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阅读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1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0篇

  《阅读故事》是一本由唐诺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一):写给热爱阅读的人的书

  《阅读的故事》是写给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的。作者唐诺。台湾人,长期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现为自由读书人,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自称“专业读者”。书中很多章节以阅读中会问到的典型问题标题,比如好书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书读不懂怎么办?第一本书在哪里?太忙了没空读书怎么办?要不要背诵?为什么要读二流的书?等。别看这些问题很普通,也很难吸引眼球让人想翻下去,可是作者真的是个非常好的聊天对象,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他可以给你扯到南非,扯到历史,扯到当前,然后你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很简单,与你直接的反应一致的,但探究这些问题本身其实更有意思,然后发现其实我就是很想听他聊天,听他聊这些问题。书中有无数的经典语言,有引用的,还有更多的是作者的,那些话语的洞察力惊人,说出了我这样热爱阅读的人体验到的但从没有总结思考并说出来的话。他的关于阅读,真的“於我心有戚戚焉”。

  记下几段经典:

  “阅读,我很喜欢把它想成是旅程,我们在熟悉的实存世界里流放自己。阅读者在空间中成为移民,挣开实存的世界飞去;还在时间中放逐自己,挣开当下这个世界漂流。”

  “下本书在哪里?下本书就藏在此时此刻你正阅读的这本书里。”

  “师徒制的真正精髓不是一套方法,而是强迫实践,是在某内行且锐利眼睛的监督之下经年累月的实践”

  “书本是实体世界当中的一个实体,书是一套死板符号的组合,一直要等到正确的人来阅读,书中的文字--或者是文字背后的诗意,因为文字本身也只不过是符号而已--这才获得新生,而文字就在此刻获得了再生”

  “图书馆是一座魔法洞穴,里卖弄住满了死人。当你展开这些书页时,这些死人就能获得重生,就能够在此得到生命

  “如果说阅读有什么真正不可让渡的底线,那必定是困惑。取消了困惑,阅读就不在了”

  “可能性,而不是答案,我个人坚信,这才是阅读所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最美好礼物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二):遇见至爱的方式

  唐诺先生这本《阅读的故事》,对于我是一本充满了惊喜的书。

  我要首先承认,买下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凑网上书店的免运费额度。这种为了省五元钱而多花十几元的行径,在经济考量下全然属于不智。但我每每这样做的理由是:那多买的一本书就算有一篇、一段、一句有点意思,这十几元就没白花,和一个字都换不来的运费相比,这点风险是很值得冒的。

  这本书在网上书店发售时其实相当吃亏:《阅读的故事》——书名平平无奇,网页上的目录一行行读去,但见“书读不懂怎么办?太忙了没空读书怎么办?要不要背诵?”这种散发着中学阅读教材味道的标题。而最终把它放进订单的决定力量来自唐诺先生的太太——朱天心女士,作为天文天心姐妹的多年粉丝,其实我是以“看看朱天心的先生写的书什么样儿”的心态点下鼠标的。

  在这本书的三分之一处,唐诺先生自己也提到了这一点:“我个人因为生命机缘的关系,身边俱是一流的小说书写者,事实上我家中就自备了三只这样的小说之笔,我和他们相处了整整三十年,知道他们是如何慷慨抛掷时间在书写一事上的,包括如何跟一本书、一部作品拼搏十年以上的时间。”

  读到此处时,我已经读得眉飞色舞,大为倾倒到简直要感谢书店免运费额度的地步。与其目录给人的感觉截然相反,这不是一本给入门者写的书,这是一位身边生活着一流作家的资深出版人为自己的前半生的阅读所写的总结,几乎涉及了阅读书籍的每个方面,以及身处读书人和出版人之间的微妙心态。那些看似繁杂琐碎细节,那些在书店里书橱前的纠结,就像作者笔下永远办法收拾整齐的书房一样,可能有些人看了会皱眉头,但书痴书虫必定一见就两眼放光,陶醉于找到了同类的共鸣中。

  共鸣在阅读里太重要了,阅读的过程不光是学习,其实更是在寻找,寻找和自己相近的人。我们喜欢一本书,是因为自己想说的话,作者替你说了出来,而且说得更贴切、更漂亮更进一步说出再深一层你还没想到的意思来。只有这样的书,才会爱不释手,奉若至宝。比如拿着这本计划外买下,本打算有一段好看就没白掏钱的书,读到这么一段话的时候实在忍不住要大笑:“正常状况下,你遵循自己心中大疑想找到的那本理想大书,在现实世界的书架上,系散落成几十上百本不同的书籍,这本书里两句、那本书里一段的纷杂形式……我得贪婪地耕作采集,宁杀错不放过地看到大约可以是自己食物的书就攫取购买。”

