久歌颂他。早晨我将站立起来,我将看见我的拯救者,我的天父,他将因居住在我们心中的‘圣神’而复活我们的肉体,因为‘圣神’慈祥地运行在我们黑暗漂流的心灵之上。为此,我们在羁旅之中已经得到保证,日后将成为光明:我们已经因希望而得救,已是‘光明之子,白昼之子,不再是过去的黑夜之子,黑暗之子’。”【319】

  对接下来的段落,我很难概括这些内容,因为奥古斯丁已经沉浸在对上主的敬拜和赞叹中,一如珠玉泻地,任意截取好像都是粗暴地阻断。“主、我感谢你。我们看见了天和地,…我们看见了划分黑暗的光,…我们看见了诸水分为上下后中间的穹苍,…我们又见万流委输、海色的壮丽,大陆上圹壤的原野和长满花卉树木景物宜人的腴壤,我们又昂首而见“光体”,太阳充分照耀着白昼,黑夜则有月色星光的抚慰,同时又成为时间的标识。我们又见卑湿之处滋生了鳞介鲸鲵和飞翔的禽鸟,因鸟翼所凭的浓厚空气是由水蒸发而成的。我们看见地面点缀了动物和依照你的肖像而造的人类,人凭借了和你相似之处,就是说凭借了理性和理智,统治百兽;犹如人的灵魂上一面是通过思考而发号施令,一面是服从号令,犹如行动受理智的指挥而获得正确方向。”【344】

  奥古斯丁看见了这一切美好,并希望所有人看见这一切美好。他祈愿主赐给我们和平,在天主至善至美的怀中得安息。

  樊超群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忏悔录》读后感(四):Augustine 《忏悔录(the Confessions)》摘要

  【按语:“忏悔(Confession)”的含义是“一种宗教上具权威性的言说:赞美上帝、责备自我、认信信仰”(邓绍光为石敏敏译的奥古斯丁的《论灵魂及其起源》撰写的导言第12页);本书大约著于公元400年左右,语言极度优美;记述了信仰的历程,包括一个个智识疑惑的克服和意志脆弱的考验,直到完全皈依和洁净后才接受洗礼。这种每一步都严谨究问的信仰之路体现了奥古斯丁仍维系了理性主义的品质。在忏悔中,逐渐将个人经历与一种普遍的信仰思考完美地糅合起来,通过心灵的反思最具严谨地确立了信仰如何可能之路。当然,基石仍然不在反思,而是信仰。如奥古斯丁曾说:“信仰,尔后才理解(crede, ut intelligas);这为后来的Anselmus的名言“信仰寻求理解(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最完美地继承。Image等概念表现出极强的柏拉图主义色彩。《忏悔录》给出了基本理解的理论议题和观念包括:恶的起源和本质;时间的理解;神从虚无创世(Creatio ex nihilo),基于充盈的善(the plentitude of goodness)的创造;三位一体的类比;自由意志的分裂;记忆(memory)。

  依据邓韶光介绍的当代奥古斯丁研究专家J. O’Donnell的“Augustine of Hippo”一文的研究:《忏悔录》的自述不能当真,起码有两点出入:1、奥古斯丁在米兰的世俗事业的失败强化了其宗教虔诚感,而不是《忏悔录》中那样纯然的精神主线;2.写作《忏悔录》时奥氏刚刚担任Hippo主教,其早年的摩尼教徒经历和多纳图派异端的攻击导致奥古斯丁遭遇诚信危机,因此《忏悔录》意在辩白。这种解释把《忏悔录》说成了“延安整风”中的自白作品。但是对于O’Donnell的研究也自可保持距离,颇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品质。

  中文阅读的是周士良先生译本,极为典雅优美;英文参考了古旧但注解精详的Philip Schaff版】

  卷一【始于祈求上主的光照后,讲述了其生命起始到15岁之事。】

  “请允许我说话,因为我是向你的慈爱,不是向讥嘲我的人说话。”【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页,下同】“主,在你,存在与生命是二而一的,因为最高的存在亦即是最高的生命。你是至高无上的,永恒不变的(with whom being and life are one, because Thou Thyself art being and life in the highest? Thou art the highest, “Thou changest not)。”【7】上主造了人,但没有造人身上的罪恶。“天主,自然万有的管理者与创造者,但对于罪恶,你仅仅是管理者(disposer)。”【12】奥古斯丁的母亲是虔诚的公教徒。童年时候,Augustine有一次发热频于死亡,其慈母急忙筹备其洗礼,但病却霍然而愈,因此洗礼中止。

  憎恨读希腊文,酷爱拉丁文,“读外国文学真是非常艰苦,甜蜜的希腊神话故事上面好像撒上了一层苦胆。”【17】人间习俗可怕,“荷马编造这些故事,把神写成无恶不作的人,使罪恶不成为罪恶,使人犯罪作恶,不意味仿效恶人,而自以为取法与天上神灵。”【19】奥古斯丁沉迷于文学,而他人则称赞其前途无量。

  “感谢你。因为这时我存在,我有生命,我有感受,我知道保持自身的完整,这是我来自你的深沉神秘的纯一性的迹象。…我欣然等得到真理,我不愿受欺骗。…这一切都是良好的,这一切就是我。造我者本身原是美善…我的犯罪是由于不从他那里,而独在他所造的事物中,在我本身和其他一切中,追求快乐,追求超脱,追求其理,因此我便陷入痛苦、羞耻和错谬之中。”【24】

  卷二【进入青春期,16岁时暂中断学业;纵情享乐,与同伴偷窃梨子的事】

  “我青年时一度狂热地渴求以地狱的快乐为满足,滋长着各式各样的黑暗恋爱,我的美丽凋谢了(For I even longed in my youth formerly to be satisfied with worldly things, and I dared to grow wild again with various and shadowy loves; my form consumed away)。…不以精神与精神之间的联系为满足…从我粪土般的肉欲中,从我勃发的青春中,吹起阵阵浓雾,笼罩并蒙蔽了我的心,以至分不清什么是晴朗的爱,什么是阴沉的情欲(unholy desire)。”【25】16岁时停学,家人为送其到Carthage留学做准备。闲在家中,“情欲的荆棘便长得高出我头颅。”【28】伙伴们彼此以吹嘘坏事为乐。

  与伙伴们偷窃梨树上的果子。“我作恶毫无目的,为作恶而作恶的时候,究竟在想什么。…我爱堕落,我爱我的缺点,不是爱缺点的根源,而是爱缺点本身。”【30】反思:“美好的东西都有动人之处…为了获致这一切,不应该脱离你,违反你的法律。…假如漫无节制地想往追求这些次要的美好而抛弃了更美好的,抛弃了至善,抛弃了你,我们的主,天主,抛弃了你的真理和你的律法,便犯下了罪。”【31】这是犯罪的第一个原因,痴迷于次要之善;另一个原因就是骄傲,“人们远离了你,妄自尊大地反对你,便是倒行逆施地模仿你。”【33】

  卷三【17-19岁在迦太基,完成学业;沉溺于放纵的激情,陷入摩尼教(Manichean)的错误】

  卷三开头的一些话颇为含混,让人以为Augustine陷入某种男女爱欲中:“我周围沸腾着,震响着罪恶恋爱的鼎镬…我的心灵患着病,满身创伤,向外流注,可怜地渴求物质的刺激…我把肉欲的垢秽玷污了友谊的清泉…我得到了爱,我神秘地戴上了享受的桎梏,高兴地戴上了苦难的枷锁,为了担受猜忌、怀疑、忧惧、争吵等烧红的铁鞭的鞭打(For I was both beloved, and secretly arrived at the bond of enjoying; and was joyfully bound with troublesome ties, that I might be scourged with the burning iron rods of jealousy, suspicion, fear, anger, and strife.)。”【37】但有点出乎意外的是,奥古斯丁指的却是沉溺于戏剧。他指出戏剧时对别人苦难的同情与天主怜悯世人的区别,“你(天主)不受任何悲痛的侵袭。”【39】

  虽然自己流连于转瞬即逝的自由,但天主的“慈爱始终遥遥覆庇着我。”【40】在修辞学校中成绩前茅,也具有羞恶之心。19岁时读到西塞罗的Hortensius一书,志向转变,“怀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向往着不朽的智慧,我开始起身归向你。…这本书吸引我,已是由于内容,而不是为了辞藻了。…爱好智慧,在希腊语名为哲学,这本书引起我对哲学的兴趣。”【41】同时自幼的基督教教育印象仍存。比较阅读《圣经》,瞠目于西塞罗的典雅文笔,因为“傲气藐视圣经的质朴,我的目光看不透它的深文奥义。”【42】

  这时入了摩尼教。不能认识到“你(天主)也不是使物体具有生命的灵魂,你是灵魂的生命,生命的生命;你以自己为生活。”【44】信奉了“五元素化身大战黑暗五妖洞”等摩尼教教义。“我背着真理,还自以为面向真理;我不懂得‘恶’不过是缺乏‘善’,彻底地说不过是虚无(retreating from the truth, I appeared to myself to be going towards it; because as yet I knew not that evil was naught but a privation of good, until in the end it ceases altogether to be)。”【45】

