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10篇

2018-01-24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10篇

  《给儿子时光胶囊》是一本由杨德生著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页数:2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一):父母孩子

  在许多舶来的节日里,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是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对于不信仰宗教的我来说,这两个节日的意义大于圣诞节、情人节此类的商品化节日。很多节日到了中国都会成为商家推出新的促销的契机,当然也包括父亲节母亲节,但是这两个节日却也实实在在的提醒着我们,我们要感恩我们的父母。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估计每个人都写过这样的作文:《我的母亲》、《我的父亲》,那时的我们写了些什么,估计现在都已不记得。关于父亲,我现在记得的有小时候跟在爸爸屁股后面追着玩,有闹着要抱抱,有腻在爸爸怀里不想动,渐渐长大了,就变成了顶嘴、吵架和不耐烦,而现在,与父亲相处模式基本已无可改变,不见面想念,见面沉默

  中国有句古话:养儿方知父母恩。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如何相处、如何对话,才能不至于非要等到下一代也成为父母才体会到父母的爱?《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从母亲的角度与儿子安德烈的平等对话、述说成长交流思想。今天读到的这本书《给儿子的时光胶囊》则是杨德生以父亲的视角告诉儿子,在你成长的这些年里,我与你一同成长。不同于《亲爱的安德烈》的是,《给儿子的时光胶囊》是一位父亲单方面为儿子写的信,信中有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有因为看到一些社会现象衍生的想法,有为儿子自豪的描述,也有为儿子担心表白,有写给现在正在读小学的儿子,也有写给将来的“男子汉”的。这些朴实亲切信件代表着一位父亲深切的爱,我想,无论这个儿子成长在哪个阶段,处于怎样的情绪状况,看到这些信件都会记起那个曾今拍着自己小屁股叫自己起床的父亲,都会记得放低声调和父亲好好交谈。

  龙应台和杨德生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和孩子交流的方式,也为大的小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父母心态平台。读这两本书,每一个人都会找到那个爱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爱的那个孩子,无论什么时候,父母孩子都是依存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不论理解与否,不要忘记,连接我们的纽带叫做“爱”。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二):笔端的深情

  初为人父母的,总会从孩子还没有降生之时就开始规划他将来的成长轨迹,在尚未牙牙学语之时就注重点滴行为教育,其舐犊之情,严慈之心,自古往今,莫不如此。

  倘使一个人经历了结婚生子年过半百之后,到了为人祖父母阶段,对待孙辈则宽松疼溺得多。

  这种变化大概与孔老夫子所说人之“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心态变化有关人的生命状态随着时间推移越活越放松,越活越知足,知足则意味着有自知的智慧,不苛已,亦不强求他人。这多少有点老庄意味,不多点曲折阅历和自知大限不远的心态,恐怕难以体会。

  年轻人则不同,家庭事业刚刚起步,处处竞争,处处机遇,前有渴慕的蓝图愿景,后有走过的弯路教训,他们慢慢体悟到一种人生经验和处事方法,亦或该对这个世界秉持怎样的态度,都对生活影响甚大。他们在有限过往经历中反思总结,不断观察试错,力图找出那最正确最便捷的路径,通向自己的理想之所,而这,也是初为人父母的最迫切想教给孩子的东西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称之成长寄语或时光胶囊,都差不多

  他日垂垂老矣,再看这拳拳之心、殷殷之语,莫不要道一句“随他去吧”才好。

  人生之路,对也是走,错也是走,何况这对错究竟从何说起,也是一个大命题。

  从古至今,父亲写给子女的家书就是沟通两代人感情,传递家学家教家规以及教导子女如何做人如何处理生活中思想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许多当面不可说或不能言尽其意的话题都可以放在书信中来探讨和解决,同时父子两代人面对面时的长幼尊卑秩序也在书信这一沟通介质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释放,书信建立了两代人纸笔间的平等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从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告诫子孙后代的家书《颜氏家训》,到南宋理学家、文学家朱熹写给家中晚辈的《朱氏家书》,再到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直至近现代著名的《傅雷家书》,都无一不充满着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和殷切的期盼