  最终,唐诺身为朱天心的先生,在书中还是不负所望地透露出太太写作的细节,下面这一段,我反复看了好几遍:他写道,在格林小说《输家全拿》里,“书中主人翁流落赌城,在绝望时刻偶然从一个老头手上得到一个必然赢钱的赌方,但这个最后一定大赢的赌方非常诡异非常磨人,他必须先挨过一定阶段的输钱,只能输不能赢,而且明知是输亦一步不能省——也写小说的格林迷朱天心尤其喜欢这个例子,她在新小说顺利开笔之前,一样总要经历着同样的短则数日长可数星期的枯坐思索(在小说题材乃至内容完全锁定备妥的情况下),明明知道一定空手而回仍得每天带着书、草稿本和笔到写作的咖啡馆报到,她出门时的口头禅便是:‘去输钱。’”

  这本书在框架布局上,用马尔克斯的一本小说《迷宫中的将军》来做全书的线索,每一章开头都引用了一段书中的文字,以此为起点引出后话。对于喜欢马尔克斯的人,大概会多一层阅读的乐趣。在前言里,唐诺把这一选择“归诸于某种偶然或者说人生命中无尽的鬼使神差。”——读完这本书翻回前言重新看到这句话,忽然觉得像个预言:这本书来到我手中的过程,不就是鬼使神差吗。而说到底,我们遇见至爱的方式,回想起来,常常脱不开鬼使神差这四个字,无论这至爱是书、电影还是乐曲,甚至,是某个人。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三):不要和书谈恋爱

  ●唐诺其人

  唐诺,本名谢材俊,台湾大叔一枚,曾做过多年编辑,也曾写过好几年的球评,是个专业的读者,同时也是位风格独树一帜散文家。如果要八卦一下,他们一家子都是作家,妻子是十八岁即以《击壤歌》出道的朱天心,妻姐是曾以《荒人手记》一举夺得第一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首奖的朱天文,老丈人是台湾乡土小说的代表人物朱西宁,女儿谢海盟,好吧,她还没有出书,不过据朱天心透露,她也写的不少。

  唐诺和朱天心都是“咖啡厅作家”,每天准时带着稿纸去熟识的咖啡店写作,一坐一天,从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唐诺一天可写出好几千字,但是他每次都大幅删减,最后的产出总是保持在500字左右。他勤奋,并且对写作抱有淳厚的敬意,以至于小说家骆以军只要看到咖啡馆里有唐诺就立马掉头——怕看到他那副用功的模样而使自己焦虑

  我想,如果让唐诺来选择,他肯定更认同读者的身份而不是作者。既然他不厌其烦的引用过N次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那本书里借鲁德米拉所说的关于读者的话,那么这里不妨干脆再引用一遍:“有一条界线是这样的:线的一边是制造书的人,另一边则是阅读者。我想待在阅读者当中,因此总小心翼翼的留在界线的这一边,不能的话,阅读的纯粹乐趣会消失,或至少会变成其他东西,那不是我想要的。”显然,卡尔维诺是借书中人物之口说自己的心里话,唐诺多次引用这段,无疑也是同样的心思。但是,他终于还是越界了,而且频繁越界,然而他或许可以这么为自己辩解,“我所书写最多的主题,还是阅读”。

  ●一本读者写给读者的书

  《阅读的故事》是一本读者写给读者的书,唐诺以过来人的身份,不疾不徐的传授阅读的经验、翻检阅读主题之下几乎包含了所有读书人都面临或将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好书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书读不懂怎么办?”“从哪里开始阅读?”“太忙了没空读书怎么办?”“阅读的方法”以及关于阅读的专业、童年的阅读、四十岁之后的阅读……

  阅读,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礼物,他的好处遍数不尽,比如你可以借由阅读充盈生命的内涵,可以通过阅读逃避现实的坚硬,可以因由阅读学会与自己相处,当然,阅读,会给你知识,但同时,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只要你开始读书,问题就会接二连三的冒出来,读的越多,困惑越多。阅读似乎不解决问题,或者可能是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却带出更多的问题。不少人因此困惑,反省、自责,被深深的无力感击中,这都是一个正常的读者必须面对的应然之路,唐诺提醒我们,“可能性,而不是答案,这才是阅读所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最美好的礼物。”

