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命令我沉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10篇

2018-01-19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10篇

  《命令我沉默》是一本由沈浩波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一):“不接近概念,而接近生命

  在我的理解中,黑格尔关于“相信人性恶比相信人性善更有助于理解历史的进步”的论断,完全可以引申到“相信诗歌中的恶比相信诗歌中的善更有助于理解中国诗歌历史的进步”。虽然恶所包含的更多意义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被主流社会或主流思想所接纳,虽然表达恶的方式在如沈浩波一样具备了强烈文化意志个人辨识度的诗人这里也仅仅表现为沉默,但是它依旧拥有一种昭然若揭的表象,依旧拥有诗歌彰显所必须的冲突,于是这表象这冲突因沉默而讽刺,而纠结,而存在

  “我是人世中迷路的灰鹤

  秋天在时间的密林里

  命令我沉默”

  ——《在夏天时想起秋天》

  沉默是金。尽管在沈浩波的诗歌里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沉默的自我定义和选择。但他别具一格的沉默,令如我一样习惯文学现场之喧嚣却同样遭遇“迷路”的阅读者很难在他的诗歌表达中,找到给自己以鼓舞或原谅的所谓正能量,因而我还是固执地以为,诗人的沉默令人怀疑,也令人惴惴不安

  直到后来重读了他的《蝴蝶》,重新体味了他“丑陋身体”和“被反复刻画的脸”式的沉默,带给我的“生活谎言的遮蔽下开始真实变革”的时候,才稍微地找到了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他的一点理由;才笃信了诗人的沉默必定是具备了一定的意义,即使这个意义还仅是对自己的生命而言,对自己的认知而言,对自己的诗歌而言……即使在当下对诗歌历史可能暂时并不构成什么触动或者影响,但是谁又能够断言未来呢?

  “总有一些人会留下来

  为文明的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

  总有一些人会留下来

  掏出飞鸟的心脏

  取出满天星光”

  ——《诗人在他的时代

  这就是沈浩波,我们熟悉或陌生的沈浩波。他霸道地选择了这个时代做为他的时代,因而他固执地选择了对于“诗歌的先锋性和诗歌本身的追求”,选择了“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个人命运天然融入驾轻就熟的口语叙述”,并努力“让其中的诗意自然呈现”…… 他愿意向这个世界交付一个完整的自己,哪怕只换得片刻的“满天星光”。

  必须承认,我对于他的诗歌读得很少,或者说我对阅读先锋派的诗歌有一定的担忧,即怕先锋派犀利的锋芒戳伤我自以为纯净目光,又怕无法面对那些貌似色厉内荏、青面獠牙的表达带给自己的尴尬甚至怀疑。我就是这样矛盾又执拗地与先锋派诗歌若即若离,然后我读到了《命令我沉默》,非常幸运,在此刻我所阅读的“在诗歌中栖居”的沈浩波并不是那个令人非议的用身体写作的沈浩波,他的犀利以及锋芒也都带有人性的光芒,我相信是他转变了,我也相信现在的我才开始真正地品读他和他的诗。

  “五岁,第一次举起枪

  对着天地之间无尽的苍白

  ……

  孤独,没有什么

  十岁,被迫接受

  每个人都会死的现实

  ……

  死亡,没有什么

  十六岁

  赤脚走在黑暗中的戈壁

  每走一步都钻心般的疼

  ……

  屈辱,没有什么

  ……

  现在,每天都在

  屈辱中练习生存

  ……但我再不会说

  这屈辱,没什么

  ……

  我弓着腰

  子弹像玉米一样挂满全身

  瞄准岁月

  像瞄准一杯沉默的烧酒”

  ——《猎人笔记

  时间度量了“屈辱”,也度量了因屈辱而“弓着腰”的人,不过令人“弓着腰”的未始不是腰间挂满收获的沉甸甸的玉米,这预示了屈辱之于一个人的救赎,并不完全是屈辱的表象,更有貌似更接近于根本的属性;也预示了他对生命的多层理解,符合了四季交替更迭的意义和他的很多表达,也基本符合了自然阴晴圆缺的定义。

  “屈辱”地存在,令沉默中自由生发的诗人收获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令沉默中完成救赎的诗人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觉醒,这种觉醒多么弥足珍贵,应该说,诗人是沉默的,但是无论何时何地,他不自觉地表现的对沉默敬畏的同时,又努力输出自己理念价值观的在场也显而易见

