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1 21:4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0篇

  《再一次,遇见年轻自己》是一本由克里斯汀哈斯勒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28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5-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一):年轻,就在不远处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恰如一位禅师,淳淳教导入耳: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又是一位挚友,仿佛又是一次彻夜深聊。不论是发问,还是指导自己梳理问题,都如涓涓细流入心田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想像一下自己坐在飞机上,行李包已打好,想去成千上万地方,但在之前,自己还没有去过任何一个地方,而且,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驾驶飞机。此时的场景就是一个人生的隐喻。如果现在就需要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大家可以想到哪些方式方法呢?要么换驾驶员,请专职驾驶员为自己的私人旅行代驾,这个成本有些高,要衡量自己能否承受;要么换一种可操控的交通工具,如驾车自助行;当自己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时,徒步也是一个解决方案。只是不同的交通工具会给自己不同的人生视角和旅行体验

  心态不同,视角各异,人生之大不同。《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中充满了哲学的思辨和智慧。比如,要把人生中的“我想”与“我要”分开;在注意别人的同时不要削弱了自己。她是这样说的:当你拥有别人的性格特征时,你就会成为一个不同的人,拥有一种不一样生活,一个不同的视角,也会有完全不同的一系列问题。记住,问题还是一样会有的,只不过是完全不一样的问题而已。所以不用逃避自己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堆这样那样的问题,只不过解决方式不同而已。

  “事实上永远都有比我们更加美丽、苗条、聪明有趣富裕、相爱、成功以及更上一筹的人。我们忘记了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内在能力、个人经验,以及让我们与众不同的种种特征。对自己的忽视让我们无法在自主性和生活进展中获得安全感。”与其说是精妙的语言,不如说是凝练的智慧。人生中,无论男女,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我们都在回答“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如何得到我想要的”这三个问题。书中的答案就是:我们或许不能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不能让这点不如意影响到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自己的道路跟别人的道路是不同的。爱护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对我们的基础来说非常重要。重新评估自己的过去,而不迷恋于自己的未来。让我们的日子时刻是活在当下的,乐于发现自己,勇于认识自己,想法超越自己,那么不远处,就是更年轻、更轻快的自己。

  据说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箴言:“人,要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性格,明确自身的目标,实现自我的快乐等等很多方面。《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的作者克里斯汀•哈斯勒曾经在二十几岁时几乎拥有一切又放弃一切,在得失之间收获斐然。同样作为一个女性,我曾经一度自嘲姐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只有筷子。现在遇见了克里斯汀•哈斯勒,遇见了另一个自己,她再次点燃了我心中充满活力的灯塔,照亮远方。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真自我。克里斯汀•哈斯勒在书中也列举了很多值得借鉴有意义的案例,更是设置了一系列自我拷问的问题。比如关于如何生活,要经常进行人生的自我发问,在自问自答中自己能给自己一个答复,而非活在别人的语言中;比如关于如何定义,提出“双十危机”、“双十三角”的概念,并要走出三角的束缚,追求圆的人生,获得圆的平和与流动感;比如关于如何思考,从关系层面考虑自身、自我、自己与母亲男性金钱,从方法层面要有清单、目标、手册等。

  正如,开篇的那首禅诗:低头见天、退步即前。感谢让我遇见《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遇见克里斯汀•哈斯勒,她让自己顿悟:境由心生,年轻的自己就在不远处和一念间。 与那个年轻的自己拥抱吧!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二):如果你遇上了“双十危机”

  来自: 邓若虚 (think)

  我第一次见这么专业知心姐姐。在我翻译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国内有不少自己都活得一塌糊涂,但总喜欢报纸上开专栏给年轻人指引方向的医师教授。然而,正如泛滥的成功学一样,他们给出的所谓“忠告”、“秘诀”,大都是为了骗几个钱而憋出来的呓语,真诚难得一见,看完之后就更加让人怀疑人生了。相比起来,如果有一个人与你年龄相仿,她与你一同成长,她告诉你她经历了些什么,她鼓励勇敢地做自己,她提醒你要冷静地思考,她说,没关系,来,我们好好看看应该怎么对付这事,你会不会觉得很温暖,马上就想交这个朋友呢?只不过,她不是什么医师教授,也没有自称什么知心姐姐,仅仅是遇到过一些挫折,克服了一些困难,获得了某种幸福,并想与你一同分享分享……怎么都觉得更靠谱一些。