  对待困惑,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上一段时间”,因为,“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由困惑开始,但并非仰靠答案完成,更绝不是按着一问一答的机械方式来,没错,在那时候我们是再认真不过想得到答案,一心想解谜,但浸泡其中真正获得的却是某种视野,某个眼界的层层打开,某道通往世界的特殊前进路径。”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方法是太多人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怎么才能更多更快的阅读,怎样才能把读过的东西最有效能的转化吸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阅读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种类似于扫描、提取、分解这样枯燥无聊的步骤,他们认真的阅读,一字不漏的扫过,小心谨慎的划出重点,在还没有打开书本之前,就虔诚的四处请求读书的秘诀。就像你还没有开始旅行,就在为各种可能发生事故担心并谋划方案

  小心谨慎没有错,谦虚好学没有问题,但世间许多美好的事情需要你去做的仅仅是开始。过分的寻求方法,反而使得“原本可愉愉快快打开某本书直接来读的自由时光,却虚耗在阅读门外徒然的徘徊寻求;这很容易变成一种倨傲,把阅读窄化成某种“投入/产出”的生产线作业,如此,阅读所能带给我们最美丽的礼物,那个意义充满的海洋,那个无限可能性的微妙世界就永远失落了。”

  “阅读不是‘看到’,而是思索、启示理解,他不决定于我们眼睛的速度,而是我们心智的速度、深度和延伸的广度。”“终究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了多少书,而是有多少东西进入到我们心中驻留不去,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读书的时间

  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你怎么有这么多时间读书?自从开了这个微信以来,这个问题被问到的次数高居榜首,我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能怎么办,读书就是要花时间,没有别的办法,而谈到我个人的经验,无非是晚上睡前保证一定时间的阅读,出门在外随手带上一本书等等这些正确但毫无意义的废话,但还能怎么办呢?我能真的老老实实的跟他说,你问这个问题的时间不如拿来读书吗?

  唐诺对于阅读的时间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讨论,关于没有时间读书这回事,他的答案是这样的:所谓的时间不够,是特定性、针对性的用词,意思是我们因为要把时间花在某某某事上头,以至于我们也想做的某某某某事被排挤了,因此,不真的是时间的绝对贬值匮乏,而是我们一己的价值排列和选择问题。

  也就是说,当你说你没时间读书时,不是你真的没有时间,而是读书不在你花时间的优先选项中,排在读书前面的可能是和朋友吃饭、看电影、上网、聊天、加班、带孩子等等现实且实在的生活细节,读书能否在你的时间分配中争得一席之地,绝无其他办法,仅仅靠的是你自己的心意

  ●跑野马式的书写

  唐诺作为最懂读者的作者虽然被许多人喜爱,但同时也有另一些人对他不置可否,或者干脆抵制,这倒不是对他的思考全盘否定,或者认为他只不过借着“读者”的名义欺世盗名,而是针对他的文字风格。

  我们必须承认,两岸分隔几十年以来,台湾的书面语言和我们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或许是现实语言的贫乏逼着作者们在文字中开疆辟土,或者是文学发展到后来就是会有一些人孜孜不倦的在文字的排列组合中寻找美学上的乐趣,台湾和马来西亚的一些华人作家,虽然写的是中文,但常常会给你一种“另一种中文”的感受,总体上,他们更注重文字的复杂多变,注重文字的密度,注重文字排列出来本身的形式和音乐美。他们吸收了很多西式语句结构,混合使用在我们总是不断提到的中华传统之中,产生了一些奇异的反应。

  骆以军的小说和唐诺的散文,是众多语言风格中的一个风向,首先,他们让生活化和口语化的语言进入文字,将说与写杂合在一块,另外,他们都热爱长句,热爱那种在句子主干中嵌套各种形容词修饰以及句子套句子的写法,这与中国传统崇尚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是背道而驰的,但语言的丰富性正是需要不同的风格试探去拓宽疆土。我个人非常喜欢骆以军的《西夏旅馆》,以及在这部小说中他所使用的绵绵长句所营造出的鬼魅梦境之感。

  说回唐诺,他和国内所有的现代散文书写不同,不仅是句子变长这一回事,还有,他所写的散文,很少叙事性内容,更多的思辨和梳理,同时,虽然他在几万字的文章中给出了小标题,但即使如此,你也会被他带着跑离主题好几百里,然后一个转身,重新回到问题的核心,他的句式和他的文章结构是一致的:漫长、缓慢、迂回。总而言之,与如今追求效率的阅读风气格格不入,毫无疑问,他的文章是要求读者的。

  ●唐诺的另一被诟病之处

  唐诺另一处被诟病之处在于他毫不吝啬的引用,而且,引用来引用去总是那几个人,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昆德拉、艾柯,或许还有几个,但也超不过十个,这些名字反复出现,终于遭致了读者的抗议。

  可是,唐诺对此表现的毫不让步,他有他的理由:如果博尔赫斯就是讲的比你好,好这么多,为什么非坚持用自己的话来说呢?