  从前通讯方式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千里家里”“家书抵万金”是只有身居在外的游子和苦苦期盼的父母才能体会的牵肠挂肚和绵绵深情。现在通讯方式如此发达,彼此间的联系需要 一个电话,一个短信,甚至动动手指一条微信语音就可以轻松解决,但人们慢慢发现通讯越来越进步,联系和沟通却越来越稀少。人们习惯于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抒发自己的心绪和感慨,围观别人的生活和状态,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于点个赞表示自己的存在和对对方的关切,可是回到现实空间,当两个朋友或父母子女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候我们却又表现出不同于网络世界的沉默。

  沉默,像一道厚厚的墙壁,挡在人和人交流的通道上。既然我们不能四目相对时敞开心扉,那么不妨试试写信吧,将你想对亲人和朋友说的话诉诸于笔端,让书信这种传统方式回归我们的生活,也让人与人之间那冬日围炉般的融融情谊回归我们身边吧。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三):父与子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父母,不论父母知识渊博与否,不论贫富。母爱细腻的、温暖无微不至的。而父爱是硬的、是冷的,是厚重的。在父母身边的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年幼时父母将我们藏在他们的羽翼下,小心翼翼地将一切风雨隔绝,悉心地呵护着我们的天真。当我们渐渐长大时,他们又是苦恼的,这世界纷繁复杂,挡在我们前面害怕妨碍我们的成长,跟在我们身后又害怕来不及阻挡我们将要受到的伤害期待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世界还存在灰暗,却又害怕我们太懵懂不知世事。也许世间的每一对父母都是如此矛盾,在远与近中取舍,努力地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

  我想作为父母,从这本书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这不仅是一本很好的父母修养读物,也是一本充满父爱的教子篇。这一粒粒时光胶囊不仅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也是写给自己的,更是写给所有父母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而孩子的这种成长少不了父母智慧的引导。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影响孩子一生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作者说“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而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书中没有父亲原本该有的严厉的说教,没有艰涩的言辞,只是简单地、不温不火、不急不慢、娓娓道来。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作者几乎做到了极致。度这本书就仿佛一个慈祥的父亲在面带微笑地跟自己的孩子促膝长谈谈人生、谈理想、谈道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明白人生,懂得感恩和尊重,获得善良和智慧。让孩子在字里行间获得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而作为父母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去细细品读这本书。这枚“时光胶囊”就像是一个跨越时空的飞行器带着我们不断的穿越、经历、体验思考。我们读它就像在照镜子,照见我们自己的人生,照见我们的父亲、我们的儿子,以及那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自己。中国有句古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去读懂父母深沉的爱,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辉。”我们不能让父母等太久。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四):教育孩子的艺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它延续至今,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异常重视的问题。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是一位父亲跟我们分享的育儿经验,他记录了儿子亲历的六十六件事,告诉儿子如何去合理地应对、解决。读完这本书,我感受颇深。我更深刻意识到:教育是一门要好好探究的艺术。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我们家长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二、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

  在人的一生当中,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它能教给孩子学会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三、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四、“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我们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他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身关在小天地里,我们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五、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加油,让他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好的效果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五):智慧的父亲和父亲的智慧

  我是一个儿子的母亲,不是父亲,一直为如何培养和教育一个优秀的儿子苦恼甚至抓狂,儿子的成长历程将我快要摧残成了“祥林嫂”,说到他,更多的时候是声讨和唉声叹气,我曾试图在教育类的书籍中汲取和借鉴成功的经验,但是案例终究不能复制,长久以来还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好办法

  这些天我看到了一本书,一本爸爸写给儿子的书《给儿子的时光胶囊》,我觉得我抓到了一棵稻草,因为书中很多场景、很多故事发生在我和我的儿子中间,那么地贴近我,看着看着,我觉着这不仅仅是作者写给儿子的,写给孩子的,还是写给我们成年人的,尤其是写给我们这些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焦虑不堪的父母们的。