  这位靠谱人士就叫克里斯汀•哈斯勒。她一开始并不比你我要聪明多少,毕业之后匆匆忙忙地去追寻梦想工作很拼命,理想美好结果累得一塌糊涂,半点幸福都找不到,还跟自己的人生危机撞个正着。后来她理清了思绪,再次起步,却发现以前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白费,她的失败都是有价值的失败,她以前的绊脚石成了现在幸福人生的铺路石,她想明白了,写下了这本书。

  可这不是什么简单的心路历程,或者心情日记。其实,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资深人生规划师的她,从一开始就已经具备一名职业规划师应有的缜密思维,做研究调查态度,和一颗真诚的心。她所写下的话都经得起推敲,她设计的习题常常一针见血,阅读过程中暂时的不解一般都能在接下来的阅读中逐个解开,这样系统的人生指导,即使是活得再明白的人,读一读,总是不亏的。

  这是一本关于二十几岁女孩成长的书。不过在我看来,它的结构故事和语言虽然都属于励志的范畴,但总体呈现出来的东西,却像是在说着美国女权主义没有说完的话。女权主义鼓励的是“进”,她却不回避“退”。女权主义在美国正热闹时候,每个女性都在为得到一份职业,能够努力工作而感到骄傲。她们勤劳一生,也感到充实快乐。然而哈斯勒觉察到了当下环境的微妙变化,女性也需要工作,也需要展现自己的才华,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自己,获得幸福的人生,却是女权主义运动留给这代人的疑问。女性的工作权利越受到重视,这个问题就变得愈加明显。最后,它演变成一种现象:双十危机。

  二十几岁的姑娘跟四十几岁的大妈一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双十年华”和“更年期”无异,都是危机级别的人生转折点。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后者的出场架势过于大张旗鼓,年轻人的问题就自然显得无病呻吟,无人理睬了。哈斯勒是其中一个双十危机的受害者,事实上,如果不是她正儿八经地把这个概念提出来,并且呈现出一套精密完善的解决方法,从此担当起解决此类人生难题的辅导师,这一代的女性可能都要活得不明不白。要怎样才算活得明白?一句话好像很难概括出来,但可以保证的是,明白的人生绝不会催促你追求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成功,更不会打击你去追寻自己梦想的勇气。哈斯勒强调的是“做自己”,她会用事例一步步向你证明,这个看起来并不新鲜,一直被人误读的概念真的可以是你幸福人生的法则

  当然,以上所说的,仅仅是这本书的其中一点。刚拿到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时,我略略一番,无意就看到了一个长长的表格,很好奇这是什么新发明。然后我知道了这就是传说中的预算清单,她为你列出了一份详细得不能再详细的预算表,从水电煤气一直到头发保养,并温馨提示你要好好对待每一笔支出,同时附上不少切实管用的理财诀窍,这种人生规划师的专业素养,还真不是盖的。

  最后,话说回来。几乎所有双十年华的女性都有这样的瞬间:有一天你醒来,按下闹钟,揉揉眼睛,看看日历,突然一激灵,喊道,妈呀,我都二十了!然后发现该来的还是没来,以前那些梦想什么的都在雪藏,于是你担惊受怕,拼命努力,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等来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你掐指一算,打个寒颤,二十五了!继续拖着疲惫身子没完没了奋斗,又有一天你累得不行准备休息,突然收到一条的短信,祝你二十九岁生日快乐!然后你冷冷一笑,觉得人生也就那么回事,算了,也就那样了,没别的追求啦——等等,或许有这样一本书,它能够将你以为自己浪费掉的岁月救活,让你更加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呢。这本书,可能并不是你手头上的这一本,也可能它不是一本书,而是一部电影,一场讲座,一次交谈,但是,它带给你的启示,都是同一个:别着急,你完全能够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幸福,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无论你是二十岁、二十五岁,还是快到三十,甚至已过而立之年,在任何时候看到这样的一条启示,都应该停下脚步,调整步伐,仔细想清楚,然后继续上路,而伴随你左右的,必须是成熟完善的计划和准备。如果你想问,你到底想让我做些什么计划和准备啊?那么请翻过这一页,可能你马上就会看到答案。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三):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感觉真好!