  另外,他认为引述也是读者和读者间的接头暗号,这是一种会心点头,也是读者对作者的回馈和报恩。写作“有意义的目标在于你想的对不对,好不好,深不深入,准不准确,有没有想象力或究竟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哪有那个美国时间去检查这是否是你独创?”

  引用也是能力,这只要看看周作人那些“文抄公”文章就知道了,周在众多书籍中寻觅裁剪出一篇新文章,这种拼贴所要求的阅读量和鉴别力不比所谓的原创难度大;唐诺则是另一路数,只引用这么几个人,不是广泛,但绝对的精专,就像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布鲁姆几乎把莎士比亚看做上帝,我们的阅读之路上,总有那么一两个可以源源不断指引并给与我们力量的灯塔。

  ●关于题目并结尾

  不要和书谈恋爱,这是唐诺给我们的忠告。“跟书保持友谊就够了,很多人也许不相信,但友谊真的是比恋爱远远宽广而且精致的情感。”

  换句话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如果像谈恋爱那样在一段时间内过分的投入心力,不可遏制的生发出欲望,也许激情昂扬,但对一个人的阅读人生是有损耗的。细水长流,不要排山倒海,不止读书,但要读书不止。哈哈。

  这一本看目录完全像是使用手册的书,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也许并没有得到实用的技巧,因为他对问题的回答和思考更深一步,回到问题的本源,有时候直接把问题给取消了。但是,如果你能够适应唐诺的独特风格,一定会体会到读者对读者的用心。读唐诺的文章,就像穿越丛林,一路密密麻麻的树枝荆棘,一不小心就会迷路,终于抵达终点,却发现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因为细节太丰富,岔道太多,如若想重新穿过,只能另辟一条路径,那时,你自又会发现一个新的可能性的世界。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四):《阅读的故事》为什么是一本好书?

  的确,这是一本阅读起来不那么流畅的书。但不流畅的书就一定是烂书吗?我们翻阅任何一本哲学书,例如从柏拉图到康德,就会发现这的的确确是一种折磨啊!但是我们能否认这些书籍以及其思想的伟大吗?

  这本书的风格很类似《旅行的艺术》,你可以说是文笔隽秀,也可以说是拗口难懂,而《旅行的艺术》同样是评豆瓣评分很高的书。

  为什么不同的人来阅读,差距会这么大呢?

  问题就在于我们适不适应这种风格,更在于阅读之后的收获与之前的期望的差距。我刚开始看《阅读的故事》的目录时,也惊喜地以为这是一本“方法论”的书,就像《如何阅读一本书》那样告诉我们阅读的窍门。这就是一开始的期望。

  而后来真正翻阅这本书时,才发现自己大失所望——与其说这是“方法论”,不同说是“理念甚至哲理”。恰好我之前看过《旅行的艺术》,知道这种风格的书籍其实是非常优秀的,所以才不像很多给低分的人那样大声抱怨。这是阅读中的期望,而这本书的确给了符合我期望的感受,所以我觉得这是好书。

  如果我们阅读过台湾出版界泰斗郝明义的《越读者》,就会找到一段文字,大意是:有些书籍是用三十万字来讲述一个三十字的道理,而有些书籍可以用三十字来归纳这三十万字的故事。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用30字了事?他是吃饱了没事干写30W的小说吗?

  其实这是一种写作手法,或者说是人性的利用。如同我们登上高山穿越密林看到的风景,是跟平地上看到景色完全不一样的。

  表现上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其实更深的含义在于——我们静不下心来读书,或者说我们急功近利地想一眼看穿这本书。如果本书跟书店卖的各种励志书人脉书一样简单易懂马上就可以操练,那这只不过是一本不错的畅销书。

  真正伟大的作品,必须是我们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把浮躁的心定下来,慢慢品味,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畅快。

  这是《阅读的故事》等好书的特质——人在选书,书也在选人。双向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五):《阅读的故事》——请代我献上一个吻

  说起来,读到唐诺的文字,算是一种巧合。源于胡兰成先生的作品,因为每每提及朱家的几位小姐,因而搜罗了朱家三姐妹的作品来看,又是巧合中知道了唐诺。即是朱天心的先生。于是好奇这家子的书香门第的奇怪组合。父亲朱西宁,女儿依次是朱天文、朱天心和朱天衣。当属台湾文坛的一桩奇事,只可惜当当和卓越的书库里找不到老先生的作品。