  是的,先锋不是姿态,只是“不接近概念,而接近生命”,如沈浩波和他的诗歌,始终都在。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二):诗歌与世人成长——评沈浩波《命令我沉默》

  诗歌与世人的成长——评沈浩波《命令我沉默》

  文/徐江(诗人,文化评论家)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本来想的题目是《诗歌与诗人的成长》,输入法的联想率先跳上页面的却是“世人”。“世人”就“世人”吧,本来“诗人”也不过是芸芸世人中的一分子,何苦要如那些恶俗之人的愿望和诅咒,把自己的隔绝于芸芸众生之外?而这种在同胞意识深处,打破大家与先锋诗歌隔绝的努力,也正是我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与少数先锋诗歌的同行们所致力的。这些诗人里,当然也包括了我们即将谈论的沈浩波。

  谈论沈浩波,是因为新近他推出了诗选《命令我沉默》。书的名字硬朗,蕴含着某种宿命重压下的爆发力。我不知道是什么灵感启发浩波想到这样一个名字,但是我想说,他的这个书名,在某种程度上,也恰可以用来指认当代汉语严肃诗歌,在过往的三十多年里所遭遇到的冷漠、凛冽,乃至无望状态下的自救与救人——对汉语文明庄严感和道义感的承担。在我看来,无论所持的诗歌美学观点有多大分歧,所有当代严肃的诗歌作者,大家都不过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在做共同的一件事:通过建立自我语言的圣殿,来重现汉语诗歌众星闪烁的浩瀚天空

  《命令我沉默》是沈浩波语言圣殿的一部分,虽然不少时候,他动用了亵渎、嘲弄、剖析……这一系列令习惯了押韵体、协会体、书斋体腔调的传统抒情追捧者们错愕,甚至愤怒的技法。但毫无疑问,沈浩波的激情、力度,与无时不与前两者伴随的幻灭感和自我审视,使得他稳居这个时代最有追求的极少数几位诗歌作者的行列。

  他甚至忍不住要在自己这本用十五年搭建的、初成规模的建筑前,宣判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当代诗歌曾经或依然还在患着的四种通病——“政治虚荣心”、“先锋虚荣心”、“文化虚荣心”、“技术虚荣心”……作为一个在更年轻的作者、和许多从事写作的俗人眼里“功成名就”的诗人,浩波的坦诚和椎心之语,同样会让有些人不适应——“虚荣心”一词对于某些作者和读者,或许多少有点言重了。毕竟,在更广阔的汉语诗写背景下,许多热爱诗歌的作者和读者,还没有达到对美学愿景企慕的层次人们只是在传统或岁月填鸭的理念碎片下,描红和消费那些自我认定的“感动”而已。而对更职业理性和动机更为复杂与人性的那些读者,“虚荣心”并不会止步于上述四种,它们还将远远不断地被时代和大脑杂交出来。

  在当代,因为教育和社会的、历史的多重原因,诗歌的美学教育是极不健全的,许多时候甚至是极端扭曲的。“严肃诗歌——评论家——媒体舆论——读者”四个环节各行其是,在常规条件下,它们不再互相拥有联系。除非是有某一个诗歌以外的契机:比如网络对某一种诗歌的恶搞,比如写诗不写诗的人都去争论要不要为某一次公共事件写诗……手机阅读和娱乐思维对人们大脑的加速改变,使得诗歌不得不面对一个极端不严肃的世界,面对一个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不负责任、也极不正常的一个时段,在这个时代,诗人的真正任务是写出这种本质上的不正常、以及自身的对抗;世人的衡量进步的指标,则在于回归到怎样一种在诗歌前的自重与严肃?两者不一定指向同一个美学愿景,却无疑是大家回归纯真、诚信与精神自立的唯一道路

  所以,当读者看到了熟悉的《玛丽的爱情》、《蝴蝶》后,再转向《文楼村纪事》,再转向《温暖的骨灰》、《舞者》、《凶器》,包括作者那些更早的作品,人们应该能更进一步地体察到一位诗人在浊世里固执地寻找我们早已被环境埋没、甚至是与生俱来就被取消掉的赤子之心,这一艰难的历程。诗人嘲讽着,哭嚎着,呵斥咒骂着,叹息着,拒绝着……在消解着、也在重建着人们过往对浪漫、激情和理性的定义。诸位:有个性的诗歌和诗人就是这样成长的,从来就是这样成长的。世人因为看到这种个性,也会自觉不自觉的跟着成长。两者不一定同步,却注定互有因果。当诗歌还在,文明是允许上帝在某个时段被迫缺场的。前提是写作者是对群体的怀疑和对孤单的偏爱。诗歌属于内心广场,而不是现实中的广场——哪怕是某一句诗确曾源自那里。