  感恩自己邂逅本领航女人人生之帆的书籍,虽然晚了十年,还好没有再晚十年!

  曾以为如烟的往事早已幻化为点点滴滴晶莹碎片,捡之不起,拼之不圆,遗失在记忆长河中;曾以为如今焦躁的心中,再也装载不下斑驳的往昔。闲暇之余,过去的点点滴滴被心灵梳理成一条美丽的丝带。原来,挥之不去的往昔一直深埋在心头。

  2004,双十之年,我刚刚毕业,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北漂。短暂的毕业旅行后重回北京,和每次的重回京城不同,这次的回首不是一场旅行,而是一场落跑。出外求学的孩子,但凡受着家里的供养,就可以有着我还能玩耍的旅行心态。揣着自己的私房钱,割断家庭经济供养的脐带,才有被现实追杀,落跑于社会的感觉。

  我不是职业买手、时尚杂志编辑,东方新天地、西单大悦城的物欲横流不属于我;我也不是文人骚客、驻唱浪子,后海的酒吧,不夜街的夜生活不属于我;我更不是家世显赫,盛名累累,繁华熙攘的纸醉金迷不属于我。

  残酷的社会由不得自己做一个弱女子,只能如同早已习惯坚强一样习惯坚强。

  2014,十年后,今夜!我的心灵是属于这本书的——《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专属于每一位女性的“觉醒自助指南”。

  回忆自己的双十之年,十多年来我经受的迷茫困惑挫折正是书中一个个迷茫困惑的例子的缩影:

  曾几何时,忍受合租、蜗居、公交、加班、减薪。

  曾几何时,水涨船高的物价和停滞不前薪水将梦想打磨干净

  曾几何时,身披廉价西装衣冠楚楚的自己会说出言不由衷、阴奉阳违的话。

  也许京城是成功人士聚居的地方,几近饱和。总有着若有若无声音回响在耳畔:“滚吧,这不是属于你的繁华,不要没意义挣扎!”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是真正错的,但也没有什么是真正对的。” 也许双十对已为人妻人母的我来说已十分遥远,可我仍从书中的字字珠玑中汲取到奋进的力量

  爱情、家庭业已开花结果,但自己的梦想仍需践行!

  而立之年,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收拾好行囊,梦想亦能重新起航。

  也许再过十年,我会用自己的成就来嘲笑如今怯懦迷茫、小心翼翼的自己。

  北京,我就是赖着了,纵使浮夸,也要厮杀!小点鸣笛,少点雾霾,让我再漂一会!

  感恩自己邂逅这本领航女人人生之帆的书籍,虽然晚了十年,还好没有再晚十年,还好我的自信和梦想没有消磨殆尽!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感觉真好!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四):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

  “人们在二十几岁,特别是完成学业之后,感受到的一种困惑、焦虑以及自我怀疑。”本书的开篇谈论的就是“青年危机”这一问题。也因了这句话,引起了我内心极大共鸣。步入双十的年龄,仿佛站在了十字路口的交叉点,回望过去似乎并未给到自己足够的支撑去面对来临的选择,内心一片迷茫与恐惧。双十危机中的女人,需要勇气,需要坚强,需要智慧,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心态 。而这些恰巧是克里斯汀哈斯勒在《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中所要传递给我们的。

  人生很漫长,不必急着长大。在长大前应当先学会的是安静的面对自己,看清自己的疑惑,用一个坦荡明了的心境来面对未知的将来。克里斯汀哈斯勒用了长达六章的叙述来教会我们面对真实的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

  “你之后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和二十几岁的想法息息相关”。所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该是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吧。女性角色性格的塑造通常受到母亲极大的影响,女性往往会在成长过程中以母亲为榜样进行模仿和比对。针对母亲在女性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是否该学习母亲这一问题,克里斯汀哈斯勒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选择一个正确的榜样,母亲或者导师,犹如一盏迷途中的明灯,直接导致你行进路线的正确性,所以选择人生榜样至关重要。从敬仰的对象中认识自己的个性缺陷吧,塑造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别让自我认识流于表面。

