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恰似水之于巧克力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的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的读后感10篇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一本由[墨] 劳拉·埃斯基韦尔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1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一):地中海厨娘的不幸一生以及美味传奇!!!!

  一气呵成的看完整本书

  看完觉得好落寞

  一个传奇女性悲剧故事

  终其一生她都没能嫁给她喜欢的人

  她没有孩子

  有的只是一堆的食谱

  还有她被奴役的不幸一生。

  电影比起小说温和多了

  很多时候我情愿看小说

  作者是个很有智慧女人

  很多小细节太传奇了

  感觉真实

  但感受很真实,

  作者只是通过夸张的描写反应内心情绪而已

  我总是喜欢看这样的故事

  那些菜看起来要实践的话很麻烦

  首先不同国籍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不能完全照搬食谱

  还有就是那些方法真的好麻烦

  太细致,太折磨人了

  真的只是到节庆时才做的而已

  日常生活中也每天花几小时甚至一两天来做一餐饭

  那岂不都饿死了

  因为传奇而美丽

  因为悲伤而隽永

  神秘气息

  美丽的哀愁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二):女人的魔法

  大事件们此伏彼起,人心各自不平电视网络报纸杂志,每天看各样的新闻,都只落得一声叹息。不愿意费力去判断年景世道的好坏,我只是个大肚子的胖女人。

  然而女人不能因为肚子大了就自甘堕落,镇日吃饱等饿。传说中孕期的生活质量与BB早期心智发育状况有直接关系,大意不得。于是我在白天不睡觉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搞得很忙。

  想法设法地读有意思的书,看美丽的风景,去好玩场所,接触有学问的人。心里有个朴素梦想:即使做老母鸡,也要做羽毛光鲜,目光犀利,举止伶俐,连啼声都铿锵响亮合辙押韵富有时代音律美……总而言之,奏是很有气质内涵的那一只,养心养眼,不至于生完仔就只剩下入锅煮汤的价值。然而总是心大于力,常常兴致勃勃地出门,满脸肿胀地归来。终于在一个下雨天儿去首博听李零的讲座,一半时间睡了觉,剩下一半时间吃了两块老婆饼,上了三趟厕所。讲座结束后我远远地看着台上那个清瘦的中老年男人,久久不愿离去,强忍着掐着他的脖子追问刚刚都讲了些什么的冲动,心里充满了复杂惆怅

  公婆暂时回了江苏,于是我变得更忙。重新下厨房,洗手作羹汤。民以食为天,要毫不含糊地做好一日三餐,把自己和男人喂饱,对我来说真不是件轻松事儿。上天无比公平,他老人家给了我一个拿草都能喂饱的男人,与之相应的,是我平庸的味蕾和更加平庸的厨艺。所以在既往的日子里,我与厨房八字不合,彼此厌恶。

  只是,此时不同于往昔,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小肉肉不仅踢动你的身体,还在每时每刻踢打着你的母性神经。母性泛滥的结果,就是你时时处处不惜代价地想做一个完美母亲。而一个不能彻底统治厨房的孩儿他娘,注定不是一个有资格臭屁的孩儿他娘。不能烹调出绝妙的美食养大自己的孩儿,对他娘来说终究他娘的是件憾事。不就是做饭嘛,谁他娘的还学不会?!

  再去图书馆开始留心跟厨房和食物有关的书。有一本书,《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一下就彻底将我俘虏。

  一个叫蒂塔的女子,出生在墨西哥一个厨房里的桌子上,在厨房里长大,终身事业就是厨房,始终得不到爱情,得到的,是在漫长岁月里流传下来的菜谱。 于是,食物就变成了她与全世界沟通的唯一途径,她所有的情欲喜怒哀乐都注入到她挚爱的烹饪中。于是,她做出的食物也都有了感情,魔力十足。

  拉美的传统美食,浓郁的异域风情,像是大红色层层叠叠褶皱的舞裙,伴随着热烈的舞步上下翻飞。让人在不明就里之前,已然沉醉。

  一月,蒂塔做了圣诞节月饼。在切碎洋葱的时候,头顶上放一小块洋葱,就可以避免流泪。

  二月,与她相爱的男人娶了她的姐姐,蒂塔为婚礼烤制恰维拉糕饼。因为糕饼里混入了蒂塔的眼泪,所有的宾客吃完糕饼之后都被一种伤感的怀旧情绪笼罩,集体痛哭不已,每个人都在怀念自己的爱情