  书评人介绍:

  徐江,男,1967年出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从事媒体策划及编辑工作。1987年开始写作,1991年创办《葵》。著有诗集《我斜视》《哀歌*金别针》、批评合集《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随笔集《时尚杀手》、《明星脸谱》(合著)。主编了《1990年以来的中国诗歌——民间诗选》《1990年以来的中国诗歌——新世代诗选》。

  【《读药》专题】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第102期【诗歌暴徒沈浩波:受伤的狮子吼——评《命令我沉默》】

  专题地址: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102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三):诗歌如何诚实于自己的生存状态

  ——也说《命令我沉默》

  在时间面前,我们都是水,终归会流逝的。人和时间对抗的最重要武器之一是诗歌,最终人逝去,诗歌留下,诗歌里残留着诗人的气味。历史则不一样,史传里流传的只是干枯的皮囊,看不到人的影子。诗歌,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是最贴近心灵的响声,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西方的史诗和诗剧,中国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皆曾占据过人类历史很长的阶段。然而,当代中国诗歌却没落与堕落了,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肯定的说,这不是毫无缘由的。

  当代中国诗歌的没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读者”的因素,一个是“创作者”的因素。囿于世俗化的功利性追求,人们判断一切事物的准则都退化为两个标准:“有用”和“没用”。如此一来,诗人就成了最没用的行当,诗歌也成了最被质疑的文体。沈浩波在《命令我沉默》一书的序言中说:诗歌原本就不是以有用和无用为标准,它是精神、生命、经验、意志、语言、美学等共同作用下的结晶体,追求的是永恒价值。应该说,这是沈氏对现实状态的一种回应。然而,对现实的最好回应还是诗歌本身,《命令我沉默》可以说是具体的呈现。

  再说创作者,即诗人的因素。当代诗人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抱残守缺,另一个极端是对“先锋性”的追求。这二者之间并无明确的分野,随着创作期的不同,往往存在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抱残守缺”主要在经院派中,这一派诗歌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以诗歌主流自诩,顽固的坚守其语言系统,对技巧、形式盲目的崇拜。须知,任何艺术在理论越严密,乃至臻于完善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种艺术的败落。理论有助于艺术的发展,但严密的理论是艺术的敌人。因为,它只会导致艺术形式的僵化和固步自封

  “先锋性”诗歌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当“先锋”发展到一定的高峰,掌握了相当话语权的先锋诗人即开始以其理论来打压“异己”,而对自己理论的追随者和模仿者则青眼有加。实际上,艺术本身具有不自觉和自觉性,不自觉可以视为艺术的最初阶段,自觉可以视为艺术的上升阶段,而成熟阶段则需要更多的东西,一方面天才有关,一方面和对现实的观照有关。不论是不自觉阶段,还是自觉阶段,都可能创作出好诗。真正的诗歌就如同真正的爱情,创造这种“文本”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艺术,所以也就没有目的,或者只是朝向一个单纯的目的。一旦明了这是诗歌,为着成就艺术的目的而“雕琢”时,也就开始有了分野,可能远离诗歌,可能成为大师。这里所说的“雕琢”,包含技巧的提高、理论的学习(或诞生),以及对前辈诗人的模仿。“先锋”诗歌的直接渊源在西方,从现代主义诗歌进入中国,先锋诗歌即开始影响中国的诗人们。即便是当代先锋诗歌,也仍然受到外国诗人的影响。先锋诗歌极端性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脱离现实状态”上,即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观照。表面上看,这是其“超尘脱俗”,实际上却是不知所云,纯粹架空为技巧和形式——诗歌只剩下一件外衣。

  现实对诗人和诗歌的抛弃,必然导致诗人的焦灼,但另一方面,群体却又需要一种类似“权力”的诗歌代言。这两种力一旦结合,必然引诱更多创作者发力奋笔,诞生虚妄,使诗歌迈向更深的歧途。因此,只有好诗才能擦亮人们的眼睛。

