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曲微茫》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曲微茫》读后感10篇

2018-01-21 21: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曲微茫》读后感10篇

  《一曲微茫》是一本由张充和 / 张宗和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5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曲微茫》读后感(一):张充和与书法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牧心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76080580/

  这些通信披露了所谓的“最后的大家闺秀”真实生活,除了有雅的部分,如昆曲、书法、国画等,信里细细碎碎讲述的多是最日常的柴米油盐。每个月挣多少钱,要还多少房贷,为了省钱她生出怎样的主妇智慧,她为了照顾孩子怎样地疲累,丈夫体贴她给她每周两个半天可以自己写字画画像偷来的幸福……

  读着觉得这个“大家闺秀”,也有着人间烟火味儿,雅俗并济,特别真实而可爱,也就特别打动人

  因为最近开始学书法,看到信里她聊书法的时候就多看两眼。这里摘录如下:

  1、关于墨:

  a.我用明方于鲁墨写的,墨华甚佳。我带来的墨够我用一辈子。还送了几锭给人,都认为是至宝。那时你觉得我贪得无厌,就是十四爷送的那一盒礼墨也就是上好的了。现在怎么也买不到。上次到东部去,只有劳佛的收藏中有几锭,两锭明程君房其余是大龙门,不堪入目的

  .在美国大概我的墨收藏可算第一了。从明万历年方于鲁到光绪,竟有好几块是见墨谱的,大概你知道在中国是袁励准收藏第一,虽然我比不到他百分之一。但我带来的李鼎和、陆益元都用完,现在用的是日本鸠居堂。

  c.墨汁是香港来的,七毛钱一瓶(1963年),因练字时省得磨墨。这种墨汁不能真正写东西,只可练练字而已,可是真有用,我没了它,几个月来不曾练字。有时磨了墨已累了。

  2、关于笔:

  笔不够用。现在从日本买笔,勉强可用。我最喜欢上海李鼎和的狼毫,苏州陆益元堂鼠须我还有几支舍不得用,等将来交通方便了,托你买。

  中国笔锋长而丰,日本短而粗。

  (插播砚台)京都的确有它的好处,就是保存旧建筑、旧手工业。我买到两方新制的砚台,是天然,不雕不琢,极尽自然之态。

  3、关于写字

  a.只是你心理上既然有毛病,我劝你写虞世南同褚遂良。虞字有珂罗版有《夫子庙堂碑》(中楷),褚字有楷书可临《孟法师碑》,若买到《倪宽赞》墨迹更好。

  .你且不管你的骨架,只在笔上加功夫,不要直来直往,需有进退揖让,抑扬粗细。情志自生。我以为字比画难多了,画是随处可以得画谱,真兰草,山水,若能通过技巧一关,无一不可为你所用。只有中国的物产字,是非临帖不可,然后才可以典雅,无一气没有来历,又无一气不是创作。像台上的身段一样,即使入了化境,也可以找得出衣钵所属。

  c.练字不要练得太多,但求精细处先从笔意起,间架次之。若笔意好,架子虽有小疵亦可掩去。笔意就是古人所谓“势”,我现在叫它动态。动态也就是身段,欲左先右,欲抑先扬,欲进先退,左右照顾,面面俱到。其他运动亦复如此。

  d.写得不显露,动态含蓄在内。虞世南最是含蓄,褚书就是露了。但学字笔法褚书容易掌握,学会了再把动态潜伏在内。

  4、关于张充和自己的写字体验

  a.我写字不上正轨的,从小虽受过训练,但后来一变再变,到现在还是不稳定呢。

  .我练字都不是消遣,正如唱曲一般,是用全力的。却因年龄而进步太慢。

  c.我一高兴就练几天不抬头。但是十寒一暴,究竟一暴比不暴好。

  d.你还有功夫练字吗?这倒是可以医我的性急之症。我什么都急,一到写字便沉住了气。

  e.反照过去,总觉得一事无成,也不能说不用功,也不能说笨,就只是走岔路。譬如说写字,又玩纸,又玩墨,自己又做砚台。唱曲吧又爱做笛子。因画画无章,近又刻图章,因此人家托做砚台笛子刻字刻章,自己时间便没有了。以后要收敛。