  三月,蒂塔用男人送给她的玫瑰花瓣做了玫瑰花瓣鹌鹑。玫瑰香精的味道催发了未嫁的二姐的情欲,备受情欲折磨的二姐赤身裸体地跑了出来,与一个陌生革命军头领私奔。

  四月,男人跟姐姐生了第一个男孩,蒂塔怀着深切的爱为客人们做了巴旦杏仁芝麻辣烧火鸡。客人们吃完火鸡后都亢奋异常体会到一辈子从不曾有过的快乐

  ……

  12个菜谱,12道菜,讲完了一个女人始终得不到幸福的一生。

  说实话,故事情节我木记住多少。让我沉醉和向往的,是女人与厨房、食物之间的血脉相通的联系。它们彼此相爱,相互依存,将生命和生活演绎得色味俱佳,无比诱人。

  阳光普照大地,土壤孕育谷物,雨水生灵,当它们与火在厨房里相遇,便开始了一段神奇。灶膛里跳动着火光,淡淡的蒸汽里,女人脸上挂着汗水,有着粗壮的胳膊丰满的胸部。在女人的魔法中,金木水火土重新排列组合,天地间的精华都被煮在锅中,变幻成极致的色相,而香味逐渐弥漫开来,挑逗着你的眼睛味蕾。这是一种妖艳而浓烈的生命之美,活色生香,没人能够抗拒。

  可惜这样的魔力,我始终无法企及。

  一本书翻来翻去,又是一声叹息。

  日出日落间,缓慢的厨艺进步和汹涌的自我反省交相辉映,我把日子过得五味杂陈。纵然木有天分,瓶瓶罐罐的柴米油盐琐碎神奇的人间烟火,总是让人爱得深沉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三):火柴的原理

  小说很一般。文字远不如《感官回忆录》,如果文字的好坏更多要归于翻译的话(此书的译者连那个“之”都是别人替他添上的,水平高低可想而知),观念也不及《感官》聪明伶俐。当然,《感官》写美食在《巧克力》之后,可知道了这一点只会给《感官》减分,不会给《巧克力》加分。怎么说呢,一个老生常谈爱情故事新鲜之处不外乎就是这故事写在美女私房菜的菜谱上,洒了些拉美魔幻做佐料,只是魔得过于牵强突兀,给人戏不够,魔幻凑的印象。和《幽灵之家》的前半部相比都远远不及。用一句话点评就是:的确是本畅销书。

  想说的不是这个,是火柴。

  为什么总有一个布朗医生呢?那个看他一眼就觉得踏实,把手放在他的手里就会让“幸福的感觉传遍全身”的男人。和他在一起,她会希望自己变得很小很小,不是年龄,而是体积,整个缩小,小成一个娃娃,闭上眼,放开手,放松一天比一天绷得更紧的神经,什么都用不着再想,就象一个白痴,玩偶也成,他为什么总在那里?

  在阿娜伊丝那儿,我旗帜鲜明地站在雨果一边,以致于在《高斯福德庄园》看见同一个演员都倍感亲切。在《寻找梦幻岛》里,让我的眼泪刷地一下冒出来的不是彼得,是乔治。小强望着他说:看啊,多神奇。男孩没有了,在刚刚过去的三十秒内,你成了男子汉了。在彼得深深沉溺于自我和幻想拒绝长大时,是乔治用同样弱小的肩膀支撑起了世俗的生活,这是彼得终其一生也不能给予的。

  在蒂塔这里,是布朗医生。我是多么厌恶佩得罗,厌恶他的怯懦,软弱患得患失,没有担当。放着心爱的女人既没有私奔的勇气,又没有放手的决断,居然能想出和姐姐结婚方便妹妹偷情的招数,这样子不清不楚,不干不净永远在妥协中寻找出路,“退而求其次”,真是令一个旁观者无比痛恨--可是,为什么在且仅在做旁观者的时候?