  真的感谢本书的作者杨德生先生,他能够有心记录这些“课堂笔记”,并以给儿子写书信的方式将为人父亲的经验和我们分享,他用孩子的眼睛观察,用成人思维思考,用温清新、不温不火、平等且平和文字表达,没有一丝一毫咄咄逼人,在情在理。故事中渗透了关于理想、道德、智慧、品格的反思和讨论,凸显了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尊重、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一个智慧的父亲给儿子生活方向、处事原则精神生活的指导。

  其实我内心也有和作者一致信念和教育理念,但是在如今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下,我也会随波逐流,去追求一些能用指标衡量的东西,忽略重要但是考试不会考核和难以衡量的东西,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让我的孩子痛苦不堪,也使我和孩子成了对立面。我有时会反思,我的这些所作所为,是不是正在摧毁孩子闪光或者今后会发光的品质?看完本书,我越发地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

  书中作者用六十多个故事讲述了儿子的成长和伴随成长引发的思索,这些故事及其平常,如“生活,就像在吵架”,“不要催我嘛”“男子汉,大豆腐”“妈妈的小棉袄”“炸鸡腿与冰淇淋”“小心恶作剧”“独立与自主”等等,作者的思考和阐发也是自然而然的,像潺潺的溪水汩汩地流出:“我希望你能了解自己,欣赏他人,接纳自己身上的缺陷,同时宽容别人身上的缺点,并发掘自身的潜能”“哭泣未必意味着懦弱,然而只会哭泣,但却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去改变现状——必定是懦弱”“快乐幸福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原本很枯燥的事,只要改变思维方式,就可以变得非常快乐”“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知道不对,但却并不引以为耻”“只要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在成功中,你可以获得自信,而在失败中,你也可以汲取智慧” ……这些在书中用仿宋体印刷的文字是作者爸爸的智慧火花,它是不是也是你曾经想到,想总结出来要告诉孩子的道理呢?

  我现在正将这一粒粒的胶囊打开,和儿子一起品读盛装在胶囊中的精神粉末,我希望我和孩子能够在这六十多颗胶囊释放的营养中汲取各自需要的养料,这些养料使我成为耐心且放松的父母,使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六):大人需要告诉孩子的,或许,只是判断是非、善恶、好坏

  大人需要告诉孩子的,或许,只是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等等的工具与方法,至于结论,何不留给他们自己求证呢?比起空洞的说教,自己检验过的事物,想必,会更有说服力吧!

  这两天,我忽然萌生一个念头,想给儿子留下一个时光胶囊。问题是,里面应该放些什么东西呢?后来决定:我、他妈妈和他自己,我们各放进几样小东西,等十几二十年后再挖出来。我想给他留下一本小书,上面记载着自他入学后,我对他,对生活,对教育以及生命的探索。我和他妈妈在养育他的过程中遇见过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面对的?这样,将来他在翻出这本书的时候,如果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女,便能够引以为鉴;如果还没有后代,那么想必对他自己,对家庭,也会有另一番的体会。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七):陪伴是最好的馈赠 ——评《给儿子的时光胶囊》

  近几个月来,我陆续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类的书籍,在赞同作者的观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自我反省和扪心自问。从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到全国十佳心理教师17年陪伴成长手记《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再到被媒体冠有“中国家庭教育里程碑之作”之称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然后是摆在我面前的这本短小精悍的文学小品《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这些书无一例外都是提供给父母养育孩子时必要的维他命,给父母遇到相似问题时如何处理的参考范本。

  在这些书里,《给儿子的时光胶囊》的作者是唯一的一位父亲,但这位父亲没有硬邦邦的说教,而是用细软绵长的口吻记录着儿子亲历的六十六件事,然后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告诉儿子合理的应对方法和正确的认识。作者的学者气息很浓厚,阅读全书不难发现整书充斥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作者拥有深厚的文学积淀,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文史知识,和关于理想、关于道德、关于智慧、关于品格的反思与讨论,以及对真诚、自由、民主、感恩、尊重的追求和向往。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任务很多,如认知与情感的发育,道德与公民性的成长,个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健康与安全意识,艺术与审美品位,兴趣与学业平衡等等。但这些种种任务,只有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发现、发展,进而开出良方,“治病救人”。任何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身心和谐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只有陪伴,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在8—17岁,几乎贯穿了孩子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及时倾听,时刻陪伴,对孩子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父母更重要的老师。