  我要什么?这样就够了吗?做不到怎么办?她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钱怎么总是不够花?这些问题是否时常在你的头脑中闪过?“听从内心,哪怕它,很狰狞……” 直到读到克里斯汀哈斯勒的这一句话我才知道原来丑陋的不只是自己,原来每个女性都会有这样的弱点。所以,勇敢面对自己的欲望吧,即使它令你羞愧;正视自己的不足吧,即使它令你自卑。二十多岁的姑娘,应该对自己内心的渴望有清楚的认识,跟随自己的渴望,坚守自己的信仰,向着这一目标奋斗。但切记这个期望不能超越所能达到的实际,否则这只能成为一个梦,一个会给你带来巨大失落和挫败感的梦。应当正确地对待与他人的比较,不要因为这些而感到不满足,感到嫉妒或是愤怒,将这些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吧!离开父母的保护伞,不要孤单和害怕,努力地适应它,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真正位置吧!每个人都会对金钱产生欲望,但学会规划和理财吧!金钱绝对不该是女性堕落的原因,当是生活中一个必要的角色而已。克里斯汀哈斯勒在书中阐述了很多很多,这些总结于众多女性采访得出的意见令我似乎找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从未敢真实的面对的自己内心的邪恶在此刻得到了释放与理解,我找到了正视它,正确对待它的方法。

  在这本书的最后部分,克里斯汀哈斯勒教会了一个女性在恋爱中,在职业道路上应有的态度和该做的准备。一个新时代的女性绝不不单只是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识,更该在恋爱中有着独立人格,在事业上有着个人追求。

  克里斯汀哈斯勒是一位非常坦诚和睿智的女人,通过她的鼓励,我能勇敢面对自己内心所有的贪婪与欲望,正视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与他人的比较,从书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鼓舞。克里斯汀哈斯勒将女性历经世事后所得出的感悟与经验毫无保留地在书中介绍给了读者,给予了年轻女性觉醒的力量和珍贵的指导。能在迷茫的二十几岁时读到这本书,提前明白这些珍贵的道理,我感到非常幸运。

  踏实一些,不要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五):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曾经是否有过迟疑,思考自己是否还能走下去,是否怀疑过这个焦虑的时代下年轻的我是否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曾矛盾过,不论行走在哪里,偶尔觉得自己只剩下一个孤独的灵魂,还好,我们还剩下一个灵魂用来慰籍最真实的自己。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这几个字吸引着:困顿,焦虑,不安,那是我们这个时期固有的,说是矛盾也好,说是特点也好。总之,这个时代赋予年轻人们的焦虑感很重,是一种不可抹掉的不安。让人对人生充满怀疑和自我否定。

  被评为 “今日美国青年作家20杰”的哈斯乐经过严格的全球女性内心体验的调研与分期讨论。心理书籍《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是一部女性觉醒自觉指南。在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确立一套适用于当下时代女性的读本,让她们在最好的年华活出最 好的自己。

  在这个年龄里,脱离父母及学校的庇护,步入社会又给自己戴上了成熟的面具,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带着困惑,焦虑,自己怀疑的情绪和思维,又坚强的却不知道为何活着。书中说道:听从内心,哪怕它,很狰狞。那是一种一直在路上的感觉,不论是工作,爱情还是亲情,我们都在徘徊,在挣扎,在探索,然后发现不论做什么在别人眼里或者一段时间范围内自己的选择都是错的,可事实上,这一阶段我们所做的决定都会影响着自己的未来。而这本书真切的诠释了作为一个女性在这个时期应该如何判断,思考,决定自己的事情,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从思维,希望,调整,自我调整自己金钱等不同章节,对职场,婚姻,自我认知。当人生没有目标的时候会陷入一场自我否定的情绪里,寻找,否定,徘徊后坚定信念。让自己陷入一种负面的情绪里并且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在思考里存在的这种负面情绪会让自己不断的否定自己,导致自我怀疑。这样的自己都不被自己喜欢,又怎么能走得下去。这本书给予迷茫中的自己一个心灵的指引。是在心理的一个明晰和一个支撑。

  那些还在为自己人生困惑的人们,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看看这本书是不是呈现了一个负面的你,又如何把你从这样的情绪里拉出来。去读一读思考一下,也许它给自己一个明晰的思路,一个坚定的未来。把你拉回真实的生活里。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六):活在平行空间