  做为当事人,蒂塔也经常会对佩德罗心生恨意。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恨这种感情,她唯一恨的人就是他。她满心希望布朗医生能是那个点燃火柴的人,有一度她甚至不再在乎还能不能把火柴点燃,她说服自己相信点不点燃并不如她想象中那般必需,进而判决是她自己赋予了火柴远远超出其自身的神圣意义。和哧的一声之后转瞬即逝微弱火焰相比,布朗医生所能给予她的安详宁静可贵得多。但是,她无论怎样都绕不开逃不掉的问题却是--为什么能够点燃火柴的只有他?她知道他倒有多差劲,不可依靠,永难指望,无论哪一样都没法和布朗相比,可她同时比什么都更清楚知道的却是:谁能点燃火柴与所有这些加减乘除没有关系。

  所以说,命运绝不是无中生有东西--人不一定是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但他一定是自己愿意成为的那一种人。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四):厨房的魔力

  作为被解放的一代人,现代女性已然跨出狭小逼仄的厨房天地,放下锅碗瓢盆,远离油盐酱醋,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间尽情挥洒女性作为“社会人”的一面。“君子远庖厨”,这种显然是为古代男人们寻找偷懒借口的“至理名言”,如今也正在为新时代的男人们所更改。甚至,连传统的民间神话故事《田螺姑娘》也有了颠覆版本,那就是——女人们下班回家,发现田螺叔叔早已做好一桌热饭热菜等着啦。不信你可以收看一下国家电视台的某档美食节目:每次都是男人掌勺忙活,两个女人坐在一旁巧笑倩兮,红唇轻啜红酒,优雅地谈论初恋呢。

  但是,女人们争取到的社会权利,是否和已丧失的厨房权利成正比呢?也许很多现代女性并没有意识到厨房的权利有多么重要,那么看看这个叫劳拉·埃斯基韦尔的女人如是说——“我看着这些智慧的女人,在进入厨房这块圣地之后,如何摇身一变而成为女修士,成为炼金师,摆弄着水、风、火、土这组成宇宙的四大元素。令人诧异的是她们谦卑的态度,就好像她们并没有做什么,好像不是正在用火的圣洁的力量改造着世界,好像她们并不知道她们准备的食物会在我们的身体里待上几个小时,并以化学的方式使我们的器官得以改善,为我们的灵魂精神补充养分,赋予我们本体、语言祖国。”

  在《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中,劳拉·埃斯基韦尔用拉美特有的魔幻语言描绘了一个“厨房改变世界”的故事:佩德罗狂热地爱上了一个没落家族中最聪明能干的小女儿蒂塔,但这个家族有一条规矩,最小的女儿不得出嫁,要侍候母亲直至归天。为了有机会接近蒂塔,佩德罗娶了蒂塔的大姐为妻。蒂塔伤心透顶,唯有将满腔热情融化在食物中。于是,经她之手的食物都充满了暴风雨般的魔力:在姐姐的婚礼上,夹杂泪水的糕饼让所有人怀念起失落的爱,欢庆的场面顿时悲鸣一片;玫瑰花瓣鹌鹑引得食客心里翻江倒海放纵的欲念油然而生;神奇的牛尾汤治愈了沉默症……

  墨西哥式的夸张和浓烈色彩强化了食物的魔力,看起来匪夷所思,然而,细想之下,每一种食物身上都隐藏着看不见的神灵。它们被用以果腹的同时也提供各种情感安慰温暖甜蜜、幸福……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用“酸甜苦辣”这四种食之味来指代人生

  一碗热汤足以给寒冷冬夜带来安慰,12颗奶糖可以融化心中的小悲伤,西饼屋的橘黄灯光带来温暖想象,手持一个冰淇淋边走边吃也觉得人世间的幸福……可是,我最怀念的是外婆的厨房。和劳拉·埃斯基韦尔一样,我生命中最初的光阴,也是在外婆厨房里的炉火旁度过的。清明的糕饼,夏天的绿豆汤,秋天从地里挖出来的新番薯,以及冬天柴火灶台上咕咕作响的浓稠米汤……外婆用四时谷物喂养自己的儿女,以及儿女的儿女。

  小说中,蒂塔在厨房里出生,在厨房里忙碌了一生,用一道道菜谱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讲述自己的爱情以及人生故事。事实上,我的外婆,以及你们的外婆亦如此。她们一辈子与厨房关系密切,她们从来不懂得什么女性解放,可是,她们永远比被解放了的我们更懂得一粥一饭的美好,甚而懂得人生这件大事——最终喂养我们的是粮食,最终的力量源泉是大地。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五):在厨房扎营