  也不能区别习俗的正义和绝对的正义。“全心、全灵、全意爱天主和爱人如己”是绝对的、天主的命令。侮辱他人、对他人施行暴力等罪行的根源是“由于争权夺利、或为了耳目之娱,或为澄清快意。…犯罪,也就是亵渎了人们自己的灵魂,罪恶在欺骗自身,或是毁坏你所创造,所调摄(ordained)的天性。…这种种的产生都由于抛弃了你生命的源泉,万物唯一真正的创造者和统治者。”【48-49】奥氏祈祷不要“向你(天主)竖起假自由的触角(lift not up against Thee the horns of a false liberty)。”【49】

  相信摩尼教的,“摘无花果时,果子和树在流着乳一般的泪水。”【50】这时奥古斯丁的母亲、虔诚的公教徒Monnica因为儿子陷身异教而不停痛哭祈祷上主,获得上主异象的安慰,梦中的青年安慰Monnica,“你在那里,他也将在那里。”【51】而一位主教也安慰她:“去吧,这样生活下去吧!你为你的儿子留下如许眼泪,这样一个儿子是不可能死亡的。”【52】

  卷四【19岁后的九年时光,其间失去了一位好友,跟随摩尼教,写了本《论美与适宜》的书,出版了论自由艺术的作品,读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论》】

  19-28岁,教授自由学术之雄辩术,“出卖教人取胜的争讼法术…你远远望见我在斜坡上摇摇欲坠,我在浓雾中射出一些善意的闪光。”【55】与一名女子同居着。向星相学士请教。一位父执Vindicianus和密友Nebridius劝说奥古斯丁抛开星相学,认为很多预言的实现是因为散布在自然界的偶发力量,而不是出于推演星辰。

  这时结识了一个密友,把对方拖到摩尼教中,但密友病重接受公教会洗礼后,对奥古斯丁的摩尼教就划清界限,溘然长逝,留下奥古斯丁独自悲伤。“一面我极度厌倦生活,一面却害怕死。”【61】逃离了故乡Thagaste,来到了Carthage,“这时最能恢复我的生气的,是其他朋友们给我的安慰。”【663】但人的灵魂除非投入上主的怀抱,否则“即使倾心于你以外和身外美丽的事物,也只能陷入痛苦之中。…这些事物奔向虚无,它们用传染性的欲望来撕裂我们的灵魂,因为灵魂愿意存在,喜欢安息于所爱的事物群中,可是在这些事物中,并无可疑安息的地方。”【65】人不应该跟随肉体,而应该让肉体跟随自己。“如果你喜欢肉体,你该因肉体而赞颂天主,…如果你欢喜灵魂,你应在天主之中爱灵魂,因为灵魂也变易不定,唯有固着于天主之中,才能安稳…天主并非创造万物后便功成身退;万有来自天主,就存在于天主之中。”【66】天主也在一直呼唤我们回返到他身边。

  但当时奥古斯丁所爱的只是低级的美,“观察到一种是事物本身和谐的美,另一种是配合其他事物的适宜。”【68】写了《论美与适宜(on the fair and fit)》献给罗马著名演说家Hierius。“我的思想巡视了物质的形相,给美与适宜下了这样的定义:美是事物本身使人喜爱,而适宜是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和谐。…在德行中我爱内心的和平,在罪恶中我憎恨内心的混乱,我注意到前者具有纯一性而后者存在分裂,因此我以为理性、真理和至善的本体即在于纯一性(Unity)。同时糊涂的我认为至恶的本体存在于无灵之物的分裂中,恶不仅是实体,而且具有生命。”【71】将善命名为Monad,将恶命名为Duad,如罪恶中的愤怒,放浪中的情欲等。【Monad上承Plotinus, 英文电子版p.338-339,457,后来又有Leibniz】。但没有认识到理性灵魂并非真理的本体。写这本书约26-27岁,企图认识上帝,在途中。

  20岁时读Aristotle《十范畴论(Predicaments)》,却未必引向天主,“我以为这十项范畴包括一切存在。”【73】以为伟大和美好像属性依附于主体一样依附于上主,而事实上,“你的本体即是你的伟大与美好(Thou Thyself art Thy greatness and beauty)。”【73】轻松阅读《十范畴论》等显示出杰出的才华,却认为天主“不过是一个浩浩无垠的光明物体,而我即是这物体的一分子。”【74】Augustine感叹说,那些偎依在天主膝下和教会巢中,“有纯正的信仰作为饮食,安稳地等待羽毛丰满,长出爱德的双翅,即使思想拙钝,能有多大害处呢?”【75,这里与希腊的理智主义精神完全背驰了】

  卷五【记述了29岁这一年,察觉了摩尼教的错谬;去罗马和米兰从事修辞学术,听了Anbrose的讲道后,开始觉醒(come to himself)】

  觉得有些哲学家关于星辰和天文学的讲论比摩尼教的教导可信,虽然前者也不认识主。这里奥古斯丁表露了一种与希腊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ethos:“一人精通这一切(天象之理)而不认识你,是不幸的,相反,不知道这一切而能认识你,是有福的。”【80】,摩尼教的书籍中充满天文星象的神话,奥古斯丁充满重重疑惑。摩尼教的著名人物Faustus,奥古斯丁盼望受教,但最终“发现这人对自由学术除了文法外,是一无所知,而对文法也不过是寻常的造诣。”【83】奥古斯丁欣赏Faustus的诚实,但自此研究摩尼教著作的兴趣被打碎了,不过“并不和他们完全决裂;由于找不到更好的学说,我决定暂时满足于过去盲目投入的境地,除非得到新的光照(lighted upon),使我作更好的选择。”【85】

  Carthage学生无纪律;动身赴罗马,母亲不舍,“我的出走使她悲痛欲绝,她一直跟我到海滨。她和我寸步不离,竭力要留住我,或跟我一起动身。”【87】欺骗地出走;母亲被留下悲伤。到罗马生病一场。仍与摩尼教保持联系,虽然较为冷淡。认为学园派(Academics)的识见较优,“他们主张对一切怀疑,人不可能认识真理。”【90】

  对于公教则总觉得障碍重重:虽然倾向于觉得天主无限比较好,相信天主没有创造恶也比较好;但是认为救主耶稣生自童贞女玛莉亚则是不可想象的:“我看不出怎样能混合而不受玷污。因此我害怕相信他降生成人,因为我将不得不相信他受血肉的玷污。”【92】另外,也觉得摩尼教中人对圣经的批评是无法辩驳的。

  在罗马从事修辞学(雄辩术)工作,通过摩尼教徒谋取到米兰的雄辩术教授职务,拜谒Ambrosius/Ambrose主教,敬爱Ambrosius,“救恩还远离像我这样的罪人,但我渐渐地、不知不觉地在近上去。”【95】Ambrose对基督教的讲解后,“我觉得我过去是拘泥于字面而走入思路。听了他从文字的精神来诠释《旧约》中许多记载后,我后悔我的绝望,后悔我过去相信摩尼教对《旧约》律法先知书的讥刺排斥是无法反驳的。”【95】但公教还不是胜利者。决定脱离摩尼教,有点受学园派怀疑精神影响,“决定在父母所嘱咐的公教会中继续做一名望教者,等待可靠的光明照耀我,指示我前进的方向。”【96】

  卷六【31岁;在安布罗斯讲道的的劝诫下,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公教义的真理;思量着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对于寻获真理有些绝望。母亲“追踪而来,凭着坚定的信心,不辞梯山航海来找寻我。”【97】坚信自己会成为公教徒;敬爱Ambrosius犹如天主的使者,度着极为虔敬的生活。Ambrose总是很忙没空请教。

  发现公教会对《创世纪》上“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的非肉身解释而是精神性解释,惭愧以前自己的狂吠。“纯正的教义并没有把你万有的创造者约束在空间之中,限制在人的肉体的形状之中。”【102】高兴于Ambrose的循圣经的训词“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102】

  但内心仍然迟缓,不愿动身寻求。主逐渐改变奥古斯丁的心,渐渐能信:“我注意到有无数事物,我既未目睹,又未亲历,而我相信了。”【103】也拥有对天主存在和掌管世界的信念。“我始终相信你存在并照顾我们,虽则我还不知道对于你的本体应有什么看法,也不知道哪一条道路通向你或重返到你身边。”【103】这里奥氏也流露出与希腊较为差异的想法:“我不应自以为学问富裕而比他优越,我的学问并不给我快乐,不过是取悦于他人的一条伎俩。”【105】