  5、张充和1967年练字总账报告

  篆:秦权 泰山 琅玡石刻若干篇

  隶:石门颂两遍 礼器碑两遍 华山碑一遍 曹全碑一遍 乙横碑一遍 张迁碑一遍

  楷:孟法师碑三遍 多宝塔一遍 颜真卿自书告身十遍 六朝墓志若干 九成宫一遍

  行:虞世南临兰亭序一百三十遍

  苏轼黄州寒食帖四十遍 颜争座位七遍 寄侄稿

  草:书谱一遍 张旭古诗四帖四遍 怀素自叙一遍 高闲千字文四遍(残)

  《一曲微茫》读后感(二):一生爱好是天然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一)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张老太太的曲友生日,她送的寿礼是一方印章,上面刻这“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是《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的唱词,原文是“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一句,她的昆曲学生陈安娜说,张充和认为这句不应该理解为“我一生爱好的,是天然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我一生喜欢美好的东西,这是我的天性使然”。

  而这本书,最可爱的地方是这姐弟俩的天性。张宗和给她姐姐的信也挺有意思,两个都是昆曲迷,去某个地方玩,没玩够就回家。结果信里就说“留些余兴,明日再来耍子吧。”,看到此处又让人一笑。这是牡丹亭中春香的句子,却有张宗和这个大胖子心中说出。牡丹亭中原文是:

  春 香:这园子委实观之不足

  杜丽娘:提他怎么?

  春 香:留些余兴,明日再来耍子吧。

  杜丽娘: 有理。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说到胖,张充和在信中说,自己胖了,就是几磅,舞台上成了个胖版春香。张宗和说,我倒不觉得你胖,也许是大胖子看不到小胖子的胖。

  老太太一辈子受的教育多是传统的古文教育,但她的白话文写的太精彩了,甚至有些话十分现代,例如她说忙, 说我最近忙得要死要活的。说她的女儿长得强壮,她说:长得好像刀枪不入一样。

  (二)月若无恨月常圆

  上面说了,我爱这书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天然,天然当然就不掩饰人物的不足。我最恨一些写民国范的文章,总要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人物意淫得毫无缺陷,跟朵花似的。所以下面我要说说在这本书中看到的一些张充和的小小的缺陷,有些还挺有意思

  首先,你可知道,张充和抽烟,后来才戒掉的。

  其次,她年纪轻轻就成为“无齿之徒”,而且那个年代的假牙好像安装得不太好,所以她的侄子侄女要看她的假牙,她可以舔出来给他们看。

  第三,她自己也说了,她年轻脾气很差,她弟弟都说她曾经咬断体温计(我猜测就是别人要量她提问,她不想量,体温计塞她口里,结果她一口咬断)。

  第四,她体罚孩子,要鞋底抽。

  第五,这姐弟俩,如果去除当时物质不足的环境,真实邮局/快递公司的坏客户,信中各种夹带,我记得的有:可可粉、咖啡、奶粉、发网、橡皮裤、针!真可怕,针都夹带了。还有各种鸡零狗碎,有时还夹在印刷品中寄。

  第六,很多文艺青年意淫的“最后的闺秀”,“最后的民国才女”是个“富养”大的,所以一定是个斯斯文文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才叫大家闺秀。但张充和自己做饭、在园中拔草、种菜,去中餐馆买排骨的边角料回家做饭,带狗跑步,甚至在日本的时候,因为只有一把椅子,还自己动手用木板钉了一把凳子。

  (三)无言中的紧张气氛

  这些信的时间跨度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2000年。中间经历了反右、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革命。这姐弟十分醒目,为了保持能够通信,信中基本不谈政治,但是从信的内容、他们邮寄的东西,又可以隐隐地感觉到时代的巨变。