  一齐买了三姐妹的书,顺带了这位侦探小说作者唐诺的书。只是对侦探悬疑的小说实在提不起精神,于是选择了这样的一本书。

  倒是奇怪得很,并未第一时间将那三姐妹的书拿起来,反倒是被这个顺便的偶得吸引。

  其实对于我来说,提及真正开始的时间,也只有一两年的功夫,而此前零零星星的,也都难以形成这样一种持续的习惯。正因为如此,于是对书中的一些篇章便有了感触。好像说到阅读的持续性和你生命中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在我面前所显露出来的“秘密”,那些让我颇为惊奇的,并非沉浸在阅读世界中的收获,而恰恰是作者并未提及一字的戏剧。正如作者所言,往往因为书写的过程当中便是“遗失”的过程,因为每每我们真的提笔记录下一些感触的时候,更多的那些东西就在笔端不经意地不见了。于是常常,心中所想,与书写的文字好像有些让人觉得陌生。

  却恰恰是这种“陌生”和“遗失”,透露着连作者都未曾意识到的一些东西。或者因为此书中的几许感悟,填补了此前所未曾感受到的那些“不完整”,却无处寻觅的思绪的碎片。

  我想唐诺一定与戏剧的渊源不深,要不然恐难有这样的点滴,让人触类旁通地将这两个并不太相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又恰是这样的一种天赐的机缘,当我在思考着这些此前来不及进行的对于戏剧的追问,在这“离题千里”的地方找到了答案。真是让人颇为欢喜。至于其中具体的哪些思考和问题,自然不便在这里给出,当需要一定的梳理,在适当的时候让它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答案。想必这也是大部分读这本书的人并不太关心的问题,自然不必多言。

  其实每一个人读一部作品,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官刺激,并从中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就好唐诺自己说的,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对的时间”。

  在豆瓣的评论中,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也正好印证了这点。这本书的整体读者给出的分数不低,然而恰恰有许多人给出了相当“离谱”的低分。想必这也一定是处在某一个与“对的时间”所对立的码头上。

  至于对于文字的风格的一些苛责,我认为并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文化,加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表述方式。就好像我们身边一些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他们的做事方式,如果你不喜欢,躲开就是,你无法强求对方按照你的方式生存。

  而这也是我们要更加宽容的地方。要不然,那个“巴别塔”(大陆更多译为“巴比伦塔”)的“阴谋”便真的得以实现了。

  所以如果那些并未能从这本书中收获到之前所希望的朋友,如果某一天,再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如果那是一个“对的时间”,那么我相信在你的身上会发现奇迹。因为我相信独独这么一个人被书香门第所选中的男人身上,定有其过人之处,只是每个人在自己的时空轨迹里,对此的发现将不会在同一个点上。

  而我在哪一天重读的时候,也许也会“遇见”其他不同的风景……

  因为昨日的松城行,在感到挺温暖的天气里尽害了感冒,回来的时候难受到不行,于是本该在昨日就写下的文字延迟了一日。当然,也有机会对书末的几个篇章重新翻看,其中说到书实在是再便宜不过的了。我们花费一顿快餐的钱,竟买了书写者多年乃至一生的时间,所以“我们亏欠它良多”,所以当你在某处邂逅它的时候,“请代我们献上一个吻”。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是扬升的安静。

  2010年11月8日

  弗择·北窗夜读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六):對不起&收穫

  覺得挺對不起這本書的。

  下午6點半有事,但5點20就吃完飯,便在周圍的一家書店坐下來,隨便選了這本書。看到6點15左右,不到一個小時,把他翻完了。

  因為時間有限,全書翻了兩遍,細看的只是幾個有興趣的話題。但也確實有許多收穫。

  記得前言的那句“你的下一本書就藏在現在讀的書裡”便讓我有種親近感,還有對記憶、閱讀方法、“有关阅读的专业”等樸實但清新的看法……

  最深刻的大概是那句“一次只做一件事吧”。

  不得不走的時候,眼睛剛好掃過這麼句話:如果喜歡他,就買下他,帶他回家吧。

  奈何。

  :所有原書文字都是根據記憶複述的,不保證相同。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七):谢谢所有阅读路上互相搀扶的人们

  读后感:

  真诚的书,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唐诺的这本《阅读的故事》,每一章,都有打中我的地方(具体可见我的读书笔记: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37318084/),不愧是专业读者关于阅读所写的书。《迷宫中的将军》贯穿全书,像是一条明线串着一颗颗散落在四处的阅读珍珠,圆润的光泽中折现出作者温柔目光。这些珍珠有卡尔维诺、博尔赫斯、马尔克斯、本雅明、古尔德、列维-斯特劳斯......所以整本书都充满着一股馥郁的书香,引诱着读者去打开第二、第三本书......