  热衷名利与婚姻,与Alipius和Nebridius的交好,探求智慧和真理,感叹从19岁起,到30岁还在挣扎。“巨大的希望起来了:公教信仰并不是我所想象而斥为虚妄的东西。”【113】陷入种种的思想徘徊:该拜访有势力的朋友?人生是悲惨的,该丢弃空虚无谓而探求真理?为何不放弃世俗的希望而全心全意追求天主和幸福生活呢?但“世间种种也自有可爱之处,也有相当的甜味,不应轻易和它们割断关系。…我拖延着不去归向天主…因为我担心我没有一个女子的拥抱,生活可能太痛苦。”【114】Alipius阻止奥氏结婚,但竟然被奥氏说服也盼望着体味婚姻。因为订婚,同居的女子被迫离开返回非洲,而私生子则留在身边。但很快又找了另外一个情妇。

  一批朋友厌倦了人生的烦扰,严肃打算遁世,过共产主义的小圈子生活:“把我们所有的都拿出来,作为共有的产业,凭我们真诚的友谊,不分彼此,将全体所有合而为一,全部产业既属于每一人也属于全体。”【117】为富人Romanianus促动,但考虑到婚姻和妇女而计划夭折,重回世俗之途。阻止陷入肉欲深渊的,是对死亡和死后审判的恐惧,而曾与Alypius和Nebridius讨论过,正是死后审判的观念击溃了对伊壁鸠鲁学派幸福生活观念的可能:“如果我们长生不死,永久生活于肉体的逸乐中丝毫没有丧失的恐惧,如何还不能算幸福。”【118】

  卷七【31岁时,对于上帝本质以及恶的起源的重大谬见被辨别,更准确地认识了圣经,最终达到了对上帝的清晰知识,但是还没有正确地理解基督耶稣】

  不再以人形来想象天主,但“仍不得不设想(天主)为空间的一种物质,或散布在世界之中,或散布在世界之外的无限空际。”【120】沉溺于眼见之物的思维方式,没有摆脱绝对空间的观念。“我以为凡不占空间的,不散布于空间的,不凝聚于空间的…凡不具备或不能具备这些条件的,都是绝对虚无(altogether nothing)。”【121】

  借用了Nebridius对摩尼教有关黑暗势力的驳斥【这个真心没弄懂】,显明天主“不可能受玷污,不可能改变,”【123】但对恶的来源问题仍然不能答复。努力探究这样的说法“我们所以作恶的原因是自由意志,我们所以受苦的原因是出于你公正的审判(that free will was the cause of our doing evil, and Thy righteous judgment of our suffering it),”【123】但尚不能明辨。认知到自己有意志,但至善的天主的创造物为何会作恶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奥氏,“如果好天使因意志败坏而变成魔鬼,那么既然天使整个来自至善的创造者,又何从产生这坏意志,使天使变成魔鬼?”【124】

  认识到上主必定不能修坏(incorruptible),“一个人绝不能想象出比至尊至善的你更好的东西(For never yet was, nor will be, a soul able to conceive of anything better than Thou, who art the highest and best good)。”【124,Anselmus的那个本体论论证】探求恶的来源,对恶的探求方式不好,在受造物中没能看出恶,思考指向质料。虽然如此,“基督,我们的救主的信仰已巩固地树立在我心中…我的心已能坚持这信仰,将一天比一天更融洽于这信仰之中。”【126】

  一个名叫Firminius的朋友的故事较奥古斯丁抛弃了星相学。信仰益发巩固了,更努力探究恶的来源。但因为注目于那外在之物,没有返回内心,所以被受造物压得透不过气。阅读新柏拉图派Plotinus弟子Amelius作品,与基督教对比:发现同样的道和天主,超越时间;发现在公教信仰在一点上不同于新柏拉图派学说:道成了肉身,寓居于我们中间,进入了历史;而且主引导温良卑贱的人,而拒绝自以为出类拔萃的人。【131-132,与希腊理性主义背驰】

  在主指示下反求诸己,进入自己的心灵,“用我灵魂的眼睛瞻望着在我灵魂的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unchangeable light)。…这光在我之上,因为它创造了我。”【134】摆脱了空间观念的束缚,因为认识到“我(上主)是自由永有的。”【135】这比自我存在更真实。认识到万物不是绝对的“有”,也不是绝对的“无”。

  在对恶的探究上取得进展:“一切可以朽坏的东西,都是善的;唯有至善,不能朽坏,也唯有善的东西,才能朽坏,因为如果是至善,则是不能朽坏,因为如果是至善,则是不能朽坏,但如果没有丝毫善的成分,便也没有可以朽坏指出。因为朽坏是一种损害(those things are good which yet are corrupted, which, neither were they supremely good, nor unless they were good, could be corrupted; because if supremely good, they were incorruptible, and if not good at all, there was nothing in them to be corrupted. For corruption harms)。…任何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便不再存在。事物如果存在,自有其善的成分。因此,凡存在的事物,都是善的;至于恶,我所追究其来源的恶,并不是实体(substance)。”【135】存在的一切都很美好,而总的看来,则更为美好。被造物中有被认为不好者,常常是不协调之处,但本身并无不好。“在上的一切优于在下的一切,但我进一步地了悟,则又看出整个万有尤胜于在上的一切。”【137】“一切以存在而论,都是真实。…每种东西不仅各得其所,亦复各得其时;唯有你是永恒的存在。”【138】

  奥古斯丁认识了恶或形成了对恶的明确看法,“毒蛇昆虫本身也是好的,适合于受造物的下层。…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主,而自趋于下流,是委弃自己的肺腑而表面膨胀(I inquired what iniquity was, and ascertained it not to be a substance, but a perversion of the will, bent aside from Thee, O God, the Supreme Substance, towards these lower things, and casting out its bowels, and swelling outwardly)。”【138】

  爱上了天主,虽受肉体重累,仍有所上升,这里提供了一条认知次序的描述:由肉体而感觉;感觉的整合即感性;判断力;理性本身、“理性提挈我的思想清除积习的牵缠,找寻到理性所以能毫不迟疑肯定不变优于可变,是受那一种光明的照耀”【139】;最后瞥见“存在本体(That which is)”,但无力凝眸,退回原来境界。

  追忆中知道唯有耶稣是道路、生命和真理,是“天主与人类之间的中保(Mediator)”【140】。天主“为了吸引他们到他身边,治疗他们的傲气,培养他们的爱,便让他们目睹降卑的神在他们脚下,穿着我们的皮衣,因而也能安于卑微,俯伏于神之前,神将起而扶掖他们(bring them over unto Himself, allaying their swelling, and fostering their love; to the end that they might go on no further in self-confidence, but rather should become weak, seeing before their feet the Divinity weak by taking our “coats of skins;” and wearied, might cast themselves down upon It, and It rising, might lift them up)。”【140-141,周士良译本这段重要的话有点拗口了】但当时Augustine丝毫未曾捉摸到“道成肉身”的含义,仅仅以为耶稣是一个杰出的人物,“我以为基督之所以超越任何人,不仅是因为是真理的化身,而是由于卓越的人格,更完美地和智慧结合。”【141】

  柏拉图学派著作教导了奥古斯丁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真理,但还没有认识耶稣。读圣经尤其是保罗著作。其他书籍中的正确理论圣经中都有,然而人的两种律法下的分裂的破碎及其救赎却是那些书籍中没有的。“在那些字里行间,没有忏悔的眼泪,也没有‘你所喜爱的祭,就是忧伤的灵,忧伤痛悔的心’,更没有万民的救援,你所许诺的圣城,‘圣灵’的保证,我们得救的圣杯。”【144】

  卷八【记述了32岁时一生中最值得回忆之事:为Simplicianus关于别人皈依的谈话所教导,经历内心斗争后的行为,整个人被更新完全归向上主】

  已经爱上了救主,“可是还没有勇气向着崎岖而举足前进。…过去的尘情俗趣在我已不堪回首,但我对女人还是辗转反侧,不能忘情。”【146】向Simplicianus请益,后者觉得奥古斯丁阅读的是柏拉图派的作品是幸运,劝勉Augustine效法基督的谦卑,并讲述了Victorinus皈依的旧事。其间夹杂奥氏独白:“在你的居处,绝对没有贫富贵贱的畛域。你反而‘拣选了世上的弱者,使那些强有力者自感羞愧。’”【153,颇有平等思想】奥古斯丁想要效法Victorinus,新的意志已经萌发,但自己的旧的意志仍然却如铁链一样束缚着他。“世俗的包袱,犹如在梦中一般,柔和地压在我身上;我想望的意念,犹如熟睡的人想醒寐时所作的挣扎,由于睡意正浓而重复入睡。”【155】

  一天与Alypius在家时,客人Pontitianus来访,无意中谈起隐修士Antony的伟大,谈起Triers城中几位高官弃职决意服侍上主。激起Augustine面对自我,痛恨自己,“我始终流连希冀于世俗的幸福,不致力于觅取另一种幸福。…你还有什么话说?你一直借口找不到明确的真理,所以不肯抛弃虚妄的包袱。现在你可明确了,真理在催迫你,只要你脱卸负累,自会展翅高飞,已不必辛苦探索,更无须再费一二十年的深思熟虑了。”【159】在寓所花园中心情激动地思索。