  五十年代,张宗和是一个对新中国充满期待的人。所以当他觉察到他姐姐有些思乡时,就热切劝说她回国。张充和说傅汉斯是独子,所以不忍因她一人之故而让汉斯远离父母。我觉得真实情况,也许真如字面的意思,也许背后还有另外一番意思: 张充和当时在美国是可以看到《人民日报》的,五十年代正是反右时期,知识分子被评右派的,报纸上不可能不说。而当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也正对立时,美国媒体对此不可能没有评论。但是,张充和当然不可能在信中跟她弟弟把原因说得清清楚楚。所以,只好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傅汉斯虽然是独子,但从信中可知他有妹妹,好像还是两个。而他父母是生活在离他几千里外的加州,跟他妹妹更近(不知是否共同生活)。

  张充和在信中一开始是夹带各种奶粉之类的小东西,到后来六十年代,开始通过朋友从香港寄奶粉、牛肉罐头、鱼罐头、花生酱等,而且不止寄给贵州的张宗和,还寄给她其他的姐弟。信中丝毫没有提到国内的大饥荒,但是从这些行为,可以知道当时是如何的紧张。就像一场无声的电影一样,无言,无言,但气氛紧张。尤其是

  张充和在信中用词也都十分谨慎,连对毛泽东都也要称毛主席。有时有一种悲哀,弟弟在一个《1984》般的政治环境中,自身是浑然不觉,只是觉得解放之后再无诗情;姐姐在外面知道了很多具体的情况,但却不可说。

  (四)亲情和形势的压力

  张家十姐弟,大部分在大陆,元和去了台湾境况也不太好。张充和这个在美国的,一般都会被认为过着大家“无法想象”的日子。从信中也可看出她不时接济姐弟。甚至寄东西被抽了税,她还要再寄钱去帮姐弟们交税,因为这是因她而起。

  信

  姐弟十人,如此接济,压力可想而知。她中有时“哭穷”,我觉得也许是一种压力的释放,也许是做一种必要解释:她是节衣缩食在接济。她家的稳定的收入其实只来自傅汉斯在耶鲁大学的职位,而且到了六十年代,傅汉斯还只是副教授。他们家也要按揭房子,各种医疗、保险、杂费,到了后来,子女上私立学校还要花去傅汉斯一半的收入。

  顾传玠在六十年代去世,之后张元和只是在一家机构当文员,收入只够她自己。她的儿子顾圭的教育费用也就落到了张充和的头上。

  甚至我怀疑,七十年代张元和移民美国,实际应该也是张充和出力的。张元和出生于1907年,七十年代她已经六十几岁了。其实年代,她留在大陆的女儿凌宏显然不可能移民美国。而从信中可知,她当时还在苦苦争取她儿子顾圭移民美国。那张元和自己又是如何移民去美国的?我猜估计是通过她的昆曲才能。但这只是猜测,虽善,无征。

  连她的儿子以元,都知道说“吃重要,穿重要,玩不重要”。

  从很早的信就可以知道,张充和他们应该是有一辆房车,出去旅行进场就是开着房车,省了旅馆费。元和到美国后,曾经跟他们到加拿大去,也是做这房车去。张充和在给张宗和的心中,有一次比较明显抱怨,就是说她大姐写信给她二姐,抱怨旅途辛苦,本来以为是住旅馆跟下馆子吃饭的,没想到都是在车上睡硬床。

  金安平写的《合肥四姐妹》中曾说到,张充和觉得跟她大姐之间,除了昆曲,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张元和到美国之后是无业,曾经在张充和家住了数年。这位大姐自小是家中宠儿,嫁给顾传玠之后又多了一份敏感。估计是不太好相处的。

  (五)谦逊的心

  里面有一个小细节,她跟带她长大的干干(保姆)的孙女认了亲,保姆的孙女也叫她四姨。这点貌似平常,但实际上人是很容易有差别人,容易自矜的。

  而这种谦逊的心也不是一朝养成的。她是一个很被捧的人。在云南呈贡的时候,县长甚至用女人轿让人抬着她去衙门写匾额。离任的时候又让人吹吹打打地把匾额送回她的住处。但从她给她弟弟的信中,她自己也说,那个年代女人读书做事到她这个程度的少,所以不少人对她过于吹捧,于今想来有愧。