  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诗?答案是:诚实于自己的生存状态。作为一种实践,沈浩波使这种理念更加具体化。他说,生命之本真,自然就是诗。诗人所应追求的,不是任何一种生存状态,也不存在某种天然更接近诗歌的生存状态,而是每种生存状态与内心之间存在的微妙。也许,就此我们可以一探沈氏的实践。

  《命令我沉默》收录了一百三十多首短诗和一首长诗(《蝴蝶》),客观的说这里面有些好诗,但也有不少败笔。比较好的诗歌如《我爱你什么呢》、《你的孤独》、《战书》。而堪称好诗中的好诗则是《狗日的美好》、《我在你和神之间》、《你必须记住你爹的家乡》、《玛丽的爱情》,前二首是私密化的,后二首是时代化的,《玛丽的爱情》某种意义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可耻(精彩)记录。全书的第三部分《我们那儿的生死问题》,则算得上是全书好诗较多的一辑,是对当下最真切的心灵写照。

  限于篇幅的原因,不能一一细说,就以《中国家庭》这首诗为例:

  她是税务局的/她是/一个小县城的/税务局的/她去五金店收税/她经常/去五金店/收税/她家里摆满铁锅/她家里/一摞摞/铁锅/她的家不大/她的家/很挤/她正忙着择白菜/她在/客厅的桌子上择白菜/她便择便嚷嚷/她便择/边嚷嚷/她说你再多弹会儿/到开饭的时候/才能歇/窗边坐着/穿白衣的少女/穿白衣的/少女/坐在窗边/弹钢琴/

  这是典型的中国家庭,这么切实,这么琐碎,这么的尘土味,这么的权力顶峰。就像是一幅画,一个在税务局上班的中年妇女,她在择菜,她在督促女儿弹钢琴,但她同时又是去五金店“捞”铁锅的税务局“官员”。“她”是三位一体(多位一体)的,同时又是简简单单的。她在外面可能是一身制服,在家里不过是一个琐碎的女人,但你能想象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白衣少女吗?一边那么阴暗,那么气息难闻,一边却洁白无暇,简单明亮的令人心动。像不像一张欧洲的画儿,半明半暗,但这不是欧洲的,这是绝对的中国。一个小家庭,一个大世界。

  除了这样优秀的短诗外,长诗《蝴蝶》也有可圈可点处,这是一首非常具体的诗歌,但却赋予了很多抽象的美,包括寓言性质。比如:三十年了,我一直奋力攀爬,在黑暗中,血水混杂的泥泞中。却怎么也爬不出,母亲那条,长长的产道(第一辑,第五节)。抱起一只母鹅,揍她丰满的臀,让她飞翔,像圣洁的天鹅,令人落泪。再给我,最后一块墓碑,沉重的巨石,压住夏天的绿意,季节就立刻,变成令我迷恋的秋日。当天鹅在无边的秋日飞翔,我爱的女人,寂寞的躺在中年的床单上(第一辑,三十八节)。……像这样的诗句,绝非坐在桌前构思出来的,是一个老男人的自然流露,是生活酝酿出来的,有着坚实的现实生活的心曲在里面。

  大概诗歌最像酒,苦酒和烈酒都能令人醉,只有劣质酒会让人中毒。其实还可以谈很多,但不如读诗,或者饮酒。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四):我不知道你在你的内心中有多难

  1

  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有一度状态很不好。每天晚上睡不着,那些失眠的夜晚看完了图书馆能借到的所有武侠小说。那时候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死。想过所有自杀的方法。如果不是因为怕疼,可能我今天不会有机会坐在这里打字。

  有一天午饭的时候,我跟母亲说我想死,母亲没有说话,眼泪啪的掉下来,落在餐桌上。

  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在她面前提过这件事。

  2

  后来看一部电视剧,忘了叫什么名字。

  电视剧里的儿子年轻气盛,没法承受挫折和失败,争吵时冲着母亲大喊大叫。好像全世界都待他不公。

  母亲默不作声。

  那个情绪激烈嚷嚷着要去死的儿子没有去死,他的母亲一声不吭的上吊了。

  3

  《命令我沉默》是沈浩波的一本诗集,淘宝上九块九买的,我读了很久。

  学生时代结束后,很少再这么认真的读过一本诗集。一般都是翻翻而已。年少时把借来的诗集整本的抄在自己的本子上,长大后有些朋友送的诗集摆在书架上一直都不曾翻开。这一本真是例外,出门时我总是把它装在书包里,坐火车的时候,乘地铁的时候,打完球在操场上休息的时候,时不时的翻开。