  痛恨自己为何没有坚强的意志追随天主。“灵魂命令灵魂愿意什么,这是命令自己,却不见动静。这种怪事哪里来的呢?…其实灵魂并不是完全愿意,所以发出的命令也不是完全的命令。命令的尺度完全符合愿意的尺度…意志下令,才有意愿,这意愿并非另外一物,即是意志本身。于此可见,灵魂不是以它的全心全意发出命令,才会令出不行。…因此意志的游移,并非怪事,而是灵魂的病态。虽则有真理护持它,然它被积习重重压着,不能盎然起立。因此可见我们有双重意志,双方都不完整,一个有余,则一个不足。”【162】摩尼教等则以意志的两面性为借口主张人有一善一恶两个灵魂的论点,还以为灵魂的本体即是神的本体。对摩尼教论点的一个批评是人可能为诸多对立意志分裂这种情况的存在。

  奥古斯丁发现原来自己“灵魂被重大的忧苦所割裂:真理使它更爱前者(永远的真福),而习惯又使它舍不下后者。”【165】在激烈的心灵斗争中,奥古斯丁离开Alypius, 独自在花园痛哭一场,“还要多少时候?明天吗?又是明天!为何不是现在?为何不是此时结束我的罪恶史。”【167】一个启示的声音带领他回到Alypius身边打开《圣经》读到:“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168】登时“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溃散了阴霾笼罩的疑虑。”【168】这里Augustine不是简单的初步信仰了公教会的信仰,而是不再留下一丝残余的整个身心灵的皈依,“甚至不再追求家室之好,不再找寻尘世的前途,而一心站定在信仰的金科玉律中。”【169】

  卷九【预备放弃修辞学教职;朋友Nebridius和Verecundus的死;在33岁时接受洗礼;回忆母亲Monica的美德和亡故】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的自由意志在哪里?从哪一个隐秘的处所刹那之间脱身而出,俯首来就你的温柔的辕轭,挑起你的轻松的担子?”【170】辞去修辞学教授之职;Verecundus不能同行,病中领洗而逝。Nebridius跟随奥古斯丁。启程到乡下小屋退休,用文学为主服务。回想过往“以快乐寄托于身外之物的,容易失去操守,沉湎于有形的、暂时的事物,他们的思想饥不择食地去舔舐那些事物的影子,”【178】而现在“我的‘新我’开始信赖你而入于慎思,也就在此时,你开始使我体味到你的甘怡。”【178】与Alypius一起领洗。记述了其子Adeodatus的聪慧和早逝。

  同乡Evodius一起来作伴,决定回到非洲,但在梯伯河口,母亲Monica去世。追忆母亲:良好教友家庭出身,戒酒的旧事。与母亲谈话,向往常在本体,“我儿,以我而言,此生已毫无留恋之处。”“随便你们葬我在哪里,不要为此操心。我要求你们一件事:以后你们不论到什么地方,在天主台前要想起我。”【190】Monica享年56岁。

  卷十【奥古斯丁揭示忏悔的益处。探究以何种方法发现天主和幸福时,详述了记忆的本性和能力;接着探究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及其受到的三种试探;歌颂天主与人之间的中保主耶稣】

  “在你面前,用我的忏悔,在我心中履行真理(does truth),同时在许多证人之前,用文字来履行真理。”【196】“忏悔我已往的罪过能激励读者和听者的心,使他们不再酣睡于失望之中,而叹息说:‘没有办法’;能促使他们在你的慈爱和你甘怡的恩宠中苏醒过来,这恩宠将使弱者意识到自己的懦弱而转弱为强。”【199】对于过去的忏悔已经结束,“我将向你所命我伺候的人们吐露肺腑,不是追叙我过去如何,而是诉说我目前如何,今后如何。”【201】

  爱天主不同于爱人间的形貌、旋律、芬芳,“我爱天主,是爱另一种光明、音乐、芬芳…”[202]天主是什么/谁呢?大地说自己不是天主,而是天主所创造;扪心自问自己内在的我既灵魂,灵魂答复说“不是我,是他(天主)创造了我。”【203】

  想要凭借灵魂攀登到天主身边。不能依靠感觉、感性,要超越之。达到了记忆(memory)的领域。这里是sense对一切事物的感受进献的影像的府库,感觉分门别类而藏,库藏事物的影像(iamage),是人本性的力量之一。

  记忆不仅容纳影像,而在学术方面的知识,则“收藏的不是影像,而是知识本身。…我记忆所收藏的,不是意义的影像,而是意义本身。”【207-208】心灵把记忆收藏的零散概念通过思考加以收集和整理。“记忆还容纳了数字、衡量的关系和无数法则。这都不是感觉所镌刻在我们心中的。”【209】记忆还拥有内心的情感,但这些记忆和情感本身迥然不同。“忧愁在记忆中,而记忆不感到忧愁。”【211】而遗忘“只是缺乏记忆。”【213】Augustine就这样“在我身内探索:我自身成为我辛勤耕耘的天地。…探索具有记忆的我,我的心灵。”【213】

  但仍要超越记忆的这股力量而飞向天主:飞禽走兽也有记忆,“我将超越记忆而达到你天主…我将超越记忆而寻获你。”【215】寻找天主就是寻找幸福的生命,“我将寻求你,使我的灵魂生活,因为我的肉体靠灵魂生活,而灵魂是靠你生活。”【216】奥古斯丁说,幸福生活存在记忆中,否则人们不会追求幸福。【217,这是一种整体主义的思考方法】“幸福生活不是物质,不是肉眼所能看见的。…有一种快乐绝不是邪恶者所能得到的,只属于那些为爱你而敬侍你、以你本身为快乐的人们。幸福生活就是在你左右,对于你,为了你而快乐;这才是幸福,此外没有其他幸福生活。”【219】

  虽然人人都愿意幸福,但精神与肉体相争,则很多人退而求其次,满足于力所能及者。 人都宁愿以真理为乐,而天主就是真理【这里对真理的定义不同于Aristotle】,而有人之所以不以真理为乐,是因为利令智昏,“被那些只能给人忧患的事物所控制,对于导致幸福的事物仅仅保留着轻淡的记忆。”【220】从认识主后,主就驻在记忆之中。“你是我心灵的主宰,一切都由你而来,你永不变易地鉴临这一切…你是无往而不在的真理,处处有你在倾听一切就教的人。”【222】

  奥古斯丁说希望就在于天主之慈爱中,天主命人“清心寡欲(cintinency)”【224】。奥古斯丁在此叙述了仍困扰自己的一些问题:梦中仍存情欲之念;饮食的乐趣;芬芳的诱惑或声色之娱;眼目之乐;更复杂危险的是“一种挂着知识学问的美名而实为玄虚的好奇欲…这种欲望本质上是追求知识(appetite for knowledge)。”【233,这里Augustine表露出反智主义倾向,而且有强烈的禁欲主义色彩】Augustine主张压抑好奇心和知识。“好奇心驱使我们追究外界的秘密,这些秘密知道了一无用处,而人们不过为好奇而想知道,别无其他目的。好奇使人为了同样的虚妄知识,从事巫术。好奇甚至使人们在宗教中试探神明,不为人的幸福,仅仅为了长见识而要求灵迹。”【234】;还有骄傲的诱惑。

  只有在主里面才能得到安息“除了在你怀中我为我的灵魂不能找到一个安稳的境地。”【241】唯有主耶稣才是中保。“他站在死亡的罪人与永生至义的天主之间,他死亡同于众生,正义同于天主,正义的报酬既是生命与和平,他以正义与天主融合,而又甘心与罪人同受死亡,借以消除皈依正义的罪人的永死之罚。”【243】

  卷十一【祈祷获得圣经的知识,开始解释涉及到世界之创造的《创世纪》第1章第1节。驳斥一种匆忙的异议“在创世以前天主在做什么?”;为了更好地胜过敌手,奥古斯丁对“时间”进行了有启发的探究】

  “(求你)使我懂得你怎样‘在原始创造了天地(In the Beginning Thou didst make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249】天地是受造的,因为它们在变化,“是你,主,创造了天地;你是美,因为它们是美丽的;你是善,因为它们是好的…相形之下,它们并不美,并不善,并不存在。”【250】“你一言而万物开始,你是用你的‘道’——言语——创造万有(Thou didst speak and they were made, and in Thy Word Thou madest these things)。”【251】而这“道(Word)”是三位一体中的圣子。“借着和你永恒同在的Word,你一次永恒地说了你说的,而命令造成的东西便造成了,你唯有用言语创造(unto the Word co-eternal with Thee, Thou dost at once and for ever say all that Thou dost say; and whatever Thou sayest shall be made, is made; nor dost Thou make otherwise than by speaking)。”【253】奥古斯丁在这里将“原始(the Beginning)”解释为“道”:“天主,你在‘元始’之中,在你的‘道’之中,在你的圣子之中,在你的德能、智慧、真理之中,奇妙地说话并奇妙地工作。”【254】