  (六)书法

  书法,就我本人来说,从这本书中获益最大的是书法部分,凭记忆写几点:

  1)凡楷书,除了兰叶撇,都是点开始。

  2)练字的人,有的是写碑,有些是写帖。沈从文写的是帖。

  3)唐之前有书无法,法度是唐之后才有的

  4)行书不能练赵、苏

  5)练字须根据各人不同风格选择入门帖。里面颇推崇虞世南和诸遂良的字,其次欧阳询

  6)老人家一年临的字多达数百遍。喜欢的练几百遍,不喜欢的临三五遍。我也不禁给我自己算算临字的帐,不是过去一年的,而是有史以来的:柳公权《玄秘塔》大约五遍;赵孟頫《寿春堂记》大约三遍;赵孟頫《玄妙观三门记》一遍;赵孟頫《胆巴碑》一遍;赵孟頫《妙严寺记》三遍;欧阳询《九成宫》半遍。这样算了一通之后对自己很无语。

  也说到一些人,昆曲唱了几百几十遍,几十年就是一点进步都没有;有些人字抄了数百遍也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样的人我在生活中也见过不少,而且人年龄越大越容易这样。

  to be continued.......................................................

  写了一半被打断了之后,暂时还没时间和动力写下去

  《一曲微茫》读后感(三):一曲微茫度此生

  故事好似《查令十字街84号》,连年代都像。一会儿笑笑,一会儿想哭。宗和真是天真,充和的唱有古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jAyMTI1NA==&mid=2662714974&idx=1&sn=a867f76abec861f7d651dc1984ccc716

  《一曲微茫》读后感(四):一曲微茫

  说好的把彼此遇到最好的书做个交换的,甚至想过在个合适的地方聊聊感想的,结果是我食言了,可能正因如此吧,读上去那些生活的碎碎念带着点字字锥心的感觉。 从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如果这本书放在多年前让我来读,我肯定排斥书里描写的那些生活的细枝末节,觉得太啰嗦,不可靠,甚至认为那些嘘寒问暖都有点虚情假意,如果不是,但至少在我看来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些琐碎的事情没力量不可靠,不可能让其他人对自己的经历感同身受。所以那时候一直在潜意识里认为在书信里或电话里该像一对恋人那样一直谈人生、谈理想、谈“三观”才有意义(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恋人间也不会一直谈人生、谈理想)。

  《一曲微茫》读后感(五):张充和的美国主妇生涯

  1949年1月,张充和与她的美国夫君傅汉思,登上了前往美国的“戈顿将军号”(General Gordon)海轮。九如巷的张家四小姐,从此远离故国,开启了她跨国情缘的异乡岁月。

  一个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子,在异国他乡依然保持着她固有的爱好,精益求精。早在赴美前,张充和的昆曲和书法早为当时名流所称许,晚年出版的诗书画选,更见书法精严,笔力千钧,气韵高古,小画虽逸笔草草,然点画有情,自诣佳境。

  近期出版的《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是张充和赴美后与其弟弟张宗和二人的通信录,三百多封信件,题名谈艺,然信中所载,更多的是彼此的家庭日常、亲友近况,以及昆曲和书法,张充和甚至在遥远的北美,通过信件指导、批改宗和的书法。

  借此书信,可一窥张充和在美国早期的生活,柴米油盐的主妇生涯与我们想像的闺秀、才女的诗情生活完全迥异,然而困境反而促使她在繁琐不堪的家务中,愈加坚守自少年时代即热爱的古典书画、诗词与昆曲。从她给弟弟毫无保留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张充和,更真切,也更动人。而她所留下来的艺术品,似乎更加令人肃然。

  张充和刚到美国时,随先生傅汉思与父母同住了半年,这是一段相对平静宁和的日子。随后,二人赴加州州立大学工作,贷款买房后,两人的经济一度窘迫。傅汉思一直兼职教员,收入不高,张充和则在加州大学图书馆全职上班,两人每日早出晚归,周末的时间,基本用在整理家务上了,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支付雇请工人的费用。有段时间,张充和甚至痛心卖出了她的十块乾隆墨,得了一万块钱,方可维持生计。