  恰如巧克力是拉美烤肉的主角,魔幻现实主义是拉美文学的基本色调,我们无从获悉这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究竟蕴含着哪些营养魔幻文学滋长摇曳的因子,但这个实在不打紧,如同我们坐在墨西哥烤肉餐厅里的唯一目的就是大快朵颐,享用美味,而非打听烤肉秘方,我们只要心无旁骛追随拉美的魔幻现实作品跳跃、飞翔、喊叫、高歌,把自个完全置身于它营造的轻盈虚幻而真实的世界,就够了,至于学术方面研究工作,不妨都交付给学者们来完成。

  对中国读者来说,二00七年即将过去的七个月,无疑是一场拉美魔幻文学的狂欢盛事,长时间的、高密度的、让人目不暇接的。智利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和墨西哥作家劳拉.埃斯基韦尔携带各自的作品先后抬脚跨进我们的视野,这让人兴奋。在这两位较陌生的作家身上存在容易觉察的交集,她们都是女性,她们都致力于同一类型的文本创作,她们都对食物和性爱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前者的《阿佛洛狄特:感官回忆录》(台湾译本名为《春膳》)和后者的《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就是可以信赖的凭证。一连串的“撞车”不会是偶发事件,绝对不同于并蒂莲开和双胞胎的诞生,如果细究下去,会有不菲的发现。相对于伊莎贝尔·阿连德,劳拉.埃斯基韦尔的姿态显得有些低调,缄默者往往并非乏味无趣的人,后者文本的价值也不容小觑。如果你之前看到过1992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巧克力情人》,在字幕和某段影片花絮上稍微留过神,劳拉.埃斯基韦尔对你就不会是一个新面孔。电影脱胎于她的作品《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导演阿方索.阿雷奥是作家的丈夫,这构成了本书的一大卖点。小说诞生于电影之前,被引进却在电影之后,还要通过电影票房制造卖点,这是一个顶有趣的文化现象。

  2003年春劳拉.埃斯基韦尔在芬兰接受蒂纳拉女士采访时矢口否认《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魔幻现实风格作品,她说:“有人说《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我不这样看。有时描写是夸张的,但是我讲述的是真实的事情。”这实在不能算作是诚实的做法。当你亲自翻阅此书,不难发现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胡安.鲁尔福的魂灵在书页间神出鬼没(我指的仅是魂灵,而非存在的形式,两者不是一回事),如“蒂塔是那么敏感,她还在我太姥姥肚子里的时候,太姥姥一切洋葱她就哭个没完。她的哭声那么大,家里的厨娘娜恰虽然耳背,却不费劲儿就能听见”,“到了下午,当大家的惊恐情绪过去、由于日晒厨房里的泪水蒸发后,娜恰扫起了留在红色地砖上的泪水残留物。这些泪水晒成的盐,装了一口袋,足有五公斤,炒菜可以用相当长的时间”,诸如此类漫射着前辈作家光彩的碎片俯仰皆是。实验文本被岁月之手归置进传统的烫漆箱柜里后,很少有人坦陈自己的师门,正如中国当年的先锋作家对《百年孤独》的叛离,劳拉.埃斯基韦尔的谎言也不会令她的作品失色,何况这只是文本外的枝节。