  韩烨/文

  曾经我也这样做过,对自己提问,然后把答案写上纸上,一一划掉那些自己不满意的或者很抗拒的答案,最后得到的是自己内心向往的结果,然后计划着怎样努力。

  我,也曾这样判断过自己内心的想法,仅限学生时代。

  准确的说是离开校园以后,已经忘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长辈们的灌输下,理性和现实当头的理念熏染下,边走边权衡利弊。有时候尴尬的不知所措,就连笑都很机械,我想,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中提到过,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双十”年华。为什么我们却不快乐呢?“双十”年华成了“双十我”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本书里你就会找到答案。在作者克里斯汀•哈斯勒的专业调查研究中首次对这年轻阶段遇到的问题给予了答案。同其他书籍不同,作者教会了大家如何去选择,并且防止离原来的自己越来越远的现象产生。克里斯汀•哈斯勒帮你选择,帮你放弃沉重的负担。

  克里斯汀•哈斯勒展开了一场历时4年的女性内心体验的调查。其调查结果一一在书中展现:其实你想要什么比应该往哪里走更重要。这部说读起来耐人寻味,也是唯一能让我拿着笔认真的写写画画的一本书,那是一种力量,推动你去寻找答案,因为就在里面就能找到你内心渴望的支撑。克里斯汀•哈斯勒的文字给予了你思考和联想的空间,让你的思路变得明晰。《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可以让你过滤掉多余的负担,不偏离对现实的理解。

  相信很多人对自己提过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想要什么和我如何能得到。最后你在思考的时候得到答案了吗?答案是你想要的答案吗?你有试图去跟着自己的心做一些决定吗?又有没有为这些决定而坚持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认清自己,总觉得路怎么走都不对。

  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我想大抵是因为失去了自己。曾经朋友问我,你在看什么,那时候我望着窗外一言不发,我回答:理想,窗外有理想吗?我回答:可能有希望。有人说成功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说阳光留给有准备的人。

  你仍然惶恐不安吗?那么《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帮您雕琢一个真实自己,在这现实的生活中,为自己建立一个平行空间,活得像自己,活的是自己。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七):年轻,就在不远处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恰如一位禅师,淳淳教导入耳: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又是一位挚友,仿佛又是一次彻夜深聊。不论是发问,还是指导自己梳理问题,都如涓涓细流入心田。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想像一下自己坐在飞机上,行李包已打好,想去成千上万个地方,但在之前,自己还没有去过任何一个地方,而且,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驾驶飞机。此时的场景就是一个人生的隐喻。如果现在就需要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大家可以想到哪些方式方法呢?要么换驾驶员,请专职驾驶员为自己的私人旅行代驾,这个成本有些高,要衡量自己能否承受;要么换一种可操控的交通工具,如驾车自助行;当自己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时,徒步也是一个解决方案。只是不同的交通工具会给自己不同的人生视角和旅行体验。

  心态不同,视角各异,人生之大不同。《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中充满了哲学的思辨和智慧。比如,要把人生中的“我想”与“我要”分开;在注意别人的同时不要削弱了自己。她是这样说的:当你拥有别人的性格特征时,你就会成为一个不同的人,拥有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一个不同的视角,也会有完全不同的一系列问题。记住,问题还是一样会有的,只不过是完全不一样的问题而已。所以不用逃避自己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堆这样那样的问题,只不过解决方式不同而已。

  “事实上,永远都有比我们更加美丽、苗条、聪明、有趣、富裕、相爱、成功以及更上一筹的人。我们忘记了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内在能力、个人经验,以及让我们与众不同的种种特征。对自己的忽视让我们无法在自主性和生活进展中获得安全感。”与其说是精妙的语言,不如说是凝练的智慧。人生中,无论男女,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我们都在回答“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如何得到我想要的”这三个问题。书中的答案就是:我们或许不能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不能让这点不如意影响到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自己的道路跟别人的道路是不同的。爱护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对我们的基础来说非常重要。重新评估自己的过去,而不迷恋于自己的未来。让我们的日子时刻是活在当下的,乐于发现自己,勇于认识自己,想法超越自己,那么不远处,就是更年轻、更轻快的自己。