  一种异议会问:“天主在创造天地之前做些什么?”【255】Augustine说这些异议者没有能区分永恒(eternity)和时间。“时间不论如何悠久,也不过是流光的相续…永恒却没有过去,整个只有现在,而时间不能整个是现在,…一切过去都被将来所驱除,一切将来又随过去而过去。”【255】而“天主在创造天地之前,不造一物。”【256】天主也是一切时间的创造者,“你的日子,没有每天,只有今天,你的今天即是永恒。你创造了时间,你在一切时间之前。”【257】

  由此则要解释时间。Augustine的追问很著名:“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258】奥古斯丁说,“凡飞驰而去的,便是过去,留下的则是将来。设想一个小得不能再分割的时间,仅仅这一点(moment)能称为现在,但也迅速地从将来飞向过去,没有瞬息伸展。”【260】“将来和过去并不存在。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类是不确当的。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较为确当。…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263,这里在事物和事物的时间中有点含混,但似乎倾向了一种主观体验的论点】

  奥古斯丁否认时间是日月星辰的运动,而说“时间是一种延伸(a certain extension)。”【267】“时间不过是伸展,但是什么东西的伸展呢?我不知道。但如不是思想的伸展,则更奇怪了(it is wonderful to me, if it be not of the mind itself)。”【269】“我的心灵啊,我是在你里面度量时间。…事物经过时,在你里面留下印象,事物过去而印象留着,我是度量现在的印象…我度量时间的时候,是在度量印象。”【271】将来是对将来的等候,而过去是对过去的回忆。“凡我从期望抛进过去的,记忆都加以接受,因此我的活动向两面展开:对已经唱出的来讲是属于记忆,对未唱的来讲是属于期望。”【273,与Plotinus的看法类似,后者说时间是永恒的像,是生命的延续;这种主观时间的概念也似乎与后来的Locke, Kant的时间理解有类似之处;奇怪的是,为何Plotinus的看法似乎常常被略掉】

  卷十二【依据七十子译本(Septuagint)继续解释《创世纪》第1章,主张说整个世界是从虚无中创造的(Creatio ex nihilo);奥古斯丁并没有否定对第1章的诸多不同诠释,而是论述了《圣经》的意义】

  依据诗篇一句“天外之天属于主,至于大地,他赐给人的子孙(The heaven of heavens are the Lord’s, but the earth hath He given to the children of men),”【277】奥古斯丁就解释出了“天上之天”(大概指天使之类的理智受造物)和“地上之天”。“地是空虚混沌(this earth was invisible and formless)”[277]说的是原始物质,“不是绝无的空虚,而是一种不具任何形相的东西(Yet not altogether nothing; there was a certain formlessness without any shape)。”【278,可比于Aristotle的质料概念】这物质具有可变性(Mutability)。然而,天地都是天主所创造:“你在来自你的‘元始(the beginning,亚氏解释为圣子)’中,在生自你本体的智慧,自虚空而肇成品类(Creatio ex nihilo)。你创造天地,并非从你本体中产生天地。…你只从空无所有之中创造天地,一大一小的天地;由于你的全能和全善,你创造了一切美好:庞大的天和渺小的地。一个近乎你的天,一个近乎空虚的地,一个上面只有你,另一个下面什么也没有(Lord God Almighty, didst in the beginning, which is of Thee, in Thy Wisdom, which was born of Thy Substance, create something, and that out of nothing. For Thou didst create heaven and earth, not out of Thyself… therefore, out of nothing didst Thou create heaven and earth,—a great thing and a small, because Thou art Almighty and Good, to make all things good, even the great heaven and the small earth. Thou wast, and there was nought else from which Thou didst create heaven and earth; two such things, one near unto Thee, the other near to nothing,—one to which Thou shouldest be superior, the other to which nothing should be inferior)。”【280】

  天外之天属于天主的,这“天外之天”是一种具有理智的受造物,虽然不能和三位一体的天主同属永恒,但能分享天主的永恒,“压制了本身的可变性,从受造之日起就…超越了时间的变迁”【282】;而天主“从空虚中创造了近乎空虚的、未具形相的物质,又用这物质创造了世界。…从这个不具形相的地,近乎空虚的东西,你创造了这个变化不定的世界所赖以存在而又不真实存在的万物。”【281】

  这里奥氏以一种本体论的方式解释了恶和罪:“是你创造了一切自然与实体,它们虽则不和你一样存在,但终究也是存在;不来自你的,唯有虚无,唯有意志离弃你最高存在而趋向次一级存在的行动,因为这种行动是罪恶。任何人的罪恶不能损害你,也不能搅乱你所主宰的秩序(Thou hast made all natures and substances, which are not what Thou Thyself art, and yet they are; and that only is not from Thee which is not, and the motion of the will from Thee who art, to that which in a less degree is, because such motion is guilt and sin; and that no one’s sin doth either hurt Thee, or disturb the order of Thy rule)。”【283】在被造物中有两种没有时间:天外之天(天使)和无形原质(地)。“从这个未具形相的地,又形成了另一个天,另一个可目睹的、有组织的地、清澈的水…这一切由于活动与形相的有规则的演变,都受时间的支配。”【285】

  接下来Augustine开始处理对《创世纪》开头的不同诠释。奥氏先确立了一些共同认可的基本观念:天主的意志和本体(will and substance)是同一的,“永恒的天主不是用一个新的意愿创造世界”【287】。

  创世纪开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一种诠释说:中的“天地”就是“笼统概括地说明整个有形世界…摩西谈话的对象是一个粗鲁而只关心肉体的民族,摩西认为只能把天主化工中有形可见的东西介绍给他们。”【291】;“天地”就是那种物质的无形相与混沌的概念;“地”是未显形相的物质本原,“天”则是精神受造物;有一种解释说“在元始”就是指“在开始、在起初”。面对种种解释,奥古斯丁表现出了基本信仰之上具体诠释的宽容:“既然我们都力求在圣经中领会作者的真义,而如果你、一切真诚者的光明,你启示我们某一种见解是正确的,即使这并非作者的本意,而作者的本意即使不同,也属正确,这有什么不好呢?”【292】

  接下来一句:“地是混沌空虚,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有两种解释似乎说“无形相的东西已经存在,…然后用‘混沌空虚的地和黑暗的深渊’指出从什么造成天地。”【294】这似乎意味着无形原质非天主所造。但经过澄清,该派的人并不否认无形原质来自天主。

  Augustine说圣经诠释要区分两种分歧:“一种是关于事实的真假,另一种是关于作者的本意。”【296】不过他认为摩西或圣经叙述不可能有错误,而只是去探究之。但我们探究时应该谦卑而非傲慢;有点简介朴质甚至粗俗但也是真理的点滴,引人向善。“天地”或文本的本意确实难定,也允许多种解释,“具有理解能力的读者,能在你仆人的寥寥数语中,不放松一字,找到通过深思便能发现的各条真理”【300】。

  而之所以容许多种解释,因为天主律法的真意在于爱。“只有真理本身能调和这些正确见解之间的出入。…能着眼于法律的目标:纯洁的爱(pure charity)。”【304】奥氏甚至过头地说,“摩西下笔时,定已想到我们在这些文字中所能发现的、所不能发现的以及尚未发现而可能发现的真理。”【305】

  卷十三【解释上帝在创造中的善,在《创世纪》开头发现的三位一体;世界起源的故事被寓意地解释(这里我多有不明之处);最后他祈求在天主怀抱中的永恒憩息】

  最后一卷开头Augustine的祈祷就表现出与Plato和Aristotle那里自足自恃的理智神完全不同的善观念,当然这中间或许也经历了新柏拉图主义者Plotinius的过渡,这是一种自主的向外流溢的良善或爱:“我并没有值得使你赋予我存在的理由;我的存在完全出于你的良善,在你造我之前,在你所用以创造我的事物之前,你的良善已先作布置。你无需于我,我亦并无长处足以有助于你。…受造物的所以存在是出于你的无限美善:任何一种美善,虽则为你一无所用,绝不能和你相比,但既是由你而来,即亦能够存在(For of the plenitude of Thy goodness Thy creature subsists, that a good, which could profit Thee nothing, nor though of Thee was equal to Thee, might yet be, since it could be made of Thee)。”【307】如果不是天主的创造,我们“既然不存在,对你没有权利获致存在。”【308】“你的创造,不是出于需要,而是由于你磅礴的美善,收敛受造物纳入形相之中,但你的幸福并不因此有所增益(Thou madest not out of any want, but out of the plenitude of Thy goodness, restraining them and converting them to form not as though Thy joy were perfected by them)。”【310】