  劳拉.埃斯基韦尔是一个传统而叛逆的人,这正是她的个人价值凝聚结晶的地方。“传统”指她对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承继及可能的光大,任何一个成熟或尚未成熟的文学流派暗地里都有丰富的可供拓展的可能性,宛如人对自己潜能始终无法预知。马尔克斯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终结者,劳拉.埃斯基韦尔们依然是此流派的炼金士。“叛逆”指的是她在书写时由胸中流注笔尖并洋溢在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即宇宙观、情爱观等我们用眼睛和手指就可以感知到的没有肉身的存在,这是劳拉.埃斯基韦尔作品最生动的特质最直接的力量。贡布罗维奇说,“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唱反调,这是当今艺术的首要因素。”,这个波兰作家雄辩胜于劳拉.埃斯基韦尔,但后者看起来比前者更适合这个肯定陈述句。劳拉.埃斯基韦尔在鸡毛蒜皮洋葱头杏仁芝麻等大堆厨房常见物上巧施魔法,把它们修炼为敦厚且坚韧锋利却不露锋芒的琴弦,她深情地拨弄着它们,弹出和外部世界音响大相径庭的乐章,以此来和“一个不平衡的社会,一个只导向生产与消费的社会,一个不能平等地满足人类的精神与物质需求的社会”唱着的反调,伴以阴柔妩媚的甜嗓子。她相信玉米里面盘坐着神,石头会说话,泥土是活生生的生命,火焰有催眠的力量,头顶上放一块小洋葱切洋葱时就不会流泪,食物赋予赋予我们本体语言和祖国,爱情是人类最后的信仰。她相信“每一个日常的举动变成一种跟宇宙相通的仪式。”总之,她坚守着落伍于时代的东西,我们的时代在她的文本中更加落伍,她用传统理念来挑衅时代,时代见证了传统理念的品质。

  对付这个万物让位于商品严肃被娱乐嘲弄的时代,她所动用的兵力仅仅是玫瑰花瓣麻辣烧火鸡鹌鹑和牛奶,厨房是她永远的营地。她告诉我们,反对不一定得声嘶力竭,将胸罩从窗口扔下去纯属无意义的举动,脚呆在地面上接近土壤,灵魂才能飞上晴空自由翱翔。如果有人由此判断《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充斥着说教气味和思想打滚过的泥泞,担心不忍卒读,我可以声明上面所写只是我的个人体验,德国诗人诺瓦利斯曾说,“即使听了相同的故事,每个人的体验,也都大为不同。”《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本小说,讲了一个可能会让你掉泪的爱情故事,他们称它“美食版的《百年孤独》”,译本封面设计神秘素雅别具一格。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六):恰似美食之于爱~

  这是一本洋溢着墨西哥文化的书。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利用美食这种无声的语言传递自己的爱以及喜怒哀乐~

  可是,说实话,我很难理解这本书。异国的文化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描写给我的思维带来混乱。但是这还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故事里不宣之于口的爱情以及在压抑下不断燃烧的激情让我很震撼和感动。

  想学烧菜了很久,可是总没有实行~美食之于爱,原来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很多人都说“要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男人的胃”。可是,我却排斥。我不想抓住他,我只是想让我心爱的人,在每道菜中都能感觉我的心以及我的感情。

  开始,努力尝试烹饪~

  因为,我是女人~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七):如果有机会游历到墨西哥,我一定会带上这本书,按图索骥的寻找魔幻的美味!

  这不是一本吸引人的爱情小说。我始终无法想象在油腻腻的,汗漉漉的厨房中忙碌的女人是性感的;我也极其不喜欢作者刻画的男主角:迫于传统他所爱的小女儿必须服侍母亲到老,而他为了接近小女儿居然选择与大女儿结合,多么不负责任的男人!这又不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这是在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好不好。我唯有揣测作者将背景放在了革命时代就是为了突出随着革命的推进,时代在进步,第二代的女儿就轻松打破了这个可恶的传统。(墨西哥的历史于我实在是太陌生了,唯有做一个缥缈的揣测)

  我不能原谅的是作者自始自终对于大女儿的刻画都是负面的,丝毫没有同情与怜悯。如同整本书的人物刻画,都是一个平面的。

  但这终究还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厨房文学的开拓者,单就这一点就已经值回票价。如果有机会游历到墨西哥,我一定会带上这本书,按图索骥的寻找魔幻的美味!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八):像拉美人一样阅读彼此的滚烫情欲

  墨西哥导演阿方索·阿雷奥根据小说《恰似水之于巧克力》(Como Agua Para Chocolate)改编的同名电影是美食类电影的巅峰之作,荣膺包括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在内的十几项国际性大奖。

  而原著是墨西哥作家劳拉·埃斯基韦尔的成名作,被誉为“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讲述了一个关于美食、厨房与爱的故事:误闯没落家族的男青年佩德罗爱上了家族的小女儿蒂娜,由于家族传统的束缚,两情相悦的二者不能终成眷属。佩德罗娶了蒂娜的大姐只为接近蒂娜,而蒂娜在经历了外甥的死亡、二姐的私奔、与母亲生死不绝的对抗、大姐的敌意与内心的愧疚以及与医生约翰的短暂感情之后与佩德罗终成眷属,二者的生命之火也在最后的夜晚燃尽。