  那个叫罗尔的父亲身陷“诈捐门”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评论后来又删去,那天晚上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抄了书中的几行诗句:

但是我并没有真的理解,你在你的内心中有多难。 我无能为力,又或者是,并未为此而努力 我甚至看不起你自己的挣扎。

  4

  再后来的一天,我和女朋友吵架了。那段时间她整日焦虑于自己的论文和实习,搞的我很烦躁。我觉得这些事都不算很大的困难,到底有什么好反复焦虑的?

  后来就想起这首诗,我抱着她,给她读这首诗:

人活着有多难,我知道。 人在自己的心里活着有多难,我也知道。 每个人,在世间安身立命,其中的难 我隐隐约约,仿佛知道。但我正忙着解决我自己的问题。 有时解决了一些,更大的困难随即又出现。 这过程激发了我的斗志,我甚至有些享受。 但我忽略了你,我以为我给了你温暖, 我们衣食无忧,有一个看起来美满的家庭, 甚至好像,我还给了你一些爱情。 但我并没有真正理解,你在你的内心中有多难。 我无能为力,又或者是,并未为此而努力 我甚至看不起你自己的挣扎。 我忽略了你的迷茫,因此不知道你的痛苦有多深。 ……

  诗的名字叫《我在你和神之间》。我还没有读完,她已经哭了起来。这是出乎意料的一刻,我曾经因为某首诗而哭过吗?我想不起来了。

  5

  这个春天我去了广州,见了一位敬仰已久的兄长。

  夜里我们嚼着花生聊到各自阅读与写作的历程。

  我说我是读郑渊洁长大的,郑渊洁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独辟蹊径。我注意到他靠着写童话上了作家富豪榜。而在他之前似乎从来没有人可以靠着写童话谋生乃至致富。少年时我就想着和他一样独辟蹊径。那时候我注意到似乎还从来没有人可以靠着写诗致富。所以打算努力成为一名畅销诗人,靠写诗发家致富,成为诗歌界的郑渊洁。

  这是旁人听来很荒唐的想法,也不像什么值得坚持的理想,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我也还是喜欢写诗。这两年下力气读经济学,读的累了,常常会翻开一本诗集看看。我喜欢的财经作家苏小和很喜欢在他的著作扉页上引用一首诗歌,另一个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喜欢引用诗歌,那种表达风格让我着迷不已。米塞斯引用维吉尔的诗句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张五常在《经济解释》的第二页引用的是苏东坡的词。你在经济学著作中遇到那些诗句,真是有会心之处啊。

  6

  二十五岁后我用力最深的两个学科分别是积极心理学和经济学,这其实都是关于人类追求幸福的学问。这种选择于我可能是一种自我纠正,纠正过去那个喜欢伤春悲秋的文艺青年。但是看得最多的其实还是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文学不告诉你那条更正确更积极的道路,文学只是静静的讲述人的生活和内心。作为诗人和企业家的沈浩波大抵爱过很多女人,去过很多地方,见过人世间的繁华与苦难,这从他的诗作中就可以看出来。作为诗人的于秀华的生活就基本局限于某座小村庄。你去读他们的诗集,看到的是不同的爱情和不同的人生。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春天的稗子一样卑微的爱情;老男人在酒吧里的从容玩味,在丽江的街道上温柔的情话。这是不同的人生。有的狭窄,有的广阔。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又常常蕴含着一样的情感,人在命运面前的微小心事,那些沮丧无力的时刻,那些失败与放弃。

  7

  磨铁是国内顶尖的民营出版公司,出过诸多的畅销书。但是磨铁老板沈浩波的这本诗集,在淘宝上九块九一本。估计销量不是很好吧。整本诗集里鲜见一个成功商人的纵横捭阖,更多的一个人内心脆弱柔软的时刻。

  也许这就是诗歌,不提供“干货”,不能告诉你如何赢得成功,怎样获取幸福。只是记录生命里那些脆弱的时刻,那些微不足道的坚持与挣扎,那些一闪而过的笑容和潸然而下的泪水。