  上述家庭教育的书籍,往往从不同角度、相似案例,来阐述这些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极具普遍性的事情。但不论是尹建莉、吴文君,还是本书的作者杨德生,都是一直以来陪伴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慢慢地幸福成长,感悟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并且及时、适度地纠正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纰漏。

  我想,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最美好的礼物,这个礼物既简单又出人意料,那就是陪伴。请不要为工作,为应酬,为私欲……而疏于陪伴孩子。因为在所有的礼物当中,只有陪伴是天底下父母能给子女最美好的馈赠。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八):一个乖儿子还是别的?

  每个当爹的,一开始在儿子心里都是高大的。儿子为父亲感到骄傲,当有人说父亲坏话时,会怒不可遏甚至去打架。那个时候他们都是幸福的,父子间的亲密有时甚至是动人的。

  而后,儿子大了,有了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他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可能是酗酒、虚伪、粗鲁或是其他什么,过去的一切转瞬间就倾覆了,什么都变了。坚硬和冰冷代替了温情脉脉,儿子日益远离父亲。

  直到有一天,儿子发现自己和父亲其实没什么两样,曾经痛恨的一切,全都或多或少出现在自己身上。生命完成了循环,遗传的力量顽固而强大。他才终于理解了父亲。

  这个故事聊无新意,它发生在很多家庭中。而作者杨德生就挺聪明的,他将一切以成长寄语的形式保存下来,留给将来某个阶段的儿子。也许那时他和儿子还是亲密无间,那样最好。但要是他们暂时失散了,这颗时间胶囊也许会指引儿子找到回家的路。

  这本书难得的是作者讲了他对生活的很多体会,用的完全是平等的语气,没有说教。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花费的心思和他性情中的温柔。有些道理,对于像我这样的成年人也不无裨益。比如“爱听会说”这节里,作者认为说话时,假装在听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我之前就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直以为,对不感兴趣的人和话题敷衍是一种礼貌,却没想到在另一方立场上,会有不同的感受。道理很简单,只是心思粗放的话,确实不会注意人际交往中这些细节。

  这本书的另一个看点是它讲述了作者关于教育的一些思考。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从而在过程中,应该“承认对方拥有独立的灵魂,并且尊重其独特性”。

  笔者深以为然,不过顺着这个思路,喜欢往极端处想。假设一个人事业成功,受人尊敬,但是他总是感到缺失,从来不快乐。他每天按照社会对他的认可循了同样的轨迹奔波,终于某天,他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喜欢杀人。杀人给他无与伦比的控制感。和这种控制感相比,以前的成功活像是手淫。那么他应该顺从内心呢,还是服从社会规则呢?他生来是要杀人的,做个真实的杀手对于他来说岂不是更道德的选择吗?《枪王》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但是杀人与社会道德相悖,如果那个杀手是你的儿子,你还会尊重他的选择吗?是更希望有个乖儿子,还是别的?此时何去何从呢?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九):守望成长,静待花开

  守望成长,静待花开

  ——评《给儿子的时光胶囊》

  捷罗姆•大卫•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守望,是守候和期望,对美好事物和人的一种期盼。每一个孩子都是折翼凡尘的仙子,是上苍派来陪伴我们一同成长并折射出我们人性的缺漏、修正我们灵魂中不足的天使。对他们的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作“守望”。

  在这个网络世代,我们和书写渐行渐远,书信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而著称,《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二十年前,作家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森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一百一十六个夜晚,一百一十六封书信,这些刘氏家书影响了千万家长、老师的育子方针与教育理念,也改变了千万学子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视野。

  这本《给儿子的时光胶囊》更像是当下的杨氏家书。是一位在北京结婚生子,生活十多年的台湾男子成为父亲后,发现儿子的价值观和成长历程与他截然不同。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面对不同的文化冲突,如何进行父子间的传承?特别是在面对孩子入学后的种种问题随之而产生的追思。作者决定给儿子留下一本小书,上面记载着自他入学后,作者对他、对生活、对教育以及生命的探索。这样,将来等儿子翻出这本书的时候,如果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女,便能够引以为鉴;如果还没有后代,那么想必对他自己,对家庭,也会有另一番的体会。