  作品的名字暗含着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Como Agua Para Chocolate”是一个墨西哥谚语,曾被意译为”干柴烈火“—— 一触即发的情欲,正如将滚烫的沸水与热巧克力的交融。而这一充满拉美特有热情放纵气质的比喻,在电影中似乎可以解读出双重含义:水之于巧克力,恰似厨房之于女人,亦恰似男人之于女人。这部作品以魔幻现实手法塑造了压抑与放纵的爱情,而在压抑与放纵之间,男女相互阅读,流淌着两性之间微妙的互动与平衡。

  1.0厨房与女人:来自山川湖海,属于厨房、昼夜与爱

  quot;厨房"的意象很多时候被解读为将女性囚禁与私领域的樊笼——男性牢牢把控着公领域,无论是”足球让女人走开“抑或是”政治与女人无关“,在男性掌握绝对话语权的逻辑里,代表着公领域的客厅、书房与体育场天然地排斥着女性。伍尔芙在《一个自己的房间》里力争的女性空间,在现实中的落脚点变成了纯粹的的私领域——厨房。女权主义视角之下,这无疑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荒谬,而在这个故事里,厨房却俨然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这一安排似乎是作者有意为之。原作者埃斯基韦尔曾表示,”女性主义毁弃了 女性的根本价值“,而本作品便是其挑战与对抗女性主义的作品。然而,厨房之于女人,真的如某些女性主义者所定义,是一种需要反抗的囚禁吗?女人之于厨房,真如埃斯基维尔所刻意安排,仅是天然负有的对于家庭的使命吗?

  许多女性主义流派都曾遭受过”忽略女性品质中特有的价值“之类的反驳;而米歇尔·福柯亦提出“文本可以脱离读者”的理念,即作者的话语也存在质疑的空间。由此,对故事中的”厨房“,我们并没有必要一定要在”牢笼“与”女人该呆的地方“之间做出选择。厨房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水之于巧克力,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微妙而不可忽视。

  厨房为女性本身特质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出口,是女性自我探索的一个场所。蒂娜这一女性角色,在其主要生活空间——厨房之中创造价值。同女仆琴查的糕饼与娜查治愈人心的牛肉汤一样,出自蒂娜之手的美食包含深情,价值独特而不可替代。而作为主角,蒂娜甚至在厨房探索生命的内涵(”当我揉面团时,感受到了火焰给生命带来的变化“),实现了对母亲、命运与传统的反抗。可以说,蒂娜是厨房完全的统治者,一手缔造一个由美食、火焰与爱构筑的帝国和日益完善的自我。

  在当下社会,女性进入公领域的壁垒渐渐溶解,厨房这一私领域被男女共同享有渐成趋势。然而,当女性踏入厨房,就像是具有了魔幻色彩的蒂娜,发挥着无法被男性取代的价值。

  女性在厨房完成了自我探索,又将探索的成果融入了两性关系的互动之中。这一融入的渠道,便是融入了感情的食物。在这个故事中,男女之间不是自由女性主义眼中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更不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眼中阶级与性别的双重剥削。蒂娜不是马冬梅,不会在被伤害之后仍用一碗热面期待男性的回归。法国导演杨·塞穆尔的电影《两小无猜》中的台词揭示了这一真相——”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全世界,坏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舍弃全世界。“蒂娜与佩德罗之间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二者本身就是”值得爱“、“值得尊重”的。感情即使为家庭传统与命运压制,却仍然发展得茁壮而健康。因此蒂娜的玫瑰花瓣鹌鹑、 奶油蛋饼抑或是核桃酱辣椒,因有了相互尊重的、健康的感情基调而具有了不同寻常的魔力,又反过来更为促进二者关系的和谐演进。