  奥古斯丁在《创世纪》开头找到了天主的“三位”:“你‘圣父’,在我们的‘元始’中,在你所生的、和你相等的,与你同是永恒的智慧中,也就是在你的‘圣子’中,创造了天地。…看到‘你的神运行在大水之上’。圣父、圣子、圣神,那不是三位一体的天主,万有的创造者吗?”【310-311】圣神是天主的恩宠(gift),“在这恩宠之中我们憩息,我们享受你。”【314】奥古斯丁建议通过思索人自身的三个方面的方式来类比地理解三位一体(Trinity):“我所说的三个方面是:存在、认识和意志。我存在,我认识,我意愿:我是有意识,有意志;我意识到我存在和我有意志;我也愿意我存在和认识。生命在这三方面是多么纯一而不可分割:一个生命,一个思想,一个本体;不可分割而截然分清(three things I speak of are, To Be, to Know, and to Will. For I Am, and I Know, and I Will; I Am Knowing and Willing; and I Know myself to Be and to Will; and I Will to Be and to Know. In these three, therefore, let him who can see how inseparable a life there is,—even one life, one mind, and one essence; finally, how inseparable is the distinction, and yet a distinction)。”【315】

  奥氏接着以寓意解释了《创世纪》第1章剩下的部分。“水和海”象征了人类的欲望;“土地”则结出果子,寓指“我们的灵魂遵照了主、天主的命令,结出仁爱的果实;爱护别人,在物质需要上帮助别人;灵魂由于肖似天主的一面,本身中包含了爱的种子,从自身的忧患中产生了同情心,肯帮助别人的需要。”【323】;昼夜的不同,寓指“区分属于理性的事物和属于感性的事物”【324】也寓意智慧的光华和知识的微光的区别:“有人蒙圣神赐给他智慧的言语,作为宏大的光体,犹如皎洁的晨曦。…‘知识的言语’包罗众妙,虽时代而变化,犹如月魂的盈亏;至于上文拟为星辰的其他恩赐,则和智慧的光华相差甚远,前者不过是黑夜的开始,后者则是白昼的先导。”【324-325】章20谈的什么不明白,大略指借助“圣事”而蒙拯救;“要变化气质,重建新心,”【331】重返造物主的肖像。

  “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飞鸟、牲畜和大地,以及地上所有的蠕行昆虫。”【332】这项权力通过理智。属于精神的人都凭圣神裁决,但裁决哪些人属于圣神那些人属于肉体,则不是人的事,而是圣神的事情;而且“一个人即使属于圣神,也不能裁判尘世的众生,因为‘外界之人用不到他裁判’。”【333】能裁判的是教会圣事的权利,“是有关信徒的行动、习尚和他们救济贫困的功夫。”【334,这里显示出Augustine时代天主教会仍然只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部分,而非高踞社会、渗透一切的最后堡垒和最高原则,与中世纪大不相同】

  最后肯定创造。“天主,你看了你所造的一切,‘都很美好(very good)’,我们也看见了,一切都很美好。…我计算过,你前后共七次看了你所造的,说好(good);第八次你看了所造的一切,不仅说好,而且说一切都很好。…那么虽则各部分分别看都是好的,而整体自更远为美好。”【341】顺便随带地攻击了一下摩尼教和诺斯替主义者的善恶二元论。

  应该在天主内看出万物的美好,因为这样天主也在我们内看出万物的美好。而且,“我们也在你的‘道’中,在你的‘独子’中看见了天和地。”【345】天主区分了教士和普通信众;又区别了信众和教外人。“你依照你的肖像模样,刷新了仅仅听命于你而无需取法人间任何权威的灵魂,使理性的行动服从理智的约束,和女人服从男人一般(the mind subjected to Thee alone, and needing to imitate no human authority, Thou didst renew after Thine image and likeness; and didst subject its rational action to the excellency of the understanding, as the woman to the man)。”【345-346,此处似乎有强的教派意识】

  最后,奥古斯丁祈求平安和安息:“主、天主,请你赐给我们和平。…我们希望功成圆满之后,能安息在你无极的圣善之中。你至美无以复加,你永安不能有极,因为你的本体即是你的安息。”【346-347】

  江绪林 2012年9月16日星期日

  《忏悔录》读后感(五):卢梭生平和我内心的成败观

  很早之前看到80%,目前还没读完,读完的动力看来是真的要靠意志了 卢梭自己也说,这本书前半段的人生经历是曲折而丰富的,而后半段就成了各种纷扰和忏悔,食之无味,但也深刻 这不是一本能引人入胜的书,但会带你到一个“伟人”真实的精神世界 看《忏悔录》产生的最大的疑问莫过于:一个人,什么阶段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或者“成功”这个词本身就是虚妄的,本身并无意义? 卢梭生时孤独终老,死后被奉为精神领袖,享誉世界。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把评价成败的权力交给他人,岂不让老子死不瞑目,死了还在等一个莫须有的翻案,或成或败皆不可靠。 恕我浅薄,此生如不幸福,成败不过他人谈资,根本毫无意义可言

  《忏悔录》读后感(六):忏悔录之作者母亲的离世

  看到作者母亲离世的章节,作者那种无法抑制的悲伤让我很忧伤。

  我同时担心自己,害怕终有一天遭遇到同样的事情,虽然我知道那一天很远很远。

  这个世界上最应该陪伴的人,便是自己的母亲。

  她为了自己操碎了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和担心。

  这份恩情,真的难以回报。

  我发誓,以后一定不会离家很远,尤其是在他们越发苍老的时候。

  对于作者那种抑制悲伤,认为这种悲伤是一种罪过而不理解,甚至有些颤抖。

  因为,他认为这是尘世的牵挂,是有罪的

  我们应该真正爱的人是上帝,应该透过上帝去爱母亲,这样便永远不会失去她,因为上帝是永存的是不会改变的。

  这里作者对上帝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态度,如果他看到我这篇文章,一定认为我是有罪的,而且在远离上帝。是恶

  我不信,但是我觉得谦卑的对待一切倒是实实在在地真理。

  This must be the truth.

  Icey 2013.11.1

  《忏悔录》读后感(七):信上帝,得永生

  395年,狄奥多西将罗马帝国分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从此,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开始了东西分治、首尾难顾的痛苦历程。西边的罗马不断被日尔曼蛮族和哥特人入侵,东边的罗马日益忙碌于汪达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的战争。彼时的罗马更多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王权的象征。

  罗穆路斯、努马、凯撒、屋大维、图拉真这一代代英雄人物打下的江山为什么会如此衰落。是军事不如别人么?非也。罗马军队应该是当时唯一懂战法守纪律有保障的正规军,对手都是游兵散勇、山野草寇;是经济拖了后腿么?非也。那时的整个地中海沿岸都成了罗马的粮仓。“宏伟即罗马”,就算放在今天,罗马的基础设施也不落后;是政治体制落后么?好像不是。罗马从王政时期发展到共和国再到帝国,跨越了好几个文明,后世的拿破仑、希特勒都在效仿。

  原因是信仰出了问题。

  罗马一直不缺神。建国伊始,土著神亚奴斯与外来神萨图恩共同统治着罗马人的信仰,基本上传承了希腊人的那套神谱。但罗马人骨子里不受约束,他们崇尚战争,战神玛斯的地位不亚于神王朱庇特。当尤里乌斯•凯撒跨过卢比孔河的那一刻,好战的罗马民族找到了让战神“道成肉身”的媒介,新的神王诞生了。西塞罗无比肉麻地奉承他,“在上天为我们设定的界限内,你的精神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战神无疑是欲望的化身。即使放下了屠刀,也控制不住欲望的膨胀。当打遍天下无敌手时,就必然拿自己人、对老百姓开刀了。到了尼禄这一代,只能从人与兽的角斗中找回神的尊严。这时候的神,已不再是人们信仰的对象,而是躲避的瘟疫。

  “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须把他造出来”。同样,如果神不听话,必须把他换成听话的神,换成受老百姓欢迎的神。顺应民意的君士坦丁大帝让基督教徒们看到了希望。在他的推动下,

  尼西亚公会通过了“尼西亚信经”,确立了基督教的正统地位。

  这仅仅是基督教走向辉煌的第一步。异教的流毒、教义的完整、信仰的统一……,一系列课题和难关还需要虔诚的教徒去一步步攻克,斗争,甚至牺牲。

  圣•奥古斯丁们成了教父的先驱。他们高举基督的旗帜,冒着凛冽的寒风,走在队伍的前列。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

  首先,他是个异教徒。曾经的摩尼教信仰,令人沉迷于世俗的快乐和肉体的享乐。“我用性欲的脏垢玷污了友谊的清泉,用肉欲的迷雾遮住了友谊的光芒;我是如此丑陋不堪、放荡污秽”,“我分不清什么是晴朗的爱,什么是阴沉的情欲”,“情欲的荆棘便长得高出我头颅。” 他还接受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在逻辑和哲学方面所受到的训练,使他成为基督教会中最精微的神学家”。31岁时,奥古斯丁在安布罗斯主教的劝诫下,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公教义的真理,开始思量着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投入主的怀抱。