  据说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箴言:“人,要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性格,明确自身的目标,实现自我的快乐等等很多方面。《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的作者克里斯汀•哈斯勒曾经在二十几岁时几乎拥有一切又放弃一切,在得失之间收获斐然。同样作为一个女性,我曾经一度自嘲姐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只有筷子。现在遇见了克里斯汀•哈斯勒,遇见了另一个自己,她再次点燃了我心中充满活力的灯塔,照亮远方。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真自我。克里斯汀•哈斯勒在书中也列举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有意义的案例,更是设置了一系列自我拷问的问题。比如关于如何生活,要经常进行人生的自我发问,在自问自答中自己能给自己一个答复,而非活在别人的语言中;比如关于如何定义,提出“双十危机”、“双十三角”的概念,并要走出三角的束缚,追求圆的人生,获得圆的平和与流动感;比如关于如何思考,从关系层面考虑自身、自我、自己与母亲、男性、金钱,从方法层面要有清单、目标、手册等。

  正如,开篇的那首禅诗:低头见天、退步即前。感谢让我遇见《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遇见克里斯汀•哈斯勒,她让自己顿悟:境由心生,年轻的自己就在不远处和一念间。 与那个年轻的自己拥抱吧!

  《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读后感(八):这世界上另一个我

  记忆里毕业离别会上举杯时的祝福和豪言壮语依就在耳畔回响,转身却发现曾经并肩的伙伴们都已经开始了工作、结婚、抚育下一代,口中讨论的话题也渐渐从明星、演唱会、电视剧变成了房子、车子、工资。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那样的顺其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每每此时,依旧彳亍不前的自己看到她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便会愈发的焦虑和难过。焦虑自己为何没有伙伴们的洒脱,难过着曾经熟悉的世界开始走向无法预测,困惑、焦虑、自我怀疑不断袭来,因为害怕变化,而变得左顾右盼不知往哪儿走。

  和朋友聊天时说,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就已经被迫长大。仔细想想这二十几年的自己如同生活在一座父母长辈堆砌的岛屿之上,气温适宜、鸟语花香,年幼的自己以为这便是世界的全部,快乐而盲目。然而,二十年后的某一天,张开双眼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岛的边缘,前方有一个名为成人世界的彼岸,雾气缭绕,不知前路。而身后原来熟悉的世界,不断破碎,来路成崖。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青春如同流沙般从指间划过,越想努力握住却发现流逝的越快,悲伤不已。

  都说双十年华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时的我们渐渐开始脱离了学校和家庭的庇护,暴露在烈日之下,曾经一度以为这就是全部的“永无乡”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崩塌了。爱情、工作、人生,这些原本十分遥远的问题也随之在我们的面前铺展来,习惯了牵着父母的手向前走的我们,从此要学会自己来决定,一个人去承担,成人的世界那么多不被理解的事,所有辛苦和委屈都无法分享。

  而《再一次,遇见年轻的自己》就像是一本让迷茫的你可以拨开乌云见月明的书籍,它以设计问题的方式出现最大程度的去繁存简,精准的在纷繁的线球之中抽出一个头,剥茧抽丝的一步步将本质条理清晰的呈现出来。它让你了解到并不是只有你自己这样的彷徨孤独和迷茫,大家都一样怀抱着各自难以明说的困惑在人海中游荡。让你知道所有的柳暗花明之前都是山重水覆的寻觅,踏破铁鞋的执着。没有教导,更没有大堆道理的堆砌。有的只是如同一个温柔而理性的前辈,引导者你绕过不必要的暗礁明阻去直面自己的内心,与灵魂中的另一个自己进行对话,唤醒那个最懂得你真实想法的自己。

  其实生活在别处,很多时候都只是美好的愿景。而珍惜当下,才是我们不负青春的态度。黄碧云说过:我们经历那样多的暴烈,然而我们追求的,不过是温柔的生。也许只有看尽繁华才会明白细水长流,也只有经历害怕、焦虑、不知所措后才会明白何为成长,才能最终长成一个温柔而锋利的人。就让迷惘的自己和《再一次》一起去唤醒你沉睡着的内心,那个世界上另一个自己,听听他说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