  2.0 男人与女人:火焰给生命带来的变化

  火这一要素,在不同的文明之中都有崇高的地位。无论是华夏文明的钻燧取火、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赠世抑或是克里克-印第安人神话中兔子”帽子“上的火焰为人类带来的温暖,火焰与生命都息息相关。而生命这一宏大命题降落到《恰似水之于巧克力》的故事中,则衍生出了千变万化的微缩视角。若将水与巧克力的比喻也安放于两性关系之上,火焰无疑是加速水与巧克力融合的因素,是维系日常生活、演奏生活变奏甚至生命本身的象征。

  火焰,可以在灶台里燃烧维系日常生活,也可猛烈点燃、激荡着情欲。火作为厨房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节奏是缓慢的,是日复一日的茶饭与烟火气息。而火猛烈地燃烧之时,却像节日里夹杂泪水的恰维拉糕饼,让所有人在缅怀失落的爱之中悲恸;像盛宴中激发欢笑与亢奋的巴旦杏仁芝麻辣烧火鸡;是点燃放纵欲念的玫瑰花瓣鹌鹑——甚至,像二姐与游击队长奇异大胆的私奔,是”骑士摘下玫瑰策马而去“。《两小无猜》男主角朱利控诉着压抑,”我有可以开到210公里的引擎,却开在限速60公里的路上“,而后终于在情欲的激荡之中,与苏菲拥吻与埋葬于混凝土之中。面对僵化森严的家庭传统、严厉刻薄的母亲的诅咒、大姐的妒恨与年华似水、青春不再的几重压抑之下,佩德罗与蒂塔最终在生命的末端得到了天性的释放。

  火焰是日常生活与激情的喻体,也是具有哲学意义的生命本身的象征。治疗蒂塔沉默症的医生约翰的火柴理论揭示着这一真谛:“每个人诞生之初身体里都有一盒火柴,氧气来自爱人的呼吸,烛光则可以来源于于任何东西。每个人都需要寻找自己的燃点,如果找不到我们的燃点,火柴就会变质受潮——有很多方法能让受潮的火柴晾干,关键在于,你要相信他会点燃。”火焰能让生命结束——在蒂塔佩德罗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夜晚,佩德罗被闪电击中,朝着“明晃晃的隧道”走去、死亡。

  火焰能让生命延续,在影片的尾声,电影的历史蒙太奇手法直接跳跃到了七八十年后的女性后裔的追忆。“只要有人用她留下的食谱做菜,她的生命就会永远存续”,厨房之中跳跃不息的火焰,正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征。

  3.0 水与巧克力之外:无穷的空间

  在历经了千百年女性话语的缺失之后,对女性自身身份的探索以及对两性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探索,成为了有浩淼延伸空间的时代新命题。《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一部女性书写的女性史诗,在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回应之余,同样地,恰似水与巧克力融合而成的墨西哥传统食物,水的柔和与巧克力的浓烈碰撞,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空间。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九):恰似水之于巧克力

  ——我不相信天是灰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恶无报应。

  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水之于巧克力,墨西哥式西班牙语意为一触即发的愤怒或者情欲,犹如把滚烫的开水加入热浓巧克力就濒临爆发的边缘。《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墨西哥女作家劳拉•埃斯基维尔围绕着美食和爱情展开的小说,验证了“食色,性也”这个千古不变的定律,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由他的导演丈夫阿方索•阿雷奥改编为同名电影之后亦成为美食类电影不可超越的巅峰之作。

  男主角佩德罗对女主角蒂娜一见钟情,却因为蒂娜是家中母亲的幺女,需照顾母亲百年之后才可结婚,为了能日日与心上人相见,佩德罗便入赘上门娶了蒂娜的姐姐为妻。在母亲的强权统治下,两人朝夕相见却无法说话甚至无法眼神交流,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佩德罗能吃到蒂娜每天为全家人烹饪的一日三餐,他便学会从食物中感知蒂娜的喜怒哀乐。几十年后,母亲大人和佩德罗的妻子都已去世,蒂娜和佩德罗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携手站在众人面前,但由于这段一触即发的炽热爱情被强制压抑了太久,垂垂老矣的他因太过激动而心脏病发暴毙,她见此情景便吞噬无数火柴直至身体自燃随他而去。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这个名字单单听起来就韵味无穷,其意境可与将《洛丽塔》 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神来之笔相媲美,第二个翻译《巧克力情人》则黯淡很多,甚至约翰尼•德普和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另一个稀松平常的好莱坞爱情电影也用过这名字。从小说到电影的其意自现要归功于台上美食与爱情的奇妙演绎,以及台下女作家和导演丈夫双剑合璧的心有灵犀,这些因素把《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推上了拉美文坛“美食版《百年孤独》”的地位。遗憾的是,作家和导演后来分道扬镳,可能是爱情已经耗尽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品完成便四目相对已无言,感情贫瘠如爆发后的一片狼藉。