  这本书让我获益良多,实在难以在这篇小小的读后感中写出来,毕竟言语是有限的,我的理解是暂时的。有太多东西无法用贫乏的语言表述出来,还有很多东西隐藏在文字背后没被我意识到,我无法下一个总结性的读后感,只能暂时说:这是一本教会我如何真正阅读的书籍。

  博尔赫斯曾自承:“有时在阅读斯温朋、罗塞蒂、叶芒或华兹华斯的作品时,我会想到,哦,这太美了。我不配读我手上的这些诗。但我也感到恐惧。”读这本书,我有时就会有像博尔赫斯所说的那种感觉。唐诺在书里写到关于阅读者成为书写者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为了报恩——要那些有幸看到好东西、真东西的人得回头来告诉告诉其他人,不管你多不情愿。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本书里的唐诺扮演着正是这种报恩者,由书中呈现出的书籍数量可知。

  谢谢唐诺,以及所有在阅读路上互相搀扶的人们。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八):给阅读的一封情书

  由唐诺来谈关于阅读的种种问题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其一,他拥有近四十年的阅读经验,现为自由读书人,被赐“专业读者”雅号,心间藏有一座图书馆,厚积薄发,顺理成章。其二,他还有二十多年的出版工作经验,对图书从无到有整个诞生过程了如指掌,出版群册,胸罗万象;日常交住,亦是张大春、詹宏志、吴继文等文豪大家,谈笑皆鸿儒。其三,他身处小说家庭,文学渊源颇深,岳丈朱西宁是蜚声海内外的“凤山三剑客”之一,岳母刘慕沙为日本文学翻译名家,夫人朱天心及妻姊妹朱天文、朱天衣,皆以写作为生,享誉华语文坛。作家阿城曾在朱天文《黄金盟誓之书•代序》一文中如此评价:“朱家一门两代三人都是好作家,这在世界上少见的,如果没有人能举出另外的例子,我要说这在世界上是仅见;而且朱家的女婿,也就是二女朱天心的先生谢材俊,亦是好作家,好评论家,好编辑;再有,天文她们的母亲,是日本文学的汉文翻译家。”文中的谢材俊先生便是唐诺本名。由此可见,由唐诺来写《阅读的故事》,里头究竟藏有多少惊喜,让人浮想联翩。

  但是,唐诺的《阅读的故事》跟他的出版、小说家庭背景关系不大,他是站在身为“专业读者”的角度,对多年来持续而广泛多量的阅读进行一次本雅明式的思考,仿佛穿越时光的一次逆流之旅,谋篇布局深思熟虑,选章摘句雕琢讲究,纵横跌宕,驰骋于心,看似随意所至,实则精心设计,逐行逐句,煞费苦心。正是源于他这份特有的认真劲,才提升了《阅读的故事》的心气和境界。如果光从书题来看,倒像是很多名家高手闲暇时写随笔信手拈来的平常字眼。

  全书由十三个篇章构成,涉及到有关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时间、阅读的开始、阅读的持续、阅读的困惑、二流书的阅读、好书会不会越读越少等十二个问题,大问题套小问题,环环相扣,枝繁叶茂,衍生出阅读领域无数的窄缝和路径。唐诺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体会、感悟及纯朴情怀,讲叙与论述合二为一,描绘与抒怀并驾齐驱,亲切得不端丝毫架子,明晰得不渗丁点晦涩,愉悦得如促膝侃谈。每一章节的氛围都有特别的设置,每一处的情绪都控制得恰如其分。他就像参禅悟道方丈,将多年积淀的阅读道与理、情与谊、思与忖,娓娓道来,洞若观火,微中见著;如此佳妙,如此穿透,如此优雅,难怪众口交誉,秀逸于林。

  《阅读的故事》全书构架与卡尔维诺名著《看不见的城市》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每篇前文摘录加西亚•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片断作为导读,故意岔道,营造氛围,插入话题,既承接了“故事”的题眼,又将全书行文巧妙地衔接起来;后者九章皆以“马可•波罗与忽必烈可汗”之间的故事作为引子,进而将远古与时下交织,东方权势与西方哲理辉映,历史命运与城市生活混搭,调出一种特制的韵味和格调,像中西乐器合奏揉成的交响曲。时髦而又见功底的谋篇布局。同时,这一巧思妙想也可看作是作者在向自己钦佩的两位大家献上的双重礼赞。单从这一细节还可以管窥到马尔克斯及卡尔维诺在唐诺心目中的地位究竟神圣到何等境地。以此推测,否许此唐诺之“诺”也源于彼卡尔维诺之“诺”。