  个人公号: 风吹花落雪(fengchuihualuoxue)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五):沈浩波归来

  沈浩波是著名的下半身诗人之一,曾经在诗坛引起了巨大影响。在命令我沉默这本书中,沈浩波将近年的创作集结成册,让人窥见了他近年来的思想足迹和风格走向。作为一名诗人,必然是敏感而情感丰富的。而作为商人,必然是理性而精于算计的。而沈浩波在低调中将两种形象统一在自己身上。这些年他的创作脚步丝毫没有沉默,不由让人感受到他丰沛的创作激情。

  沈浩波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单纯的诗人了,复杂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使得他的外在生活更加复杂,内心生活流动也更加敏感,在创作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特色就是创作的题材更加多样化,既有关于个人家庭生活的妻子想再生一个,还有对于女性的隐秘思维每一幢楼里,都有一个弹钢琴的女孩。在语言风格上也由过去的蛮力四射走向了用巧劲和内力四两拨千斤,看似语言平淡其实很值得琢磨。尤其是在个人情感的铺张方面,诗歌真是有着其他文学形式难以企及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感情方式变得原来越复杂。作者在诗中也体现出了这种多崚镜一般的爱情景象。作者很擅长在不动声色中直指本质,让人看起来似乎有种猛的被吓了一跳的感觉。但仔细一想,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也不断的向内心探索,开始考虑其生死的问题。一方面生的热闹和繁华不断的展现在作者面前,一方面死的冷酷和失败的可能性也不时的提醒作者。对于死亡,作者擅长用日常事务来进行比较,用细微的语言体现出死亡对人的震撼。在这时候,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作者和作为一个诗人的作者出现了汇合。

  诗歌现在已经不是主流的艺术形式,专业的诗人也基本上没有出现。相对于美术电影等领域,出版社出版诗集已经成为一件冒险的事情,不由让人唏嘘。但沈浩波的这本书确实是值得一读的诗集。

  《命令我沉默》读后感(六):上校的公鸡

  在马尔克斯的很多小说中,我们都会看到斗鸡的存在,那些公鸡瘦骨嶙峋、没有遮护的形象是如此深刻地烙进了他的童年,他常常写起那些青年们,并在年老的上校口中,称之为孩子们。很多时候,诗人们一群群地围在一起,颇像马尔克斯上校的公鸡,在喂下一磅又一磅的玉米后,永远保持着那么好斗的精力。

  从普希金、拜伦以来,我们会看到一幅幅准备与某种力量决斗的形象,甚至这种力量并无法被常人看到,像唐吉可德挑战风车巨人一样。《命令我沉默》是沈浩波1998-2012年诗歌选,也是自选集,打开诗集,我们看到的介绍及前言,无不弥漫着一股火药味,作为某某主义、站在某一立场、引发某一争论等等。他坚持为民间立场和下半身的写作实践,这并不是独立有效的实践,是针对风车巨人的某种对抗而存在,他以其器官的、反隐喻的、轻体诗的方式为武器。

  奥登在《牛津轻体诗选》导言中描述了这样一种类型的诗,它们拥有自己的听众,并有着符合这一听众群体需求的语言,“当诗人感兴趣的事情、以及他看到的自己周围的事情都和观众们眼里的一致,而这些观众又很具有普遍性,他就不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他的语言会很直接,而且接近普通的表达。”在一种立场中,我们仿佛找到了自己的阵营和自己的观众,此时的语言也变得得心应手,他写下了《一把好乳》《我们那儿的生死问题》等流传较广的作品。

  但一旦他板起脸来,企图“不用牺牲他的微妙,感性和完整的品质。”在轻松的同时,想成为“成人的”时候,他写出的严肃的东西,却常常是并不成功的,他板着脸写东东西比他所极力反对的东西似乎更抽象,“拜伦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轻体诗作者。只要他不严肃地对待任何事,他就会成功;当他试图做到“深刻”和“有诗意”,他就会失败。”在《蝴蝶》长诗中,不难看出他的内心得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首得到公认的成功,每个写诗的人都有以长诗的方式为自己或者时代立碑的想法,结果时代的碑文林立,充满了立碑者的坚强意志力,却少见微妙,感性和完整的品质了。

  有意思的是,看完了他的作品,一时兴起,我也整理了一下自己写的。想不到的是几年来写的并不少,但其间难有收获,不免空落。(玟涛 2013年5月10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