  在图书馆的近十年间,张充和似乎并没有多少时间练习书画。

  “我们连一星期一次的工人都没有。现在是忙惯了,一天到晚哪还有哼曲练字的时间。在图书馆我立下规矩,连英文也是毛笔,总算还会拿毛笔。字大概是丢得多了。”(1955年7月)

  工作的无趣与生活的压迫,张充和过得不太如意。1956年她在信中提到想回国,却不知何日能回。傅汉思是独子,父母年事已高,她不好提此事,"我虽然想家,但不比他们父母之望子",并说自己是"温情主义"。

  在并不如意的生活中,张充和愈加保留着自己的心思:

  quot;我始终是还有点东西未吐出来,不像是要做学问。像是艺术方面的创作。但每日琐琐碎碎,就把生命消磨了。若能把债务(房债)还了,我大概不想做图书馆事了。也没多大志气,但总想创作一点东西留下来能使自己满意。在此长久了,容易糊涂一世。"(1957年10月)

  1956年,他们抱养了第一个孩子,取名傅以元,此时,张充和已经43岁了。白天上班,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里,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59年。这一年,傅汉思接任斯坦福大学中国文学助理教授,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张充和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教育考虑,决定辞职做家庭主妇。

  家里的各种琐事,以及照顾孩子,占用了她相当多的时间。

  quot;我的生活可说是又单调又复杂,每天从早起差不多是同样的事,到晚上喘一口气,回想这一天又过了,也是怅然,有时想画画写字,想做诗词,全是在想,时间打杂打了。到了晚上身体累,再提不出劲来为自己做事。搬到这儿来也画了几张画,全是半夜里睡不着画的。"(1960年4月)

  1960年,他们又抱养了一个女儿,取名以谟,为了纪念张充和的启蒙老师、考古学家朱谟钦。

  一个人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给宗和的信,很多时候都是在孩子午睡或者是做饭的空隙时写的。有时候写着写着,便说孩子醒了,匆匆打住。等到孩子稍大一些,便有时边看孩子,边写信。只有写信,是她还唯一能兼顾到的。如果写字画画,孩子就会来搅乱了。

  1962年,充和在给宗和的信里这样写着:“初秋时爱看红叶,深秋时怕扫红叶。真是诗情画意不能与居家过日子相提并论。恰如这儿的妇人们出门宴会时打扮得花枝招展,在家中亦都是打草除粪粗细一把。我这十几年来真是手足胼胝了。”

  quot;汉斯同我这十二年的生活要是同过去比一下,我还不如当日的老张,汉斯不如当日的金荣黄三之类。我们除了做粗事外,还得做办公室教书的工作。"(1961年10月)

  她这样描述她的生活:

  quot;他们午睡及晚间上床。汉斯得赶工作(写作),我得赶家事,缝缝补补,永远完不了。想想大大当初九个孩子也没有如此之忙,即使高干夏妈等也不会有如此之忙,因为从买办起到洗碗其他事如做园子,搬重,做裁缝,做自来水工人……都得做。"(1960年11月)

  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张家四小姐,在美国的主妇生涯中,常常与时在贵阳的大弟弟这般絮叨着。信中有遗憾、有抱怨,但并不消极。而且随之她自己对这种生活的适应,似乎也渐渐找到了节奏。

  除了抱怨自在书画上无法用功外,张充和的主妇生涯,还是算井井有条、颇有成就的。傅汉思给宗和的信上说:"充和很善于弄一个家,也很会算,不会乱花钱。"张充和夫妇好客重义,家里时常有客人要招待,傅汉思的父母、妹妹偶尔也会过来小住,每逢此时,张充和的家务更加繁重。