  在书中,唐诺将自己阅读的私密和盘端出。“有读过且一读再读的,有读了一半因故停下来的,有翻了几页算了的,有根本还没看的,有心知肚明这辈子大概不会去读它的云云。” (P303页)大致估算,书中提到的知名不知名的作家约计170多位,光刊有封面的作品就有102册,即便如此,这些书册仍难以企及唐诺阅读海量的百分之一。被称之为“读书机器”的瓦尔特•本雅明、伊塔洛•卡尔维诺、加西亚•马尔克斯、豪•路•博尔赫斯等大家,他在书中不惜笔墨,反复提及,其中,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字就出现约78次,同为小说家的妻子朱天心的名字仅出现8次。

  光就“阅读”这个话题能谈成这种程度和深度,身为普通读者佩服得五体投地。唐诺笔走游龙,在“阅读”这颗柠檬上,开辟出一个花园式路径,并挖出一条深海邃道,直抵每一位读者的心房。卡尔维诺式故事构架,马尔克斯式叙谈,博尔赫斯式思辨,《阅读的故事》不单单是评价某某作家的书,也不单单是谈论某某作品的书,既不是讲述扣人心悬、传为佳话的关于读者与读书关系的书,也不是图书收藏家惊险刺激有侦探小说味道的传奇故事,既不是《为什么读经典》,也不是《查尔十字街84号》,却又似曾相识,读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阅读还有如此专业的思考,而且理应如此思考才像话才说得过去。像我们平时拿一本书出现在公园里、咖啡厅、茶楼、海滩、地铁、长途巴士、跨国航班等场合,对那些读书破万卷的专业阅读者来说,宛如昙花一现。

  博尔赫斯曾正色地说:“读书是一种经验,就像,姑且比如说,看到一个女人,坠入情网,穿过大街。阅读是一种经验,一种千真万确的经验。”相对博尔赫斯的“经验说”,唐诺执迷“友谊论”,他说:“作为一个读者,你和书之间是友谊,而不是爱上它。” (P280页)又说:“跟你的书保持友谊就够了,很多人也许不信,但友谊真的是比恋爱远远宽广而且精致的情感。”(P286页)漫长而持续的阅读,让这种情感融入他的性格、血液、骨子里,“惟阅读永远让你谦卑,不是克己复礼的道德性谦卑,而是你看见沧海之阔天地之奇油然而生的谦卑,不得不谦卑。”(P296页)

  甚至,在追问生命的时候,他也是站在阅读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是谁?我们每一个人,岂不都是由经验、资讯、我们读过的书籍、想像出来的事物组合而成的吗?否则又是什么呢?每个生命都是一部百科全书、一座图书馆、一张物品清单、一系列的文体,每件事皆可不断更替互换,并依照各种想像得到的方式加以重组。” (P103页)

  尽管唐诺对阅读“以友谊待之”,但笔者仍以为,《阅读的故事》是他以私密的、自我的姿态献给阅读的一封情书。一卷212000字的情书。一份真挚流动的数十年的情感让它在三年内再版数次。此外,它还是一篇阅读的“告诫令”:“下本书在哪里?下本书就藏在此时此刻你正阅读的这本书里。”很多读者由此“中毒”,开始走上唐诺式的阅读之路。笔者在读完《阅读的故事》,迫不及待,邮购新书三册,一本本雅明,一本马尔克斯,一本博尔赫斯。很显然,也是中了唐诺下的毒。

  就算是对于那些已经读破万卷书的老读者来说,唐诺的话依然具有十足的震慑力、感染力:“书的世界这么大,永远有你没探勘冒险的广大未知领域,永远有新的书写者、新的不满和疑问、新的焦点、新的深度和向度,这让你不免虚无,也教你精神抖擞,像重回年轻时光那样。”简而言之,这句话应该成为所有喜欢阅读并走在阅读路人的朋友一生的信条。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九):放入括弧的阅读故事。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封面上醒目的【陈绮贞&蔡康永力荐】,不过自己本来就想读一本关于如何阅读的书,私以为我看书很慢效率很低是缺少方法,而封面上一行行的标题正合我意。

  每章的开头都是用《迷宫里的将军》一段文字来引启,看似与此书毫无关系的对玻利瓦尔的描述却不知不觉被唐诺扯到了有关阅读的话题上来。我第一次见这样的形式,不得不赞叹其精妙。唐诺通过很多事例和语录,尤其是博尔赫斯等人的观点把他自己的观点表达的很深入浅出,功利一点说,其中的引用对于作为高中生的我写议论文很有帮助=。=