  其次,这是一个在权力的根基上建立信仰的时代。“让权力让位于信仰”,“让人们抛弃地上之城而走向上帝之城”,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依靠磨难让民众畏惧,令权力退缩。好在西罗马帝国的衰落让昔日的强权抬不起曾经高昂的头颅,贫穷的泛滥和无穷的战乱也需要温和的宗教来抚慰贫苦百姓伤痕累累的心灵。由犹太教弥赛亚发展而来的基督运动正好契合了这种彼岸福音和灵魂救赎的普世需求,基督教应运而生。

  但是,罗马源于希腊。理性主义和柏拉图思想,在罗马人中根深蒂固。如果说基督教的圣教历史来自于犹太教,那么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则主要来自于希腊哲学。形而上学地建立基督教的理论体系是教父神学和哲学的重大课题。奥古斯丁再次成为集大成者。

  一是善恶问题。善恶问题是奥古斯丁一生关注的焦点,“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主,而自趋于下流”。早年信奉摩尼教的奥古斯丁曾经把罪恶看作是与善良同样具有本质性的实体。在皈依基督教之后,他改变了早年的观点,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体,它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本体的缺乏”。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但是始祖亚当、夏娃却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而犯下“原罪”,因此罪恶的原因在于人的意志对上帝或善之本体的背叛。

  二是时间问题。“现在是时间的全部”。“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这三类存在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奥古斯丁再次发挥雄辩术教授的看家本领,不输“飞矢不动”、“阿喀琉斯追龟”的芝诺。

  三是三位一体。奥古斯丁认为,圣父、圣子、圣灵合一,是三位一体的最高实体。“三位的每一位是上帝而合起来是一个上帝,每一位充满实体而合起来是一个实体……在圣父是统一,在圣子是同一,在圣灵是统一与同一的谐和。三位由圣父而为一,由圣子而同等,由圣灵而联结”。无疑,他深受柏拉图的“共相”理论影响。

  任何理论在被接受之前都是荒谬的。“正因为其荒谬,才是可信仰的”。奥古斯丁有言,“信仰,尔后才理解”。

  信上帝,得永生。

  《忏悔录》读后感(八):你的永恒,即是我的安宅

  引子

  中学时,杜甫有句诗记得非常深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却不知道,其实在那以前的两百多年,远在地中海沿岸的奥古斯丁,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在他忏悔录中,他说,你的永恒,即使我的安宅。(第五卷,第十四节)这句话说的非常了不起,这里的你,即是他的信仰。只要信仰能永恒,到哪里都是安宅。

  概述

  读完漫长难熬的西方哲学史后,再读这本书感觉非常的轻松。基本上没消耗多少时间与精力就读完。而且,这本书,差不多都是读完的。我在看完第一章之后,越来越觉得奥氏文笔的简洁优美力透纸背,便不自觉的开始出声阅读起来了。然后就一直读到十三章的最后。这是我第一次,出声读书体验。感觉蛮不错。特别是遇到生词的时候,如果是看书,会一眼就扫过去,但是如果读书的时候,一个字发不出正确的读音,就会卡住。哪怕是你能大概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说出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样一本中世纪的宗教书籍,竟然让我获得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忏悔录大致分两部分。部分一,章一至章十。部分二,章十一至章十三。部分一主要回顾了自奥氏出生至其母去世间,奥氏精神世界的变化与起伏。特别是八,九,十三章,详细的描写了奥氏转信基督教时的思想准备与变化。部分二则主要着力于解释圣经创世纪中最基本的一些问题。个人而言非常喜欢第一部分。至于第二部分,读起来的时候,总有一种那样的感觉:明明你知道了一份试卷的正确答案,却有一个人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一个一个的错误的答案,并且还解释的振振有辞,好像他说的确实是正确答案似的。第一部分我读到非常愉悦,而第二部分则恰恰相反,很痛苦煎熬。

  初读忏悔录时,我有种惊喜的感觉。那感觉,穿过文字,透过纸张,闭合双目,仿佛我看到了奥古斯丁。那感觉,让我觉得我认得他。因为他那种自觉的拿起笔来,认真仔细地审视自己,用文字记录并刨析自己思绪的状态,对我而言,是似曾相识的。是的,就这个角度看,我也有写过与之意义相像的文字。我也经历过那种宗教般感受的虔诚的,真心的,纯粹的精神体验。像阳光下打开自己,放出自己的灵魂,让圣洁的光,从每一面照射进来,照透灵魂的每一个角落,照清楚,心中的每一丝瑕疵,每一粒尘埃。

  我想象着站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对着他们诉说所有那些难以启齿的罪恶的秘密。说干净,灵魂中每一处的畏惧。

  那种精神状态,真似一种宗教体验。所以当我翻开忏悔录的时候,我不自觉的就有了那种久逢的惊喜感。奥古斯丁肯定也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写出这本忏悔录的。而我,一直以来,一直要做的,一直要写的,不也是这样一本忏悔录吗?

  因此,我翻开忏悔录的时候,我的感觉是翻开一位道友的忏悔录。是我熟悉的精神体的自述录。

  相对于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大致的叙述了他的个人经历。但涉及到一些负面的实例时,他写的还是比较隐晦,比较保守。当然,或许在中世纪那样的社会环境中,做到这样,已经算是很激进了吧。这一部分的一个核心问题,或者说,也是整部忏悔录的核心问题在于,对让奥古斯丁的信仰产生转变的原因的分析。我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奥氏母亲的影响;第二,公教会的经营。

  奥氏母亲的影响

  奥氏大致生在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家庭中。至少奥氏的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拥有女奴的小姐。应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相对而言,奥氏对其父亲的印象要稀薄的多,关于其父的描述也仅在为了衬托其母亲的慈爱伟大时,有那么寥寥几笔的刻画。由此可见,奥母对奥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奥母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奥氏大致上成年后不久,父亲就去世。在此之后,他几乎一直是与母亲居住在一块的。因此,母子感情非常深厚,甚至当奥氏厌恶迦太基的教学环境,决定要启程去罗马的时候,因为担心母亲的阻拦,不得不夜里偷偷地出发,不辞而别。即使如此,没过多久,思子心切的奥母就不远万里,历尽艰辛,赶往米兰,与其时已于米兰执教的奥氏重逢。由此可见,母子感情之深,完全不受空间距离的阻拦。

  可是横挡在他们母子之间,其实却一直有一道厚重的精神隔膜。那就是奥母信仰基督教,而奥氏信仰摩尼教。正是这层有信仰所筑起的心灵长城,一直以来,不断的消耗着奥氏的心理能量。从奥氏的笔触中可以看出,奥母是个精神力量很饱满强大的人。书中也多有记载奥母的为人也深受邻居的爱戴。

  为什么奥氏会慢慢的脱离摩尼教,并且一点一点陷入基督教的泥潭之中呢?

  一个推测就是在母子俩的精神拔河中,奥母胜出。奥氏在精神的某些方面对奥母有较深的依赖。为此他也多有抵触与反抗,一个结果就是离开迦太基,去往罗马。虽然他给出的解释是不满迦太基学校中的教学环境。

  之所以要这样去理解,是由于奥氏加入其母所信仰的基督教对维系其母子关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奥母在奥氏平日的生活圈子中是受爱戴的,有名望的,有影响力的。而对奥母而言,一个异教徒的儿子,是让她很难以释怀的。终其一生,她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希望奥氏能改信基督教。

  但这是一种长时间的影响。才逐渐的消耗掉了奥氏对基督教抵触的力量。

  当最后,奥氏终于皈依公教会的时候,奥母便了无心愿,心满意足地去世了。也是因为她一生揪着这情节,终于得以实现,心无牵挂。

  公教会的经营

  虽然书中没有明确的比较过,但大概可以感受到,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力要大于摩尼教,而在非洲则相反。因此,早年一直呆在非洲的奥氏或由于环境氛围因素,信仰了摩尼教。但是到了欧洲后,却又逐渐的信仰了基督教。

  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时期,就是奥氏的信仰真空期。在他离开迦太基之后,到他确定要信仰基督教之前的这段时期,基本上他是既不信仰摩尼教,也不信仰基督教。这也是我最喜欢他的一段时期。这一段时期,他的逻辑与思想还比较可靠。他自知摩尼教虽然靠不住,但未见的基督教就靠得住。那个时期,他的思想已经突破了摩尼教迷信的迷雾,看透了宗教谎言的本质。他所提出的问题,即使是摩尼教名气最大的博士,福斯图斯,也无法将其解答。“他很谦虚的推却了,他不敢接受这个任务”(第五章,第七节,第84页)