  家庭主妇虽然耽误了她不少时间,但她在信中也这样说:“似乎比在外面做事时忙得多。但是精神上十分愉快。”照顾孩子、做家务也带给她相当的满足感。她对于自己带孩子似乎十分有信心,说非常喜欢三岁以下的孩子,有段时间,她还帮梅祖麟( 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带了四个月的孩子,因为孩子的母亲在哈佛上课,没有时间照料了。她说“我的过去同现在判若两人。我的精力还好,只要高兴做的事便不怕苦。 要我带不会走路的孩子,最是拿手了"。

  对于两个孩子,以元和以谟,她视同己出,倾注心力。

  1962年,她在信里这样说着:“你来信说我落伍,我可也不让人,大概我们不会再有孩子,也不再需要了。”张充和从小过继给叔祖母,加上母亲陆英早逝,她觉得自己一辈子缺乏的就是母爱。“所以我对孩子不惜牺牲我的所有工作,把时间放在他们身上。每天早晚认字,常出去散步,在一起玩,有时还在一起翻筋斗(这一点大概你是不行了。筋斗仍是我的拿手),做马戏,自己觉得也年轻了。这样孩子在感情同智慧方面都丰满。有时我也会发脾气,如果他们有错,我一点也不放松。”(1963年3月)

  虽然身处国外,张充和却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来教他们,在家里用中文沟通,孩子两岁起,即自制字块,教他们识字,几个月就可达到千余字的识字量,识字后,教他们辨、背诗经。再大一点,又教字书、描红。以谟是女孩子,张充和也有意培养她学昆曲、吹笛子,以谟一开始并不感兴趣,张充和就用孩子喜欢吃的酸梅作"诱饵",只有学完一支曲子方可得到。经过训练,以谟9岁便可登台与母亲表演昆曲了。

  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敏锐地发现各自的特长和兴趣点,让其自由发展。在他们十岁左右的时候,张充和就跟宗和说,以元爱搞机器,将来可当工程师,以谟爱文学和生物书,可以当医生。而十几年之后,以元当上了飞行员,以谟当上了医生,确实如她所预见。

  家务如此繁重,张充和仍然挤出时间在昆曲、书法和绘画上。

  傅汉思到耶鲁就职后,张充和说她的心安定很多,有心情钻研书画。另一方面,傅汉思也给予她很多的理解与帮助,看她整天带孩子做饭无聊,就想办法每周让她休息两个上午,有完整的时间可以自己写字画画。而有时候,她会早上4点钟起来练字,写完了再回去睡一会儿。张充和从国内带去的古墨颇多,纸却缺乏,她练字所用的纸,是在报纸厂收来的未印制的白报纸。

  张充和以书法闻名,然而她在信中,经常讲到自己的绘画。在她看来,画画比书法容易得多,她也花了不少心思。有一阵子,她就提到自己近来打通了不少绘画上的单项技巧。1962年,她去纽约看画展,见到乔仲常的《后赤壁赋》,百感交集,因为这是她从前借来在身边临摹过的,现在却永远摸不着了。可见她在绘画上的修养。

  昆曲是她同样坚持的“事业”,书画是自娱自乐,昆曲却需要交流和搭档。她在家里会带几个学生,偶尔同曲友小聚,信中常提到的有项馨吾夫妇、王季铨夫妇(即王季迁),也偶尔会外出表演。最令张充和难忘的,是她去了一次好莱坞录制电影。

  张充和在1968年所作的《结缡二十年赠汉思》中有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三朝四次煳锅底,锅底煳当唱曲时。何处夫君堪此事,廿年洗刮不颦眉。"很能反映,张充和是将昆曲融入自己的家务中去了。她在给宗和的信中,这段可谓是此诗的注脚了:“我做家事,一面唱曲子,而且吊嗓子,不然我哪有工夫唱,每出戏至少也是十五到三十分钟。做细点事便唱细曲子,如《牡丹亭》,若拖地板扫地便唱《刺虎》《断桥》一类的曲子。”她的练习强度,似乎很不可想象的,她在信中说,自己独自一人可边做家事边唱曲子长达四小时,而且是大声唱,因为低声会把嗓子哼哑。