  这位父亲将自己的思考整理成一本书,并将它装在时光胶囊里。期待将来有一天,孩子心血来潮时可以把它挖出来,然后和父亲一起去探寻心灵世界的真、善、美。如此良苦用心,足见杨德生先生对自己儿子深沉的爱与殷切的期望。文中类似“我们坐在你的床前,瞧着你安详而熟睡的脸庞,内心觉得无比地温馨与满足。谢谢你这些年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对我和你母亲而言,财富、名声或是世俗上其他的追求,远远比不上一个你发自内心的微笑或是亲吻。”这样的语段比比皆是,使得为人父母的我们感到如此真实与亲切,仿佛写得就是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场景。这粒时光胶囊看似是为儿子准备的,实际也是写给作者自己、读者以及世人的。从孩子的成长片段以及作者与孩子沟通的每个细节,我们可以体悟到饱含父子情深的温暖。都说“人如其文”,作者通篇没有大道理与说教,娓娓道来、温润清新;就像朋友间促膝长谈,寄理于情,没有丝毫的咄咄逼人。

  “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唤醒的过程也必然不能全是棒喝,更不能是自上而下的、冷冰冰要求、训斥与埋怨。唤醒孩子灵魂的同时何尝不是自我反省与觉醒的过程呢?两个平等的灵魂之间对话时应是俯下身子,平视对方眼睛,真挚柔和、暖言细语,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爱心与耐心!对孩子的教育既不复杂,也不深奥,任何一个家庭都有可能做得很好,最最关键的是要有深深的爱心与耐心支撑。孩子一出生既是生理的成长过程,也是心理发展过程,同时也是自然的自我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

  每个父母从孕育的那一刻起,都曾在心里偷偷地幻想着儿女的样子与成长过程,作者一句“但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道出了全天下父母原初的希冀:不求飞黄腾达,但求健康平安。我们深信:是智慧而非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只要我们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并留给他们足够的探索空间,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对学习充满热情。我们还坚信: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目的乃在于启发而非灌输。我们启发孩子们去体验科学上的真、道德上的善以及艺术上的美;所有的课程不是孤立、片断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被有机地整合起来。遗憾的是,这些信念,在当下的教育体制和学习生活面前,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仿佛有些背道而驰。也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一开始的坚信,到后来的怀疑,彷徨,乃至于思索。

  作为母亲,我一直希望儿子过得健康、平安、快乐、幸福!愿他的人生道路平坦而顺畅;希望他生活得比较轻松,能自食其力并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不想替他设计未来,不愿逼他去完成其实或许是我们自己想做而没能做成的事,更不会“绑架”他的理想与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能不得不随波逐流以适应周围的大环境,适应现在的应试教育。我也迷茫彷徨过!今年他刚刚步入一年级,有一次做作业,我认为他的答案不但正确而且发挥得较好,但第二天看到老师的批改,我突然感到无奈,心微微有些痛。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向孩子解释他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合,痛心的是终于来了而且这只是开始!可是我绝不想说出让他严格遵照参考答案之类告诫,我不想磨灭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种状况今后还会发生,我可能会更加无奈与愤愤,但我一直暗暗提醒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用适合的方式平衡、协调,坚持、抗争。

  人不是有了孩子就会做父母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越来越觉得自己要学习、要改变、要修炼得还有很多。父母这个职业没有最好,因为永远有人比你做得更好!孩子在悄无息中成长,犹如花蕾般静静绽放,每一天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惊喜、快乐!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并不会轻松,甚至随时可能出现我们无法预料的困难并让我们感到无助与无奈,但如影随形的快乐与幸福与成就感也是其他事物无法取代的。孩子给予你的远比你给予他的多很多,对父母而言,这是一个提升自我、荡涤灵魂的过程。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很想以纪伯伦《你的孩子》中的段落结束此文,同时也想与天下父母共勉: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的渴望。