  之所以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在于它赋予了情感加身的主人公在平凡生活中拥有魔力的权利,虽无法助其改变现实命运,却让生活充满魔幻色彩。《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全书十二章代表十二个月,每章开篇都由当月类似“三月玫瑰花瓣鹌鹑”的时令大餐菜谱引出,配料详细至每克每毫升,引无数书迷踊跃下厨尝试。在蒂娜几十年的爱情守望战中,情感宣泄的唯一渠道就是把内心的悲欢离合融入自己烹调的美食:母亲生产前因为切洋葱流了泪,蒂娜就被小河一样的泪水喷到了厨房的操作台上,从此与厨房结下了不解之缘;蒂娜悲伤的几滴泪水洒在姐姐的婚礼蛋糕上,所有吃过蛋糕的人都悲痛欲绝,止不住地莫名流泪三天三夜;蒂娜把满心对佩德罗的思念浸入食物,凡是品尝过的人都情欲大发,无法熄灭内心的欲火。当美食成为传递情感的工具,它有多美妙,就有多危险。也许美食和爱情在小说中被过分夸张描写,但只有这种狂烈的情感才配得上“恰似水之于巧克力”那种滚烫的开水和热浓巧克力相融瞬间的一触即发。

  如果单单是文笔和故事的新颖精巧,那小说也不足以被如此这般推上神坛。小说的灵魂,也是主人公蒂娜的灵魂,就是推崇炽热的生活:每个人都像一根火柴,必须靠梦想来点燃,这种燃烧才是灵魂的给养。毫无疑问蒂娜和佩德罗都是有灵魂的人,他们互为对方的梦想,他们互相点燃。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很多人像蒂娜的母亲和姐姐一样,她们的火柴还来不及燃烧就已经潮湿了。所以她们的呼吸冰冷,只要有她们在,再炽热的情感都会被扑灭。你以为她们灵魂的缺失仅仅是因为爱情的荒芜,实际她们连梦想也一并早就遗失了。

  呼吸冰冷的人,如行尸走肉般人云亦云地生活,早已忘记了拥有灵魂的感觉,乃至丧失了拥有灵魂的资格。他们不敢,所以声称自己不屑于炽热的生活,更怕浓烈的情感如照妖镜般映出自己内心的苍白。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世俗的条条框框阻止有灵魂的人捍卫自己的梦想,试图用冰冷的呼吸吹熄炽热的火把。拉丁美洲的魔幻文学确实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如果你不放弃寻找并点燃自己的灵魂,能够逃离那些从未燃烧过的人为你安排的所谓结局,也许最终就会在现实中成就些许魔幻主义色彩。

  贾樟柯曾经引用北岛的一首诗送给那些循规蹈矩说三道四的人:

  我不相信天是灰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恶无报应。

  最后,他自己又加了一句:

  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读后感(十):盛宴过后的不速之客

  第一次阅读拉美文学。感觉书中浓郁的拉美饮食文化气息远比小说本身来得吸引人。烹饪美食的细致描写,各种各样美味而荒诞的场面,往往会让读者忽略对主人公命运的思索。在这样暧昧缠绵的故事氛围里,只觉蒂塔的喜怒哀乐颇有违和感。作者聪明,但却是小聪明,食欲与情欲同样是赤裸裸的,没有精妙的情节设置,一切只会显得华而不实。所以个人认为,这本书中的悲伤就像盛宴过后的不速之客,太突兀,亦单薄,承受不住其主题的磅礴。

  作者所写的那么多女人之中,私以为最到位的还是艾莱娜妈妈。她的专制,残忍,成功地阻止了这本书变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小说最后一句话。只要有人按照蒂塔的菜谱做饭,她就仍然活着。读不透是希望还是绝望。蒂塔的后代继承了她对食物的敏感,是否也会是同样浓烈涩然的命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