  而种菜种花,似乎是张充和从到美时就养成的习惯。种花是她原本的兴趣,种菜是由于美国的蔬菜物价贵又不新鲜。她的七绝《小园即事》十首,意趣生动,情怀雅淡,即是菜园光景的绝妙写照。孩子长大以后,她还一直保持着种菜种花的习惯,“我的身体好,还常骑自行车上山坡,挖土种地。今年出了毛一百五六十斤菜蔬。”(1971年)这大概也是她晚年时候能够保持良好体力和精神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她还亲手制作昆曲的衣服、团扇等道具,乐此不疲地制笛、刻章、做砚台。别人问她如何能既照顾家庭,又玩这么多玩意,她答说:“惟忙者能乐此,不忙者惟有此不乐也。”她是以此为休息,以此为生活的必须。

  然而张充和所谓的"玩",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她的"玩",是指不带任何功利性,其态度,却又极其认真刻苦。

  quot;我练字都不是消遣,正如唱曲一般,是用全力的。"(1972年12月)

  随着孩子长大、入学,张充和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1967年底,她在信中附上了自己当年的临帖总目:

  篆:秦权 泰山 琅琊石刻若干篇

  隶:石门颂两遍 礼器碑两遍 华山碑一遍 曹全碑一遍 乙横碑一遍 张迁碑一遍

  楷:孟法师碑三遍 多宝塔一遍 颜真卿自书告身十遍 六朝墓志若干 九成宫一遍

  行:虞世南临兰亭序一百三十遍

  苏轼黄州寒食帖四十遍 颜争座位七遍 祭侄稿

  草:书谱一遍 张旭古诗四帖四遍 怀素自叙一遍 高闲千字文四遍(残)

  临帖的数量是颇为惊人的。

  在书画上,虽然早期她所花的时间有限,但她一直坚守自己的想法,也有着相当的勇气和骨气:

  quot;这几年来书画荒疏,刚到时开过展览后倒卖了好几张画。这里卖画全不像以前中国是打秋风式的。尤其是我最恨的靠朋友,靠名家来提拔你,来捧你,若是个女人就更了不起。画字的本质一概不管。"

  ''这多少年做事带孩子,虽不动笔,却留心观察古今中外的画,近日全世界之抽象画不难于学,只是不欢喜。其实中国从工笔到写意墨戏已是抽象的路子了。苏东坡说:'画梅求形似,见与儿童邻。'这里多少画国画的人都转向抽象路上去了。如王季迁(九如巷左隔壁王家),如曾仞荷(辅仁毕业艺术家)等。张大千仍旧。我至今连彷徨都没有过意在画园中进一步,未免不通世故。眼看换一种方法可以迎合心理赚钱,但是又有多少意思呢。好在目前有丈夫养着我,我不冻不饿。"(1961年11月)

  一句“好在目前有丈夫养着我,我不冻不饿。” 很可以反映她对名利的淡薄和世情的看透。在美国,她有机会出名,然而她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扎扎实实、默默无闻。

  1971年,张充和偶然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桃花鱼的图像,想起来了自己年轻时在国内所作的《临江仙·桃花鱼》,"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竟成为她漂泊离乡的谶言。她用原韵又作了一首,其下阙云:“海上风光输海底,此心浩荡无涯。肯将雾谷拽萍芽。最难沧海意,递与路旁花。”言下之意,似是对自己的海外生涯深深怅惋,波底蝶曾经的沧海壮志,最终只能递与路旁野花,怎能不令人惋惜懊恼呢?

  也是,谁都会对自己当下的处境心生质疑和后悔。

  《张充和诗文集》中有两句诗很令我难忘,那是1970年所作的五律《除夕》,"土虽非吾土,花应为予开",短短两句,掷地有声,仿佛有绝大的信念与魄力。这不仅是她种菜种花的心得,异国他乡的人文坚守,似乎更可看作她一生的传奇写照。在远离国土的异乡里,她最终以其非凡的聪慧和坚毅,开出了古色今香的奇花。

  参考书目:

  《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 张以䇇、王道编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苏炜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充和诗文集》白谦慎 编,三联书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