  …… ……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

  送往无际的未来。

  爱——是孩子的飞翔,

  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读后感(十):跟儿子,父亲应该谈些什么

  比起母女关系、母子关系或是父女关系,父子关系好像天生就要冷一些、硬一些,也更加深远和长久些。都说“父爱如山”,发出这样慨叹的多半也是男人,在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经历了生活种种磨折渐渐磨去棱角、在脸上平添了些伤痕和皱纹,并且负起生活的重担之后,成长为男人的男孩往往会这么感慨。“父爱如山”,他们能体会到这一点,往往是因为他们自己成为了山。

  山是冷的、硬的,是可靠的,安全的,有时候又是不近人情的,似乎太过沉默。你不能否认,在你小的时候,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父亲看在眼里,比起母亲的每每责罚和唠叨,父亲似乎并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你生气,指责,他们只在你最少年轻狂的时候用盛怒的冷水泼醒你,在你哭得最伤心的时候轻轻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这就是成长,而其他时候,他们只是在背后守着你,长久地,沉默无言。

  也因此,我们只有成长为男子汉之后,才能了解父亲。而此时,父亲的腰身已变得弯曲,鬓角早有华发。于是我们不可避免地慨叹千百年来的慨叹:待我们有能力回报时,父亲却已经等待得太久。

  我们就在这沉默的父爱中长大了,直至我们也成为了父亲。小时候的亲情模式自动开启,那么,我们和我们的儿子之间,将会依旧行使那长久来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我们爱我们的儿子,一如当年父亲爱我们,但我们根本不懂得如何言说,因为我们从未学到过。

  那么,父亲和儿子之间,到底应该谈些什么呢?

  诸葛亮也好,曾国藩也好,傅雷也好,中华传统中不乏严厉而优秀的父亲,将训导以书信的形式示儿,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最严肃最纯洁的父爱的表达。然而今天,短信、QQ、微信、微博,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书信逐却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但在我看来,书信却是承载并升华父爱的最好的方式。书信虽是沉默的,但它因有了纸张的承载而有了温度,它给严厉的父亲的训诫以智慧和慈爱,给生硬的父亲的关怀以柔软和温暖,给被动的沉默的父子交流以生动和乐趣,它使父爱变得活泼泼起来,无声浸润那个正在成长的小小男子汉,于是父子间形成一种最良好的关系——既不疏远,又不过分亲昵;既不生硬,又不失以尺度。

  读到一位普通父亲杨德生的《给儿子的时光胶囊》的时候,我就想,这是对的。在这座父亲的山里,山下有了水,山上有了蓝天、云朵和阳光,山中有了流水、绿树和鸟鸣,一切变得生动温暖起来——这,难道不是父爱本来的样子吗?

  生于台湾,因为爱情而留在北京的普通父亲杨德生(Frank),和其他父亲一样,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但他与其他父亲的不同在于,他知道,父亲的想给与儿子的想要之间,有着不可言说的抵牾,正如曲折流淌的父爱。

  在《给儿子的时光胶囊》里,父亲杨德生从和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以自己的成长轨迹作为参照,把自己走过的路、看到的世界、想过的事儿、掩埋于心底的爱,和自己感受过的世间冷暖、放在回忆中时时重温的父子之间的温馨互动,等等,都用一种平等、温润、清新的口吻,与儿子细细诉说,娓娓道来。于是这一刻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对父子,而更像是一个长成的男子在对自己的幼时对话,或是一个父亲在对数年后他长成的儿子交流,更或是,父亲即儿子,儿子即父亲,父子的身影在这一本书中静静重叠成血脉精神的传承。

  儿子是生于母亲腹中的,却是长在父亲肩上的。儿子越长越高,父亲却越来越矮,但父亲的爱的言语,却能穿越距离和时间,由这一枚时光胶囊保存着,时时在一个男子的成长路上,给他最需要的关怀。

  所以,这不是一本太过复杂或艰涩的书,它是简单的,它向我们展示一种好的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展示一种好的父亲和儿子的交流,我们读它就像在照镜子,照见我们自己的人生,照见我们的父亲、我们的儿子,以及那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