  摘录一些体会:

  -阅读并没有什么方法,也决不必追求效率和速度,心无旁骛,专注的享受阅读才是最好的境界。

  -阅读是否需要记忆,印象很深的是那个日本棋士的例子,还有忘了是博尔赫斯还是谁说的“我阅读从不做摘抄,因为记在本子上的不是脑子里的记忆。”

  -读一些二流书的倡议,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失败的作品也有其成功之处,因为有些失败是接近自己定下的高目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他对于失败这样的定义很独特。

  -最后阅读的困惑,也是最困扰我的一点,我曾经充满兴趣高涨着情绪拜读《梦的解析》,可是无奈进展很慢,因为很多东西要很费脑子的去想,去领悟。而唐诺说困惑是必需品,有时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有价值。他提出的【放入括弧的困惑】,是个很有诗意的做法。

  寒假作业里的书单上就赫赫列着此书的大名,个人认为这是学校少有做出的正确的决定,不仅是唐诺眼花缭乱的摘引,还有于无声处的讽刺或是调侃,都让阅读变得轻松起来。

  《阅读的故事》读后感(十):书摘及感悟

  0. 书与册

  /一间本雅明的、不整理的房间

  摘录:

  竹子曾经是上千年时间里中国最聪明的植物,是智慧的守护神,严重参与过最重要的智慧铸造和传布大事,尽管现在它又静静复归成最原初那种修长、细弱、清凉、碧翠如烟的漂亮模样。

  所有的分类都是割裂的、排他的、专横对待完整的书和完整的阅读活动,强迫好奇的读者、机警的读者去把书给拯救出来。

  至少,可让阅读不那么理所当然,不那么早有结论。

  一般而言,我们的书房总在整理与不整理、秩序与随机性凌乱的光谱中间,就像我们人的本性,总有寻求秩序的渴望,却同时对秩序的不耐和不舒适,也想挣脱和超越。

  一方面它手握极其严酷的奖惩机制,你不把自己纳入此一秩序之中,把自身“多余”的部分毅然削去好乖乖扮演一个“有用”的人,你极可能连一己的存活都成问题,那个不整理书房、不到五十岁就自杀死去的本雅明一生便是个悲伤的实例。另一方面,森严分割之后的个别领域,又各自深向发展自成封闭性的天地,有外人难能窥知的一套专业游戏规则、语言符号和经验细节。

  本雅明,尽管他终自己一生拒绝被分类、被纳入秩序之中,但他负责任能跟别人主张的,也就只是个小小的书房,...

  我们每天得打交道的大世界,是个以分类分工有效组织起来的社会,基本上它是目的性的,甚或功利性的,它只认可它要的我们某一部分,要求我们扮演“有用”的人。因此我们朝九晚五,为有用而辛苦劳动,其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聪明不就应该让自己复原成无用而舒适、自由、完完整整的人吗?

  限制之外就是自由。

  顺从自己真正私密喜好的指引而不是顺从社会对你的认定、期待和命令,二人的兴趣、好奇心以及他多种且各自辐射的感官能力从来就不会是单维度的。我可以想象一个完全没有书的家庭画面,...;但我真的没办法想象只存放单一一类书册的书房画面,那种荒凉感,还有你登时浮上心头那种书房主人完全被社会威吓、摧毁的模样。

  这本书如何呼唤那本书?它们彼此怎么搭建起联系的?因为它顺从的是阅读者各个不同的人心而不是一组固定的社会分类时,它便很像两点之间非限定直线的连接一般,理论上有着无限多种可能了。

  你不追则已,一不小心你就会由此缝隙又掉到另一本又一个不同世界的不同书中。是的,就跟爱丽丝追的那只兔子掉入不思议世界一样,...,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这样的摔落,是人躲开外面那个无个性、让所有人趋于一致的无趣世界的有效自救之道。

  读后:

  从书与册原初的含义说起,开始谈及书房的整理,谈及秩序,谈及阅读的意义。第一次知道本雅明是死于自杀且在不到五十的年纪,再次感慨为何如此多的天才人物,都以这种方式了结人生。

  唐诺推测中的本雅明的书房,应该是乱中有序的,随意摆放但总有些内在的联系,也许这种联系只是暂时存在于主人的脑海里,似乎也很符合我对书房的想象。

  一本书引出下一本书,引出更多的书,及至不记得如何读到这里,阅读的乐趣正在于此,非功利的,无秩序的,或者说只属于阅读者一人的秩序,方寸之间获得自由。保有好奇心,继续追逐那只兔子,到达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