  当然,他也不会因此就信任基督教。他只是对摩尼教失望。只是在观望,在找寻,可以靠得住的信仰的安宅。

  但是,去了罗马,去了米兰之后,这一切开始发生转变,他有一个理性的,思维逻辑清晰条例的人,变得慢慢的糊涂起来。首先,他开始接触了基督教史最富名望的三博士之一的布罗西乌斯主教。(当然他本是也是其中之一,那是后来的事情)他逐渐地就被布氏的气质所吸引。注意,是气质,不是学识。虽然他认为布氏为人优雅,举世闻名,是个杰出的人。但他并不期望布氏可以解答他的宗教疑惑。“我全神贯注地谛听着,已被他的辞令所吸引,但对于内容并不措意,甚至抱着轻视的态度,我欣赏他吐属的典雅……(第五卷,第十三节,第94页)

  这个时候,他依旧清晰着真理的底线。即使被基督教人物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见解。那为什么后来逐渐模糊了这条底线呢。第六章第三节的最后一段(第101页)是一段关于对圣经中神按照神自己的肖像造人的分析,这段分析,我以为,恰到好处的暴露了他跨越真理底线的痕迹:

  “我一朝发现你通过慈母教会赋予恩赐而使之再生的精神子女们,对于《创世纪》上“认识依照你的肖像而创造的”一节的解释,并不教人相信或想象你具有人的肉体的形状,虽则我对于精神体的性质还是丝毫捉摸不到,但我已经很高兴地感到惭愧,我多年来的狂吠,不是反对公交信仰,而是反对肉体想象出来的幻影。一个本该研究学习的问题,我却先予肯定而加以攻击,在这一点上,我过去真是太鲁莽,太放肆了!你是高高在上而又不违咫尺,深奥莫测而坚临一切,你并无大小不等的肢体,你到处充盈却没有一处可以占有你的全体,你不具我们肉体的形状,但你依照你的肖像造了人,人却自顶至踵都受限于空间之中。”

  首先,奥氏认为神不该具有肉体。所以起初当他读到圣经中神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人的时候,对此加以否定与攻击。而这一处文本,对于分析,如何他会转变为,能接受神依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人这句话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

  首先,从文字的语气来看,言语中充满着对第二人称的尊敬。这种尊敬,是一个不信仰上帝的人所不具备的。由此而已推论出,此刻在思想上,他已经做好了接受基督教的准备。而圣经中的许多漏洞,对于他而言,不再是不可饶恕的伪真理,而是他接受基督教途中的绊脚石罢了。他是基于去接受基督教的,为此,他也急于回过头来,对过去对真理的坚持一一进行反叛。上面的文字,自始至终,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帝是否是用自己的肖像造人这个问题。他把问题说的模糊不清,既按照自己原来的主见,认为神应该是不具有肉体,是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可见到的,却又在后面说,神按照自己的肖像早了人。如果神是无处不在,到处充盈的话,那么抽象的东西,怎么可以有肖像呢。没有肖像的话,又何以依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人呢?他没有回答,没有解释,他只是敷衍的对这个问题进行模糊的处理,然后就绕过去了。一方面对自己解释,我想通了,是自己以前理解错了,一方面可以毫无负担地展开双臂,去匍匐在基督肖像的脚下。

  推断

  叔本华说,一切知识和学问的根本都是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

  人从一个信仰,转移到另一个信仰,人从相信此转移到相彼,人从信到不信,都不是依靠那些可以解释的东西,不是靠逻辑,不是靠理性。

  希波的奥古斯丁如是,我们如是,所有的人都如是。

  那是什么让我们转变的呢?

  对奥古斯丁来说,是他母亲的坚持,是古罗马时代公教会的成功经营。让他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中。身边的人对基督徒充满敬畏。德高望重的人,学识渊博的人,有魅力的人,有声望的人,都被公教会所吸引收纳。导致那个圈子集中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由此而不断地吸引后面优秀的人加入其中。

  因此,让人发生转变的是人。是社会。不是任何道理,不是任何逻辑。只是人。你信了这个人,你就信了他的话,不论他的话,在外人看来多么的不合逻辑。是社会,你活在这个社会中,你就信了他,不论这个社会,在别人看来,多么的不可思议。

  我们信相对论,信进化论,信科学,也不是由于他们的逻辑,他们的道理,而是从小到大,家庭学校的教育,因为,我问你,你是如何相信相对论,相信进化论的,你看过那些书吗,你懂那些道理吗,你看都没看过,你懂都不懂,你就相信。所以,我们今天,相信所谓的科学,与古代相信宗教,在本质上,性质是一样的。

  我们没有自己的思考,不论社会允许不允许,我们没有。

  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奥古斯丁失败了。但他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挣扎,他的苏醒,他的努力,他的坚持,他的探索。他有意义的地方在于,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细腻的第一手资料,记录保存了他真实的思绪起伏变化的过程,供人们研究学习。

  在一个社会,在一个时代,有所苏醒,有所坚持,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个人,是站在了人类历史最前沿的人,为人类文明指引新的道路。他要有足够的睿智,顽强,才能把人们从歧途中引领出来。从奥古斯丁身上,我看到了这样的气质,这样的努力。虽然最终他是失败了,但还是值得我们去纪念。

  后记

  前面写的很凌乱。第一次没写完宿舍就熄灯了。中间割了两天,思绪就混乱了。忘记写翻译的事情了。我看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汉译版,译自巴黎文学公司1926年版。这好比什么,这好比我们要吃一口肉,要让老外嚼一遍,再让国内懂外语的再嚼一遍,最后我们嘴里嚼的,基本上,都是别人的吐沫星子。

  由此可见,在中国做学术是非常有前途的,因为很多最基本的工作基本上都没有做。我们的外国著作,竟然几乎都是译自译本。

  难怪季羡林去德国学了趟梵语回来就成了国宝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宝的含金量并不高,那只好认为,这个国家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财宝了。

  《忏悔录》读后感(九):CONFESSION

  这书可以看作是一篇长长的祷告。

  书名虽是忏悔,又有自白和亲近颂赞主的意思,这很好,跟卢梭最本质的区别就在这里。

  从未想过一个1600年前的神父,和现代人的心灵也是如此一致,如此息息相通。至少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这十三卷的confession完全让人可以产生共鸣。如果说人性最美妙的地方在于个体的不同,其最奥秘的地方就在这跨越时空的一致性。

  那些软弱和迷惑如此真实,每个人都要经历和面对。人类难得的一点好处也只是出于肢体和心灵的稚嫩,而非本心的纯洁无辜。唯有在主里灵命的成熟才能真正趋近于无瑕。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经历恩典也承受试探,都是靠着他得赎得赦得自由。

  译本很到位,一些词语我猜想是天主教圣经中的用法。奇怪的是奥古斯丁在离主耶稣那么近的年代都很少提到他在世上的工作,他是我们在地上应当尽力效法的标杆啊,只完全只是在呼求 上主,像在呼唤黑暗里渺远不可测的爱人。

  《忏悔录》读后感(十):审视生命

  一年前,看这本书。开始从卢梭自己的眼里 认识他。

  年幼的他是家里的宠儿,是与父亲沉浸在 书海里的可爱孩子。他善良,会保护挨打的哥哥,他纯真也爱生命 ,会努力地去为他与朋友的小树苗争取水源,为这个微小的生命争取生存的机会……

  渐渐地长大……学徒的生活,漂泊的日子,无尽的贬斥…… 朝他走来。

  或许收获了爱情,与“母亲”那最纯净的感情,得到了泰蕾茨最无私而长久的陪伴……但,这个永远也入不了“上流”社会的高傲灵魂,始终学不会卑躬屈膝,学不会左右逢源,更看不起那些贵族们不可一世的嘴脸……

  他有天生的羞怯与内敛,童年的生活又让他与淳朴自然无法分割。(我想在他几度的被迫归隐中必定也收获了那一份心灵的宁静。)

  亲眼目睹了那个贫苦的底层人们的生活,青年时却总受到这些不名一文(有点小夸张)的人们的照顾与关怀。他,便担起了为人民申诉的责任,他,想要改变那个不公的社会,所以他发出了对社会的控诉!

  我想那充满苦难但思想集成的日子,是他最充实最满足的。

  那时的他是最自由的。恣意徜徉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

  他爱与亲近的人吐露他的奇思妙想,却也引来嫉妒…… 而后被坑害

  看着这本书,不知为何并不认为是他本人的 “忏悔”,却是读者的忏悔之旅。它让人去审视自己是否失去了童真、纯净、善良、勇敢与正直,去审视自己是否已失去了自己曾经坚守的东西,去看看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学到的妒忌,看看自己惹上的惰性,看看自己贪婪无尽的欲望,看看自己已然失去的信仰……

  正如那般,每一个人都有缺点,都有往阴暗发展的倾向,但我坚信,品德高尚、意志坚定的人,会在善恶抉择的瞬间,悬崖勒马,让自己留住那宝贵的正直与善良。

  在此,我也为我曾有过的不善之举,发出最虔诚的忏悔。不求谅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